卍续藏第 38 册 No. 0686 梵网经菩萨戒本述记   No. 686   梵网经卢舍那佛说菩萨心地法门品第十   后秦三藏法师 鸠摩罗什 译   梵网经述记上卷   崇义寺僧 胜庄 撰出   将释此经五门分别(一教兴题目二辨经宗体三摄教分齐四教所被机五判文解释第一教兴题目中先教与题目后辨经得名此即初也)。   若夫法性凝寂理超色相之端觉路遥玄迹晦名言之表当机必应若水镜之随来缘减斯通似谷岩之对响非直能仁示现应化无方开妙典于三乘畅真诠于八部所以宗开大法朗慧日于昏衢光阐大猷泛慈航于欲海妙用难思神功牢测者矣今此经者斯乃诸佛秘藏菩萨本原因开十地修六度而弥清果列三身具万德而圆照所言梵网经者此一部之都目观梵王之罗网因说此经故言梵网经者常也前法也前后不改目之为常舍邪归正称之为法卢舍那佛说者举能说之称卢舍那者此云净满永离二障二果圆备故名净满心地品者此部内之别号以四十位是观行者所依能摄观行之心故言心地菩萨此云觉有情上求菩提下济群生从所缘境名觉有情是有财释第二明经得名凡论诸经得名略有七种一从人得名二者从法得名三从喻得名四人法得名五人喻得名六法喻得名七人法喻得名从人得名复有四种一从能说人而得经名如无垢称经二从能问人而得经名如弥勒所问经三以所为人而得经名如提谓经四以所诠人而得经名如太子须大拏经如是等类名为从人得名经也以法得名者从所诠法而得经名涅槃经等从喻得名者如金光明经从人法得名者如胜天王般若经从人喻得名者即此经梵网卢舍佛说等从法喻得名如妙莲华经从人法喻得名者如胜鬘师子吼陀罗尼经今此经者人喻为名六释之中依主释也有人说言经从事为名如枯树经然枯树经法喻为名故此不说。   第二辨经宗体者先宗后体宗中有二先通辨诸教宗后别显此经宗通辨诸教宗者谓如来一代所说之宗不过三种一者隐空显有宗二者隐有说空宗三者远离二边宗所言隐空显有宗者谓四谛法轮等诸小乘经隐有说空宗者诸部般若等无相之教此即名无相法轮如解深密经第二卷说世尊昔在第二时中唯为发趣修大乘者依一切法皆无自性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以隐密相转正法轮虽更甚奇甚为希有而于彼时所转法轮亦是有上有所容受相未了义远离二边宗者谓解深密等了义大乘此即名为显了法轮如解深密说世尊于今第三时中普为发趣一切乘者依一切法皆无自性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无自性以显了相转正法轮第一甚奇最为希有于今世尊所转法轮无上无容是真了义非诸诤论安足处所慈氏无著等诸大菩萨造瑜伽等究畅真宗离有无执契会中道如辨中边论说虚妄分别有于此二都无此中唯有空于彼亦有此故说一切法非空非不空有无及有故此即契中道别显此经所诠宗者心地法门为所诠宗心地法门至文当释次明体者能诠教体略有四门一摄妄归真门一切诸法真如为体如契经说一切法皆如也若依此门如来圣教真如为体二摄末归本门谓一切法以识为体如解深密经云一切识所缘唯识所显故若依此门如来圣教以识为体心外诸法不可得故问识有二种谓说者识及闻者识未知圣教何识为体解云西方自有三种释第一那伽犀那此云龙军彼云佛果无声德故棱伽经第六卷云大慧复白佛言如世尊所说我从某夜得最正觉乃至某夜入般涅槃于其中间不说一字大般若经第四百二十五云我从成道已来不说一字又金刚般若经云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此等圣教诫证非一故知如来地无色声德若依此说但闻者识以为教体如无性摄论云闻者识上聚集显现以为经体第二安慧论师云如来慈悲本愿力故如来识上文义相显若依此说但说者识以为经体一切有情有漏识上所有见相皆是遍计所执性故非是经体第三护法菩萨云正以说者识为经体谓如来教清净法界所流出故兼以闻者识为经体能生解故三摄假从实门如来圣教音声为体若离音声名句文身无别体故四法数定体者诸宗不同萨婆多云佛教音声为宗故婆沙论第一百二十六云佛教云何谓佛语言唱词评论语音语路语业语表是谓佛教问何故佛教唯是语表非无表耶答生他正解故名佛教他正生解但由表业非无表故问如是佛教以何为体如是说者语业为体佛意所说他闻故广如常说经部师宗自有三释一云佛教声处为性名等离声无别体故一云法处所摄相续假声以为自性圣教唯是意识境故一云假实二声为若依大乘音声名句文身及所诠义以为自性体中音声名句文身名为能诠随其所应一切诸法名为所诠如是能诠及所诠义为契经体文义皆能生正解故离所诠说不成故如瑜伽论八十一云云何为体谓契经体略有二种一文二义文是所依义是能依如是二种总名一切所知境界云何为文谓有六种一者名身二者句身三者字身四者语五者行相六者机请解云如是六种皆能显义故言为文以能显义是文义故又云名身者谓共知增语此复略说有十二种一者假立名二者实事名三者同类相应名四者异类相应名五者随德名六者假说名七者同所了名八者非同所了名九者显名十者不显名十一略名十二者广名假立名者谓于内假立我及有情命者等名于外假立瓶衣等名实事名者谓于眼等色等诸相义中假立眼等名同类相应名者谓有情色受大种等名异类相应名者谓佛授德友青黄等名随德名者谓变坏故名色领纳故名受发光故名日如是等名假说名者谓呼贪名富若余所有不观待义安立其名同所了名者谓共所解想与此相违是非同所了名显名者谓其义易了不显名者谓其义难了如达罗弥茶明咒等略名者谓一字名广名者谓多字名句身者谓名字圆满此复六种一者不圆满句二者圆满句三者所成句四者能成句五者标句六者释句不圆满句者谓文不究竟义不究竟当知复由第二句故方得圆满如说诸恶者莫作诸善者奉行善调伏自心是诸佛圣教若唯言诸恶则文不究竟若言诸恶者则义不究竟更加莫作方得圆满即圆满句所成句者谓前句由后句方得成立如说诸行无常有起尽法生必灭故彼寂为乐此中为成诸行无常故次说言有起尽法前是所成即所成句后是能成即能成句标句者如言善性释句者谓正趣善士字身者谓若究竟若不究竟名句所依四十四字此中欲为名首名为句首句必有名名必有字若唯一字则不成句又若有字名所不摄唯字无名问何因缘故施设名等三种身耶答为令领受诸增语触所生受故问名是何义答能令种种共所了知故名为名又能令意作种种相故名为名又由语言之所呼召故名为名若依婆沙有三义故名之为名谓如其所作即往相应为此义立如求便应随造颂转令与义会如应当知召合义又瑜伽云摄受诸名究竟显了不现见义故名为句随显名句故名为文语者当知略具八分谓先首美妙等由彼语文句等相应乃至常委分资粮故能说正法先首语者趣涅槃宫为先首故美妙语者其声清美如羯罗频迦音故显了语者谓词句文皆善巧故易解语者巧辨说故乐闻语者引法义故无依语者不依希望他信己故不违逆语者知量说故无边语者广大善巧故乃至广说行相者谓诸蕴相应诸界相应广说乃至如是等相应语言机请者谓因机请问而起言说解云如是六种皆名为文以能显示所诠义故又彼云何为义当知略有十种一者地义二者相义三者作意等义四者依处义五者过患义六者胜利义七者所治义八者能治义九者略义十者广义地义者略有五地一者资粮地二者加行地三者见地四者修地五者究竟地相义者当知有五种相一者自相二者共相三者假立相四者因相五者果相作意等义者谓七种作意十智等依处者略有三种一者事依处二时依处三补特伽罗依处事依处复有三种一者根本事依处二者得方便事依处三者悲愍他事依处广说如彼时依处者谓略有三种言事一者过去言事二者未来言事三者现在言事补特伽罗依处者谓事大根等过患义者以要言之于应毁猒义而起毁猒或法或补特伽罗胜利义者以要言之于应称赞义而起称赞或法或补特伽罗所治义者以要言之一切杂染行能治义者以要言之一切清净行略义者谓宣说诸法同类相应广义者谓宣说诸法异类相应解云如上所说六文十义能生正解皆名为体实义如是而余处说名等为体或说音声或说音声名句文者各据一义故不相远。   第三摄教分齐者复有三种一十二分教二三藏相摄三二藏相摄十二分教如瑜伽钞会今此经者十二分教中讽诵因缘譬喻方广分摄谓说四十心地法门是方广分正显戒相是因缘分别喻显义是譬喻分如下说言譬如明日月即下经颂是名讽诵若论通素旦揽亦是契经摄三藏之中是调伏藏摄二藏之中菩萨藏摄。   第四明教所被机泛论教所被有其五种谓三乘定性及不定性并第五五无般涅槃性此经但为菩萨及不定性是故说此经不为余三。   经尔时释迦自下第五判文正释今此一品大分有三一者序分亦名教起因缘分二者释迦佛言此世界中下明正说分亦名圣教所说分三者第二卷末如如一切下明流通分亦名依教奉行分三分不同义如常说经释迦佛言下第二明圣教所说分文分有二初明广释后尔时释迦牟尼佛说上莲华下总结上广释之中复分为二初明心地之义后释所修之行心地即是所依心之所依名为心地依主释或心即地名为心地是持业释心即地故复今尔时释迦从初莲华下第二释所修之行所修之行即是能依依上心地所发行故此中地者四十心中所有诸德有为无为地体与所修行为胜依持令得增长故名为地所修戒者调依此地所修之行是故此中先释所依地后明所修行前中有二初正释心地义次第二卷初明劝持转说初正释中文分有四初问二略答三重请四如来广说如是四文如上卷说。   尔时卢舍那佛为此大众略开百千恒河沙不可说法门中心地如毛头许是过去一切佛已说未来佛当说现在佛今说三世菩萨已学当学今学我已百劫修行是心地号吾为卢舍那汝诸佛转我所说与一切众生开心地道时莲华台藏世界赫赫天光师子座上卢舍那佛放光光告千华上佛持我心地法门品而去复转为千百亿释迦及一切众生次第说我上心地法门品汝等受持读诵一心而行。   卷第二经曰尔时卢舍那下第二劝持转说于中有二初明卢舍那佛劝持转说次尔时千华上佛下明释迦佛受持转说前中有四一初结前所说二便是过去下引佛菩萨能说不虚三复我已百劫下显其行满得果四汝诸佛转我所说下明劝持转说如文可知。   尔时千华上佛千百亿释迦从莲华藏世界赫赫师子座起各各辞退举身放不可思议光光皆化无量佛一时以无量青黄赤白华供养卢舍那佛受持上所说心地法门品竟各各从此莲华藏世界而没没已入体性虚空华光三昧还本原世界阎浮提菩提树下从体性虚空华光三昧出出已方坐金刚千光王座及妙光堂说十世界海。   经尔时千华上佛自下第二明释迦佛受持转说于中有九一明佛辞退如经尔时千华乃至各辞退故二者放光如经举身放先不可思议光故三者供养如经光皆化无量乃至供养卢舍那佛故四者受持如经受持上所说心地法品故五者明于此没如经各各从此莲华藏世界没故六者入三昧如经没已入体性虚空三昧故所言体性虚空华光三昧者谓一切法实性真如名为体性谓此法实体性故即是真如名虚空于诸法中无质碍故缘此三昧名虚空三昧从境立名即依主释如说空三昧依此三昧所出光明犹如华光名华光三昧即有财释如说莫树七者还本世界如经还本原世界等故阎浮提者即是南方阎浮提也起世界经第一卷云南阎浮提其地纵广七十由旬又瑜伽论与此经同又起世云此阎浮洲有一大树名曰阎浮本纵广七由旬叶覆五十由旬高百由旬解云从树立名名阎浮提地有此树名阎浮洲即有财释八者出三昧如经从体性虚空华光三昧出故言三昧者梵音名三摩地此云等持远离沉掉名之为等持心不散名之为持九者说法如经出已方坐等故就说法中复分有二初明千佛说法次其余千百亿下明百亿佛说法此即第一千佛说法说十法门即分为十此即第一明十世界海谓实法界无有分限难可测量以海为喻千光王坐者谓千茎莲华光明坐也妙光法堂者即是华严所说普光法堂谓佛在摩揭提国寂灭道场普光法堂普贤菩萨说十方世界海十世界海者谓说世界海起具因缘海乃至坏方便世界海如华严经第三卷说。   复从座起至帝释宫说十住。   经曰复从坐起至帝释宫说十住者自下第二明说十地若依华严佛在帝释升妙胜殿法慧菩萨说十住义言十住义者如华严经第九卷云诸佛子菩萨摩诃萨十住行去来现在诸佛所说何等为十一名初发心住二名治地住三名修行住四名生贵住五名方便具足住六名正心住七名不退住八名童真住九名法王子住十灌顶住广说如彼。   复至𦦨天中说十行。   复至𦦨天中说十行者自下第三明说十行𦦨天者即是第三𦦨摩天梵音云夜摩此云时分如顺正理二十一云夜摩天谓彼天处时时多分称快乐哉若依华严佛在夜摩天摩尼宝庄严功德林菩萨入善伏三昧说十行又如彼经第十二卷云菩萨有十行何等为十一者欢喜行二者饶益行三者无恚恨行四者无尽行五者离痴乱行六者善现行七者无著行九者善法行十者真实行具说如彼。   复从座起至第四天中说十回向。   复从座至说十回向言四天者谓第四兜率天中若依华严佛在兜率天宫一切宝殿金刚幢菩萨入明智三昧说十回向兜率天者梵音正云睹史多此云知足如正理论云四睹史多天谓彼天处多于自受生喜足心十回向者如华严经第十六云菩萨有十回向何等为十一者救护一切众生回向二者不坏回向三者等一切佛回向四者至一切处回向五者无尽功德藏回向六者随顺平等善根回向七者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八者如相回向九者无缚无著解脱回向十者法界无量回向广说如彼。   复从座起至化乐天说十禅定。   经曰复从座起至化乐天说十种定自下第五说十禅定化乐天者新翻论云乐变化天乐者欲乐如正理云五乐变化天谓彼处乐化欲境于中受乐十禅定者谓十地所修定也(勘金光明经)禅者新翻经论名为静虑依此寂静审虑境界故名寂虑。   复从座起至他化天说十地。   经曰复从座起至他化天说十地者自下第六明说十此他化天者即是第六他化自在天如正理云彼天处于他所化欲境自在受乐言十地者一极喜地初获圣性具证二空能益自他生大喜故名极欢喜二离垢地具净尸罗远离能起微细毁犯烦恼垢故三发光地成就胜定大法总持能发无边妙慧光故四焰慧地安住最胜菩提分法烧烦恼薪慧焰增故五极难胜地真俗两智行相互违合令相应极难胜故六现前地住缘起智引无分别最胜般若令现前故七远行地至无相住功用后边出过世间二乘道故八不动地无分别智任运相续相用烦恼不能动故九善慧地成就微妙四无碍解能遍十方善说法故十法云地大法智云含众德水故如空粗重充满法身故如是十地总摄有为无为功德以为自性地义如前广说广说十地如华严经第二十五十地经解深密经第四瑜伽论决择分摄大乘论等广说义如瑜伽钞会恐繁不述。   复至一禅中说十金刚。   经曰复至一禅中说十金刚者自下第七明说十金刚十金刚者如华严经第四十云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发金刚心庄严大乘何等为十所谓菩萨摩诃隆作如是念一切诸法无有分际菩萨发如是心我当觉了三世一切诸法悉无有余是为菩萨第一发金刚心菩萨作如是念于一毛端处有无量菩萨说法界法发如是心我当发大庄严而自庄严化度众生皆令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大涅槃而般涅槃是为第二发金刚心菩萨作如是念十方世界无量无边无有分际菩萨发如是大愿我当以无上净清庄严此等一切世界彼诸庄严皆实不虚是为菩萨第三发金刚心菩萨作如是念众生无量无有分际不可穷尽菩萨发如是心我当以诸善根回向一切众生以无上大智慧光普照一切众生是为第四发金刚心菩萨作如是念一切诸佛无量无边菩萨发如是心我所种善根回向奉给供养一切诸佛然后我乃成等正觉是为第五发金刚心菩萨见一切佛闻所说法发大欢喜心不着自身及如来身解知佛身非实非虚非有非无(乃至)解知如来实无所有亦不怀有相何以故一切摄取故是为菩萨第六发金刚心菩萨若有众生呵骂毁辱或截手足乃至菩萨不因此故生恚害心于不可说劫修菩萨行摄取众生心不废舍何以故菩萨住不二法善学菩萨行清净直心于一切众生无瞋恚心忍住众苦心无加报自身堪受一切众生苦是为菩萨第七发金刚心菩萨作如是念未来世劫无量无边无有分际不可穷尽发如是心我当尽一切未来世界虚空界等劫于一切世界行菩萨道教化众生如一世界尽法界虚空界等一切世界要复如是为一切众生修菩萨行是为第八发金刚心菩萨作如是念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心为本心清净故能积集成满一切善若心得自在则能成就无上菩提行菩萨行满足诸愿究竟教化一切众生是为菩萨第九发金刚心菩萨作如是念知佛不可得菩提不可得广说乃至发一切智心不舍修菩萨行不舍教化众生等是为菩萨第十发金刚心庄严大乘未知如此经十金刚与华严经十金刚心同不思或可此即上卷所说十金刚也。   复至二禅中说十忍。   经曰复至二禅中说后当释之十忍者自下领第八说十忍十忍如华严经第三十云菩萨成就十种忍能得一切无碍忍何等为十所谓随顺音声忍顺忍无生法忍如幻忍如炎忍如梦忍如响忍如电忍如化忍如虚空忍具说如彼。   复至三禅中说十禅。   经曰复至三禅说十愿者自下第九说十愿愿者以信胜解欲为其自性十愿者如十地论云校量胜者有三种一愿胜二修行胜三果利益胜何者愿胜所谓十大愿经曰菩萨如是安住菩萨欢喜地目昏大愿起如是本方便大行成就所谓无余一切诸佛一切供养一切恭敬乃至无有休息论云是初大愿无余者有三种一者一切佛无余二者一切供养无余三者一切恭敬无余乃至广说经曰又发大愿所谓一切诸佛所说法轮皆悉受持故摄受一切佛菩提故一切诸佛所教化法皆悉守护故广大如法界究竟如虚空尽未来际尽一切劫数一切佛成道若摄护正法无有休息论云第二大愿皆悉受持者谓教法修多罗等书写供养读诵受持为他演说故乃至广说经曰又发大愿所谓一切成佛无余一切世界住处从兜率天下入胎乃至般涅槃我于尔时尽往供养乃至无有休息论曰第三大愿如论广说经曰又发大愿所谓一切菩萨所行广大无量不离诸波罗蜜多所摄诸地广说乃至一切菩萨所行如实地道及诸波罗蜜方便业教化一切令其受行心得增长等论云第四大愿心得增长者以何等行令心增长一切菩萨所行教化一切令其受行心得增长故具说如彼经曰又发大愿所谓无余一切众生色无色乃至令信入诸佛法故等论云第五大愿教化众生故乃至广说经曰又发大愿所谓无余一切世界广大无量粗细乱住倒住正住如帝网差别十方世界无量差别入皆现前知故等论曰第六大愿无余一切世界者有三种相随入如是世界智皆现前知一者一切相如经广大无量乃至正住故二者真实义相如经如帝网差别者真实义相故如业别作故三者无量相者十方世界真实义相者唯智能知余相者可现见故经曰又发大愿所有一切佛土一佛土一佛土一切佛土一切国土平等清净等论曰第七愿净佛国土乃至广说经曰又发大愿所谓一切菩萨同心同行故共集善根广说乃至具足行菩萨行故等论曰第八大愿不念余乘故广说如彼经曰又发大愿所谓乘不退轮行菩萨行故广说乃至得如如意宝身故行大菩萨行等论云第九大愿显不空行菩萨行复行菩萨行显乘不退轮行菩萨行经曰又发大愿所谓于一切世界处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于一凡夫道不离一切凡夫道处示身初生坐道场成佛转法轮度众生示大涅槃现诸佛境界大神智力乃至示大涅槃而不断菩萨行等论曰第十大愿起大乘行具说解云此十大愿理通十地从初说故但说初地有十大愿或十大愿者即是下经十大愿也。   复至四禅中摩醯首罗天王宫说我本原莲华藏世界卢舍那佛所说心地法门品。   经曰复至四禅中心地法门者自下第十说心地法门摩醯首罗者是此梵音此云大自在起过五净居天有此大自在第十地菩萨生于彼天故瑜伽论第十二卷云复有超过净宫大自在住处有十地菩萨由极动修第十地故得生其中大智度论云同此说心地法门者如上卷说四十心地谓十发趣十长养十金刚十地如上说。   其余千百亿释迦亦复如是无二无别如贤劫品中说。   经曰其余千百亿自下第三明百亿佛说。   尔时释迦从初现莲华藏世界东方来入天宫中说魔受化经已。   尔时释迦从初现至来入天宫中者自下第二明地所修戒中有五一者生于天宫二者入胎三者出家四者成道五者转法轮此即第一生于天宫相天宫者谓生欲界第四天宫若依华严有十事业住兜率天故彼经中四十三云佛子菩萨住兜率天有十种事业何等为十所谓菩萨为欲界诸天说离欲法纵逸自在皆悉无常一切快乐皆悉苦恼劝发开导彼诸天子发菩提心(是第一事)菩萨为色界诸天说诸禅解脱三昧相续起彼禅支有三昧者乃至为说实智劝发开导彼诸天子发菩提心是为兜率天第二事业广说乃至菩萨住兜率天出生无量无边法门示现一切世界中种种色种种形广说乃至欲令众生生欢喜故是为菩萨住兜率天第十事业具说如彼问何故菩萨唯生第四睹史多天不生余天解云下三天中沉着五欲上二天中放逸五欲此第四天非沈非逸易可睹教化故生第四不生余天(勘贤愚经)又毗婆娑一百七十八云问何故菩萨唯于睹史多天受天趣最后异熟不于余天有说下天放逸上天根钝唯睹史多天离二过失菩萨怖畏放逸厌患钝根故唯生彼有说唯睹史多天寿量与菩萨成佛及瞻部州人见佛业熟时分相称乃至广说说摩受化经者如华严经第四十三云有十种魔所谓五阴魔贪着五阴魔故烦恼魔烦恼染故业魔能障碍故心魔自憍慢故死魔离受生故天魔起慢放逸故失善根魔心不悔故三昧魔三昧着故善知识魔于彼生着心故不知菩提正法魔不能出生诸大愿故乃至有十魔业有十种舍离魔业谓亲近善知识等具说如彼如是等类名魔受化经或可有别部经名魔受化经勘。   下生南阎浮提迦夷罗国母名摩耶父字白净吾名悉达。   经下生南阎浮至亦名悉达者自下第二明下生入胎出胎相迦夷罗国者亦云加毗罗此云悉达者梵音具存名为悉多頞他悉多此云成是成就义西方人言诵经纯熟名为悉多頞他此云办即是事究竟义此中意说相师占云若不出家得转轮王若其出家成无上觉因此立名名为成办必定成办菩提果故然此太子未出家时自有两名一名悉多頞他义如前释二名提婆池提婆此云天上天谓初满七日已父王遣入提婆俱罗(此云天舍)大自在天等尔时太子来入提婆俱罗大自在天及余天像顶礼太子因此立名为天上天今此经中略举一名故言悉达(波罗门传说如是勘成文)西域传云萨婆曷剌他悉陀(唐云一切义成)问婆罗师师云梵音有二种一者长声二者短声经论为分依短音说名悉陀頞他传依长声故名萨婆曷剌他悉陀其义一也然此太子降神入胎诸宗不同上座部云菩萨以喝呗罗頞沙荼月三十日夜降神母胎当此五月十五日也余部皆云以此月二十日夜降神母胎当此五月八日摩耶者则是摩诃耶此云大术华严经第五十六云摩耶夫人在利叉树下生太子时有十光明过去诸世界中佛受生时摩耶夫人常为其母乃至摩耶夫人身中普出过去诸佛本又彼经中四十三云菩萨命胎之时右掌中出大光明名净境界悉能严净三千大千世界此世界中若有无漏诸辟支佛觉斯光者即舍寿命若不觉者光明力故徙置他世界中一切魔及众外道有见众生悉皆徙置他方世界除如来住持所化众生等又婆沙论百七十八云问何缘菩萨于最后有唯从天没不从人来有说于诸趣中天趣胜故有说从天上来人所重故有说人中无有如是寿量如睹史多与善根熟时相称可故问何故不即于睹史多天成正等觉而必来人间耶答随诸佛法故谓过殑伽沙数诸佛出世皆于人中而取正觉故复次唯人智见极利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降神有十事如华严说。   七岁出家。   经曰七岁出家者自下第三释出家相如华严经第四十四云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事故示现出家何等为十所谓欲令众生厌离家故示现出家为着家众生故示现出家欲现随顺诸贤圣道故示现出家欲宣扬赞叹出家法故示现出家欲令众生离二见故示现出家欲令离欲乐我乐故示现出家欲现出三界相故示现出家欲现自在不由他悟故示现出家欲随顺如来十力四无畏故示现出家一切最后生菩萨法应尔故示现出家问余经中说十九出家何故此经云七岁出家解云根机其有殊见闻不同故不可致怪又西域传云如来逾城出家时亦不定或云菩萨年十九或云二十九以大舍佉月后半八日逾城出家当此三月八日或云以舍佉月半十五日当此三月十五日。   三十成道号吾为释迦牟尼佛。   经曰三十成道等者自下第四释成道相坐道场降伏诸魔等如华严经广说应知恐繁不述。   于寂灭道场坐金刚华光王座乃至摩醯首罗天王宫其中次第十住处所说。   经曰于寂灭道场自下第五转法轮光明住处谓如上说十种住处。   时佛观诸大梵天王网罗幢因为说无量世界犹如网孔一一世界各各不同别异无量佛教门亦复如是吾今来此世界八千反为此娑婆世界坐金刚华光王座乃至摩醯首罗天王宫为是中一切大众略开心地竟。   次时佛观诸天至天王宫者自下第二释转法轮谓佛观察大梵王网于一网中有无量孔差别不同因此演说无量世界差别不同犹如世界差别不同如来教门亦复如是虽有差别无量教门而不离于平等法界广如华严第五十五说。   复从天王宫下至阎浮提菩提树下为此地上一切众生凡夫痴闇之人说本卢舍那佛心地中初发心中常所诵。   经曰复从天宫下至阎浮提菩提树下者自下第二正明所行而谓戒也于中有二初经家序次一光明下正释此即初也为人为人有二一者地上菩萨二者地前异生如文可见自下第三显其所诵谓本卢舍那四十心地中戒是初发心菩萨所诵初发心者若依此经及华严经十解初心名初发心此不退初故言初发心若尽理说十信初心名初发心已发无上菩提心故发菩提心虽有多种而要言之不过二种谓自他愿自利愿者愿修一切所有善法永离一切所有不善如是名为自利愿也利他愿者愿以四摄摄受有情拔出生死如是名为利他大愿如是二愿名菩提心故瑜伽论三十五云又诸菩萨起正愿求菩提发如是心说如是言愿我决定当证无上正等菩提能作有情一切义利故若能如是发菩提心是名菩萨故彼论云又诸菩萨初发心已即名趣入无上菩提预在大乘诸菩萨数乃至广说又华严经五十八云菩提心者则为一切诸佛种子能生一切诸佛法故菩提心者则为良田长养众生白净法故菩提心者即为大地能持一切诸世间故菩提心者则为净水洗濯一切烦恼垢故菩提心者则为大风一切世间无障碍故又彼五十九云譬如小金刚悉能破坏一切诸物菩提心亦复如是缘小境界能破一切无明痴惑乃至广说此言初发心所诵者说初为名所以者何十地菩萨亦诵戒故。   一戒光明金刚宝戒。   经曰一戒光明金刚宝戒者自下第二正释此中有二初略标戒相许说谛听次尔时释迦牟尼下广释戒相前中有二先举戒名用显为许后我今卢舍那下略叹戒德劝持谛听前中有三一者显名体二者是一切佛本原下显用三者吾今为此下许说此即第一显名体也言一戒者谓十重中一一戒光明能破惑故名戒光如下经说戒明日月或一戒者此显三聚净戒中一所谓律仪戒此从多而说名律仪戒若怰细说非无余二或一戒者如是妙戒不离真如性离有无故言一戒或一戒言显六度中一切故一言一戒金刚宝戒者金刚有二义一者坚固难坏义二者能破余物戒亦复尔外道梵志难可破坏生死之闇及破戒垢说喻为名为金刚。   是一切佛本原一切菩萨本原佛性种子。   经是一切佛本原者自下第二显用原菩萨原本本原言显根本所依谓诸佛菩萨皆由此戒得成果故如下经说微尘菩萨众由是成正觉佛性种子者谓戒为佛性如是妙戒与三身佛作生了因或为生因生有为果或为了因得法身果是名佛性言种子者即是因义谓戒为因缘生有为果故或可佛性者对无为果种子者对有为果此中欲显二果有异说二种因或佛性即种子名佛性种子或说一戒光明即是金刚宝戒此中意说戒不离如戒即是如如即是戒相不离体体即相故一戒言离不显体相金刚宝戒此即显体体即真如真如即是诸佛菩萨本原所依言佛性者显戒之体理佛性也言种子者此显戒相有为行也。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一切意识色心是情是心皆入佛性戒中。   经曰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等者此即显示不离戒体真如佛性释此文自有两释一依涅槃经诸师说言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必定成佛义如常说二护法菩萨等云一切有二一一切一切二少分一切经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者此就少分一切而说弥勒菩萨位登补处通达诸佛密意语言欲令众生生决定智是故建立五种种姓虽有两释今依弥勒及护法等不依凡夫涅槃师等此言一切皆有佛性者此据少分一切而说或就理佛性而作是说一切意识色心是情者如其次第意及六识名为意识所言色者五境五根法处所摄皆名为色所言心者谓第八识心义胜故偏说心言或意识者谓第六所言心者此显五识对色说心故言是情是心等者即显色心皆入佛性戒所言情者谓六根也如上所说意及色一分心者即显八识心也入佛性戒者显入戒体真如性一切心色不离如故或戒如心如无差别故此中意显非但此戒不离真如一切诸法亦不离如皆入佛性戒戒之体故名入戒也。   当当常有因故有当当常住法身如是十波罗提木叉出于世界是法戒是三世一切众生顶戴受持。   经当当常有因故至法身者谓即是戒为法身因未来非一故言当当有当来因故言当有因由有当当因故有当当法身果也问曰法身当如何得说有当当耶解云法身虽常隐显位异如余处说隐为如来藏现为法身果今成就法身隐显义说故言当当或可三身皆名法身此有何失此中意说申有能生穷未来际功德因故有如来德穷未来际无有断绝常住法身若法身者无生灭故名为常住若应化身尽未来际无有穷尽故言常住是菩萨因故言出三界木叉者旧翻为别处处解脱大唐三藏翻婆罗提此云解脱木义者此云别若此梵音可言别今顺唐言故名别解脱谓身七支别别解脱名别解脱出于世界者谓今由此戒出三界故。   吾今当为此大众重说十无尽藏戒品是一切众生戒本原自性清净。   经曰吾今当为此大众生等者自下第二许说言重说者如前律藏品中说今亦重说言无尽者谓菩萨戒尽未来际无穷尽故非常声闻舍众同分即舍戒故言本原自性清净者谓即此戒不离如。  我今卢舍那  方坐莲华台  周匝千华上  复现千释迦  一华百亿国  一国一释迦  各坐菩提树  一时成佛道  如是千百亿  卢舍那本身   经我今卢舍那自下第二略叹戒德劝持诫听有十二行中半颂即分有三初有两行半明其教主次千百亿释迦下略叹戒德后是卢舍那诵下劝持诫听前中有二初有两句明卢舍那卢舍那者梁云净满方坐莲华台者如华严经说香水上有莲华藏世界此界有不可说佛刹皆是卢舍那常转轮处次周匝千华上下有两行颂照千百亿释迦于中有三初两句明千释迦次一华百亿下有一行颂明百亿释迦后如是千百亿下明千亿卢舍那佛所说化问曰此三种佛与佛如何相摄解云卢舍那佛是自受身千叶释迦是他受用百亿释迦是变化身是故经上卷云尔时卢舍那佛即大欢喜现虚空光体性本原成佛常住法身三昧示诸大众是诸佛子谛听善思修行我已百千阿僧祇劫修行心地以之为因初舍凡夫成等正觉号为卢舍那佛住莲华台藏世界海其台周遍有千叶一叶一世界我为千世界我化为千释迦据千世界后就一叶一世界复有百亿须弥山百亿日月百亿四天下百亿南阎浮提百亿菩萨释迦坐百亿菩提树下各说汝所问菩提萨埵心地广说乃至千叶上佛是吾化身千百亿释迦是千释迦化身故言如是千百亿卢舍那本身。  千百亿释迦  各接微尘众  俱来至我所  听我诵佛戒  甘露门则开   经曰千百亿释迦自下第二略叹戒德有三行半即分有三初有一行一句明真佛说次是时下有一行一句明千百亿佛说后戒如明日月下有一行颂正叹戒德此即初也谓千佛及百亿佛各将微尘众俱来至卢舍那佛所听我诵佛戒问自受用身唯唯佛佛乃能知之诸菩萨众如何见闻解云诸菩萨虽不见闻而所见化不离应身是故说言听我诵佛戒故摄大乘论云不离化身是应事相或佛神力令得见闻言甘露门即开者甘露即是涅槃也是菩萨戒为涅槃门故言甘露门即开。  是时千百亿  还至本道场  各坐菩提树  诵我本师戒  十重四十八   经曰是时千百亿下第二明化说法如文可知。  戒如明日月  亦如璎珞珠   经曰戒如明日月下第三正叹戒德先喻后法此即第一显譬喻也有二种喻一者日月喻二者璎珞喻此即初喻体如日月能破诸闇戒亦如是能破诸闇日月为喻闇有二种一者破戒名之为闇无明俱故感黑果故二者生死名之为闇未得无漏智慧明是菩萨戒破二闇譬如明日月言除破戒垢者如四分云譬如明眼人能避险恶道世有聪明人能远离诸恶能除生死闇者如大智度论第十三云大恶病中戒为良药大怖畏中戒为守护死闇冥中戒为明灯故亦如璎珞珠者此第二喻如璎珞珠能庄严身此戒亦尔庄严菩萨又如宝珠能生诸宝宝所依戒亦如是如智度论譬如大地一切万物有形之类皆依于地戒亦如是戒为一切善法住处广说乃至若人弃舍此戒虽居山苦行食果服药与禽兽无异或有人但服水为戒或着草衣或着木皮衣受行苦行以无此戒空无所得若有人虽处高堂大殿好衣美食而能行此戒者得生好处及得道果。  微尘菩萨众  由是成正觉   经微尘菩萨众由是成正觉者自下第二明法谓诸菩萨由此戒故得成正觉梵音具存菩提萨埵大唐翻菩提名觉萨埵名有情旧翻名道心众生者谬也若言道心众生者梵音应言末伽摩拏沙勘佛地论。  是卢舍那诵  我亦如是诵  汝新学菩萨  顶戴受持戒  受持是戒已  转授诸众生  谛听我正诵  佛法中戒藏  波罗提木叉   经曰是卢舍那诵自下第三明劝持诫听于中有三者两句举能听诵人所言我者千百亿释迦二者有一行颂明劝受持三有四行诫听也诫听中有三句正明诫听次大众谛信下有两行三句明诫生信最后两句结。  大众心谛信  汝是当成佛  我是已成佛  常作如是信  戒品已具足  一切有心者  皆应摄佛戒  众生受佛戒  即入诸佛位  位同大觉已  真是诸佛子  大众皆恭敬  至心听我诵   经曰大众谛信下第二明诫生信信有三种一信当已成佛如经是当成佛等故二信戒具足如经常作如是信戒品已具故谓若受此戒摄一切戒一切有心者皆应摄佛戒者劝一切有情皆应摄受佛戒三者信同大觉如经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性等故后二句结如文可知上来第二诫听讫。   尔时释迦牟尼佛初坐菩提树下成无上觉初结菩萨波罗提木叉孝顺父母师僧三宝孝顺至道之法孝名为戒亦名制止。   经曰尔时释迦至木叉者自下第二广释戒相此中有二初释名义简能受人后佛告下别释戒相前中有三初结戒略释总名次即口放无量光明下放光表瑞后佛子谛听若受佛戒下简别能受菩萨戒人此即初也于中有四一明教主谓释迦牟尼释迦牟尼大唐翻云能寂旧翻亦云能满亦云能仁佛者梵音具存名为佛陀此云觉者广如瑜伽论第八钞会二者显处如经初坐菩提树菩提树者菩提名觉谓诸菩萨依于此树得成觉故名菩提树从能依为名如说天授之衣树有觉故名为觉树有财释或觉之树名为菩提树六释之中依主释也三者结戒如说初结波罗提木叉四者略释戒名如经孝顺父母等故上顺三宝父母师僧言顺至道法至道法者谓菩提分法戒顺菩提分法故言顺至道之法孝名戒者随顺佛教名之为孝亦名为戒言亦名制止者防非止恶名之为戒。   即口放无量光明。   经曰即口放无量光明者自下第二放光表瑞于中有三初明放光次是时下大众愿闻后告诸菩萨下释放光所以此即初。   是时百万亿大众诸菩萨十八梵六欲天子十六大国王合掌至心听佛诵一切佛大乘戒。   经曰是时百万亿大众自下第二大众愿闻众有四类一者菩萨二者梵众三者欲界天四者国王十八梵者谓下三静虑各有三天即为九天第四静虑即有九天初静虑中有三天者一梵众天二梵辅天三者大梵天第二静虑有三天者一小光天二无量光天三极光天第三静虑三天者一小净天二无量净天三遍净天第四静虑九天者一无云天二福生天三广果天四无繁天五无热天六善现天七善见天八色究竟天此八天中下之三天凡圣杂生后之五大纯圣所止超过净居有天名大自在十地菩萨乃生其中一一释名如婆沙论第一百七十六顺正理论二十二说六欲天者一四大王众天二三十三天三时分天四知足天五乐变化天六他化自在天十六大国王者如长阿含经第五卷一央伽国二摩竭国三迦尸国四居萨罗国五䟦祗国六末罗国七支提国八䟦沙国九居楼国十般阇国十一阿湿波十二婆蹉十三苏罗婆国十四乾陀罗国十五剑浮沙十六阿乘提(勘)又毗婆沙论第一百二十四云十六大国者谓泱伽国摩揭陀国迦尸国憍娑罗国佛栗氏国末罗国奔哒罗国苏噏摩国頞湿缚迦国頞饭底国叶筏那国剑䟦阇国俱卢国般遮罗国筏蹉国戍洛西那国。   告诸菩萨言我今半月半月自诵诸佛法戒。   经曰告诸菩萨言自下第三释放光所以谓显此戒口中所诵故于口中放光明就释文中复分有二初劝令诵持次是故下结释放光所以此即第一劝令诵持先明自诵后明劝诵此即初也。   汝等一切发心菩萨亦诵乃至十发趣十长养十金刚十地诸菩萨亦诵。   经汝等下第二劝诵发心菩萨者谓初发心在十信位十发趣者如上卷云诸佛当知坚信忍中十发趣向果一舍心二戒心三忍心四进心五定心六慧心七愿心八护心九喜心十顶心十长养者如上即云诸佛当知从此十发趣入坚法忍中十长养心向果一慈心二悲心三喜心四舍心五施心六好语心七益心八同心九定心十慧心诸佛当知从十长养心入坚修忍中十金刚心向果一信心二念心三回向心四达心五直心六不退心七大乘心八无相心九慧心十不坏心诸佛当知从是十金刚心入坚圣忍中十地向果一体性平等地二体性善慧地三体性光明地四体性尔焰地五体性慧照地六体性华光地七体性满足地八体性佛吼地九体性华严经地十体性入佛界地解云此四十心如次解释十解十行十回向十地六种姓中次即是有姓性种道种姓圣种姓一一广释如上而说。   是故戒光从口出有缘非无因故光光非青黄赤白黑非色非心非有非无非因果法诸佛之本原行菩萨道之根本是大众诸佛子之根本是故大众诸佛子应受持应读诵善学。   经是故戒光从口出自下第二结释放光此中欲表口所诵戒是故戒光从口出也以光表戒名为戒光是故此光有因缘故出非无因缘光非青黄赤白等者摄相归本故言非青黄等或可戒色是法处摄今显所表故言非青等初说为胜非因果者谓真如理非因非果远离因果差别相故此即无二之所显故言佛菩萨本原等者谓佛菩萨皆由此戒若无此戒必不成果故如智度论云譬如无足欲行无翅欲飞无船欲济是不可得无戒欲得好果亦复如是大众等者劝令诵持。   佛子谛听若受佛戒者国王王子百官宰相比丘比丘尼十八梵六欲天子庶民黄门淫男淫女奴婢八部鬼神金刚神畜生乃至变化人但解法师语尽受得戒皆名第一清净者。   经佛子谛听自下第三简别能受菩萨戒人然释受戒略以四门分别一者明受戒法二者明舍戒缘三者明持犯差别四者明忏悔法第一明受戒法复有二种一明依师受法二明自誓受法前中有三初请戒师次明正羯磨后明请证就戒师中复分有二初明戒师相后明请相此即第一明戒师相问何等师得受菩萨戒解云要求已发大心有智有力言辞巧妙能解义理菩萨师也故瑜伽论第四十云若诸菩萨欲于如是菩萨所学三种戒藏勤修学者或是在家或是出家先于无上正等菩提发弘愿已当审访求同法菩萨已发大愿有智有力于语表义能授能开罗什法师云受戒法本出梵网律藏品中卢舍那佛与妙海王王千子受戒为戒师法是出家菩萨具足五德一坚持净戒二年满十腊三善解律藏四妙通禅思五慧穷玄宗堪为师也虽有此说然彼经此间未翻是故今依瑜伽略述或第二正请师者如瑜伽云于如是功德具足胜菩萨所先礼双足如是请言我今欲于善男子所或长老所或大德所乞受一切菩萨净戒唯愿须臾不辞劳倦哀愍听授既作如是无倒请已偏袒右肩恭敬供养十方三世诸佛世尊已入大地得大智慧得大神力诸菩萨众现前专念彼诸功德随其所有功能因力生殷净心或少净心有智有力胜菩萨所谦下恭敬膝轮据地或蹲跪坐对佛像前作如是请唯愿大德或言长老或善男子哀愍授我菩萨净戒如是请已专注一境长养净心我今不久当得无尽无量无上大功德藏即随思惟如是事已默然而住若依此经应请二师故下经云见欲受戒人应教而请二师和上阿阇梨解云若有师处应具请二若无师处未必具二第二明羯磨者复分有二初明戒师和上次正明羯磨和上者若依瑜伽论和上二事故彼论云尔时有智有力菩萨于彼能行正菩萨所以无乱心若坐若立而作是言汝如是名善男子听或法弟听汝是菩萨不彼应答言是发菩提愿未应答言已发若依此经和上问七遮故下经云若欲受戒时法师问言现身不作七逆罪耶不菩萨法师不得与七逆人现身受戒七逆者出佛身血杀父杀母害杀和上杀阿阇梨破羯磨转法轮僧杀圣人若具七遮即身不得戒余一切得受戒而瑜伽论云不说七遮者作忏悔亦得戒故非如声闻犯边罪已更不能受各据一义故不相违谓此经中据不忏悔者说作七逆现身不得戒论中据忏悔亦有受义故略不说次正羯磨者如瑜伽说自此已后应作如是言汝如是名善男子或法弟欲于我所受诸菩萨一切学处受诸菩萨一切净戒谓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如是学处如是净戒过去一切菩萨已具未来一切菩萨当具普于十方现在一切菩萨今具于此学处于是净戒过去一切菩萨已学未来一切菩萨当学现在一切菩萨今学汝能受不答言能受能授菩萨第二第三亦如是说能受菩萨第二第三亦如是答能授菩萨作如是问乃至第三受净戒已能受菩萨作如是答乃至第三请证如瑜伽云受净戒已能授菩萨不起于座能受菩萨对佛像前普于十方现住诸佛及诸菩萨恭敬供养顶礼双足作如是白某名菩陆今已于我某菩萨所乃至三说受菩萨戒我某菩萨已为某名菩萨作证唯愿十方无边无际诸世界中诸佛菩萨第一真圣于现不现一切时处一切有情皆现觉者于此某名受菩萨戒亦为作证第二第三亦如是说受戒羯磨毕竟从此无间普于十方无边无际诸世界中现住诸佛已入大地诸菩萨前法尔相现由此表示如是菩萨已受菩萨所受净戒尔时十方诸佛菩萨于是菩萨法尔之相生起忆念由忆念故正智见转由正知见如实觉知某世界中某名菩萨某菩萨所正受菩萨所受净戒一切于此受戒菩萨如子如弟生亲善意眷念怜愍由佛菩萨眷念怜愍令是菩萨希求善法倍复增长无有退减当知是名受菩萨戒启白请证如是已作受菩萨戒羯磨等事授受菩萨俱起供养普于十方无边无际诸世界中诸佛菩萨顶礼双足恭敬而退如是菩萨所受律仪戒于余一切所受律仪戒最胜无上无量无边大功德藏之所随逐第一最上广说乃至一切别解脱律仪于此菩萨律仪戒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数分不及一计分不及一笇分不及一喻分不及一邬波尼杀昙分亦不及一摄受一切大功德故第二明自誓受戒者如瑜伽论第四十一云又诸菩萨欲受菩萨净戒律仪若不会遇具足功德补特伽罗尔时应对如来像前自受菩萨净戒律仪应如是受偏袒右肩右膝着地或遵跪座作如是言我如是名仰启十方一切如来已入大地诸菩萨众我今欲于十方世界佛菩萨所誓受一切菩萨学处誓受一切菩萨净戒谓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如是学处如是净戒过去一切菩萨已具未来一切菩萨当具普于十方现在一切菩萨今具如是学处如是净戒过去一切菩萨已学未来一切菩萨当学普于十方现在一切菩萨今学第二第三亦如是说说已应起所余一切如前应知然自受者必先忏悔要须得好相以此为限若不得好相不得戒故此经下云佛灭度后欲以好心受菩萨戒时于佛形像前自誓受戒当七日佛前忏悔得见好相便得戒若不得好相时以二七三七乃至一年要得好相得好相已便得佛菩萨形像前受戒若不得好相虽佛菩萨像前受戒不得戒若现前先受菩萨戒法师前受戒时不须要见好相是法师师相授故不须好相若千里内无能受戒师得佛菩萨形像前受得戒而要见好相故第二明舍戒缘多少者舍戒因缘或二或四所言二者瑜伽论第四十云略由二缘舍诸菩萨净戒律仪一者弃舍无上正等菩提大愿二者现行上品缠犯他胜处法言四缘者如论第七十五卷云又舍因缘略有四种一者决定发起受心不同分心二者若于有所识别大丈夫前故意发起弃舍言三者总别毁犯四种他所胜法四若以增上品缠总别毁犯随顺四种他所胜法由此因缘当知弃舍菩萨律仪若有还得清净受心复应还受解云后四缘中第一第二即前二缘中第一缘摄四中后二二中第二摄是故若二若四平等无异四他所胜法者十重之中最后四也后四不共故唯说四重或可菩萨意业为重故唯说四随顺他胜法者谓十重中前六种也如是六种亦共二乘或可不定故言随顺或随顺者但起他胜法者皆名随顺虽有两释前说为胜所以者何若顺他胜皆名随顺犯他胜方便即应舍戒是义不然由此道理明知唯说十中初六名为随顺不说一切上品缠犯前六重戒必舍戒故解云此中舍者但舍功能不舍种子问曰此三聚净戒以何为体解云此有表无表此中表者第三羯磨时现行思为体依胜思愿假建立故色声定非业自性故若无表律仪以胜期愿思种为性谓依恩种假建立故上来所说依于摄假从实门说表无表业离恩恩种无别体故若依法数辨戒体者以法处所摄色为性而余处说表色是眼境者是相从说或随转门故成业论云第三明持犯差别者就遮罪明其持犯复约性罪明持犯也就遮罪者如瑜伽论四十一云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如薄伽梵于别解脱毗奈耶中将护他故建立遮罪制诸声闻令不造作诸有情类未净信者令生净信已净信者令倍增长于中菩萨与诸声闻应等修学无有差别何以故以诸声闻自利为胜常不弃舍将护他行为令有情未信者信信者增长学所学处何况菩萨利他为胜当知是文从多分说若尽道理于遮罪中亦有不共思如威仪戒若见由衣不齐有利益菩萨此中即不慗衣如是等类准此可知又瑜伽云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如薄伽梵于别解脱毗奈耶中为令声闻小事少业少希望住建立遮罪制诸声闻令不造作于中菩萨与诸声闻不应等学何以故以诸声闻自利为胜不顾利他于利他中少事少业少希望住可名为妙非诸菩萨利他为胜不顾自利于利他中少事少业少希望住得名为妙如是菩萨为利他故从非亲里长者居士婆罗门等及恣施家应求百千种种衣服观彼有情有力无力随其所施如应而受如说求衣求钵亦尔如求衣钵如是自求种种丝缕令非亲里为织作衣为利他故应畜种种憍大者耶衣诸坐卧具事各至百千乃至广说次就性罪中持犯差别者至文当说决定毗尼经云佛告优波离汝今当知声闻乘人有异方便有异深心持清净戒菩萨乘人有异方便有异深心持清净戒优波离声闻乘人虽净持戒于菩萨乘不名净戒菩萨乘人虽名净戒声闻乘人不名净戒云何名为声闻乘人虽净持戒于菩萨乘人不名净戒优波离声闻乘人不应乃至一念起于一念欲更受身是则名为声闻乘人清净持戒于菩萨乘最大破戒不名清净解云谓诸菩萨有利益处方便受身起种种欲摄受有情出不善处安置善处若诸菩萨不以其欲摄受有情弃舍有情即是破戒此中意说在家菩萨出家菩萨出家菩萨为护圣教是故不得行非梵行又云优婆离菩萨乘人于无量劫堪忍受身不生厌患则名为菩萨乘人清净持戒于声闻乘最大破戒不名清净云何名为菩萨乘人持开通戒声闻人持不开通戒优婆离菩萨乘人以初日分所犯戒于日中分思惟当得一切种智菩萨尔时不破戒身以日中分有所犯或于日后分思惟当日得一切种智菩萨尔时不破戒身广说乃至以后夜分有所犯戒于日初分思惟当得一切种智菩萨尔时不破戒身以是义故菩萨乘人持开通戒声闻乘人持不开通戒菩萨不应生大惭愧亦复不应生大悔缠优波离声闻乘人数数犯罪即时破失声闻戒身所以者何声闻乘人应当持戒制一切结如救头燃所有深心为涅槃故广说乃至优波离白佛言世尊或有欲相应心而犯于戒有瞋相应心而犯于戒有痴相应心而犯于戒世尊菩萨犯戒于欲相应心瞋相应心痴相应心何者为重。   尔时世尊告优波离若有菩萨如恒河沙劫欲相应心而犯于戒或有菩萨因以瞋心而犯于戒等住菩萨大乘之道因瞋犯者当知最重所以者何因瞋恚故能舍众生因贪欲故于诸众生而生亲爱优波离所有诸结能生亲爱菩萨于此不应生畏所有诸结能舍众生菩萨于此应生大畏广说乃至大乘之人因欲犯者我说是人不为名犯因瞋犯者我说是人名为大犯名大过患大堕落于佛法中是大留难若有菩萨无有方便欲相应心而犯于戒生于怖畏于瞋犯戒不生怖畏若有菩萨而有方便恚相应心而犯于戒而生怖畏欲相应心而犯于戒不生怖畏。   佛告诸佛子言有十重波罗提木叉。   经佛告诸佛子言有十重波罗提木叉者自下第二别释戒相此中有二初释十重次释轻戒后总结释十重中文分有三初总标次别释后总结前中有四一者标数二者劝诵三者劝学四者劝持此即初也。   若受菩萨戒不诵此戒者非菩萨非佛种子我亦如是诵。   经若受菩萨戒至亦如是诵者自下第二劝诵谓诸菩萨要须诵戒不诵此戒者非菩萨非佛种子若不诵持戒必不能得菩提果故故言非佛种子。   一切菩萨已学一切菩萨当学一切菩萨今学。   经一切菩萨至今学者自下第三劝学。   我已略说波罗提木叉相貌应当学敬心奉持。   经我已略说至敬心奉持者自下第四劝奉持。   梵网经述记上本   梵网经述记上末   若佛子。   经佛告佛子者自下第二别释于中释十重即分为十此即第一释不杀戒于中有三初标人次正释业道后是菩萨下结其罪名此即初也。   若自杀教人杀方便杀赞叹杀见作随喜乃至咒杀杀因杀缘杀法杀业乃至一切有命者不得故杀。   经若自杀至杀缘者自下第二正释业道于中有二初举业道相明不应作次是菩萨应起下明结业道前中先明杀差别次乃至一切有命者下明其所杀后不得故杀者结不得杀此即第一明杀差别泛论杀者谓夺彼命名为杀生如是杀生通大小乘少有差别谓声闻教断若见利若不见利必不许杀菩萨戒中若见利益亦许杀生故瑜伽论四十一云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善权方便为利他故于诸性罪少分现行由是因缘于菩萨戒无所违犯生多功德谓如菩萨见劫盗贼为贪财故欲杀多生或复欲害大德声闻独觉菩萨或复欲造多无间业见是事已发心思惟我若断彼恶众生命当堕地狱如是其不断无间业成当受大苦我宁杀彼堕于那落迦终不令其受无间苦如是菩萨意乐思惟于彼众生或以善心或无记心知是事已为当来故深生惭愧以怜愍心而断彼命由此因缘于菩萨戒无所违犯生多功德问杀生业道于何时成为所杀生住死有能杀生者成根本业道为彼死后成业道耶解云决定死后方成业道若住死有成业道者能杀与所杀俱时舍命亦应业道成而不许杀故知死后方成业道有言依萨婆多云如前无异若依大乘所杀有情住死有时能杀生者得业道所以者何过去无体对何有情得成业道故知所杀住死有时能杀生者得成业道无实众生及实命根而坏和合故成道业弥勒所问经第二卷云问无命可杀云何断命得罪答虽无实命断和合体名为杀生问害何世蕴名为杀生过去不可害已灭无故未来不可害未生无故现在不可害刹那不住不待害缘自然灭故解云以现在世刀等缘故遮未来蕴命不生起故言杀生如弥勒所问论云有人说言住现在世坏未来世和合阴体问自断命者成业道不解云不成业故弥勒所问论云问以何义故自断命者不得罪报答以无可杀者故此明何义若有他人是可杀者能杀生人得杀生罪以自杀者无可杀境即更无杀者故自断命不得恶报问自杀身发起杀心断人命根破坏五阴舍离人趣杀业成就何不得杀生罪报答若尔阿罗汉人应得杀生罪此明何义以死相罗汉自害其身断己命故彼阿罗汉亦应获得断命之罪而彼无罪以离嗔心故傍论应止正释本文此有十句即分三初有六句正释杀事次有一句明杀业后有三句明杀生业因此即第一明杀生事杀生事有六一者自杀谓自手杀二者教人杀谓遣使杀三者方便杀谓药等四者赞叹杀五者见杀随喜此中赞叹随喜是杀同类非根本业六者咒杀谓毗阿罗等经曰杀业者自下为第二明其杀业谓动身手名为杀业经曰杀法杀因杀缘者自下第三句明杀因缘言杀法者谓即耶教依此耶法行杀生故即为杀法如说羊祠天命终生天言杀因者谓欲杀思及烦恼等名为杀因言杀缘者谓弓箭等远者名缘亲即名因或由他所逼而行杀业他即名缘经曰乃至一切有命者自下第二明其所杀然有其三品谓上中下故涅槃经第十五言上杀者父母乃至阿罗汉辟支佛毕定菩萨中杀者从凡夫人乃至阿那含是名中杀下杀者谓三趣也解云此中意说杀父母佛阿罗汉辟支佛解行以上诸菩萨等是名杀杀成逆故或可十解以上乃名毕定菩萨不退转故或可初地以上菩萨名毕定菩萨解行菩萨退与不退皆不定故有诸八地以上菩萨乃名毕定一切烦恼必不起故杀下三果及凡夫成重非逆而此经下云圣人者名逆者并阿罗汉辟支佛毕定菩萨名为圣人杀三恶趣自有两释一云杀三途生唯轻非重故四分去唯说杀人犯波罗夷谓此三趣非道器故一云杀傍生等成重非轻所以者何谓诸菩萨于诸有情慈悲平等无胜劣故虽有两释后说为胜故此经云一切有命者不同四分等中且说声闻不论菩萨戒故不相违虽有两释后释为胜违慈悲故经曰不得杀者自下第三结不得杀如文可知。   是菩萨应起常住慈悲心孝顺心方便救护。   经曰是菩萨至方便救护者自下第二结成业道于中有二初明应起慈心后明成业道此即第一明起慈心如华严经如来光明觉品一一众生故阿鼻地狱中无量劫烧煮心净如最胜所言悲者拔有情苦慈者与有情乐如是二种无瞋不害以为自性方便救护者谓诸菩萨四方救护众生谓诸菩萨方便救护无救有情言无救者谓以孤独故如十地论第五卷云是中无救者以孤独故孤独无救有九种一恒常贫穷孤独无救二三毒之火炽燃不息孤独无救三有牢固之狱孤独无救四常为烦恼诸稠林所覆孤独无救五无正观力孤独无救六远离善法心无喜乐孤独无救七失诸佛妙法孤独无救八而常随顺世间水流孤独无救九失涅槃方便孤独无救广说如彼解云菩萨能救如是九种无救有情故言方便救护四摄方便一者布施二者爱语三者利行四同事广如瑜伽菩萨地说。   而反更自恣心快意杀生是菩萨波罗夷罪。   经曰是至而自恣心快意杀生自下第二明结业道由五缘故得杀业道如瑜伽论五十九云复次若广建立十恶道自性差别复由五相何等为五一事二想三欲乐四烦恼五方便究竟杀生业道以有情数众生为事若能害者于众生所作众生想起害生欲此想即名于彼众生名不颠倒想依此想故作如是心我当杀害如是名为杀欲乐此能害者或贪所蔽或嗔所蔽或痴所蔽或二所蔽或三所蔽而起作心是名烦恼彼由欲乐及染污心或自或他发起方便加害众生若害无间彼便命终即此方便当于尔时说名成就究竟业道若于后时彼方命终由此方便彼命终时乃至名成就究竟解云若颠倒相谓如欲杀王误杀张等于杀生中误谓为杌于中有三释一云杀众生故成业道第二师云若此处中本来无杌应须详审不详审断者成根本业若此处中先有杌人忽补杌处以木相斫即非成重也第三师云正轻非重亦非业道虽有三说后说为胜谓一切误杀不成业道以阙缘故如不杀者误杀是阙缘不得成业道故瑜伽论第九卷云作用颠倒者谓如有一于余众生思欲杀害误害余者当知此中虽有杀生无杀生罪然有杀生种类杀生相似同分罪生若误杀其余众生杀生杀于非情如杖己谓我杀生当知此中无有杀生无杀生罪然有杀生种类相似同分罪生如杀生业道如是不与取等一切业道随其所应作用颠倒应知然此杀生罪中极重是故为初如大智度论第十七云复次行者思惟我自惜命爱身彼亦如是与我何异以是之故不应杀生复次杀为罪中之重何以故人有死急不惜重物但以活命为先佛语难提迦优婆塞杀生有十罪何等为十一者心常怀毒世世不绝二者众生憎恶眼不喜见三者常怀恶念思惟恶事四者众者畏之如见蛇虎五者睡时心怖觉亦不安六者常有恶梦七者命终之时狂怖恶死八者种短命业因缘九者身坏命终堕泥梨中十者若出为人常当短命故此中菩萨一切万行慈悲为首故不杀戒为第一戒问菩萨一念有漏戒有几许福解云初发心菩萨一念妙戒超过二乘无漏净戒何况异生所有戒等故大般若经第五百八十六云又满慈子彼使世间一切情皆成就十善业道彼所有戒于发无上正等觉心诸菩萨众初发心持一菩萨戒百分不及一乃至邬波尼杀昙分不及一广说乃至满慈子问舍利子云何菩萨有漏净戒能胜二乘无漏净戒舍利子言声闻独觉无漏净戒唯求自利回向菩萨净戒若为度脱无量有情回向无上正等菩萨是故菩萨所有净戒能胜二乘无漏净戒又大智度论第十九云观老病一切无勉者当起慈悲心云何恶加物经曰是菩萨波罗夷者自下第三结其罪名波罗夷者此云他胜若犯此罪天魔外道之所胜故。   若佛子。   经曰若佛子自下第二释偷盗戒损彼依报故得重罪亦名不与取亦名为偷亦名夺也不与取戒菩萨不与二乘等学故瑜伽论第四十一云又如菩萨见劫盗贼夺他财物若僧伽物窣堵波物取多物已执为己有纵情受用菩萨见已起怜愍心于彼有情发生利益安乐意乐随力所能逼而夺取勿令受用如是财故当受长夜无义无利由此因缘所夺财宝若僧伽物还复僧伽窣堵波物还窣堵波若有情物还复有情菩萨如是虽不与取而无违犯生多功德故就释文复分有三初标人如说若佛子故次自盗下明业道相后是菩萨波罗夷结罪名。   自盗教人盗方便盗咒盗盗因盗缘盗法盗业乃至鬼神有主劫贼物。   经曰自盗教人盗方便盗者自下第二释业道相于中有二初举业道相明不应作后而菩萨生佛性下明业道前中有二初举业道相次一切财物下明不应作前中有八句初两句可知方便盗者方便坏色等盗业者动身手等盗法者随其所应所持盗具近缘名因远缘名缘鬼神有主者欲显鬼神物若有守主守主边结罪无守护人即不成重故言鬼神有主或鬼神者谓鬼神物有主者谓有主无守及有守护劫贼物者无别守护如贼如破城得物为官守护。   一切财物一针一草不得故盗。   经一切财物下第二明不应作虽有两文第一明业道相竟。   而菩萨应生佛性孝顺心慈悲心常助一切人生福生乐而反更盗人财物是菩萨波罗夷罪。   经而菩萨下第二明结业道此不与取六缘成重一他不与物二属他三属他想四重物五六离本处今依瑜伽五缘成业道故彼论五十九云不与取业事者谓他所摄物想者谓彼想欲乐者谓劫盗欲烦恼者谓三毒或具或不具方便究竟者谓起方便离本处也若依此论六缘成六重于前五缘中更加一缘谓重物也此中盗佛物于守护人边结罪佛无摄心故而婆娑论云佛边得罪者欲令众生生殷重心故作是说故磨得勤伽云盗宝物重罪若盗神物同僧祇云若盗神物得重罪十诵云若盗神物得偷兰遮如是二文如何会释解云摩得勤伽就守护人边故说得重十诵律中直约鬼神故言偷兰互不相违如是等依声闻说今依菩萨偷鬼神物自有两释一云偷鬼神物亦成重也二盗鬼神物是轻非重无摄心故此经云更盗人物是波罗夷问盗物离本处一切皆是成重次不解云此即不定故优婆塞戒经第六卷云若欲偷金得已即念无常之想心生悔恨欲还本主而复畏之设余方便还所偷物虽离本处不得偷罪或有不离本处而得盗罪谓如不动置处但坏色等问偷命过比丘物护边得罪解云优婆塞戒经若羯磨已从羯磨僧得若未羯磨从十方僧得若临命终时随所付处因之得罪问齐于几许名为重物解云萨婆多论云佛言取五钱者即犯重然此释文自有三说一云此诸钱中取金银钱为五钱为命故取五钱即犯也一云随国制法得重若国制取一钱与破头即取一钱犯重也今随一国五钱为限上来依声闻若依菩萨自有两释一云与声闻同一云若多若少皆得重也故此经云乃至草木不得盗离本处者自有两释一云取得入手快言好时即犯重也一云取得入快言好时未成业道取已离手放著于地方成业道若欲十匹而得五匹五匹中犯重余五匹中有云无犯有说亦犯初说为胜所以者何余之五匹不离本处如何成业道问偷盗之人有何等罪解云如大智度论云不与取有十罪何等为十一者物主常瞋二者重疑重罪人疑三者非时行不筹量四者朋党恶人远离贤善五者破善相六者得罪于官七者财物没入八者种贫穷业因缘九者死入地狱十者若出为人若求财五家所共若王若贼若火若水若不爱子用乃至藏埋之失后结罪名准前可知。   若佛子。   经若佛子自淫自下第三明不淫戒文分有三初标人如经若佛子故。   自淫教人淫乃至一切女人不得故淫淫因淫缘淫法淫业乃至畜生女诸天鬼神女及非道行淫而菩萨应生孝顺心救度一切众生净法与人而反更起一切人淫不择畜生乃至母女姊妹六亲行淫无慈悲心是菩萨波罗夷罪。   次自淫下明业道后是菩萨波罗夷下结罪名自淫下第二明业道于中有二初业道相次而菩萨下明结业道此即第一明业道相于中有三初出淫相如说自淫教故次乃至一切女人下明不得犯后淫因下明方便因法业等准前可知经曰而菩萨下第二明成业道若依瑜伽五缘成业道故彼论五十九云欲耶行业道事者谓女所不应行设所应行非支非处非时非量想者于彼彼想欲乐者谓乐行之欲烦恼者谓三毒或具或不具方便究竟者谓两两交会上来沉沦耶淫业道若论菩萨自有二种一者在家二者出家在家菩萨若见有利益即住慈悲行非梵行若无利益即不行淫或但遮耶淫不遮非梵行云云若出家菩萨若有利益若无利益一切不应行非梵行故瑜伽论菩萨地云又如菩萨处在居家见有母邑无系属习淫欲法继心菩萨求非梵行菩萨见已作意思惟勿令心恚多生非福若随其欲得自在方便安处令种善根亦当令其舍不善业住慈愍心行非梵行虽习如是秽染之法而无所犯多生功德出家菩萨为护声闻圣所教诫令不坏灭一切不应行非梵行又大智度论第七十五云如佛所说耶淫之人后堕剑树地狱众苦备受得出为人家道不穆乃至广说问菩萨起染爱心作何等观答起爱心时修不净观修治其心谓从头至足一一观察不净臭秽充满其身不可爱乐如智度论第十九云是身为秽薮不净物腐积是实为行厕何足以药意复次起染心时当观无常谓审思惟天上诸乐皆是无常毕竟无乐何人中有何乐喜如彼论云诸天园林中七宝莲池天人相娱乐失时汝当知是时观无常天上乐皆苦汝当厌欲乐爱乐正真道于诸衰中女衰最重刀火雷电霹雳怨家毒蛇之属犹可暂近女人悭妒嗔谄妖秽斗诤贪嫉不可暂近如偈言宁以赤铁蜿转眼中不以散心耶观女色第三结罪名可知。   若佛子。   经若佛子自妄语自下第四明不妄语戒文有三初明人如说若佛子故。   自妄语教人妄语方便妄语妄语因妄语缘妄语法妄语业乃至不见言见见言不见身心妄语。   次自妄语下第二结业道相后结罪名第二明业道中复分有二初明业相后而菩萨下明结业道此即初也妄者虚诳不实语者语言损贤善故名之为罪妄语法者作别方法为诳他故然此妄语其八句谓见言不见不见言见如有二句如是闻觉知各有二亦尔然释妄语罪自有二释一云若染污心诈妄语者皆成重也一云说过人法成波罗夷所余妄语是轻非重复次妄语不共二乘同学如瑜伽论四十一云又如菩萨为多有情解脱命难囹圄缚难刖手足难劓鼻刖耳剜眼等难虽诸菩萨为自命难亦不正知说于妄语然为救脱彼有情故知而思择故说妄语以要言之菩萨唯观有情义利非无义利自无染心唯为饶益诸有情故覆想正知而说异语说是语时于菩萨戒无所违犯生多功德也问佛菩萨中得妄语罪不解云自有两释一云于佛菩萨不成妄语罪所以者何豫知彼心不领彼诳故一云亦成业道虽有两释初说为好问向畜生等诈诳妄语或成业道解云若四趣中得领解者彼边成重彼若不能领解语者不成业道言身心妄语者心中覆怒及以身表皆成业道如布洒时实有所犯嘿然而住及动手足自表清净如是等类名身妄语以身表故。   而菩萨常生正语正见亦生众生正语正见而反更起一切众生邪语邪见邪业是菩萨波罗夷罪。   经而菩萨常生正语自下第二正明结罪此妄语业具足五缘得成业道一者事故二者想故三者欲乐故四烦恼故五究竟故事者谓见闻觉知不见闻觉知想者谓于见业或翻彼想欲乐者谓覆想欲乐烦恼者贪瞋痴或具或不具方便究竟者前人领解若依大智度论妄语有十罪故彼论第七十云妄语有十罪一者口气臭二者善神远之非人得便三者虽有实语人不信受四者智人谋议常不参豫五者常被诽谤丑恶之声周闻天下六者人所不敬虽有教来人不承用七者常多忧愁八者种诽谤业因缘九者身坏命终当堕地狱十者若出为人常被诽谤问已证圣果言我未证得成重不解云是轻非重堕地狱者因果经云今身多妄语者死堕铁钉地狱中。   若佛子。   经若佛子自沽酒自下第五释不沽酒戒沽者货卖异名酒能乱他故得罪也声闻戒中是波逸提菩萨戒中是波罗夷谓诸菩萨利他为胜而反令他起颠倒心故重非轻文分有三初标人如说佛子故。   自酤酒教人酤酒酤酒因酤酒缘酤酒法酤酒业一切酒不得酤是酒起罪因缘。   次沽酒下明业道后结罪名就第二明业道中复分有二初明业道相后明结业道沽酒法者谓沽酒方法如世间言入钱酒等沽酒缘者谓米水等。   而菩萨应生一切众生明达之慧而反更生众生颠倒之心是菩萨波罗夷罪。   经而菩萨下第二明结业道由五缘故沽酒成重何等为五一者于有情二者有情想三者希利货卖心四者真酒五者授与有情者有其三品一者上品谓佛菩萨及诸贤圣者二者中品境谓人天三者下品谓四趣也此三境中中品有情正是所制非上品境不醉乱故亦非下境非法器故真酒者谓能令人醉名为真酒若有药酒如黄耆等饮即治病不至醉乱故求利货亦不成重或此结重授与者自有两释一云随所授与若多少与即成重一云待饮之时方成重也本欲觅利故作乱药为利与他竟如何不成重此中酒利四句分别或者有酒而不为利谓如说为利他故设药酒等或有为利而非酒所余物或有酒亦为利如觅利沽酒或有俱非谓除前相如是四句若第三句成初之二句正轻非重若第四句非重非轻结罪名者准前应知。   若佛子。   经若佛子自下第六说四众过说他过罪有二过失是故制也一者覆他善故二者远离正法故谓诸菩萨显扬他德而说他过故成重也就释文中复分有三初标人如经若佛子故次明业道相后结罪名。   自说出家在家菩萨比丘比丘尼罪过教人说罪过罪过因罪过缘罪过法罪过业而菩萨闻外道恶人及二乘恶人说佛法中非法非律常生悲心教化是恶人辈令生大乘善信而菩萨反更自说佛法中罪过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经曰自说自下第二明业道相文分为二初明业道相次而菩萨下明结业道此即第一释业道相言罪过者自有两释一云说他十重七逆罪者犯他胜法若说轻罪是轻非重一云不论轻重但是怀他利养及恭敬故说彼过罪皆是犯重说四众过由具五缘成他胜法一者众生二者众生想三者烦恼谓贪利养四者谓四人说罪五前人领解众生者有三品境自有两释一云上品境中菩萨非余唯于菩萨方成重故若无菩萨戒有声闻戒及有戒下品境中是轻非重一云说无菩萨戒有声闻戒比丘比丘尼罪是重非轻虽有两释后说为胜随顺圣教及正理故此中教者即此经云出家菩萨比丘比丘尼罪过故所言理者若为坏他说声闻过是重非轻具足云说佛法中所有过故如说菩萨过言二心者谓坏他利养及恭敬贪自利益及恭敬故众生想者谓于四众生众生想言烦恼者谓贪利益及恭敬故向人说者谓向上中境无菩萨戒者说是重非轻坏法深故向有菩萨戒者说者一云是轻非重一云是重非轻也初说为胜所以者何向同众说过非深故向十境说是轻非重过不深故向声闻者自有两释一云是轻非重向内众说过非深重故一云向声闻内人说四众过是重非轻向非同众说他过失其过深准有两释故初说为胜所以者何顺教理故所言教如此经而菩萨闻外道恶人及二乘恶人说佛法中非法非律故所言理者向二乘说是重非轻向非同众故如向外道说若无根说不问轻重同罪异众是轻非重是即第十三毁谤戒摄今释为坏利养是重非轻律部中说问白衣说是第三篇向今内众说是为第七聚。   若佛子。   经若佛子自下第七明自赞毁他戒有二义故犯他胜法一者坏他利养及恭敬故二者贪自利益及恭敬故如瑜伽论第四十云若诸菩萨为欲贪利养恭敬自赞毁他是名第一犯他胜处法菩萨善戒经及地持亦同瑜伽若不贪利养及恭敬故自赞毁他是轻非重故瑜伽论四十一云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于他人所有染爱心有嗔心自赞毁他是名有犯是染污犯无违犯者若为摧伏诸恶外道若住持如来圣教欲方便调彼伏彼广说如前或为令其未净信者发生净信已净信者转复增长就释文中复分有三初标人如说若佛子故。   自赞毁他亦教人自赞毁他毁他因毁他缘毁他法毁他业。   次曰自赞下明业道相后结罪名明业道相文分有二初明业相次明成业道此即第一明业道相此中因者谓先世因业者谓即语业缘者此即自赞毁他法戒是名业相。   而菩萨应代一切众生受加毁辱恶事自向己好事与他人。   经而菩萨代一切至好事与他人者下第二明结业道于中有二初明应行后明结业道此即初也谓诸菩萨引他恶事自向于己好事与他人也。   若自扬己德隐他人好事令他人受毁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经若自扬己德至他人受毁者下第二明结业道自赞毁他由具五缘犯他胜何等为五一者事故二者想故三者欲乐故四烦恼故五者方便究竟故事谓自他德失等事想者谓于自德他失生想欲乐者谓于自他中发赞毁欲烦恼者谓贪利养心方便究竟者谓时众领解问于何等人边成业道耶解云上中境中犯他胜法此有两释一云但是上中境若有戒边皆成业道求利养心自赞毁故一云唯于有菩萨戒人边成业道若于无菩萨戒人及下境中是轻非重虽有两释初说为胜所以者何上中境虽无菩萨戒而求利心说他过失过深重故问向何等人说犯他胜法解云自有两释一云向异众说犯他胜法向同众说是轻非重异众者谓无菩萨戒众同众者谓有菩萨戒众一云向同众若向异众求利养心自赞毁他是重非轻后说为胜所以者何求名利养及恭敬故自赞毁他过失重故问利养过重者如大智度论第七卷云是利养法如贼坏功德本譬如天电伤害五谷利养名闻亦复如是坏功德苗令不增长如佛说得入栴檀林而但取其叶既入七宝山而更取水精有人入佛法不求涅槃乐反求利供养是辈为自欺今世烧善根后世堕地狱经是波罗夷者自下第三结名。   若佛子自悭教人悭悭因悭缘悭法悭业而菩萨见一切贫穷人来乞者随前人所须一切给与而菩萨以恶心瞋心乃至不施一钱一针一草有求法者不为说一句一偈一微尘许法而反更骂辱是菩萨波罗夷罪。   经若佛子自下第八明悭戒者悭者之名即此贪分悭𠫤财法违利他行是故犯罪七众同犯不共声闻若声闻中不与法者在第七聚不与财者不制戒也不施法财有其三种一者性悭贪故二者怀瞋恨故三者调伏彼故此中初一犯他胜处第二怀瞋而不施与是轻非重第三一种无所违犯瑜伽论第四十云若诸菩萨现有资财性悭财故有苦有贫无依无怙正求财者来现在前不起哀怜而修慧舍求正法者来现在前悭法故虽现有法而不舍施是名第二他胜处法菩萨善戒经地持论亦同此说又瑜伽论四十一云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有饮食等资生众具见有求者来正悕求饮食等事怀嫌恨心怀恚恼心而不给施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污犯若由懒堕懈怠放逸不能施与非染污犯无违犯者若现无有可施财物若彼悕求不如法物所不宜物若欲方便调彼伏彼不惠施者皆无违犯又云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他来求法怀嫌恨心怀恚恼心嫉妒变异不施其法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污犯若由懒堕懈怠忘念无记之心不施其法是名有犯非染污犯无违犯者谓诸外道伺求过短或有重病或心狂乱或欲方便调彼伏彼出不善处安立善处或于此法未曾通利或复见彼不生恭敬无有惭愧以恶威仪而来听受或复知彼是钝根性于广法教得法究竟深生怖畏当生邪见增长邪执衰损恼怀或复知彼法至其手转布非人而不施与皆无违犯若应答不答说而倒说即是此经中第十三戒即此悭贪具足五缘犯胜处一者事故二者想故三欲乐故四烦恼故五方便究竟故事者财法想者谓生财及法想欲乐者谓生不施欲烦恼者谓猛利悭贪方便究竟者发起决定不施心已前人领解问于何等人不施犯重解云于上中境不施犯重于下品境不施犯轻下品境者一切畜生若一阐提不入三境于阐提人不施亦不犯如涅槃经第十五云下境者蚁子乃至一切畜生言一阐提不堕此三问在家菩萨施何等物出家菩萨施何等物解云如决定毗尼经云在家菩萨应行二施一财二法出家菩萨应行四施一纸二墨三笔四法得无生忍应行三施何等为三一王位二妻子布施三头目布施问出家菩萨三衣施不解云菩萨有二一者已见第一义谛二者新学已见第一义谛菩萨见施三衣有利益者不顾破戒及持戒而行戒而行惠施皆无违犯彼已成就圣性戒故如大智度论四十五云比丘闻般若施三衣等云问如佛结戒比丘三衣不应施是诸比丘何故破尸罗波罗蜜作檀波罗蜜答复有人言是诸比丘闻佛说诸菩萨行檀波罗蜜他念不顾破戒广说乃至一世谛故结戒非第一义由此明知见第一义施亦无犯若护佛教不施三衣亦无违犯故瑜伽论三十九云又诸菩萨诸佛圣教出家终不违越所有学处若新学菩萨三衣不施无所违犯故瑜伽论七十五云复次若有出家菩萨除三衣于所有长物佛所听畜身所受用顺安乐住若思释施来求者当知无罪若顾善品非悭贪障而不施者亦无有罪解云除三衣外明知三衣不得惠施问若尔何故大智度论云问出家菩萨若三衣不施即不成檀行若施即失戒波罗蜜如何檀戒具足答若始学菩萨先欲行布施即失戒若欲具戒即失檀行始学菩萨不得一时具行二行既言不施即失檀行如何得言三衣不施解云此中意说始学菩萨不得一时二种圆满不谓不施即有所犯问云何应知施不施物解云如瑜伽论三十九云云何施与云何不施谓诸菩萨若知种种内外施物于彼众生唯令安乐不作利益或复于彼不作安乐不作利益便不施与解云安乐不利者唯令有情现在戏乐而无当来利或唯有世间安乐无有出世利益义菩萨若见如是等类即不惠施所以者何以财摄受诸有情类出不善处安置善处而行惠施非为费物又彼论云若知种种内外施物于彼众生定作利益不定安乐或复于彼定作利益安乐即便施与若有来求共为伴侣欲作非理逼迫损害诳惑于他便不以身而施于彼若诸菩萨于所行施意乐清净见有无量利益众生事正现在前设有来求自身支节不应施与又诸菩萨若魔众天坏烦恼乱心现前来乞身分支节不应分碎支节施与或有菩萨众生痴诳心乱来求菩萨身分支节亦不应破支节施与何以故由彼不住自性心故若有众生来求毒火刀酒等物或为自害或为他害即不施与若有众生来求毒火刀酒等物或自饶益或饶益他是即应施又诸菩萨不以非同意物而行惠施又诸菩萨不以有䖝饮食等物而行惠施若有众生求种种能引戏乐能引无义所施之物不应施与又诸菩萨于自妻子奴婢仆使亲戚眷属若不先以正言晓喻令其欢喜终不强逼令其忧恼施来求者广说如彼又七十五云诸药识已书正法有婴儿总众生来乞若施与之当知有罪故若贪着财当观老病死而行惠施如智度论云着欲不自觉以何悟其心当观老病死尔乃出四渊然行布施有其二种一者外财二者肉身施外财者如修多拏太子不惜肉身如摩诃萨埵亦如湿毗王亦如萨婆达王萨婆达王者如大智度论第十六云萨婆达王为歒国所灭身冥床野见有远国婆罗门来欲从己乞自已国破家亡一身藏冥愍其辛苦故从远来而无所得语婆罗门言我是萨婆达王新王募人求我甚重即时自缚以身布施之送与新王大得财物若行布施即得现在及当来世富乐之果现在果者如末利夫人供养须菩提故得今世果报为波斯尼示王后如尸婆供养迦旃延故得今世果为旃陀波周陀王后义如大智度论说现在尚得如是果报何况未来而是菩萨坏悭贪心不施财法故犯重罪释文可见。   若佛子。   经若佛子自下第九明瞋不受悔戒乖慈悲故得他胜所七众同犯大小不同谓声闻教以瞋打者入波逸提若不受悔者在第七聚今说菩萨瞋不受悔犯他胜处由具五缘得成他胜一者事谓于有情所即上中境非下品境下品境中上轻非重二者想故谓生有情想三者欲乐谓起瞋欲四者烦恼谓瞋等五者方便究竟谓坏恨心不受彼悔前人领解如瑜伽云若诸菩萨长养如是种类忿缠由此因缘不唯发起粗言便息由忿弊故加以手足块石力杖捶打伤害损恼有情内坏猛利忿恨意乐有所违犯他来谏谢不受不忍不舍怨结是名第三胜处法此中他者自有三释一云怀瞋心时有余善友他来谏谢作如是言何须如是猛利瞋眼长老思释更不须瞋如是谏时不舍怨结犯他胜法非怨家来不舍怨法犯他胜法若其怨家来求悔不受其悔止轻非重如瑜伽论云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他所侵犯彼还如法平等悔谢坏嫌恨心欲损恼彼不受其谢是名有犯是染污犯一云所对怨家来求谏谢不受其悔犯他胜处所言他者怨家名他非善友他故地持云菩萨瞋恚出粗恶言意摘不息彼以手打或加杖石残害恐怖瞋恨增上犯者求悔不受其忏结恨不舍是名第三波罗戒法一云此中他者怨家及善友皆名为他谓若怨家及与善友来求谏谢不受其谢不舍怨结犯他胜处所以者何善友及怨家来求谏谢不受其悔岂不犯重彼此是异因不可得故问怨家来谢不受其悔犯他胜处如前所引轻罪何异解云若有怨家犯触菩萨彼还求悔菩萨不受其谢是轻非重如前所引若此菩萨犯触于他他坏恐怖来求谏谢不受其谢不舍怨结犯他胜处故有差别故此经云前人求悔善言忏谢犹瞋不解是波罗夷若诸发心求菩提者住慈悲济度有情云何瞋恚犹害有情如智度论第十九云瞋恚者失诸善法之本堕诸恶道之因法乐之怨家善心之大贼如佛教瞋弟子倡云汝当知思惟受身及处胎秽恶之幽苦既生之难艰既思得此意而复不灭瞋即当知是辈即是无知人众生想怨贼斫刺受苦毒云何修善人而复加恼害常当行慈悲定心修诸善就释文中复分有三初标人如说若佛子故。   自瞋教人瞋瞋因瞋缘瞋法瞋业而菩萨应生一切众生中善根无诤之事常生悲心。   经自瞋下第二明业道相中有二初明业道相次明成业道此即初也教人瞋者自有两释一云教人瞋亦成业道一云不成业道后说为胜瞋因者谓瞋种子瞋业者谓发瞋烦恼瞋法者谓随其所应依法用瞋如他触恼是故瞋发或见无礼所以瞋发如是等类名为瞋法瞋缘者所余远缘经而菩萨下第二明成业道先明应行后明业道此即第一明应行也谓诸菩萨应行也今有一切众生善根善根者无贪等三根若见众生无净之事常生悲心无净事者谓染污此中意说菩萨若见行染污行应生悲心。   而反更于一切众生中乃至于非众生中以恶口骂辱加以手打及以刀杖意犹不息前人求悔善言忏谢犹瞋不解是菩萨波罗夷罪。   经而反更于下第二正明业道于非众生中者举轻显重于非众生瞋非犯他胜故结名可见说瞋过失广如华严三十四说。   若佛子。   经若佛子自下第十明诽谤戒乖已学处故得罪也文分有三初标人如经若佛子故次自谤三宝下明业道相后结名此即初也。   自谤三宝教人谤三宝谤因谤缘乖法谤业而菩萨见外道及以恶人一言谤佛音声如三百鉾刺心况口自谤不生信心孝顺心而反更助恶人邪见人谤是菩萨波罗夷罪。   经自谤三宝自下第二明业道相于中有二初明业道相后明结业道此即初也谤佛宝者谓如有一是外道类作如是言世间无有一切智者或作是言佛非其实唯是约化谤法者法有四种谓教理行果教者谓佛所说十二分教理者谓四谛理及无性理行者谓三乘行果者谓菩提果谤教法者谓如有一魔所或故不信解故着五蕴故坏瞋恚故诽谤如来甚深经典作如是言非佛所说非经非律如大般若经第五百六云善现白佛言彼愚痴人业因缘故谤毁如是其深般若波罗蜜多佛告善现由四因缘何等为四一者为诸邪魔所应或故二者于甚深法不信解故三者不勤精进沉着五蕴诸恶知识所摄受故四者多怀瞋恚乐行恶法喜自高举轻蔑他故彼愚痴人由具如是四缘故谤毁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谤理行果如理应知谤毁僧者谓作是言世间无有真阿罗汉菩萨僧也一切倒见皆名邪见而此中意但邪诽谤为波罗夷于诸邪见此最重故如瑜伽论五十九云问一切倒见皆名邪见何故世尊于业道中但说如是诽谤之见名为邪见答由此邪见诸邪见中最为殊胜何以故由此邪见为依止故有一沙门若波罗门断诸善根故若有人分别法相作如是言大劣小胜止轻非重即此下经皆大向小若不分别法相谤言大乘非佛所说犯他胜处若有执大谤小作如是言声闻藏教非佛所说是轻非重一云此亦犯重方广教中偏一部若法想心是轻非重法想心谤毁一部是重非轻有人言谤常教犯重谤无常教是轻非重常教者谓涅槃此释不然所以者何谤般若等损菩萨藏教毁谤大乘何不犯重今释但谤大乘教是重非轻所言谤因者谓种子因谤业者谓动语业也谤法者谓依先师法谤缘者谓方广等外缘经而菩萨下第二明结业道复分有二初明应行后结业道此即初也而反更明下第二结业道瑜伽论云诸菩萨谤菩萨藏爱乐宣说相似正法于相似法或自信解或随他转是名第四他胜处法解云相似正法者自有两释一云解外道及小乘教名相似正法一云外道之教名相似正法不能显示出世方便故虽有两说初说为胜所以者何执小谤大犯他胜处毁菩萨藏故问谤大乘罪乞五无间以何为重解云谤法最重故大般若经第五百六云舍利子白佛言彼所造作增长能感匮正法业与五无间业可说相似不佛告舍利子感遗法最极粗重不可以比五无间业谓彼闻般若波罗蜜多即便拒逆诽谤毁呰言如是语非佛所说非法非律舍利子谤正法者我常不许住菩萨乘然此诽谤由具五缘犯他胜处一由事故谓于三宝二者由想故谓于三宝生三宝想三由欲故谓生诽谤三宝欲乐四由烦恼谓贪瞋痴或具或不具五方便究竟谓发语言诽谤三宝前人领解第二结罪名可见。   善学诸人者是菩萨十波罗提木叉应当学于中不应一一犯如微尘许何况具足犯十戒若有犯者不得现身发菩提心亦失国王位转轮王位亦失比丘比丘尼位失十发趣十长养十金刚十地佛性常住妙果一切皆失堕三恶道中二劫三劫不闻父母三宝名字以是不应一一犯汝等一切诸菩萨今学当学已学如是十戒应当学敬心奉持八万威仪品当广明。   经善学诸人自下第三总结于中有二初明劝人应持后八万律仪下悬指后说此即第一劝人受持于中有五一者标人如说善学诸人者故二者劝令人不犯三者显犯之过四者诫令不犯五者明诫奉持经是菩萨至具足犯十戒者自下第二明劝持不犯如文可解经若有犯者至常住妙果者自下第三显犯之过于中有二初明失妙果次明得恶果此即初也经一切皆堕至三宝名字自下第二明得恶果谓犯十重堕大地狱十戒者受地狱苦十大劫也故本业经云犯十重十劫解云大劫者如论说言有八十由旬满足芥子有一人百岁去一芥子尽时名一大劫勘若有犯重非但十劫受地狱苦而本业经云十重十劫者立唯十戒数作如是说具如第十谤正法者于无量劫受地狱苦故大般若及大品经第十一云种是愚痴因缘罪故闻说甚深般若波罗蜜毁呰般若波罗蜜故毁呰过去未来现在诸佛一切智一切种智毁呰三世诸佛起破法业因缘集故无量百千万亿岁堕大地狱中是破法人辈从一地狱至一地狱彼间若火劫起时至他方大地狱中生在彼间从一大地狱至一大地狱彼间若火劫起时复至他方大地狱起故从彼死破法业因缘未尽故来此间大地狱中生此间若从一一大地狱至一大地狱受苦无量解云若犯一戒尚受苦无量何况犯十又谤僧者受苦无量如师子月佛本生经云佛告乃是过去拘楼秦佛时波罗捺国俱睒弥国二国之中共有八万四千比丘尼行诸非法与诸白衣通致信命无有惭愧有比丘尼名善安隐得阿罗汉对诸比丘尼所告言姊妹世尊常说此偈若有比丘尼不修行八敬此非释种子犹如旃陀罗若有比丘尼放逸犯八重当知是一切天人中大贼语已心怀怨恨言此老猕猴从何处来恶言妄语诸恶比丘尼命终堕阿鼻地狱亦复皆经十八地狱命各一劫如是展转九十二劫恒受地狱又五百身作饿鬼出饿鬼一千身常为猕猴解云谤一比丘尼尚受如是无间大苦况犯十重总说偈曰。  是十波罗夷  去来及现在  一切诸菩萨  已当及今学  新发意菩萨  应当勤修学  宁碎身如尘  竖周不毁犯  若有毁犯者  受苦无量劫  如契经中说  我为甘露药  服者不老死  戒得可恃怙  福报常随己  持戒得安稳  生处无患难  若当见诸佛  受法得解脱  破戒堕地狱   波罗夷者旧无正翻十诵云随在不如意处萨婆多论云由与魔亲以犯此戒堕负处大唐三藏翻为他胜处谓犯此戒他所胜故义同萨婆多论经以是不应下第四诫令不绝经是十戒下第五明劝奉持经八万律仪品下第二悬指后说上来释十重竟。   梵网经述记卷上末 卍续藏第 38 册 No. 0686 梵网经菩萨戒本述记   梵网经述记卷下本   崇义寺僧 胜庄 撰   佛告诸菩萨言已说十波罗提木叉竟四十八轻今当说。   佛告诸佛子自下第二释轻戒文分有三初结前起次别解后是四十八下劝持。   若佛子。   经若佛子自下第二别解文分有五一有十戒正释摄善法显饶益有情戒二有十戒明饶益有情戒四有九戒明饶益戒及善法戒五有十戒明饶益有情戒如是五段从初为名或从多说故言摄善等中间非无所余戒等差别之相至文当释此即第一正释摄善法兼显饶益有情戒此中有二先释后劝持前中有二初有八戒明摄善戒即六度鄣后有二戒明饶益戒即四摄中利行鄣也前中有三初有二戒是施度障次有四戒是戒度障后有四戒是慧度障此即第一释不如法供养戒即鄣布施波罗蜜多文分有三初标人次明戒相后若不尔者结罪。   欲受国王位时受转轮王位时百官受位时应先受菩萨戒一切鬼神救护王身百官之身诸佛欢喜。   经欲受国王位者自下第二正释戒相于中有二初劝令受戒次既行戒下正显戒相前中有二初劝受戒次一切鬼神下释受所以此即初也谓欲受国王等位必应先受菩萨净戒要须有戒方可王国及受百官一切鬼下第二释所以谓若得戒一切鬼神救护国王及百官身诸佛菩萨亦复加彼由此因缘福力增长堪为国王及为百官。   既得戒已应生孝顺心恭敬心见上座和上阿阇梨大同学同见同行者应起承迎礼拜问讯。   既得戒已自下第二正显戒相文分有二初明应行次不应行前中有三初明得戒次生孝顺心后明所故此即初也经生孝顺心恭敬心者此即第二明孝顺心经上坐至大同学者自下第三明所敬境和上者旧云和阇此云力今云梵音名为邬婆提耶此云亲教或云郁波第耶夜此云近诵阿阇梨者旧翻为正行今梵音云阿遮利耶此云轨范师于此四境生孝顺心孝顺心者明意业也恭敬者明身语业此中意说见和上等起坐问讯如大智度论第七卷云若见乞道人能以四种待初见好眼视迎送敬问讯。   而菩萨反生憍心痴心慢心不起承迎礼拜一一不如法供养以自卖身国城男女七宝百物而供给之若不尔者犯轻垢罪。   经而菩萨至而供给之者自下第二不应行若现有物知供养已可有利益我及有情当应至心供养问法乃至身命若嫌恨心不供养者即是犯也若现无物若欲方便调彼伏彼不供养者是无犯也故瑜伽云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见诸耆长有德可敬同法者来憍慢所制怀嫌恨心不起近来不推胜座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污犯非憍慢制无嫌恨心无恚恼心但由懒堕懈怠忘念无记之心是名有犯有所违越非染污犯无违犯者谓遭重病或心狂乱或自睡眠他生觉想而来亲附语言谈论庆慰请问或自为他宣说诸法论议决择广说乃至或欲方便调彼伏彼乃至广说或此瑜伽论中第一不供养戒经曰若不尔者自下第三明结业道由具四缘是染污犯一者事谓所敬境二者想谓生彼想三者烦恼谓憍慢心或嫌恨心四者方便究竟谓事究竟。   若佛子。   经若佛子自下第二有四戒障于戒度释四为四此即第一明不饮酒是放逸门是故制也文分有三初标人次明业道相后结业道此即初也。   故饭酒而生酒过失无量若自身手过酒器与人饮酒者五百世无手何况自饮不得教一切人饮及一切众生饮酒况自饮酒若故自饮教人饮者犯轻垢罪。   经故饮酒至酒况自饮者自下第二明业道相酒器与人自有两释一云酒器相劝非为空器相传即犯一云但传空器是亦犯也若依大智度论酒有三种故彼论第十五云酒有三种一者谷酒二者果酒多种蒲桃阿梨吒树等三者药酒者种种药草和合米麹甘蔗变成酒也如是等类能令人心动乱放逸是名为酒一切不应饮(有三十五过如般若记)。   如偈说言酒失知觉相身色浊而患智心动而乱失念增瞋恚失欢毁宗族实为饮死毒解云若自欲乐一切不应饮若见饮酒可有利益以方便摄彼有情出不善处安置善处饮亦无妨是即瑜伽为护他故建立无罪摄有说五百世无手者谓五五百岁无手一五百岁在咸糟地狱二五百岁在佛屎中三五百岁在作曲蛆四五百岁作蝇蚋等五五百岁作人痴钝或取最后五百岁也(勘)然此饮酒具足五缘方成犯也一事谓实酒二者想谓生酒想三者饮谓为饮之欲四者烦恼谓合瞋痴或具或不具五者方便究竟谓饮究竟。   若佛子故食肉一切肉不得食。   经若佛子自下第二明不食肉戒违慈悲心故制也文分有三此即第一标人经故食肉一切肉不得食者自下第二明业道相于中先明制不得食后明食即得罪前中先制后释此即初也。   断大慈悲性种子一切众生见而舍去是故一切菩萨不得食一切众生肉。   经曰断大慈悲性种子至而舍去故者此即第二释所以谓若食肉断慈悲性一切有情生怨家想舍而去之然此食肉七众同犯大小不同谓声闻教许三种净肉菩萨教中一切不许。   食肉得无量罪若故食者犯轻垢罪。   经食肉得无量罪者自下第二明食肉过失因果经云今身食䐗狗肠肉者死堕粪地狱经故食不第三正结业道此即瑜伽所说戒中所摄如经言肉非自性生必由杀命得。   若佛子不得食五辛大蒜革葱韭葱兰葱兴渠是五种一切食中不得食若故食者犯轻垢罪。   经若佛子下第三明五辛戒五辛者一者大蒜二者革葱谓[这-言+菲]蒜似[这-言+菲]而厚三者葱四者葱兰传说岭南生兰葱叶似大蒜而阔臭气同蒜五者兴渠者有人云梵云𣩦但卢略去卢言故言兴即当此间芸[廿/室]也婆罗门语唤芸薹菜为𣩦渠卢西域诸寺及出家众不许食芸薹复有人言岭南生兴渠形似倭[这-言+菲]举味似蒜有人言与渠江南广州等出更勘问如是三戒瑜伽中云为护圣教制皆遮罪摄。   若佛子。   经若佛子自下第四明不教悔戒违令戒净是故制也文分有三初人次应教后而菩萨下正明业道此即初也。   见一切众生犯八戒五戒十戒毁禁七逆八难一切犯戒罪应教忏悔而菩萨不教忏悔共住同僧利养而共布萨一众住说戒而不举其罪教令悔过者犯轻垢罪。   经一切众生至一切犯戒罪者自下第二明应教悔于中有二初明犯罪次教悔忏此即第明犯罪也言八戒者即是近住所受律仪然此八戒三门分别一明受法二明舍法三问答分别受戒法者若依萨婆多宗具足八缘方得八戒何等为八一者归依三宝方受得戒故俱舍论第十四云为唯近事得受近住为余亦有受近住颂曰近住余亦有不受三归无论曰诸有未受近事律仪一昼夜中归依三宝说三归已受近住亦受得戒异此则无解云彼若先受近事律仪未必须归依前已归依故二者于晨旦受谓受此戒要日出时此戒要经一昼夜故诸有先作如是要期谓我恒于月八日等必当受此近住律仪若旦有碍缘斋竟亦得受三者下座谓在师前居卑劣座或蹲或起曲躬合掌唯除有病若不恭敬不发律仪四者从师谓异从师无自然受五者随教说受此戒者应随师教受者后说勿前俱说如是方成从师教受异此授受二俱不成六者具支谓具八支方成近住随有所阙近住不成何等为八一不杀生二不与取三不梵行四不妄语五不饮酒六涂饰香鬘儛歌观听七眠坐高广严丽床座八食非时食七离严饰受此律仪必离严饰憍逸处故常严身具不必须舍八者昼夜经一昼夜故如俱舍颂曰近住于晨旦下座从师受随教说具支离严饰昼夜若依经部宗云离非时食名是斋体余有八种说名斋支涂饰香鬘儛歌观听分为二故乃至广说如是八戒未必唯昼夜亦经一月一年等故如正理论三十七云此中经部作如是言二边际中尽寿可尔于命终后虽有要期而不能生别解脱戒别依身中无加行故无忆念故一昼夜后或五或十昼夜等中受近住戒何法为障令彼众多近住律仪非亦得起彼如是说岂不违经遍览诸经曾不见说过昼夜受近住律仪汝等何缘以己劣慧贬量诸佛一切智境余如前说若依大乘如是八戒未必从师亦有自受故如瑜伽论五十三云此戒有由自由他而受律仪或复有一唯自然受除苾刍律仪何以故由苾刍律仪非一切堪受故若苾刍非要从他受者若堪出家若不堪出家但欲出家者便应一切随其所欲自然出家如是圣教便无轨范亦无说法毗奈耶而可了知是故苾刍无有自然受义问若除苾刍律仪有自然受者何因缘故复从他受答由有二种远离恶戒受随护支所谓惭愧若于他处及于自处现行罪时深生羞耻如是于离恶戒受随护支乃能具足故从他受若有惭正现前必亦有愧非有愧者必定有惭是故惭法最为强缘次具支者依智度论未必具八随其所能或一二三乃至具八成近住戒(勘抄)若依瑜伽必具八种名近住律仪故彼论五十三云近律仪由五支所摄何等为五一受远离损害他支二受远离损害自他支三违越所受熏修行支四不越所受正念住支五不怀正念支若能远离损害他命损怀他财是名初支离非梵行是第二支所以者何由离此者不染习自妄故不自损害亦不染习他妻妾故不损害他远离妄语是第三支除离诸酒众放逸处离余三处是第四支何以故由歌儛伎乐涂冠香鬘升高大床非时饮食常所串习若远离彼数数自忆念我今安住决定斋戒于一切时坚守正念远离诸酒众放逸处是第五支何以故彼虽安住正忆念支谓我今住决定斋戒若为诸酒所醉便发狂乱不自在转问如是二文云何会释解云自有两释一云未具支方名近住受一二等亦名近住谓欲受一二等何法为障不得戒耶而瑜伽说五支所摄者具受八时说五支摄不谓必定五支所摄一云必具八支方得所摄律仪随有所阙受戒不成而言一分等者随转行说第二明舍戒缘者萨婆多宗近住律仪由五缘舍一由意乐对有解人发有表业舍学处故二由弃舍众同分故三由二形俱时生故四由所自善根断故五由夜昼故经部师云不说夜昼彼许一月半月等故余之四缘与一切有同若依大乘自有两释一云由四缘舍与经部同谓智度论中亦许一月半月等故一云三缘故瑜伽论五十三云若近住律仪当知由日出已后若由发起不同分心(谓故意舍)或于中间舍众同分虽已受得必复还舍解云不说断善根及二形生者时节役故问答者问有业因缘不应授彼近住律仪答如瑜伽云若近住律仪当知唯由意乐损害不应为授何以故或有随他转故或有为得财利恭敬诈称欲受近住律仪然彼实无求受意乐当知是名意乐损害是等问答恐繁不述五戒十戒义如常说七逆者下经当说八难即是八重错作难字有说八难者但是犯戒名为八难生八难处故因中说果名如是说诸佛出世乐瑜伽云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于诸暴恶犯戒有情怀嫌恨心怀恚恼心由彼毕竟犯戒为缘方便弃舍不作饶益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污犯若由懒堕懈怠弃舍由妄念故不作饶益是名有犯非染污犯无违犯者谓心狂乱或欲方便调彼伏彼或为将护多有情心或护僧制方便弃舍不作饶益是无违犯言应教忏悔者举他所说令忆念教后应教忏悔之法言举罪者谓诸菩萨见诸有情违犯律仪住慈悲心应善观察所举罪者然后应举为作应念谓观所举补特伽罗为于我边有爱敬不广说如经然此举罪如瑜伽论会然忏悔法略有二种一者悔重二者悔轻言悔重法者若上品缠犯他胜法失菩萨戒应教忏悔复应更授若中品缠犯他胜法对三人忏悔若下品缠犯他胜法及犯轻戒对一悔故瑜伽论四十一云若诸菩萨以上品缠违犯如上他胜处法失戒律仪应当更受若中品缠违犯如上他胜处法应对于三补特伽罗或过是数如法发露除恶作法先当称述所犯事亦应作是说长老专志或言大德我如是名违越菩萨毗奈耶法如所称事犯恶作罪余如苾刍发露悔灭恶作罪法应如是说若下品缠违犯如上他胜处法及余违犯应对于一补特加罗发露悔法当知如前若无随顺补特伽罗可对发露悔除所犯尔时菩萨以净意乐起自誓心我当决定防护当来终不重犯如是于犯还出还净解云及余违犯者此显轻罪如上所说若重若轻不得菩萨可对忏悔起自誓心悔所违亦得还净对一人等者谓通义大乘及小乘人故瑜伽云一切违犯当知皆是恶作所摄应向有力于语表义能觉能受补特伽罗发露忏悔经而菩萨下第三正明业道由其具五缘结成业道一者事谓有犯戒补特伽罗二者想谓于违犯补特伽罗即生彼想三者欲谓于彼发不举罪欲及不教悔欲四者菩萨谓瞋恚心及嫌恨心五者方便究竟谓不举罪及不教悔。   若佛子。   经曰若佛子自下第三有三戒释度释三为三此即第一不供给及不请法戒违胜进之益是故制也七众同犯大小俱制小乘教中第七聚也文分有三此即标人。   见大乘法师大乘同学同见同行来入僧坊舍宅城邑若百里千里来者即起迎来送去。   经曰见大乘法师至舍宅城邑自下第二明应行于中有二初显所敬次若千里下正明敬重此即初也如文可见经曰若百里千里即迎来送去者自下第二正明敬重于中有三先明迎送次明供给后明请此即初也。   礼拜供养日日三时供养日食三两金百味饮食床座医药供事法师一切所须尽给与之常请法师三时说法日日三时礼拜不生瞋心患恼之心为法灭身请法。   经曰礼拜供养至尽给与之者此即第二明供给也三两金者极热之言谓听法者乃至身命不见有情何况财物而可惜乎如雪山太子波仑菩萨爱法梵志所以者何财物不出欲界法施出离生死财物有尽有竭法施无尽无竭乃至当得正等菩提。   若不尔者犯轻垢罪。   经若不尔者自下第三正明结罪五缘犯罪准前可知此即瑜伽第二戒摄第三相如前第一戒已说。   若佛子。   经曰若佛子自下第二不听法戒文分有三准前可知此初标人。   见一切处有讲法毗尼经律大宅舍中有讲法处。   经一切处有至讲法处者自下第二明其应行此中有二初明说法处次明应听法此初也法者此显契经及本藏毗尼经律者显毗尼藏梵音具存毗奈耶此云调伏调身语意伏不善业故名调伏而言毗尼者盖语毗略耳。   是新学菩萨应持经律卷至法师所听受咨问若山林树下僧地坊中一切说法处悉至听受。   经曰是新学菩萨至听受者此即第二明应听法言听法者如瑜伽论八十二云听者谓如是说法者说正法时应安处他令住恭敬无倒听闻云何安处谓或由一因或乃至十一因者谓恭敬听法现前能证利益安乐故此中或有利益非安乐等四句如菩萨地法受中已说二因者谓善建立一切法故善建立者离诸过故具大义故又为说者听者所设劬劳有胜果故若不尔者能说能听徒废己业更设劬劳应无有果三因者恭敬听法能令众生舍恶趣故得善趣故速能引摄涅槃因故如是三事要由恭敬听闻方得四因者一恭敬听法能善了达契经等法二如是正法能令众生舍诸不善摄受诸善若善听者则能精勤若舍若受三由舍受故舍恶因所招后苦四者由此受舍善恶因故速证涅槃广说乃至十因者一恭敬听法得思择力由此能受闻法胜利如法求财不以非法深见过患而受用之二善知出离谓丧失财宝无忧无戚亦不嗟怨乃至广说眷属离怀若遭病苦不甚悲叹亦不愁恼乃至广说三于诸欲中深见过患及见出离最胜功德清净出家舍离上妙卧具贪着乃至能证诸妙静虑四恭敬听法速顺证解广大甚深相似甚深诸缘起法又能引发广大善根出离欢喜如世尊说我圣弟子专心属耳听闻正法能断五法能修七法速疾圆满五诸圣弟子恭敬听法所有集法皆成灭法六解正法已远尘离苦于诸法中生正法眼七能引摄证预流果最胜资粮乃至证得阿罗汉果及能引摄阿罗汉果最胜资粮八能引摄独觉资粮九能善引摄无上正等菩提资粮十能引一切世间出世间静虑解脱等至具说如彼。   若不至彼听受者犯轻垢罪。   经曰若不至彼下第三正结业道如瑜伽云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闻说正法论仪决择憍慢所制怀嫌恨心怀恚恼心而不往听是名有犯有所违越若为懒堕懈怠所蔽而不往听非染污犯无违犯者若不觉知若有病若无气力若知倒说若正了知彼所说义是数所闻所持所了若已多闻具足闻持其闻积集若欲无间于境住心若勤引发菩萨胜定若自了知上品愚钝其慧浊于所闻法难受难持难于所缘境摄心令住不往听皆无违犯五缘犯罪准前可知。   若佛子。   经曰若佛子自下第三背大向小戒如上十重所说谤三宝戒不论大小一切诽谤此中所说执小谤大故有引者违根本行故制也文分有二此即标人。   心背大乘常住经律言非佛说而受持二乘外道恶见一切禁戒邪见经律者犯轻垢罪。   经心背大乘自下第二正释业道七众同犯大小不同以性钝故于小乘教多串习故不信大乘甚深经典谤言非是如来所说如瑜伽云若诸菩萨安住净戒律仪闻菩萨藏于甚深处最胜甚深真实法义诸佛菩萨难思神力不生信解憎背毁谤不能引义不能引法非如来说不能利益安乐有情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解云若于大乘未能研究于声闻藏一向修习是即有犯若于大乘已善研究兼修小教亦无所犯如瑜伽云若诸菩萨安住净戒律仪未精研究于菩萨藏一切弃舍于声闻藏一向修学是名有犯非染违犯外道经律者谓外道教如十句论金七十论等若于菩萨藏未能修学于异道论勤修勤学此即有犯若欲伏外道邪见为建立如来正法于外道论谈勤学是即无犯如瑜伽云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现有佛教于佛教中未精研究于异道论及诸外道论精勤修学是名有犯是染违犯无违犯者若上聪敏若速受若闻经时能不忘失若于其义能思能达若于佛教如理观察成就俱行无动觉者于日月中常以二分修学佛语一分学外则无违犯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越菩萨法于异道论及诸外论研求善巧深心宝玩爱乐味着非如辛药而习近之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言邪见者即离外胜犯戒如前可知。   若佛子。   经曰若佛子自下第二有二戒明饶益戒即四摄中利行障释二为二此即第一明不看病戒违慈悲心是故制也文分有三初人次应行后结业道此即初也。   见一切疾病人应供养如佛无异八福田中看病福田第一福田若父母师僧弟子病诸根不具百种病苦皆养令差。   经一切疾病至皆养令差者自下第二明摄行八福田者一佛二圣人三和上四阿阇梨五僧六父七母八病然此福田略二中三广即有八乃至无量言略二者一者福田二者贫穷田故优婆塞戒经第三卷云菩萨施时观二福田一者福田二者贫穷田菩萨为增福法故施于贫苦为证无上妙智慧故施于福田解云为无上妙相故施于佛菩萨福田又彼经曰为报恩故施于福出生怜愍故施于贫穷舍烦恼故施于福田成功德故施于贫穷解云八福田中初之七种名为福田生福胜故名为福田第八一种名贫穷田言中三者一者功德田谓诸佛菩萨及诸圣者有胜德故或复僧众二者恩田谓父母和上阿阇梨三者贫穷广则有八如前所说八福田中各有差别无量无边然此得福自有两释一云随心优劣得福多少不在福故大智度论三十五云施物虽同福德多少随心优劣舍利弗以一钵饭上佛佛即回施狗而问舍利弗汝以饭施我我以饭施狗谁得福多舍利弗言如我解佛法义佛施狗得福多舍利弗者于一切人中智最上而佛福田最为第一不如佛施恶狗得福极多是故知大福从心生不在田也一云布施之福在于福田不由施心如智度论云或时布施之福在于福田如亿耳阿罗汉昔以一华施于佛塔九十一劫人天受乐得阿罗汉又阿输迦王小儿时以土施佛王阎浮提起八万四千塔施物至贱小儿心薄但以福田妙故得大果报当知大福从良田生今解如是两释各据一义不相乖违谓发猛利上品大悲施于贫苦发起猛利愍重之心施于如来田虽有异得福无异故优婆塞戒经第五卷云若能至心生大怜愍施于畜生专心恭敬施于诸佛其福正等无有差别此意说欲显施心无有胜劣故言其福无有差别理实等心布施得福非无差别故彼经云若施畜生得百倍报施破戒者得千倍报施持戒者得十万倍报施外道离欲得百万倍报施向道者得千亿倍报乃至广说又有所得心布施福少无所得心布施福德无量无边故涅槃经二十四云何菩萨不观福田及非福田云何福田外道持戒上至诸佛是名福田若有念言如是等辈是真福田当知是心则为狭劣菩萨摩诃萨悉观一切无量众生无非福田何以故善修习异念处故有异念处善修习者观诸众生无有持戒及以毁戒又金刚般若经云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不耶世尊广说乃至无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依是义故说言舍利弗以饭施佛所得福少有所得故佛施于狗其福甚多无所得故今以经云看病福田最第一者谓诸菩萨大悲为首显他利胜故作是说。   而菩萨以瞋恨心不至僧坊中城邑旷野山林道路中见病不救济者犯轻垢罪。   经而菩萨自下第三结业道由具四缘成染污犯一者有病者无依无怙二者于病者生病者想三者烦恼谓瞋恚等四者究竟谓不往看如瑜伽云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见诸有情遭重病疾怀嫌恨心怀恚恼心不往供事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污犯若为懒堕懈怠所蔽不往供事非染违犯无违犯者若自有病若无气力若转请他有力随顺令往供事若知病者有依有怙若知病者自有势力能自供事若欲护持所修善品令无间缺若自了知上品愚钝所浊于所闻法难受难持难于所缘摄心令定若无先许他为体供事如于病者于有苦者为作助伴欲除其苦当知亦尔。   若佛子。   经若佛子自下第二畜杀生具戒违慈行义故制文分有二此即第一标人也违慈悲心是故制也七众同犯。   不得畜一切刀杖弓箭鉾斧斗战之具及恶网罗杀生之器一切不得畜而菩萨乃至杀父母尚不加报况杀一切众生若故畜刀杖者犯轻垢罪。   经曰不得畜犯轻垢罪者自下第二明业道也四缘成犯一者事谓刀杖等二者想谓生刀等想三烦恼谓瞋恚等四者究竟谓畜刀杖。   如是十戒应当学敬心奉持下六品中当广明。   经曰如是十戒至下六品中广开者自下第三总结十戒悬指后说谓若破戒不得畜生身况得人天如萨遮尼揵子经云若不持戒不得疥野干身何况得功德之身又月灯三昧云虽有色族及多闻若无戒智犹禽兽虽处卑下少闻见能持净戒名胜士。   佛言佛子不得为利养恶心故通国使命军阵合会兴师相伐杀无量众生而菩萨不得入军中往来况故作国贼若故作者犯轻垢罪。   经曰若佛子自下第二有十戒明饶益戒此中第四第五第七爱语障之七种是同事及利行摄鄣文分有二初别释十后总结悬指说处前中释十即分为十此即第一明国使戒初标人次明不应而菩萨下结业道如文可解。   若佛子故贩卖良人奴婢六畜市易棺材板木盛死之具若故自作教人作者犯轻垢罪。   经曰若佛子自下第二明贩卖戒违修道故是制也大小同犯七众俱制此有二种一损恼于他违慈悲心谓如经说贩卖奴婢等故二世利故谓贩卖棺杖故如瑜伽云将护他故建立遮罪于中菩萨与诸声闻应等修学为令有情未信者信具缘多少如前可知。   若佛子以恶心故无事谤他良人善人法师师僧国王贵人言犯七逆十重于父母兄弟六亲中应生孝顺心慈悲心而反更加于逆害堕不如意处者犯轻垢罪。   经曰若佛子自下第三明毁谤戒文分有二此即标人经曰以恶心下第二明业道也有说不问有根无根向异法者说皆是重非轻此十重中说四众过向同法者说是轻非重戒为利养自赞毁他是重非轻故瑜伽云若诸菩萨为求利养恭敬自赞毁他是名第一他胜处法若不求利养及恭敬故自赞毁他是轻非重如瑜伽云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于他人所有染爱心有瞋恚心自赞毁他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无违犯者若为摧伏诸恶外道若为住持如来圣教若欲方便调净信者倍复增长法师师僧国王父母皆是有恩毁彼伏广说如前或欲令其未净信者发生信已思毁坏有恩故得罪也于有恩处应生孝顺应酬前恩问反更加于堕逆不如法处是染违犯如瑜伽云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于先有恩诸有情所不知恩惠不了恩惠怀嫌恨心不欲现前如应酬报是名有犯是染违犯若为懒堕懈怠所蔽不有酬报非染违犯无违犯者勤加功用无力无能不获酬报若欲方便调彼伏彼广说乃至若欲报恩而彼不受皆无所犯由具五缘得成业道一所谤境谓父母等二生彼想三起毁欲四起烦恼谓瞋恨等五方便究竟谓发语言前人领解。   若佛子以恶心故放大火烧山林旷野四月乃至九月放火若烧他人家屋宅城邑僧坊田木及鬼神官物一切有主物不得故烧若故烧者犯轻垢罪。   经曰若佛子自下第四明放火戒伤损物命是故制也如文可解。   若佛子自佛弟子及外道恶人六亲一切善知识应一一教受持大乘经律应教解义理使发菩提心十发趣心十长养心十金刚心一一解其次第法用而菩萨以恶心瞋心横教二乘声闻经律外道邪见论等犯轻垢罪。   经曰若佛子自下第五明僻教戒文分有三初人次应后结业道此即标人经曰自佛子至义理者自下第二明应于中有二初应教大乘次令彼起行此初也菩萨二乘皆名自佛子言六亲者经曰使发菩提心至次第法用者自下第二明彼起行发菩提心是正愿愿证无上正等菩提名为发心然菩提心略以十门一者发心自性二者发心行相三者发心所缘四者名差别五者发心因缘六者发心意乐七者发心加行八者增长善法九者赞发心胜十者发心胜利第一发心自性者发菩提心愿闻未知发心于百法何法为体解云有说发心欲信胜解起希望欲心生深信起决定心名发心故有说发心以慧为性简择菩提所有功德简择生死所有过患方起行故今解发心欲信胜解相应思为体欲证菩提起胜思愿名发心故若论助伴同时相应心心所法为发心体问愿与发心为同为异解云远法师要菩提果自属名愿作意向果名为发心今解不然发心与愿无差别故如瑜伽三十五云是故发心以初正愿为其自性第二发心行相者谓自他利二种正愿为其行相自利愿者谓发此愿当证无上正等菩提故瑜伽云又诸菩萨起正愿心愿我决定当证无上正等菩提利他愿者谓利益一切有情如瑜伽云能作一切有情义利是故发心以定希求为其行相如上所说二种大愿总摄一切诸菩萨愿证菩提亦是利他则有情求菩提故菩萨利他即是自利利益有情为自利故如十住毗婆娑论第五卷云菩萨于他事心意不劣弱发菩提心者他利即自利第三发心所缘者发心所缘略有二一者菩提二者有情故瑜伽云是故发心以大菩提及诸有情一切义利为所缘境此中菩提自利所缘有情即是大悲所缘庄严论以十众生为所缘境故彼论第九卷云问大悲以何等众生为所缘偈曰炽然及怨胜苦逼亦闇覆住阴将大缚食毒并失道复有非道住及以瘦涩者如此十众生大悲心所缘释曰菩萨大悲略以十众生为境界一是炽然众生谓乐着欲染者二是怨胜众生修善时为魔障碍者三是苦逼众生谓在三途者四是闇覆众生谓恒行不善者由不识业报故五是住阴众生谓不乐涅槃者由生死阴道不断绝故六是大缚众生谓外道僻见者由欲向解脱为种种僻见坚缚所缚故七是食毒众生谓啖定味者譬如美食杂毒则能害人善定亦尔为贪所著则便退失八是失道众生增上慢者由于真实解脱中而迷谬故九是非道住众生谓于下乘不定者由有退故第四发菩提心名差别者略有四一者趣入二者根本三者大悲等流四者菩萨学所依言趣入者谓十信初心名为趣入趣入菩提广大行故趣入广大菩提果故名为趣入若趣入已猛利精进修菩萨行经过三种无数大劫必定证得妙菩提果若能趣入十信初心此即预在大菩萨数故瑜伽论三十五云又诸菩萨初发心已即名趣入无上菩提预在大乘诸菩萨数言根本者要依发心方起行故如瑜伽云又诸菩萨要发心已方能渐次速证无上正等菩提非未发心是故发心能为无上菩提根本言大悲等流者欲济有情发菩提心故瑜伽云又诸菩萨悲愍一切有苦众生为欲济拔发菩提心是故发心是悲等流又华严经第七卷云一不求自安悕望世名闻灭除众生苦令尽无有余誓度斯等类菩萨初发心菩萨学所依者如瑜伽云又诸菩萨以初发心为所依止为建立故普于一切菩提分法及作一切有情义利菩萨学中皆能修是故发心是诸菩萨学所依止第五明发心因缘者如瑜伽论三十五云当知菩萨最初发心由四种缘云何四缘谓善男子或善女人若见诸佛及诸菩萨有不思议甚奇希有神变威力或从可信闻如是事既见闻已便作是念无上菩提具大威德令安住者及顺行者成就如是所见所闻不可思议神变威力由此见闻增上力故于大菩提深生信解因斯发起大菩提心是名第一初发心缘或有一类虽不见闻如前所说神变威力而闻宣说依于无上正等菩提微妙正法菩萨藏教闻已深信由闻正法及与深信增上力故于如来智深生信解得如来微妙智故发菩提心是名第二初发心缘或有一类虽不见闻知上正法而见一切菩萨藏法将欲灭没见是事已便作是念菩萨藏法久住于世能灭无量众生大苦我应住持菩萨藏法发菩提心为灭无量众生大苦由为护持菩萨藏法增上力故于如来智深生信解为得如来微妙智故发菩提心是名第三初发心缘或有一类虽不观见正法欲灭而于末劫末世末时见诸浊恶众生身心十随烦恼之所恼乱谓多愚痴多无惭愧多诸悭嫉多诸忧苦多诸粗重多诸烦恼多诸恶行多诸放逸多诸懈怠多诸不信见是事已广说乃至我当应发大菩提心令此恶世无量有情随学于我起菩提愿由见末劫难得发心增上力故于大菩提深生信解因斯发起大菩提心是名第四初发心缘复有四因四力发大菩提之心具说如彼发心因缘如瑜伽论抄会余之五门如瑜伽二十五说恐繁不述此言使发菩提心者通取十解发心所以者何发心有二一者不定发心谓即十信故仁王经云十信菩萨犹如轻毛随风东西二者定发心谓即十解此从多说为定不定言十心谓十长养言金刚者谓十金刚如前说或发心者谓十住十信定略而不说余如前说或发心者谓唯十信最初发心故言十心者过十发趣及十长养余如前说瑜伽论云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见诸有情为求现法后法事故广行非理怀嫌恨心怀恚恼心不为宣说如实正理是名有犯解云不为宣说如实正理者谓不为说大乘正理经而菩萨下第三结业道具缘多少准前可解。   若佛子应以好心先学大乘威仪经律广开解义味。   经若佛子下第六明倒说法戒违教训故制也七众同犯唯是大乘不共二乘文分有三初人次应行后结业道此即标人经云应以好心开解义味者自下第二明所应行于中有二初明应学次明为他说此即初也。   见后新学菩萨有百里千里来求大乘经律应如法为说一切苦行若烧身烧臂烧指若不烧身臂指供养诸佛非出家菩萨乃至饿虎狼师子一切饿鬼悉应舍身肉手足而供养之然后一一次第为说正法使心开意解。   经曰见后新学至而供养之者自下第二明为他说此中有二初说苦行令彼发心次正说法此即第一为说苦行非出家菩萨者自下两释一云若不烧身等供养诸佛即非出家亦非菩萨一云在家菩萨烧身乃至身命非出家菩萨能行是事所以者何非威仪故为护圣教利益有情故不烧身据新学菩萨故作是说菩萨烧身舍身即是极之辞未必一切要须舍身方成菩萨经然后一一至心意开解者自下第二明正说法虽有两文即第二明应行意。   而菩萨为利养故应答不答倒说经律文字无前无后谤三宝说者犯轻垢罪。   经而菩萨下第三结成业道具缘多少准前可知问此不与说法与前重中坚不与说有何差别解云性悭法故不为说法是他胜处性非悭𠫤法为利养及嫌恨心不与说法是轻非重故有差别如瑜伽云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他来求法怀嫌恨心怀恚恼心嫉妒变异不施其法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若由懒堕懈怠忘念无记之心不施其法是名有犯非染违犯无违犯者谓诸外道伺求过短或有病或心狂乱或欲方便调彼伏彼出不善处安置善处乃至广说。   若佛子自为饮食钱物利养名誉故亲近国王王子大臣百官恃作形势乞索打拍牵挽横取钱物一切求利名为恶求多求教他人求都无慈心无孝顺心犯轻垢罪。   经若佛子自下第七明恶求戒或名形势乞学戒初人次明业道此即初也经自为利养下第二明结业道于中有三一者为初亲附如经自为利养乃至亲附国王等故二者非理苦求如经恃作形势乞索等故三者举非结如经一切求利名为恶求乃至广说若横取得财物犯他胜处若未得物是轻非重具缘如前。   若佛子学诵戒者日夜六时持菩萨戒解其义理佛性之性而菩萨不解一句一偈戒律因缘诈言能解者即为自欺诳亦欺诳他人一一不解一切法而为他人作师授戒者犯轻垢罪。   经若佛子下第八明无所知为他师戒谓无所解强与教授有误之失七众同犯大小俱制文分有三初人次应行后举过结罪初文可知经学诵戒至佛性之性者自下第二明所应行日日六时者未串习者当应日日六时诵戒持菩萨戒教理昼夜各三名为六时若先串习未必须六时已解义理故解此妙戒是佛之性经而菩萨自下第三举过结罪如瑜伽云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生起诡诈虚谈现相方便研究假利求利味耶命法无有羞耻坚持不舍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无违犯者若为除遣生起乐欲发勤精进烦恼炽盛蔽抑其心时时现起解云虚诈现相即是无知为他师义具缘多少准前可知。   若佛子以恶心故见持戒比丘手捉香炉行菩萨行而斗构两头谤欺贤人无恶不造者犯轻垢罪。   经若佛子自下第九明离间语戒先人后结业此即标人经以恶心自下第二明业道若有以恶心持戒比丘手执香炉行菩萨行虽是持戒菩萨而令两头斗过向彼说此过向此说彼过由此两头起斗诤故余文可解菩萨利益诸有情类说离间语一无所犯生多功德故瑜伽云又如菩萨见诸有情为恶朋友之所摄受亲爱不舍菩萨见已起怜愍心发生利益安意乐随能随力说离间语令离恶友舍相亲爱勿令有情由近恶友当受长夜无义无利菩萨如是以饶益心说离间语乖离他爱无所违犯生多功德。   若佛子。   经曰若佛子自下第十明放生戒文有三初人次应行后结罪此即标人。   以慈心故行放生业。   经以慈心故行放生业于中有二初明总标后明别解此即总标。   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而杀而食者即杀我父母亦杀我故身一切地水是我先身一切火风是我本体故常行放生生生受生。   经一切男子至生生受生者自下第二明别解此中有二先度畜生后度有恩前中有二初离发慈心次明正救此即初也一切男子皆是我父母等者谓无始来一切有情展转互为父母男女故瑜伽论第九卷云生艰难者如薄伽梵说汝等长时驰骋生死身血流注过四大海生不定者假使取于大地所有草木根茎枝叶等截为细筹如四指量计算汝等长夜展转所经父母如是众生曾为我母我亦长夜曾为彼母如是众生曾为我父我亦长夜曾为彼父如是算计四指量筹速可穷尽而我不说汝等长夜所经父母其量边际又复说言我观大地无少处所可得汝等长夜于此处所未曾经受无量生死又复说言我观世间有情不易可得长夜流转不为汝等若母若父兄弟姊妹若轨范师若亲教师若余尊重若等尊重又如说言若一补特伽罗于一劫中所受身骨假使有人为其积集不烂坏者其聚量高王舍城侧广博胁山言要我故身者谓一切有情五蕴成身彼与我身五蕴相似故杀彼即我身或此据同体大悲彼即我身我即彼身故杀彼时亦杀我身或地水火风无非先身故言生生受生者谓放生故当来非一故言生生或有说者由放生故受人天生此人天生差别不同故言生生。   若见世人杀畜生时应方便救护解其苦难常教化讲说菩萨戒救度众生。   经曰若见世人自下第二明正救生谓诸菩萨方便救护有情命难令离诸苦不顾身命如彼鹿王故大智度论第十八云波罗捺国梵摩达王游獦于野林中见二鹿群群各有主一主有五百群鹿一主身七宝色是释迦文菩萨一主是提婆达多菩萨鹿王见人王大众杀其部党起大悲心迳到王前王人竞射飞箭如雨王见此鹿直进趣已无所忌惮来诸从人摄汝弓箭无得断其来意鹿王既至跪白人王君以嬉游逸乐小事故群鹿一时皆受死苦若以供膳辄当差次日送一鹿以供王厨王善其言听如其意于是二鹿群主大集差次各当一日是提婆达多鹿群中有一鹿怀子次至应送来白其主我身今日当应送死而我怀子子非次也乞垂断理使死者得次生者不滥鹿王怒之言谁不惜命次来但去何得辞也鹿母思惟我王不仁不以理怒不察我辞横见瞋怒不足告也即往菩萨王所以情具白王问此鹿汝主何言鹿曰我主不仁不见断理而见瞋怒大王仁及一切故来归命如我今日天地虽旷无所控告菩萨思惟此甚可愍若我不理枉杀其子若非次更差次未及之如何可遣进有我当代之思之既定即自送身遣鹿母还我今代汝汝勿忧也鹿王迳到王门众人见之怪其自来以事白王王亦怪之即命令前问言诸鹿尽耶汝何以来鹿王言大王仁及郡鹿人无犯者但有滋茂何有尽时我以异部郡中有一鹿怀子以子垂产身当俎割子亦并命归告于我我以愍之非分更差是亦不可若归而不救无异木石是身不久必不免死慈救苦厄功德无量若人无慈与虎狼无异王闻是言即从座起而说偈言我实是畜兽名曰人头鹿汝虽是鹿身名为鹿头人以理而言之非以形为人若能有慈恩虽兽实是人我从今日始不食一切肉我以无畏施且可安汝意诸鹿得安稳。   若父母兄弟死亡之日应请法师讲菩萨戒经福资亡者得见诸佛生人天上。   经若见父母自下第二明度有恩新学菩萨先于有恩起慈悲心渐渐乃至一切有情犹如声闻修慈悲观如瑜伽论三十二云我当显示依慈愍观初修业者于外亲品怨品及中庸品善取相已处如法坐由利益安乐增上意乐俱行定地作意于一亲一怨一中庸所发起胜解于此三品由平等利益安乐增上意乐俱行作意欲与其乐如是念言愿彼求乐诸有情类皆当得乐谓或无罪欲乐或无罪欲有喜乐或无罪无喜乐次后或于二亲或于三亲或于四亲或于五亲十亲二十如是遍诸方维其中亲品充满无间发起胜解于中乃至无有容受一杖端处如于亲品如是怨及中庸品当知亦尔。   若不尔者犯轻垢罪。   经若不尔者自下第三举非结罪因缘多少准前应知如瑜伽云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见诸有情应以种种辛楚加行猛利加行多得义利护其忧恼而不现行是名有犯无违犯者观由此缘于现法中少得义利多生忧恼不救父母者如瑜伽云于先有恩诸有情所不知恩惠不了恩惠怀嫌恨心不欲现如应酬报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   如是十戒应当学敬心奉持如灭罪品中广明一一戒相。   经如是十戒自下第二悬指后说。   梵网经述记卷下本   梵网经述记卷下末   佛言佛子。   经若佛子自下第三有十戒明摄善戒及饶益戒此中有二初别释十后悬指说处第一别释之中复分有二初有五戒释六度障次有六戒明饶益此即第一释摄善报为三初一忍报次二当慧障后一戒障此即第一释以瞋报戒违忍心报制也文分有三初人次业道相后而菩萨下举过结罪此即标人。   以瞋报瞋以打报打若杀父母兄弟六亲不得加报若国主为他人杀者亦不得加报杀生报生不顺孝道尚不畜奴婢打拍骂辱日日起三业口罪无量况故作七逆之罪。   经以瞋报瞋下第二明业道相文分为二初明遮瞋次明重释此即遮瞋次经若杀父母自下第二重释谓若见他来杀我父母而不得加报何况故作七逆等众若国主为他人杀者亦不得加报者自有两释一云国主为他杀其父母菩萨亦不以杀报杀一云若是国王被他处杀亦不得报杀住大悲心次慈报杀如师子王被他毒箭以慈报杀事如贤愚经竖誓师子品说杀生生怨结堕恶道故不畜奴婢者制出家菩萨悲制在家言六亲者父母伯叔及兄弟也。   而出家菩萨无慈报仇乃至六亲中故报者犯轻垢罪。   经而出家菩萨下第三举过结罪如瑜伽云诸菩萨安住净戒律仪他骂报骂他瞋报瞋他打报打他弄报弄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   若佛子。   经若佛子自下第二有二戒释是慧障释二为三此即第二明憍不受法戒文分有二初释人如言佛子后明业道。   初始出家未有所解而自恃聪明有智或恃高贵年宿或恃大姓高门大解大福饶财七宝以此憍慢而不咨受先学法师经律其法师者或小姓年少卑门贫穷诸根不具而实有德一切经律尽解而新学菩萨不得观法师种姓而不来咨受法师第一义谛者犯轻垢罪。   经若出家菩萨自下第二明业道也文分有二初明恃自不受法后明嫌他不受法此即初也此中有二初明恃己长次明不受法前中有二先明未有所解次明恃己长此即第一明未有所解经而自恃下第二明恃自长于中有五句一恃聪明有智二恃高贵年宿三恃大妊高门四恃大解五恃大富饶财经而不咨受自下第二明不受法经其法师者自下第二明嫌他不受法谓咨受法不观老少不观高卑恭敬法故如说有智法者若老若少犹如诸天奉事帝释而菩萨嫌他卑下不往听法失传化益故成犯也如瑜伽云怀憍心不诣师所求请教授是名违犯乃至广说。   若佛子。   经若佛子自下第二明慢心倒说戒乖教训之义故制也七众同犯文有三初明人次明受戒后明业道此即标人。   佛灭度后欲以好心受菩萨戒时于佛菩萨形像前自誓受戒当七日佛前忏悔得见好相便得戒若不得好相应二七三七乃至一年要得好相得好相已便得佛菩萨形像前受我若不得好相虽佛像前受戒不名得戒若现前先受菩萨戒法师前受戒时不须要见好相是法师师师相授故不须好相是以法师前受戒即得戒以生重心故便得戒若千里内无能授戒师得佛菩萨形像前受得戒而要见好相。   经佛灭度后至受菩萨戒时者自下第二明受戒法先明自誓受次依师受前中先明戒时节次明自受法式此即第一时节也经于佛菩萨像前者自下第二自受法式言忏悔者应法师云书无忏字应云又磨此云忍悔所作半月半月增长戒根谓自誓受先于佛像菩萨像前忏悔所作恶不善业经一七日若得好相是即得灭不得好相于三七日乃至一年要见好相若不得好相即不得戒言好相者如下经说若有犯十戒者教忏悔在佛菩萨形像前日日六时诵十戒四十八轻戒若到礼三千佛得见好相若一七日二三七日乃至一年要见好相相者佛来摩顶见光华种种异相使得灭罪经若现前先者自下第二依师受戒虽有二文第二明受戒竟。   若法师自倚解经律大乘学戒与国王太子百官以为善友而新学菩萨来问若经义律义轻心恶心慢心一一不好答问者犯轻垢罪。   经若法师身下第三正明业道如菩萨地说若有他来语言谈论庆慰请问憍慢所制怀嫌恨心怀恚恼心不称正理发言酬对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非憍慢制无嫌恨心无恚恼心但由懒堕懈怠忘念无记之心是名有犯非染违犯无违犯者谓遭重病或心狂乱广说乃至或为将护多有情心而不酬对皆无违犯此由五缘得业道一有所缘二住本心三他未问四起烦恼谓憍慢等五不称理答。   若佛子。   经若佛子自下第三习学异道戒文分有二初人次行相后即结罪此即标人。   有佛经律大乘法正见正性正法身而不能勤学修习而舍七宝反学邪见二乘外道俗典阿毗昙杂论书记是断佛性鄣道因缘非行菩萨道。   经有佛经律至瞋习者此即第二明业道先明不习大乘次明学异道此即第一不瞋习大乘言正见者如理所引慧言正性者谓理及行二种佛性正法身者谓前二因所得果也舍七宝者离释大乘经反学邪见至书记者此即第二习学异道先明习异道法次显过失此即初也二乘外道皆名邪见乖违大乘相应见故学二乘者一向弃舍大乘经律一向乐习二乘经论是名有犯伽瑜云于菩萨藏未精研究于菩萨藏一向弃舍于声闻藏一向修学是名有犯非染违犯学外道者如瑜伽云现有佛教于佛教中未精研究于异道论及诸外论精勤修学是名有犯所违越是染污犯具如前说经是断佛性等者此即第二显过失也。   若故作者犯轻姤罪。   经故作者犯轻垢罪者此即第三明结罪也具缘多少如理应知。   若佛子。   经若佛子下第二有六戒明饶益戒初四同事摄障次二是利行障释初四中即分为四此即第一不善摄众戒亦云用三宝戒文分有三初人次明应行后举非结罪此即初也。   佛灭度后为说法主为行法主为僧房主教化主坐禅主行来主应生慈心善和斗讼善守三宝物莫无度用如自己有。   经佛灭后下第二明应行也于中有三一者时如经佛灭后故二者明能行人如经为说法主等故此有六主一说法主谓能说法名说法主或能建立法之会名说法主非能说人二者法主谓有智法者名为法主解云法之主名为法主未必能说方名法主或能说法名为法主三僧房主谓修治房舍处分房舍者四教化主五坐禅主谓如有一先知坐禅所有方便能教据化名坐禅主六行来主谓对当客人迎来送去三者应行如经应生慈心善和斗讼等故此中意说如上六主如其所应应生慈心善和斗讼守三宝物唯有三第二明应行竟。   而反乱众斗诤恣心用三宝物犯轻垢罪。   经而反乱众等者自下第三举过结罪过有二种一者乱众不依教理乱处分故二者恣心用三宝物谓僧主故守三宝物亦处分用用物之时不白僧众恣心用故犯轻垢罪问用三宝物岂不犯重解云此物主不由偷心亦不为己但为僧用而不白僧是轻非重小乘教中若斗诤者是波逸提于七灭诤浂用药者是吉罗摄若为僧主故不白僧用三宝物唯义而说是伦兰摄(勘文)。   若佛子。   经若佛子下第二明独受利养戒但制出家非在家也谓僧房卧具施主请僧不得客主皆悉有分而旧住人独受不分旧他利分是故制也文分有三初人次应行后举过罪此即标人。   先在僧房中住后见客菩萨比丘来入僧房舍宅城邑国王宅舍中乃至夏坐安居处及大会中先住僧应迎来送去饮食供养房舍卧具绳床事事给与若无物应卖自身及男女身供给所须悉以与之若有檀越来请众僧客僧有利养分僧坊主应次第差客僧受请。   经先住僧房中下此即明第二应行也此后有三初明房主如说先住僧房中故次明客僧来如经又见客菩萨比丘来等故后明资承客僧此中有三一者迎来送去如经住僧应迎来送去故二者供给所须如经饮食供养乃至供给所须悉与之故三者若有人请依僧以差如经若有檀越来请众僧乃至应次第差等故然差僧次略有六种一者显能差人谓满五夏亦不犯重戒不带行施僧差授方当知事不带行者不带僧残二者明所差人谓出家五众不犯他胜不被殡者若带僧残行与学行法恒居下次三者差僧次处有三处一聚落僧房如僧伽蓝二阿兰若处三僧所住处除上二处僧住处如是三处必先结界然后差僧次复有说言虽未结界依自然界得差僧次此亦无妨四者差僧之法从具戒僧下至沙弥一周而复从上坐差下至沙弥若斋若会若临受戒安居说法随遇得差若导上坐若讲席僧次悉差现前僧僧次乃是的请异名不同十方五者书请早晚者如书来前后随次而差若一时俱到知幸人所道远为前近为后若近远内一时俱到知事人先着为前若有书虽前人界未到知事处自有两释一云入界为次一云先见为次凡论僧次不问声闻菩萨但是出家平等差次若有[跳-兆+永]来请声闻僧次唯差声闻僧若请菩萨僧应差菩萨僧六受舍请者问舍前人请得受后所请以不解云自有两释一云先作是意舍一云请故舍前请受后所请而复舍之此亦无妨分属我故一云若先作意我舍前请故舍前请不得受后而复舍之问先受请舍与人外不解云复有两释一云对人舍前方得受后舍前受与界外之人一云不得外人以差僧以本约界故问舍前所请得与无僧食分人不解云此不得与无僧食分人一云佛许舍请舍请已竟得与无请无僧食人余文可解。   而先住僧独受请而不差客僧房主得无量罪畜生无异非沙门非释种姓犯轻垢罪。   经先住僧等者自下第三举过结罪具缘多少准理可知如瑜伽云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摄受徒众怀嫌恨心而不随时无倒教授无倒教诫知众匮乏而不为彼从诸净信长者居士婆罗门等如法追求衣服饮食诸坐卧具病缘医药资身什物随时供给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若由懒堕懈怠放逸不往教授不往教诫不为追求如法众具非染违犯无违犯者若欲方便调彼伏彼广说如前若护僧制若有𤻞癞若无气力不任加行若转请余有势力者若知徒众世所共知有大福德各自有力求衣服等资身众具若随所应教授教诫皆已无倒教授教诫若知众内有本外道为窃法故来入众中无所堪能不可调伏皆无违犯。   若佛子。   经若佛子自下第三受别请戒损他利养违平等之义是故制也文分有二初人后结业道此即标人。   一切不得受别请利养入。己而此利养属十方僧。   经一切不得等者自下第二结业道文分有二初明不应次明结罪此即第一明不应行于中先标后释此即标也经而此利养下第二释所以问于此中不受别请有何意耶为释此疑故作是言而此利养属十方僧。   而别受请即取十方僧物入己八福田中诸佛圣人一一师僧父母病人物自己用者犯轻垢罪。   经别受请即取十方僧物等者自下第二举过结罪此中意说若请僧斋若请僧施物此等一切不得受别请也有人云于四人中有一僧次即无有犯都无僧次正此所制具缘多少如理应知问不受所请亦犯罪不解云此犯罪故瑜伽云他来迎请或往居家或往余寺奉施饭食及衣服等诸资生具憍慢所制怀嫌恨心不至其所不受所请是名有犯有所违越非染违犯无违犯者或有病或无气力或心狂乱或处悬远或道有怖或欲方便调彼伏彼出不善处安置善处或余先请或为无间修诸善法欲护善品令无暂废或为引摄未曾有义或为所闻法义无退如为所闻法义无退论议决择当知亦尔或复知彼怀损恼心诈来延请或为护他多嫌恨心或护僧制不至其所不受其请皆无违犯问怀嫌恨心不至其所非染违犯何故地持论云是犯染污耶解云尽旧翻译家执笔谬耳不须致怪八福田者如前已说。   若佛子。   经若佛子自下第四释别请戒违平等福是故制也文分有三初人次应行后举过结罪此即标人。   有出家菩萨在家菩萨及一切檀越请僧福田求愿之时应入僧坊问知事人今欲次第请者即得十方贤圣僧而世人别请五百罗汉菩萨僧不如僧次一凡夫僧若别请僧者是外道法七佛无别请法不顺孝道若故别请僧者犯轻垢罪。   经出家菩萨下第二明应行如文可知经而世人别请下第三举过结罪言七佛者并在此ス应犯近在百劫之内长寿诸天曾所见闻且说七佛道理一切三世诸佛亦无别请然此别请七众同犯大小不同小乘亦许别请法故(勘文)此中自有两释一云一会之处都无僧次此即犯罪一会之内有请僧次余即别请此即无犯一云俱别请皆是犯也所言七佛者谓过去三佛贤劫四佛是为七佛故智度论第九卷云九十劫有三佛后一劫有千九十劫初有毗婆尸佛第三十劫中有二佛一名尸弃二名鞞怒沙付第九十一劫初有四佛一名迦罗鸠[山*食]陀二名迦那含牟尼三名迦叶四名释迦牟尼解云毗婆尸亦名毗婆沙亦名惟卫即是梵音有轻有重故有不同其义一也此云胜见亦云种种见亦云广见言尸弃者亦名式此云胜亦最上言毗怒少付者亦名毗舍婆亦言[口*((白-日+田)/廾)]舍亦云浮舍亦云随叶此云一切胜亦云广生言迦罗鸠餐陀者亦云𤘽留孙亦云𤘽楼秦亦云迦罗鸠村大此云顶言𤘽那含牟尼者或言迦那伽牟尼𤘽那含此云无节树牟尼者此云忍亦云满亦云寂言迦叶者此翻姓从姓名言释迦牟尼旧翻能忍亦云能满今大唐翻能寂。   若佛子。   经若佛子自下第二有二戒明利行障释二为二此即第一明邪命自活戒违绝命违利行制七众同犯唯在出家文分有二先人后举非显罪此即标人。   以恶心故为利养贩卖男女色自手作食自磨自舂占相男女解梦吉凶是男是女咒术工巧调鹰方法和合百种毒药千种毒药蛇毒生金银蛊毒都无慈心犯轻垢罪。   经以恶心故下第二举过结罪若依此经邪命之法有十二种一为利贩卖男女色七众同犯二自手作食制出家众开在家者三自磨自舂亦尔四占相男女五解梦吉凶六咒术七工巧八调鹰方法九和百种毒药十蛇毒十一生金银十二蛊毒若依大智度论四种口食名为邪命彼论第四云净目女问舍利弗言不净活命舍利弗言有出家人合药种谷殖树等不净活命者是名下口食有出家人观星宿日月风雨雷电礔礰不净活命者是名仰口食有出家人曲媚豪势通使四方巧言多求不净活命者是名方口食有出家人学种种咒术上算吉凶如是等种种不净活命者是名四维口食姊我不堕是四不净食我用清净乞食活命由其五家缘即犯此戒一者事谓所为事即合药等事二者想谓生彼想三者起欲乐谓起不净活命之欲四者烦恼谓贪利养或瞋恚等或愚痴等或具不具五者究竟谓事究竟此中意说若不善心作如是等种种邪命是染违犯若为利益诸有情故行合药等是无所犯故瑜伽云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生起诡诈虚谈现相方便研求假利求利味邪命法无有羞耻坚持不舍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无违犯者若为除遣生起乐欲发勤精进烦恼炽盛蔽抑其心时时现起。   若佛子。   经若佛子自下第二释不敬好时戒七众同犯一云唯制在家斋三长月本为在家故初说胜所以未出家菩萨行恶菩萨行恶方便亦犯戒故文分有二先人后罪此即标人。   以恶心故自身谤三宝诈现亲附口便说空行在有中为白衣通致男女交会淫色缚著于六斋日年三长斋月作杀生劫盗破斋犯戒者犯轻垢罪。   经以恶心下第二举非结罪年长斋月者此有三种一正月二五九月谓是正月诸众生类生现之初五月即是兴盛之中九月即是诸众生类欲藏之初故此三月名长斋月又优婆塞戒经解云为亡者修福即有三时春二月夏五月秋九月若依此经二月为初五月为中九月为后今会此文三长月者从正月后半至二月前半以为初月五月后半至六月前半以为中月九月后半至十月前半为后斋月如是经文各据一义故不相违大智度论第十五云问何六斋日受八戒修福答是日恶鬼逐人欲夺人命疾病㐫衰令人不吉故劫初圣人教人持斋问何故诸鬼辈以此六日恼害于人答如天地本起经云劫初成时有异梵天王子诸鬼神父修梵志苦行满天上十二岁于此六日割肉出血著于火中是故鬼神于此六日辄有势力又救疾经及四天王经云此六日帝释四王及太子并使者下来令得祸福初说受斋经云斋日夜一分禅一分读经一分卧是为菩萨斋日法正月十四日受十七日解四月八日受十五日解七月一日受十六日解九月十四日受十六日解若依是经有四长斋随其机宜见闻不同不可致怪余文可解上来第一正释十戒讫说。   如是十戒应当学敬心奉持制戒品中广解。   经如是十戒等者自下第二明劝奉持悬指余品。   佛言佛子。   经佛言下第四饶益戒先释后结前中有二一初有三戒明利行障次明有六戒是摄善法戒前中释三即分为三此即第一明不行救赎戒文分有三初人次应后结过此即标人。   佛灭度后于恶世中若见外道一切恶人劫贼卖佛菩萨父母形像贩卖经律贩卖比丘比丘尼亦卖发心菩萨或为官使与一切人作奴婢者。   经佛灭度后下第二明应行于中有二初时次明所应作境后明应行此即第一明时节也谓佛灭度后像法末法恶世之中经若见外道恶人等者自下第二明所应作境此有五种一卖佛菩萨形像二卖父母形像三经律四比丘比丘尼五发心菩萨道人谓卖初发心人与一切人作奴婢者。   而菩萨见是事已应生慈心方便救护处处教化取物赎佛菩萨形像及比丘比丘尼发心菩萨一切经律。   经菩萨见是事已自下第二正明应行虽有两文第二明应行竟。   若不赎者犯轻垢罪。   经若不赎者自下第三结过七众同犯大小不同谓声闻教若见眷属被他贩卖而不赎者犯第七聚(勘文)经像余人不别制也由具五缘犯是戒也何等为五一者事谓经像及卖并作奴婢等事二者想谓生彼想三者欲谓起不赎之欲四者烦恼谓贪瞋痴或具或不具五者究竟谓不往赎取若自有病若无气力若了知彼自能成办若知所作能引非理能引非法若于善品正勤修习不欲暂废若性愚钝于所闻法难受难持若为持护多有情意故不救赎无所违犯。   若佛子不得畜刀杖弓箭贩卖轻秤小斗因官形势取人财物害心系缚破坏成功长养猫狸猪狗若故养者犯轻垢罪。   经若佛子自下第二明畜非法器文分有三初人次明不应后结过如文可见不须繁述。   若佛子。   经若佛子自下第三明斗战嬉戏戒文分有三初人次所不应行后结过此即标人。   以恶心故观一切男女等斗军阵兵将劫贼等斗亦不得听吹贝鼓角琴瑟筝笛箜篌歌叫伎乐之声不得樗[廿/补]围棋波罗塞戏弹棋六博拍毬掷石投壶牵道八道行城爪镜芝草杨枝钵盂髑髅而作卜筮不得作盗贼使命一一不得若故作者犯轻垢罪。   经以恶心故自下第二明所不应行复有五一不应见二事观者谓男女斗及军兵斗二不应九事听谓一吹贝二鼓三角四琴五瑟六筝七笛八箜篌九歌叫三不应六事杂戏谓樗[廿/补]等四不应五事卜茎谓成狐镜(明利所报云)。   若佛子护持禁戒行住坐卧日夜六时读诵是戒犹如金刚如带持浮囊欲度大海如草系比丘常生大乘信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诸佛是已成之佛发菩提心念念不去心若起一念二乘外道心者犯轻垢罪。   经若佛子自下第二有六戒明摄善法戒分有四初有三戒明精进鄣次有一戒是定度鄣次应教化明戒度鄣后有一戒明法施鄣前精连鄣中三戒分为三此即第一明退心戒七众同犯大小不同上第八戒背大向小此中所制宜说小行故有差别文分有三初人次应后结过如文可见菩萨地云越菩萨法于异道论及诸外论研求善巧深心宝玩爱乐味着非如辛药而习近之是名有犯是染违犯具缘多少如理应知。   若佛子常应发一切愿孝顺父母师僧愿得好师同学善友知识常教我大乘经律十发趣十长养十金刚十地使我开解如法修行坚持佛戒宁舍身命念念不去心若一切菩萨不发是愿者犯轻垢罪。   经若佛子自下第二不发大愿戒于中有三初人次明十愿后结过经常应人下第二明十大愿一愿发敬顺父母二愿得好师三愿好得同学善知识四愿教戒大乘五愿解十发趣六愿解十长养七愿解十金刚八愿解十地九愿如法修行十愿持佛戒经若一切菩萨下第三结如文可见。   若佛子发十大愿已持佛禁戒作是愿言宁以此身投炽然猛火大坑刀山终不毁犯三世诸佛经律与一切女人作不净行。   复作是愿宁以热铁罗网千重周匝缠身终不以破戒之身受于信心檀越一切衣服。   复作是愿宁以此口吞热铁丸及大流猛火经百千劫终不以破戒之口食信心檀越百味饮食。   复作是愿宁以此身卧大猛火罗网热铁地上终不以破戒之身受信心檀越百种床座。   复作是愿宁以此身受三百矛刺经一劫二劫终不以破戒之身受信心檀越百味医药。   复作是愿宁以此身投热铁镬经百千劫终不以破戒之身受信心檀越千种房舍屋宅园林田地。   复作是愿宁以铁锤打碎此身从头至足令如微尘终不以破戒之身受信心檀越恭敬礼拜。   复作是愿宁以百千热铁刀鉾挑其两目终不以破戒之心视他好色。   复作是愿宁以百千铁锥遍劖刺耳根经一劫二劫终不以破戒之心听好音声。   复作是愿宁以百千刀刃割去其鼻终不以破戒之心贪嗅诸香。   复作是愿宁以百千刀刃割断其舌终不以破戒之心食人百味净食。   复作是愿宁以利斧斩破其身终不以破戒之心贪着好触。   复作是愿愿一切众生悉得成佛菩萨若不发是愿者犯轻垢罪。   经若佛子下第三不誓坚固心文分有三先标人次发十大愿后举非结罪此即标人经发十大愿已下第二明发十三愿一者发愿不与女人作不净行如经宁以身投炽燃猛炎火坑等故谓此现身宁受现在暂时极苦不应暂戏受长时苦二者发愿不受衣服如经复作是愿宁以热铁罗网千重等故三者发愿不受百味食四者不受百种床坐五者不受百味之药六者不受房舍园林七者不受恭敬礼拜八者终不破戒之心视他好色九者终不破戒心听心好音声十者不以破戒之心贪嗅诸香十一者不破戒心食百味净食十二者不贪好触十三者愿一切人成佛问第三不受饮食与十一不受百味有何差别先举四事显其不受后举根门显不贪着故有差别复次先说口中不受百味后说心中不贪百味此中意说若诸菩萨防护正念即不犯戒不堕恶趣若失正念违犯净戒受无量苦是故菩萨发如是愿宁舍身命终不贪着香味触法云何菩萨防护正念不着五欲谓诸菩萨观生死中所有遇患防护正念如持油钵而不漏失故涅槃二十二云譬如世间有诸大众满十里王敕一臣持一油钵迳于中过莫令倾覆若弃一渧当断汝命复遣一人拔刀在后随而怖之臣受王教尽心坚持迳历尔所大众之中虽见可意五邪欲等心常念言我若放逸着彼所欲当弃所持命不全济是人以是怖因缘故乃至不弃一渧之油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于生死中不失念慧以不失故心不贪着。   若佛子。   经若佛子下第二明定度障亦名不入难处戒文分有三先人次应行后结过此即标人。   常应二时头陀冬夏坐禅结夏安居。   经常应二时至结夏安居者自下第二明应行于中有二先标次释此即总标头陀者大唐本云杜多亦云投多此云修治严戒行修治心故如大智度论七十二云十二头陀不名为戒即戒庄严戒行修若依瑜伽杜多差别有十二十三故彼论第二十五云何成就杜多功德谓常期乞食次第乞食但一坐食先止后食但持三衣但持毳(元满反细毛也)衣持粪扫衣住阿兰若常居树下常居迥露常住冢间常期端坐处如常坐如是依止若食若衣若诸敷具杜多功德或十二种或十三种于乞食中分为二种一随得乞食二者次第乞食广说乃至当知此中若依乞食无差别性唯有十二若依乞食有差别性便有十三乃至广说或有处说头陀有十二事奉食亦有五一不受别请二当一食三中后不饮汤水四一坐食五节量食住处有五一阿练若处二者不卧三者冢间四者树下五者露地衣有二种一正畜三衣二常纳衣(勘文)如是等说有不用者随其根宜见闻不同问何因缘故说此头陀解云此所化生有其三种一食贪者二衣贪者三处贪者如其次第善治三贪故说十二或十三种广如瑜伽二十五大智度论七十二说恐繁略述。   常用杨枝澡豆三衣瓶钵坐具锡杖香炉漉水囊手巾刀子火燧镊子绳床经律佛像菩萨形像而菩萨行头陀时及游方时行来百里千里此十八种物常随其身头陀者从正月十五日至三月十五日八月十五日至十月十五日是二时中此十八种物常随其身如鸟二翼若布萨日新学菩萨半月半月布萨诵十重四十八轻戒时于诸佛菩萨形像前一人布萨即一人诵若二人三人乃至百千人亦一人诵诵者高座听者下坐各各被九条七条五条袈裟结夏安居一一如法。   经常用杨枝自下第二广释于中有三初明头陀之具次头陀时后明布萨此即第一明头陀具有十八物常随其身一者杨枝二参豆以三衣为三言三衣者一旧云僧伽梨此音讹也应云僧伽致或僧伽胝唐云合或云重谓割而合成又重作也此衣必割截而成之余之二衣或割不割若法密部说一切有部等分不割成二郁多罗僧或云郁多罗僧伽或云优多罗僧亦犹梵音轻重不同讹转也唐云上着衣常所服中最在其上故以名也或云覆左肩衣三安陀会或作安陀卫或作安陀婆婆或作安陀罗䟦萨唐云宿衣谓近或云里衣如是三衣名为袈裟袈裟者唐云不正色也诸辛木中若皮若叶若华等不成五味难为食者则名迦娑此物染衣其色浊赤故本五浊之浊亦名迦沙天竺比丘多用此色又如幻三昧经云普言无垢秽又义离尘服或云间色衣真谛三藏云袈裟此云赤血色衣外国虽有五部不同并皆赤色言黑木兰者但点之异名六者瓶七钵八者坐具九钖杖十香炉十一水囊十二手巾十三刀子十四火燧十五镊(而叶反)十六绳床十七经律十八佛菩萨像有人云此十八物随阙一物犯轻垢罪今解此中不入难处以为戒耳此十八物若具不具无所违犯经头陀者下第二明时节如文可见经若布萨时自下第三明布萨也布萨者此云增长亦名增养长善故说为增长。   若头陀时莫入难处若国难恶王土地高下草木深邃师子虎狼水火风难及以劫贼道路蛇毒一切难处悉不得入一切难处故头陀行道乃至夏坐安居是诸难处亦不得入此难处况行头陀者见难处故入者犯轻垢罪。   经若头陀时莫入难处第三举非结罪先举非谓不应入难处后结罪可知。   若佛子。   经若佛子自下第八明次第戒违失威仪故制七众同犯大小俱制文分有四一人二应三不应四结过此即初也。   应如法次第坐先受戒者在前坐后受戒者在后坐不问老少比丘比丘尼贵人国王王子乃至黄门奴婢皆应先受戒者在前坐后受戒者次第而坐。   经应如法次第自下第二明应行众有七种一者比丘二者比丘尼三者正学四者勤䇿五勤䇿尼六者近事七者近事女然释此坐次自有三释一云比丘众中先受菩萨戒以为上坐谓如有一声闻戒中在后受戒菩萨戒中在前受戒有一人声闻戒中先受具戒菩萨中在后而受此二众中先受菩萨戒为上坐后受为下余之六种准此可知此中意说如是七众随其所应比丘为上比丘尼为次乃至最后说在家者受菩萨戒虽有先后而不得在家在出家上说其次第不应相离男女大小类各别故一云有声闻戒在先而受而不受菩萨戒有声闻戒在后而受于菩萨戒在先而受此二众中若有菩萨戒有不受菩萨戒者菩萨戒以为上坐戒最胜故二人若受菩萨戒复以本声闻夏为次第余之六种准此应知一云出家菩萨但以声闻戒夏为次第依声闻法得出家故虽有三释初说为胜。   莫如外道痴人若老若少无前无后坐无次第兵奴之法我佛法中先者先坐后者后坐而菩萨不次第坐者犯轻垢罪。   经莫如外道下第三明不应如文可知经而菩萨下第四结过具缘多少如理应知若诸菩萨见耆长来不推胜坐是即轻罪如瑜伽论云见诸耆长有德可敬同法者来怀嫌恨心不起迎来不推胜坐是名有犯乃至广说。   若佛子。   经若佛子自下第三明布施度谓财法可知违摄善之义是故制也七众同犯大小不同文分有三初人次应后结过此即标人。   常应教化一切众生建立僧坊山林园田立作佛塔冬夏安居坐禅处所一切行道处皆应立之而菩萨应为一切众生讲说大乘经律若疾病国难贼难父母兄弟和上阿阇梨亡灭之日及三七日乃至七七日亦应读诵讲说大乘经律斋会求福行来治生大火所烧大水所漂黑风所吹船舫江河大海罗刹之难亦读诵讲说此经律乃至一切罪报三恶七逆八难杻械枷锁系缚其身多淫多瞋多愚痴多疾病皆应读诵讲说此经律。   经常应教化自下第二明应此复有二初教令修福德次明福德之中复有四种一者建立僧房二者园林中立作佛塔三者建立安居坐禅处四者立行道处如文可解经而菩萨下第二明修行解此所为有十七种一者病难谓国之内多诸疾病二者国难谓诸恶王治国之时或国被歒时三者贼难四者所尊云时五者行来时谓远行来时六者持生时或有经本云持生持生者受生异名谓现此生彼时名持生时(思)七者火难八者水难九者风难十者罗刹难十一者一切罪报谓定不定等十二者三报谓现生后报或三报者谓三途报十三七逆后当分别十四者八难八难者如增一阿含经云一地狱二畜生三饿鬼四长寿天五在边地六六情不具七心识邪见八佛不出也十五者牢狱十六者三毒十七者自身疾病如上所说十七胜将中读诵讲说大乘经律。   而新学菩萨若不尔者犯轻垢罪。   经而新学菩萨下第三结过如文可知此中意说如是难时讲大乘经如实正理而不宣说犯轻垢罪故瑜伽云若菩萨安住净戒律仪见诸有情为求现法后法事故广行非理怀嫌恨心怀恚恼心不为宣说如实正理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若由懒堕懈怠所蔽不为宣说非染违犯无违犯者若自无知若无气力若转请他有力者说若即彼人自有智力若彼有余善友摄受若欲方便调彼伏彼广说如前若知为说如实正理起嫌恨心若发恶言若颠倒受若无爱敬若复知彼性弊陇戾不为宣说皆无违犯。   如是九戒应当学敬心奉持梵坛品中当说。   经如是九戒下第二劝持悬指余品。   佛言佛子。   经佛言佛子自下第五有九戒明饶有情戒于中有二初正释九戒后结别释之中即分为九此即第一明简授戒违遍利义是故制也是行障文分有三先人次释授戒后举过结罪此即第一标人也。   与人受戒时不得简择一切国王王子大臣百官比丘比丘尼信男信女淫男淫女十八梵六欲天无根二根黄门奴婢一切鬼神尽得受戒。   经与人受戒时自下第二明授戒法于中有四一简受戒人二释威仪三简其七难四出家不得礼拜俗人此即第一简受戒人十八天者即上所说十八梵也欲界诸天略而不说所以者何若举初后中自显故谓初说人后说色界诸天不待说成故。   应教身所著袈裟皆使坏色与道相应皆染使青黄赤黑紫色一切染衣乃至卧具尽以坏色身所著衣一切染色若一切国土中国人所著衣服比丘皆应与其俗服有异。   经应教身所著自下第二明其威仪袈沙者此云胡衣或云离尘衣。   若欲受戒时师应问言汝现身不作七逆罪耶菩萨法师不得与七逆人现身受戒七逆者出佛身血杀父杀母杀和上杀阿阇梨破羯磨转法轮僧杀圣人若具七遮即身不得戒余一切人尽得受戒。   经若欲授戒时自下第三简其七难若犯七难现身不得受戒此中意说若犯七逆未得忏悔虽是忏悔而未得好相如是之人于现身不得受戒若先犯五逆后于诸佛菩萨前至心忏悔亦得受戒而此经云现不得不受者据未忏悔未得好相故作是说故决毗定尼经云若有菩萨成就五无间罪犯于女人或犯男子或有故犯犯塔犯僧如是余犯菩萨应当于三十五佛前所犯重罪昼夜触处至心忏悔广说乃至菩萨若能称彼诸佛所有名号常于昼夜行三事者得离犯罪及诸忧悔并得三昧解云三事者一礼佛忏悔二回向三发愿具如彼经此中意说若人称佛名及念佛功德所有善根无量无边由此能灭罪障令得清净如涅槃经第十九云大王假使一月常以衣食供养恭敬一切众生不如有人一念念佛所得功德十六分一假使锻金为人车马载宝其数各百以用布施不如有人发心向佛举足一步或有人云若犯七逆于现身中必不得戒言七逆者一出佛身血二者杀父三者杀母四者杀和上五者杀阿阇梨六者破羯磨僧及法轮僧七者杀圣人然释七逆五门分别一者辨体二者约人分别三者处四者时五者趣分别第一辨体诸宗不同依萨婆多云第六一种落业为性余之六种身业为性如应杀生杀方便故若依经部意业为性如正理论第四十三云且上坐言三业为体身业语业二独能招异熟果理难成故但以意业所作事重故许能感殊胜异熟今依大乘与萨婆多自有差别身语二业以思为体能发语思名为语业非如萨婆多色声为性色声定非业自性故次约人分别者能破僧者要大苾刍非在家等唯见行者非爱行住净行人非破戒者以犯戒者言无威故余之六种通于男女有戒无戒所言处者破僧无间要异处破非对大师以诸如来不可轮逼言词威肃对必无能余之六种随其所应言时者出佛身血破法轮僧佛在世时客有此事佛灭度后无真大师为歒对故所余五种破羯磨僧通于余时五趣分别者法轮僧及出佛身血唯人瞻部洲瞻部洲中佛出世故余通人三洲除北俱卢洲彼处无有杀生等故如是等义广释如瑜伽论第九毗婆沙第一百一十六第一百一十九俱舍十七十八正理四十三说非是中要略而不说。   出家人法不向国王礼拜不向父母礼拜六亲不敬鬼神不礼但解法师语有百里千里来求法者。   经出家人法自下第四明出家人不礼俗人为敬法故。   而菩萨法师以恶心瞋心而不即与授一切众生戒者犯轻垢罪。   经而菩萨自下第三举过结罪。   若佛子。   经若佛子自下第二释为利授戒实无所解为利强授有误之失是故制也文分有三初人次应后举过结罪此即标人。   教化人起信心时菩萨与他人作教戒法师者见欲受戒人应教请二师和上阿阇梨。   经教化人下第二明应行复分有二一明能教人二明正教此即初也经见欲受菩萨戒时自下第二明正应教于中有四一者教请二师二者问七难三者应教忏悔四者总结此即第一教请二师若依瑜伽但请羯磨师不请和上若依此经教请二师何故如是有不同者若于近处堪作和上菩萨僧者应请二师是为第一若于近处无人堪作虽有菩萨堪作和上而能授者事缘不具但请一师受亦得戒各据一义故不相违。   二师应问言汝有七遮罪不若现身有七遮师不应与受戒无七遮者得受若有犯十戒者应教忏悔在佛菩萨形像前日夜六时诵十重四十八轻戒苦到礼三世千佛得见好相若一七日二三七日乃至一年要见好相好相者佛来摩顶见光华种种异相便得灭罪若无好相虽忏无益是人现身亦不得戒而得增受戒若犯四十八轻戒者对首忏罪灭不同七遮而教戒师于是法中一一好解。   经二师应问自下第二应问七难义如前说经若有凡十戒者自下第三明忏悔然忏悔经论不同菩萨地云若诸菩萨以上品缠违犯如上他胜处法失戒律仪应当更授若中品缠违犯如上他胜处法应对于三补特伽罗或过是数应如发露除恶作法若下品缠违犯如上他胜处法及余违犯应对于一补特伽罗发露悔法当知如前此中意说所犯之罪有二种聚一者不还净聚二者还净聚还净聚中开忏悔法如法已还得安住清净戒故不还净聚不开悔法若悔不得还住净戒是故但说应当更受道理亦有忏悔之法又决定毗尼经云若有菩萨犯于初戒于十众前以正直心愍重忏悔解云言初戒者四重名初指五十戒之初故此中自有二释一云犯此四重有其三种何等为三一者上品缠犯二者中品缠犯三者下品缠犯若上品缠犯初戒者于十人前或于佛前以愍重心发露忏悔忏悔灭罪应当更受罪若不灭虽是受戒而不得戒若得好相知罪得灭中下品便犯初戒者对于三人及对一人至心忏悔即得灭罪而此唯说对十人者但说初人后即一人略而不说一云此中所言犯于初戒对十人者但说中下品缠犯者所以者何上品缠犯不能还净故此不说此言十人者极少二三人多亦无妨故不相违问以上品缠犯他胜处失戒律仪不能还净何故大方等陀罗尼经云行此一法已若有众生犯五逆罪身有白癞若不除差无有是处若菩萨二十四戒沙弥十戒叉沙弥尼戒比丘戒比丘尼戒如是诸戒若犯一一诸戒当一心忏悔若不还生无有是处除不至心解云随其根宜见闻不同不可会释若作是说依瑜伽说上品缠犯他胜处法舍律仪不能还净必应更受若依方等陀罗尼说无有犯重即舍者舍戒功德不舍种体不舍种故如法忏悔净戒还生或依实义如瑜伽说而言还生者依下中品犯他胜处有还净义密意说言若不还生无有是处为欲引摄暂犯他胜处住犹预者生决定心说是密言或瑜伽说他胜处与此经说二十四戒意别不同此经是根本他胜处法犯已还生此有何失不舍戒故经教戒师自下第四结。   若不解大乘经律若轻若重是非之相不解第一义谛习种性长养性不可坏性道种性正法性其中多少观行出入十禅支一切行法一一不得此法中意。   经若不解等者自下第三举过结罪先举过后结罪此即举过过者谓不解也不解第一义谛者此有二种一者信解二者证解未得二解故言不解习种性者经论不同依瑜伽说发心已前名性种姓发心已去名习种姓故彼论三十五云云何种姓略有二种一本姓住种姓者从无始世展转传来法尔所得是名本性住种姓二习所成种姓者谓先串习善根所得是名习所成种姓此中意说闻勋所成名习种性依本业经习种姓者位在十解故彼经云习种性中有十人其名发心住菩萨治地住菩萨乃至第十灌顶菩萨或有人言瑜伽论说习种姓者亦在十解闻慧唯在十解上故如本业经云六种姓亦名六慧闻慧思慧修慧无相慧照寂慧寂照慧当慧闻当慧既是十解中摄故知种在十解已上虽有两释初说为胜本业经中但说十解是闻思慧不说闻勋唯在十解不通上下故不相违命此经言习种性者但取十解所以者何十信位中若退若进决定故故此不说如本业经云佛子若退若进者十住以前一切凡夫法中发三菩提心学行佛法信想心中行者是退分善根若一劫二劫乃至十劫修行十信得入十住而言七住以前名退分者为摄一分懈怠有情假说退分而实不退也问若十解以前是退分者何故无性摄论颂曰清净增上力坚固心升进名菩萨初修三无数大劫释曰从无始来生死流转齐何当言三无数劫最初修行为答此问故说伽陀坚固心升进者虽遇恶友方便破坏终不弃舍大菩提心广说乃至大菩提心所修善根念念增坚固不退增进不生喜足齐是名为最初修行三无数劫解云退有二种一者现行二者种子十信菩萨若其现行容有退义由此道理经说退若种解脱分善根种子必无退义以此义故论说不退故不相违言长养性者谓此十行六种性中性种姓也不坏性者谓十回向道种性者谓四善根此十回向及四善根名道种性言正性者谓即十地舍异生性入圣故名为正性或断恶趣品邪业烦恼故言正性有说通性者此显十地圣道性故名为道性言正性者等妙两觉名为正性因行正满果正现前故言正性余如前说此中意说显六种姓六种姓者如本业经云习种性姓种姓道种性圣种性等觉种性妙觉种性复名六忍信忍法忍顺忍正忍无垢忍一切智忍广如瑜伽抄会言多少观行者谓修十八胜处随多少行观诸色故或多少行随其所应在余行中若多若少随分观行言出入十禅支者十禅支定或出或入十禅支者十八禅支修为十支初静虑中具五支谓寻伺喜乐心一境性第二静虑加内等净所余三支前已说第三静虑加足三支舍念正知所余一支前已说第四静虑加二支谓不苦不乐余之三种前已说故言十禅支于如是等行法之中亦得此法中意名为不解。   而菩萨为利养故为名闻故恶求贪利弟子而诈现解一切经律是自欺诈亦欺诈他人故与人受戒者犯轻垢罪。   经而菩萨下第二正举过结罪问此与第十八戒何别解云第十八戒直说不解为他作师此戒为利与人授戒故有差别利养摄御徒众是染违犯故瑜伽云贪着供事增上力故以爱染心管御徒众是名有犯是染违犯无违犯者不贪供侍无爱染心管御徒众若依此说虽未研究甚深法性而不求利但以慈悲相应之心随分随力与授戒者皆无违犯具缘多少如理应知。   若佛子。   第三为言人说戒文有三初明标人如说若佛子故。   不得为利养故于未受菩萨戒者前外道恶人前说此千佛大戒邪见人前亦不得说除国王余一切不得说是恶人辈不受佛戒名为畜生生生不见三宝如木石无心名为外道邪见人辈木头无异。   经不得利自下第二明不应未受戒人前不得说戒者谓未发大乘心前不得说十佛戒虽未受戒已发大愿为说无过而此说言未受戒前不得说戒者从多而说多分来受戒人闻菩萨戒生怖畏故生诽谤故是故制也除国王王子者若不为说破灭法故言千佛戒者贤劫千佛。   而菩萨于是恶人前说七佛教戒者犯轻垢罪。   经而菩萨自下第三结罪持地论第四卷云欲受戒者应先为说菩萨戒犯不犯相令受者自心观察我能受戒又菩萨善戒经云不信受教者及不成就优婆塞戒不成就沙弥戒不成就婆罗提木叉戒者不得听菩萨戒听者得罪若比丘犯婆罗提不愧不悔听菩萨戒得偷兰遮罪若犯偷兰遮不愧不悔听菩萨戒得僧残罪(勘)。   若佛子。   经若佛子自下第四明破戒受施戒文分有三初人次不应后结罪此即人也。   信心出家受佛正戒故起心毁犯圣戒者不得受一切檀越供养亦不得国王地上行不得饮国王水五千大鬼常遮其前鬼言大贼若入房舍城邑宅中鬼复常扫其脚迹一切世人骂言佛法中贼一切众生眼不欲见犯戒之人畜生无异木头无异。   经信心出自下第二明不应行谓破戒人不应受信施等所言大贼者如世间贼能夺财宝及害命根此中大贼亦复如是能夺他人法身慧命及恒沙等功德大宝故大智度论第十五云破戒之人不可共止犹如恶贼难可亲近破戒之人难可共住譬如毒蛇破戒之人虽似比丘譬如尸死在眼人中破戒之人如伪珠在真珠中譬如伊兰在栴檀林中破戒之人若着法衣则是熟铜铁鍱以缠其身若持钵盂则是盛洋铜器若所啖食即是吞烧铁丸饮热洋铜若受人供养供给则是地狱狱卒守人若入精舍即是入大地狱若坐众僧床㯓是为坐热铁床上。   若毁正戒者犯轻垢罪。   经若毁正戒自下第三结罪。   若佛子。   经若佛子自下第五不供养戒文分有三如前可知。   常应一心受持读诵大乘经律剥皮为纸刺血为墨以髓为水折骨为笔书写佛戒木皮谷纸绢素竹帛亦应悉书持常以七宝无价香华一切杂宝为箱囊盛经律卷。   经常应下第二明应于中有六一者受谓于师前领所未解二者持谓受已不忘三者读四者诵五者书写六供养第五书写中云剥皮为纸等者标其心极愍重法故不惜身命如大智度论第十八。   复次爱法梵志十二岁中遍阎浮提求知圣法而不能得时世无佛佛法亦尽有一婆罗门言我有圣法一偈若实爱法当以与汝答言实爱法婆罗门言若实爱法当以汝皮为纸以身骨为笔以血书写之当以与汝即如其言破骨剥皮以血写偈如法应修行非法不应受今世亦后世佛法者安稳。   若不如法供养者犯轻垢罪。   经若不如法下第三结罪菩萨地云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于日日中若于如来或为如来造制多所若于正法或为正法造经卷若于僧伽谓十方界已入大地诸菩萨众若不以其或少或多诸供养具而为供养下至以身一拜礼敬下至以语一四句颂赞佛法僧真实功德下至以心一清净信随念三宝真实功德空度日夜是名有犯若不恭敬懒堕懈怠而违犯者是染违犯若误失念而违犯者非染违犯无违犯者谓心狂乱若已证入净意乐地常无违犯。   若佛子常起大悲心若入一切城邑舍宅见一切众生应唱言汝等众生尽应受三归十戒若见牛马猪羊一切畜生应心念口言汝是畜生发菩提心而菩萨入一切处山川林野皆使一切众生发菩提心是菩萨若不发教化众生心者犯轻垢罪。   经若佛子自下第六不教化众生戒文分有三此即标人经常起大悲自下第二明应行言三归者如优婆塞戒经第五卷云善男子为破诸苦断诸烦恼忧受于无上寂灭之乐以是因缘受三归依如汝所问云何三归依者善男子谓佛法僧佛者能说怀烦恼破因得正解脱法者即是怀烦恼因真实解脱僧者破烦恼因得正解脱又八戒斋品云善男子若人能受三归依者当知是人所得果报不可穷尽乃至广说如说受持不忘语戒现身得王位一日一夜持八戒得生天上故涅槃经第十五云波罗奈国有屠儿名曰广额于日中杀无量羊舍利弗即受八戒经一日夜是因缘命终得为北方天王毗沙门子经若不教化自下第三结罪如瑜伽云摄受徒众怀嫌恨心而不随时无倒教授是名有犯是染违犯。   若佛子常行教化起大悲心入檀越贵人家一切众中不得立为白衣说法应白衣众前高座上坐法师比丘不得地立为四众说法若说法时法师高座香华供养四众听者下座如孝顺父母敬顺师教如事火婆罗门其说法者若不如法说者犯轻垢罪。   经若佛子自下第七明说法不如法戒文分有四此初标人经常行自下第二明不应行经若不说法时自下第三明应经说法者自下第四结罪如文可解。   若佛子皆以信心受佛戒者若国王太子百官四部弟子自恃高贵破灭佛法戒律明作制法制我四部弟子不听出家行道亦复不听造立形像佛塔经律破三宝之罪而菩萨故作破法者犯轻垢罪。   经若佛子自下第八憍慢破法戒文分有二初人后举过结罪此即标人经皆以信心下第二举过结罪先明过非后即结罪此即显过如文应知经而故作下第二结罪。   若佛子以好心出家而为名闻利养于国王百官前说七佛戒横与比丘比丘尼菩萨戒弟子作系缚如师子身中虫自食师子肉非外道天魔能破坏若受佛戒者应护佛戒如念一子如事父母而闻外道恶人以恶言谤佛戒时如三百鉾刺心千刀万杖打拍其身等无有异宁自入地狱百劫而不用闻一恶言破佛戒之声而况自破佛戒教人破法因缘亦无孝顺之心若故作者犯轻垢罪。   经若佛子自下第九破法自缘戒内破和合之义外绝信乐之益是故制也文分有三如文应知如上九戒如其所应是四摄障。   如是九戒应当学敬心奉持。   经是九戒下第二释劝奉持上来别释四十八轻戒说。   诸佛子是四十八轻戒汝等受持过去诸菩萨已学未来诸菩萨当学现在诸菩萨今学。   经诸佛子此是四十八轻戒自下第三总劝受持上来第二释四十八轻戒说一释十重次释轻戒虽有两文第二正释戒相讫。   诸佛子谛听此十重四十八轻戒三世诸佛已诵当诵今诵我今亦如是诵汝等一切大众若国王王子百官比丘比丘尼信男信女受持菩萨戒者应受持读诵解说书写佛性常住戒卷流通三世一切众生化化不绝得见千佛佛佛授手世世不堕恶道八难常生人道天中我今在此树下略开七佛法戒汝等当一心学波罗提木叉欢喜奉行如无相天王品劝学中一一广明三千学士。   经弟子听自下第三总劝流通于中有二初佛劝持流通后菩萨奉行前中有五一三世佛已当今诵说证不虚二汝等一切下正劝流通三得千佛下明流通利益四我今此下劝今奉持五如无相品下悬指说处三千学者三威律仪等虽有五文第一明如来劝流通奉持竟。   时座听者闻佛自诵心心顶戴喜跃受持。   经时坐听者下第二菩萨奉持行上来正说有二第一正释竟。   尔时释迦牟尼佛说上莲华台藏世界卢舍那佛心地法门品中十无尽戒法品竟千百亿释迦亦如是说从摩醘首罗天王宫至此道树下十住处说法品为一切菩萨不可说大众受持读诵解说其义亦如是千百亿世界莲华藏世界微尘世界一切佛心藏地藏戒藏无量行愿藏因果佛性常住藏。   经尔时释迦自下大段第二明总结上说心藏者十世界海名为心藏地藏者谓四十心戒藏者结无尽戒无量行愿者谓十忍等名无量行十大愿等名无量愿因果者结上所说戒是一切诸佛本原佛性种子又结当当有因故有当当常住法身佛性常住者结上所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   如如一切佛说无量一切法藏竟千百亿世界中一切众生受持欢喜奉行若广开心地相相如佛华光王七行品中说。   经如如一切佛说等者于此中大分有三一序分二正说三流通自下第三明流通分。  稽首无上大道师  于一切法智无碍  救护一切大悲者  甚深微妙契经海  已证二空诸菩萨  及余一切发大愿  今依戒经相应论  略释菩萨清净戒  决判持犯差别相  在佛及圣慈氏等  受斯微妙善根本  惠施有识证法性  明人忍慧强  能持如是法  未成佛道间  安获五种利  一者十方佛  愍念常守护  二者命终时  正见心欢喜  三者生生处  为净菩萨友  四者功德聚  戒度悉成就  五者今后世  性戒福慧满  此是佛行处  智者善思量  计我著相者  不能信是法  灭尽取证者  亦非下种处  欲长菩提苗  光明照世间  应当静观察  诸法真实相  不生亦不灭  不常复不断  不一亦不异  不来亦不去  如是一心中  方便勤庄严  菩萨所应作  应当次第学  于学于无学  勿生分别想  是名第一道  亦名摩诃衍  一切戏论处  悉由是处灭  诸佛萨婆若  悉由是处出  是故诸佛子  宜发大勇猛  于诸佛净戒  护持如明珠  过去诸菩萨  已于是中学  未来者当学  现在者今学  此是佛行处  圣主所称叹  我已随顺说  福德无量聚  回以施众生  共向一切智  愿闻是法者  疾得成佛道   梵网经述记卷下末(大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