《控制腐败》——一部研究反腐败策略的书

    腐败几乎是人类社会的通病,没有一天停止流行过。要找到反腐良方,实在不易。南非行政管理学教授罗伯特.克利特加德从各国取经,写下《控制腐败》一书。书中运用经济学发展起来的委托人——代理人——顾客模型,分析了香港警察、新加坡海关、菲律宾税收和驻韩美军采购部门的腐败现象与控制腐败的成功之举,为政治家提供了控制腐败的策略,为学者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如何与腐败全面作战,如何化解腐败与文化的冲突,如何评估反腐败付出的代价和产生的效果,书中有较详细的阐述,对国人有借鉴作用。(洪声)

 

《钱钟书与杨绛》孔庆茂 著(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

    且不说钱钟书作为中国当代文化巨匠、学术泰斗等等。钱钟书与杨绛,这一对超凡脱俗的恩爱伉俪神秘而传奇的爱情故事已足令人感动,令人歆羡:从清华园的一见钟情到玉树连理,双赴牛津,直至回国研究学问,甚至是历经劫火的干校生活,被批下乡,还有国门重开后的“钱学热”,直至深居简出,携手黄昏,60多年的生活、爱情、创作、携手共度,令人肃然起敬,这一切,怎“缘分“二字了得。尽管由于钱杨二人“平生素不喜通声气、广交游……”足不出户,极力隐藏自己的性格,使作者乃至写钱钟书的其它作者都无法获得第一手资料,因而对杨绛的生平创作的描述则显得着墨不够,对钱钟书的描写也多从其作品来评价。但正国为此,反而引起人们的好奇,更生出一种对他们人格魅力的叹服。尽管如此,但杨绛玲珑纤巧,聪慧灵敏,晶莹澄澈的个性和禀赋乙然使我们从另一个侧面了解了钱钟书的汪评恣肆,痴气盎然,幽默诙谐,难怪有人说:不写杨绛,钱钟书的形象就是不全面的。而这,正是本书做到了的。(杨柳青青)

 

《沉疴—生存的悲歌》——一部提高国人环保意识的警世之作

    “地球是我家,环保齐参加”。越来越多的人,在物质富裕后,开始打量生存的地球村。中国人全民环保意识的建立,却仍是跨世纪工程。《中国生存的悲歌.沉疴》是一部纪实性作品,借助大量数据和真实事件,表达了编者对中国环保现状的忧思和焦虑。从远方到身边,许多为富不仁者涸泽而渔,令地球生病——黄河断流、长江洪涝、珠江受污染、珍稀动物被捕杀。在我们四周,头顶天空一片灰蒙蒙,眼前汽车尾气一溜烟,耳边深夜舞厅有嗓音。我们生活的都市,越来越像只排泄废气、废气、嗓音以及大量生产生活垃圾的怪兽。我们该如何将怪兽洗刷干净呢?
    保护生态环境今天已是我国国策。但并不是人人都明白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的道理,仍有人为牟利不惜杀鸡取卵。要撑起中国环境保护这把神圣的巨伞,只有依靠行政与法制的密切配合,对破坏生态环境者予以严惩。而且,为给下一代一个美好的生存家园,全社会人人都应该提高环保意识。相信读了《沉疴》的人,都会有如此同感。(沅君)

 

《打破神话——解读〈学习的革命〉》

肖川 王文宝 主编 中国青年出版社  定价:19.90元

    我们应该感叹,现在中国出版界出版书的速度是越来越快了。
    当《学习的革命》正卖得风声水起的时候,这本《打破神话》就已经出现在各个书店里了。
这部注明是我国八个博士集体写的,针对现在还在激动着无数人心的所谓“通向21世纪的个人护照”的《学习的革命》的书,出得如此之快,让我所料不及,而且我得承认这本书也不是外面卖的那些感风潮的书所能比拟的。因为可以这么说,《打破神话》一书写得比较的严谨。
    《学习的革命》是一本什么样的书,是不是真的如广告中说的那样完美和有效呢?在《打破神话》中,几个博士从各个方面进行了批驳,将其中那些让读者激动的誓言和神话一一地剖析,指出其虚假和功利性;并且这些心理学和教育专家们还提出了真正有效的学习和教育方法。
    但是,我怎么就这么的不爱看这部书呢?
    作者们在《后记》中说,他们想“创造出一种既典雅又通达、看似满不经心、实则满蕴灵性与温馨的‘文体’”,很可惜,满本堆砌的各种专业词汇和教科书似的文体、版面都让人望而却步。比起他们所批判的书来,我更愿意看后者:有图解,有各种中心归纳,一切都在为方便读者着想——尽管内容全是知识的堆砌、空乏、虚假……(龙舞)

 

《青楼文学与中国文化》清平乐书系

陶慕宁 著 东方出版社  定价:10.00元

    柳永笔下多少的青楼才女,杜牧赢得的“青楼薄幸名”,白居易为之湿透青裳的琵琶女…
    古代有多少名士就有多少青楼故事,狎妓冶游,选艳征歌;天涯沦落,共伤愁绪,令这些名士留下了多少的优美作品。而才艺双绝的妓女中,又有着多少称得上才女的文学家,她们也同时创造着多少绚丽的篇章呢?
    陶慕宁细考这许多文人津津乐道而耻于研究的文化,将之为书。其中不仅让我们读到许多才子佳人的作品,还在行文里讲述了许多的动人的故事来。我们惊叹着这些留在青楼中的文字的优美,同时也悲伤着无数凄凉无助的红颜。
    也许这本书的名字能吸引着部分的猎奇者,不过要细读这本书的人,应该是一个有些许文气和具备着深深的同情心的人来读的。(龙舞)

 

《乱世苦魂》

李建中 著   竹溪文丛东方出版社  定价:12.50元

    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的文化,诸子百家、东西两汉、魏晋南北朝以及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而承载这些文化的,往往是有那个时期的文人。
    当我们把欣赏的目光投射向那些时期,我们发现其中美的极致,发现最高的人格魅力,发现了一代仰不可视的伟人……
    而这些极致的最美的表现就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在我今天介绍的这本书中,则称之为“世说新语时代”。
    书名叫《乱世苦魂》,翻到书的背面才发现还有一行小标题《世说新语时代的人格悲剧》。那末我们心目中那崇高的意向,那特立独行的人格魅力,那种超然洒脱、卓而不群的人物形象竟然只是悲剧?
    细细翻阅,才看到在嵇康顾影长叹,萧然操琴的自由洒脱中,我们会注意到一颗孤独的灵魂;在刘伶酒醉不醒的怪异不羁的行为里,也同样透露出对现实的无奈;在阮藉的白眼中,一丝怕祸避灾的卑微灵魂不自然地突兀而出……
    人格无论在何时其实都不能保证永远地完整同一,知行合一也是很多人一生的梦想,可是连魏晋时代的那些自由的灵魂都是苦的,何况我们这些无助的人呢?
    作者把这些人心中的苦痛一一剖出,让我们体会那些名士的快乐悲伤不羁与无奈。这,才是真正的世说新语时代的人,在每次文化辉煌中那些创造者的真实形象也由中让我们体会出来了。(龙舞)

 

《传奇与流言》

    文艺是永久性的,好的作品永远不会被人遗忘 ,张爱玲的作品在她生时已享有盛名,死后仍然为真正爱好文学的人所喜爱。
    大多数人了解张爱玲是从她的成名作1942年出版的《传奇》开始的,《倾城之恋》、《金锁记》就收集在这里,后来又出版散文集《流言》。之所以叫“传奇”,目的就是要在传奇里寻找普通人,在普通人寻找传奇,所以无论是《倾城之恋》里的流苏、范柳原,《金锁记》的曹七巧,无一例外不是普通而充满传奇的人,直到四、五十年后的今天,我们读起来仍然觉得那样近在眼前。
    张的小说是在编织沪港百年来男女悲欢的密密情网。初读时,觉得充满鬼气,而且她的尖酸刻薄的语言让人难以理喻,弥漫着市井之气,她在不断展示上海风韵的同时,无处不在挖苦上海人的吝啬、自私。然而再读,却朴素中见神奇,精致而细腻,沉重而哀婉,令人回味,处在那样的时代,她的作品却没有战争、没有革命,只留下难得的美,“甚至只是写些男女间的小事情”。这就是为什么张爱玲的作品经过几十年后的今天仍为大众尤其是青年朋友所喜爱并一版再版。(杨柳青青)

 

《尊严——从黑发告到白发》

柳白 著  类别:报告文学

    推介本书的原因实在是偏重其现实性多于它的文学可读性。一位孤寡可怜而又意志坚强的母亲,手中虽握有大量不容辩驳的关于其儿子死于非命的证据,上访所走过的路足以绕地球两圈,而竟然历经10多年也还打不赢这一场官司!权与法的较量,到底谁会是最终的胜利者?诚如作者所言:这本书的意义并不仅在于把一个告状的案件展现给世人,更在于其向广大读者提出了一个关于法律如何保障人的生存权利的问题。法治的社会到底,到底离我们还有多远?
    忽然发觉年龄越大,在阅读的选择上不知不觉是纯文学的书籍越读越少,而纪实性及科技性的越来越多,不知道对自己的解释到底是越来越沉稳还是越来越现实。沉稳也好现实也好,今天的我毕竟还是可以为象《尊严》这样的人间悲剧所震撼,所流泪。也许我还并不是无可救药的吧。
    诗哲泰戈尔说:“拒绝与邪恶狼狈为奸,就象和善良携手合作一样,都是人类的责任。”这是作者在本书开首的题记。(ENYO)

 

《兵家必争之地》

    如果读过武侠小说的人多少有些印象,常常故事中各路豪杰为了各自的朝廷,或想夺取中原,或为保住山河,都在争夺《山河社稷图》一类的书。这种书一般都详细绘有中原各地的主要地形地貌及关隘,是所有用兵人梦寐以求之物。
    一旦拥有,天下无愁。
    好,现在我推荐给大家的就是一本类似的书。而且比之还要详细、准确得多。里面把中国所有的兵家所必需了解的(即使是现在也非常重要的)地理要塞、关隘极其详细地绘制出来,并加以评说。告诉你在哪里设兵,在哪儿把守;或从哪里出兵,要攻下某城就要由何处下手,都细细介绍,且附有各个时期的战例。我初读之下,几乎惊起一身冷汗——这样重要的书竟可以公然出版,毕竟不知是读者之福还是读者之祸。不管如何说,任何一个对国家地理、历史关心,对兵学喜爱的人不拥有此书,绝对是个遗憾。(龙舞)

 

《前世今生》

    首先,你不要被这本书的书名吓倒,其实这不是一本讲述神秘主义的书,《前世今生》的前世是几十年前的上海,今生是几十年后的今天的上海。素素在书前的序言说:“常常地,对一个陌生的人,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会突然地生出恍恍惚惚的感觉,分明是初见,却有着熟悉的认同;似曾相识,却又无从回忆。”
    在书中,她提供了许许多多几十年前的旧上海图片,那里有晚清时的青楼女子;旧上海的女学生;有新女性意识的女明星……一切都是那时的小女人姿态,当图片和素素如梦的笔在书中清晰地把这一切呈现出来后,你不觉会惊讶:几十年前的旧上海女子竟和今天黄埔江畔亭亭玉立的上海小女人如许的相似。
    《老照片》的出现让我们重温一个时代,而素素这本《前世今生》让我们在走入几十年前的旧上海时,会不自觉地恍如走到自己的前世中去。(龙舞)


非经允许 请勿转摘 欢迎连接

首页
一周作家介绍
作家最新作品
网络文稿转载
好文章共赏
新书评价
文学讨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