卍续藏第 37 册 No. 0660 涅槃经疏私记   涅槃经疏私记目次卷第一释序品第一卷第二释纯陀品第二卷第三释哀叹品第三卷第四释长寿品第四释金刚身品第五释名字功德品第六卷第五释四相品第七释四相品下释四依品第八释邪正品第九释四谛品第十释四倒品第十一卷第六释如来性品第十二释文字品第十三释鸟喻品第十四释月喻品第十五释菩萨品第十六释大众问品第十七卷第七释现病品第十八释圣行品第十九释圣行品下卷第八释梵行品第二十释梵行品之二释梵行品之三释梵行品之四释梵行品之五释婴儿行品第二十一卷第九释高贵德王品第二十二释德王品之二释德王品之三卷第十释德王品之四释德王品之五释德王品第六卷第十一释狮子吼品第二十三释狮子吼品之二卷第十二释狮子吼品之三释狮子吼品之四释狮子吼品之五释狮子吼品之六   涅槃经疏私记目次终   No. 660   天台涅槃疏私记卷第一(一本)   天台沙门 行满 集   ○释序品   释此疏文大分为二。先通释。次别释。初通释中文分为三。先论古人直消经文不分节章段。次分节下泛论分节之意。三今分下今家分文。   初云上代等者。略指梁朝已前。都不节目。所言代者。虽义立三十年。今取代更为异世义。异世弘法世世有之。故云代也。诸家分节广略不同。有科无科。贵在得意。如法华意难。须以十卷谈玄释妙。本迹二门说于佛意。此经亦尔。须明经旨开显及被末代。兼带之意同显佛性也。   次文云小山瑶者。吴兴鸟程小山寺瑶法师也。   关内凭者。即关中凭法师。以此分节为则也。   盈缩非一等者具如下文。或分为二三四等。皆以兰菊。若偏执者无三益。失一道四悉益也。   梁武等者。梁帝每下朝。戴褐帽子。被袈裟。自登座。讲涅槃经。分此经文为中前中后。故下文破云。黄昏夜半复齐何文也。   开善唯序正。以流通后分未来故也。   光宅是流通者。自弥天安公已来。经无大小分为三段。   灵味等者。灵味寺名。宝高法师作此分文。   问有缘起者。由纯陀施食。如来开常。说常住五果无差。纯陀发问。后与文殊共论以为缘起。后迦叶发三十四问。问中皆是缘起也。   答有余势者。正答至大众问品一十四品。从现病品去。具论五行十功德。乃至师子德王皆有余势也。   河西五门者。河西朗法师。今家分文名同。   婆薮者。亦云槃逗。此云天亲。造涅槃论。分为七分也。   兴皇八门者。兴皇寺名。朗法师时人号为伏虎朗。长干得意布等分为八门也。   而经遮论开者。经即今经。论是大论。经遮者。如下文。牧女添水乃至城中女人四度添之。故遮也。论开者。大论释大品。以八门分别。何者。以般若波罗蜜深。故以八门分之。犹如水深难度派之令浅。如人负重折之令轻。故云开也大论如止观记三。   今分下正解为五章。始自召请众乃至于涅槃用。一一皆明佛性之义。又此七义解释五章。一召请涅槃众者。五十二众咸集拘尸。权者宜请。实者须召也。二开演涅槃施者。开演只是法施也。三示涅槃行者。谓五行十功德也。四问答涅槃义者。师子吼以六重问答佛性之义。初明一体三宝至于六因果也。五折摄涅槃用者。从迦叶品说经末及陈如品。皆明用也。   道不孤运者。道有二种。一自行之道。二利生之道。自行从因至果。利他从果起因。   待时处伴者等。时谓二月十五日晨朝面门放光之时。亦表言教当当不绝。故从口吐也。处即俱尸那城双林之处。三世诸佛皆同此涅槃也。伴即五十二众也。   启照者。启犹开也。照即光也。   随类发声者。下至蛣𧏙五十二众。咸感声教会此拘尸也。   缘牵曰召者。远论过去久远。近论今生五味。堪开常住佛性为缘。实人召也。   招致曰请者。上能令下为招。致犹得也。大涅槃光咸令权实得益。乃至等觉菩萨犹得一分法身之益故也。   十方奔集者。奔踊也。法华疏云如来一命四方奔踊也。   咸为显发者。今开秘藏佛性得畅。权实之众皆以涅槃门修。名之为咸也。倾尽法藏。故云无吝也。   但不尽能受者。释无吝意。约昔教论。未堪闻大也。   初初毒涂者。乳名虽同。邪正有异。初以无常之毒断于邪常之乳。后执无常之毒。还为洗除即说真常之乳。初乳后乳名同义异也。   前同末异者。以诸菩萨先同邪常。后机成就为说无常。名为末异。初同无常。后说真常。此即二重。前同后异。皆为伺机待时也。   施常色力者。先施无常色力。今开昔无常色力常住色力施之故也。   因比丘请住者。即是三修比丘执无常教。请如来住世一劫半劫莫入涅槃也。   斥伪谈真者。斥三修伪。为说胜修。名之为真。   殷勤劝问者。广如下文。劝问戒律。有辞有权。至再至三。故云殷勤也。   随问施与者。从迦叶发问。长寿品去一十四品广答其问。皆令无常使法无滞。名之为与也。   法雨充溢者。自行内充。化他为溢也。   满拘尸城者。五十二众皆于此城咸受法味。名之为满也。   善巧方便者。如来托疾现身有病。广说无病。五行十德悉令进修。故言前也。   迦叶推请者。下文现病品三推三请如来说法也。   融怿者。怿悦也。   说三指一者。说三种病人。一谤大乘。二作五逆罪。三一阐提。如是之病定不可治。指一者。指可差之人。若遇瞻病若不遇等悉皆得差也。   浩然无尽者。洪大也。涅槃之体遍一切处。依正不二。故云无尽也。   举一等者。一谓佛性。诸即十方。佛性摄尽。故云蔽诸也。   若指咸谈海者。海具众德。万流咸会同一咸味。即喻佛如海。一切众生同归涅槃佛性海中无不摄尽也。   涅槃义者。只是佛性。一切众生皆悉有之。名为涅槃义故也。   佛性之体非善非恶等者。正因之理不当善恶。性通善恶。今约理说。名之为非也。   弥满无崖者。体之与用遍一切法。名曰无崖也。佛性之体犹如虚空。光明色相亦遍一切。善恶二用亦遍一切故也。   囊括等者。大论云。如囊中有宝。不探示人。人无知者。佛性亦尔。如囊之宝今以示。遍于善恶。括结也。概乎略也。止观记云。有底曰囊。无底曰囊也。   用善者。一切众生如罗睺罗。皆是佛之真子也。   用恶者。善星比丘是菩萨之子。常求佛过作一阐提。涅槃会中以受记莂也。   二子既然者。皆是如来善恶之子。等有佛性之用也。   邪正双用者。用是同义。又化用义也。   邪徒十外者。邪谓六师之徒。外谓十仙外道也。   中亦例尔者。大小偏圆中间三味。斥小入大。义为今昔也。   逆顺相由者。逆由于顺。顺由于逆。故云相也。   无始而始至无终者。涅槃之体本无始终。今分五章。故云始终也。   恶尽善穷等者。恶尽分通深浅。善穷究竟极位。亦应以六即分之。名为恶尽也。   折摄既休者。一期化毕。若有未度者亦作得度因缘也。   初中后说者。谓序正流通。初即对众。由众有施。由施修行。修行见理名之为中。于理有用名之为后也。   通论一言一事皆施众生者。言即涅槃之教。如下文云。若闻常住二字不堕恶道等。事即因果化人为事。谓五行为因。十德为果。众生即是五十二众。下至蛣𧏙。皆以佛性施之。   别对问缘者。三十四问以之为缘。一十四品佛以广答。故云而与也。   其文既广者。广答其问也。   其事亦明者。纯陀施常三修施四德。新伊三点。迦叶随问施与。故云明也。   规矩者。规圆矩方。若说偏渐以之为方。说大为圆。以方助圆。法则可执。依行契理。故云行也。   此经始终明佛性者。明佛性众佛性施。乃至佛性用故也。   别以一番问答者。下文师子吼六番明佛性义。至于六重。只因总而论六番。故云一耳。亦可五章只一章明之。故云一也。   如大地草木者。大地如佛性。众生如草木。故须法华中三草二木。五乘七善皆因大地而得增长。故云用也。   我法亦尔者。佛性之法遍于善恶。故名通也。   别论摄恶摄邪者。恶邪不出四悉。恶邪不同即世界。回心即生善。破恶即对治。入理即第一义也。   引证者。准文亦有通别。多文为通。一文为别也。   召请十方菩萨者。且据下位。故有召言。以权引实。但得益也。   大师子吼者。谓决定说。菩萨如师子子。吼如师子生。故云大也。   值我多有能相惠施者。如来以始终明常。纯陀以八斛糖粮充满大众。故云多有。由施食明常。故云能相也。   专心修习者。为大涅槃心。修行五行及不次等也。   得十功德者。功德约证。五行约修。故以证义明佛性义也。   六句者。只是六番问答也。如来具答六句也。   引一处文者。明五种佛性具对五章。首楞严对召请众。般若对施。金刚对行。师子吼对义。佛性对用。能四为能证。佛性是所证。能所皆相由借故也。   然佛性非一等者。理尚无一。岂有五耶。今以五名命之。令解非五之理也。   悉是如来同行知识者。如文殊等。皆过去为师。今为弟子。或行因之时为同行。或先成当成辅佛行化。故云知识也。   周照机理者。以种智知权实摄尽。名之为周。理有二种。一所契之理。二道理之理。皆悉能照所照。以成机缘也。   发掘觉藏者。觉者佛也。佛性藏理在众生身内。而人不知。如来示之。喻之如掘。故下文云芸除草秽等。藏以含藏为义也。   若从设教者。由智故说教。今从教边名施也。   是五一至不倾动者。五是次第行。一不次行。以一导五。皆令调直无诸邪曲。犹如虚空。不为偏小之所倾动也。   碎散烦恼者。烦恼坚牢犹如金刚。唯有羊角龟甲能坏。惑即三惑。今从总说。故云结惑散尽也。   义者名之所以者。名是能诠。即名下之旨以为所以。所以只是涅槃之义。不出佛性三德秘藏。同归常寂也。   此义自在者。遍一切处也。   体用相即者。别教地前是体外之用。犹未能即。圆教即体为用。从用归体故也。   一切诸法中悉有安乐性者。安乐只是涅槃。诸法不出十界依正。悉有涅槃之性也。   皆归正善者。摄恶归善。摄邪得正也。   文义有据者。有文有义智人用之。有文无义常人用之。无文无义愚者用之。今分五章皆有文证。文下之义又与经合。不同土人闭眼牢凿也。   第七出异解者。先破梁武。如法华中先破光宅余家望风。黄昏夜半复齐何文者破也。如来说经。至中夜入灭。何得专分中前中后为二也。   居士请僧者。有两卷。未捡。   今随法分章者。法谓经文如前。皆悉有据也。   只是用章小分者。今家以迦叶至陈如两品为用。光宅流通但用陈如一品。故云小也。   灵味等者。四段分文。问为一。缘起二。答为三。余势为四。今破意者。文中正答三十四问。至大众品。后德王师子吼乃至陈如皆有问答。何独指前为余势也。   今昔有缘门者。昔即鹿苑。今即此经。以之为缘也。   得实失权者。实从鹿苑来者可尔。中问三味处处调熟。利根节节得入。要待今缘。又权能引实故也。   今言下破也。   为略广门者。问略答广也。   此但下破也。   今合为行章者。行通因果。何须下二。今合下破也。   混和难解者。以佛性体用不分故。   今分下破也。   地师者。前云婆薮所释。此云地师。应据造佛地论名为地师耳。天亲造千部论。何妨有此名也。   神通反示分者。从真起用。以高示下迹之。五十二众皆约神通也。   此谓下破也。   种姓断疑者。纯陀获常住五果为种性。种性只是佛性了。断疑者于今昔五果以难如来。如来为答。令其不疑故也。   正法实义分者。中道为正法。此法即实。此实教下所诠之义。故云实义也。   方便修成分者。以五行为方便。十德为修成也。   能之修成等者。破修成与入证义同。故云烦也。   今为正下释也。   慈悲住持分者。迦叶菩萨为末代故广立破斥。令众得解。故云慈悲也。   显相分者。令耶归正。其相显也。   持恶向善等者。释所以也。   与河西开合之殊者。河西合。兴皇开。只是开合之异耳。兴皇前分八门。后释行与位门犹合。应言第五位门第六中道门等(未详)。   第二别释者。今家正解。先释通序。次释别序。初通序中先释义。次释文。   初云召请章者。章谓章段。诗云。彼都人士出言成章也。   三世道同者。三世诸佛凡所说经皆安如是。异于外道阿沤二字。故道同也。   教门机别者。教即门故名为教门。前之三教时处不同。故名为别。法华虽同醍醐。此经文又被末代机。具四教。故云机别也。   经经由藉各别者。维摩合盖现变等。金刚着衣持钵等。法华天雨四华等也。   同是劝信之辞者。既是生善之意。具足应明四悉。通别不同即世界意。对破外道阿沤二字即对治意。三世道同即生善意。所闻法体即第一义也。今且约生善边说故也。   次释文。初云所传理者。理谓所闻法体。以三德秘藏为所传。别指阿难为能传人也。   会机会理者。圆机圆理。以机称理名之为会。五十二众咸知常住。名之为理也。   禀承之主者。佛是所禀教主。机是能禀之人也。   所闻之地者。地是所依。三德涅槃为所闻也。   展转相证者。从能闻人证所闻理。乃至同闻伴处。故云展转也。   欲使将来者。此经被末代机。将当也。   又大小诸经者。约教判也。小即三藏。大即通别。二教三藏能所传异故也。准释前约因缘生善。此释约教。本迹观心指在法华。若义立体用本迹。常观涅槃行道亦何不通。不及彼文四释委悉悉也。   若言解与真合者。解即能传。所传即真。如色即是空等也。   身灰智寂者。初小乘身灰。通教智寂。即空折空为异也。   若言称机为如者。谓前二教空也。   事逆理顺者。地前入段为逆。登地证理为顺。又十行出假四摄利物为逆。依理修观为顺也。   我闻等类之者。准前如是。应具四释。文略。广如法华中四种阿难不闻也。   世所常闻者。虽云常复须辨异也。   具如法华疏中者。彼一一文中皆约因缘约教本迹观心四释。不同此文义立因缘约教。四悉之名下二则无也。   今明下约广明五章。又分为二。初总对。二一一别对也。   夫不异曰如无非曰是者。五十二众同是三德涅槃之众。异则定异者。五十二众各相异也。   达斯意者者。皆是法身菩萨。诡类殊形同一佛性所闻之体。   诡类者。异怪也。即是怪异之众。故云纷杂。杂亦异也。   精粗映夺者。人等为粗。天等为精。互相映夺。故下文云。倍胜于前等(云云)。   若以牛羊眼看者。凡夫肉眼所见。五十二众犹如牛羊所见无别。若以佛眼观之。住首楞严。无非法界也。   悟异不异者。同一佛性也。   我昔不闻者。谓前三教带权明实也。而今得闻皆闻秘藏也。   闻二施果报等者。昔施今施闻皆常住也。故纯陀引昔难今。如来引今以答二施无差也。   种种法味者。即实权之法味。亦是四教五时之法味也。   一时之行等者。此文一时异前一时。皆约圆行具一切行为一时也。一时之证明功德等故。戒定文后皆结地位。非前后证也。   于一念中者。证法身时。即能百界教化众生。故云现五趣身等也。   归身止息者。处是所依。表于法身。故下文云。安置诸子秘密藏中我亦不久自住其中。故云处也。   驱邪引恶者。驱诸外道。离六大城皆向拘尸。邪正悉度。令入秘藏也。   若他若自者。他即诸子安置秘藏。自即不久亦住其中也。   等教三子并作三田者。如下文中声闻菩萨及一阐提其心皆等也。三田即上中下田也。   夫众不出八佛者。五十二众皆有正因之性。故云不出等也。八者。过去为一。现在十方为一。六即通名为佛故为六。即为八佛也。或云过去现在为七佛。及当来为八也(未详所出)。   更无过者者。众生无上者佛是。故云无过也。   五果迁移者。世间五果出世五果等皆有迁移。故下文难云。是无常身是杂食身等。云何二施果报等无差别也。   江河回曲者。前之三教迂回巧拙不同。今教犹如直绳入于西海也。   尚不见空者。犹有彰故。况于肉眼也。   况能见性者。中道佛性也。   了了分明见者。谓圆修之人亦可六即分之。谓分得了了乃至究竟了了。如殃掘经云。所谓彼眼根具足无咸修了了分明见等也。   今闻低弥神龟者。低弥谓恶鱼。神龟即圣龟。在陆。今同在水。喻涅槃河中七种众生佛性一也。   同向佛住处者。三德秘藏处也。   施与时众者。还将三德之处。施与众生。即是所诠之旨。能施所施无非法界故也。   引摄耶恶者。应云引邪摄恶。同归自住处也。   如是总序三点者。从广之狭。所闻法体具于三德。故云三点也。   我闻序般若者。能闻属初故也。   一时序解脱者。智能梁理故也。   同闻序三点不虚者。有证信之伴故也。   我闻序乐者。多闻分别乐。即大涅槃也。   一时序净者。修行契理。惑业皆无也。   住处序常者。法身常住也。   同闻序我者。皆是自在真我为伴也。   五序序经要义者。要义只是佛性三德涅槃常乐我净以之为要也。   一是数方者。方法也。从一至十。皆数法故也。   世间义耳者。藏教菩萨初未断惑同凡夫故。二乘断惑即非世间也。   空为一者。即通教意。前教虽空。犹是折空耳。   真俗合一者。别教菩萨初住为真。十行为俗。登地证中。故云合也。   一一切者。即真而俗。一切一者。即俗而真。双非双照。皆显中道。常无常。非常非无常。而常而无常等用也。准义一则具三。三即是九。九只是一。非三非一等。皆以一一之故也。   三身四义者。四谓四教。前之两教同一应身。犹有胜劣。别教报身。且有自用他用之殊。圆教法身故也。   后义在今者。判属圆也。   即土人也者。以人生此地。故言生地也。   相合似连理者。连理树名。如人家有义。感树而生。亦如甘棠之树。以表德也。   似交让者。如世间以贵贱交。枯荣相让也。   只此一城下约教释。种种即四见不同。具如下释故也。准前因缘合具四悉释之。城名不同即世界。见者生善即为人。力士发心即破恶。枯荣不二即第一义也。   慈愍示人者。无缘之慈遍法界乐。名为示人也。   寄城表常者。三德之城无能倾动故常也。   力士表我者。以自在故无所臣属也。   吉河表净者。亦云金沙。其沙净故能灭罪垢。故表净也。   树间表乐者。树能清凉。人多乐故。此表涅槃之乐也。   城不可坏表常者。坏是无常故。不坏表常也。   丰有表乐者。如世丰足即乐。涅槃亦尔。八味具足也。   傲敌表我者。傲必自在也。   无难表净者。世邪八风不能染也。   力士无属表常者。前云表我。今云表常。何者。以一家释义圆通自在。况三德中一一德上皆具四德。广如金光明玄。十种三法皆具四德也。   恒流表常者。恒故常也。   东双表常者。东方属木。木以蓊茂为义。又是诸方之首故常也。准义亦应云常无常等。且举一边耳。下文双出于鸟喻游之意。即其义也。   南双表乐者。南方属火。火能成于万物。故乐也。   西双表我者。西方属金。如世人有金。用即自在也。   北方双表净者。北方属水。水以净为义。其义最显也。中央属土。土王四方也。   若能总别等者。前总对。后别对四德。四德只是三德。三德即佛住处也。   若谓下约教释。   生死人者。三藏所见。以观无常也。   二乘所见者。通教二乘也。   登地所见者。别教也。   九佛之中八佛者。八佛如前。更如现在教主成九也。   句句作此消之者。例下诸文。皆约四教释之。文略不释可。   私谓者。妙乐先师作此释也。   此见不同者。约折体别也。   摩诃衍道者。大乘之道不同折教二乘道也。故大品斥云。由如隘路不容二人并行(云云)。   戒心见道等者。戒即十戒五支戒等。心即首楞严定。见即次第三谛。道即三解脱道也。说此五种。如奏乐不闻也。处时二种不观尊特之形如没烛不见。   尚不与前佛共者。且约三藏比决。丈六之形同比丘像也。   及开显竟者。谓法华开竟也。此经自云。八千菩萨法华中得受记莂也。   大者叹德也者。别无文。故将大字以叹之也。   通四园陀三藏者。通解内外经书也。   胜九十五种者。有九十六道经。一道属正。故言五也。有人云外道根本六人。各有十五弟子。并于本师即九十六。此不应定为数也。   贤圣之所恭敬者。即是三藏教中贤圣也。   通达权实法门者。权即四味。实是今经。权即实实即是权也。   于毕定众者。究竟圆乘。五时终毕。名为毕定也。   大权开显如前者。如前文约教释也。   不仰等者。离于四耶也。仰谓仰观星宿。下是种植田园。方即通致使命。维是邪命自活等也。   是名破恶者。以三学为破恶也。   以资慧命者。即空智为食。空慧为命也。   亦无知者。知者亦空也。   不得怖喜者。空故无怖亦无喜也。   一切诸法中悉等者。十界之中佛性自资常住命也。   后之二僧等者。论据内凡名为有羞。今进取薄地清净为有羞也。   余二比丘教教有之者。破戒哑羊通四教也。   复有四义者。发起影向一向真实。当机进退取之。结缘一向有羞僧也。   故言众下注(云云)者。一众之中复有四众。即成一十六也。具如法华疏释也。   或数人者。约教释也。   前后围绕者。围即住威仪。绕即行威仪。亦应约四教威仪不同也。   或以三业恭敬等者。以行住中皆约三业故也。   释别序。初文云声时表法者。声谓声教。时表于明生闇灭之时也。仲中也。居于孟季之间。表中道也。   满月之日者。如下文释月爱三昧圆满之日也。   不待不过者。如来知时。无差机之失也。今正临涅槃时。起圆常法。兼被末代。与机不差也。   而得度脱者。道机时熟。闻常住法而得度脱。其未度者且作得度因缘也。   神力为本者。如法华中寿量以开久远之本。故现神力摩顶付属也。   大声为末者。今说圆常大涅槃教。以之为末也。   令悟非本非末者。约理而证也。   又空慧为本等者谓约教释。前之两教折体空也。种智是别。实相约圆也。   注(云云)者。令说四教。皆是体用之本末也。   有人解无色定力者。意引文证成无色定能起欲色二界之化。岂得无身。又供养佛等今家词。此且堪难者意许引仁王等文证其有身也。   若以三有之顶者。约教释。无学等即前之两教。妙觉等后之二教也。   一顶被请者。或是土佛无辅法至故请也。   此意既宽者。斥他释。今权实四教皆遍。横竖具足。故云宽也。   则感不一者。不一则五十二众。   普告则应无二者。即二而不二。名之为普。不二而二。遍赴众机。皆今得闻故云告也。   叹令崇仰者。三界之主。大慈之父。出世之师。令普崇慕仰也。   告令悲恋者。生善也。   但叹三号者。此文三号遍摄一切法。故诸经多称之。净名云。若我分别此三句义。无量劫不能尽也。   欲明三事者。对主亲师也。   允同诸佛者。十方诸佛十号之首皆称如来。允者合也。   是为世父者。世父居尊。比出世之父。故云尊仰。是为世主者。如国之君。以忠孝为亲。能生世间君臣之礼为善业。今出世之主。能生大小偏圆之善业。名上福田也。   是为世师者。夫言师者。能以轨则于他。名之为师。今出世之师能断偏小之疑。成一切智解。故云师也。故引下纯陀文无主亲师。释成宗仰之意。即是无师义也。   经云今日者。正是二月十五日于晨朝时也。   本父君师者。昔日结缘之父。名之为本也。   失一则弘誓不满者。昔有弘誓之力。故今日拔与。以心普故。名为等视也。   结三号者。以子归父。以民归君。以弟子归师故也。   结四等者。如世间舍能覆一切。今以无缘慈。遍覆法界。慈为根本。故云四等也。   初报令断疑者。如下文云。若有所疑今悉可问等。劝问戒律。兼被末代之疑也。   演畅者。四十余年未得开演。今畅佛意。五果先开也。   新伊方显者。邪常之教。名之为旧。三点之义。名之为新也。   大觉正是遍知者。觉者知也。大者遍也。   明师即主等者。既有于师。如民之主。如子之父。一即三也。   互举一边者。举后知初。故云大觉。举初知后。故说如来。大即遍收十号也。   节节明四义者。谓四教义也。一一义中皆具主亲师三。释之不同。故云节节也。   旭旦之时者。旭者明也。谓明旦时也。   表智明生者。大涅槃日初出之时。三惑闇灭也。   面门口也者。口表说教当来不绝。门者能通因果。故光从口出也。   表佛性非即六法者。谓五阴神我正因之性不即不离。故以口表也。   大涅槃海者。佛性广博。如海有众德故也。   大身众生者。即表十法界众生所居为大也。种种龟鱼即正报。珍宝即依报。十法依正不同故云种种。同一佛性。故云光遍也。经云其明杂色者表六道不同。六种之色为杂也。   济六度者。拔三界苦也。   净六根者。与三界乐。法华似位。华严真位十种六根也。   次明光处乃至放六色。   此四段文。文具四悉。释之可见也。   高广互现者。以广摄高。以高摄广。而不烦文也。   既有其中之言者。只是三千之中及十方中也。   六趣是报障者。望出世法。人天等三趣皆名障也。   障除生善者。如人心不忧恼。不成意业。若不发声。不成口业。若不举手。不成身业。今三业受莫。机动障除也。   光召序涅槃行者。光表于教。依教修行故也。   无明爱见二互相依者。无明如地。爱见如水。水依于地。今三惑皆破。故地动以表之也。   有缘痴爱者。痴即无明。爱即烦恼。皆从缘生。故云有也。   或复一时者。文难前后。意在同时也。   岂可下。斥他解也。   经云时诸众生者。正是声光地动之时。诸者不一。即五十二众是也。故名为总。   经云且各裁抑者。裁谓裁量。抑即抑忍。如来何故放光地动。当往佛处。若不往即无六益也。   父师父灭行时不苦者。具足应言主等。文略。从亲生者。故言父耳。主即是所依故也。   大劫者。八十鹿卢为一大劫。劫义众多(云云)。   则妨后佛者。贤劫千佛今始四佛出世。何有九百九十六佛未兴。故云妨也。   执手者者。悲之极也。且是喜之极也。如世人悲喜之极。皆相执手也。   请如来父者。如世间父。其父若去其舍则空。故云虚空也。请意既尔。主亲师三阙一不可。故须请也。   经云速往。速往者催捉之词也。   释苦者。释出主亲师去世之苦也。   如是展转者。从前向后。失一不可。如世人无主即国破。无亲即家亡。无师即无决疑之地。今文主既无。师当安在。法灭无寄也。三苦在怀。故云疑惑也。   有事有表者。事谓声闻常随世尊。故以前列。菩萨形无定准。或亲或疏。故居于中。杂众形疏去佛远故。故在后也。有表者。若声闻真。杂众表俗。菩萨表中。故居孟季之间也。   今意如前。依前分父。不同他解也。   骇令后问者。骇谓惊骇。动其常情也。今不以形为近远。约机论远。以机未发。义之为远。故须召也。   又从多故者。或佛边众少。外来众多。从多为言。故云召也。   上已定数者。八十亿百千人等也。   而目一事者。子尊于父。弟让于兄。今云弟子者。只目一人也。   美其德业者。不美其年也。故律云。所谓长老者不必在耆年。   魔王知将来事者。恐为魔王夺其坐处。故劝出家。现十八变等。   今略障存善者。善既生障必除也。   约四教分别者。从答。此是下即藏教也。又示下通意。八地出假道观双疏。能化众生。故云楷模也。又别惑下别意。谓地前未断别惑故也。忧悲下圆意。故引文证成。若作四悉。当第一义也。   俱解脱者。心解脱善得好缘也。   无容自威者。只威伏也。   经云离常住处者。即是洗漱之处。非常所居也。   第一空行者。涅槃之行。第一义空也。   开常问极者。昔教未说。名之为密。今开常宗。故云问极。极者只是佛性之义也。   能召所召玄相领悟者。主伴不二。同知常理。名之为领。其理高广。凡所不测。名之为玄也。   尼姨女通是二方女人之称者。西方以女为尼。以男为那。此方女也。   奉顺三召如上者。上父先光次声三动。三文中各先奉次顺。二文具足也。   乃是贤圣人中之龙者。谓前三教贤圣也。   现受女身至迹广者。以九法界化名之为广。如妙音菩萨于王后宫现为女身等。即其义也。   因果难见者。斥他释云修习是因。得自在力作佛为果。今意但作本迹一双。其义自显也。   菩萨众亦为三者。一所召。二奉。三顺。就奉中复分为三。谓光声地等。皆如上也。   世多识故者。此河近城故也。   为入者得福者。外道计为福河。多人浴故。入者灭罪也。   八河中大者。八河如西域记广说也。   是佛生处者。法身生处也。   此乃四悉者。多人不同即世界。二入者得福即生善。三八河中大即对治。以大对余小故。四是佛生处即第一义也。   释论解菩萨十义者。一尽教化一切众生者。一切之言通九界众生也。华严云。菩萨于众生乃至不可说皆教化之也。二供养诸佛者。十方诸佛皆能供养也。三净佛土者。行于六度与物结缘也。四尽持一切佛法者。即权实之法。自行化他。皆能受持。令得久住也。五令佛种不断者。于十方佛所。皆绍降一体三宝也。六尽分别一切佛土者。分别净秽四土不同具教多小等皆能分别也。七尽知一切佛弟子者。由分别故知此秽土弟子净土弟子不同也。八分别众生心者。谓善恶二乘大乘等心皆能分别也。九断一切众生烦恼者。即菩萨弘誓满足。如有一品烦恼及一众生不名一切也。十尽知众生根者。谓上中下根三聚净戒根缘不同也。又由知众生根故能断烦恼。由断烦恼知众生心。由知心故知弘弟子。乃至由供养佛故能教化众生。逆顺相由。皆依此释也。   无量阿僧祇门者。阿之言无。此云无数法。即是无量法门皆菩萨法也。故云十门为首耳。   引龙树释十门者。初云大庄严者。即以佛庄严而自庄严。定慧等度也。当舍一切所有至若内若外者。内谓己身头目支节等。外即他身妻子奴婢等。依正尽舍故云无遗也。四其堪任者。应以人天乘为况。人天二乘三乘大乘等皆能为说到于究竟涅槃也。不得彼我者。能观自他无有宰主等。以清净无杂心者。即是依于般若从因至果。故云萨婆若。萨婆若此云果也。八世间所作之事者。即菩萨八重玄门。报修凡事。故云世间也。九一相门者。一相即无相。无相之相名为实相。故云毕竟空。离分别故空也。一二三四等者。法门虽多。四门摄尽。一一之中更有四门。故云增数也。   四种菩萨如别记者。具如四教中广明也。又大论衍门三菩萨讨斥三藏义。故云四也。   出方便位者。谓地前菩萨也。   本际常寂者。住秘密藏也。   如大集海慧菩萨者。海慧初来。人皆见水相也。   大涅槃海者。佛性海也。   八十法门者。无尽意从法门立名也。   此约理论者。此理即是大乘之体。所乘之法不当能乘。所乘为因果所取。故云大乘。故须敬重也。   悉皆安住秘密藏中者。佛及弟子是能安人。秘藏是所安法也。   雪山八字不以为难者。能舍全身以酬半偈。约事以为难也。   日割三两者。如下文中。有一女人。日舍其肉供养病人。为菩提故。约此亦是事行为难。若不为求菩提。唐劳无益之苦行也。   仙豫行诛者。以知机故令其发心。觉德比丘。皆为护法也。   经云一切世间者。即是二。分段变易。世间众生五阴国土等三种世间。故云一切也。   不证涅槃者。菩萨之人。不同二乘沈空涅槃也。   忆本誓愿者。初发四弘。拔苦与乐也。   垢缚得解者。由持戒故能治惑业。若无净戒。日夜增缚也。   解未解者。如净名云。自既有缚。能解他缚无有是处。既持戒故能解他也。   小般若者。金刚般若。以对大故。得其小名也。   即为有佛者。般若即智慧。慧是觉义名之为佛。尊重此法名之为宝。能尊重人名为弟子。即是于僧一体三宝具足故也。   即是无量法门者。法门虽多。三宝摄尽故也。   智慧为二庄严者。上求为慧。下化为福。即福慧为二也。   初二十一增数者。从二增。增至百千亿也。   八同数者。前五数同。又有三同也。   一无数众者。即是量数也。   离欲男女者。亦可言修净梵行优婆塞等。   善宿男女者。近佛住宿也。   复次直三归者。下进退释之也。   若一若二名少分者。一释虽具受五。能持一二也。二云。本只受一二也。   求人天名无分者。无出世之分也。   求涅槃少分。二乘涅槃也。只离界内生死。犹有界外变易。故云少也。   为众生故为多分者。即是大乘能断界内外。出假化物也。又具持五戒下约教释。畏生死等前之两教意为众生下后是二教意也。   恒与礼俱。世间之法。五常之礼与五戒同也。   恒与无常俱者。亦约教释。四教次第。对之如文。   住佛威仪乃名具足者。即不起灭定而现诸威仪。故云有本有迹。楞严为本。威仪为迹也。   普现众迹者。示十界身。于一界中复具十界。若依若正咸皆不二。名之为普也。   优婆塞义若此者。问意五戒威仪有本迹权实故也。   惑者不信者。世间有疑之者。今劝之令信故也。   又此四分于大乘无分者。且约藏教二乘也。又若约衍门。方等般若密求者得少分也。今据显露教未开权边。声闻无分也。通教二乘同三藏二乘也。故下文尘沙少分即别也。   若干慧等者。且约通教菩萨在凡位中。同前无分也。   七地修方便道者。留惑润生也。   八地道观双流是满分者。且据因中为满。若论具足。佛地始名满分也。   十地满分者。不立等觉义也。   又通教十地等者。通判诸教案位四分非超越位也。   一切众生下明六即分之。约佛上释。初理即佛。故云无分。乃至分证已前皆云无分也。初住初地据证道同。别教初地圆是初住。故云住地也。   皆有权实本迹者。约别圆住地上论。有本有权。迹示前来诸教权实也。   置而不论者。置实不说也。   小菩萨所作是无分者。方便神通。尔为一少也。   常无常等者。取增上非增以释。增上是赞。赞之辞。非今经意者。此对治法。常治无常等。令归非常非无常也。   是六行观者。非小乘攀上厌下等六。此是今经胜三修治于劣修为六行耳。故引下文无常等三修文也。   经云实不实者。约谛释。实即实谛。不实非谛。归依非归依者。约三宝释。归依即大乘一体。非归依是外道也。众生非众生者。约见性不见性释也。见性即非是众生。不见性即众生也。恒非恒者。约常非常释。安非安者。约证不证释。断不断者。约智释。涅槃非涅槃者。约有为无为释。非涅槃即是有为也。增上非增上者。约位释也。   第二卷者。哀叹下三修文也。   不应以此叹优优塞者。不应将鸟喻双游文叹。意斥他人。   此是经家取后文意者。取后闻涅槃悟常等。向前叹。约实行言之也。   比丘不然俗众岂尔者。将罗汉以并俗众。亦得将后向前叹也。   当知佛同行人者。其中或是古佛高位菩萨也。   解云下正解也。   病去药存者。常等病去。无常药存也。   病去药亡者。即是无常病去。后常药亦亡。显于非常非无常之理也。   余实行者。即住前也。   亦得有之者。实从权也。   先修无常治常者。即次第行人。渐入十住。修无常教。破于邪常。登地之时。修常破无常。修一分法身。得二十五三昧。破二十五有等。广如下文释也。   云何推一者。斥古前后不同也。明今经以涅槃心。修次第不同也。   病治俱舍者。即是非常非无常也。   具此德行者。一行一切行。及双游次第之行也。   前二犹浅后一则深者。即互相治及以大涅槃心修。次第入者解顿渐行之人也。后一深者。一行一切行。行解俱顿人也。   引向涅槃者。引于渐等。至后同得涅槃也。   尚无一种者。圆一尚无。况有前二也。   真对治者。理无能所也。亦是显发方便密教奉声召也。文犹略。应更云顺声召。为不断绝等也。   亦傍叹实者。用前两治。令得入实也。   分别为乐者。出假分别法门。即是乐也。   大涅槃为苦者。证于三德。从真起应。应于生死为苦也。   名之为门者。常无常为中道双非之门。下以能通为义。得入中道也。   以大庄严而自庄严者。自行是定慧。化他即慈悲也。   五结如文者。总结也。   见闻觉三召者。光声地动等三也。   如何融会者。显发是教。阇毗属身。云何得同。上出家下释出同意。直言显发者。常住教也。   因事表理者。阇毗是事。舍利住世。与常住教理同也。   因然以显不然者。然即是事。不然是理。以显法身与常住教同故也。   灭不灭等以明三身之意也。   有种种妙法者。无非法界。故皆具一切法也。   宝盖宝座等者。以无缘慈遍覆一切。名之为盖。毕竟空理。名之为室也。   但成三业之善者。举声即口业。举身即身业。怀悲即意业也。   亦成顺召之文者。为前已有三顺。既具三业生善。具有三顺。名之为亦也。   次三恒中类如上者。如优婆塞离欲男女等。及四分不同也。   以寿为德者。德谓四德。寿即是常。以常为首也。若是无常寿之八十入灭。即无其德涅槃之寿也。   三十二卵之母者。如金藏经说。舍佉母生三十二卵。每卵生一子。力敌千人。为三十二王子等(云云)。   如上敬重大乘等者。上敬重于理。爱乐是事。事即教故云持于正法。正法只是事理不二之法也。   弘誓所作者。所作以本发心。能现九界身也。   箕帚妇礼者。是女人之德也。浅近之事。更无所指也。   三界为家大奢者。若论家者。即是其义。非今观境耳。   果报卷局等者。此之果报犹如牢狱。不得自在也。若论果报。通于三界。今为观境。故无奢慢也。   初是苦观者。治于贪欲也。   五种不净者。一种子不净。二住处不净。三自性不净。四自相不净。五究竟不净。今文略下二。如文也。   如城下是空观者。城是假名。众缘和合。此身亦尔。假缘而成。无有自性。故云空也。   经云楼橹者。说文云。重屋也。亦云露屋。谓城上守御露上无覆屋也。寮孔者泥洹经作寮(力雕反)。苍颉篇寮小室也。   粗细两观者。一期生灭为粗。如经是身易坏也。念念生灭为细。经不住也。   一举譬法其事观者。结先五也。   宁以牛迹等者。皆假设之辞。假使牛迹容海。乃至微尘粗细由有其限。是身过患。不知边际也。   内外推求者。观身三假性相皆空。即空三昧也。亦无空相名无相也。   菩萨缘实相者。引释论意。实相正是今经所缘也。   与修多罗合者。事与理合。故云大乘。前之事观。是涅槃教门之正观也。   事观即理观者。护持是理故也。   是愿力所为者。愿力即无作四弘。故能迹现九界像也。故经云护持本愿等(云云)。   能坏生死者。即是分段变易二种生死也。   是妙对治者。广如上文。前论次第。后论小次。不同古人将后释前。常无常等同归一理。故云妙也。   宜顺三召者。如经各相谓言。即顺光召。宜应即声召。至双树间即动召。亦是三业生善之意也。   一句明上求者。即是法门无尽誓愿知。佛道无上誓愿成等(云云)。   二折摄者。前折后摄。如经如事父母等。若未奉者。只是文中略耳。计合有之。故云若无。各于晨朝等。即是奉召之文也。顺动召如经今可速往等是也。   不居物下者。物者谓之人。是王之类不居人下也。   高七树也者。一树七刃。一刃七尺。七树七七四十九丈也。   只是随宜耳者。或是随机所见。宜应见者。高下不同。不必是王也。   经四马等者。说文云驷一乘。穆天子传曰。献良马十驷。郭璞云。四马为四。谓四十匹也。   多罗树者。按西域记云。其树形如棕榈。极高七八十尺。果熟则赤。如大石榴。人多食之。东印度界。其树最多也。   经云力能摧伏者。即是上文守护大乘意同也。   因食开常者。明受而不食。即表常住也。   经云去地七树者。意亦同前。其经高也。   是顺召者。顺召有三。今以往佛即是动召。余文略也。   而不次第者。前召后劝。准文。前劝后召也。   寡嫔淑等者。无夫曰寡。嫔者三嫔九妃之类。淑谓令淑有德之女也。   三光已上者。日月星等。天女之类也。   报得天眼者。既云谛观。即非修得。修得天眼。能见三千界内也。   是深解大乘者。称理而解。智契于理。故云欲闻也。   威仪具足者。如上文不起寂定现诸威仪住秘密藏也。   次善能随顺至释如前者。如前先折。后摄四弘之意也。   或有叹德者。即八十恒罗刹中。舍离恶心更不食人是也。   经云诸天淫女者(五林反)。即美貌可爱之状也。   悲近召远者。谓阎浮近者皆悲。余四天下远者须召也。   结前三十四众者。菩萨等四。增数二十一。同数有八。无数一。故成三十四。此土众竟。第二中间有四。上界有十。四方有四。故成五十二众也。   方持佛法者。方犹当也。当来弥勒出世付嘱佛法也。   应赦微细戒者。谓杂碎戒也。五篇之外所有制者。皆名杂碎戒也。   汝面受佛旨者。谓教旨也。   宁得执正此事者。意云迦叶若来。微细戒须舍。故不来。为对难定也。   显神咒力者。为后代得益。传持之人。显其功大也。   佛为利根者。如来在世。利根得益。迦叶为佛灭后钝根得益。故非违拒等也。   初人天者。文不列之。义有故也。   他方远国者。无边身等十方来也。   百亿四天下者。此佛世界也。   树神示半身者。似人形。不作树形。斥他义也。   今言不尔者。准西域记也。   随类各解者。即四机所见不同。三根悟入亦别也。上神如彼菩萨。但见其荣。下根如诸声闻。但见其枯。中根于神荣之间。得入非枯非荣也。故引文云唯诸菩萨等也。   天上天下者。上以表空。不居于世也。   不复御居者。御传也。广雅云。御使也。   又堂本地架者。如净名云。譬如虚空造立宫室。终不能成。今忽然空现。表空中藏具有三谛空有之法也。   即是修因者。华表其因。逾世界者。此之妙华表于真因。拨世出之果。故云逾也。   引两处者。一能除垢。二除热闷。喻客尘无明也。   故有去留者。乘如而来。机息而去。所应度者皆已度讫。其未度者亦作得度因缘也。   一往下士所见者。二往不然。亦有上中下士等见。具如前也。   此之三相者一其林变白。二堂阁在空。三堂下流池。三相虽异。皆表非枯非荣。上中下等。皆睹如来涅槃之相也。   利益多人者。涅槃之教。带于四机。及被末代。故云多也。   去下陵空者。去下表除三障。陵空表生三善也。   翻倒见性者。破常无常等八倒。见中道佛性也。   归中会极者。归中道法身。会三德涅槃究竟之极也。   再更抵掌者。如来至此。已现六重之瑞。故云再耳。如人兴手于掌。表再三殷勤也。   而意同前者。相虽有别。意同声光动等三种之相也。   从四天下即是召远。至大自在摩醘首罗。第四禅也。   前论佛力者。意答伏难。前文既云无色。此云何至色顶耶。故以难起。答意前是佛力所加耳。此自力献供之事。故不同前也。   此是大菩萨光者。即十地已上权示首罗之身。权引于实耳。   魔名煞者。释名也。能煞行人菩提心人也。   恶中之恶者。能恼菩提心人也。   经云开地狱门等者。此之魔王。皆是大权菩萨。示作魔王。住不思议地。故能如此。岂是实行能为也。   经云罥索者。罥字(古犬反)系取也。尔雅云。大者曰索。小者曰绳。别大小之名也。   偶尔得之者。意云此鬼是先佛所说。非魔本有。引喻奉国王等。即是先佛法王之宝。还献于今佛法王也。   咒是密语者。问此土不翻。可名密语。五天尽解。何得名密。答意者。五天虽诵。不解其义。名之为密。非诵为密也。   有人下。他难也。难意约理。前解约事。从理入道。事即不能也。   今解下。答意不得一向。事表于理。即能得道也。   前四别者。别对四悉也。   后一通者。通前四义。皆第一义理也。   十地菩萨迹现其中者。如华严经。欲界六天对于六地。色界四禅天为四。故云十地也。   私谓此是大千之中者。此是三十大千之中心也。此与法华稍异(未详)。   香饭奉光召者。食是色法表可见故。故与光同也。又是触法。能触身故。以触表触。召义同也。   还是经初三种之瑞者。即是经初大声普告等三瑞也。前已说竟今复说之。名之为还。及其林变白等三。即成九重之于。前之抵掌。犹是再耳。今之三相。更表殷勤也。   问此众下。意问权也。   答中意不在权者。今论实人。不应难权也。   昆虫能知者。小虫也。   首罗惊怖者。前云十地菩萨。此即下地不知佛力也。   不见而见者。身无边故名为不见。故去来故名之为见也。   巨细相容者。约应身论。法身量同虚空。毛等为细。虚空巨也。   非苦非乐者。谓法身之体。不妨大小苦乐之应。故云不相障碍等也。   现此事者者。表今佛入涅槃不思议之理也。   小分无边者。他解。如阿弥陀佛。此云无量寿。其实有量。以有观音补处故也。   今云即边无边等者。约三谛释。双非双照。可以意知也。   若有定者下。斥旧解为小分也。   里而非里者。身在镜外故。非里为里者。身在镜内故。即里而非里者。像本非实故。亦是非内非外。而能内外也。   经云如锥头针锋等者。一一针锋乃至一尘等无非法界故。故能容无边身大众。如华严中尘刹互融等。况佛涅槃之处不思议邪。   应集不集者。迦叶阿难及阇王等也。不应集者。毒蛇蝮虿之徒。皆是不思议不来而来也又集者。为声光所召。不集为当来作大利益。故俱表不思议也。   慈不慈者。阐提虽无现生之慈。即涅槃会能生善根。亦有于父母妻子之慈。约正因之性。皆不思议。或示权迹。引于实人。令不作阐提之业也。   总有九瑞者。前结竟经。初能召中三。谓声光地动等。次所召中三。谓双林变白等。三无边身来复现三瑞。故云九也。   告成三意者。亦成上声光地动等三意。亦表主亲师等之三意。声即表师去。光即表主亡。动即表亲没。三事若息。三障则生。故以三业悲恋等也。   但作一收者。收光入口具于三故。故云一也。亦表三只是一。无非中道之光也。   及风皆口出者。风是动义。声光及风皆从口出。故云例然。如文。   颠倒无由得转者。动表破于无明。无明即颠倒。今既动息。故云无由也。   到涅槃彼岸者。此即于二死彼此之彼岸也。   涅槃经疏私记卷第一(一本) 卍续藏第 37 册 No. 0660 涅槃经疏私记   涅槃第二卷疏私记(一末)   ○释纯陀品   文云开破今昔常无常义者。昔谓鹿苑无常。法华开竟。若论破义。方等般若节节有之。谓常无常。表至今经约常名破。开义同前。法华以说开外。犹带于权。兼被末代。显双游义也。   于义则密者。品云寿命。寿是无常。开昔无常同归常寿。故云密也。   于文则疏者。不分纯陀哀叹等文。故云疏也。   谢氏从人从事题品者。人即纯陀。事即哀叹。文开两品。谢公治定名之为密。阙于寿命。于义则疏。   今明下今家正释。   俱无得失者。依前分文。互有得失。今明涅槃施涅槃明常。食又是命。文义具足也。   随人则施常命者。下文施汝常住色力。今等昔五果无差别也。   随事则施常修者。哀叹品末。广斥三修。新伊三德。名为常修也。   二恒之数者。意难纯陀即是优婆塞二恒之数。一三四恒。何不别立品也。今由难意。文列十意。以功能多。故得别立名。一时众先供后请者。众即五十二众皆请也。二时众三请者。二恒之中。及魔王等有三请之文也。三因受大会者。如来先纯陀供。化佛受大会。因纯陀故也。四因开常者。犹施食故。获得常住五果。开苦无常即是于常也。请住腾请广如下文。七金口叹者。南无纯陀心如佛心等。八大众叹者。而为我等之所瞻仰。九当徒问答者。与文殊论议。事非私隐。故云当徒。十往昔誓愿者。为迦叶佛时发心。愿我释迦涅槃之时。献最后供也。   他明五让谓贱让贵者。纯陀是功巧之子为贱。诸王长者等即是贵也。   凡让圣。诸天等皆是圣也。   粗让妙。粳粮是粗诸天等为妙也。   少让多者。上文五十二众即是多。纯陀一人为少也近让远者。纯陀城中人为近。东方无边身菩萨等为远也。   问何故昔默今默者。昔四阿含中。只有嘿受。今涅槃嘿而不受也。   时众无奇者。无上十异之奇也。   缘弱不感者。昔无愿力故也。   令追责往缘者。迦叶佛内。以发心也。   则后供息心者。大众见嘿。故后供不来。若来即妨受纯陀施。皆为生其物善也。   贬其不能未者。以不能对能。即是纯陀。因食明常。常即不食也。   开无常显常等者。将上不能字冠下。   是佛境界者。四悉因缘。皆是第一义。是佛境界。摄八万四千法藏。故不可尽也。   六卷(至)名子纯互者。六卷泥洹经也。   子之与陀二文互出者。此文无子。彼经无纯。陀即同有。故云互耳。   不应名德两分者。名以召体。体只是德。得其妙名也。   略示十妙者。如法华玄迹门十妙。具足自行因果。化他能所同也。今略会之。初义妙文云诸境界者。即与法华第一境妙同也。二解妙者。解只是智。即一心三智。第二智妙同也。照穷理性者。智契于理。名为照寂。境智不二即合宜也。三檀妙由行。行故即能布施。故与第三行妙同。四位妙名同者。盖诸无学谓是前之两教二乘也。尚与文殊等。况无学邪。五德妙者。德谓三德。与第五三法妙同。三法且三德故也。下之五妙前三名同。   四云因妙者。文中既云能与众生作良福田。即是彼经眷属妙同也。益妙即与利妙同也。   等法王子者。即与文殊诸大菩萨等。故云等法王子也。   东方佛使者。无边身菩萨为佛所使。一一毛孔。皆容城邑人民。故云神通也。   物妙非妙等者。诸天献供。皆陪于前。名之为妙。粳粮为粗。今粗却成妙。故粗非粗等也。   巧兴五难善覆有为者。如下文发角难。名之为巧。文殊覆于无为。纯陀覆于有为。故云有为无为且共置之等也。   故名纯陀品者。仍酬前难别立品名耳。   若依经应言十大者。经谓今经。以大为称故。妙之与大者。只是一体。左右之殊耳。   拟对此土杂类者。纯陀是俗。与杂类同。以为其首。能引故也。   岂容分隔者。意云此土他土声闻菩萨及杂类等。同一涅槃之会。岂有分张说之。言不累施。作其前后也。   前明通意者。前序文中。以通说竟序其五章。今作别说耳。以别从通。五章义足。以通成别。立其绝名也。   此品为四者。初明辨供以明常。二明请住以明常。三明论议以明常。四明权供以明常。   不食是常破于无常者。昔教五果。法华开竟。今之双用。名破论闻显非常非无常。二施果报。等无差别也。   以不住破住者。住即无常。涅槃非去。何得请住也。   意在开密者。昔未说故。名之为密。今明不食。即是其开。待纯陀供。意在于此也。   住非圆极者。住是有为无常之法。故非极也。   若置非求是者。是亦成非。即非是是者。有为无为。二是俱非。故云是是。显双非理故也。   车穷理尽者。有为无为。名之为事。且共置之。名为理尽。低头饮泪。领解之意也。   通别者者。常等名通。四德名别。   局于圆法者。一一德中。皆具四德。故以三意释之。令得理显也。   失于圆旨者。旨是教意。三德之体一一具四。双非双游等义不可失也。   经论所害者。为他所破。待对之义故。   中论云若法为待成等者。待常说无常。待无常说于常也。   今言常者。下即绝待义也。   二施果报等无差别者。常无常者。不当通别皆双非。故云无差也。   即通而别者。亦应云即别而通等。即通而别一即即四故。即别而通四即一故。即非通别大涅槃故。不一二三。例之可见也。   为开双非之教者。施与常果名之为开也。   所其到处者。只是到于涅槃秘藏极处故也。   且共置之即解脱德者。论解其疑。疑去即证解脱也。   上中下善者。序正流通也。此文虽无流通之段。准古人分章。义亦有之也。   优婆塞如前释者。如前二恒之中分判之。乃至次不须开迹显本等文也。   浅让深者。且约迹说。下文既等法王之子。位皆十地。浅亦非浅也。   将作大匠者。官名也。   一本五十者。应是六卷本也。双卷者。两卷泥洹经也。   或当如此。是他人义。未必定判也。   即是以财让法者。且依文意。立十让名。若下文因食。开常。还是其法也。   可意果者。只是世间人天之果。不免轮回也。   无漏果者。即前两教也。   随分果者。别教登地已上。故云三贤等。   舍身威仪者。舍坐仪也。   冠剑佩等者。此列不次第。应云车履佩等故也。   天冠天衣等者。约有从诸天来听法故也。   佛威仪者。即不起灭定。现诸威仪。故云不共等法也。   或可下约教判。   或即俗服者。约圆释也。   日是阳精者。阳表于明。明即智也。   膝表于行者。行以进趣为义。故云以行契理也。   可解他经者。谓方便教。亦具四悉。第一义理。偏小之行。契于偏理也。今开偏行即是常行。契于常理。故云以行到理是第一义也。如世敛手则表教也。教是上圣被下之言。如世下人恭敬于上。故敛手也。   合经合已者。即权而实。即实而权。权实不二故。云合耳以感祈佛者。受舍成缘。当祈果也。   咸归圆因者。即佛因也。故经云大乘因者诸法实相。故云圆因。法华疏云。以汝之果为我因。以高归下也。   哀者慈悲法门者。指此一字。即是无缘大悲之法宝。亦是一体三宝具足。故云无供之众也。   供若无受者。如来去世。无受供人。又与无师之义同。云供无由供也。   欲凭舟航者。以三德涅槃为舟航也。故上文云。无上法船于兹沉没。故须请也。   一所失故请者。将下所求。释于所失之意。只缘无主亲师名为失。求于一体三宝。即是主亲师存。故相从以陈请也。   若无主忠无所护者。如国之无主。忠良不安。法王若去。众生无福也。   既不为主护又无主可护等者。一一两重释者。皆约机应释之。故有两重也。   无荣无禄者。无荣则失位。无禄则失财。位即证果。财即万德也。   无生无阴者。生谓生长。生于法身长慧命。若其无亲。法身不生。阴覆亦失也。   无训无成者。训谓初发心时。师能训导成。即地住已上。亦是分成之意。乃至究竟成也。   求将来食者。只是大涅槃食也。故下文云。烦恼为薪。智慧为大。成涅槃食等(云云)。   若从如来即兼诸义者。一体三宝如来冠之。三义具足。故云兼也。亦是主亲师之三益。名之为诸也。   现见族姓者。如此方雀虑之流等也。   于义不便者。以无优劣也。   异隔差别者。九界不同也。   其味混杂者。即诸界无常生灭。受报不同。名之为杂也。   亡家亡国者。无亲故亡家。无主故国灭。家国既无。一体三宝。隐而不现也。   丧失善法等者。一体三宝以为善法。亦是无荣禄之善法也。   善恶隔绝者。人天为善。四趣为恶。轮回五道。故言远至等也。   非己本源者。以涅槃为本源。生死为他国。今唯有生死。故云他也。   通失三性者。正因缘了三佛性也。失正因故义如无亲。失缘因故义如无主。失了因故义如无师。故云义说为无也。   此举异以请不异者。举四姓九界之异。请三因一体之不异也。   偏除烦恼唯少分者。方便菩萨及前声闻但除界内菩萨名偏。以圆望之。故云少分也。   惟悕天雨者。第一义天圆乘法雨。故云唯悕。悕即求也。   随顺机缘通别两请者。上法说中欲请如来等。即一而三。论一体也。名之为通。譬中别请三因。亦是即三而一。名之为别。论一体也。皆为机缘不同。有此通别耳。   下如来答者。探引下文。腾今三义。使上下相关。文势义足故也。   显缘因性者。既云除贫。而与荣禄也。   显了因性者。法雨是圆乘教法。法能训故。令成般若也。   显于正因者。亲能生养。长于法身。即是许其秘藏之义。能覆诸子也。   是三如一者。主亲师三。同体无异。故云如一。书云人生在三。事之如一。即其义也。   云何此解者。他意谓。师子吼品始。广论三因佛性之义。此属施文。何得此解也。   今答意者。佛性是常。此经始终只明常住。承蹑有由。故云初若不开。开谓开常。后何所蹑者。即是斥他意也。   施其常命者。常住慧命也。施其常安主能安民也。   施其常辨者。师能辨说也。   自他内外等者。自身为内。他身为外。准请文。亦是九界为外。佛界为内。依正不二。故云等无差别也。   略从人天乃至方便菩萨者。即是七方便人也。   役力农作者。以力役财。以恶役善也。   譬三菩萨者。通别圆也。圆教住前七信已上。正除尘沙。故云三也。   则佛性显者。则三因佛性显也。   正在于此者。意在主亲师三也。   悉皆是贫者。圆教住前未证法身。义云是贫。秘藏未开故也。   虽少不同者。人天菩萨俱譬界内。名为少耳。胜劣天殊也。   意或在此者。从浅至深。人天上合况菩萨邪。仍是不定。故或言也。   经云沙卤(力古反)说文云卤恶方咸地。故字从西省下象盐形也。天生曰卤。人生曰盐。盐在西方也。   初历法合者。历七方便之法也。仍略人天不合者。是可生三乘机处。非出世二乘菩萨法也。   经云甘露法雨者。法雨语通诸教。甘露唯圆。常住之教。如天甘露不死之药也。   体有于戒者。涅槃三德之体。有无作尸罗五支戒等(云云)。定即楞严。慧即三智之慧。今从人说。虽有一体。犹是偏小之戒定慧。故云少善也。   经云拯及无量者。即九界四姓之众生也。   众多而供足者。多即一故供少而周多者。一即多故。不可以一忍。不可以多思。故云难思之供。供难思众也。   事三如一者。我及众生同罗睺罗。皆是一子也。   举世尊许为主等者。主与其禄。师与其成。亲与其生。故云三求遂克也。   事火即师义者。火能于万物。犹如师训也。   奉释即主义者。犹如帝释。为三十三天之主。诸天所奉也。故注云云耳。   如学等者。前两教二乘也。   须弥宝山者。以四宝所成。喻四菩萨也。   檀林师子等喻喻戒定慧者。引上文意。合成师弟三学具足。檀林喻戒。师子喻慧。山喻定也。   世所崇仰者。今文意即是。为前三教四种菩萨之所崇仰。故号世尊也。   遍对一切者。种智依正。对一切解。九界差别。各各不同故也。   一切种智为佛者。能觉智故。名之为佛也。   印其法譬两请者。一善哉印于法请。一善哉印其譬请。皆具主亲师义。故云善哉善哉。   许三下注云云者。文中阙亲。常命即是亲义。故云我今施汝等。   楞严七百等者。东方佛寿。同释迦也。   犹是无常者。光宅所释。意云品名无量寿。犹是有量之佛。当来补处故。亦同阿弥陀。此云无量寿。亦有观音补处。同无常也。   如此说下今破也。   偏摘诸经者。方等楞严般若非一。名之为诸。又引法华显露之说。同归无常也。   二途俱失者。如汝所释。失却前两教中兼带大乘之常。又失法华开显之常。涅槃非常非无常义。以涅槃对前教。故云二途也。   般若佛母者。实相般若。能生一切故。涅槃佛师者。诸佛所师所谓法也。佛性之法为师也。   楞严三佛者。同法身故。   云何一乘还破一乘者。将佛性一乘破法华一乘也。   故知或于方便者。体内体外俱不知。即权实俱迷也。   迷于部教者。部即摄教。教不摄部。如方等部具其四教。般若具三。大师判为兼但对带。良由于此。方等般若中常与涅槃何异。   以当现常者。现有佛性之常。及当有为常也。   无所间然者。谓常与无常。皆悉具于三德四德秘藏。遍一切处。何得间之也。   如避空求空者。只前无常即是于常。不须避也。   亦是显发方便密教者。昔无常被覆。常等未开。名之为密。今开无常即是于常。名之为发。发是开义。故云显发也。   斯教之喉衿者。人之要者不过其喉。衣之衿等。常义亦尔。   众经之心首者。如身以心首为主。遍摄诸法。常义亦尔。遍诸心首也。   窟宅者。三德秘藏。为大涅槃宅也。   若嶷然常者。即他人破诸经常。独立涅槃为嶷然也。   本为大事者。如来出世。以因果化仪。名之为事。故分字释也。   常机常感者。即不思议感应。为因缘也。   常立诸法者。立谓建立。一乘之体。因果所取。故名为事也。   师弟俱常者。常是佛师。佛是弟子。师弟不二。故曰俱常也。   不动果报者。常住果也。   净是正法者。以般若为正法。能生智故。   先所修习四法相貌者。斥三修文。即无常无我等为四法也。   治其本病者。是真常作其邪解。名之为病。依本而说。故云本病也。   无二二用者。即体而用。故云二也。   四悉无间者。遍收诸法。自在说也。   常间隔下结四悉意。皆不思议也。结文仍不次第。初即世界。第二妙理即第一义。为人第三。对治第四。亦是显不次而论次。名常四悉也。   埋没圆能等者。埋圆四悉。毁害诸常。论常即释论。皆有双非之义。故云害也。   难可毁坏者。不为六道偏小之所坏也。   说有三世者。事有三世。理无三世。故引净名非谓菩提等。菩提名果。涅槃名果果。故非三世也。   宁会得旨者。即是下文四出偈。三世有法无有是处等四处出之。名四出也。古人亦名为涅槃四柱。如屋无柱。其舍即倾。涅槃之意。亦复如是也。   次我今为汝下。历七方便一一开文。如文。   自此之前者。迦叶童子自叙。未闻涅槃之前。皆偏曲故。名之为邪。非谓同于外道邪也。   开诸有余者。七方便皆开入无余也。   作亲开正者。令生法身故。作主开缘者缘显正故。作师开了者。三因具足故。故能荣能生能成。同入秘藏也。   开境界性者。六道阴入界等即因性。故云境界也。亦乞开五种佛性。故云果性等也。   何人等者。人即七方便人。法七方便法。教行等之悉倒。何位者。证得之位。何用者。诸方便人化物之用也。   更有善恶者。人天为善。四趣是恶也。   竖深横广等者。七方便人皆倒。涅槃之底名为深。横收九界之善恶。故云为广。广故无边。深故无底也。   能建大义者。以佛性之义为大也。   具摄因果等者。因即三因。果是三德四德。果用无尽。故方万德也。   五法并常者。以常冠之。无非常也。   非色为色者。法身无色。应身为色也。   用无穷者。善恶之用。九界不同。故无穷也。   佛具此五故以施人者。只由众生身中同具此五。故此五示之名施。非谓别施。故法华中等赐大车。是子本有名之为等。子无尽故。施亦无尽也。   中间可知者。鹿苑之后。涅槃之前。二苏为中。皆有常无常义。未云二果无差。故云可知也。   是常法印者。实相之印。犹如虚空。通印诸法。无非常也。   即是行常者。初后二施皆檀波罗。六度具足。名之为行也。   必有其人者。能施所施。皆是人常也。   有种种义者。如下答文。善男子如来已于无量等。度答三身四身之义。故云种种也。   初后皆受皆食皆不食者。初皆食约无常。不不食法身。即五分法身也。后皆食约开开常。皆不食约常身。同入秘藏故也。开前不食即后不食。故云等也。又约两重初后。若大缘所见华严为初者。华台受职。顶受光明。即是顶受于食。后者即是今经。开于常宗。受纯陀施。名之为食。入般涅槃。即是不食也。故重初尘蒙之时。受于乳粥。名之为食。后诣纯陀舍。食檀身羹。入般涅槃。名为不食。小缘所见也。故有大小两缘。皆有食不食等也。   若依楞严下约教判。中间二苏皆空故等。摩诃衍门色即空故。始自色心。终乎种智。无非是空。故云等也。   若依释论下证般若教。诸法实相者取不共般若。故云等也。若共般若。同前衍门空。故等也。不共般若实相与法华无别。故不云法华。法华又与涅槃同味。与涅槃常等也。   历一切法等者。法约九界之法。教即七方便人。皆是双非之理。故云等也。   三指分明者。中道见性也。今是非常非无常名为中道。止观文中喻于三观。中观中道。能所不二也。   大觉者。大是妙之别名。大即妙也。   如此诸常者。六即不同。皆名为常。故云诸也。六者简滥。即者简离。故依圆常以判之。   阿耨菩提翻名可知者。此翻为无上道。亦云果智也。   法理具足者。法谓教法。理即三德。涅槃之理。开前偏教偏理。皆入圆常。故云其足。一开一切开等。若不云一切。未名具足也。   依而行施者。依三德涅槃之施无作之檀。故云具足也。   经云得菩提等者。菩提是果。涅槃是果果。秘藏名同。云具足也。   初总非不然者。前劣后胜故也。   冶城者。寺名。秀法师。在上无解。开善藏法师。亦同在彼。名目不同者。未见文也。   一有智断等者。烦恼未尽即无断。未得种智即无智。后施者。难智断具足也。   有圣号等者。众生无圣号。佛是圣人。同天中天。故有圣号。   具度眼等者。度即六度。眼是五眼也。   经云乃至慧眼者。不云天眼。意云天眼同于肉眼。但有障无障别耳。   得五果不得五果者。持小望大。大乘不食。只是世间之果。故云不消等。   经云消化者(呼瓜呼霸二反)。说文云。化变也。谓变化无常也。   初既备举者。初明自他。后四皆合。自他文足。且云是自意不烦文也。   芰角难解者。将小缘初。难大缘后。将后并初。文义交角。故云难解。芰字(奇寄反)草名也。   眷属菩萨者。以释迦为眷属。应是未成以前说。   遣大弟子。即无边身菩萨是也。   则泾渭皎然者。泾渭清浊。大小所见。清浊自分也。   胜天王等者。四相不同。证于初也。   像法决疑经者。证后涅槃亦有四相。大师判结涅槃经。故以引之也。   今更对教主等者。四教教主不同也。   未有通明者。六通三明也。   能五益他者。受乳粥施。即是益他也。   初成为难者。三十四心断结之时也。   入圣人位者。到七地之时。舍外凡法。证罗汉地。故云圣也。仍未有天中天名到佛地故。   非是正使无常之身者。异藏菩萨。故云非也。   已具亡三三檀者。三轮空故。能施所施物体皆亡。小般若云无住相布施也。   未得佛眼者。得菩萨地。未到佛地故也。   佛答我成佛无量阿僧祇者。如法华中。开权显实开迹显本寿量之文也。   示初成初受后成后受等者。即是大小二缘所见。初后两重之迹。以为初后也。   岂可以见劣之初者。三藏佛初。难胜见之后者。大缘所见。涅槃之后也。其义明矣。开昔五果。成今五果。如法华中指客作子即长者儿。更无异途。故云等无差别也。   身有离合者。前难虽离为四。合是无常也。佛答虽离五身。金刚从喻。喻于常法二身。故云四身五身等也。经将无字。冠烦恼身。无即是破。破于四身。故云无后边身。后边即是无常。故但破三身。无常即常。亦是双用。故经不言也。   常是此教之首者。同纯陀施。开其常宗。正当其首也。   殆绝者。殆犹危也。几也。故书云。人生几亡也。   光明者即是智慧者。引下文德王品。此是大缘初受顶光明之食等(云云)。   今非始断者。我已于无量阿僧祇等是也。   大小双非等者。皆显中道也。食非不食身。非不食非是常身。皆二边故。乃即金刚亦复如是。玄而复玄者大小双非。即是一玄。约其久远。非迹不食。又是一玄。故云复也。   无差明矣者。结其答意。纯陀何故强持无常。而难于常。诸难例此也。   通佛亦尔者。若论菩萨。断不断异。证果之时。皆未见性故也。   入金刚定者。等觉菩萨断一品无明。即入妙觉。故云明见佛性也。   智断无殊得名时异者。大乘智断。初证菩提智亦得于断。后入涅槃智断亦具。得名不同耳。   有轮王相是人中天者。虽是人王游四天下。亦云飞行皇帝。故云人中天也。   即初果位乃至不得作净天之天者。即是净居天之三果人也。   乃至者。越于二果故也。   犹是众生者。未断烦恼同于凡夫也。   得菩萨道者。初地初住因破界内烦恼魔。得法性身。破阴死魔者。分破二死也。   得不动三昧者。等觉菩萨入金刚定。正破天魔也。   无常等四倒之魔者。具足应云常无常等八倒魔也。   不见理檀者。檀不具足。能到彼岸也。   先已通达者。十二部法。遍摄六度五眼一切法也。   财法事理者。檀是于事。即事而理。故云法也。   过于人天二乘等者。即是七方便人也。分得佛眼。地住已上所见。   今佛答法檀一事者。通达十二部经大乘之法。施于众生。即是檀也。   余度五眼者。五度四眼。度约于行。眼约于谛。故云度眼也。   经云实亦不食者。法本无食。为众生故。受纯陀耳。   请住未申者。五十二众。既未蒙允许。故不敢请也。   众未能达者。但睹其应迹。未达法身之本。故云深奥也。   夫如来者下他解意。谓十方如来。故云夫也。本无去住。法身心体也。只者是住。众生见去。诸佛见住也。   去相宛然而恒在者。佛现涅槃。双林示灭。名之为相。而恒在者。其实不灭也。故法华云众见劫尽等。常在灵鹫山及余诸住处。即是非灭现灭也。   住相不去而常去者。如来现生王宫出家等。名之为相。而常去者。如法华云众生不能生难遭之想恒惜恣之心等。即非生现生也。   若尔下今难意。斥大小去住自是如来于众者。即五十二众及纯陀等。有何益耶。   注云云者。难意如此也。破无量恶。如下用文。破邪入正等。皆断烦恼。故经云应如来灭度而得度者。即其义也。且举纯陀一人。即具四悉益也。   悉为缘耳等者。故知纯陀。能为五十二众。作四悉得益者。住之缘也。   亦去住者。应身见去。法身常住。宜见去住。皆得益也。非去非住。准理说之。   嘉名先立者。善也。善瑞先彰。故云妙义。   竖无底际者。如前十义。自行因果。化他能所等至极之际也。   绝伦盖世者。五十二众。不可为俦也。   得大名利者。名即十妙。利即五果。自利利他。名为大也。   十让居后者。居大众之后也。五果当先。让虽居后。供即先当也。   用满檀度者。利他之用。令众檀满。名之为德也。   满足贯上四俱足故者。名利德等皆满足也。   更举六难者。如经人身。持戒。值佛。生行。闻法。献供。后转难前。故云复难于是也。   华表轮王者。华理三千年一现。现即大海轮王路现。轮王当出。故云表也。   作法王者。德愿既满同轮王兆。故云必作法王也。   于他为难者。且据不值佛者为难。故云纯陀易也。   众莫能先者。合上孤明独秀之意也。   名与法合者。既称为妙。妙即实相。与法宝合也。   心与佛合者。不思议心三智具足。故与佛合也。名与僧合。智契于境。和合名僧。一体三宝。与佛无异也。   叹其得主心如佛心者。犹如忠臣。能应主心也。纯陀居众之首。心同佛心也。   而等梵王者。梵王是请佛之主。与纯陀请佛。开常意同。故云等也。   如有端首者。众叹之首。独一人故也。故云文殊为首等。   复是一让者。前有十。故更着复言。即成十一也。   善利所离者。既得于戒。任运离四恶趣也。   佛不染世法者。不为世间八法之所行也。以不染人说此法故。故云闻法难也。   不愿诸有者。不求人天二十五有等也。   总明三宝益者。如来即佛宝。僧中即僧宝。演说即法宝。故云益也。   是善权益者。云喻应力。慧云既腾。烦恼顿尽。故云清凉也。   此明亲益者。实智之母。权智为父也。   拨乱反正者。一切邪从皆归于主。无明黑闇。乱于行人。圣日高悬。大夜斯朗。故云主益也。   夫六难展转相依者。得人身者由持戒故。既得人身。则能见佛出世。由佛出世。得值佛生信闻法。由闻法故。供佛涅槃也。   无佛亦有者。人身持戒闻法等三。佛不出世。此三亦有。或于独觉闻法故也。自失己利。不得五果。又障他人。令他不得五果故也。   汝自鉾盾者。语相违也。供即是去。今复请住。前后不同。故云鉾盾。鉾盾广如止观记中释也。   至存弥亡至亡弥存等者。住即是存。去即是亡。应身见去。法身见住。经云吾今此身即是法身。故以弥存也。皆云至者。本无去住。为众生故而云去住。如来之身不当去住。故云非存非亡。约三谛三谛三身等释也。上约三身论其存亡。约三三谛住不住也。   言之者讷者。不可口议。净名杜口也。   取之者失者。不可意思也。若取于住则失于去。若取于去则于住。去住皆亡。故云绝其情虑也。   知有六种下注云云者。应令缘之六即而知。纯陀住十住地。即分真知。未是究竟知也。境界遮者。意在于此也。   下自息望。纯陀既腾众请。纯陀尚被于抑。众则息也。   称机隐显者。去即是隐。住即是显。或时用住。无常用常。或时用去。常用无常。即用为体。无常即常。即体而用。常即无常。体用俱寂。即非常非无常。体用双照。双用无无常。二鸟双游俱息。意在于兹也。此经始终不出三谛。章安所用。深得其旨也。   遍一切法悉开为常者。始自阿鼻。终乎等觉。无非常住。故云一切也。岂定自他即是胜他即是劣。谓常无常等。若定执他则失于自。若定执自则失于他。今自即他。故云能作如此胜用也。   若用于常故无劳请者。常即是住故。若用无常复不须请者。无常是去。请复何益也。   故举二用者。诸佛境界即是常用。诸行性相是无常用。故云二也。   遮言不应者。常无常用。皆不应请也。   一行苦观者。经云众生苦一句正标苦观。流转一句苦家之相。三界下正释苦观也。   经云有道本性相者。有即三有二十五有等。道是六道本家之性。性以据内。本家之相。相以据外。揽而可别。能了此本。故云空无也。   次二行无我观者。经云烦恼所缠褁者。凡言我者。以自在为义。今既被缠褁即不自在。故言无我也。   最后无余者。涅槃正是无常之体也。   度此彼之彼岸者度生死小乘涅槃之此彼。到于中道涅槃之彼岸。于诸彼此者。即是双非双用诸教涅槃皆自在也。   三谛一谛一谛三谛等者。约体用相即。即用而体。三谛一谛。即体而用。一谛三谛。体用俱寂。即非三非一。体用俱照。而三而一也。   若一空一切空云何请住者。空无住相。去亦无去。故云一切也。乃至者。文略。应云一假一切假。假既非实。云何请住等。一中一切中者。中道之理。不当去住。今云何请。故以遮也。   云何下略斥他释耳。   以显此意者。显佛境界意也。   明一空一切空者。常即无常故。一假一切假者。无常即常故。一中一切中者。双用常无常。故云境界意也。   在后更释者。广如下文。文殊议论中。诸行性相悉皆无常等。   诚如圣言者。领遮六难之意也。   悭结漏断者。此名犹通。即是分断无明细惑。断德成也。   均大菩萨者。文殊师利法王子等。   拔渊泉之下者。譬如幼年。处云霄之上者。等大菩萨也。   谢无常用者。正是领上涅槃深奥之义。是无常用。故以谢之。   大众苦至如来未然者。纯陀以腾请竟。又自殷勤。皆遮未许。然谓然诺也。   终无变吐者。意云众生请住。不生厌恶之心也。   不可偏取者。佛及众生。俱如饥渴。二种之意去住皆益。终无厌怠。是故喻之也。   时众未解者。未解双游双非之意也。   四悉意思之者。为无为不同即世界。时众未解正为生善故也。方便为傍。权示问答。文殊覆于无为。广说有为。即是权巧。破于纯陀对治意也。二用为傍者。正显如来境界第一义也。   以不住破住者。无常破常也。   回惑自迷者。执于二边。遂语生解。未知双用也。   拒抗纷纭者。文殊拒纯陀抗。诤论难解。故云且共置之也。   悬指如来者。至哀叹品。广斥三修说也。   举是显非者。举中道之是。显有为无为非也。   能问能答者。具二庄严也。   胜非胜者。常即无常。负非负者。无常即常。显于双非。故云等也。   约斯事理者。文殊约事。纯陀约理。亦得为傍也。   文殊明空三昧者。文殊古佛。文明大乘。与净名对谈。皆论不思议空也。纯陀是俗。即是于有。相待之言。未成绝义。故云还应是有也。   有去无无还得是无者。执有对今大乘之无。无小乘之有。故云无无也。文中合更应言无者有有。还得成有也。   适物所宜者。宜见于负文殊现负。宜见于胜文殊现胜。非谓文殊随负也。   互槌砧者。文殊为砧。纯陀为槌。为成机器也。   胜负双舍者。催令献供。正是其时。显于中道常住之体也。   各执二用显体为俱是者。无常用常为体。常用无常为体。故云是也。   伤体俱非者。执无常。伤于常体。执常。伤于无常用体。故云非也。   各辨体用者。无常用无常为体。常用常为体。当体为是不用为非故。故云一是一非也。   即俱非是非非者。非上一是。非上一非。故云非非。显其俱是是也。文中亦应更云即体而用。略耳可解。二复宗者。复献供之宗也。   同劣号者。如来法身是胜。同于诸行无常之劣也。   群有劳累者。二十五有。累我行人也。   三见一闻者。远者闻之。近者见之。故举非想也。   闇惑上法者。同于愚人。不识上下也。   混和下法者。将上和下。名之为混也。   失胜名者。号天中天也。及尊胜法者。即常法也。   若使诸行等者。将下类上。辱其尊号等也。   众生得佛恩者。如法华中四大声闻领解有其十恩难报。自从拔苦与乐。乃至遍覆法界之恩。今且云四事供养耳。   非那罗延力者。佛非报得力也。   今以女譬慈者。以无缘慈。能生实解也。   寓上诫下者。意云瞩于文殊。已识时众也。   博地无益者。下愚不可以强贤也。   极圣不劳劝者。上智不可使其愚也。故云不上不下。即中流之徒也。   发心已去未足已还者。一释。住地已上。等觉已前。皆须呵劝。二云。取初发心名字位已上。至于住地已前。名为未足也。   无有居家至五果者。即是无有大乘之家。家是身之所依。三德之体。为家也。   女虽贫病有生子义者。虽为烦恼所覆之。于智断有生佛性之义也。   乞丐者(古赖反)。苍篇。乞行请求也。通俗文。求愿曰丐。体从人从亡。谓人亡则行求丐也。   痴散所逼者。无智曰痴。无定曰散也。   则素丝易染者。名字为素丝。观行为易染。   方隅者。四角曰隅。名字观行。略知中道名方也。又云圆为方。前三教为隅也。   观五阴为逆旅者。达此舍空。犹如客宿。五阴从无明生如募合。念念者老死。如朝散也。   樊灼愍之者。灼者明也。有智之人入观法。傍行六度。故愍之也。   可譬怀胎者。然心三智。事理圆修。名入圣胎也。   生清净解者。能观三道即是三德。六根互用。名清净解也。   慈说已彰者。能以一妙音。遍满三千界。诸佛皆向。名之为彰也。   悉有障难者。相似已前。三障四魔。纷然竞起也。   慈悉倚伏者。到相似位。已断见思。名之为伏。无明未破名倚。或慈为强。无明为弱等也。   内业障者。即是见思。外业障者。即是尘沙。内外俱障故也。   恒河即烦恼障者。即譬微细无明。分真已破一品。故云而度也。   不舍正说者。能观三障即是三德也。故云说阴界入等。苦道即法身非常非无常也。结业即解脱非缚非脱也。烦恼即般若非明非闇也。   得生梵天者。第一义天。初住分得。妙觉究竟。故云两慈也。   不应偏运者。只是观不得观于如来等也。   经云未有慧眼者。大乘究竟慧眼。如经。愿得如世尊慧眼第一净。   乖理不得偏说者。正是有为无为。显大教中道之理也。   此中三文广有所破者。通前四慈。皆不得偏。显成正理。名为广也。   先开偏说者。经云应说如来定是无为。无为即是偏也。   次释见机。经云何以故能为众生生善法。只是大涅槃心。有无缘慈也。故提譬帖合。   六卷名丈夫譬者。意谓丈夫。能远行也。   理寂而照者。理性三德。法身体安。名之为寂。般若内明。故云而照。解脱顺缘。名之曰行也。   始末两间通称中耳者。始从理即。乃至究竟。中间四即。故云两间。望前望后。故得两也。   生死拘逼者。未出三界。名之为拘。六道轮环。名之为逼也。   谦卑请益者。位在名字为卑。顺理求解名请也。   五欲非己为他者。从理起迷。故云非己。非是本有。故云为他也。   权托阴入如舍者。能观三道。知皆非实。为权托。仍与阴居。故云如舍也。   无明所魇如卧者。粗无明卧只是伏。沈醒不醒等者。无明未破。卧而复寐。故云不醒也。   故言卒起者。无常之法去无所之。表无迳路。故云卒起也。   此略举一者。只是文略。既有于报。报必有业。业由烦恼。故举一而具三也。   昔时未得者。观行已前。名之为昔。得似解六根互用。故云惊也。相似转深。为悟也。   如入海见平者。借大论文。如人入海见于平相无有山林。渐渐转深必定知去。相似位人知必破无明。名为死也。   但在白法者。六根清净。名为白法。凡夫五品。名为黑法。到分真时。非白非黑。即三谛义也。   是为可耻者。无惭愧人譬小乘观。如法华中形体羸瘦等也。   生忉利天者。分真初住位成证天然之理。破一品无明。无功用道任运至于妙觉究竟之位。故云此譬两成也。   经云展转常生安乐之处者。安乐只是涅槃三德秘藏。始从初住终乎妙觉。故云展转也。   经云以是缘故者。指于六位之缘也。   经云有惭愧者者。惭于第一义天。愧于圣人。即初住位。   经云持戒比丘者。即是持于大乘究竟戒也。文殊既久持大乘。不应说于无常也。   经云于己舍宅者。堕阿鼻狱中。无有出期也。   若尔下他难。难云三十二合臣不许合主。故引八十好以难主也。今用合分真之位三十二相。亦是合主八十反。即合究竟主也。   长寿因缘者。长寿是果。因缘是因。假因缘成长寿果也。   文殊止一言呵劝者。如上文云汝今不应发如是言。即是呵辞。乃至应如是学。即是劝也。   圣人但说己法不说他法等者。纯陀既是十地之位。说于六慈。故云己法。前方便教。名之为他。未证位人。虽说圣法。亦名他法也。   妨于大后用破小初者。意云纯陀若不执小初难于大后。如来即不得用大破小。又未来世执于小者。亦不被破。此有两意。故云妨也。   乃是新众者。即是涅槃之会。新来之人。不历五味。得闻常住而执小者。故引法华毫善不亡。涅槃自指八千之徒等。   除佛灭者。开除不成上慢。此为灭后执小作仪。以大后破之。云佛灭后也。   非聊尔人者。即证纯陀本居高位也。如法华疏中释那律云。乃是净饭王之侄儿。斛饭王之次子。世尊之堂弟。阿难之从兄。罗云之叔。非聊尔也。故周公难曰。我是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天下非贱人也。   终日说有者。有即非有。是常家之用故。故云非尽也。   终日说无者。无即非无。常无竭故。双非理极。故言所不及也。   是初去时者。意云诸时之中。皆施去时为胜也。   物新时者。施须及时也。   文殊同他见者。小乘之见也。   时众谓纯陀行浅者。纯陀既是城内巧之子。与俗辈同流。如来印赞。众疑皆息也。   经云亦复悦可一切众生者。众既具理三因。与我理同圆说。故云一切众生也。   两番关并者。即是逆顺两并。初并云如来悦众生。亦应悦于我。若不悦于我。则不悦众生。我是一切众生数。故云圆悦则破。   即作伏并者。意云如来既不悦我。汝亦不被悦。若独悦汝。成佛爱憎故也。   一无漏染者。若竞有为无为为悦可者。却成深爱烦恼。故云汝不应言如来悦可。   二释无漏意者。明佛无悦可。有为无为俱是颠倒故也。   二举譬显者。意明有为无为。当无爱念。如彼乳牛爱念其子也。   明有普净悦可者。如经等视一切。名之为普。诸佛智慧即是其净。不应偏言有为无为。即一无为之言体具三德。及汝等一切众生。皆悉悦可也。   喻有无明者。无明爱水故也。   菩萨行故是不了了者。若论次第菩萨。如下文十地菩萨犹未明了也。   佛不行故者。住毕竟空。如金翅鸟。无明尽也。   开善云前是下能知上。即驴乘也。后是上能知下者。鸟升空也。   冶城两譬者。意云初不知上智。驴乘智下不及于马。良马比于君子。故云上智。后譬鱼鳖之属不知升空。故云上境也。   灵味云者。寺名。初不知法身后不知应身等者。如经譬如国王者。即喻法王也。下身合云微密深奥等。即法身也。后譬云下观大海。即是应身。应于一切众生生死之海。故云见诸色像也。   注云云者。令释出之。今既无破斥。上来所释。各有理故也。   拂我执一途之义者。拂即除也。执于有为。皆为一途之见。非是究竟也。   试非实者。我亦试汝。非我实说。故云一途之见等。   汝推未详者。如经。不能筹量如来智慧等也。   核微研极等者。只是论义析徴研核称理。名不思议耳。   说观皆寂者。前两重呵说呵观皆绝也。   前来诸瑞者。即上文召请文中九瑞也。   故知此光正为催供者。光表中道。供表是开常。中道义同也。   靳固弹呵者。呵其贪等。非其时速等三也。   会教合机者。说无为之法。会今一乘之教。合时众之机。符契圣心。名之为合也。扶上化下。意与纯陀不异。光表中道与纯陀会教同。令纯陀办供。亦是化下机合。故会二人皆由佛力也。   即知是事者。以三德涅槃因果为事也。   见色知心者。小乘之见不远。文中不破。文殊睹光其意即远。表当开常。故解佛意也。   经云非无因缘者。有二种之因缘。一催供之因缘。二佛入涅槃之因缘也。   催供故悲者。开佛入涅槃也。   未诺故嘿者。未敢彰今也。   次悲哭者。既闻发声三催。事穷理极。忧苦在怀。其心不畅。举声悲哭也。   先止乱者。非但纯陀。五十二众令观五门。意在于兹也。   三譬不净者如。经临。死之囚熟果段肉等皆是臭秽之物。囚居于不净之处。故譬不净也。文阙苦观。下结文中当观诸行。行即是苦。五门具足也。   譬无我观者。如经。如碓上下者。凡云我者以自在为义。既云上下。即无我也。   经云犹杂毒食者。无常等五。一一不同。名之为杂。皆是烦恼害于行人。名之为毒也。   我以入灭为哀愍者。即是无缘之慈。令汝及一切众生。俱得三德秘藏之法。我若不涅槃。令汝等不得。故入灭也。   经云及一切者。即五十二众也。   诸佛法皆尔者。如来为众故出。为众故入。缘宜不同。苦须愁恼也。   偈与下二偈意同者。如下文雪山童子偈。诸行无常等同也。   不能不悲等者。意云我虽知如来不入涅槃。为众生故悲。为众生故请也。   不能不度等者。如来令我得于五果故庆。又令众生得故悦也。   譬权实不得相离者。常无常用也。   适会权宜者。能用常无常。皆为众生不同。今皆住涅槃也。   不动果者。三德涅槃果也。   共行者。双流之行。涅槃即无常。非涅槃即常也。   涅槃经疏私记卷第二 卍续藏第 37 册 No. 0660 涅槃经疏私记   涅槃疏卷第三私记   ○释哀叹品第三   广而言之者。四悉不同。故云广也。   已生善讹故哀者。如来灭后。法转浇讹也。具如经说。   未生善翳故叹者。令不生故翳也。   独以秘法者。三德涅槃之法也。故结第一义悉也。   前品对俗者。一往言之。非不对道。五十二众。亦有道故也。   今品对道者。即下文劣修比丘也。   今品无供者。三修比丘也。   前品双请者。请受供。请住世也。   今品单请者。请新伊之法也。   前品因人者。因大众叹。纯陀腾众请故。此品率自者。无大众。只三修故也。   前品略明佛性者。只论常住五果。故略也。   前品论今教者。广举常身法身等。以破昔也。此品具今昔以胜斥劣。劣即是昔也。   前品二人论者。文殊纯陀也。   今品对佛论者。三修比丘。广举譬对佛也。   前品动执生疑者。动二乘之执。生今品之疑也。   备有通别者。别论前品对俗等。若通论者。前品对于文殊。亦是于道。今品既因纯陀明常。即是于俗下之九文各有其义。通别之说也。   谓三请者。一哀请。二祈请。三机请也。   非全不教者。意云上因纯陀论常。已略闻意。此当广说耳。故云终今汝等也。   我等毒身者。阿罗汉人。未断无明。故云毒身。能煞慧令故也。   去而恒住者。无常即常故。住而恒去者。常即无常故。汝不解者。不解双游去住。同入秘密藏也。   汝病有前后者。先病邪。常后病无常。无常教兴。邪常教废。常等教兴。无常教废。广论五时兴废。具如法华玄文说也。   纡回如来等者。一代化仪。五时随逐也。   早晚自汝者。若于华严中悟。名之为早。汝今前悟无常。至今方入。名之为晚。故身子领解云。不停待于前不停待于后。是我等咎。非世尊也。故云及咎如来耳。   不离因缘者。第四句亦假因缘。取于破立意。同于诸注不自生等(云云)。   宁有作者者。意云无有寄主也。   亦佛体力者。法身之体也。   亦是纯陀文殊等者。发起之众法身大士。亦具三力也。   致地动缘其义无量者。即是如得三身四悉主伴不同。五十二众。机感因缘。故云无量也。故引净名。以四悉。证成也。   佛以四事止华氏之悲者。如上经文纯陀汝不应思惟诸佛长寿短寿乃至如来境界。二如来方便若长若短等。三如来涅槃成汝檀因克不动果等。四我为良田汝克因果自是良田自利利他。何所可悲也。   腷臆者。符逼反不泄貌也。   亦皆震摇者。佛神力也。   有顶文宽者。上作三顶释之又表三谛等义。故云宽也。   一四天下者。一二即二三。三即四天。为动等三也。十方亦为三意也。   正明如来八相者。一升兜率。二降母胎。三出生四出。家五成道。六降魔。七转法轮。八入涅槃如文也。   纯陀大众皆是动缘者。献供以之。为缘也。   叙语者。闻是语已及地动等是故哀泣也。   略举三事者。谓主亲师三也。调御师也。人仙主也。犊母亲也。经云贫穷无救护一句失上三事故请也。   高圆明譬主益者。统居万民之上。故云高。鉴临四海之内。故云明。有俯育之心。故云主益也。   深入水底譬亲益者。山形依地而立地能生于万物。故云亲益也。   水色同山譬师益者。如师所解。能顺于师。如说修行。故云同也。   言略意兼矣者。能宣之言。即是于师。亦兼。主亲等也。   佛有智能自照者。一切种智也。   光宅云佛果无有自反照智者。意意佛证果已后。更无有智得果智。息也。   广如下难。   此是光宅四失者。自古相传也。亦名四可㕹一樏隔真谛者。以真樏俗。二谛不相即。真俗相隔也。二牛粪净土者。牛粪如净。娑婆是秽。秽上有净意不广也。亦如身子见秽。梵王见净等也。又教。其土本秽。释迦能净。如牛粪安上。若除其粪。其土复秽。不如净名。以足指案地。皆如自在天宫。即秽而净也。三指端种觉者。意云佛智由如指端。不知远也。四无记如来者。既无反照智亦不同知善能知他恶等。犹如无记也。   是则无穷者。反照智复须智照。智照复须反照智等。展转相照故也。   即害两家者。云佛无反即害开善。开善有故只自有智。即害光宅。故云两也。   可难光宅者。斥无能自照复。照他故也。   可难开善者。无别有反照智。免无穷过也。   可难观师者。一不定一。三不定三。不同观师。执自有智能反照也。   注云云令释之。   祈佛留光者。祈求也。求光益也。   先述旧解者。他释无过。以今用之依旧五譬。束为三。谓主亲师等也。云讥请者。讥判如来无有始终。慈悲教诲等。   广下譬文也。   巨有所妨者。斥他解。自法华前。处处说大。菩萨节节得入亦有破无明者。何得判至法华。付栴陀罗等。故云妨也。今取二乘即是正解。亦习气也者。大乘习气也。只是无明之别名。故云亦也。   不尽余惑者。未破无明也。   官事起应者。弘法化人。此非私务。故云官事也。   譬入生死者。同众生受苦。犹如囹圄也。   今以机为傍人者者。机来如佛义之如问也。   得佛法分者。如法华中身子领解文。即是大乘初住之法分也。此既譬二乘亦是少分为法分。从佛口生。即是似子未得真子也。   学人者思惟烦恼也。   民有生业者。修无学也。   民无聊生无明未破也。   一在予人者。借有德王。以喻法王。众生有罪。在予一人也。   举类文殊者。比丘意云文殊纯陀。皆证常乐。独教我等。而证无常也。   而耻行险路者。不示我平坦道也。平坦只是涅槃八正之路也。   凡夫八风者。违顺等四也。   失不可愁忧追者。如来去世也。   喜不可愁恼得者。不入涅槃也。凡夫于二盈之际。而怀忧喜。失法身。无此得也。   谁臣子弟等者。至理无念。谁是主之臣。谁亲之子。谁是师之弟也。   谁去谁度者。上约应。下约机。皆云谁者。意无宰主也。   寂然无朕朕者者。迹也。亦云我也。谓无踪迹也。   还得正路者。涅槃之路也。   近慧者。正念之慧者也。   经云是故当嘿然者。一莫请佛住故嘿。二止莫啼哭故云嘿。故云诸佛法皆尔也。   不可一向者。犹止悲故欢喜。犹欢喜故止悲也。   明解二用者。去住只是涅槃体。体上常无常用也。   经云远离诸非法者。俗谛即生死因果之非法。真谛即二边之非法也。   对圣呵凡者。止人天之悲。令修正念也。   叹请者。叹祈请中。将日将山能喻于佛。佛以酬叹也。   汝同无目不流等者。如来法身常在涅槃。二乘之人法眼未开。未归涅槃大海。不见不入请住何益。是故。   经云不入巨海不能得无价宝珠。即其义也。开其问端如经。空不空等十五双也。   为说甘露者。即是不死之药。三德秘藏也。   兼显菩萨之德者。显下文迦叶菩萨三十四问。皆因此起。故云兼开众问等也。   谓空是药不空是病等者。古人意昔教无常之药。治于耶常之病。乃至二不二等皆此对治也。   兴皇云下文具有此意者。不许前一向约昔第二一问约今。今昔相对释之。故云始终也。   兼开众问者。下文三十四问。及师子吼等。通收一部。为其问端也。   诸释无咎者。今家引文约昔约今。及双非等。皆不失理。故云种种法中我当随顺等也。   今更约三种者。前以释竟。故云更耳。即是三谛之释也。   又约四种者。取双照义。通收今昔故也。   广分别之注云云者。意令释出五味四教。悉同此释也。   三门四门者。三门即三谛。四门空有等。四教之中教教皆四门也。   兴皇云此为八阶者。阶谓阶级。次第不同也。   次示者。今昔因果也。   后与者。显新伊也。   无戒是慧者。无大乘究竟十戒。首楞严定。一心之慧也。   则非出家者。非出二死家也。   身是法性身云何存者。意以偏真为法性。故身子云我等同入法性也。   同是一意者。得五难。即离八难也。   文义具足者。束八阶以为三。主亲师等义足也。   能离者。谓得五难。离八难也。   不叹出家割爱者。如经能忍难忍等文也。   不叹最后檀者。出家戒易施难。俗人施易戒难也。   次举金沙昙华譬也者。金沙体净。譬持戒比丘。证罗汉果。离于八难。昙华譬得人身难也。   不应空过者。令得新伊秘藏也。   不应以亲认佛者。意斥其比丘。未识佛故也。   何者下释其认之意。   其不识佛者。不识自身一体之佛。亦非菩萨佛之真子。何得以亲认佛。同于世间王子邪。   我甘之如荠者不敢辞苦也。荠甜茶苦故以引之也。   无上方便者。如来同体之方便。三德涅槃之门。故云不小也。于华严中。不受。鹿苑已来。皆不行也。   不肯作务者。不修无作戒定慧也。   指山指地者。我所舍。身骨如比富罗山等。   指海指江者。所饮母乳。如四大海等。皆是其事也。   放逸无惭者。二乘望大。名为放逸。犹放逸故。不惭第一义天。系在变易之中。名为囹圄。犹未出故。不得大乘解脱。自是汝过。非我无恩也。   众魔群盗等者。即是界内四魔。界外四魔等。不敢为害也。   深广波澜等者。首楞严定名三昧王。一切三昧皆在其中。名之为广。彻至实相之底。名之为深。波澜一切定水之异名也。   睥睨者。上(普末反)下(五计反)广雅云。俾倪蝶女墙婢。苍云城上小垣也。释名云。言于孔中俾倪。非常事也。私言俾助城之高也。   博达今古者。涅槃之城。本自有之非适今也。故云识远。三智具足。即是明了。故我城如是也。   何所不威何所可畏者。内敌烦恼。名之为威。外伏诸魔。名之为畏也。   表里皆宝者。即是大乘无作三十七道。以为庄严。名之为宝。内充外溢。自行化他。遍法界用。为焕烂也。   复无遮阙者。一法具一切法也。   执持伪砾者。如下文春池之喻二乘人也。   汝下心知足者。如法华中譬如贫穷人。得少便为足。更不愿好者。故云少住。行于少法。故云下止也。   不厌粪扫者。尘沙无明也。   不欣璎珞者。大乘戒定。庄严法身也。   多处乞食者。此是历法求食。小家观行。具历阴入界中也。   不欣上味者。三德涅槃醍醐为上味也。   不欣大明者。一心三智也。   盘桓隘路者。大品斥二乘人。犹如隘路不容二人并行。盘桓是不进之貌也。   略明不得不离者。不得大乘秘藏。不离小乘无常也。   不入众数者。事与理和。一体三宝。名之为僧。僧即是众。今约理论故云不入也。   不得无难者。虽离界内。不得无二乘界外之难。见修无学等三。二乘之人。作意出入观为佛前佛后难。真谛之理。即长寿天难。未具十种六根。即诸根不具难。偏真灭谛。即是北洲难。唯一切智。即世智辨聪难。广如净名疏(云云)。   不得真果者。大涅槃果也。   道前方便者。此约小乘未证果前。名为道前。不同大乘论。道前道后等。若通论者。法华已前。皆是道前。中间二味。皆有道前道后等也。   道前是圆因者。开前方便。皆是圆因。即约大乘。论其道前。地住已前也。初住已上。名为道后也。道后是圆用。约体论用也。   真善妙色者。约体出生妙善者约行也。   甘露圆满者。常住不死之药。三德具足。故云圆满无决等也。   本以因果功德名僧者。大乘因者。诸法实相。大乘果者。亦诸法实相。皆是一体三宝。名僧也。故斥云汝之因果。小乘之法。非究竟也。   非煞贼者。界外无明。以之为贼也。   不生者。即变易不生。非字冠下。不出于伪。佛法相者。丈六之身。生灭之法。皆是伪也。   不到即解脱者。能破常无常等八到。即是解脱也。   佛僧例然者。一宝之中皆具三德也。如僧有法性常等。即是如来三德具足。佛名为觉。觉不觉和合为僧。三亦具足也。   亦不生而生者。法性之地。理本无生。又能生五乘七善药草等也。   药草所生不离能生者。能生之地。是其坚性。所生药草。亦是坚性。故云不离也。   业招大地者。非漏非无漏业也。   福感药草者。戒定之福也。   三种宛转者。大地药草众生等三。故法华云。皆一地所生。一雨所润等。故云不得相离也。宛者边下中高名之为宛也。   具一切物者。一切不出五乘七善。八万四千法门。亦云八万四千尘劳之门。亦云八万四千诸三昧门等。含藏诸法。名之为藏也。   举三法身等者。具如法华玄文止观文中。广释十种三也。   超合者。将后合前也。   咸见佛性者。始自发心。终乎妙觉。其中一一。皆得见于三因佛性。故云咸也。   六位分别注云云者。意令释出有理入名字观等入不同。今准文意。即分真究意入者。名之为见也。   地人云阿梨耶识在妄惑内称秘密藏者。明善恶种子。含藏在中也。   成论人云当来佛果等者。小乘释。迢然别也。   众生即是故名为密者。经云众生身中有如来结跏趺坐。即约性德。理即如来。三因具足。故云是也。   为此论破者。皆不相即故。又此论是其涅槃之名耳。   如形残人如外道论等等。者不令人。见义之如藏也。   如月处空者。真常性月。为云所覆。今经开显。指此烦恼即是菩提。如云开见月。独处于空也。   众生不解等者。约未开也。法界包含者。百界千如。三千世间。依正不二。无不称尽。故名为藏也。   大风卷雾清汉昞然者。重氛翳于泰清。为长风之一扫。三德秘藏昞如日前。昞亦明也。   经云云者。亦是斥于他人如前。   三合以三德者。合上二譬也。   是从事入理者。前二约事。后一约理也。此约修行。眼属于智。智即眼也。外道事天。亦能福他。即是行摄。三德是佛师者。诸佛所师。所谓法也。   印于教行者。大乘实相。以之为印。印于教行。同成三德也。   凡有言说等者。如下文字品。世间文字及出世法。无非常住。故云相应也。   修习相应者。如下文是人若闻常住二字七劫不堕等。即是相应也。   证得相应者。住地已上。得法身理也。   法身即照亦即自在者。照即般若。自在即解脱。三一不别也。   而三而一而一而三者。以互融故。三若定三。一亦定一。还同昔教纵横之说也。   广立问答者。师子吼菩萨六重问答。广论佛性之义。只是今兹三德。新伊三点等无有异也。   洋洋无尽者。水之貌也。佛性如海何可言哉。   将何指归者。涅槃以三德为指归。故止观发心文后约六即显。是中亦用三身三德。为指归。指归亦即三德。指归何处。同入秘密藏中等(云云)。   能严天颜作世界主者。由此三日能照大千。若纵若横。皆非其用。内合如来法王之主。能具三德以为庄严。取能照边即是般若。取断恶边。即是解脱。以定慧力一切皆成。如天见者。一切皆成也。   举略兼诸者。此之三法。摄一切法。无不尽也。法身亦三。般若亦三。解脱亦三。三三成九。九只是一。一不定一。故云亦非涅槃也。   巨细相容者。十方为巨。色等为细。色等为巨。十方为细皆不狭也。   如来色无尽等者。等取智慧亦复然。即般若也。一切法常住。即法身也。色即解脱故也。三德具足。故以引之。证法身三也。   非知非字者。非知即观照非字即文字。般若即实相也。   非知故不可动虑分别者。观昭之体。不为烦恼所动。不可凡情思虑也。   不可言说书绅者。绅大带也。如夫子每一言一事。子张隔壁闻之。皆书于衣带以讫之。此之文字皆离言说不可以书绅也。   不同遍空者。无诠表也。   凡圣并明者。六凡四圣。遍于十界。故云并明也。   世间出世间者。半字也。   出世间上上者。满字也。又约化义。皆具半满。小乘为半。大乘为满。若纯说大。即是满中之满。若约五时。中间二苏。对半明满。带半明满。法华唯满。等(云云)又约三种世间。对于四土。同居对世间。方便对出世。实报寂光对出世上上等也。   法界流注者。如上文中纯陀品云。无上法雨雨汝身田。即流注义也。   悬河海涌者。教法被下如悬河。慈悲外化。如海别圆音普演。故曰无穷也。   非喧非寂等者。非界内之喧。非界外之寂。非凡夫之缚。非二乘之脱也。   十智不能虚者。即小乘十智名数。如法华玄智妙中广释也。   外道所缚等者。于非缚中。方便示缚。如净名居士等。诸魔外道。皆吾侍也。乃至先同后异等。即此意也。   虽鄙必施者。施字平声呼。施谓施化。入诸淫舍。示欲之过等。皆鄙秽之处也。   无染无著者。如华不染。始医不着。如来亦尔。为大医王。虽疗众病。应病与药。犹如天月。但有于水随器方圆。无不现也。   佛口业至般若则摄者。般若是智。智由于说。说即口也。   意业至解脱则摄者。意只是心。心能善恶。如来能用。故名解脱也。   如来庄严者。即是证得法身。用定慧力庄严以此度众生也。   六根清净者。初住已上。具足六根如华严十种六根。一根具十。皆能互用。证不思议解脱德也。般若如前大品中明色净等也。   包含总别至事理等者。涅槃为总。三德为别。事即解脱。理则法身也。   以略收广不逾三德者。略则一德具三。广则一中无量故也。   欲学须请者。即方等般若弹斥之时。名为欲学也。   何故一伪一真者。昔教若非。昔不应说。今教若真昔何不说。   经云皆悉忧愁者。有二义故愁。一闻佛入涅槃故愁。二闻斥其伪故愁。故文中云了不思惟安住之义等也。   而生去此住彼之解者。去此是无常。住彼偏真涅槃之理也。   上未曾说者。意斥古人。自法华已来。佛何处说无常等教。云述闻法也。   壮之言快者。执此无常等教。唯称唯我意也。   行是进趣中胜者。方等般若。弹斥渐进也。   想是智之初门者。四念处观。故云初也。   不言前耳者。不言见惑也。先断见。后断思尽。故云惑去智亡也。   此理中适者。偏真双非。即断常中也。   能断诸惑者。意云。虽是于理断惑由之而得。我与如来。同证此理。何得斥言是伪。故云岂于此也。   观文难见者。意但不及中适双非也。   叹上三执者。教行理也。四讥请中多作亲譬者。上文五譬。古人纯作亲释。故云多耳。今作主亲师三。分其五譬二三亦依古作亲释。亦是多也。   佛斥非真者。斥其不识一体三宝。皆回过还之故也。   正是统训者。统主训师也。   既举别惑者。无知无明也。   五五盖者。释上五耳。只是五之与十及七等。成五十七烦恼也。多在思惑也。   通心七使七漏者。下文广释七偏也。   论人者。成论小乘师释也。   并无明者。只习气也。   一一有三倒者。谓五门观。所治之三倒也。不望大乘。名三倒也。   经云病未除愈者。阿罗汉人。犹有习气无明病也。   见谛四思惟一者。四谛各有见等烦恼为四。并思惟一成五亦云五部烦恼等。五行者。行谓斥相也。   行三业恶者。如经。迷荒淫乱即意业。言语放逸即口业。卧不净中即身业。醉通凡圣。无明粗细不同。服药吐或轻重亦异也。   芭蕉等譬者。皆不实也。滓无味药无香。皆通无我。若有我者。皆应有实也。   无有是处者。执同外道。横计我也。   说言有我者。即是胜修真我也。   上有三意者。教行理等。各执不同也。   问答法尔者。问答相称。法尔称善。是以赞之。亦是四悉适时。是故赞也。四悉如文次第对之。   无有实义者。只今胜三修。名之为实也。   此非实语者。语只是教也。   一倒乱者。无常谓常。名之为倒如醉乱。二乖善者。乖真善也。   不知其义者。意斥汝但得无常无我等名。不知是今常家之用为义也。   亦自有语者。犹如醉人。但有其语。无有实录。但说无常无有于实也。   闻他流转者。谓洗常教。名为流转。常等非醉。云何流转故云他不也。   经云流转生死者。即界内外。二种之生死也。   即是众生者。未破无明。同于众生也。到佛果犹名众生也。   汝之所非则不非者。谓常为非。无常为是。故云乃非其所是也。   涅槃无受者。无苦乐等三受也。   法即无染者。无二边等染也。   或作十门八倒六行等不同者。十门如第一卷优婆娆章十三对治。今略言十也。六行。胜三劣三。不同为六也。今但对三者。只说三为略。十门为广。故云义有广略也。   是双明八倒者。即凡夫二乘。相对以说。故云双明。又四倒取空者。大乘无我观。更无别义。只论于空。故不破也。又三修中不取不净者。不净非理观故不取。若小乘真谛即是其初门故取也。   正修诸法者。一色一香无非常等四德也。   彼若救云若是到者。者救意既斥无常是同于世界。云何名为常等也。   今通难意者。只缘。执者成到。汝不知世出世皆是常乐我净故也。   是故非德者。无四德也。   无其义者。三德涅槃之义也。   识心是倒者。第六识。数家义也。   识心无倒者。八识初故也。   又凡有心下通明也。   通能分别者。最明了也。   妄谓心尽者。能断智所断烦恼尽也。无漏空心即心到。想即是想到。见即见倒也。   一到具四者。无常等四也。   无上方便。者果地以常无常用为众生故。即是出世间无上方便也。   问有名无义。注(云云)者。世间出世间。少大偏圆。有名有义等皆作四句释之。有名无义者。即是世间凡夫二乘等。有名有义即出世间如来乐等。亦名亦义者。世间起应用等。无名无义者。涅槃之理不当名之与义故也。   并应四句分别者。例上。世间即到非德。出世即德非到。世间亦德亦到二乘名到应用名德。出世非德非到约理明之。胜劣亦尔。故云并作也。   是世倒之德者。即是双论不到成德。以不执故。起方便用者常无常用。故云出世也。   单修者。劣谓无常等四也。   双修者。胜谓常无常等双用也。   又非二偏圆者。约极理说也。   与谁分别者。斥他不当不约其人也。   单胜修者。是现次第人者。发心知常也。   双胜是不定人者。或胜或劣也。   备有诸过者。于无我中。且约生死具论皆有缚着苦等。故云偏破甚者也。下破例然也。   声闻更进趣者。于方等中。被弹般若洮汰皆是进趣之义也。如法华不入更须洮汰来良已涅槃亦是进趣也。   净即无为者。无作性净涅槃之理。故标法界摄一切也。   经云不应作如是语者。不应说今我亦堕去。我为众生云有去住。汝去无益。云何随我入般涅槃也。   不能知佛往来者。为众生故来。众生机息故去。去住之法非尔境界。故云宁得随去等。   起惑之始者。由季初物新于境起或也。   又因惑生解者。解生或断。亦因此时也。   没深水中者。佛性在众生身内。贪爱为水。故云中也。   非永失者。后有智人还取得之。故非永也。   瓦石即伤害譬苦者。瓦石是粗重之物。如人被害为苦也。虚将不实故无我也。   分分离散者。念念无常也。   偏修之末者。从渐良圆。亦是终穷之说。名为末也。   二由佛性力者。一者内薰之力。二假胜修之力也。   令众生悟者。由佛性力水皆澄清。以有澄义非即悟也。   喻之如见者。此以机中论见法华中遥见其子等。故云而未得取也。   处在生死如在涅槃者。能远生死即涅槃也。   此中经文是留心处者。新伊三德。斥伪谈真。佛性秘藏。二鸟双游等。皆是行人留心之处。故以欢之。除此之外竟何所云。若不留心。还同瓦砾。未得其真也。   未信佛常者。一体三宝故也。   口虽请新等者。方等弹斥。即是请新。般若付财。意犹存旧。故法华云。犹居本处。即其文也。   此中下释伏难也。   各各为缘三一者。劣即三胜只一也。   改迷生信者。汝先所说。还是自迷。云见日月生回转想。故须改也。   真法不染者。若无于信法不染神。信为道源功德母。一切诸法由兹生。故令生信也。   放逸之徒者。通譬凡夫二乘人也。   乘诸业者。漏业无漏业也。   着可爱果者。凡夫着生死。二乘着涅槃故也。   譬无解者。本来有珠。为缘云失。故无解也。   因于放荡下释上失珠之意也。   破行失为便者。由于放荡即无行也。   非先解后失者。且约中间退大已后流转之时。若据大通结缘还是先解。今言中忘者。生死乐故。云义言失耳也。   向佛称叹者。自呈己证。快修无我等也。   共消求得之文者。不取失宝之意也。本有之珠。故意共释也。   拙观推求者。三修比丘未闻圆理也。   知字知义者。字即能诠之教。义即所诠之理。闻此圆乘。能顺此理也。能顺此理也。   能诠如所诠者。文字解脱故也。   所诠如能诠者。从教契理。若知如来常不说法。即则多闻。即其义也。   月圆譬相似乐者。团圆无缺更无所受。故云乐也。   月光譬净者。自在月在于空。珠在于水月。喻于珠珠形如月。上下无碍故譬我也。   以一名人人得其门者。天得一以宁。地得一以清。君王得一以治天下。故以一名人。即是分证一道清净之人。故云人得其门。门者能通为义。通至实相之理。能破一品无明也。亦如法华玄记。十不二门。亦是一义也。   道前圆修者。五品六根初住之前也。安徐同古释也。   不昏教水不动心波等者。不昏教水。教即心故。不动心波全心是水故。波水不二。故云与理相应也。   遍历诸法者。不出阴入界等。教味不同。皆具胜劣也。   在在处处者。谓遍诸大小偏圆渐顿一期化意。故云岂独今经等也。   非止一境者。始自色心。终乎种智。历胜对境。无非中道。又约六位不明究竟者。一家教门不同诸释。教证二道在于初心。入无功用。任运通达。故大师止观云。将送行者。到于彼菩云。菩云即初住分真位也。与此境同或顺经文故作此释。恐惑等者。寻其起尽。于兹致疑。略述大猷。未当深见。悉论余未详。   离我慢等用也者。即是行家之用。我谓我见等。慢思惟烦恼也。   语势相成者。行理前已破竟。今引来为成此教。云正意在教也。   不早说下注(云云)者。前广明昔教若非佛不应说。昔教若是佛不应非等。此且举一边。以对今昔也。   就破为两者。答只是破也。   初倒病者。者谓宰主王是执邪之徒。不明邪法名内闇也。   外举我威者。王得自在威以引之。恣意造非。故云取乐即邪乐也。   经云顽嚚者(上吴鱞下鱼巾反)。广雅顽钝也。苍颉篇嚣恶也。左传云。心不测德义之经为顽。口不道忠信之言曰嚚是也。   信邪术者。以四倒为术也。   腻润为我者。著于有无。以自在故也。   经云不知病起根源者。述于常乐之解。纯信邪常也。   经云知乳好丑善恶等者。正常乐为好为善。邪常乐为丑为恶也。   王者主领为义者。譬众生禀受邪教之。后自领徒属也。   众生强请者。佛未出世。诸外道者。各化众生也。   内无真解者。一切种智也。   外无巧说者。佛四辨也。   药少者。邪常等也。   病多者。世间出世间等病也。   由于取相等者。见思无明等。是其相也。就中着见我最强。亦名为相也。   是不知药者。虽知其名。而不知义也。   青白等下注(云云)者。广如下释也。   逗药失所者。常病不用无常药。无常病不用真常药。皆名失所也。   二治病缘者。先同后异。为缘也。   佛知八正道者。即是大乘无作八正道。能治八倒。能用前两教无常。后两教常等。为八术也。   十中第一。   空见外道者。拨无一切因果。广造诸恶也。   慧命亦死者。即是无常常无漏之慧命也。   常见外道者。谓生天及非想等处也。   断结外道者。用世智。断下八地也。   虽能兼遍者。六度菩萨。约用四门为遍。化他为兼。无巧述者。未断烦恼。行其事檀也。   治难愈病者。破无明也。   治无痛恼者。体法即空也。   不能治必死者。二乘未破无明也。   不能令复本者。未入证也。   不能令过本者。未入二住已去。故云过。初住为本。至等觉菩萨。不能过妙觉之本也。若作四句。本下迹高。有高义也。   讲武等者。讲演也。如太子把文王弓。躬九重铁围山等。脱冠遣马者。即是太子游城四门。厌世出家。奴名车匿。马名干陟。发遣还宫也。   唯明此身成佛者。丈六身也。   所余二年者。从法华至涅槃也。   各有六行者。约观明也。   经云从远方来者。从真起应义之言远也。   无观机之智者。今昔之机也。   即是神通者。有漏通耳。   文鳞三归者。即是龙王初度三归也。   经云今正是时者。虽云初教。意在于大机中论之。故云时也。   根缘冥对者。机中冥有小大称之事也。   余界譬诸惑者。即初教之人。具足见思尘沙无明等惑也。放害事多者。能生一切界内外烦恼故也。   此名横死者。邪惑障于正解。令慧命不生名之为死也。   即上中下皆得悟者。此约小乘三根人也。上根阿若憍陈如为首。   众生不解者。不解权教无常。意在于实也。   而执无为马者。谓道无是马。何处复有者却责也。   此病易见者。佛果本是常。横谓无常。若说是常。见生死无常也。   此病难见者。本是真常。今说无常。执无常病不知是常。故云难也。   根缘扣佛者。大机欲生也。   遣使命医者。以机为使也。   经云应服乳者。正真常之乳也。   开权者。如经是非实语。语只是教。昔非实说也。   无常譬大者。如上文。是苦咸等药皆能发热。执之成病也。   能烧世间者。即烧界外之世间也。   以昔讥今者。如经汝先言毒今云何服。即是讥今真常也。   今既令服等者。还服今日真常之乳。讥昔之毒。今昔相望。故为一双也。   还成上意者。成前双惊之意也。   此中通体是譬者。上文开为四譬。此当第四用四德之药。故云道体也。   而非解理者。理是常下之义也。   麦䴬(夷识反)麦糠也。按诸书所无。唯赵书有人姓姚名䴬。作此字耳。   次除是乳已下。古人分章门也。   二鸟双游是行得所者。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故云得所。如下文俱藏俱息是也。   符经合义者。经即今经。义即常乐之义。自相符合也。   即上根人者。如法华身子之流为上根。法说同得悟也。   经云是药非药者。乳名虽同。外道非药。如来是药。能治无常也。   涅槃经疏私记卷第三(一末) 卍续藏第 37 册 No. 0660 涅槃经疏私记   天台涅槃疏私记卷第四(二本)   天台沙门 行满 集   ○释长寿品第四   前之三品严观所安者。即是昙谶译讫。谢公治定。严观二人开此一品为序等三品。故云安之。信知昙谶谢公亦有其分也。   此品存本者。缘前三品。同是寿命品。今存梵音也。   译人左右者。今移寿安下。改命为长安上。西方左下此土安上。故云左右耳。犹如一物。东人谓西为右。人在物西谓东为左。物无别体也。   恐依上文者。今家通意。如纯陀获五事果。广明三身四身皆是长寿之文。故云恐也。   长只常下。问出所以也。常等是能从。长寿是所从立名。故所从能也。   一同诸佛法身者。十方诸如来。同共一法身。一身一智慧等。故云皆悉同等。此是释品四悉檀意。诸佛不同即世界也。   二由物忻长恶短者。物者谓之人。亦是物机忻厌不等。宜见长寿。故令生理善。即为人悉。   三对破偏修无常之拙等者。广如上文胜劣相治。改于偏执。即对治意也。四会前三悉同成长寿。即第一义悉也。   第三对菩萨众者。上文纯陀品对于杂众。哀叹品对声闻。此对菩萨也。诸问答中长寿为首。以为言端也。   佛法至三故者。佛初劝。二复告。三佛告诸比丘故也。   上疑既尽初欢则嘿者。如下经文合譬中。时诸声闻嘿然而住。即是其文。经家次第在后耳。   后劝则推者。推诸菩萨有自行化他之功也。   上已问经者。意云纯陀举昔无常等身以问。佛以常身等答。三修中广论胜劣。皆是问经文也。   经深律浅者。今斥不许。且约事论有深有浅。若以涅槃心修为被末代。有何深浅。故云而待劝耶。   又是今经之宗者。意亦不然。古人见有劝问戒律之言将为经宗。准今所释。依大师判教。此经为戒律说常。亦名赎命重宝。何者如来见诸比丘。末法多有破戒。畜八不净物。常住慧命。埋没烦恼。恐失慧命。将此戒律用赎此命。如人在狱。多与财宝。命其得出。故非其宗。今以常住佛性。为经宗也。   今按经云于诸戒律者。既云于诸不独问律。具问定慧。经初虽无诸字。或本有之。今取下文于诸之言也。   律仪道定俱名为戒者。定谓定共。道谓道共等戒也。   诸言不一者。通问三学也。   双照二谛即劝问俗者。即含真为俗。广如法华玄文七重二谛中明也。   又言莫谓如来唯修空寂者。但以空寂之言为自。还目中道空寂双非二谛也。   具说如上者。具劝三学也。   故以戒律而为劝端者。举戒律即具定慧。又此具乘戒故也。   如来境界者。此约理论。三世诸佛从真起应。乘如实道来成正觉。故号如来。故云允同诸佛也。   所有诸定者。此约行论。不思议定也。   所演教诲者。此约教论。不思议教也。   是道非道者。九法界为非道。佛界名为道。故净名云。行于非道。通达佛道等也。   无三智者。二乘声闻未具三智。故不能问三谛等也。   三云声闻强受寄者。意辞不堪如来强与也。   从过至现故百二十者。具约十支。未论未来生老死等。由在现在当来未起故。一支十二。故百二十也(云云)如不能居者。声闻入灭。不能绍三宝种。令佛种久住。故云居也。   故言富人如法华中称为长者。财宝无量。自行化他。内充外从。名之为富。缘事欲行者。此方缘谢。他方应成。故云适化也。   乘如起应者。如是法身。从法身地。起他众生也。   百金者。百句解脱也。   汉书称一万为一金者。即一万两百金即百万。百句解脱。具如下释。大师于灵石寺一夏讲此百句解脱。每一句作百句释之。即一万法门以为眷属。与此相会也。   人中为十天中二十者。约佛在于人天之中。说法教化也。   通别惑尽即是还时者。证大涅槃。如归本国。故云还也。   归我者。身中本有一体三宝。故云归我也。   此义稍便者。不同前释也。   信心之子者。夫言子者。能绍继字业。既无继嗣。大乘常住散失也。   假说此言者。不应唤佛为痴人。故云假设。   若遂寄下意云。受寄为痴人也。不应云佛也。   经云当何所问者。不问即是法宝散失也。   盛壮端正者。能自行化他。神通自在也。   一切三昧悉入其中者。菩萨证得二十五三昧。破二十五有。名首楞严定。此三昧中王。亦云楗相三昧。一切三昧悉入其中也。   三谛一谛为母者。一实谛也。经云智度菩萨母。亦是三智即一智也。   一谛三谛为父者。同体之权方便以为父。权智也。   经云如自己有者。菩萨证得法身。与诸佛同体。故云己有也。   经云时有人来者。谓是释迦见比丘回心机动感佛义。之云来也。   忘我推功也者。忘我是声闻不能推功于菩萨。善能问答等也。悉出上文。如二缘乃至久住等。是也。   又例无而意异者。菩萨久解。示同有问。声闻新断。故云无疑。推功不堪。即是意异也。   略举同意者。施行义用等也。   若问命即开天行者。第一义天常住寿命。   问辨即开梵行者。智辨在说。慈悲为本。四无量心故问梵行。故约施也。   若问归戒即开圣行等者。戒即戒圣行为戒故也。归即婴儿人天之善。如下文木牛木马黄叶等譬。故属于归。   归戒所妨即开病行者。病是恶故。恶是所防。戒为能防。故约行也。   庄严无量者。约涅槃义。即是戒定慧等以为能严。涅槃城以为所严。能严所严他用无尽。故云无量也。   无可问处者。约极理说也。   问辨即乐庄严者。多闻分别乐也。   问归即我庄严者。番除邪我。即是真我也。   四如来施主下约用。   即用常命摄恶者。命者是戒。既持戒不杀即得命也。   举此三种以为问端者。谓寿命说辨归戒等以为端首也。   又问命即是常命等者。通前二品。常命通前纯陀。若对四德。通前哀叹也。   问辨即常语者。语只是辨也论云十二而能问答者。谓涅槃论。迦叶童子年登十二也。   即有四意者。四悉因缘也。如文中人法不同即世界悉。生善破恶等可知也。   生比丘善者。令诸比丘回心入大故也。   折伏高心者。能令诸菩萨自谓高位。见童子能问。皆生敬重之心也。   即第九住者。是童真住位也。   十地顶者。居于众伏之顶。同于文殊普贤。号为童子也。   如此间甲族者。谓六甲以为首。即是上族居初也。   宁许问否者。大众如海。不审许我小小童子问否。故以先语。亦表童子之德也。   经云令汝欢喜者。以称机故。故云欢喜也。   佛色大故智大者。谓函盖相称也。   若论巨细不言自绝者。我以浅识小小之年。比诸大菩萨众德魏魏。即合绝言。何能有问。故云假佛威神。   借助力。请佛加护义之如借。佛以借之。大众助之。故云借助耳。   问之余势者。指后四偈是也。   为诸品生起者。即是下文诸品。从此问生也。   灵根令正者。命正法师也。   为众依止生者。即前哀叹品末文因三修请住我以法付摩诃迦叶等文也。   初一偈合成两问开成四问者。各对因果二双也。   天魔一偈合成一问者。以天魔波旬同。故对下耶正品文。   若直数云何则有三十二问者。十九行偈都有三十二云何故也。   若数合偈亦合偈亦只有三十二问者。即合初偈为二。并合天魔为一。即成三十二问也。   若数开偈则有三十四问者。并开天魔成三十五问也。   疑执已破者。如上文哀叹已破竟。   救云为缘故疑者。机缘须此菩萨有疑也。   又云下诸释不同也。   答佛往昔至心听法者。即指过去行因也。   元本之因者。如法华中我本行菩萨道所成寿命今犹未尽。即是因也。   元元不穷者。适去久远适去久远故也。   永永无尽等。广如法华三世。九世华严有十种三世不同也。   强可指于过去者。法身常因常果非三世摄。以世俗故。故云强也。   请答安乐性者。现涅槃理也。   未来开者。一切众生理中有也。   云何得长寿凡四问者。上两问双果。下一句问因。得大坚固力一句。结果用也。   名字功德品者。七事释之也。   实非阿罗汉者。本是四依菩萨示罗汉像也。   能见难见性者。证分果也。此两问一品答。故云并也。   十五问竟者。开初四问。即是云何善因果二问答也。本无偈答。犹见下文犹如乐未生云何名受乐一问。并此一问即有十三问也。   大众重请者。是下五行中不关前义。为答问尽也。   师子吼者。问佛性义也。   乃是后说之初。谓后现病品中三种病人为初也。   前问多答卷少者。即初三十四问答至大众问品。七卷经文。故云少也。   后问少不应答卷多者。即后四偈。他人作问数。今斥意者。何得四问。答后诸经文也。   河西面对梵文等者。即是同时译经之人。   但见年幼者。时年十二也。即是四悉之意功深浅不同世界意。   皆发奇特心者。以佛果赞因人。令生善也。   能问大事者。事即因果。少少之因能契极果也。云大耳。即对治意。   皆与理合者。推实不二。名之为合。初劝问戒乃至若归。皆涅槃经云正体。推即是实。第一义悉也。   所拟下注云云者。今说四悉之意也。   已得非始者。非是今世。始成应迹之始。乃如法华久本初始也。   今加而赞之者。上请佛加大众之力。今加而赞之。如一切智等无有异也。   举初成后者。众初成佛是其常因。成今常果能问之事也。   为众作依止者。未来四依菩萨能为众生依止也。   或言偏方不定教者。今家释云。不定有二种。一秘密不定。佛以一音遍赴众机。众生互不相知。名之为密也二显露不定者。众生互知。或得大益小益不同也。   或言秘密教者。若秘密唯佛自传。集经者不载。若不定之密非显露摄也。   非方便道场者。自久远实成之后。乃至中间今日。法华之前。皆名方便也。   不应下斥旧解不当也。   竖不及者。法性深故。犹如大海也。   初答长寿因者。云何二字是问因。   后问长寿果者。得长寿三字是问也。   若言开因果之秘者。开前三教因果也。   若为显涅槃兼言因果者。谓正意右涅槃体。兼明因果之用。显非因非果也。   涅槃非因果方便说因果者。涅槃之体不当因果。为众故。故云方便说因果耳。普贤观云。大乘因者。诸法实相。大乘果者。亦诸法实相。此约非因非果。而论因果耳。   纵容抑案者。即体之果而诸论于因。即体之因而修于果。非是因果调然。若调然因自是因。果定是果。不相由借故也。   显于正法者。秘藏之体名为正法。从初发心常观涅槃行道。至佛能用显于理也。   但以四名为因果者。为大涅槃修因感果。即世界生善破恶入理等。显非因果也。   前文非不明果等者。释因果二文。经意且从多从正论因果也。   甘露妙药者。谓常住三德秘藏。名之为药也。   若覆器不闻则思修俱失者。应云覆漏污杂等。则是大乘三慧不生。法文不入。名之为覆。不能思为漏。不能修名为污杂也。广如法华中广开推文明也。今且从闻。故云覆互非不思修。三慧俱失。故引释论。证成三慧。专视听法如渴饮。一心入于语义中。闻法欢喜踊跃。如是之人乃可为说。   若无此业者。持不杀戒。志心听法为涅槃因。成长寿业也。   业若定因不得作果者。此约九界之业。不得佛果也。   不得作因者。九界之果。非佛圆因也此之权因。因果则定故也。   非因非果等者。一切众生即大涅槃。即非因果而能因果也故纵容抑安体非因果。依之以辨因果者。即非因果。   而果等。故云纵容也。   精进菩萨亦不能知者。且约事中。三藏菩萨名为精进。若通论。谓通教菩萨别教地前皆知圆理。故云亦不能知也。   不能已已辄述所闻者。此是疏主用大师之义。立述叹之辞。意云。一者值大师涅槃不亲面授。二者此法渊玄。辄申记述。广如涅槃玄文造疏缘起(云云)。   若业能破业者。即不思议业能破九界之业故也。   从无住业立一切业者。阴界即秘藏。阴界即无住。秘藏即阴界。立是一切业也。   言一则失用者。一是用家之体。即一而三。故言三则伤体者。三是体家之用。即三而一故。体用相即。方名不二。为涅槃体也。亦是约三谛论业。故云三一等也。   道前体用广为人说者。即是初住已上等觉之前。此之道前即一而三。自行化他之体用。异方便之道前也。   以珠力故者。佛性之力。佛性是体。澄清是用。故云即体而用也。故以引文。证于体用也。   我以修习者。即举过去久远之因果也。   故知却明过去法门者。略斥他人不作三世消文也。   似譬道前者。未定判也。   譬起恶因者。即是起十不善业。破等因也。   恶果者。三途果。   天性相关者。佛性天然之理同也。   亦有佛性亦无佛者。如王子时则有佛性。造恶堕狱起一阐提。即无佛性。此缘了佛性也。故下文合如王子等也。   况即体而用者。举浅况深。一子之地尚尔。况极果耶。   经云大慈大悲等者。即无作四弘无量心也。   拔苦因者。九界因也。   与乐果者。大涅槃果也。   遍约四谛譬者。即四种四谛同成无作之境也。   不但四趣者。无作四谛通界内中。以为现境。拔九法界苦。故云通也。   不但十恶者。三惑遍除也。   不但戒善者。无作道品遍学恒沙法门也。   不灰断者。证于灭理三德涅槃。住秘密藏也。   即譬果报者。谓大涅槃之果报也。   经云我未能解者。正故作难。将未解以难之。求于生解也。   治偏乖慈者。重难善者治恶者。则治故云偏。   二俱乖体者。等视与恶治爱皆乖也。   展转有妨者。慈治互违也。   以一言答其三意者。一切众生如罗睺罗。同是佛子。即答一体之慈等三意也。   非染爱慈者。答上第二等视治罚二意也。   慈亦复然者。意云体是等视同一子想。用是治罚即无缘之慈。遍法界用。治罚在何。治罚皆等也。   前后不异者。因之与果。体无别故也。   至慈至巧者。至慈是体。至巧是用。皆慈能令化耳。   他解见机犹害五百净行者。即如下文。仙预国王杀五百婆罗门以见机故。广如下文。   若将下文通。今难令其发心。故云无损也。   心常平等者。如经悉生悲心。即是等也。   举非显是者。举国法非。显佛法不同。即是也。   十四知事人者。是律中脱其三十五事等。广如律中。   郁多罗比丘为质多居士者。郁多罗即是庵罗寺主。二人共为亲友。故云为也。为字平声。十诵律中说。四分名善法比丘。先与居士相知。恒受供养。后居士请优婆斯那。于舍供养。四分云。舍利弗目连二法将。居士辨百领食。后善法比丘见生嗔议之。唯少难欢喜丸等。具居士昔家贫。三世为此业。居士有宿力命复议比丘。如鸡与乌共生一子等。其比丘母各是别圆。如鸡乌共处也(云云)。   常光为一者。寻常光也。   非光者。皆有所表也。   各住各学者。各住伽蓝。各别学业。五部不同也。   断四住惑者。真俗各异也。   断尘沙惑者。尘沙能障化道。令谛理不明。如宅中毒树也。   此言则失者。佛于经中。自言涂割平等。今复治罚。其言则失也。   彼言则虚者。应引他经以难也。   生信不同者。用四教机别也。   是则太乱者。大小一乘无分别故也。   则破法性者。是前三学也。   旧以四部为四子者。或云比丘等。或云人天龙鬼等为四部。故斥云杖煞何部等也。   偏念偏治者。前三教子也。   经种种孝顺者。如说长寿因也。   经云父母是良福田者。治破戒人。由如父母。身有佛性。得为良田也。   言行相违者。三业皆违也。   身行相违者。说长寿因。而命短八十入灭也。   心行相违者。慈怨相违也。   口行相违者。同一子想。有治不治也。   佛以何常而为问者。斥他解。如下文四种常也。无常亦四也。并世间未断命常也。   汝以果讨因者。即生灭无常之果。讨现在因也。   汝何不以因讨果者。以长寿之因。明涅槃长命果也。   非数缘常者。即是阙缘非择灭无为之常。三即虚空无为常也。   即是妙有者。三藏离断常之妙有为常也。   亦无照应者。偏真理涅槃。未能应用故也。   本自有之者。偏真之理本自有之。色即空故。故无对也。   出常无常者。出前两教之常。故云出也。到登地时。单明非常非无。未有照用。故云直即一因迥出一果不融等也。   初明佛宝常次明三宝常者。即初佛宝亦具一体三宝也。   佛答四譬者。诸家无此释也。   是生死寿命之河入涅槃河者。一切众生即大涅槃故。   涅槃河出生死河者。修因至果故也。   非生死非涅槃等约体而论。皆有照用。故云而生死等也。   今谓人中天上地及虚空等者。人即四洲。天即六天。地谓地居及虚空等。一切众生皆有生阴中阴也。   皆当作佛者。有论人云。众生一分不作佛。以无所化机也。今文意皆当得也。   如阿耨池流出四河者。阿之言无。亦言无烦热池也。四面各出一河。绕池一匝。流入一海。广释如法疏记。   由般若故等者。实相般若能生四种之姓也。亦摄九界众生也。   从无住本立一切法者。无明无住即秘藏是。秘藏无住即无明是。故云立一切法也。若三道是无住。即理能生一切法也。   若定出入何能出入者。九界为出。涅槃为入。如此出入即非出入。为众生故出。同入秘藏。名之为入也。   经云于众生寿命第一者。即是九法界之众生。皆得第一也。   能入醍醐者。味中之上。能令前之四味同入醍醐。涅槃第一之寿也。   蹑宗作请者。迦叶蹑上说常寿之宗。而作难请住也。   经云如注大雨者。即四辨。亦如止观评四种法师。今此即有慧有闻。故云大雨也。   初难两教无异者。如经所言。世间亦说等。说即教也。   外道理伪是故不现。但有盗常之名。无其义。名之为伪。故不现也。   色种种者。诸教不同。   同共一群者。诸教理同也。   随机化益者。偏圆机也。   不求乳酪者。人天名乳。以初对初。色未变故。二乘如酪。皆是无常故也。   弘经人自益也者。末代不受。起于非常。故自食也。亦是化功归己也。   无慈心也者。外道不为无上菩提大慈为本。只为世间耶常。是故无也。   有得之利者。不为化他心有所得也。   我等无器者。即是机中论。其实未知也。   设能持戒者。皆为生天。故云常住也。   浆譬人天者。浆是酪之所弃。由不及酪也。人天之果。大乘所弃故也。   酪譬似道者。修于四种等也。   醍醐譬真道者。非想涅槃也。   我人知见等者。等取十六知见也。   有少梵行者。谓修戒等也。   实不知因者于佛法。谓从禅定解脱而得也。   经云虽复说之而实不知者。虽知其名。不知其义。   如轮王譬今佛者。即是初成为大机所感。还说常教也。   牛无损命者。不损常住命也。   具足还归者。常名常义具足不失。名之为归也。   经云一切众生无有患苦者。无有二死因果之苦也。   付弘经人者。即是如来去世。法付四依菩萨也。   经云以是义故者。结耶归正。皆名真常故也。   经云非是余法。是谓非外道等法也。   经云知如来身者。谓常身法身。不同世间梵天等身也。   至我至处者。我及诸子同入。   秘密。藏名之为处也。   有漏智灭即是涅槃者。择灭涅槃也。   无漏智灭是非数缘者。释智无常故智灭。非数缘者以身为缘。身灰无漏智不行为阙缘。碍当生故。不取为涅槃也。即非择灭也。   既有是非者。有漏灭。无漏智非灭也。   此边则非者。不取智边也。   既有是非者。身是涅槃。智非涅槃也。   观师云不应尔者。身智俱灭也。   故以法性难身者。法身常身也。法性是无常。身是有。云何得知也。   经云夫法性者。是通之语。辞不云灭也。   今则不尔者。涅槃之体本生灭。今灭者为缘故灭。而言涅槃耳。身智灭也。   从生爱结者。会此定故。名为爱也。   无想乐成者。即得定果也。   非色非心补处者。即报法也。   似无细心者。谓有心在。以心细故。故云似也。   不别言行阴者。取下文意。但有四阴也。   成就色阴者。云法性不灭也。   而无有色想者。今而无有灭也。   经云如来灭法者。应身示灭法身不灭也。   经云种种方便者。于一身中现十界身。一一身示生灭。无非秘藏。故云不可思议也。   三法异相而不得戒者。此约今经一体三宝。作如此说。是故经云。终不能证。证声闻缘觉等。此即大乘声闻。若涅槃经前何不证得。云不得戒也。   故下难云。何不更受等也。   清净三归者。今经一体三宝。为清净之言也。   经云若能于是不思议者。即是一体三宝。故云则有归处也。   经云因树则有树影者。树即法身一体。影即所归三宝也。   经云如汝父母各各异者。如树无影。一体不成。则不生子。若树有影。能生大乘法王之子。绍继长寿。父母之季不可不知也。   ○释金刚身品第五   金刚四义者。即四悉檀释此金刚。从一至四。并下譬遍一切处。以合四悉也。   世界基本者。世界初成。金轮居下。有金刚台。如来成道座此说法。故云基本也。   其用劲利者。能坏一切也。   故言金刚身品者。金刚是能譬。法身是所譬。亦是能所双题为品也。   上虽三十四问通用一意者。此约开论。由金刚故长寿。由金刚故能说此经。由金刚故能天魔。乃至下文请益。皆由金刚也。然此初之一问。义含于四。云何问因。长寿问果。金刚问果。复以何因缘重问因。坚固力一句只是果家之用。若但论因果。但有二问也。   若解长寿即解金刚等者。以即金刚。通得称长寿故也。   更分别说者。诸有智者以譬喻得解。故说金刚身。以为喻也。   非无别义者。即通而别。别即金刚也。次文即别而通者。一一问中皆具金刚也。   通不当通。则通非通。各各别故也。   非通非别者。涅槃之体也。   而通而别者。涅槃之用也。   今从别意者。即通而别。答此问也。   法附人者。明有法之人。   此人有寿者。有寿之法也。   力是用者。人法体家之用。   初已略说者。指纯陀品也。   名字功德即是常安者。闻此名字。心能安于谛理也。若不深观二字。何得七劫不堕等也。   若束若散等者。束而言之。只是常住五果。若散而言之。散在诸文也。   在两边外者。中在两外也。   荣即是真一真一切真者。毕竟空也。   一俗一切俗者。不思议俗也。皆云一切三谛互融也。   不可破坏者。一句即诸句。故不可破。诸句即一句。故不可坏也。   初明法身果次明法身因等者。谓前长寿。前因后果此答前果后因者。欲明因是果家之因。果是因家之果。因果不二。而论因果。前后不定。名不思议也。   从离得名者。只约可坏杂食。能离得名也。   今明四句者。只是具如前释品。金刚四义也。   皆当体者。一句具四义也。   正意用此者。今取法喻标品为名也。   病苦所取下。文意现背痛等为病也。   是尘身者。明佛灭后舍利住世。同于尘土也。   例余可解者举一例诸。无常既尔。诸身可存也。   是好身者。谓三十二相等身也。或云直是好身。对非身为恶也。   能是能非者。只论真应有是非也。   不妨是身者。应化身。   终日是身而复非身者。离三世故。   终日非身而复是身者。应众生故也。   虽不常住非念念灭者。示归涅槃无常。不同世间生灭故也。且为书之。后当破也。   余两具足句类之可解者。若依天台大师止观。具足四句者。此中句数稍似不同。具足余句。应云亦有亦无有。亦无无等第三句也。广如彼文。是只是有。非只是无读者。应依止观中作。始与此相应。此意未详也。   未出绝言者。单四句解绝言也。   即非而是者。如今家释意。非是非外之是。开此非身。即是常身法身等。如法华中汝等所行是菩萨道。即客作人是长者子故。   又解除一法相者。一相之外皆名为二。皆是非身。不名法身也。   盖为缘耳者。法身尚无。岂有余二。故云除也。   百非亦浅深有异者。前三教为浅。圆教为深故也。   又善具十者。一一善皆以九为方便。十善即具百也。   五分清净者。小乘五分也。   清净之身悉是有有者。三藏菩萨具足二十五有烦恼之身。故云有有果报等。为大论所呵也。   食则杀人者。此是无常之毒。能常住慧命也。   有心行行者。谓事六度菩萨。有所得心行行也。   福性空故为是者。离四性故空也。   通教佛身离百非者。谓修十善离百恶等。与前但巧拙不同耳。   又非百恶入百福者。圆教开前三教百恶入圆福。名开为非也。   前后胜劣者。空假中次第离恶故也。   差别隔碍者。身未互融。一身即三身故也。   他经意者。离空假中。外别明佛法身者。别教为他。约教道不同故也。   不知何非者。是何教中非也。   钻仰弥难者。今约圆释。犹恐不恻诸佛境界。钻之弥坚。仰之弥难耳。   即俗即真者。此约三谛。真中亦然也。   即边入中者。空假二边皆入中道。无复边名也。   即出即入即中者。一空一切空。无假中而不空也。   即入即出即中者。一假一切假。无空中而不假也。   即中即入即出者。一切中无假空而不中也。即一而三。即三而一。即非三一而三而一等。乃名微妙耳。此是章安用大师义意。释此圆经百非之文。具历诸教。于一一法上。更作三番释之。融即自在。岂有诸解。得同季耶。示破坏身尘土之身也。   为猎师食肉等者。约未制前三种净等。具如下文释也。   经云安乐之身者。非是破坏离食等身也。   腾疑牒问者。腾法身之果。问其因也。   取相似因者。只是同类因等流果。由护法故。得不坏法。因得常住法身。不坏法果也。   取其元心所为者。本为护法。执持刀箭。如是之人虽受五戒。而破于事而为存理。名为不受。反威仪等。皆为守护清净比丘故。   经云清净比者。即是为大涅槃时。具足戒之人也。   无名行比丘无势力俗人者。即是无势力俗人。无名行比丘皆不成护正法也。   第二句各各不能者。如前无势力无名行等故。云还是也。   昔是为今非等者。昔时手应持戒勿。持仗等。为今非者。今为护法而不持戒。执刀仗等。故云今非也。   弃理存事为难者。迦叶意既云。离于守护独处空闲是事。守护是理。事即是真比丘。若有下即是为正法当知是辈等正难也。   答弃事存理者。佛答取少欲知足小乘九部等名之事。能师子吼广说妙法。即大乘九部为理。师子吼者。名决定说。能说众生佛性也。大乘九部无缘喻议三也。小乘九部无广问记三也。   经云如是破戒者。即是答前空闲比丘。虽名持戒为不护法。名破戒也。   无怒者。此是净土无贪嗔痴诸惑也。   王前生是第一比丘者。如舍利弗等是也。后生是第二者。目连是也。故为左右面二弟子也。亦云转法将等。   或双取为证者。双取胜也。   喻如𦘕石者。迦叶领佛常身。犹如𦘕石耿耿不没。若无常身。犹如𦘕水随没也。   通举因果者。如经护持正法为因。得无量报为果也。   而护法者。非无戒人者。此约比丘也。   经云不得持王者宝盖油瓶等者。为讥谦故。若有投者。王谓比丘。贪爱此物也。既自持戒云何化他者。意云与持刀杖者游行。即是无戒。若是持戒不应游行。故有问也。   律遇强缘者。经律自行。要假外有势力者及有内解。始能护法也。   此中正明五法神解者。谓神智明解也。   随时教化者。只是说经也。   不得选择等者。有机即化也。   漫调下注(云云)者。即是不知机也。如舍利弗二弟子。皆有差机之失故也。   未结具方便罪者。但结偷兰。未结根本也。   语云汝是圣人那作此事者。如嵩头陀。为傅大士发迹之时。大士于鸡停塘正泙鱼。语云。汝是当来补处。那得在此。语云。头有天冠照之。即见光𦦨。大士于是归心。故云只觉自圣人也。   五名如止观者。一名戒。防止为义。二名毗尼。灭恶为义。三名木叉。此云解脱。四名诵。背文闇持曰诵。五名律。谓能证诠量涯重。故云律之一字也。   会须一藏者。于经律论等三中。解一即堪为师也。   即欲越济者。谓度生死。今欲反戒还家。故云越也。   ○释名字功德品第六   开善合为八善者。合上中下为一善。并前七善即成八也。   今依七譬释七善文者。从于八河入海次第对之。乃至八味具足。亦是备具善也。   悕望永断者。此是极上之味。如食乳糜。更无所须也。   善治乱心者。即是梵行慈善。四无量心能修定。故云善治。若不修定。即是空乱意众生。非此大乘定也。   一是诸佛之师者。常住秘藏之理。为佛师也。   二是菩萨之门者。门是能通。一切菩萨修大涅槃教。从因至果。证三德理。名为正法。为大良医也。   三杜众生四恶之趣者。闻此名字。深信功德。恶不能染。故云杜也。   此文从所持法作名者。谓名字功德也。   互举一边者。彼论人此论法。举法知有人。举人必具于法。故云互耳。   而彼此中者。生死为此岸。涅槃为彼岸。发心为中依。今观生死即涅槃故。故云非彼此中者。   一问三答者。问彼岸为一也。三答者。答彼此中三也。   登于性地者。通教菩萨本自不堕。何假闻经也。   为作远缘者。别时意趣。即时未免也。   名无名等者。入内凡位也。   超度有流者。有谓三有。流即四流也。   信此为受者。如法华中。初随喜人深信谛理。顺涅槃心三德之解。名之受也。   念念相续名之为持。五品六根于慈可获。岂只闻经而矣哉。   经云及诸魔性者。名不改。烦恼等魔恼乱行人。种种扇动。广如止观中说也。   万德为初者。意斥他云。果中万德何却为初也。   经云上中下语者。即是上文第一语善。义即义善。文即文善。纯备即独一善。清净即行善。梵行即慈善。满足即具善也。   故互相释者。常故即大。大故即常。大之与常一体名异耳。   乳是其本者。乳是一。生熟为二。酪浆为二。即成五味也。   涅槃经疏私记卷第四 卍续藏第 37 册 No. 0660 涅槃经疏私记   涅槃经疏私记卷第五   ○释四相品第七   如经以四种相者。如下文云。一者自正。二者他。三者能随问答。四者善解因缘义等(云云)。   开示分别者。即如上文。愿佛开微密等也。   义略不彰者。自答上因果。但明长寿修因。能护法人获长寿因果。故云含也。   无解脱者。二乘无无余脱也。   迦叶请开者。谓开常无常也。   是涅槃二用方便者。开于今昔方便。即显真实。故云非常非无常也。   昔三点无常者。是纵横常也。   即是智上意地能缘者。心数也。   而不得说于耶常者。须用无常药治。今始得说也。   二用具足者。无常常也。   河不回曲。犹如直绳。直入西海等也。   共成一道者。谓双游也。   此之四句皆覆正理者。以三覆一。以一覆三。各执不同。故引释论证成。成今四悉之意。初四句即世界意。   四句皆方便门者。从四门入。皆得见理。即是生善也。   智臣能解者。对于不解。即对治也。   又此四句皆是正理者。四门皆得见王。无非三德之理。理即第一义悉也。   两非方便耶者。意斥他人。今此四门皆是方便。为是门故。若能见理。皆是真实也。通是门故。若能见理。四门皆是也。   通是秘密者。约未开故。四句互治。无常治常常治无常等。四句即理。无常亦常亦无常非常无常等皆是法身也。   如此敷演者。于一句中别分诸句。诸句皆是一句。故云说秘也。   今之四句该括凡圣者。始自理即凡夫名字观行。乃至究竟圣人。皆具四句也。   如分涅槃以为四相者。即一而论四也。   通途广演名说者。从首至轴。无非说也。   至无至处名开者。即是不开而开。义之如至也。   常无所宣名说者。即是不说而说。义之如说。故经云若如来常不说法是则多闻。即其义也。   而从多判者。互有是傍。今从多从正。故云以为三密也。   不求无相者。无相之相。名为实相。更何所求也。   尚无涅槃者。一相尚无。   而四相无缺者。无名相中。假名相说。故云无缺也。   开四即俗谛者。俗名差别也。   无我即我者。中道真我也。   例如般若云云者。如前一相即四相等也。   兼明身密者。兼谓兼道通口身意故也。   若别兼者。口兼身也。化他亦尔。既有化他即是自行。今且从正从。多则化他摄。   身意亦尔者。皆具余二故。今且从多耳。   开示分别四也者。开一涅槃不四种相也。   若佛如来者。释迦示同诸佛。故云若佛若如也。   如来者。若以智契于如如能得果为来。此即自正。若乘如实道来成正觉。而迹应众生。即是正他而来也。   见者正智者。五眼一心中见也。   诸因缘者。以智缘于实相之境。由智契故。则说一乘之教。由佛如来能证此理。故云自正也。   如来与佛其义不异者。佛是觉义。如来是境。智能契境。故不异也。   实相非因故非自者。自即法性。他即梨耶。共即和合。   不无因者。即犁耶是法性。即法性是犁耶。故非自他也。   了达实相故为见者。以达实相离四性故。毕竟空寂。见秘密藏也。   举浅况深者。且举比丘见世间火。推成观境。况佛说十二部之深经耶。   生无从生者。四句求火不可得。即是性空。   灭无所至者。即是相空。性相尚无。全心是火。是心心尚无心。求火叵得。即是实相。不从缘生也。   抱火烧身誓不邪见者。以由先推火聚。不从缘生。智契于理。犹如抱火。见此实相。一体三宝不起邪见也。   利刀割舌誓不邪说者。犹智故。故云利刀。境智和合。名不邪说也。   况复诸佛者。以小况大。以浅况深也。   为缘异说者。答前难意。不用例开。三宝但是一体。今为化他不得为一。而明于四也。   令生善根者。令生常等理善也。此四悉释文自对之。诸家无此文意也。   止可含苏者。苏譬阴入法相赞叹也。若软强食。食俱不可。未得与生善对治之益也。   从微之著者。从欢喜乃至入第一义也。   慈是善本者。谓无缘慈。是诸法之根本。故经云谁是一切法之根本。应言慈是也。   婴儿譬初信始生者。藏教初心未得无常等也。   赞叹欢喜者。彼解法相喜。相喜世界也。   更增成病者。增其贪慢等病也。   将无夭寿者。恐夭常寿也。   喜逸妨道者。妨世界道也。   况生善者。无常及常治也。   硬食尚消者。譬得实教之益也。   堪可切磋者。以大乘而调斥之。得对冶益也。   推此经文须作四悉者。此依经消释。不是余文义立之意也。   经云有所顾念者。以慈善力。恐信心不生。   经云多唅儿苏者。唅字(胡绀反)字林从玉作琀。诸书从口作同谷。梁传曰。贝王含谓资人含与也。亦云口中自食名之为含。以口喂口名之为唅也。   四请法多少者。四悉为多。欢喜为少也。   经云增益寿命者。先增无常寿。后增常住慧命也。   旧有四释者。各问事中未说法合深理也。   料简不堪者。昔说于常即是不堪。为说无常。今说于常治昔故也。经云则不供足。世界为少备机未畅故。又经云功德已备者。闻无常教。善根渐熟。亦是方等中见等持身。如来功德魏魏堂堂等也。   此别有意注云云者。即是出世三味凡夫三味及凡圣三味也。乃至法华开前味。涅槃带权三味。显秘密三味也。   经云烦恼为薪者。即凡夫常邪为薪。二乘无常智慧以之为火。成今三德涅槃之食也。   初以三悉即是恶子者。今且取未证秘藏边犹是无常破病。故名为恶。若论五味二酥之中有密入。   第一义者。不名恶也。   此乃小大通共以为四悉者。鹿苑小二。酥小大相对。法华开显。与今经开题同兼之。常被于末代。得以无常为生差故。以常治无常。双非常无常为第一义也。若论皆知常住以取小乘果。判为三悉耳。   知其家者。以五阴为家也。观此是五阴淫身常住。故云有佛也。   佛举无方之问者。方法也。不依法而假设此问。为断肉之端。若依法用财施乃至般若。今即无施为施也。乃至般若示愚常智。以达愚乱即是度也。   于我无损而成大施者。一显施心平等。二显彼德名者。又不损财。故云大也。   又见福随喜者。大论云。如卖买香及傍观者。三人同得闻香也。   见苦者至而名大施者。此乃施命功德家多为大也。   经云声闻天者。问音彼闻我证谓之闻。我声到谓之问也。   经云善知我意者。我听食肉是权教说。大乘实说是肉皆制。汝今令断深会佛心。故上文为断肉端也。   三云眷属回转者。故戒经云。一切众生皆是我父母。生生无不从之等。故不应食也。   四同四大五阴者。又戒经云。一切地水是我先身。一切火风是我本体等也。   精血不净者。一切众生皆同父母精血和合。故云不净也。   乖菩萨化道者。菩萨与一切众生作净土因。以慈为本。若食其肉乖于慈心。   食肉小罪多者。食肉一脔。五百脔偿之故也。   昔国王者。须阐提太子善住王子等也。   及果菜等皆他命分者。是他供身之分也。以将己分而施。故云命分也。   经云云何如来不听食肉者。意难何故先听。今即不听也。   一云佛是大慈者。当来皆有成佛义。故不应食也。   初地是大慈者。若取方便位。初地性地未得大慈义当得也。   须云为我者。即不得食也。   蛇似龙者。龙于人有功。故不得食也。   若随他语者。小乘权说为美也。若自意语大乘顿制。今日粳粮等为美。   饕餮者食财谓之饕。贪食谓之餮。自饿谓不及也。   开三遮十者。初开三种净遮十种不得食也。   虽现食肉者。权示小教为众生故。取其佛意。故云不食也。   与众生隔绝者。如戒经中一切众生见而舍去。即化不得为绝也。   皆是假名因缘之教者。若取通论。世间经书。亦以仁义礼智五常等为因缘也。外道教即取自然不从因缘。佛教以因缘为宗。故云皆是等也。   先须缘起者。衣钵进退也。   次明戒体者。谓得戒也。   后广出相者。谓说事相也。   判生下注云云者。缘起具如止观中。末利夫人。假传王教不杀厨人等也。   戒是大乘常乐等者。戒为根本。由有戒故常乐四德得存。故云深妙也。   木叉名解脱者。名别别解脱。亦名保得解脱等也。   毗尼名灭者。能灭身口上非也。   在口为诵者。优婆离一夏八十度诵出也。   又堕长养者。从微之着。长养罪也。   十善譬顿教者。最初说华严教也。   譬渐教者。开顿出渐。即不起寂场而化鹿苑也。   明开合意者。开顿出渐。会渐归顿等(云云)。   非一非四得说一四者。亦应云而一而四得说四一也。   证明自正者。证是涅槃也。   因他广衍者。问答涅槃也。   法身为别涅槃是总者。四根一相也。   涅槃为别秘藏为总者。涅槃即四故。故云秘藏总也。   或时为总者。涅槃一名也。   或时为别者。约四相故也。   有反质者。如经虚空无所有等。四名不殊既无虚妄。涅槃四相亦是贞实也。   有答。答涅槃一也。   有通者。涅槃通名四相也。   无依无正者。灰身灭智。何论依正也。   今涅槃有所师法者。以三德之体。为所师也。   今涅槃有如来者。法身常住也。   一明灭恶者。即是因。二明灭有者。有即是果。五通灭有者。如经诸有淤泥等。即通灭二十五有生处也。   悉据佛意可寻者。佛意从少之大。所以引昔为难也。   不应名同混令无常者。汝忆想涅槃名同将常。同于无常也。   所离所得与昔为异者。今教所离。离只是得。得常乐等指于三惑。即三德故也。   今涅槃中有妙有者。破二十五有。得二十五三昧之妙有也。   所谓恭敬者。妙有之法。以法为师。能恭敬人。即是于僧一体具足也。   文有二似作三难者。正难烦恼与有。次约于业。莫知所至等文兼含。故名之为似也。   良以业运者。业有所至也。   不能有至者。无当有身果也。   故得有有者。当来生处有身也。   那得妙有者。那得常住法身二十五三昧妙有也。   铁是凡夫者。答意由如热铁赤色已还黑。犹如凡夫烦恼虽灭。后烦恼还生。如铁更赤也。   亦是凡夫无常者。对于初住中道法身。名凡夫无常也。   不同二边者。外道凡夫为有边。二乘凡夫为无边。如来即边而中不同。灭已复生之。无能生中道妙有也。   凡夫灭惑还更得生者。经还约二凡夫也。   物谢于前名生于后者。物如瓶体。破已得名。名为破瓶等。如来涅槃亦复如是。破已得名。不同灰断也。   不同汝问者。坏已更生也。   经不得言圣王命终者。如法华中。实在而言死等也。   经云游诸觉华者。如有树果。即得安乐。如来亦尔。有觉之华。华表于净。安乐表常乐。游戏自在。故表于我。故云四德也。   第二广开身密者。如来示九界身。名之为密。昔未开故。今皆开之。故云出种种身等。只九界不同耳。今令同得大涅槃。故云开也。   他谓一物覆一物开者。覆只是稳。开只是显。如法身隐般若耶。法身显解脱隐等。各隐各显。三密不同也。   只覆于开只开于覆者。名昔论覆。名今论开。更无别故。体云只也。   于凡不解者。不解只是法身覆。故不解也。   余何可解者。意斥法身。就覆般若解脱。亦未能解也。   他明巨细相容者。取下譬来释如须弥入芥等。   圣人之术者。浅近之事也。   而非因缘者。皆不思议。非感而感。非应而应。大事之因缘也。故云空假中等。一心论因缘也。   无量不容一尘者。尘即法界故。故云不容也。   延促过现者。延促约劫。过现约时也。   昏恍尚然者。举浅以况深。世间梦事尚尔。况不思议至极者哉。   经云汝不应言者。贯下三意也。   经云唯愿如来说其因缘者。请说生罗睺之因缘。度烦恼之因缘也。   经云佛告下牒难总非。故云不应也。   经云能建大义者。何者大义。我今生罗睺罗。将因显果。住大涅槃。名为大义也。   一信住二真住者。即初发心。入十信位也。证位为真也。虽非因果。涅槃体也。而能菩萨常观涅槃行道也。而果而因。以正因性。理具因果也。   中论何故云菩萨不能者。破前初师也。   修种种行者。五行十功德也。   直举一须弥入芥者。具释如维摩不思议品。须弥芥子。皆法界故。乃至十方世界无非法界。故一尘具十方分。况不思议解脱之用也。   经云如陶家轮者。举诸世界。如一团泥置于轮上也。   示过六道者。即表为天人之师。故云过也。具足而论。亦过四圣为究竟之师也。   觉未觉故者。自觉烦恼。又能觉他烦恼。此解为胜也。   能生万物者。能众生万善也。   谓言死地者。秋能令万物雕枯。喻烦恼灭也。   又盖由众生感见不同者。进退释之。即生亦有四果之义也。   经云迦叶以因缘下第三总结。菩萨住大涅槃。能示因缘也。   将前意难后义者。牒前佛立难中云。犹如火灭悉无所有等。今云灯灭者。但取灭同。难后示现能生种也。   因以为难者。因佛举灯器。器是无常。何明法身也。   大乘那含不受二边生者。初住那含。住于中道。无二边生也。   ○释四相品下   兴皇开身密未尽者。意云四相品未尽故也。   岂非开口密者。如来之言。言即是说。故云口也。   他开佛密者。菩萨因人以为他。我从得道者。通开前四味。皆说般若等也。   见少佛性者。即是初住之位。名为少也。   又四句中各开三业者。他开佛开等四句也。   无开而开如前分别者。涅槃之体不论开覆。为众生故。如前身密中广明种种示现等也。   法华斥小者。广如玄文破三显一会三显一等。斥是废之别名。古释不当判为不了涅槃为了。二俱斥小。如何一了一不显了也。   为缘显密者。华严同听异闻。二乘密闻小教等。鹿苑八万诸天便悟大道也。   此两文者。前开身密及此意密为两文也。斥他不得定判。故云并也。   故是无也者。不许秘藏理也。   经云唯有密语者。语是教也。   譬如幻主者。主谓宰主。是造幻之者也。   缘有开覆者。五昧论之。约昔未见名之为覆。故今开之也。   积金是反者。将反以合顺也。   初心是小富者。初住地位也。   得果大是富者。究竟果也。   义言为负者。如人虽负他财。欲还不取。亦名为负。如来亦尔一切法宝常欲施与众生。众生不受。义之如负也。   经云惧不速成者。即是初无大机。如法华中于三七日中思惟如是事等(云云)。   而无邪法者。皆是世间文字之正法也。   初述赞者。赞而复述。故云善哉等。   常无常是通者。先观无常幻化。利根者便以常解接之也。   常是别者。初心知常。为中道故。次第修行也。   应用四意者。用今四教。分别诸经兼带之意。及显圆常也。   不下种是无密缘者。虽一地所生一雨所润。不同法华三草二木。而得增长也。   此尚不易者。至死不改。以执心重故也。   云佛智流动者。只是无常迁谢之貌也。   佛答三意者。一无积聚。二无积之积。三明积之无无积。   积聚者。虽明积聚。意在无积也。   无积之积者。即是如来法财具足。中道无为也。   积之无积者。即是声闻修空。不畜八不净物等也。   经云若有贪者。即是有为。声闻僧也。若无贪者。即是无为。如来行也。   经云迹难可寻者。即是无为。如来之道。迹易寻者。即是有为声闻僧也。   经云虽去无至者。即是声闻。有所至处者。即是如来也。   常住无积是净者。无二边垢。知足是乐者。二乘未足苦也。   是无集者。无作道集等也。   道之与灭皆常乐等者。因果皆具也。   患累都除者。三惑二死。一切皆除也。   境智相应者。以智契境。称智也。   体用成就者。法身为体。般若解脱为用也。   亦是自他具足者。法身为自。般若解脱为他也。   义理粗周者。法身等三。一一具三。为周也。   其性广博者。非但果地法身广博。六即之性无非博也。以性非广非博。而具广博也。   不待小之大者。约非小非大之大也。   乃是绝待不思议大者。以广博之性。其性自绝。非绝小大。得名为绝也。   寿命无量即是竖譬者。久远之寿。故名为竖也。   贵在正法者。所安中道也。   一人具八者。一一德中。皆具于八也。   正言总能兼别者。涅槃之名。兼于解脱也。   以别释总者。以无疮疣解脱释涅槃也。   那可混滥者。以翻总也。   经云为拔毒箭者。三惑。   令其离苦者。离于二死也。   妙乐者。醍醐也。   良医者。佛也。   得受安乐者。谓证涅槃也。只是互现由自无疮疣。即能治他。他疮疣尽。能令己尽。己若未尽。岂能化他。故经云自疾未能救而能听疾人也。   身心不苦者。法身菩萨。身心不二也。   而无怖畏者。离五畏也。   恒无饥渴者。具足三德之食也。   无人天事者。无世间三苦八苦等事也。   染着之累者。二边所不能累也。   斥昔显今者。斥昔三德横竖不具。显今一德。三德具足也。   经云何等名涅槃者。此问意举总。问答解脱处别也。   佛果有色者。未知何等色也。妙慧显然以慧见理。同眼色非见谓有色也。   是无色色者。应现为色也。   解脱之体者。谓法身也。   为两缘等者。一本非色。二为机宜而说于色。皆须四门三谛空不空等。名不思议也。   亲师云不须分别因之与果者。意云因果一时而得。言由未了。故今斥言不然等也。   演畅者。演谓开演也。   头首数止有八十四五等者。从初名远离。去数文中又解脱者。名为头首。由不合云有四五。只应合云八十四耳。   若大小合数有九十七八者。大即头首。小眷属。文中夫解脱者。是也。文中总有十三眷属。并前头首合云九十七。不合云八也。   极细为言者。此即惑数譬文解脱。合中解脱之名即无定准。今且约圆百是数方。   大师曾于灵石。一夏释此百句解脱者。即是台州黄严县西北。旧云甘露道场有甘露井。昔有罗汉饮此水行道。值孙息作逆。群贼就此。取钟煮肉。有大方石从隔山而下。群贼迸散。因兹改为灵石寺。其石现在也。   先学自饱者。即是章安疏主之言。恨不记述也。   于一一句备于横竖者。一句遍摄诸句为横。诸句一一深入名竖。不二即是广博。即无疮疣。即到解脱处也。一句即且上三之义。义即三德。三德即是真我。真我即是秘藏。一即三故。三即一故。故云三点相即。具足无缺也。   岂可厝言者。疏主深叹不思议解脱之体。言所不洎自力不能。既不书。辄分其文耳。   经云真解脱者名曰远离者。释此解脱。今依大师所释一句为本。十句庄严。以下释上。今初即是远离为本。具约四教。三惑二死。无瘠疣等三义。此之远离。离前三教二死之惑。由远离故名曰不生。由远离故名曰虚无。由远离故名曰无为。由远离故名曰无病。由远离故诸漏疮疣永无。由远离故无有斗诤。由远离故名曰安静。由远离故名曰安隐。由远离故无有等侣。由远故名无忧愁。就无忧愁即无疮疣。就无疮疣即是广博。由广博故到解脱处。处为所依也。一句就尔诸句倒然。展转为头。皆十庄严。乃至百句。宛转相释。故云万法门也。   广上解脱处者。一自到实谛处。二调伏令他得也。   经云譬如门阃者(苦本反)又作捆。礼记云外言不入于捆。郑玄曰。捆门限也。   能伤法身损慧命者。如古人所释。皆未称今文解脱常住之体故损也。   别因断多分者。等觉已前也。   理内涅槃者。即三道是三德。名之为内也。   理内之我者。即是正因佛性之真我也。   后方一体者。名一义异也。   今云不尔者。前后皆一体也。   一以体妙故应三者。即一体而有三妙用也。   二名义料简故应三者。名即是一。义即有三。谓三宝异也。   则非妙非宝者。非体妙故非一。非宝故不得名三。三只一体。故云妙也。   乃是妙宝者。三名体一也。   今为破别说三为一者。破别相三。为今一体。体即三故不乖也。   经云夫涅槃者。舍于身智。明智前三师释。第三师同此文也。   谁受安乐者。迦叶执昔涅槃。身智俱亡。故云谁受。佛以大答。涅槃无受。乃名大乐耳。   以患故吐者。即是内有见思无明之患。无明若吐。不复更受。即得安乐也。   或以虚空喻佛身或不用者。法身之体。同于虚空。不用即非喻。   或以云雷喻佛身者。应身也。或不用者。非喻也。皆取少分。故引雪山等比也。   皆不可定说者。引二喻为显如来说则不定。若定则非实。汝何故难作二种说也。   若言无罪其实得罪者。一体无罪。别体成逆。定不定。准此可知也。   ○释四依品第八   若唯凭法者。自依法修也。   兼得于法者。人能弘法故也。   得者人也者。此人得于广大之法故也。亦可依止。自行法也。   又昔人杂伪者。魔作罗汉像也。   今法混大小依人简法者。法虽通小。但取菩萨之人即可依也。   法亦不遍者。二乘之人。但有界内之法故也。舍于生死而求涅槃。故云就彼也。   今明人即秉法不舍等者。菩萨示作声闻四果之形。不舍生死。为众生所依。依今涅槃之法也。   用四悉檀意者。上问答不同即世界。今答得法人。即是生善。真伪不同对治。法遍不遍即第一义意也。   其出佛后者。四依菩萨。要在佛灭后。若作如来之像。恐滥魔说。故不得为佛像也。   人谓四果是真福田者。阿罗汉人。为世应供。故众生多信受也。菩萨形无定准。法不常规。故为四果也。通论悉作。法身菩萨。能示作九界之像。如观音妙音等。三十三身。十九说法。今从别论。四果义便耳。   自有如来为如来者。佛在时如来自为如来。   如来为四依者。或是古佛。辅佛行化。为四依也。   四依为如来者。或本下迹高。本高迹下。皆互弘传也。   合则还是佛为四依者。四依四相其义是同。开合自在。只佛一人。是其可依。同上涅槃。故云还也。   初令依法后令依人者。即是昔教。依法不依人。今教依人复依法也。   地论三十心前是弟子位者。意取十信心为弟子。   三十心是师位者。即初依人也。   从初地乃至皆师位者。初地至等觉即是第四依位。故云皆也。   七住已上是初依师位者。已断四住也。   十二心已前是弟子位者。从十住至第二行。未断烦恼。判为弟子。从第三行去断四住是师位。故云十三也。   道种性终心者。十行出假之后。分别药病是初依师也。   中论十信皆非师位者。意斥前诸师。作师弟释。今取六住。始是初依师位也。   初有烦恼无涅槃者。初依位也。   后无烦恼有涅槃者。第四依也。   俱有烦恼俱有涅槃者。等觉犹有一品。有涅槃者。分证涅槃也。   三十心十地断别惑作三依者者。即是名别义圆故。取三十心十地故也。即至六地为第二。七八去第三十地为第四也。   四十心共作四依者。十信初依。十住第二。行向第三。十地等觉第四也。   余皆例尔者。行向地等。皆判三依也。又约超位。别教初依超至第二行。乃至初地。亦同圆同判三依。故云例尔等也。   弘宣佛法故者。望佛为弟子。望下为师。且据佛论。称为弟子也。   初依唯弟子后依唯师者。且据未断别惑。具烦恼性。称为弟子。后为师耳。   中间亦师亦弟子者。望上为弟子。望下为师也。   此四皆得涅槃法故者。通论至观行。今别论十信位去。故云四也。   若俱得法者。问起。既具烦恼应未得法也。   今明下答也。   得法多种者。始从名字乃至等觉。通判四依。以理同故。故不言之。   初依相似得法者。且约断通惑说。若论具烦恼性。即取观行五品之位也。   于有佛法处不令他缘者。一不令魔邪得便。二不令恶比丘破坏也。   于无佛法处能令兴显者。正细颓刚俗不断。故云建立也。   无两处皆能住持乃至忆念者。以明记为性。使令相续也。   经云安乐人天者。即四果之人。能住天上人间。作大依止也。   今案此句者。安谓案实。能多利益。叹化他也。   其事不起者。无明为事。望理为性。   其性犹存者。无明犹被伏故。不起无明。故云具烦恼性也。   一途别判者。更有通判故也。   亦有未离肉身者。准金光明经。十地菩萨犹有虎狼师子之难故也。又云一生亦有超登十地义。故皆约圆说也。   不还欲界者。阿那含人。已断欲界九品思尽故。不还也。   不还者。约权教文有此义耳。或取已辨地也。   若细就圆判注云云者。初依十信。初果。二依十住十行。第二果。三依十回向。同那含。四依即十地。同罗汉也。又云初住至六住第二。七八九住第三。十住者第四也。   不出戒慧二学者。定在其中。三学皆具也。   不出生善破恶者。如经转为他说即生善。教令发露即破恶。此位未得第一义理也。   八大人觉者。大人是佛。以人大故。觉大也。   出遗教者。彼经小乘。名通大小。今此约大也。   非道下注云云者。应云远离是道。愦闹非道。精进是道。懈怠非道等云云。   菩萨非佛者。即是身为四果。能说大乘故云菩萨耳。   已前简后是第二人者。初依第一。第二依当八人地也。   以后简前者。以第四简第三简第二。未得第二第三住处者。第四为第三住处。第三为第二住处也。亦是但得初住。未得二住三住之位也。   缘熟即能八相成道者。菩萨得记。皆须与众生结缘行净土行。如维摩经中布施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能舍众生。来生其国等云云。   古来三释者。取前旧解为一。河西为一。观师为一等。观师后释。仍云易见。且云不可等耳。   即名第一人者。第二人从初人受名。故云第一人也。所以未得第二。三果也。第三四果也。   依增一集者。此达磨郁多罗造。即是章安正释。依此判位也。   彰此二果并有未得者。初果未得第二。第二果未得第三。故云第二第三住处也。   同是功用者。意云七地已后始入无功用位。初住初地即是功用。此约教道论也。   亦应以初果为一住处者。谓依增一所释。望后未得第二住处。第二未得第三等耳。   经云大乘相续不绝者。分破无明。犹有后位。故云相续也。   指第四卷者。彼有三释那含也。   不为二十五有过患所污者。第三依人。十住之后。至十行初心出假化物。得二十五三昧。故云不污也。   即是周旋者。遍界内外。行化他也。   舍于重担者。二种生死阴身也。   经云断诸烦恼者。断字初约用功。名之为短短音。证得果了。名之为断。   学行穷满者。若望大乘究竟。犹未是满。且约四果为满也。   经云种种色像悉能示现者。即能示现者。即能现十法界身。随应度者。皆为现身。不定慧庄严初地百佛世尊。乃至十地更广也。   至功妙用者。四依破戒。名为至功。能伏魔外。故云妙用。安乐人天。名为利益也。   不依者。正是今未法众生。所依之仪式。由迦叶问故四依出世。故云不也。   况复余耶者。如来所说。尚须分别是善不善。善即应信。不善须降。可作不可作等。亦复如是也。   弟子起无明为夜者。一由正法重故。二由无明重故。其夜大闇。魔得其便也。   六卷云贼狗者。偷即是喻魔也。   其家者。即是大乘为宗也。   五尸系者。即蛇死狗死人等。五处者。两手两脚及头。魔既被系。至于第六天凭天解之。天云此是罗汉所作。我不能解。如人倒地因地而起。汝还向彼求罗汉解之。此之降魔。四依出世。优波鞠多之所能为。从兹已后。魔更不解也。五门观降伏见魔各有对治。故不同不净也。   初明依法自足者。如经亦可得近大涅槃是也。   初然问者。如经非为不尔。如汝所言。未可信受也。   次正答者。我为声闻为肉眼者。以未得中道佛眼故也。   声闻虽天而肉者。见虽粗细。同有障故。故云肉眼不能彻见实相之理也。   虽肉而佛者。能观实相三谛一心。故云遍照也。   四念处如弓者。四念居初。犹未有箭。故以五根喻之。乃是无作道品也。   不怖是教戒者。无作大乘戒等也。   世伎为器伎者。世间种种伎术也。   大呼者呼字(休故反)此能招彼名呼。自发其声。   内乘大乘外凭佛力者。内有观行。外请佛加也。   众魔群盗等者。即是界内四魔。外四魔。乃至赤色天子魔等。是故经云。亿千魔众等也。   此弊恶魔者。弊字(裨列反)患他为弊。性恶为弊也。   见形者。三十二收如鞠多所见等。   丧命失善根者。不生大乘。失常住命也。   中道之法力者。即用实相印。为法力也。   经于诸烦恼者。即烦恼魔。乃至四魔。故云诸也。   是时为用者。谓佛灭后也。   非时无益者。谓如来在世。四依无益也。   无医无药者。无医喻无佛。无药喻无法也。   时通正像末者。正法五百年。像法一千。末法一万等也。   缘有浓淡者。浓者见长。淡者见短也。   持法四十年与佛不异者。迦叶阿难。各得二十年。传持佛法。故云四十耳。   其年六十者。意云如来三十成道。八十入灭。住世五十年。人年十岁见佛出世。故云六十年。以始终见佛即能融会也。   于佛灭后四十年秉教者。取见佛岁之人也。   而不道百三十岁者。者释伏难。恐人难之。定其百岁也。   迦叶是佛长子者。最高故以法付嘱故也。   佛觉三昧者。阿难所未闻法。请佛加也。   粳粮譬常者。人常食故。甘蔗譬乐者其味甜故。石蜜譬我者软硬自在故。醍醐譬净者清净不染故也。   惧其有尽者。不修大教也。   虽有大教者。如经甘蔗石蜜等贪惜不食也。   有所得故者。得真谛理望大不尽也。   今明大行训之者。行即乘也。车是乘之别名。行大乘行。故云车载。不同他解也。   增长我心者。生我慢心故也。   世智辨聪外道业者。八难之数。佛法外人。名为外道也。   分擘玄毫者。如今宗所释。或于一句演出无量义如擘。或释无量句以为一义如分。如毫。毫者吐丝为忽。十忽为一丝。十丝为一毫。物之极四。   卷舒宇宙者卷之摄在一尘。舒之弥遍法界。一句染神。力劫不朽。故云不易可闻等也。   非轻[怡-台+藂]字(且作[怡-台+藂]音未详待捡)。   正戒正教乃至俱兴者。疏中与经文。有少回互。经正教在前。正戒在后。恶法在前。恶人在后。疏中前列后释。还依经次第也。   更深细为难者。后增渐少。至于八恒但增二分也。   两两配四依者。今不取此释也。   何关佛法者。意斥。如经具足解释佛之正法等也。   上说九恒者。八恒并熙连也。   上文恒河入东海四河中大者。其河长八百里。阔四十里。极狭十里。于中取方圆一肘。得八石沙。其沙如面。故以恒河为数也。   一切众生师父者。广如上文。失主亲师等。故云天人悲苦也。   互举一边者。自行生善。必能灭恶。令他灭恶。必能生善也。   经云如木头幡者。袈裟任自毁坏。如木头破幡无用也。   如纯陀中意者。彼云虽未具戒。已堕僧数。即与文殊师利法王子等。依彼文是其真位也。   三障竖论者。断烦恼当约果故也。   绮互说耳者。三报约现在后。亦是竖且取现谤论之。三障转时。现报亦是横也。   非弟子者。作恶之人。   九恒因厚者。即是四依菩萨。于无量佛所。发菩提心。故须供养也。   今文但明护法等者。意不用河西发心持戒等。护法即是持于理戒。故云即兼众事者。事戒威仪。进止等也。   以重况轻者。身命尚舍。况事戒耶。   经云若老若少者。迦叶后难。从此句生。   初三定者。有知法人老应礼少。持持应礼破。道应礼俗。如经故先定之。然后起问也。   二旨相违者。以昔达今故。引三难也。   或言三结者。第三结三难也。   我为菩萨说如是偈者。有知法者等也。   三三之疑皆遣者。三难三结为大不为小。故云三三也。   答此一条者余二例遣者。一条但云持礼于破老礼少。道礼俗。例之故也。   救浊者。四依出世也。   和浊者。先同后异也。   浊不浊者。正是五清也。   未得机便者。或说未当时。伴未如法等也。   如此破戒若少若在家者。即是知法之人。为护正法皆礼拜供养等也。   既释持毁者。先同毁后时持。   如崩亡者。佛涅槃也。   储君者。即是东宫。亦云副二也。   破戒统位者。即是为众。作羯磨主也。   故投他国者。谓向清净众也。   七世素贵者。外国堪为灌顶师者。皆七世白净无染垢堪国师也。   如此间授玺者。如此国法授于玉印。令知国事。夫传国法要须三事。谓金箱玉印檀书。檀书即是贵书也。若无此三不名正统也。   乌回者。十诵文。西音此云僧正。纲统之主也。犍利吒西音此云僧都。非谓一寺都维那。亦是统领主也。   童子因位者。四依出世皆是因人也。   无令入大者。如鹿苑中以有此意。方等般若犹未彰灼。名为微密等也。   隐在破戒之下者。破戒阴身之内也。   任汝开化者。能示众生佛性。即是开化也。   经云先王所有等者。即是释迦在世常住之教也。   经云即持归家者。先明流转生死。今示佛性。归大乘家亦是能观五阴。即是涅槃。名五阴为家也。   更与余药者者。即是无常。咸苦对治之药也。   推寻事理者。事即无常事戒。理即常住秘藏也。   佛海死尸者。事理皆无分也。   下根悟也者。如经无所觉知。譬极重无明悟时。还应从地而起也。   分别决定者。若约小乘持之与犯。皆名决定。初篇无忏悔处。大乘实相不决定说。但使回心。一体三宝。无生忏悔。广如下文阇王中说唯大说。只有受法无舍法也。   经云闻其所作者。即是清净之众。实行之人叹也。   不失婆罗门法者。如上文为护法。故不名破戒。不失净行之法也。   什物者。什谓杂也。亦云会数之名也。八不净等。非是篇什与之也。   体戒俱失者。体即戒体。体下戒者。防护身口。名之为戒也。   四依示同破戒者。住地菩萨示迹和光。大乘无心本非破也。   四句如别记者。如净名疏菩萨。四句七门解释也。   经云而自渗浴者。亦是忏罪之意也。   凡愚执事者。知事者执破戒。为清净等也。   梁武此文为定者。依此经文也。   昔依四法今依四人者。迦叶举昔以难今。昔既不依。今何得依故有难生也。   或言于昔虽了望今未了者。此释稍通也。   以法常故故法可依者。谓此要对辨大乘常住法也。   悟若生著者。昔教多执未诠于体。故不令依也。   了语下义者。三德之义体无著也。   识着智解者。识能分别故。故多生着智能诠理。故以可依也。   经云如是四法应当证知者。请答其人。令会其法也。   非四种人者。结难只合依法不依人也。   依法即是依人者。今是有法之人。有人必有于法。以人法不二故也。   不依无法之人者。昔人不知常住之法故。故云无法也。   人法不异者。人即如来法是涅槃。故云不异也。   结还依智者。智知于法故也。   经云法性者即是如来者。法性通因果。如来唯是果。果即涅槃。故云常住不变也。   昔人既破昔法亦除者。但举如涅槃即是人法俱破也。   若了悟者不须除法者。今约开显法即秘藏也。   举下况上者。即是五品外凡熙连二恒之人。况于四依犹如如来也。   不为利养所转者。观行之人事理不二。涉事不能坏也。   经云是名定义者。恐人不信。故以结成。今是常住。昔是无常。不应依止。双结为定也。   又不得是三宝者。今经一体三宝也。如经如来法僧等常也。   生凡夫之过者。如经。经理白衣为其执役等。不生一毫之善。长他烦恼爱染之事。故云过也。   大乘两缘者。如经如来深密藏处。及出大智海等。初约声闻生疑。次约婴儿无知。是则菩萨能了也。   经未得果实者。谓未得常住果实也。又云秋收冬藏等名为果实也。   经云故以方便说大乘法者。谓同体之方便。不同体外方便故也。   又明依义即是依法者。释兼明依法之意也。   第一偏明依义者。具明三德。即是一体三宝。光明即般若。不羸劣法身。质直义者。谓是解脱也。   经云而亦可见者。以大涅槃修因至果为见也。   经众僧即常不畜八不净物者。课乘戒俱急也。   经以微妙语说无常者。谓不应说也。   则无常住一体之僧者。境智和合名之为僧。能分别故。名不和合也(二本举)。   二缘得畜者。即依律文饥馑世有净施时。若约今文更加建立。即具三缘也。   ○释耶正品第九 六卷云分别耶正品 二末   耶魔多种者。乃至别教地前缘修之人。犹未免魔持世菩萨不免魔谋等(云云)。   耶恶者。耶中加恶恶之极故。故云耶恶也。   阐提谤法等者。阐提是因四趣是果。故云果也。   二十五有因果者。烦恼业是因。阴天等果也。   往昔苦行等者。示现受身苦行等。事实非耶。摄望小得名也。   弃舍二边者。别教但中望于圆。中亦同邪摄。故云三昧魔等也。   清升者。修于五戒十善得生人天。为魔眷属也。   邪渐所到之处者。历别修行处。即但中第一义意也。   两法两人者。谓魔经律为两法。持魔经律是为两人也。   四依有广大之德者。如来灭后能持正法建立大乘。住秘密藏。即是德也。   邪正有分别之能者。令邪归正。为末代之规矩也。   多明形乱者。魔作罗汉如来形像等。非不说法从多为名耳。   多明声乱是魔经律等。此亦有形意。亦二文互举也。   如百论迦毗罗者。外道之根本。自谓为佛者。即是佛宝。所说即法宝。弟子即僧宝。引证耶三宝也。   圣人有无漏威仪者。答意云魔但效其身。不知于心也。   不生生是佛说者。本宝不生而示现生也。   裸𨈚者。谓身柔不正。即是耶也。   𨈚(毗音)。   三十二相并业者。业因相果也。   以痴意乱德刀割香涂其心等者。名之为痴。取于中庸乱佛真常四德也。   持戒是缘因注云云者。亦应云以缘资了以了资正。至果之时。三因具足也。   大赤则遮者。五大正色也。   ○释四谛品第十   心喜说真谛者。谓四真谛也。又真谓真实说一实谛也。   止在界内者。谓佛说道灭。治界内苦集也。   何足为喜者。意斥他释。虽量与无量大小相对两缘。仍别方等中意佛犹未畅。何喜之有那也。   那言三是有为一是无为者。苦集有为有漏。道谛有为无漏。灭谛无为无漏。故云三谛有为。灭谛无为也。   不无三相者。不无变易三相所迁也。又云只苦集道为三也。   无为不成者。为三相所迁故。故云不成也。   无作亦坏者。同是无为有三相故。   别为一缘者。谓为别教机缘也。   义不相会者。今明一实四谛常住秘藏开。前三种四谛同归大乘无作故。佛心喜也。   苦是逼迫相注云云者。具足应云。集无和合相。道是不二相。灭无有为相等也。   至第四时约理者。古人将般若为第二。方等为第三。法华第四。不知涅槃。法华味同醍醐故也。   入观之时亡名绝相者。古释用三十七品。观道谛时皆证灭理。故云无此四事。事只是谛。四谛为入观之方便耳。   但缘一灭者。引之为证。如见道十六心。后一刹那时。唯缘灭理用忍智为方便也。   圣行具明四种四谛者。彼文约次第修行。兼于地前别教故也。   佛性实相者。佛性约性德。实相约修德。修性不二。故云遍一切也。   能于四事明了实相者。观此苦集等。无非实相。无非三德。故云谛也。   微密法身者。烦恼即菩提名道谛。生死即涅槃名灭谛。涅槃即生死名苦谛。菩提即烦恼名为集谛。名之为谛也。   倒而非谛者。如下文四倒释也。   名苦圣谛者。能观此苦即是法身故也。   于不净中者。于诸菩提之中即是般若。故云真智也。   于断灭中识如来藏者。能断三惑三死名之为灭。生死即涅槃也。   名道圣谛者。道名能通通前二死结业。即是解脱烦恼即菩提也。   元为说此者。时开显意覆相。今开昔三藏。唯覆二苏带覆论开法华明开与今。同说一实谛也。   涂乳获洗者。昔涂今洗获得真常也。   不次第之殊者。灭谛居中也。   苦有三种者。一约凡夫是苦。二约二乘非实。三约菩萨是实也惑于本际以不知故者。六道不知二乘及偏等。亦不能知也。   经云一经于耳即生天上者。且约华报后解脱时。即是报果证得法身也。   经云无所利益者。证法身时。百佛世界教化众生。自他俱益。故云多也。   经云以是因缘者。即是断灭正法之因缘。由畜八不净物故。故不知法性之因缘也。   经云是我弟子者。亦应云。若不修习非我弟子也。   ○释四倒品第十一   倒者惑也者。为不解谛故。故起常无常等之惑也。   日月回转者。引上哀叹品文。三修比丘执无常之相。倒斥其无常为说真常回过还之。是汝无时之醉。实非回转。故云况显惑义况是喻之别名也。   罗笼自绕者。执见之人。如笼贮鸟不能得出。如蚕自传。二乘如笼作无常解。凡夫着我如蚕自烂。   而致毁伤者。常等倒皆损常住法身慧命也。   伪艺无实者。谓外道耶常梦呓无实。如下文广释也。   众多者下注云云者。但是不正皆名为倒。故云众多也。   但涅槃佛性者。涅槃举果佛性举因众生身中具此因果而多迷。故得此倒名理非倒谛等也。   从解惑因缘者。二乘为解。凡夫为惑。此之解惑。感佛而执而成倒也。   执字亡旨者。凡夫执字如虫食木偶得成字。二乘亡旨不知方偶取瓦砾故也。   传付后佛者。即是当来弥勒出世。故云通。亘前后。亦前文众多之意。倒通三世故也。   离倒无谛者。病是倒药是谛。达此药病无非秘藏。故云无也。   缘宜别者。惑宜说于谛宜说于倒。故云四倒也。   欲对四谛便相成故者。若不解四谛即成四倒。若解四倒即解于谛。故云相成也。   近论三品相成者。由有耶正故明四谛。由四谛故立四倒。名若解耶无倒解正无谛。为此相成也。   四谛别明正解者。即如来自说心喜说真谛等。名之为别也。   如偏识人入者。若只解于谛如识人非入。若不解倒如将人字为入字。非但不谛入字。亦不识人字也。   单知杌人者。若解谛倒只识杌人不知人处无杌。杌处无人。即是邪正具足。若单明谛倒不名正善等。亦名偏解。如人大才身聋顽单讥于顽不取其才。即是偏取也。若其全取即成具足。由如如来正善具成就。即能作善业等也。   作善业者。如来性品中说能见性也。   双解耶正倒谛者。如人识人识入解杌解人。故云俱通也。若俱迷人杌亦成于倒也。   次第相成者。由耶正故说于四谛。为不解谛者。说其四倒。若解谛倒。明为善业见如来性。四品相成意于此也。   非苦为苦者。非苦即涅槃。苦者声闻通于凡夫。有苦而无谛也。   谓佛行苦者。以念念无常为行苦也。以苦细故由如一睫毛致之于掌上等(云云)。   经云无有一法是不净者者。妄计为净也。   通取一切倒心等者。自鹿苑来涅槃之前。未见佛性常住之人。皆名邪也(云云)。   涅槃经疏私记卷第五 卍续藏第 37 册 No. 0660 涅槃经疏私记   涅槃疏私记卷第六   ○释如来性品第十二   题云如来性品者。性通善恶由前倒中有如来性。故以题品也。   四悉檀注云云者。意令释出允同诸佛三世不同。即世界也。   又举初标后者。十号之首故名如来。十号具足闻名生善。广如下文。即为人意也。   又如名不异者。以不异释异对破外道诸偏小等之异计故。即是对治意也。   又如来即佛者。一中具足初后不二。法身之体遍一切处。即第一义悉檀也。   举显以目隐者。如来是显众生佛性。名之为性。即是因。如来名果。因果合题故。如来性品也。   又如来拟果下。亦是四悉因缘释品因果不同。即世界也。   乃至夫有心下。即第一义也。中间二悉可知。   又如来名通者。通于始终凡圣故也。   犹如如来者。四依菩萨始自外凡初心。终乎妙觉。故云通名也。   正辨如来藏之如来者。即是一切众生皆是理性如来未显现故。名之为藏也。   二十五有悉皆有我者。即是六道三乘皆正因之我也。   以如示人者。了我之性名之为如了。能归正。故曰而来也。   常不可怀名之为性者。性是不改为义。一切众生即涅槃故。故云不怀也。   不以心神不以六法者。今略斥他解。心神计能求乐。乐即涅槃何得是性。六法不即不离。不可定判为性也。   心神六法皆显者。谓现在有。故云显也。   私谓非无一边者。意不全非古人。或计心神六法如藏等。各得少意也。   彼惑与理异者。佛果在当。故云异也。   一切何所不收者。即是遮那之性。乃至阿鼻亦复何殊未显时。皆名为性也。   涅槃何法不在者。百界千如三千世间依正皆遍。名之为在也。   一切国土即涅槃相者。身土互融三无差别也。   果果性悉为经呵者。各执一门未得象之正体故也。   今明四句平等者。若内若外及非内外。是则俱是非则则非。故云平等也。   岂独一法者。不同也。他人各执内外因果等也。   于一门中作四悉说者。有门既尔。余之三门亦复如是。有门四者。不得不有以有对无即世界也。   以有接断者。令成妙有生善意也。   以有破常者。妙有破于耶常对治意也。   以有令悟者。即是理第一义也。   亦在本性者。约六即分之本性理即中间。四即极果。究竟初后有分也。   亦隐亦显者。理即故隐。名字故显。乃至究竟非隐非显等。内外比说可知也。   问藏性理三者。问出三名也。准下答文虽于性理藏各一。只合论于藏性理性等也。   前后两病就众生论者。前病约凡夫。后病约二乘。众共生。故曰众生也。   隐显涂洗者。隐故名涂。显故名洗。皆约如来知时知机。故云佛教也。   致有忧喜者。先失名忧。后得云喜。珠体常在不当忧喜也。   寡德所招者。谓凡夫薄福。二乘寡德。不受真味也。   则无煞罪者。意云性不可坏。若据下文佛意性虽不可坏。要得逆罪。亦如上文割佛等。喻定即不定逆罪不无也。   何故联翩者。五重譬说犹恐未解。况一句一义能明佛性之大纲。故以举代树而训之。如研珠益月下文师子吼问佛性之义。犹至六重。自一家消释。每至渊玄皆尽其理。古人若当不夺其长。皆以用之表佛法无二故。今存之等也。   业始性终者。从证边说。且云其终若从修论俱在于始也。   亦不得是我者。将二十五有之我。以并佛性也。   法界之体有善恶用者。善恶不出六道二乘。   在妄惑内者。阴身之内也。   异人方便者。即如来也。   于舍掘之者。五阴为舍也。   初位不能者。以在理故。   后位不须者。究竟满故。中间四句始自名字。乃至分真修行次第。故云能作也。亦隐亦显。例之可知也。   虽说有我者。有我凡夫横计为我也。   有则非有者。同凡夫故非有佛性也。   次譬不即得说以释疑者。谓凡夫执于耶常。故用婴儿为喻。且说无常治之。故云释疑也。   经云常为无量烦恼所覆者。如水成冰水性不改。众生不见名之为覆。若欲求水但融于冰水性自显也。   佛性非本非当者。理性之体不当因之与果为众生。故从因至果。故云说之耳。   窘乏缘了者。窘者怠也。迮也。窘(渠殒反)。   故言金者。金者宝也。正因之性一体具足。   此性包含者。谓含于善恶也。   此性广博故言多者。诸十法界遍有此性也。   但菩萨声闻等者。他释只大小相对。未出前之两教意也。   出假菩萨为大者。通前两教别论地前。故云不知也。家人大小者。当家之人。名曰家人。即宰主也。或从迷说三界为家等也。   缘不肯受者。机动慕大之时也。   欲先于人者。菩萨之行。皆先人后己故也。   经云起奇特想者。见此涅槃之体因果具足。一切众生同有此果。故云奇也。   意同哀叹者。先以劣修。治于耶常。后说胜修。治于无常。破其两病也。   彼譬显者。为二乘故。   此譬隐者。在凡夫故也。   禀教生解者。先禀耶教生于耶解。故云得病等也。   真我非时者。如法华中若我赞佛乘众生没在苦等(云云)。   此亦是无我苦味与常相违者。答也。前虽是吼由苦药和不成真乳。故与常相违。皆是无常故也。   经云苏乳石蜜等者。三种虽甘意在。于苦以苦和故。喻于无我等假也。四受行如经。   渐渐还饮者。名字观行已来。故云渐渐也。   未即是佛者。若约六即分之。未是分证究竟等。佛理有之。故以四德释之。未是我德也。   人别法通者。人谓证果。法即法性。通凡圣也。   法属法性注云云者。意云昔时人。法皆属法性。今时有法之人。法皆属人。以人证法故也。   谓始生终没者。若有我者。小不应无知。大不应终没也。   经云若使一切皆有佛性者。假设之言。故云假。便有者。不应无坏及有胜负。我性平等何得四姓。九界高下不同。故知无我也。   或可十难难现用等者。不细分也。但分二段耳。   经云本所更事者。更由经也。先曾经历之事既其有我今何忘失也。   应无生灭者。答前小儿无知老有终没也。   故有终没升沉者。人天为升。四趣为沈。皆由于痴珠没体中也。   此是理数之言者。理谓道理理。应然耳。   失亦无失注云云者。以本有故得无所得。今还得故失。亦是非得非失也。   佛所统处者。即是法界之内。大乘法王之家也。   有能乃至制外之用者。谓众生理性三德自在用也。   中道也者。全体佛性故。举眉间以表之。故云中道也。   不可破坏者。不为无明之所破。二死所坏也。   乃以身见触中道解者。自己之或名之为身。见居其道。故云头也。   机召于佛者。机中论召故机召耳。   明失非失者。因起断常义之如失实非失也。   经云善知方药者。知大小偏圆之教也。当果在当意云。佛性在内果在于外犹如当也。佛智默照。在内为默。现外为照也。   今明性理虚通者。性理在内。灵通是外也。   遍一切处者。一色一香皆是佛性无非珠体也。   众生不受者。谓是方等二苏中意。故法华云止宿草庵也。   镜譬圆经者。谓大涅槃镜遍照众生。若有信心自见其面。名字中亦是随喜之信。不生信心如背面不照也。   四力士见己者。相似明见分真名已。昔言失去谓之惊。今已得之谓之怪一分法身显现。故云生奇特想也。   譬中二今唯合一者。一譬起惑。二譬失理。今合起惑。即是失理故。不烦文也。   通答前十难者。前举现用知无真我。今答缘招苦故。即受三涂四趣之身。故无现用以苦为机。名为感召也。   经云谓呼失去者。小乘明无我观身空。故云失也。   无我不成者。二乘之人未知无我。法中有真我双游观意。故云不成也。   经云譬如非圣者。凡夫妄计也。   教理相称者。智契于境证常乐等味。故云甜也。   倒惑交加者。众树成藂。如惑覆理。理与惑杂。故曰交加也。如稠林成曲木等。难得出也。   依经信知故言闻香者。名字观行。乃至分真。云闻香也。以因垂果者。从于分得真因永究竟果。故云在在处等也。   经云作木筒筒(徒东反)说文筒断竹也。   复当前难者。佛性唯内等也。   此妨前后文者。此之一经处处明于佛性。四句释之。双非双照。即是今家正意也。   仍挟方便者。不约草木。是权教。   明佛性义者。一色一香安隔于草木也。   佛性但为善业之缘者。即是须闻佛性教涅槃心修为善业缘也。   经云善男子下至真实义不者。意正令问我为汝说也。   识一体三宝者。一体是境也。愚者反此善业。不成由无智。故于境成于毒药。故云不成也。   弟子作大解为生者。意云能于小乘深体此理即是大解。名之为生也。   反覆相成者。甘露若失成于毒药。名之为死。若失失毒药。即成甘覆。名之为生。禀者不同故也。   伤毁破坏者。不禀小法。名之为毒。   于其得者者。禀大乘人四悉入理也。   服鸩病差者。鸩如毒药。病差如甘露。   解药还醒者。不解即死由如服毒。还醒即生由如甘露也。   又免魔缚者。体即法界。魔不能坏也。   劝令分别己身之中一体三宝者。若不识己身中一体三宝。别体三归不成要识身中。一体方归别体一体为本。皮既不存毛将安附也。   二俱有得者。甘毒俱约大乘。不同他解也。   又佛名觉法不觉僧和合者。觉者是智。法是境。以智契境。名为不觉。境智和合。名之为僧。即三而一。即一而三。广如上文也。   初并不受者。如经我今都不知等。不受名名之并也。   后并归依佛皆不许者。即是别体。别体一体。皆不许者。应须归自身中一体三宝也。   如前四相中说者。如释百句解脱文。后如鹿怖围。三跳得脱喻别体三归。与今问同也。   经云云何得自在等者。由劝文则是我之性。我即自在为义。故四此意也。   无预约自照一体也。   经云众生业亦然者。如未怀妊当来无子。犹未成佛。云何可依也。   与佛义同注云云者。若约经文。即分真佛同从其性说六即判同也。   三种三宝者。一是别体。二是自身隐时一体。三依他显时一体。以显现故。故可归依也。   即是正路者。既能翻邪道。即是正路也。   不得妄依者。别相三宝。昔时应依。今教不依。显时一体。昔为令我知佛性生尊贵故须依。今不须依。隐时一向须依。如经于佛性中即有法僧等也。   性即佛性者。性是理故。未得称觉。故云法也。   法佛不二者。佛即是性。性与法合。名之为僧也。   兴皇明四假者。此是赖缘之假。非施设也。   理缘者。循理之假。缘真谛理也。   依龙树四悉。即第一义悉也。   就缘者。闻此真谛正解成就。即生善义也。   对缘者。即对治意者。昔能对耶归正也。   因缘者。四谛为因。众生为缘。即世界悉也。   经云等为众生作归依故者。我身既即是佛。亦为众生归依于我。众生亦同诸佛。故不归依。诸佛平等也。   经云我当次第为说真法者。一体说三。名为次第。又从别体至于一体。亦成次第。从于别体归于一体。即是真法也。   问意何为有佛者。未有证果究竟佛也。   能受持者者。受持此法佛法无二。即名为僧也。   岂可不自归耶者。我身既有一体三宝。令他归依。他身亦具一体。我亦归依。归他即是自归。以体同故。三无差故。故云岂可不自归等也。   论师数师不敢为例者。此是小乘。会三归一。法华大乘中明也。   上义说佛法僧异者。只名一义异。三宝名别。会义归名。还成一体。与一乘何别。故引法华。真是声闻。真阿罗汉等。证一体也。   注云云者。昔说三乘。今会一乘。名之为真法会。昔三宝还同一体为真僧也。   为他作一体者。他谓众生令识一体分别说三。名之为别也。   举体是佛等者。体即遍义。一中具三。故云举也。   经云于生盲众者。犹如胎中。无目故曰生盲。凡夫极恶之人全未有眼。为说别体。作于眼目也。   大将譬了因者。破敌处强。能断三惑故。譬了因太子。譬正因者。同于王性。立国安民也。   大臣譬缘因者。能辅于王。如缘资了。了能资正也。   太子譬法宝者。储君轨摸言必有则。   大将譬佛宝者。三智内照外鉴是非。十力之用也。   大臣譬僧宝者。内应主心外养万民。即是合和也。   示此梯隥者。从下至上名之为梯。说此三宝胜劣不同耳。   经云应如刚刀者。汝今以识一体。与佛智同一切智断也。   经云非为不智者。迦叶自发己迹之知一体佛性之义。今为诸菩萨开于涅槃一体三宝奇特之事。从因至果。名之为事也。   经云清净行处者。处是所依四德涅槃之窟宅也。   即是显时一体者。谓隐时佛性有当来成佛果上之用。故云不可思议也。   入藏由观非观不入者。虽闻一体秘藏三宝之名。要须修观中道体不思议境。若不修观犹如饥人。终日闻食终不得饱。亦是日夜数他宝等云云。广如止观安心文中说也。   二明乖中之惑者。执二边故也。   三辨破惑之观者。破于二边显中道正观也。   我住在身中者。即是外道所计。或计神我。或计遍身。能住常法。是我所住身是苦也。   障理不明者。乖于中道之惑。非是外计断常之惑也。   而是苦者。即是无边也。   有定实乐者。即是常边也。   皆为此呵者。为今经所呵皆不离断常之计也。   不知是谁者。未见所计若有人云。生死之中非实苦乐。即第四句也。   便执于断者。明执断常被破互转。故云常者堕断也。   折腰虫者折者也。只是回腰虫耳。周易云。尺蠖之屈以求申。龙蛇求蛰以安身。精义入神以养智。利养不贪以养德等也。   疑为解津者。津谓津通。愚既被破。闻中道法。所以不疑。故喻服苏。得中道益。薄解轻便。二释后胜者。前惑约理。亦是不疑也。   而生诸见者。苦乐断常等不同也。即是引六卷迷惑之意也。   有是无有者。既非其有。有不定有。还是无家之有。即妙有也。   无是有无者。既非于无。无不定无。还有家之无。毕竟空也。有无不二。方显中道之体也。若定执有无。不显中道。故云于上说有等也(云云)。   无二异不二者。是有无不二异二是无。此即是二而不二。不二而二。皆未显中也。其性不定有不定。有无不定无。双非之意得显也。此非不定小乘之意。即是定说也。   不善医师者。由愚者妄授于药。执有执无。治病不差也。   现用处所者。如前十二难中。   有即表无者。有是妙有。还是无家之有。同于虚空。故云无也。   何以默然者。应能放光现瑞说法等也。   就汝推捡者。觅其现用何得默然也。   即去来不去来者。覆相而说云。有去来而法身常住也。   智者了达其性无二者。达此无明。即时烦恼。即般若。达行即业。业即解脱。达识即苦。苦即法身。深观三道即是三德。三德之体全是法身。故云其性无二也。   劝持不二经者。既闻不二法。信于不二教。能入不二之理。故须持也。   灯炷喻者。如大论中。初焰后焰。只是一炷。非初心得不离初心。非后心不离后心。初后不二。故以指之也。   因缘即是中道者。因缘无自他性故。能了此性。即是中道也。   从乳生酪即是章门者。缘生也。   并非章门者。破缘生性计也。   自生是一往者。且许二往相续。亦须破也。   而言先有者亦因缘者。如乳水草椟子。以为因缘也。   此中六位文义宛然云云者。牛若食者喻众生理性。乳譬名字。酪譬观行。生苏相似熟苏分真醍醐究竟也。   他经复云明起断无明者。明即是智前方便教。谓之为他。   二云变语就体者。亦有其理也。   修习缘了两缘释之者。地前为缘。登地为了。所以得转变之名也。   经云是义云何者。先定为当定有为。后定无故。言云何也。   即是已有者。如经。   以微细故者。恐佛答乳有酪性故。难云何言生生即从缘不应言有也。   草亦是乳因者。将乳并草。乳中有酪相者。草中亦有乳相也。   乳酪因果亦例此并者。乳为酪因。亦应酪为乳果也。   乳为酪因乳中得有酪者。酪为乳果。酪中亦应有乳也。   文中但举一耳者。但举草中有乳。不举酪中有乳等也。   经云体味各异者。谓以色为体。乳白等也。   经云何故不生菟角者。以本无故。汝若言无应同菟角之无也。   何得言无者。若是定无酪不能杀人。乳中有其酪性。食则杀人也。   以理解释者。理谓道理。须从因缘生也。   经云以是义故者。以是众多福力。犊子因缘义故。得名为乳也。   醪是以物搅之者。即如下文。取其树汁。点之为酪。是搅今意。若从此醪。应是清劳酒名取。醪字酉边作孝。为正也。   此中开转断义如前者。如前三解不同故也。   经众生薄福不见是草者。见只是闻见属于色。约草为便。若教者不闻常住佛性之教为无福。亦是九法界之众生也。   经云虽同一咸等者。咸喻无明。上妙之冰喻于佛性也。   经云多生诸药者。药即佛性也。   亦有毒草者。即是无明也。   经云虽有四大毒蛇等者。四大合前种种功德。毒蛇合前无明。妙药合前佛性也。   经云若刹利婆罗门等者。即九界众生不同能见性也。   华譬佛性者。感应道交佛性得显也。   牙上有文彩如华者。此释由不及第二解。若作因雷生文彩同前喻憾应。此释犹当若云。牙上先有文彩。此解即非也。   经云是人能报佛恩者。非谓四事供养。名之为报。修习大乘传法化人。名为报也。   深行证见者。住地已上菩萨浅行。   闻见者。即是住前也。   经云不违我者。即是如我所说佛性难见也。   通譬一切众生者。九界众生未见佛性。慧眼未闻。喻之如盲也。   百是一数之圆者。华严约十。十为数。故名为圆。约一切之言何啻百也。故以例之耳。   般若至法华者。他解同第四时故也。不知法华三指分明。涅槃犹带方便也。   七地至十地是无生忍者。此依通教无生也。   今明不然者。总非前释也。   此譬一谛三谛者。一谛是境。三谛约观。即空假中。故云三指也。   惑于无我者。未见性时。不知无我。即是真我。故云惑也。   九譬可寻也者。此之九譬并虚空譬类例其文。与止观十法成乘义同。亦未的对。妙乐尊者约酪以言之。比附而已。由有进退今且为对之。初虚空譬既云三谛。谛即是境。三谛具足。名不思议也。二云远观虚空者。即是依境发心初心之人。起慈悲名之为远也。下之八譬随文次第配属可以意知也。   经云欲涉远路者。止观是因。三德是果。从因至果。名为远路。正喻安心也。   经云遍行求水者。谓遍破三惑。求佛性水。与止观破法遍文同也。   经云彼是楼橹为是虚空者。楼橹喻无明。无明为塞虚空喻佛性。佛性名通。与止观识通塞同也。   经云懦弱懦字(奴课反)懦亦弱也。游戏譬无明。至明清且喻见佛性。无作道品次第而修。名之为至。亦是八正道中行也。与止观修道品。文同也。   经云逼夜还家者。谓无明为夜。五阴以之为家。观犹未转名之还。更用助治名为暂。发得见佛性喻如牛。聚佛性理同。名之为聚。此与对治助道文同也。   经云如持戒比丘者。谓知大小。正与止观知次位文同也。   经云远见小儿等者。阴闇喻无明。小儿喻佛性人。牛喻违顺之境。于此强软之上安之。若无如鸟飞空。此与止观安忍文同也。   经云于夜阇中等者。暗谓无明。   画菩萨者。即喻佛性。与凡言𦘕像令人起爱。心既不着。即无贪爱。此与止观第十不生法爱文同。其义最显。故略配之。文义似足也。此中九譬文中皆云十住菩萨见不明了者。若约别教。住即是地。地是所依。若约圆释。即是十住分得一品。望上未了。望下为见也。   经云非诸声闻缘觉所及者。准前诸譬合中皆合举况。但文略不说也。   无想而有想者。无于粗想而有细想。以微细故。二乘不见也。云何肉眼而能得见者。十地尚未明了。况凡夫二乘肉眼能得见邪。   若理内凡夫者。即内凡位简异外道故云内也。   义言亲友者。昔共结缘。今日同事感应相关。故云亲友也。   互相往反者。众生初发心时为往。退大流转为反。菩萨起应为往。机息余方为反。   闻菩萨说者。以闻为见也。   持真我去者。置真息化为去也。   机感事密故言逃者。略结大缘说未彰灼。名之为密。机息应谢义之言逃也。   自号有我者。横谓邪我未有真实。犹如呓言也。   讇言(掩音)典诰呓字者。口边作者为也。   傍人是五方便似解者。四念处为一。四善根为四。不取五停心者。五健是对治之法。未为进趣也。   分折五众者。即是折法修观而观五阴。求真我不得也。   曾禀此法者。略结大缘机应相关。故言一处也。   况当故取者。思修俱未得也。   欣笑譬悲怪者。初果之人。计乐为苦故也。   应有说我教者。文略不说也。   前譬中无但有其义者。众生说于耶。我意在于真。故云义也。亦是准合说也。   ○释文字品第十三   此品意有四者。与前两品对前后不同。故云四也。   上性品明字下之理者。性即佛性。理谓所诠之理。为能诠之教也。   理上之字者。字是能诠。诠于世间出世间之文字。文字诠于所诠之体。故云理上也。   上上等文字者。等取一切世间出世间半满等诸文字。今皆开之同成常住之教。无非文字也。   他解无常为半常为满者。皆不相即失。下文双游之意。故兴皇破之也。   此是足满者。非是圆满也。   开一切字悉是满字者。世间文字尚开成满。况出世。常无常而不开之故。斥云四行合为一果。各不相关也。   能灭半字者。约痴论灭非谓灭除也。   以无字为满字者。先约空观也。   文草根本等者。能生世间一切字也。   一切善法言论根本者。出世善法能生一切字也。   悉是佛说者。皆是大权施化。示同先说一切咒术文字等。如止观中我遣三人化彼振丹。即其义也。   此以正法而为满字者。一法具一切法。名之为正也。   当知诸字悉是佛性者。文字即解脱故。故云佛性也。   佛性非字非非字者。约理而论不当字非字也。   而能字能非字者。约教而论具字非字也。   即字无字者。一切空也。   无字即字者。一切假也。   亦即非字非非字者。一切中也。   具足无缺者。即一而三名为具足。即三而一名为无缺。纵横准知也。   一即种种者。名之为假也。   种种即一者。名之为空也。   亦复非一非种种者。即中道也。而一而种种双照二边也。   佛则认归者。如来出世还说真常。名为归也。   方便施与者。引清净法行经说也。   则非认非与者。一切众生即涅槃故。文字解脱亦复如是也。   文理之本者。文是能诠。理是所诠能诠。所诠为一切法本也。   别明字本者。前是出世之本。别明世间之本也。   经云是法非法者。满字是法。半字非法。出世是法。世间非法。佛性是法。烦恼等或俱是非法也。   无字之义者。不诠佛性也。如下文满字为得。半字名失也。   前四解单后二解复者。单数为十二字。复数但成六字也。   书缺二字师不能通者。瑞应经云。太子问师二字。师不能通。太子云我己知己也。   引经云者。文有据。   插着中心者。谓不敢向究竟义。后数也。   后五五相随者。取佉伽俄等。五五为五也。后相对中取前两三。各前二字。此四字合之为一。并前五五为六也。   治城云前两二相随有六等者。准治城解释收束文书。或有此意。下文犹破亦不的取也。   以字足音者。将三三相对四字为一也。   梨楼梨楼者。只是鲁留卢楼音韵不同也。   又以前十二即是十二音者。今多依河西所择不依古。二音为十四音。今十二字或十六字。   随世所用者。十二即初阿阿等取。后鲁留卢楼四字成十六也。   一字二语三音者。文只释字。以字为本。多字为语音。音如四声不同也。   无牵申等满者。意斥古人半即定半。满即定满。无常即常。常即无常。非常非无常等。名之为申。牵申自自在。故云无也。   河西云十二字喻之如饭如羹等者。意云前后相因如羹饭等。不得不离也。   亦如璎珞者。能庄严也。世出世一切之字故也。   后九字者三三相对中九也。   童蒙所不习学者。一体三宝示现破僧。是菩萨事也。   经云长短超声者。前十二字有长有短。次五五相对从声受名。后之九字即有超含吐纳之异也。诸字所因。   皆有差别者。此之字本合四十二字。为根本也。亦云字母能生诸字故四十二字者。即前十二字中间五五二十五字即成三十七。后三为字即成九字。足前成四十六。即剩四字。若三三为三字。足前三十七即成四十。仍见二字未的为定数。此四十字每一字能生十一。辨本成十二字。又有二合三合四合等不同。各生十二。若依字母一字。出生十二字。若约无生内不论出生。取中间五五二十五并后三三九字。成四十四字。各生十二。若依四十二字。内一字即具一切法。故云皆有差别也。   经云如是字义者。皆是涅槃三德之义。故云能令口业清净。   又云众生佛性则不如是者。即约理论未有诠辨假此文字也。   经云虽复处在阴界入中而亦不同等者。即是众生佛性不即六法。不离六法。不即故不同。不离故处在其中也。   又半字义至之本者。小乘以半字为本。大乘以满字为本。若从本说半字。以满字为本。世间书记以半字为本。若如来方便流出世间经书记论半字为本。半字以满字为本也。   述成者。亦云述。   赞迦叶。亦云劝持也。   ○释鸟喻品第十四   河西云至三品同明真应等者。意谓半即是应满。即是真常。即是真无常。是应隐。是真显为应也。   能隐能显者。即是常无常双游俱息之义也。息故能隐游故能显也。   一教一切教者。真俗中一一皆具谛。名为一切也。   二行并观者。即常无常行能具一切行也。   教转成境者。无常教转为常教。成一实谛。境智转成行无常之智。转成常智。即不次第行也。   雁鹄舍利者。即是鹙鹭鸟也。   雌雄共俱飞息不离者。共俱喻双游俱飞。表施化俱息表。同入秘藏不离表常无常也。   一中无量无量中一者。常即无常名为量。无常即常。无量中一非常非无常。非一非无量。同入秘藏而一而无量也。   凡与凡共行者。凡夫无常与凡夫常共行也。   圣与圣共行者。圣无常与圣常共行也。   凡与圣共行者。凡夫无常与圣常共行为圣。无常与圣常共行。故有此问也。   一鸟穷下之生死者。博地凡夫之常也。   双游不成者。高下只是常无常之意。未显得双非双照。故云未成也。   半满约一法者。只约单明半满。未能开半明满等也。   生死中有常无常者。生死无常即是涅槃常也。   佛果中有常者。约施化时示无常也。   生死中具常无常者。不同他人各取常无常边即生死是涅槃。即涅槃是生死。事理相即意在于此。   事理双游其义既成者。理即涅槃故也。   横竖具足者。理具一切名之为横。六即相望名之为竖。   此中备有凡。凡共行等者。始自理即终乎究竟。非凡非圣等共行也。   约人法分别俱成者。人即能行之人。法即常无常涅槃法也。   具论应六者。胜修对劣皆不相离也。   今品一时明常无常者。即是横论也。   异法而说苦等者。彼谓彼异。时谓时异。各自不同。为双流行也。   华叶无常等者。此释取下文譬意。故云常无常。亦是别文释。此总故也。   果已定故是常者。且约世间成熟为常耳。   然前两是横者。且约生死无常涅槃无我。自相对论无我正显于我。故云横。   后一是竖者。生死望涅槃。以明苦乐等。故云竖也。   理应备论者。生死中皆具涅槃。涅槃具生死。横竖不二。故且互也。   一往谓是无端之问者。将世间常问如来常也。   经云如是等物至同如来耶者。迦叶意难世间之常。即是无常。如来此无常否故。下答文不应受持。是义借喻。是常其不真实也。   经云虽有烦恼如无烦恼者。由了此烦恼。如梦如幻体不可得。故云无也。   第二结章者。结前异法生死涅槃。俱常无常也。   经云云何而有阴界诸入者。且约第四禅天。故云阴等其想细故。唯佛能知也。   有忧即无我者。为众生故。   无忧即有我者。证常乐故也。   如来心地乃至应是无苦者。难意从前众生有苦。见佛有苦。佛不念众生也。   此是不定之言者。佛无忧喜为众生。故云有忧喜忧即无忧。云何定说也。   经云譬如空中舍宅等者。此是平地之空。非大虚空也。亦如净名中意。要依于地无舍之后地还成空。故云性无住故也。   三明地度者。即是三界九地。约色四禅为地也。   猕猴尚见佛心者。昔教之中。猕猴奉密佛以默然。即知已受。亦佛借知也。   今亦有少分知者。谓是比知或佛加也。   譬起倒者。常无常倒犹如下湿。选择高原常无常药故。以治之也。   安隐而游者。安置诸子住秘密藏名为安隐。从真起应游诸觉华。故云而游也。   经云坏诸行故者。只是苦空无常。名之为行也。   经云是处名甘露者。谓常住涅槃不死之药也。   经云是名为死句者。句能诠辨。谓无常为死也。   亦有此迹者。如来能见非众生见也。   经云无天眼者。如净名中。云世执有真天眼不。答言有佛世尊。唯佛能见也。   经云升智慧台殿者。迦叶难意即是于喜如何。言无住在山顶而见众生。亦是高下不同愚智不等。云何无有忧喜也。   ○释月喻品第十五   横论一时者。谓一体之上约常无常等。为横也。   今月喻隐显竖论者。黑白前后相望故。为竖也。   又俱是自行者。约法身之体也。   隐显适宜者。约于用也。   此乃一途者。略破。   两问一答者。如上四依品。云何得广大及实非阿罗汉等也。   一问两答者。如上长寿品。云何得长寿一问举因果两答也。一问一答如诸文答也。亦应更云一答两一问。云何知天魔及魔波旬说两问也。   河西只是一旬余之二句等者。一句约月为名。余日星二句同在品内。故云可解。   同况隐显者。月则白时名显。后黑时为隐。日则长时名显。短时隐。星则吉时为显。凶时为隐等。故云同也。   私谓月摄日星者。且据喻边月居。于中摄得初后非。谓胜日从中题品也。   月义便者。隐显便也。   天如圆䉈者(散音)。䉈者盖也。   日出扶桑日入蒙汜者。取东西之极际。氾即西极也。   如作盗人自名其月为不乐见者。如阿含经中说。昔有偷瓜人不欲见月。语云咄咄月莫出待我偷瓜了。任汝出不出。即是不乐见也。此是众生不乐见也。   金光明云三三本摄足满四时者。西国只立三时不名秋时。每时四月即十二月。俗法为四春夏秋冬。故云足满也。   经云多遇冷患者。贪嗔痴也。   经彗星者。彗字(苏醉反)字林(𠕀苪反)。   结曰喻叹常住教者。大菩提曰能破恶。能生善故也。   月喻叹常住理者。理即法身智断具足也。   星喻叹常住行者。如来之行非次第行故。以星喻众行也。   ○释菩萨品第十六   上有十三或十五问者。即是开合不同。若数云何只有十三为正。若论开问则有十五也。   此品去有十九问者。菩萨品中开为十二。若取犹如乐未生云何名受乐。一开问戒成十三问也。大众问品开为六问也。   三事供养为初发心者。即是释迦菩萨初为陶师时。值过去释迦佛。燃灯布草石密浆等三事供养发愿。愿我当来成佛名为释迦等(云云)。   虚信诸法者。谓通教菩萨初发心时铿然不实。研心成观。观一切法。悉皆幻化故也。   干慧地者。非是无慧来有理水以慧少。故名为干也。   游戏神通等者。至七地后心从空出假。八地之时道观双流与物结缘也。   摄法不尽者。惑法不尽行法位法智法。并皆不尽也。   退不摄一切众生者。理性众生名菩萨也。   进不摄佛根性人者。谓圆乘根性初发圆心名字菩萨也。   通诸众生者。谓十法界众生到佛果犹名众生。故云通也。   皆名菩萨者。理性众生亦名菩萨。云何未发心而名为菩萨等。正当此问也。   不问五位者。名字已上菩萨也。   理性为因教光为缘者。由真如内薰为因。外籍教光以之为缘故也。   从谤而信者。以不信故而生诽谤。因梦罗刹而能发心也。   岂会经宗者。此经以常住佛性为宗。始自阿鼻终乎妙觉无非经宗。故斥他人安作余解也。   而少有眉目者。河西但为一意。据体皆通只有一面。不如今家。各有所对。有真眉目耳。   一傍答者。未答正问。且引上文叹其教体。名之为傍也。   经云诸经三昧。小乘三藏也。   次灭恶者。即答上三问对于三障。云何处大众而得无所畏。答于业障乃至云何处烦恼烦恼不能染。即答烦恼障也。由闻生善所以灭恶皆缘理性。涅槃光力众障消灭也。   如梦罗刹者。即如下文虽闻此经而不能发。梦见罗刹逼令发心。汝若不发菩提之心。当断汝今觉。以怖畏而能发心也。   内因外缘令得发心者。已是发心云何未发。今意不尔。全未发圆心。名为菩萨也。   毛孔譬信者。信心少故。但有正因由如毛孔也。   此品之前者。如经大涅槃光能令发心等。   前品之末者。譬如日出众雾悉除等是也。   何用赏罚者。四依出世赏持比丘罚破戒者。今涅槃教自今发心善恶即等。何用四依也。   三恒犹未解者。至于四恒始得二分解。故云末也。   大事大德者。事即因缘感应之事。德即有福生信之人也。   初明去取者。去阐提取众生。阐提虽有佛性。以断善未生信故。其余众生虽作五逆等罪。闻经生信皆能发心也。   如何消经者。论未发心菩萨通于阐提。经云何简故以圆释六。即甄分从分从名字来现生信。故谤能发心与阐提异也。   经云梦见罗刹即能发心者。亦是此经不思议感应之事。宜从罗刹发心。若无因缘遇亦不发也。   人天续发者。相似位人未出三界。且在人天也。   经中又云若在三趣者。此据未破见思之人。若至似位离三趣故。故云人天也。   经云真佛所说者。即是应化非真佛。亦非说法者。此之妙典非说而说。名为真佛也。   熏辟思慧者。由内薰故思慧得生。   涂目譬修慧者。由目净故。慧眼得开也。   见譬读者。见属色。色即文也。   嗅譬诵者。亲能到故。如诵在心也。   释论山羊角者。约能坏同也。   菩提要路者。发心之始要须断恶。自能生善也。   后世作眼者。诸令识灭恶生善之路。学大乘者虽有肉眼名为佛眼等也。   逆顺各十者。逆顺十心也。顺谓从细至粗。从于无明至一阐提。逆谓从粗至细。从于阐提至无明。忏名修来。悔名改恶。忏名修功。悔名补过。具如止观第四卷广明也。   忏护是其二世者。忏即过去。护即现在故也。   生死际即过去者。无始而始。以无明为际也。   至无至处者。亦以无终而终名之处。为初住已上得无生忍位也。   经云诸佛法尔者。皆能令于众生发菩提心故。阐提不信犹故。施与终令发心故也。   不坏眷属者。皆是长寿之因也。   经云犹如灰覆火者。无明之灰。覆现在出世因果。不见未来也。   明恶不即受报不如乳即成酪者。恶论未来酪论现在。故云不即受也。   巧说外化相似位人者。初依菩萨能以一妙音遍满三千界。诸佛皆向说法等也。   不匿教者。所说称理。所言如所行也。   华生泥者。烦恼淤泥能生智慧华也。   阿萨阇病者。谓恶癞病也。   吐忏现在者。由现见故。   下忏过去者。由长远故也。   求理为薰者。理是内故董即内也。   是罪栖处者。双明依正受报。以之为家也。   慈悲是圣人之家者。如法华中大慈悲为室等。即是无缘慈。能遍覆众生也。衣亦须去。意云常解。若生常无常教。亦亡显于中道正观也。   反覆成病者。若论常无常通于今昔。若论成病唯约于昔。故前文以八术治之。   经云从是寤已等者。亦是此经不思议感应之意也。   经云有大果报者。就能发心证得初住分果常乐。名之为大也。   先籍教生解者。籍常住教生于理解也。   药病不同者。如来知时能用常无常等。药治于无常等病。故云善解也。   惑心既解者。谓从惑生解也。   十地满者。约解穷边故满也。   二乘如乾者。断通惑尽也。凡夫如湿。具贪嗔爱见也。   涂鼓譬昔教者。教能诠理。理能破恶。名之为死也。   遇时闻者。机感相会。如慈石吸铁。故云无心欲闻也。   昔教如夜者。未破无明未见佛性故也。   能解他缚者。如净名中自就有缚。能解他缚。无有是处。故自解等也。   前是因时者。若论发心名字已来。若论解缚分真已上。真因位也。究竟为大船师。亦是自行因果化他能所故也。   前是法身善逝力者。即是冥应。众生能令发心。亦是冥机冥应。广如法华玄文一十六句等也。   今是应身应力者。众生机能感佛从法身地义之如来也。   经云生清净信者。得于涅槃教风。风即是信。王即教主。有信能度大海也。   处处应来等者。来为灭恶现九界身去。为生善众生得益。如来之体。实无去来。故云常住也。   华果长短悉随天意者。随机见三胜劣不同也。   一体多约果人者。且从法身究竟而说。果必从因。如法华寿量品本行菩萨道即是其因。故云多也。   僧是因人者。依佛修行故也。   如四非常者。只是无常苦空无我等四也。   于一无常即备四义者。谓常无常亦常亦无常非常非无常等。亦是空有四门之义也。   其意下注云云者。四教意也。   此与四教义合者。佛说生灭即藏教。即不生灭是通教。亦生亦不灭即别教。别教地前亦生灭初地不生灭。非生灭非不生灭等圆教也。   三者剑四渗槃者。古译不同。一名四实。前二名。后二名别也。   初明经威德即法衰者。由僧衰故致令法衰。法由人弘故也。   得好弟子者。如弟如子。传如来教如佛所行。名之为好也。   成八斛一斗者。一斛一石即八石一斗。以四度加之故也。   合譬有七句者。牧女四度添水为四。五譬受学者六譬弘经者。七譬听法人犹胜小乘。故云千倍也。   后正譬弘法之人者与牧女譬弘经者。何别答。牧女譬添译。弘法譬求利。   妇譬常境者。境能生解故也。   余知见譬宾客者。一实之外权法为余也。   方便功用者。缚为人说也。   智者以能被缘合者。所被约佛唯说真。乳能被约机。二谛不同也。   经云着后者。着字(中怒反)郑玄着之言处也。广雅补也。亦立又音知略反非今所用也。   应有四句者。一男子。男子不知佛性即是女人。二知佛性即是丈夫。三女人。女人若知佛性即是男子。四不知佛性名为女人。经中男子女人各得一句耳。   经云我不随顺世间法也者。世间之法。即出世涅槃之法也。   没地者。末法渐减邪见转增。佛法渐尽。故云没也。   初释偈疑兼遣上问者。若更开云何乐未生而能受乐。兼答第九问也。引偈释纯陀之疑。遣迦叶之问。三乘若无性等也。   差别即无差别者。三乘名差。一乘即无差也。   悬与理同者。与今差即无差。一乘理同也。   中根于迦叶问中悟者。上文三十四问中悟也。   文殊更为腾疑者。如经犹有疑心等。前文如来已答常身法身竟。今更腾疑。故云犹有也。   经云诸佛菩萨乃至无有差别者。意难如来今得于常。还同世间悉是无常。与此三乘有何差别。同无常也。   经云亦有差别亦无差别者。佛答意昔日无常即有差别。今日闻常即无差别。差即无差无差即差。亦非差非无差。三世有法无有是处。若有差别三世有法无有是处也。   此一偈凡四出者。此是斯经之宗极。释义之指归。自古名为涅槃四柱。若一不当涅槃室倾也。偈本有今无本无今有者。只是本有今有。本无今无何者。本有烦恼。今有涅槃。本无涅槃。今无烦恼。三世有法差。即无有是处。无差即差。斯有是处。即是差别。因果非因非果。皆例此也。   亦为下品三根者。上根此品。中根次下二品。下根至四品也。   而今无者。今以常故无无常也。   而今有者。有金刚后心常也。   是纯陀所疑非关偈意者。今斥昔是常今得于常。常即无常。正当其疑。偈意本明于常开。昔无常上半本有。今无无常即常下半。本无今有差即无差。乃同偈意也。   复云上半不异前者。同前金刚心前释。   而言三乘人同入等者。此通教意也。   地人云常非是始得等者。此计梨耶有清清之识。此识含藏。具一切法也。   亦应显已还隐者。即同文殊。难意谓得常已后。还是无常也。   亦应隐而不显者。无常与常不相即故。还同三世摄也。   三藏师云者。真谛三藏释也。   还同地人者。本隐今显同也。   惑灭道存者。烦恼有始名之惑灭。涅槃无终名为道存也。   昔于一为三今只三为一者。三是一家之三。于一佛乘分别说三等。如棒间成指也。一是三家之一者。如揽指成拳也。   而今无者。是昔日之今也。   则本无而今有者。今日有一乘也。   亦是现在过去者。本有今无也。   现在未来者。本无今有也。   至论佛性乃至今本者。三世有法无有是处。却释上半。故云今本也。   无常常者。无常即常。常即无常。非常非无常等。三世有法无有是处也。   又云本有只是有者。本有只是今有何者。差即无差故。   今无只是无者。今无只是本无何者。今无三乘。即是本无一乘。故又本不有今不无者不有非有不无非无。三世有法无有是处故也。   如是展转不得相离者。随一一句。皆约三谛。一谛融通。差者相即故也。   亦是无常即常等者。上已答竟。文殊更腾。故云亦是也。   云消冰冶者。今家释意不同他人。如万里长冰不过春常之日自然消冶也。   智悟亦然者。只是境智不二。一智即三智。三智即一智。名之为悟也。   亦有亦无即为人者。亦有生于昔日二乘之事善。亦无生于今日菩萨之理善也。   三世有法乃至第一义者。即非有非无。显中道也。   今此一悉即具四悉者。圆释自在。于一句中即世界意能生善破恶入理等。余之三悉例然。   本有即有句有门者。有句约法。有门约教。无等亦尔。   声闻缘觉亦有差别者。未悟一乘名为差别。今悟一乘即无差别。   上三句出所非非除性有性无者。意云本有今无非除于有。次本无今有非除于无。即非有非无。故云结也此有可令无者。二乘之有令无也。   此无可令有者。涅槃妙有也。   此有不有故非有者。非昔三乘之有令无也。   此无不无故非无者。今日无三乘之无有。涅槃之有也。   即是非今之本者。昔日烦恼之本。非今涅槃之本也。   即无本之今者。昔日烦恼有家之本。即是今日涅槃无家之本也。   此今非本即是非本之今者。此今是今日涅槃无家之今。非是昔日有家之今也。   经云利益安乐一切众生者。若一切众生得闻无差别义。能令一切众生皆得涅槃。故云安乐也。   寻便惊怪者。譬守护人一往生疑以有信故。能知乳色也。   众生业报者。即是同正因之报。令乳一色也。   经云同尽漏故者。同得理性涅槃无漏也。   何曾证入者。二乘证入如来常住不变。故云不入也。   实同如来一涅槃者。岂有以进三百之路。而不到于宝所。为懈怠者。说二涅槃耳。   经云涅槃名为善有者。即是本有之性。名之为善。二乘涅槃不名善有也。   而实不尔者。未有如来出世。令二乘人而般涅槃故。小般若云我皆令入无余涅槃。即此义也。   双领两义者。昔日三乘名之为差。今说一乘差即无差同一佛性。故云双领也。   经云一切众生性相云何者。性以据内。相以据外。揽而可别众生之性与三乘性。其相如何。同邪异邪。仍于无差别中作差别。答者其性是同。其相则异。由杂烦恼故也。   经云不可俎坏者。由护正法持不煞戒等如上文答。得长寿果金刚之身。即其义也。   口爽即生盲者。不能知味。同不见色边。三宝属色故也。   不识手足者。不识身中一体三实也。   ○释大众问品第十七   即为大众所问之境者。谓大众各对受供化佛为境也。   意在兹品者。观师意者。谓迦叶问名为大众问品耳。   今示涅槃之相者。佛以放光催供表其相也。   从答显问。即是大众问如来答也。   及近无上道问者。即是超答此文在无余问后也。   三人天遮者。谓不许独受纯陀供也。   经云种种器物充满具足者。岂有纯陀八斛粳粮而能如是。皆是如来不思议力。故云具足耳。   经云大威德诸天者。谓色界诸天也。   经云且止纯陀勿使奉施者。是诸天等。谓佛独受纯陀供即入涅槃。不受人天。不知如来受纯陀供正为人天。皆因纯陀故也。   经云犹如西方安乐国土者。如来借助威力令土清净也。   经云时诸比丘等者。即是无供之众。皆能生物善故。受人天供也。   经云所食之物亦无差别者。即是粗非粗妙亦非妙。皆是不思议如来之力也。   经云诸佛法应尔者。机兴则兴。机谢则谢。皆为汝故。何须悲也。   已经无量劫者。如法华寿量品说。常在灵鹫山及余诸住处等。   经云咸得安隐乐者。我以久证涅槃。今为汝等大众咸得涅槃。故云安隐乐也。   此二鸟得共处者。意举相违之事。令得相顺我即涅槃。今就相违何得令我入于涅槃。故皆假设假设令顺如来。亦不入于涅槃视诸众生。如罗睺等。下诸双意。例如来实不涅槃。汝等何故请如来莫入涅槃等也。   即法是人等者。只是人法一体三实具足含中之真谛也。不得以偏真解之。广如法华玄文。七重二谛中释也。   违害法身者。除圆乘外前之三教犹名栴陀罗。若发圆菩提心人即名罗汉。何者罗汉因人同于圆人。后必得故也。   经云一尘一佛。皆假设之言。若使纯陀碎饭如尘供佛。亦不能遍。何者意领。皆是如来神力威助。令现斯事耳。   演说于秘密问者。即是有覆之密。非是大乘之秘。以将有余覆于无余。故云密也。   非平道显理者。屈曲随机覆理之说。名为密也。   经云一切契经者。即通于大小。皆名契经。小即有余大即无余。故云一切也。   得近无上道兼答两问等者。即是最后之问。今逐文便以超答之。故云兼也。   三释取意者。虽是罪人有可取之义故云意也。   破戒及悭云何可赞者。破即三种病人。悭即是持戒人也。   经云所说破戒者。即是通也。三种病人且据阐提未曾发心。故以简之也。   经云其余在所者。即是三种病通说四众等也。   而亦趣向等者。且取言谤之边。汝心犹未但是阐提之萌渐。故云趣向之道也。   经云无佛法众者。即是拨无因果不信三宝也。   经言所言破戒其义云何者。纯陀就见破戒之人。皆云趣向一阐提道。故更问起也。   有六妙药者。要依此六及逆顺十心依方等忏也。   五达罪相者。体达罪性无内外故。空即是无生之忏工是端坐念实相等。名大忏悔也。   经云则可拔济者。佛性常住即是其义也。   经云譬如日出者。即是大涅槃曰能破无明之暗。故也。   发心达罪亦可会此者。一犹未舍法服。故能发心。犹达罪相故。能受持读诵。亦是观心诵经同也。   应具如前者。如前六种灭罪意也。   举是举非等者。文中自对供养得福为是。无福为非也。   女譬浅行菩萨者。谓前三教初心能生圆解。故云女也。   远至他土者。生死为己国。涅槃为他土。   天庙譬此经者。依此圆解常住之教。证天然之理也。   断常耶众譬恒河者。此语犹到应云恒河譬断常等也。   经本性獘恶者。起破戒心未能生解。名为本性也。   得果报生天者。得于分果生第一义天也。   经云汝今不应作如是说者。此有两意。一我以处处简除阐提何须更。问言若能发心改悔还得果也。施此人不得福。定不改悔故也。   阐提作佛亦名谤佛者。一云经不说故。二我以简除故。三是阐提故。故云谤也。   不作佛亦名谤佛者。谓佛说阐提有佛性故也。   经云少分一切者。是有余之说。对于外道。未是无余也。   大加方等者。方谓法也。等者广也。以法广故。故众法所归即大乘法也。   九十五种者。前九十三名体俱耶。后二犊子毗昙修多罗等名正体耶。华严九十六者以大望小。通取二乘亦斥成耶。故云九十六也。   贪是枝未烦恼如母者。由根条故则能生养。故云俱有也。   唯除助道是无余义者。谓有余无余节节有之。更加一切无余为极简异有余也。   修万行因得万行果者。更应须约教简之。作真实说。   无法不尽者。圆法为真也。   非因非果者。是正道理说。今意不尔。大小之中皆有余无余也。   更问功德下准文又分为二。先问次答。   一行标请者。上半下半请。   经云小停住。天人见佛就受供。不敢请久住于世。故云小也。   两行释请举出家二人等者。阿难迦叶是传持之人二人福大。故请佛住。阇王是国王。故须请住也。   引六卷观如来两足自知常无常者。此即表迦叶能了常无常意举阿难。二人皆能了也。   出大论者。具如止观记。   经云以种种物供养者。闻法报恩。表因趣果也。   经云而受记莂者。即是通记而不言。劫国久近作佛名号等也。   经云如是正法者。常住佛性一体秘藏也。   今佛为须䟦故者。机犹未熟。更说五行十德佛性之义。而成熟之。然后折摄善恶之用也。   天台涅槃疏私记卷第六(二末)   承保四年夏五月二十八日一校已了二交已了 卍续藏第 37 册 No. 0660 涅槃经疏私记   天台涅槃疏卷第七私记(三本)   天台沙门 行满 集   ○释现病品第十八   庄严第二周者。取前问答竟为一周。今为第二也。   梁武中后者。释太奢漫如前破也。   开前答离一切病者。由前答问竟。故以现病如来久离病因。今为众生故现斯病也。   何妨更说者。意云前虽说三种病儿。何妨今更重说还答前文也。   望后为正者。生于五行也。   一病行乃至第五婴儿等者。圣梵为因。天行为果。病□□□□□□□。   而文明无病者。如下文三推如来文。离病因□□□□□说法广谈无病之相也。   众苦并除者。文无病因故也。   偏言四分者。此属思惟烦恼。若是利使背上。钝使亦属此摄也。   经云教大迦叶人中象王等者。此是迦叶童子请。故举大以标别号。此迦叶等于法华中已得受记。或为后表。声闻未入大乘。方便请可。或依昔称名也。   此亦是四悉意者。一弟子不同即世界□□请大乘第一义也。三教不退生善之极。四治恶人即对治也。   单慢开为两。单只是慢。开为小中。上等中等二慢也。   慢慢者。于他胜谓己等。又于己等谓己胜也。   等中上上中等者。谓等中谓上。上中谓等也。   着我所由者。由着我故慢也。   决定四趣业能障初果者。且约小乘作决定说。若望大乘。此业不障菩提也。   果中说因者。此之重恶皆犹业造。故云说因也。   皆先业果者。犹先世造业。故此业还酬来果。名之为报。先习多欲。今感雀身等。即是报也。   先长行略后偈广请者。文中广略相似。以偈文分三段。谓正请释结。故云广也。   凡称瞿昙亦有所简者。如律中称小瞿昙为牛粪甘蔗曰炙种。即同外道所唤。此是大瞿昙之本族得名。故非慢也。   经云唯有诸菩萨乃至善射人□。请意云。文殊等诸大菩萨前以闻常。更有后来声闻诸钝根者故请也。   光从身出表法身者。即是从真起应。现于莲华以表于因。现其化佛以表于果。从因至果皆为众生。故云华能含果等。岂是如来有病能现斯事耶。   大悲薰身者。悲能拔苦。故云身也。慈能与乐。故云心也。   一一华中化佛利益者。依正大小种种不同也。   经云所有众生过斯光者。获冥显两益也。   经云尔时一切天龙下。但用华香供养者。此以过中不须献食。故用华香耳。故云先供后请也。   经云如何一且弃本誓者。如来久行弘誓。今日何故弃舍我等入于涅槃。故劝请也。   例世间天生天净天乃至第一义天云云者。此约教不同故也。   经云诸耶风者。不为界内外二边诸耶倾动也。   离外恶缘者。诸魔外道也。   及内恶因者。强软八风也。   得内善因者。微妙智慧也。   及外善缘者。已曾供养也。   举十二事密语者。不病无病为密语也。   此中三种病人异前三人者。谓此三人不可治据不发心故。前三病人据发心者也。   此乃与夺之意者。前夺不得受持等也。此与许为谕谄等也。   不差差者未开者。后开为五种病也。   差者开出怖畏至六事等者。即是菩萨之人或为自行化他兼于余四。故云六事。   书写下即是五种法师并前六事成三十也。   中者后更开五种病人者。二乘之人居不差差中。   后更者。开出四果缘觉并前三十成三十五。更足前三不可治人。即都成三十八种。此等带病修行者。四果等人无明未除。名之为病也。   菩萨在因亦应例此者。谓初心圆人似位之中亦名病也。   须会释之者。八万等皆约权教。如三恒闻法信等故也。   ○释圣行品第十九   前略广门说涅槃果者。略是纯陀品中明常住五果。衰叹明胜三修新伊等果。后迦叶菩萨三十四问广答长寿因果。乃至大众问品广明果也。   十德聚功奖劝行因者。皆说如来果上功德十力四无畏等。如华严中依正融融令慕果行因也。   何者下。是今家正后。   前明圆极之果者。皆论佛性常住之果也。何得圆果永蹑渐因。故今不用也。   不应言佛之所行者。意云佛是极果故也。   不应言菩萨修行者。菩萨是因人故也。   又且今破五行非圆因者。次第别因故。十德非极果者。分证果故也。   圣行是开空法道者。五行之法。是毕竟空家之道。道是因故。故云法道也。   是第一义理者。证毕竟空理也。   不来不去者。来无自性故空。去无所至。即中道空也。   是如来密语者。对病说于无病。无病即空。此之五行道名为空。何故云五行是有也。   今得闻知者。即是有所得也。   广明大般涅槃施者。始自纯陀经常终至大众受供中间随问施与。无非佛性常住。故云竟也。   服此方法者。正以次第显不次。以为方法也。   诸佛菩萨之所行者。圣所行故。名为圣行也。   通称圣行其义未显者。通则摄。别不别不摄通。圣则是通。行则有别。故今更论次不次等也。   真不知俗者。十行出假不思议俗也。   俗不知中者。谓地前未具一行一切行一切智等。行是所观。智是能观。以智契行。故云一切也。   梵者净也者。即取究竟净边。能起慈悲应于六道。故云涉有。不同其尘犹如莲华。虽处淤泥不为所染。有即二十五有生处。约化他已辨功能也。   婴儿行就譬立名者。如下文有渐婴儿木牛黄药之喻等圆婴儿即不来不去不作大小等。皆约喻也。   就所治立名者。约不差差等五种病儿一种菩萨也。   就圆人立名者。发心毕竟二不别。初观涅槃行道也。   不住名行者。约行因说名为不住。既因果满后能化他。令他修行。故云令他不住也。   病同他恶乃是枝末者。如来无病同于众生。故非本也。今取一行是本。五行是枝。本通枝别也。   缘于涅槃者。约理而论修。还将中理而化于他。即约慈悲本为。故云梵行也。   乘理自进名天行者。即是证乘。一家名义亦名行乘。亦名教乘。得初住理乘。此理进到第二住。名为进也。   弃本从末者。斥他取病行为本。却成末也。   能作病行者。文同有病说无病也。   若论五行次第从浅至深等者。以圣行中戒圣行居初次第成浅。病行即是如来果上云用。故合居后也。   若论一行等者。即不次第行。一行之中皆令五行。今从初说。故云病行备于五行也。   若判通别者。将别判通。天行为通以约理故。余四则别。将通判别非无五行也。   不可一向者。一一行中皆具通别故也。   上能束散于下者。不次第行能束五行。同归一行。能开一行即是五行。名之为散。   下不能卷舒于上者。次第之行戒行居初。不能五一自在也。   说三不说二者。二即天病二行。若取现病居初。即成说四不说一。今从五行次第。故云说三耳。   私谓以杂华中者。即是华严广明初住行位。故指往寻也。   不逾一理者。彼经普贤门中初住已上行愿因果依正融融相即皆证天然之理。理已摄者无非法界也。   天之行故者。约于真因进趣边说。名之为行。行即理故。故名天行也。   为天修行者。从初发心。本求于理。故名为天也。   远指于天者。约始觉果。名之为远。别教次第约未证边。亦名为远也。   有通有别者。天行名通。余四行别。   道后自彰但说三行者。天行病行即自分明也。   次未有者。梵儿二行也。   所缘理者。谓专心修习也。   治之即差等者。正是上文五种病儿有病行处。劝修涅槃也。   以如来自行即因人者。菩萨之人依于圆因。即是果家之因。故名如来也。   即因而果者。大乘者诸法实相。大乘果者亦诸法实相因果不二也。   不结劝者。此是如来之行。不同二乘所行。故不须劝也。   答同缘涅槃立行有异者。一以涅槃心修次第行故。二以圆修发心毕竟二不别故。故偏圆不同也。   一双释五行一行者。圣行之中开戒定慧释后。皆有次不次行结。故云双释也。   若从声闻是遇瞻病者。大论中如来为大医。经教如药方。声闻犹如看病者。今云从声闻者。或如般若中加说大乘。或佛灭后四依菩萨作声闻形说于大乘也。   是为可治者。犹遇人法具足故也。   经云兴大战诤者。魔是诤人。故云诤耳。菩萨之人实无诤也。譬说中从四重去。即是五篇之罪。大乘之中不分篇聚。但合释也。   经云令汝安隐得入涅槃者。此以五欲之乐名涅槃。非是如来真实涅槃也。   二具事理者。事即事戒。大乘之。戒带事约理。故云事理也。   前后眷属者。偷兰为前方便。及第二篇通持下四为后方便也。   防意地者。有漏定也。   道共戒者。道论谓无漏圣道初果已上能具此戒也。   性重为本者。性重若坏。余或不全也。   经䩸衣。䩸字(而用反)说文䩸。案毳饰也。或作𣮠(而容反)。谓古贝垂毛也。   经[序-予+(这-言+(庚-(序-予)))]子者。[序-予+(这-言+(庚-(序-予)))]字(姊叶反)案字诂文。[序-予+(这-言+(庚-(序-予)))]今作接。谓木之子也。蒂音者非此意也。   八道行城是塞戏者。西国兵戏二人各使二十玉象。此方亦有𦘕板为道也。   愿与他共等者。大论中问菩萨与他为当与因与果。何者若与他因菩萨之行则阙要。与其果自行满足。回果与他也。   彼此穷底者。于初发持戒心达实相底。即是自利利他究竟满足彼岸之底也。应招报果去当生处果也。   今不近不远者。近即人天。远即究竟分证初地故也。   初地真解者。真如妙解也。   证道同处者。同圆家初住也。   三云约地经者。谓十地经将十波罗蜜具对十地。今是戒故即二地也。   则入理名住者。此约次第行人证真谛理也。   行以自在为义者。出假化物种种法缘。故云自在也。   无所畏地者。离五怖畏也。   文意不单者。明次不次也。   常故不动者。法身之体不为二边之所动也。   乐故不堕。涅槃之乐不堕四趣也。   我故不退者。以自在故不同小乘有退也。   净故不散者。不为世间八风之所能坏也。   今取寻常者。世间法尔不同大经也。   一举偏圆两人者。佛及菩萨也。   经脑晓者。晓字(依字说文古木反足大指恐非今用)按义宜作解音(胡卖反)。谓脑解也。按无上依经解三十二相中。二如来顶解是也。   未得是堪忍地者者。文云作是观已。故云未得也。   此中关十六特胜等者。谓相关洗入也。   既非根本者。非是四禅有漏心修此之观慧。皆是无漏入于初地等也。   发开身仓者。如世间仓。开见五縠等物分明也。   不生味著者。不同根本。   此似九想之证者。除三欲故。此文犹杂。故云似也。   忍贪欲饥渴是法忍者。此约无情之境。蚊虻等有情境。故云生忍也。   二明圆定者。即犯之处是持也。   既持毁自在者。于犯明持而得自在也。即戒而定。即犯而持。此戒即定也。   经云颇有因缘得破不者。意云忽为大利益之缘。得不故问也。   经云佛答有因缘故可得破戒者。若有见机四悉感应之因缘。亦得破戒也。   经云若有菩萨知以破戒者。知之一字正是见机菩萨也。   经云我宁一劫堕狱等者。此以涅槃心修至初住前未破无明。报身犹在。故受此报也。   事乖理顺者。事乖破戒。理顺见机。为护法故。   经云断其命根者。即是其王见机破戒。从煞发心。其婆罗门即堕地狱。一切众生至地狱时。皆生三念。一知谤大乘。二知被王煞。三知今受。此苦即便发心。乘此念力生甘露法鼓。如来所经于百劫等(云云)。   他云此是开合之义者。开合之语即得未知开。何教四谛合归何教。毕竟空中即是无谛。何得更有谛名邪。   开四为十六等者。即如下文知苦灭。知苦灭知苦道等。一谛为头互为十六也。   而名义不同者。生灭无生义各别也。   对缘悉异者。对四教机四缘异也。   大有所关者。四种四谛不同。一谛又开十六。一谛又有四门。四四一十六门门四悉等。名之为异也。   今一往对三藏等者。且依次第对缘。意在不次。四种四谛。故云一往耳。   次第亦成者。谓大涅槃心修从折入体十住观空等也。   境智相成者。亦有在义。不知是何境智相成。所以未当也。   非境非智等者。前之二谛是境非智。后之二谛是境是智。苦集二谛有为有漏。道谛有为无漏。灭谛无为无漏。苦集二谛世间因果。道灭二谛出世因果故以有双也。   四谛义多者。如前四教五味所关处多也。   悉是菩萨观境者。以为圆菩萨之所观也。   能所合论者。无作为能观。前三为所观。无作为能开。前三为所开。故有四种四谛也。   身是苦本者。谓三苦八苦等皆因身有也。   若一往者。且依三藏菩萨。二往皆以大涅槃心修次第行也。别教之人初从生灭次第入故。复是一往也。   苦是现相者。三八苦现也。   因相微密故言转相者。善恶难知名之密。以因转能趣果也。   见着知微从微至着等者。见果知因名之着。从因至果名之为微。如水渧虽渐盈大器。即其义也。   两心转变者。以因心转至果心为两心也。   习读不断名为集者。从一生死至一生死。名为不断也。   五明制立者。制谓制名立。谓立法即是约法定其因果。故名立也。   义说为二者。因果体一从证言二。故云义说也。   六胞增长者。先约身分。次两手两足及头等。故云六也。   年疾增长者。年之与疾俱是增长也。   经云念念老者。刹那时异也。   杂病客病即摄地大者。如人患热。忽增冷病。非是本有。名之为客。以不定故。复名杂也。   经云心病者。如诸文中烦恼为心病。今即不尔。何者取过分边。亦名为病。皆从心起。如人忧愁。亦是病也。   一由过去二因互别者。或复布施而杀生。即是有福而寿短。或复持戒而悭克。即是命长而福尽也。   经云死为大苦者。有四苦皆名为死。故云大苦也。   五阴盛是其别体者。以生等八皆猛盛故。若作总名。即是五盛阴。以感前七。故云总也。   方便五阴则非苦体者。四善根人名为方便也。   又简出一苦者。如经除老苦老不必定者。佛及天人一向无也。   女譬生果者。生即是果。故云生果。亦名恶家之果也。   观生初起者。初受身时托五阴舍也。   主人譬菩萨检责者。以用观智知生虚实也。   经云供养等者。菩萨还保护此身令趣菩提。故云礼拜也。   生果之处多有荣华者。贫之与富随有住处。已自为乐。贵贱可知。名荣华也。   金心已还者。既不受生死即真无生为所止也。   三菩萨喜庆者。以智契境了达生死。名之为喜也。   生境检让凡心者。意云凡夫知生必有于死。以无智故不肯俱舍也。   凡心应境者。初度身时生境相应故。经云令住我家也。   幼童解行浅弱者。三藏菩萨未断惑故。名之为幼也。   粪中果者。未断烦恼身为粪中。且取生天应兼于人。故云果也。   有智人者。即通菩萨见地离欲已上也。   意呵责者。汝何不求无上菩提。取于人天果也。   经云为欲洗净还弃舍之者。菩萨被呵作不净观。弃于人天也。   一往接之者。五戒十善也。   第二观老者。经中有十二复次。皆有譬合。以老过患多故。故重释之也。   第四观死苦经有十复次释死。或譬法不同故也。   未全免死者。等觉已还犹有一品无明也。   初名佛为菩萨者。意云佛尚名众生。况不名菩萨也。   此不会经者。经唯除菩萨住大涅槃。不名佛应也。   生死尚不能生死者。全生死是涅槃。故非生死也。   不能伤磐峙金刚者。磐广大石也。峙者高貌也。即喻圆菩萨人具足高广三德之体。不为前之三教碎。散金刚。法雨所坏竖利皆成也。   若离即成二十句者。依文点出只有十句。细分成二十也。   经云于险难处无有资粮者。有处非难复有资粮。如前唯除菩萨住大涅槃也。   去处悬远而无伴侣者。有处虽远而有伴侣等。   昼夜常行不知边际者。有时常行而有边际也。   深䆳幽闇无有灯明者。有处深䆳而有灯明。下文诸句例皆文说可寻也。   必有来处者。死已更生六道受报。故云来处也。   其路无穷者。生已复死。死已复生。故云无穷也。   死为穷道者。生崖已尽无有避处也。   非是恶色者。初死之时眼耳宛然更无异处也。   命绝中阴者。此阴身中也。   从离缘生即是坏苦者。缘生即是依正所爱之缘也。   离己心难者。爱由心故。名之为难也。   顶生是应生者。取文中然会则我身。是即是应为王也。   髦尾者。髦字(莫高反)礼记大夫在国乘髦马。说文髦发也。谓毛中之髦也。   刘孝标者。隐金华山作山栖志有七。不出而不任也。   为海髦杰者。谓文长德重之仕也。   此各为时所重云云者。意云有子无子既殊。但取所重为宝女也。   经云唯有视瞬者。瞬字矌同(度润反)或作眴。说文作瞬云目数摇也。吕氏春秋云万代视一瞬。庄子云终日视不瞬也。   心领境逼者。若心不领安之。若空即无苦也。   今昔义乖者。举昔难今。唯苦无乐。佛答意昔实是于苦。随他意语。横计为乐。与今无别也。   今具举六根等者。探取下文意也。   五难玄解者。如来只云于下苦中横生乐想即是玄解。何者昔随他意。苦乐不同。今皆是苦也。   佛意以轻为下苦者。于三苦中取有少乐。望苦为轻。迦叶难意。将三途重苦为下。又分三品之苦。故云谬倾。亦为末代凡夫恐生谬计。故此难耳。   次倒难者。将下乐生苦。故云倒也。   据事难者。如人受千杖。一下若过余者。未伏应生乐不。佛答且然。其言未伏是乐。佛意不尔。何者若受千杖一下便放计得脱边。只可乐是。如其未放。何得有乐。   一三受教二三苦教等者。教谓今昔二教。三苦之名通于今昔故也。   点三受者。点示以对三苦。名之为单点也。   但此二苦不须境逼者。行苦细故坏苦无境。但被无常坏变。名之为坏。不同重苦。故无苦逼也。   重牒问以求答者。明前世善二乘菩萨等乐求答也。   更饰其辞者。饰谓装饰。如经世尊文。于无量乃至已离虚妄等。是也。   菩提根本者。以根能生。以因即是缘。因为生也。   旧云乃至有于生因者。谓言世法始有故。佛果了因者。长养菩提一实之智。能了于境。成法身果也。   今谓有因缘者。即四悉之因缘亦得说于生因。为缘了之因故也。   后明为苦缘者。由先乐故。即有苦来。名之为缘。   释圣行品中。   是阴因缘者。谓六因四缘。以为集因之缘也。   本是烦恼者。由烦恼故。能润于业也。   无明无所行平等行世间等者。达无明体。即是法界。故无所行也。平等行世间者。谓无明修环遍于六道。名为平等也。   又十二缘不生灭等者。达此十二缘。即是佛性。名不生灭也。   成辨于爱者。谓于果身上。能成此爱也。   所须是所者。所谓我所。即是依正之上而先起爱也。   皆先举果者。有宿业故。今身习于业缘也。   烦恼因缘者。由习因故。起烦恼习也。   经云分别校计等者。即是凡夫邪谁五阴计我我所六十二等。所见不同故。云无量也。   若望解了得名为谛者。菩萨了俗。故得谛名也。若复随情。则称于俗。以随机化物。复名为俗也。   先引四经者。如经。于余经中为诸众生说业为因缘。或说憍慢等。以为四经也。余经者。谓阿含等诸小乘经也。   如四识住处者。即是受等四阴住于色中。故云五盛阴也。   经云非为非因者。如诸烦恼非不是因。但亲能盛果。故因于爱也。   二乘未断习如还财未尽者。谓未断别惑。名为未尽也第三料简者。于苦集后。无生四谛望别圆于其中间。故与生灭对辨。故云料简也。   忘前是忘生死者。谓生灭苦集也。   忘后是忘涅槃者。谓忘道灭也。无生四谛皆能忘于前后故也。   即令第二三四番皆显者。谓无量无作等同生灭文中料简。后皆可解也。   所以者何者。徴起四种四谛。何不释四谛文了。而料简之今意者。只于世间苦集。即是无生道灭。何者灭理同。故不须待后。后之二谛文自结之。故云皆显也。   空中无生者。无苦集生也。道不二解能解所解故也。   明二边无生者。世间因果为有边不生。出世因果为无边不生。故云无生也。   其意无量者。略言四谛。广则十二因缘。生灭无生四门四悉一一差别。始自色心终乎种智。皆是无生也。   还就简四谛为四章者。只就生灭苦集。后释无生四谛为四章也。   若新定本者。谢公治定以为南本也。   而与夺之者。与有谛无真实也。   二乘之人有少分智者。出世无漏智也。   不能观苦等者。简异菩萨也。以二乘人不能观灭非谛。二乘之人已证灭理故也。   第三广明灭谛者。释生灭道灭也。   即是断章门者。约能断也。是离章门者。约所离释也。   菩萨具智德等四事(云云)者。德谓四德也。   或谓五德者。即第五句我常为二。并前成五也。   今且作四德者。如经。断烦恼名常者。择灭无为常也。则寂灭真谛理也。   则得受乐者。小乘涅槃也。   求因缘故故名为净者。十二因缘灭也。   故名为我者。以不二十五有生即得自在我也。   经云见粗细之物者。粗即世间因果。细即出世因果。   照物即常无常等者。常谓凡夫所计无常二乘真也。   有为无为者。世间即有为。出世即无为。众生非众生。正报即众生。依报非众生也。   物非物者。世间六尘名为物。不可见故为非物。苦乐我无我世出世可知也。   净不净乃至实不实等。皆约世间出世间释也。   乘非乘者。人天等乘即非乘出世等乘即是乘也。   知无知者。世间即无智。出世即是智也。   陀骠非陀骠者。此是外计主谛。非陀罗骠即是正计也。   求那非求那者。外计依谢非求那。能是正计也。   见非见者。世门非见出世正见也。   色非色者。世间名色。出世非色。   道非道者。世间非道也。出世名道也。   解非解者。世间非解。出世名解。   终是一道者。通于世间出世间无漏之道也。   信心乃至布施者。以信为本。是入道初缘故。法华云。以信得入也。   一以今难昔者。将今八正道难昔诸经说不同也。   经云久离错谬者。难意我亦知。如来无有错谬。为众生故。故作是问。令今昔是同故。如来皆难许之也。   经云以是因缘者。以是昔说十四种之因缘何故不同也。   会齐故理同者。开前诸经同名八正故也。   波利声论水名者。或有此声势呼此水名也。   经云于一法相者。只一无漏道法也。   经云然不离金者。如八圣道一用之不同也。   开善谓是摄法尽不尽者。不智于何法为尽。何教不尽。但有其言。未有所出。会通四谛。准此可智也。   先举昔事者。未知何经。今谓阿含中已有无量意也。   分别相貌彼竟不说者。谓建立法相也。   以名往收者。无量四圣谛也。   种则不同者。分别无量四谛也。   经云我于彼经者。指昔阿含等经也。   凡圣五阴者。即十界六凡四圣差别不同也。   于一一阴等者。即是三千世间百界千如等。故云无量也。   一一身法者。身即十界法即十如也。   一一解脱复有无量者。如前百句。一一转释。以为眷属等也。   名称同异者。同名四谛。则是摄尽。异则无量不尽也如大地一名为无量者。大地只一。是实无量四谛十界不同。譬如大地一能生种种耳等。即其义也。   四人上判中者。二乘佛菩萨等经中约人故也。   菩萨阴则盖覆生死涅槃者。即覆阴利生不同盖覆义也。   则不能至于宝所者。三百由旬止宿化城也。   二乘阴乐者。证偏真涅槃也。   菩萨阴双是者。能得涅槃入生死双照之义也。   佛阴双非者。入于中道即边而中也。   次知入为门者。入谓更相涉入。门者由之往来。眼能入色。色来入眼等。名之为入。亦名轮门也。   乃至意亦如是者。入般若波罗蜜也。   寂静门平等门者。寂静门即是萨波若果。平等门即法界也。   不苦门者。涅槃门也。   亦乐亦苦门者。自行为乐。化他为苦也。   又知界分性者。界谓差别。性不分改即十八界不同也。   不能闻声者。且约一根具足应云闻香觉触等也。   即能见色闻声等者。如华严经中十种六根互用也。   怀善坏定者。坏于十善四禅八定等也。   坏因坏果等者。能坏世间果因也。   坏有坏无者。能坏二十五有二乘涅槃之无也。   佛色坏上诸坏者。九界之色皆能坏同一佛性也。六道色坏乐能坏涅槃也。   初觉无漏下云云者。乃至支佛皆无漏也。又斯陀含觉欲界三品思尽。那含九品四果三界尽也。   即觉不觉等者。觉即佛宝。不觉是法。非觉非不觉是僧。一体具足也。   饮苦食毒者。六道皆是无常也。   是后阴因缘者。能生未来之身也。   是无等等色者。等觉菩萨只有一品无明。以无有与等。故云无等等也。   是色解脱者。即真解脱也。   差已还生者。谓外道凡夫有漏心修断非想九品八地。还堕三途也。灰断不起灰身入灭也。离善之恶趣于四恶也。   离恶之善者。趣于人天也。   无离无至者。道即法界故是趣不过。云何当有趣非趣也。   一切诸法即是佛道故者。净名云。行于非道通达佛道。是为不二法门等云云。   动见修道品等者。此之四句约教判。初即生灭。二是无生。三即无量。四即无作。道品不同故注云云。亦应更约开会同入无作不思议之理也。   直知三法印者。如经无常无我涅槃寂灭等小乘名三法印。大乘以实相为印。即一法印也。   世间人但言第一义真谛者。通途古人但明二谛之义。安得今家第一义中有无量相。校计不知。况复四四一十六门等。故云无边也。   四谛十六谛者。小乘但明四谛之中。各四行相。名为十六也。   四相续者。只是相续假耳。六因生只是因成假也。   五事理者。事即是俗。理即真也。   六亲疏者。俗为疏。真即亲也。第一义无过。离于真俗也。   不虚诳故者。真俗皆实也。   有随情审者乃至情智审实者。今意随情则有俗。随智则有真。随自他则有真俗。皆名为谛。不同他人也。   宁当一体者。破也。谁复部中即无中体也。   只就二谛开合非一者。今家正解有七重。二谛不同。   经云将非如来虚妄说耶者。意云如来既非虚妄二谛如何差别也。   皆出经者互现其文者。真中无俗。俗中无真等。真俗相即始是今意。故云世谛即第一义谛也。   还成一谛者。前已问竟。今更难之。故云还也。   善巧方便为缘说二者。若审实论。如汝所问。只是一谛。一谛尚无安得有二。为顺世间世流布。故说有二谛也。   如随醉人说有转日者。如转真为俗则有二名。如其不醉只是一真。更无转相也。   一师云七种一统者。此师意虽有七种只是一实谛。   可随缘说异者。今斥随何等缘说何教异也。   一师言七种各异者。斥亦同前也。   名虽不同其义可会者。彼法华玄文中七重与此经名不同。彼约四教开合有此七重。开权显实归第一义。此但随情说七。约随智边。只一实谛也。故云其义可会也。三单俗复真者。别教当体合中之真。故云复也。四单俗单中者。圆接通也。五复俗单中者。别接通以但中故。六复俗复中者。圆接别也。七是圆教当体。此之七重圆接通文。单俗单中者。其名由显。又与玄文不同。今未测其意也。   佛意难知且出一师之见者。此是疏主谦退之辞。我今且依大师所为七种也。   揽阴名生者。阴是实法。名是假名。即有某甲宰主名字不同也。   即阴离阴等者。解苦无苦而有真谛也。   与法相称者。色即空故空即是色。故言相称也。   不得言苦集灭道是第一义者。苦集即真道灭。即中今含真中。故云复真也。   法譬互举者。前譬后法。此之五法皆如涅槃。故法譬皆空同是单俗也。   心无颠倒者。具足应云八倒单指中道。以为如实即圆中也。   此明有作无生等者。藏等实有同是幻有故。   指下一实者。不思议中也。   即以两始者。约初烧割体折两也。雨终死坏可知也。   复俗如向者。有作无生真俗同名为俗等。   犹是单俗复真二谛者。谓同前圆接通意也。   止论七种何足惊怪者。他人但作一种二谛解释。何足怪也。   第三明一实谛者。此是醍醐之教。与法华味同实相无别。若法华开了同名一实已竟。今为未入实故。前明七重二谛开别六重说一实谛。最初三藏生灭。今明一实即第一义也。   举四举二等者。徴起也。   束四为二其义则便者。一者经便。二者义便。三二只是开合之殊其义不别也。苦集为俗。道灭是真。若束为三。真中更开第一义谛。故云少不便耳。其义则通故云少也。   除妄显梨耶者。以梨耶中有染净三分种子故。意除一分染种。显净分也。   中假师者。古弘中论师名未详。   兴皇悉不用者。总非前法师。能依破佛果。所依破一实也。   对边说中者。破中假师也。   待妄说实者。即是相待之意岂是绝待之实也。   若随缘异说者。今家意许兴皇说一实谛故不斥之也。   经云无颠倒者。即是四倒八倒等。以心不颠倒。故名之为实。四约人。如经名曰大乘。即是能乘之人也。文殊普贤大人之所乘故。   六约因者。如经一道清净即是因义。从因至果。故云清净也。   兴皇名初为实灭章门者。意约烦恼为实。能断为灭也。   取理为灭实者。理义则通不知灭。何教实证何等理也。   不二为实者。境智不二苦即是谛。名之为实也。   除两句只用实为谛者。即是有苦有谛非实。但取有实一句为谛。以实为义也。   经云非苦非谛是实者。前后俱实有何差别。何者前约有苦。今约非苦。总非前三。即是今实故也。   后三谛亦尔者。集等三谛皆约双非。如来佛性亦复如是。   显名如来隐名佛性等者。如来是果故显。佛性在因故隐。若具论之。佛性亦通因果也。   虚空取隐显不二者。虚空之体不当因果。故云不二也。   次释谛实皆如文者。即此一实谛。在昔四谛文。后皆名为实。故云次也。   又解苦无苦者。通教三乘与其谛名。若约藏教二乘。夺而言之。仍不名谛也。   未穷理实者。未得中理故无实也。   经云如来非有为非有漏等者。亦应例言。虚空佛性非有为有漏等但文略耳。   进退两望者。进不以倒为实退。则摄法不尽。故云过。   经云一切颠倒不名为实者。难意若颠倒非实者。云前文四谛摄尽。答意皆苦谛中摄。故非实也。   二事可见者。如经。众生二乘虚妄二事不同故也。   冥初生觉者。冥因五大等果也。   主谛依谛者。主因也。依果也。   经云佛法中无可难意如来是实。外道是实外。既种种说实佛法则无也。   八据形相者。如经瓶衣车乘等。皆从微至着。瓶从泥。衣从缕。车从木。悉皆是有。若是无常。不应念念增长。大地形相者。以成就故。一切皆常也。若是无常。应有断绝也。三据净器。人天诸佛菩萨法身等器净也。   八据伴类者。由有我故知有伴侣。若是无常谁知伴侣也。   经前云如人负贵等者。若是无常行不应寿故知是常也。   ○释圣行品下   常我是执之端首者。一切外计以常我为本。今但其常乐净自去。故云略也。   法尘对意而起此计者。根尘相对转入意地。即是从缘而生也。   即举是对非者。举佛无生为是。广对外道之非。非其断常。故云去来等。非三世摄也。   旧云当果佛性者故不生灭者。经中现文非未来等。云何言当果也。   若见此理者。一体三宝之理也。   经云非因所作非无因作者。或计自然。或计断常。及宰主。故云作者。或计青黄赤白等色。故云非想非无想者。或计微尘世性父母而生。非有名非无名者。计邪常为有名。计断等为无名也。   非色非长非短者。或五阴是我。故非色非长唯有神我名之为非短。又计我遍身名之为长。或计如母指名之为短。   经云后见相似者。诸外所计前后相续名之为常。不了时异即是无常也。此过非小。将小择大。其过不轻也。   阐提信作不信无作者。阐提信于有漏之善。名之为作。不信大乘无漏无作也。   为证何等无作耶者。为小为大。若依前圣戒行文。皆以大般涅槃心修具足五支净戒。摄得大小诸戒。即是今之无作意耳。   然此但明四大五色者。谓心色二种为五色。色即四大。心即无作色。故云五也。   下文明十一色者。五根五尘并无表也。   互现一边不专一处者。此举五根非不对尘。下文举尘非不对根。及无表故也。   经云眼识相应异者。眼自与色相应。乃至意与法相应。不能一根具于诸根。故云异也。若是于常不应有异。故云无常也。   又出没不同者。复前八中四此剩四文。与前不同也。不破据因等四文。不破字贯下敏生等也。   经云凡所读诵不应增长者。若是常不应云从一阿含至一阿含。阿含此云无比法。既有增长。即是无常也。   先结前生后者。如经。其义已显即是然前。复当为汝即是生后也。   八坏合异者。即此阴灭彼阴还生。名之为合。中阴灭已此阴还生故也。   窃得此言者。但有常乐等名也。   第七卷中已答者。谓第七经中四倒品答也。   记中者。或别有章记未详。   苦及不苦不乐亦尔者。即是三受之中皆无我也。   经云于佛法中取少许分者。外道亦观五阴有漏断惑。故云少也。   破前分别心者。破分别四谛二谛一谛等心也。   慧行被破等者。今意不许他释。展转有妨。惠行最居后故。前既不破。后何着也。   五行若破即无所修者。圣梵是因天行是果。因既被破果岂得存。故无也。   当知此文明圆慧行者。前文七二谛第七中圆及一实谛。若论次第。即属别教地前十回向。后心中修此文。即初住圆位。准经文意论其次第。即是地前论不次第登地初住。又难引玄文七重二谛。来此消经。与彼稍别。彼约圆教开前六重。同成一圆。今论次第。七重消释。且约地前未论开会。至不次第。即初地初住故也。   初发起者。即是发起前机。令如来说故。文殊为发请之端也。   方复更转一实真谛者。方犹当也。前已说竟名之为更也。   一寄文殊嗟于未达者。未达即是五十二众。谓于如来入般涅槃。故言云何涅槃即不涅槃也。   二难文殊为是未达者。如经。常住不变不般涅槃。汝何故云。如来临般涅槃耶。   凡历七事者。谓因果以之为事也。   竖结者。唯约如来所证究竟深入。名之为竖。前文既即事即理。令横入竖令竖入横。横竖不二。唯佛境界也。   先明异故不更者。约今昔相对以辨。昔未曾转。何得云更。何者如从于王家行至张家。更来王家行。至此即是更我昔所说小乘法。转今说大乘。故云不更也。   同故不更者。昔转法轮即是。今转更无差别差即无差。何故云更也。   四德异者。从修行说。有其中上也。   八声遍异者。横竖不同遍于十方也。   经云下根即一阐提者。约人天善非三乘机感佛出世也。   善始令终者。有始有终其唯圣人乎。   前佛复宗通结竟者。即是如来对文殊。以告迦叶。后迦叶之宗也。如来别结唯约诸佛诸行。故云别也。   如来开结者。开谓开示。五种病人及菩萨等所修行也。   二乘之人得有修义者。由戒圣行约次第论。名之为修也。   拙度菩萨者。即三藏菩萨虽未断惑。亦同二乘名病行处故也。   悉皆得差者。闻经菩萨发圆信解者至于初住。故云差也。   及此法门者。如来圆行也。   此结次第者。次第五行也。   从初地至六地者。古人为一地。从七地至法云为二地也。   通道疾利者。通谓神通。道即化道。从七地去。即能神通化用也。   通道钝者。者今家难意前文。戒定文后不令然不动堪忍二地之名既其然。同是一地之果。何不亦通至深法云。故云二地通至法云。二地只不动等二也。   今明只是一地者。虽有不动无畏等三名不同。随处所用同证初地也。   不应更开者。重斥古人。不应开二地。更结惠果也。   此文与地经合者。即十地经亦云十地论也。   其名小异者。此经不畏贪恚。彼名无不活畏也。   一不活畏者。谓世间资生之具用此活身。今证法身。故无不活也。   二无死畏者。谓世间有身即有死等。今既离于二死。故无死畏也。   三无恶道畏者。既证初地。必不入三途等苦。故云无畏。   四无恶名畏者。初地菩萨终不诽谤方等犯四重等名。故无恶名畏也。   五无大威德畏者。未证初地。于他不了。名之为畏。既得法身能降内外。于大众中自在无畏也。   无死畏即常者。此五怖畏若次第论之。即是离于界内分段。今初地即是离界内外二死常等四德之名也。   名诸三昧王等者。三昧是一随其破惑不同名之为诸。虽有诸名同是一王三昧也。   总摄诸三昧者。前来次第四谛七重二谛等。皆入此第一义圆三昧中也。   如日光月光等即为人意者。日能生长百物。令人欢喜即是生善。月能清凉即真谛三昧。成俗谛三昧中道三昧成皆能生理善也。   如不退心乐等即对治意者。由畜生有退故。今得此不退三昧。即破思退尘沙退无明退。故云不退。又乐能除苦即对治也。   一明诸有过患者。通论三惑别论四趣最重也。   二本法功德者。即是本所证得名为本法也。   三结行成者。证首楞严定能入初地也。   四慈悲破有者。从于初地起四弘誓。百佛世界教化众生拔苦与乐也。   别生处者。经中且举地狱一界以例诸界。别中总也。   结下况高者。然初地之下况德。佛果地之高不可说也。   问是菩萨功德悉等者。意问佛及菩萨既同证法身云何更有为下不等耶。今用他人所释不同也。   横竖亦复何定者。古人意横即是等。竖论则有浅深。若尔者还成不定云何论等。今若论等者。横中有竖。竖中论。横横竖不二名之为等。非无高下也。譬如大车高广不二。即是其等游于四方。即是于横直至道场。即是于竖横竖不二即是车体即有名字大车观行大车。乃至究竟大车。故云高下也。   母能生子者。实智以为母能生佛之真子。即圆菩萨也。   经云如汝所说者。我意亦尔以法为师教。即是法云如是也。   开善谓譬五时教者。虽有五时之名。与今家天隔。又辨最初始成而取鹿苑以立五时。广如下破也。   引释论毕竟品者。古人意引来证般若至于涅槃即是毕竟。若约今家所用此为极。钝根人于法华未入或有后证小果。更说般若洮汰来到涅槃。闻常何关五时者次第也。   若尔者。略破向前难之也。   十二部小乘藏者。立五时为四藏也。   修多罗即杂藏者。修多罗通大小故。名之为杂也。   后二约理者。意云理是佛藏也。   般若得涅槃果者。因果是事云何称理。故不用也。   学此十二即了修多罗者。取修行次第论五时也。   方等故生于般若者。意云智从教生也。   从多之少等者。指十二部为多。涅槃一句佛性为少。而不知涅槃醍醐一味。具诸味故涅槃为广也。   义皆不然下总斥诸解。   岂独是小者。先破开善小非初说今已华严为初。故不用也。   余经岂无长行耶者。修多罗名通大小。余经亦有长行。何独对般若也。   复违尔五时次第者。汝前自立五时修多罗。指般若即当第二。何得至涅槃为第四。故前后相违也。   乃叹他经者。前方便教因果之理。此是与而言之非今经也。   非文所叹者。若从解脱次第非今教文藏王徒叹耳。   可不被叹者。汝云最上即是其广云何言略。略即不合叹。今既被叹即是广也。   不觉咫尺漏失正宗者。今经常住佛性为其正宗。诸师所释。于此宗中皆失其体。于其教上犹漏现文。故云咫尺也。   邯郸学步两无所获者。此是庄子中事。有人向邯郸之乡。学他所行。匍匐而归。二种俱失。古人判教。学他五时之说。前后俱失。两无所获也。   穷玄极妙者。从渐入圆。圆理深广名为穷玄。醍醐摄尽。名之为妙也。   醍醐之法成醍醐人者。圆菩萨也。   中间诸法者。从乳至苏次第四味皆成醍醐。故云法也。法即约教。味即约时。皆同归常住也。   若望一期者。前约叹经五时次第。今约如来一代化仪。故云一期也。   物不堪大即为说小者。物者物机。声闻在座如聋如哑等。即不起寂场而化鹿苑。法华云。即脱璎珞着弊垢衣等(云云)。   折小弹偏叹大褒圆者。今同用古人八字。古人云。折挫声闻褒扬菩萨其理未尽。今云。折小五曰声闻弹偏。八千菩萨叹大。唯有文殊而能问疾。仍承佛圣旨褒圆。即净名居士托疾庵罗(云云)。   三人同闻者。三乘之人同坐解脱床。利根菩萨得入一实也。   及住方便未证小果者。即是法华之后涅槃之前。犹说般若。故云摩诃衍道衍之言乘也。   文迦叶如来下。引同涅槃经中。自指八千声闻。于法华中得授记莂。如秋收冬藏等(云云)。此经亦云捃拾之教。扶律说常也。   又戒广摄如文所说者。具如上文。大小诸戒菩萨律仪一切具足。与华严菩萨行位无不具足。以初对初。故云不相乖也。   以是义故者。然前五味功德皆不思议也。   一领旨者。领上叹教五味同一醍醐一期之说也。   二愍他欲起弘誓者。如经窃复思念思则内心思度念即念。彼未彰故云窃也。   经云若有众生贪着财物者。即是四摄之行。财物即是布施。   次若尊贵者。即是爱语。然后渐当以大涅槃即是利行。若有爱乐乃至躬往即是同事也。   经云周遍求索大乘经典者。即内有宿缘大乘冥发故云求索也。   经云道检者。检字(居俨反)苍颉篇检法度也。检亦摄也。大品经若入声闻正位是也。   次合三试者。初将半偈试其有智合之如烧。二现可畏身合之如打。三从索身合之如磨。能受此试即知是真也。   若心坚固者。安之若空也。   住法不显者。谓住法是常。不能显得无常之义故略。   但说无常一边者。若见无常知有于常。即是有智。如说戒圣行。即知有定及慧乃至一实不次第等。故先说半文意义同也。   答言是无常之住者。此住非常住即无常也。   无住之常(云云)者。意答如汝所说。亦有大乘之常。即无住也。   文云所说空义者。如经开空法道等是也。   任道者是例者。涅槃之体是答无方之问。任汝所道。道只是说亦得。是例不例者。则不答尔问则非也。   正取除生除灭者。除凡夫之生。除二乘之灭。故云寂灭也。   涅槃经疏私记卷第七 卍续藏第 37 册 No. 0660 涅槃经疏私记   涅槃经疏私记卷第八   ○释梵行品第二十   诸师谓梵行四心为体者。意斥何不以七善为体也。   四无量是梵天道等者。四心谓界内有漏四心也。梵者净也。天者是真谛理四禅家之因道也。说四谛理名转法轮。为第一义天也。   四心是十二门禅即定也者。四心能生定故。即四禅四空等为十二门也。   知即慧也者。知谓智也。七善皆能用智。故云悉也。   梵是化他圣是自行者。且一往傍正而论前圣行文。皆对初地起于化用。还是化他。望今慈悲且云自行。此云化他。从因而说亦有自行。   戒相成者。谓前二成慧也。   圣是圣人所行者。且据证说。凡人亦践圣人路。行于净道也。   又师言因果是梵行体者。今意因果是事何得名体也。   非大涅槃者。意斥他人。此是界内有漏之善何得大涅槃之体者。   三品为体者。谓戒定慧三。   不出二乘者。二乘亦修三品不得为今经体也。   尚存因果者。今斥涅槃体即是非因非果。而能因果何得更用因果为体耶。   是谁梵行者。诸师所释为是二乘梵行。为是偏空。菩萨所修梵行。故云谁也。   谓净净者。二乘之人。望于凡夫。虽名其净。净由未遍涅槃之体。遍净彼净。即毕竟空。故云净净也。   不净净者。世间之法即是不净。我能净彼。故云不净净也。   非净非不净者。即是中道之体。不当净与不净也。   所谓神通者。即不思议感应。非感而感非应而应等。广如下文也。   非因非果者。即是非净非不净也。   非自非他者。不思议俗不净而能净也。   非染非净者。毕竟之体能净。一切即净净也。   若此三慈者。即是次第三谛及二乘之慈。故非妙等也。   即一而三者。此不次第慈。名不思议圆妙慈也。故下文有十三事。叹不思议也。   初徴者。如经。善男子下云何二字是也。   前三通自他者。谓法义通他时即是自也。   后两是他者。由有众故即知尊卑。故云他也。   正是化他傍是自行者。四无量心慈悲为本。非无自行也。若圣行品正是自行。傍是化他。谓登地时能用化故。今亦对彼以论傍正也。   五义训释者。有翻无翻皆具五义。如法华玄中广释也。   契经者。契理合机也。   引成论云祇夜颂修多罗者。即是十一部外有修多罗。偈所颂者。佛或说供养事。别有缘起。后以偈颂。故云别也。   番为句者。四字为句。亦云颂者。颂长行也。   开善云等句者。等颂为等句也。   光宅云重颂是颂者。约利钝说。钝者具说四谛。利者后来即重为说。如经不见四真谛等。即略四谛名也。   长行之偈者。论如经中三十二字以为一偈。或取所论义边三五字等偈也。   论云解义经者。即是大论所说也。   即授六道三乘记者。六道是通记。三乘是别记。如经别记。弥勒等以别对通释也。   一云不等句者。不等于长行也。不等颂亦然别有之偈。名为不等也。   除别相被颂长行者。除长行所说之相。后有偈颂。故云被颂。别有所说。名为孤起也。   此偈出法句者。如法句经广说也。   然本生本事不异者。只本事中有生。生中有事合事为生即是第九。合生为事即成第八。为如是语等。今从开说。故分八九也。   论云广者。即通小乘十二部。方广即大乘十二部。若别论之。小中十二唯九无三广问记等。大中十二无三缘喻事也。   未曾有者。谓希有之事世所无也。   十二部经空平等义者。经是文字名为能诠。义是所诠谓中道之义。故云平等也。   解无量义者。不思议假也。毕竟清净即不思议空也。   义势则周者。能诠所诠同于一理也。   余句多是自行者。自行不无作化他。且六度化他为首余为多也。   经云知足者。非谓四事等名为知足。于十法界众生凡有止进皆须知也。   如曾子曰吾日三省者。论语吾日三省其身等。省视也。吾生平三度自省其过。此与自知义同也。   二乘方便道者。似解之位未有真修也。   如是节节迭为尊卑者。信者为尊。不信为卑。乃至十界菩萨为卑等也。   于贤圣人天中者。前之三教方便位名贤。三乘之果名之为圣。圆教之善于此最为尊胜也。   即梵行中之一品者。于三品中先释慧品。故云一也。   我心一相故名为等者。虽有多境普心缘之故名为等。境名无量心。只是一名为一相故也。   境亦名等者。等于心故。   心亦无量者。等于境故心等境等。名为一相故也。   后明心果者。以四无量即是。今品正释意也。   难令唯一者。能缘三境只是一心也。   但为一义者。能缘也。   若知众生须知如来等者。众生即是知苦。如来即是知乐故也。   五阴从何而生者。从于假名所须物生也。   乃至上缘于佛者。谓缘佛上具前二境则为三也。   先破定四之执者。我今所说四亦非四。何者所缘不同。汝何故执定难为四也。   次答无四之难者。四名尚无。汝何故难定三二一等所执不同。   广略不定者。如佛说十二因缘。或说于一二。或说于四乃至十一等。   二明反常不定者。如四念处三十七道品是其常法。如来反说。净即不净。常即无常等。名为反常也。   经云说一因缘者。合于十二但为一因。同是有为之法也。   经云二种因缘及果者。即是过去无明行为因。现在为果。三世摄尽也。   经云城经者。或云第城经。或云稻稗城经也。   经云非物说物者。世间之尘实非是物而说。青黄赤白名之为物。能达此物即是非物。   经云非实说实者。大乘之人名为起实。反说为实。   实说非实者。二乘为实反说非实。   非境说境者。未有智故名之为非。有智之时名之为境。境智合故境说非境也。   经云色说非色者。非色是心。全心是色。色心合故。故云非色说色也。   经云非道说道等者。二乘之人名之为道。道未究竟道说非道也。   得报不同者。成当生处也。   慈得遍净者。即第四禅天。且依旧婆沙四心通无色。若依新译四心唯在四禅。次第对之。文中阙略也。   或言器是境者。器以容物为用。境有容心之义。境既有四。何得三耶。   此亦不然者。谓此之真似是大乘真似。为复小乘似位。若是小乘何关大乘真位也。   经云佛言有者。答有菩萨住大涅槃。非是大慈等也。   未是亲中三种之乐者。此是三怨得次第三品乐。未得亲人中人三品。后得中三品及亲人三品。故云并与等。此既是怨即是多与其乐都计怨人。并自三品及中亲人。三九二十七品之乐也。   又直取三品乐者。与前释愚总不过此两释也。   但略有四番入观者。以初亲人为一番。怨人三番。中人不论。故云略也。   经云以难成故者。次第之慈作意修故。故云难不同圆慈观。即究竟拔与也。   达惑慈成者。观于烦恼无非实相不见其过也。   经云慈如电明者。暂得还失未是究竟之慈也。   不见其过者。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更有何过。若论违顺。始自凡夫烦恼终乎等觉一品犹是生过。今皆等观三慈普遍故不见嗔也。   经云初住菩萨者。前唱初地。后释初住。自非圆别证道是同。何犹释此经文。地是所依故也。   经云除无利益者。凡有一毛分之慈。皆是利益。除不修者故也。   经云若不见我法相己身者。法相只是我所。既无我我所。即无己身也。   经云具足六度者。即是无作波罗蜜。一度具六。故云具足施尽。法界即檀度。具足戒即究竟大乘之戒。定是首楞严定。智即一心三智等也。   舍中亦二者。既见究竟得乐能众生遍法界喜。喜即是舍。舍亦遍故舍心既遍能令大喜。故云二也。   三自相本者。以将世间无量为发心之本。期心菩提不为梵天等之慈。故云本也。   此是假说者。即是夺其实边众生未得乐也。   经云实与乐者者。此纵辞彼诸众生下立难。何故众生犹有受苦不得受乐也。   第三遮难者。恐佛假说实未得乐故。引如来自得益以遮之。若是假想何以得报也。   经云无所畏惧者。汝是下位之人能遮如来果地之难。故叹之也。   经云若于一众生者者。佛意于一众生尚得是慈况我遍。与一切众生究竟之乐。岂非大慈也。   经云是名圣种姓者。慈是佛种姓。能离苦名之为圣。故云种也。   经云不及修一慈十六分中一者。谓于一众生能起慈心。其福尚多。况遍法界众生一心三慈十六分具足也。   经云谛是真实者。谛谓谛理依理起慈慈。能遍缘不同次第慈也。   但能令见者。此师意云。众生宜见佛即为现也。   一师云者。即是今家所承。或谓别名以为一师等也。   若言诸法有安乐性者。岂隔瓦石及与众生故。亦是众生也。   是义难信者。谓未了依正不二。云三身遍皆隔无情故难行也。   此则永转者。永即不永。何者若佛菩萨依正二而不二名之为永。众生虚妄即是不永。土沙与七宝何殊。随其所见耳。   佛性即诸法者。岂隔情与无情耶。   经云能断瞋恚及众生相者。谓能以一心遍法界舍及我我所皆毕竟空也。   但是功德猗乐等者。功德是四禅。能伏烦恼。名之为乐也。   四等即般若者。一心三智之般若也。   实为善本者。为大乘三乘本以无加无量体。即法界遍摄一切法也。   经云以施因缘者。一心三慈遍法界施令得涅槃之乐也。   经云必定回向者。大论云犹如热熬一切到者无不令焦。菩萨发心亦复如是。所化一毫之善。皆须回向令得菩提。亦如抱炬亦能自照复能照他。回向亦尔也。   为下八事作本者。下文于一一事皆能发愿事理具足也。   不得是断菩萨。布施能离断常之过。故云作如此绝等也。   经云而常行施无有断绝者。此无缘慈常施一切。故云不施也。   经云则不具足檀波罗蜜者。前之五度即是缘因。后之般若名为了因。若其取相不趣菩提不能缘了。而资于正法身未显故。不具足也。   箭譬悭起者。譬人教施名之为起。若无缘者悭犹不起也。   譬分别施者。好者不施。恶者能施。分别多少等。故云竹柳也。   经云见子长大大能自存活者。即初住已上。名为长大也。   经云发如是等愿者。此之之行愿虽不及华严中广华严中愿每一事一理。此之一愿于一事上起无量法门。皆约四等。事理具足也。   面各四寸者。如来所著之衣四面各去身四寸。故云一尺六寸也。   是无戒之戒者。即是大乘毕竟戒也。违此戒即中道空。故云无也。   华严云如虚空戒者。彼经十戒中有此戒也。   无所依戒者。谓不依二边中道戒也。   经云坐四禅处者。首楞严定以为所依。故云处也。   经云燃大乘灯离二乘锭者。锭字(睇见反)或作钿粟。以杂宝饰器物。又云有足曰灯。无足曰锭也。   第二为三乘本者。于一佛乘分别说三。得为三乘之本。故三乘不能为大乘之本也。   二甘露门者。小乘真谛为甘露。大乘中道实相为甘露。能通真谛实相。故云门也。   一空解明故无谛者。如须觉菩提以解空故。得无谛三昧故也。   二以边际智缘延促者。谓等菩萨用边际定力。故云自在也。二乘亦尔定能持身也。   圆慈转显者。具大小慈故也。   经云不可思议者。谓三谛之法是非有非无故也。   有无并观等者。既云并观即是亦有亦无。云何得非有非无。故不用此解也。   冥真故非有非无者。斥云为是何教冥真为真谛。冥真为俗谛。冥真故斥不然也。   缘五阴法者。众生缘也。众生是有故斥其无也。   又初地下破前第二解。岂皆佛地菩萨亦修也。   但行慈者皆有双非者。今依圆释叹其慈体。从于理性慈来乃至分真等慈。皆有双非非之义。岂独佛地也。   梵行中意者。意明三慈皆显于体也。   定性四句者。四人各执名之为定。性谓性执。不得真理。如彼儿戏。故云戏论也。   假名四句者。一切诸法皆从缘生。缘生无自性故空。但有假名。名字性离即是中道。故引论云即空假中也。   问义自不定者。煞业不定也。   或转成定者。以恶资也。   附庸国即小国附大正也。   俱会一圆者。叹次不次。初地初住同一圆极。名之为会皆不思议也。   ○释梵行品之二   三一应等者。意斥古人同于四心。何故前三为有。后一为无。无则俱无。有则俱有故也。   今亦一往者。此之四心皆以大涅槃心修此无量。故有地前住前之殊。若二往空有皆等同证圆果。极爱只是一子故也。   特是文略者。但云三心不论舍为一子故云略也。   亦是互现者。谓一子即空平等。空平等即是一子。同证初地故云互也。虽三二一不同。极爱与空平等不别也。   若不及者。性地未是圆心纵云通到十地亦是不及。今且对八地云若过耳。   极爱就心一子就境者。一心遍于法界。名之为境。境即心故。故云极爱。心即境故。故云一子者。从解而说故云外也。   经云见修善者者。约有生善之机从其起应故也。   发心学人者。圆教初心也。   起于取著者。着此阴身起三业过。故云身口等。   经云舍而终亡者。善根以断慧命。亦亡欲同其恶。故云并命也。   经云善言诱喻者。且为说人天五戒十善之因果也一直申不解等。正是起难之辞。难前譬意也。   或云五难可煞中开三。并后二即制五难。   或云三难者。前一合三故也。   经云若不得者者。若不得初地应堕地狱。今何不堕也。   经云起不善心者。意难如来无慈令达多造逆堕狱以呵骂故也。   经云于义不相违背者。令彼起恶不应与一子相违也。   况难最剧者。如经何缘如来出此粗言等讥兴之甚。故以前遣也。   经云为诸众生作烦恼因缘者。如来终不为诸众生作烦恼因缘。汝何故难令达多造恶。况小乘弟子。故云不应也。   总寄迦叶试制愚曚者。非谓迦叶不知如来故举七譬。为未了者。以况其事故总也。   广举六度者。此是无作究意六度故度。度之后得寿命长。皆令得常住之命也。   经云终无夺命者。汝今何故难于如来煞婆罗门等。此不应也。   即得于真者。今意未知他人释得何等真为是小乘大乘之真也。   河西云恐其堕狱者。若不煞之生谤永堕无由发心也。   若俱非化者。意云俱实亦不可俱权亦不可童子是化。婆罗门是实也。   理在其间者。尔权之肘意引于实全作实说复失于权。何者谤法者众何不尽煞。今意亦是权示令此受煞引于实人。令其不谤权实双用故也。   经云应善受持者。实如汝令恶心斩坏得罪堕狱也。   经云害和上及其父母等者。此是外计父母于我有恩。女人能生养故。牛于众生有功故也。   经云无有信等五法者。谓不信三宝谤方等经起大邪见也。   互明与夺者。此夺下与。故云千倍也。   经云知方便故者。皆为众生而作方便也。   出是出苦味者。谓出三界之苦。离集味者。谓所离烦恼也。若准迦叶领解意。领于无作四谛道灭等。今从喻说且云出苦耳。   初明空平等二辨知见者。知见即是能知能见。平等即是所知见理。故上文七善以慧为名。为成三品能见也。   即寂而照者。平等空故名之为寂。能知见故名之为照也。   即空而有者。空平等故名为即空。能知见名之为有也。   与今互显者。上文即事而理。今文即理而事。以互显不互同证初地耳。   理同能异者。即是前之三心约能缘境边得名。后之舍心约所缘理为称。同是初地。故云理同也。   戒定之果同在初地。证成理同而戒定异。又前戒定要假慧断。或若无戒定慧亦不成此亦如是。若无前三亦不得空平等也。故以约能知见等。证所知理也。   不见父母等者。谓舍心成就一切皆空。故云不见也。   次譬如虚空者。重引人法二空为譬也。   经云诸法空故者。即是一切依正皆空也。   大品广空而略性等者。性谓佛性彼经约般若荡相多明空不明佛性。故说十八空。空于有也。此经以示众生有佛性。故说十一空。皆证佛性理也。   总其二经互显其美者。此性显彼性彼空显。此空故也。   冶城云前六空是互无空者。由内空故无外空。由外空故无内空等(云云)。   开善皆是理者。此释犹当后分次第修行。复非今家所用也。   初六是假名空者。谓有内外故也。   次二是实法空者。性空等也。   次一平等空者。即第一义也。   次二佛果空即是空。空大空等也。   前八是破病空者。今引用对四悉。此释有当故引用之也。   通方融治者。一一文中皆是生善破恶入理。岂同他人分张之说也。   私谓经论不同者。经谓诸经论。即大论皆具。   四悉该括渐顿者。五味四教等一期摄尽也。   谓冶城于文为得于理为失者。文中有互无之言。故云得失所空之理。即是互失也。   开善于文不便者。不应知有为空时。例知无为亦空等也。   经云观内法空是内法者。内外俱空故。由内空故能显外法。一切有为邪执常乐三宝等皆是所空。由外空故同显内是所空也。不在二空显中道一体也。如内外空内外之法。皆是有为能空。此空同成一空也。   既无内外下。即是绝待之空也。   佛等四法者。一体三宝及于佛性。皆离有无显于中道也。   经云见生死无始者。见只是观。观于生死。生死无始全真如。是从真起。或即真如无始全生死。是能观二始本性清净故空也。   远讨其根者。观无明也。   初无来处者。无明无始也。   始破无明者。真如无始名为始破无明。无始故云明无也。   无无有始者。上无字是空。下无字无有始也。   一云破性说性空者。谓自他等性皆空也。   中论两不之义者。中论明八不释中道之义。今明二不即毕竟中道也。   此寄有以明无者。此业有即不有。故云不见作者。无有宰主谁论有报。故云寄有也。   寄无以明有者。无不定无。故善恶之业亦不亡也。   此是凡小所迷没处者。谓三藏菩萨以同凡故。小即二乘沈空之处。名之为没。今空空其所空。故云空空也。   非是即实智者。双非上两境有是无。故云非是是也。   若直空境空智此犹是偏空者。只得所空能犹未空故成偏也。   若将空空乃是圆者。将于能空来空所空。二空体即显于中道故也。   空犹未妙者。虽是所空犹是偏故。更须能空来空此空也。   遣破惑情者。即破于能空之智。恐执此智故云遣破。情谓情计。计有能空今空此空。故云空空也。   理无并照者。境智皆无也。   遣义可知。智亦须遣也。   将有漏空轻无漏空者。由多执重故以轻之。即是互直轻重以为二空故。   非二乘所及者。如经。结非二乘所得空空三昧等文也。   经云通达小分者。即是初破一分无明。乃至等觉犹有一品。犹如微烟对多为言。故言。少耳。   经云况复余人者。即是前之两教二乘及偏真菩萨也。   色大故般若大者。大是空故以智称境等同虚空。故云大。故引释论证成此空。事即是色。理即般若也。   真谛空者。今对三谛立此真。此名真。即毕竟空体。谓一空一切空也。   俗谛空者。一假一切假也故第一义谛。故一中一切中故云内外俱空。即显双非也。空虽十一不出三谛。随事立名理只是一也。   生死俗谛空者。即对涅槃得生死名。涅槃无种生死。故云空也。   不见元祖者。元谓本元。祖即始祖。祖即能生。生无明故。无明无始全法性。是故云不见法性无始。生无明故今无二始。故云空也。一空一切空。即三千世间百界千如无不空也。   后叹文者。即是然空空文也。   空故是是者。此不思议空。能空偏真之是。故云是是。   假故非是者。此不思议俗能非思议之是。故云非是也。   若双若只若三若一等者。双谓空有。只谓单真。三即内外霍非。一即第一义空。皆涅槃空也。   经云虚空等地者。等取如来地佛性地也。   即是前离后得之意者。如经无有滞碍即是所离。譬如虚空即是功能也。   知见广远良由空寂者。即横遍竖深无非平等。故云寂也。   即寂而照者。由平等故名之为寂。由知见故故云而照。知即是智。见即是眼。五眼能见。知谓所知也。   即照而寂下。更重生起以论寂照不二故也。   此法奇特者。只是知见之法也。   行即是心者。心谓缘境即所缘。心即智。智缘于境。境智不二故也。   性即是内者。性谓不改十界性也。   相即是外者。揽而可别十界之相。具如法华释十中明也。   经云若众生心者何者。前心约智。此心约境。即是五阴国土二种世间。故云众生也。   若根者。谓上中下四教根性不同也。   若禅定者。谓世间禅。出世间禅。王三昧定也。   若乘者。谓三乘一乘及五七九等也。   若善知识者。具如华严。善财童子求众多知识。若是善知识。魔即非知识。   若持禁戒者。具足五支事理诸惑也。   若所施者。称法界施檀度摄于六等(云云)。   经云不食盐肉等者。外道所计谓过世等所制也。   三知共行者。谓常无常行二边双游。故云共也。   经云见诸众生修善业者。即是约世间因果释也。   经云现世受报者。即是重业轻受量人造恶必合堕苦。以犹改悔其业则能受于轻报。若能达此业者。甘心受之后当无咎也。   经云五眼所知者。眼即是见云何名知。知见一体只是互举耳。   第三明四无碍智者。前之约十三。八种通于因果。此之四法果上之用。唯约如来故也。   分别了亮者。即是辞无碍眷属流类故也。下三例然。皆有流类也。   经云不名菩萨者。不名住空平等地菩萨也。   眼有清净四大者。眼如蒱桃埵鼻卷月刀等(云云)。   经云及诸菩萨者。前三教偏菩萨也。   二开昔权者。即是施开之开非谓废开也。   经云声闻人或得一二者。约昔教得也。   经云而汝复问者问正当其机故也。   经云有所得者名二十五有者。若无所得。得二十五三昧。证大涅槃也。   大乘小乘者。以教对教故。   经云名十一部者。小乘无方广部故也。   方等三藏者。以部对部也。   经云有所得者名生死轮者。即界内分段界外变易。二种之生死轮也。   又云永断一切生死者。二种之生死也。   经云永断五见者。即是界内外二种之五见也。故迦叶云。自此之前。我等皆名邪见人也。   菩提二乘者。菩提即宝所。二乘约化城也。   经云讵有讵字(渠据反)讵犹未也。谓未知词也。汉书讵有其人也。   经云更为大众者。迦叶意云。我上因文殊请非为不达。今为未得者重请。故云更为也。   一一并前释上后释下半者。如经本有本无等二句。若有沙门婆罗门等。是下半二句。上半无得而得三世有法斯有是处。下半得无所得三世有法无有是处也。上半即生死涅槃相对。亦常无相对。下半常住佛性三世有法无有是处也。若论上半昔有烦恼今无烦恼。三世有法斯有是处。若论下半本无涅槃今有涅槃。三世有法无有是处。如来涅槃非三世摄。若谓菩提有去来。今无有是处也。   须望下总释之意者。常说无等随缘不同也。   经云有无量下是本有。现在无有下是今无。本无般若下是本无。现在具下是今有也。   还是本无今有者。本无于常今有于常。此是有无不遣难也。要即本有不有本无。不无双非此有无。故云三世有法无有是处也。   非有说有者。如来元无烦恼。为众生故示王宫生。说有烦恼。   今无涅槃者。昔日之今为众生故说无涅槃。今有涅槃即是非无说无。不得而得得无所得。   若天魔梵能解此者。无有是处也。   经不能破坏四魔者。初三十四心断结之时。但分断烦恼魔降于天魔。未破阴死二魔也。   经云初得菩提者。如法华寿量。最初证得以有钝根声闻弟子下即是今无涅槃。指昔日之今也。   本无利根人中象王者。约今日之本。若有沙门下是今日之今。今有涅槃还是昔时之本。证得非谓去来之今。故无有是处也。   谓昔有恶者。本有烦恼名之为恶。今则有善者。今有涅槃名之为善。上半作恶。下半作善也。   二乘作真俗不一之见者。本有烦恼名之为俗。今有涅槃名之为真也。   菩萨作三谛各别之见者。上半具于真俗。下半即是中道。   文殊作三谛相即之解者。无得而得真即俗故。得而无得俗即真故。三世有法无有是处。真俗即非真俗。真俗即中也。   亦是四门四悉等解者。上半即三门下半即双非门。上半即是前之三悉。下半即第一义悉故也。   当知其义遍一切法者。四教四门四门四悉。无不摄尽也。   欲许诸师一一皆是者。以真谛故。是俗谛故。非不得八种释意。故一切皆非也。   四出则四是者。此偈四处出之。上下皆显佛意故也。   经云轻罪说重者。如小乘四重大乘十重。六罪于小为(三本毕)。   ○释梵行品之三(三末初)   经云世间知者我亦得知者。问意为与世间因同。为与世间异也。   次问世间不知我亦悉知者。谓凡夫外道等不知佛性。唯如来知也。   经云不见不觉十二部经等者。皆约今经大乘十二因缘。即是佛性三道也。无常四倒。如四倒品八倒等也。无作四谛三十七品等。皆明佛性。故云不知也。   经云当名菩萨者。即名字位中知也。   无始无终者。无明无始之来有故名为无始。尽未来故名曰无终。   同于横计常断者。计有始终。即是于常。计无始终。即是于断也。   为破此始等者。双非前后二解。皆无始终同一空理故也。   经云是为虚妄者。不信世间因果。说言无道等者。即不信出世因果。菩提是因。涅槃是果故也。   谤法名谤诸佛者。法是佛师故云谤佛。以法常故诸佛亦常。既谤诸佛亦名谤僧。即是不信身中一体三宝。是断善根名一阐提也。   今谓初半行如前者。如前他人分文也。   经云善拔众毒箭者。拔于见思无明根本之毒也。   喜之所离者。离于二种生死也。   喜之所得者。常住涅槃故云其露也。   叹大舍者。谓得涅槃之乐故云不生也。   以戒为本者。由持戒故得自行果。由慈悲故。故能化他也。   法尔故也者。菩萨之人皆因持戒。从因至果成于菩提。故云法尔也。   经云菩萨悉能知见觉者者。即是得空平等地。   菩萨亦应不知等者。难意既同世间云何能知也。   经云有何异相者。既不出世间云何是异也。   经云如是菩萨亦同世间等者。即是名字菩萨未能修行。故同世间也。   不一向同者。犹闻经发心虽同而异也。   经云不为四风之所倾动者。具足应云八风违顺等境。今举违边。故云四耳。   经云是名菩萨所知见觉者。谓相似分证位中菩萨也。   为有如难陀者。难陀为生天持戒缘起。广如诸文也。   是五戒律仪等者。等取二百五十大乘等。戒皆以涅槃心修不见能持之相。非谓不持名无也。   有三譬者。譬自知好丑。即是譬教能持戒也。二譬功德增长即是生善。三譬破戒功成即是灭恶也。   俱求当果者。持者远求涅槃。破者近求人天。故云俱也。   已构得苏者。谓修得善报出世因果。世间之寿名之为余也。   展转深入者。始从名字观行。乃至分真能见佛性。名之为深也。   然五受根中者。五谓苦乐忧喜舍。彼人具对四弹得名即乐浅喜深。今同四禅支即喜浅乐深故也。   五法佐助者。如相助三品有个五法。五盖五见等。从所离得名也。   涅槃非五者。涅槃从所断得名实非五也。   一无所用者。破戒之人无有法器。不能受持于人天之道。世间无用故也。   今诫人师者。谓五种法师也。夫为师者。今他所轨长其善根。弘持此轨经令得入位。故以诫之也。   名为轻躁者。即是无于大乘之空。乃至前之两教。犹是轻躁也。   不求果报等者。无大乘慧。无出世之报也。   是处非处者。是时名处。非时名非处。   事须适时者。众生机宜须请不请等。亦非相乖也。   先列十智者。如经。若欲受持者下为智也。   次劝净心者。先当清净其身下。是也。   初今言自他者。于十智分自他也。初持复说为他。   涅槃宗体行教用果等者。如经中说佛性为宗。秘藏为体。大乘为行。行谓能乘从因至果。方等为教。四教不同皆知佛性。解脱为用见佛性理名之为果。   两途并使三业清净者。自行化他也。   十念八念者如出出入息死想等小乘意也。   有怀恐怖者。六念功德能障怖畏也。   生天是自果者。且约世间之天以说天也。   有近果远果注云云者。近约初住。远约第一义究竟天也。故文云我亦有分等也。   三意知法下释众德者。若依列章先释十号。后释众德。今从列章之后遂便略释也。   还以前七善为释者。谓梵行初释七善之文。如经以知法故已下天。是还将此七法释前法诸文。以知法故名大沙门。以知义故大沙门。以知时故名大沙门。乃至以知众故名大沙门等。取人中象王人中牛王人中龙王等。一一皆以七法释之。乃至以知法故名大施主。以知义故大施主。乃至以知众故名大施主也。   经云以知众故名大法师。即是知尊卑十法界不同。展转为尊卑。如前释也。   小乘偏道皆非法师者。谓非大法师亦得名为小法师也。   如如而解者。即是智能契境。故曰如也。   如如而说者。境来发智。故曰来也。   说我所解解我所说者。所解即如。所说即来故云如来也。   此中但云应者。以应义多故后一名供也。   前煞贼兼不生者。谓不生等皆须遍界内外为不生也。   前就脚足释者。足是行也。以平声呼之。   后就满足释者。以去声呼之故也。   而能生明及以无明者。谓能生善灭恶也。   辨于高胜者。谓佛过于九界之上故也。   虽出生死而亦不舍者。此即高而下常入生死。应于众生。故云逝也。   即是道品者。以无作道品为善知识也。   梵名路伽惫者。惫字(苏界反)惫者病也。   以四种释法者。喻说生老病四等法也。   野干下注云云。取耳尾耳头等。以喻说生老病死利钝不同也。   广如止观记中不言独教者。教谓说也。缘觉不说法。故不云也。   复言他觉者。于他有觉也。此与觉他同故。斥云烦矣耳。   此恐不尔者。不是彼此之异。以梵音不同也。   一破烦恼者。约能破惑尽也。   二有功能德者。如经成就善法也。   三功分别者。任运达九法界机缘解不作意也。   四好名声者。声遍十方也。   经云吐女根故者。能于无量劫不受女身。吐谓除也。   经云见佛世尊者。若能如是念佛。于四仪中。一体三宝常在心中无差别故也。   经云上座长老者。谓非少者为长者。即上座中长老也。   经云终不自为者。改行六度四等。即他是化也。   无为心者者。无为语通故非常住。即是自行已满。故云无所作为也。   二果报无记者。谓修因自然而得也。亦名清净无记。无记如来如前释也。   不求果报者。不求二边之果报也。   生界者知俗者。重约三谛。此诸无心皆约圆释。圆因成就无非妙境。无非三谛。今遂名便故以重释也。   能令众生得现在果者。若论圆修即生未得。今据初心求于果理从理。起行观行。成就亦得果名也。   藏通能得现果者。取即生三十四心断结成就名之为果。通教七地虽留。或润生一念相应断余残习。约得果名非是究竟故也。   别教上妙而非现果者。取证道同名之为上。修因长远复须改。观教道判位。登地之时犹经二祇。故非现果也。   唯圆上妙等者。境观皆圆。亦有一生超登十地之义。故云现果也。   经云为作舍宅者。即是大涅槃舍三德具足也。   经云无归作归者。令归一体三宝。是所依境也。下之所列皆是事境。约大涅槃修。无非三谛妙境之法也。   经云诸佛圣僧者。诸佛出世之僧一体具足。名之为佛。非为诸佛名僧也。   圆僧是正直法者。法华云。正直舍方便等一体三宝即是圆僧也。又事与理和。亦名为僧。故云圆也。   经云无所受取者。为无上田不作福田之想。心无取着也。   虽无形色而可护持者。此是大乘戒以心为体。心无尽故戒亦无尽。故云护持也。   经云不破不漏等者。十戒之中似律仪。第二篇等不杂。即诸篇杂戒也。   而有无教者。斯云表无可诠表故。旧云教无教也。   并是诤论者。具如下文二十三双诤论不同。文云皆不解我意等也。   经云譬如大地下总有二十譬。皆约圆释。地能生万物。如戒生诸功德。船航如戒。能度二死大海。璎珞能庄严法身。大性如此。贵施戒为最上。大海能具一切善法灰汁能净诸垢等(云云)。   经云得须陀洹果等者。此约大涅槃心修。皆知常住且证小果菩萨能证得故。故云我亦有分今为利生。以戒为本也。   经云得阿耨菩提我亦有分者。此正依大涅槃修。皆为菩提也。   经云深观此施者。以施为法界故。菩萨摩诃萨凡有所施。能令众生同得无上佛果。故云深观也。   经云不能庄严四部之众者。今修圆施以定慧力故。能庄严比丘等即道。四部人天龙鬼等即俗。四部等以施之也。   杂华者是华严者。今且依经为证。谓华严中菩萨行愿众多不同。名之为杂也。   通念此世天境随义别立者。世谓四天王等。今观界内诸天。即是界外第一义天。故云随义。义即是圆。四天王等。即是约处为境。方便之果亦得名天。未免无常。以涅槃心次第而修。故云我亦有分。为求无上第一义天也。古人直云当果。不云世天故云不尔也。   经云譬幻化者。今观诸天皆如幻化。唯圆是实故也。   此卷叹经生善后两卷能灭恶等者。还同卷初分章生善净净文也。不净非净不净等。在后灭恶文中故也。   大乘方等当机故胜者。不委他人当何等机。今论当机有其二义。一者正当机说。二者此经被于末代。令知常住故云胜也。   十二部中未必有涅槃者。未必有开显之涅槃非无大乘也。   一能发心者。发圆菩提心也。二受生死苦者。以有悲故。能受世间生死之苦。安然不动也。   七能称量生死者。只于一念能称量十法界轻重。何等众生生死重。何等众生生死轻。轻者易度。重者难度也。   如世间事等者。如幻术法下人所作令上不测况复余事。龙能致雨等皆世间不测之事故也。   实非是数者。一不定一。三不定三。非三非一。故非数也。   无有人教者。正因之性从理而得故云无教。虽无人教还是自教。如经而能自发也。   明佛性者。如法华中相似位人。唯独自明了余人所不见。故云自发也。   流入名进者。心心趣解脱。念念入法流。故云进也。   经云生死无量患者。过患不出二种生死也。   经云如三禅乐者。菩萨能达世间之苦。即大涅槃如三禅之乐也。   无非正道者。能烧所烧全是法果。达烧无烧。故云正道也。   与止观发心意同者。依境发心拔苦与乐。一心之中三谛具足名不思议。   止观安心意同者。皆以法界而安至。心于生死而不动。名之为止。了生死即大涅槃。名之为观。生死涅槃无非三谛。故云不可思议也。   三谛上障者。障即三惑。惑即是塞谛故名通。故与通塞意同也。   亦似大慈者。谓慈能与乐。拔地狱苦与涅槃乐也。   宅譬中道者。即大乘家也。故法华云。今此三界皆是我有。其中众生悉是我子。心佛众生三无差故。有机则应。犹如于旋机谢应息。名之为还。虽有去来不出三界。喻之如家也。   真正悲心意同者。前云发心且约自行。此云悲心约化他边。此之二种左右说耳。皆显不思议理也。   知涅槃近不退取小者。谓二百为近。宝诸为远。圆修之人发足。即是宝所之路。故云不退。谓念不退位不退。即三不退义也。   与止观道品意同者。无作道品是菩提因。始自念处终乎正道。枯荣不二从因至果。故云同也。   次位意同者。凡夫之人能度大海者。且约圆心名字位中也。   藕丝悬山一念称量生死者者。一念如丝。生死如山。   一中无量者。一念即具三千。故云一中无量。   无量中一者。三千只是一念。故云无量中一。   非一非无量者。三千即空假中非一故即空。非无量故即假。双非故即中也。   随病设药者。有常等病以无常药治。四药治一病。四病名治对转兼具等。具如止观文中也。   不为生死所害者。此亦与止观安心意同也。   此约三谛报者。即是观行位中。初托圣胎安忍强软。不为烦恼所乱故也。   说嘿明不可思议者。自行故嘿。化他故说。   与通塞意同者。说即是通嘿。故即塞也。   身等注云云者。应云具足三业远离。如经。及与主主即心也。   破法遍意同者。能破三业即遍破三障。犹三德理。相似位中能如是破也。   经云以有为性异生异灭者。生即灭故。故异生灭。灭即生故。故云异灭。今观生灭皆非生灭。生灭不可得。故不思议也。   此与止观中离爱意同者。圆修之人欲入初住。能离法爱。故不着也。   又生来生灭灭不能灭者。灭即非灭故。灭来灭生生不能生者。生即非生故。故非生非灭。犹入中道也。   不存其相者。能灭所灭体不可得故也。   经云及受持者者。即是能弘持人。如前一十三种。皆名不可思议也。   多犯戒则灭者。还是自灭身中一体三宝。轮回生死。名之为灭。非谓能灭涅槃常住之法。故也。   经云云何言灭者。意问前文既云修五行者。佛法未灭。故以有无难之也。   七日之时与佛无异者。此亦且约灭后。诸文不同也。   灭是不灭者。本有今无。不灭而灭者。本无今有。非灭非不灭者。三世有法无有是处也。   经云内法者者。内谓佛性涅槃之法也。   经云共法者。谓三乘共也。不共法者。谓独菩萨法也。   经云何等未来事者。所谓下释出世间有三事。故藏其七宝。一为谷贵。二为贼来侵国。三为值恶王等。用此赎命。涅槃秘藏亦复如是。为未来世诸恶比丘由如恶王。畜不净物由如谷贵。为四众说乃至世典如贼来侵国。为此三事说诸或律扶律说常。名之为宝。用赎常住慧命被于末代。若无此宝常住则灭。故以天台大师判。此经名为赎命重宝。即其义也(云云)。   经云调柔易化者。迦叶佛时出于净土。非是恶世。无破戒人。故不说此经。于法华中入灭醍醐体同。所以不说须也。   经云若有众生我见无我。广辨今佛非法之相。五浊世时。故说此经也。   经云佉陀罗火者。与前文炭语为异皆未见正翻。翻炭之与火。或只极热之义耳。   经云我亲从佛闻如是义者。即是。   生其过。若无此言佛法不灭也。   经云若佛初出得菩提等者。此六双中一一对辨前之初出是鹿苑意。故云不久。后之初出是峰场意。故云久住于世等也。   经云着憍奢邪衣者。谓野蚕绵衣是上衣也。   外国以用染毛者。此华赤色用虫和之。所以故制也。   如迦叶品明者。具如下文二十三双。诤论中说也。   ○释梵行品之四   阇王是实逆者。权之与实二义俱通。若一向实还须有权表引实者。若作权即是为实造逆者。示同于实也。   现灭逆之方者。方犹法也。现此方法令后人不造逆等也。   梁武不见等者。意谓梵者是净。前已释竟。何得更有造逆之事。文非正说。故云容品也。   具十恶因者。喜行煞戮即是身三。具口四恶即是口四。其心炽盛即是意三。故云十也。   经云唯见现在等者。只现造恶因不见未来恶果也。   经云心生悔热遍体生疮者。谓生信心大机动故。大论云。如人有疮毒则得入譬于信也。   若尔者。法华为清净众来至涅槃。其心始发何耶。答前虽在会机犹未发问于凡夫。即是障未除机未动之句。今经即障除机动之句也。   经云以种种药者。此是世间之药。不能治出世之病故云从心而生也。   一往亦例者。如汝问也。二往不同。善人一向不劝作恶。若起恶者。自是本心耳。   恶劝不受者。此之六臣。或是大权方便激动也。   一臣来朝白者。因朝故白。故云朝也。   经云无有黑业无黑业报等者。此师计断以论涅槃也。   经云地水火风等者。此师计常见以为涅槃也。   经云髡树者。髡字(口昆反)广雅髡截也。   或言法界用者。示有破恶之用也。   皆是圣人权谋者。宜权现权宜实现实不可定说也钦婆罗是古贝衣者。即白叠上衣也。   一兄二父者。谓冥显二缘。兄即耆婆。父谓冥告。于空中声也。   翻为固活者。其病难治。名之为固。能治必死之病。名之为活。   庵罗女之子者。即是奈女云所生广出他经云云。   经云名真婆罗门者。婆罗门此云净行。离于二死得大涅槃。故云安隐也。   经云为众生等故者。即是行菩萨之行。余文属止善也。   非谓东宫不得安眠者。国主既崩万民不安。谓未得安眠也。   经云所不能治者。是世医故不能治也。   以望上者。上文五德约阇王未受耆婆之言。但云四种至。下文父王中空劝受即成五也。   经云有白法者。谓造罪名黑法。今云白者一约不作二约能悔。故云白也。   经云惭者着人者。见我犹显悔。愧者着天者。天见我屏罪故也。   经云水即为清者。为字去声呼。   经云一者恶富者如有象马种种等。二者善富者即金银种种等。   向人说过者。虽未受劝前对六臣处处说法。已是发露也。   而未信者。谓自鄙耻不敢见佛。故以下文父王亲劝也。   经云迦摩罗病者。即恶癞病也。   经云诸佛世尊所不能治。据现在未有信故也。   经云一阐提者。王有信心生善根故也。   字悉达多者。果中谈因。今经论佛也。   此翻成利者。亦云捷疾等翻名不同耳。   经云如罗睺罗者。既以一切大王。即是罗睺罗一切之数故也。   经云实语净语妙谓语等者。将下诸语转释实语。皆称理而说。名之为实也。   一明知根者。谓上中下不同也。   经云菩萨僧者。谓五十二众。来至此会。同皆闻常。名为菩萨也。   有无即二谛者。此是含真之二谛。真俗为俗。中道为真。亦是开合之意耳。有漏无漏即四谛。谓是先无作四谛。前三是有漏故也。亦云苦集是有为有漏。道灭是无为无漏也。   十四不相应行者。谓众同分无极想二定命等(云云)。   十四种色者。五根五境地水火风也。   此之两舍只是俗谛者。即是含真之俗谛也。非色即真。故云斥云岂成中道也。   经云若断若非断等者。此约境论即无明三道等为三谛也。   若世出世等者。世谓世间苦集。出世即是道灭也。   若乘若非乘等者。谓乘三乘一乘。非乘即人天等乘例诸释。但作三谛为成复也。   自作他受是空出假者。菩萨之人出假之时作依作正。皆为众生令他受用。故云他也。   经云答言下悭贪嫉妒乃至放逸等者。皆是从本而说天主见佛以得初果故也。   经云阿那邠提者。邠字(鄙呈反)梵言也。正云阿那他摈荼陀。阿那他此云无依。亦名孤独。摈荼陀此云团施。言此长者。好施贫独恩以名焉。   经云判合智者女人者。古文眫同判字(普旦反)说文云。眫半体也。周礼媒氏掌万民之判。郑玄曰判半也。得偶而合曰判。丧服云夫妻判合是也。   经云淫女莲华女者。淫字(以针反)说文云。淫私逸也。小尔雅云。男女不以礼交曰淫也。   佛心平等者。犹如明镜有形必照岂择端妍也。   经云鄙悼者。悼字(徒倒反)楚辞云。君子所鄙王逸曰鄙耻也。史记云。鄙陋也。悼者诗云。躬自悼矣。传曰悼伤也。言秦晋谓伤为悼。悼亦哀也。   双结两事者。一佛法将。二必招苦报也。   父王得道者。频婆娑罗王临终之时。以获阿那合果故也。   经云佛弟子大目连者。举弟子以况于师也。   经此人有三逆罪者。举多况少。王只有一罪。仍不见佛也。   经大王畜生见佛者。举畜况人也。   经菩萨尔时以忍辱力者。举因况果也。   经云愿善思之等者。上来所引一十三事。皆因见佛而得罪灭。王今何独不去故。云思之也。   ○释梵行品之五   经云见阿阇世闷绝躄地者。约机论见王犹未来经家叙经意也。   经云当为是王住世者。有其二意。一者为王未见佛性谓佛入于涅槃故住。二者或为一切众生皆言如来入于涅槃故住。若有见佛性者及五十二众等。虽知如来唱言涅槃。以知涅槃即非涅槃常住不变故也。   即是通为一切者。为一切众生未得益者。别为阇王。故云唱住。亦是从广至狭也。   经云汝未能解者。未解如来多含之意。故以六重释之故也。   又说理内众生等者。应以六即判之理。即佛性故非众生。乃至究竟皆称无为也。若论事解至于佛果。犹名众生故也。   发心与未发不同者。谓如来密语众生不知。亦是显阇王。是权引实之意也。   经云阿难迦叶等者。如上第一经文。由待阿难迦叶未来人及阇王。阇王若不来后宫妃后即不得来。后既不来。城中一切女人亦不得来。故云为也。   经云八法所不能污者。世间八风违顺两境文已不染。故云不生以见佛性也。   岂可定作浅深者。如来密语遍起众机。岂同诸师八地登地说邪。故以斥之也。   结叹不思议者。如经佛法众僧下一体三宝从因至果。皆是密语不思议也。   先治王身然后及心者。以由心故令身造逆。若单治身罪则不灭。故云心也。   经云郁蒸除灭者。此约显机冥应机中论灭也。   经云是先无根者。根以能生为义。此是本有之法中道光体。无有能所悲热非冷等。皆双非也。   经云非青黄赤白等者。犹于光体。欲众生下约光用也。   经云将为大王者。将犹当也。此光用能令大王当除心身病。故云将也。   经云亦见念耶者。意云我是地狱极恶之人。如来亦见念耶。   或进或退等者。进谓取于六住菩萨。退取外凡及六道等。又一向退不取菩萨。故云不尽也。   七方便根性者。谓人天二乘三教菩萨。皆圆家进修之位。机发先度。故云偏重也。   真解六地者。或云地只是住。古人多分将住为地。住为地。住为能依地。是所依故。   二云似解六心者。谓六信之位也。   经云不观种性老少等者。谓是如来入月爱三昧。能观众生。上中下根三品不同也。   经云修习涅槃道者者。王今正是修习涅槃之人。故现光照也。   经云诸善根本渐渐增长者。此约智德圆也。   经云所有烦恼能令渐灭者。此约断德成也。   经云何况大王非一阐提者。王今已生惭愧。机能生信心。以况无信如来为说也。   二根缘感佛者。谓冥机冥感非宜非犹法身应也。   善不可生者。约现在断善不生也。   而为说者。或当来得益也。如因地倒还因地起因谤佛。故后得发心也。   譬无明心者。夜譬无明梦譬于心。夜而复梦。都无所知也。   过去少善者。唯有五戒微善。感得此身现未都无。故云少耳。   将颓不久者。此之报身当灭不久。犹有可救之义。故将也。   夫爱使黏腻者。触境生着故。   在口为服在身为涂等者。口以是恶复涂于身。身口极恶不过贪欲也。   纵毒在口者。夫言谤不皆从口生。说无因果。断大乘命。喻之如毒也。   以恶自高者者。准前文意。既云贤圣自高者。若是善人自高犹名万生之树。今既极下阐提。故云枯树也从枝至枝者。不得其本攀附枝叶。舍有着无舍无取有。乃至绝言见等。故云舍一取一也。   沉水没泥者。即是人与弥获俱共没泥。何者以因疑故起于无明。疑心不了。即是无明。   复论轻重者。界内为轻。界外为重。或相应为轻。独头为重故也。   高山譬失戒者。三学之中以戒为本。故喻如山高而不动也。   树林譬失定者。定有枝林功德于犹如众树。故以喻之也。   应有四乘者。象喻最上佛乘。余配三乘。正法华中亦有四乘之文。故云文略也。   齿发堕落譬边见等者。齿发计有即是于常。今复堕落即是于断。故云两边等也。   狗为信首者。以持狗戒生于邪信。求于邪果。名之为首。以信为本。如头枕狗也。   故云携手者。信手欲生邪念寻接即见。以邪手接于信手故断善也。   譬多爱人者。女人本是爱心而复被发。发即喻多也。恶中加恶猾如被发也。   经云多罗树叶者。即是蒲蔡之叶。以为衣喻以无耻也。   去坎就离者。离者明也。谓失善分明也。   又离中属虚虚者。无善也。   诸恶向重者。既断善根。恶业堕苦。故云向重也。   而昔善方生者。现善既失当实未生。今取久远正因不断为当耳。此之三解皆同为机云也。   三下至自有恶机感佛者。正当今家释意。取极恶边机能感佛也。   头蒙尘土者。蒙谓覆也尘即四住上复加土。故五住所覆也。   残缺善根者。过去五戒犹是好车。今既断善根如乘破坏正因不尽义之残如也。   立望感应者。机中论应也。不得善根断善尽也。   时言夜者。夜理无明极重故云最下品也。   亦十二我见者。十二因缘一一执我也。   十四谛出华严者(未捡)。此文中略不具足也。   感应道交者。正因之性与法身同义之论。交机中论应也。故云俱也。   曳皮革譬失戒品者。戒如脚足持有所到。今既手曳即是不持。故云失也。   于如枯皮者。戒法既尽。定慧亦无义之如枯也。   圣人所弃者。世间之善不免无常。故云弃也。   是啖肉兽者。以邪见啖于正见也。   独一无侣者。谓不修出世之因。无有出世之果。独如沙门独行也。   亦未生善者。未有善因可生也。   寒凝结譬痴者。寒以是痴更加凝结。譬极重三毒也举体斑驳即身业者。皆是极恶之相故也。   先检根缘者。感佛之机为瞻病人。故云问也。   七香譬七漏者。夫香令人贪著于是起过。名之为漏也。   经云觉身细软等者。皆是邪见不正之相也。   唯见三毒者。如经石冰喻痴。火喻于贪。沙喻于嗔。既是三毒。即是生死之源。名之为说也。   遥指将来者。犹正因不绝久远机生。即应故云来也非佛教所制者。任其造恶也。   使到譬复更感佛者。犹乘过去微少善根。名之为更。现世未发。故云善既不生。待于未来云我事未讫。后先施人天戒法云未合。合药非是大乘本有常住教也。   唯合后雨等者前文分有四。一断善。二根缘感佛。三善不可生。四而为说法。故今合后二也。   若即事为言者。据现在无过去亦尔。尽未来不生三世为事。   方将远望者。方于法也。正因之法久远后之后义之如生。故云有也。   经云寻知捉发者。发喻正之性。如来往三途救喻之如捉也。   经云如是二语者。一闻瞿伽离堕狱。二复闻须那刹多罗灭故以生疑。若我见佛罪灭等不应更有堕狱之人。若其不灭使有灭罪之人故也。   经云瞻仰如来等者。即是灭罪之相也。   别唤欣喜者。泥是生善之益。如经我今疑心永无遗余等。亦是破恶入理等。四悉之益也。   三迦叶腾述者。腾阇王之疑述如来之说也。   四王献供如文者。例前过时只供香华等。不复献食也。   经云无诸善根者。若论善根通于无漏。今且约方便善根。故云似也。   无道前智慧方便者。若论道前初住已前皆名道前。乃至等觉犹名道前。今取未发心前为道前也。   四倒是烦恼道等者。谓达此三道。即是三德三谛等。无非中道圆观也。   五怨仇为一表者。理轻者名怨。极重明仇。以父母之仇不可忘也。正昔阇王意也。   经云无有一法能遮诸有者。意云阇王五逆之仇。未有少许观力能遮地狱有也。   经云种种诸恶邪见者。种种之言不生因果两缚。故云如果等也。   经云五逆津者。津字(子邻反)论语云子路问津焉。郑玄曰津济渡之处也。未有观智即是无始。   经云未得其边者。边谓边表尽法界故。近而论之。初住为终。远而论之。乃至妙觉为终也。   经云无有我作他人受果者。正是阇王自作自受。故云是有也。   经云不乐因者。阇王只有苦因。故云无乐因也。   有造业果者。即五逆之果也。   经云因无明生亦因而死者。正造逆罪即是无明因。兹放逸故云痴逸也。   经云凡夫之人乃至作二十种观者。此是约事附理先修生灭观法。故云不乐生死等也。   经云定慧进戒者。即前二十事中真似之法也。   经云无有死畏者。即是无前生死之果畏也。   一执重罪者。阇王意云。如来虽教观二十事。我今煞父不同世人必定当堕也。   故须破之者。谓阇王造罪不得定执。何者犹如仰手。仰者是有覆手则无罪。从心生还从心灭。应作无生之观。观二十事。故云破也。   众罪如霜露者。师云例尔应云众罪如坚冰。春日即能消等(云云)。   经云四阴应外者。四阴是心故不可煞也。   经云若色非色合为父者者。非色谓心色。即因于父母和合而有此身。今若煞色即不煞心。心不可得。故云无罪也。   若就世谛天性尊重者。我今为修无生观法。说云是无若依世谛说道无者。即是无惭愧人。故云父子昺然也。   诸法平等者。即一切法皆是于色若煞父者。则是自煞。自亦是色故云宁有能煞所煞等也。四大成五根也。   经云可牵可缚者。谓色有十种。唯一是色。余九是心故不可煞也。   经云汝独云何而得罪邪者。意云因受先王布施今得为王。汝若煞王即同我煞。何者王由我得。我既无罪汝亦无罪也。   混高下之心者。高谓诸佛下是阇王。将高混下同其无罪。故云泯也。   经云云何令王而得煞罪者。意云先王往日自煞五通。又是无事由得轻报。令王为国正是有辜。又不自煞。何得有罪也。   贪狂所作者。此无本心。我法尚开况王为国。故云无罪也。   此就往业善恶别论者。犹善恶业感人畜不同。胜劣罪别报命不等也。   若就施食等者。谓平等而施无人畜之殊。即是此食色香味。上供十方佛下及六道品等。具如上观记广明也。   经云譬如涅槃非有非无而亦是有者。即是离于二边。即边而论中取其中道。名涅槃体也。   经有有见者。则是计有计无之人。故有果报也。   无有见者。离于有无即是中道。又常见之人下至非有者。常即是有。令非其有边。故云非有。乃至非无亦复如是。   即是中道常常见者。下即计有无者。则受恶业故也解于无我而得真我者。以将无我煞于邪我。以将真我煞于无我。故云而得真我也。观一切法皆是邪我等故也。   若不作常不解无常者。无常即是家之用故也。   经云而作父母等。者世间父母能生色身。出世父母能生法身。皆是覆萨之义也。   作同诸佛者。谓同诸佛解于中道。常无常双游之用也。   故曰无根者。根者能生本时未。名之为无今已生信五根具足。约本为无根也。   经云悉怀众生烦恼恶心者。谓达逆即顺。能发弘誓。起于拔与。故佛印可成菩提心也。   令王罪轻者。如堕宾吒罗地狱等。   经云王及夫人者。语势相从。应云及王夫人王前已发心竟。此即夫人也。   经云即是天身者。若约在家初果为天。亦是名字位中之天身耳。   经云为众故说粗者。广如净名中云。是无义是无义语。是破戒是破戒报等(云云)。   即五悔意者。如大宝积经中。弥勒白佛言释迦如来行于苦行。我今行于乐行。何者所谓勤行五悔故。五悔出占察经中。四悔出南山忏仪。云何但有四悔。为前四文中皆发愿之语。是故但四也。今依大师行仪常行五悔得入相似。故云五也。   悉发始心终见佛性等者。肇公发僧那于始心终大悲以赴难。赴难即是见性。能度众生故也。   ○释婴儿行品第二十一   此第三明婴儿行者。唯列五行次第。合当第五病行。前现病品说竟。天行指杂华中。故云第三也。   小即婴儿行者。谓次第也。   大即如来行者。不次第意也。   能起大小等者。小谓人天之化。大即无非圆行也。   不住者譬净者。不着二边名之为净也。   呼此为婴儿行者。谓果上四德之行也。   前后赴缘者。宜前说圆即前释圆。宜闻说渐即前释。渐后始释圆也。   经云又婴儿名物不一者。即是爷爷娘娘之类。如来亦尔。随类不同也。   正取和字者。谓学语之辞。喻初半字三藏教也。   亦是互出者。意释自行皆能化他皆是圆行故。化他自行者。修偏行故也。   非生死非涅槃等者。别教初地分得双非之行也。   人中四倒者。诸外道横计邪常等也。   此亦无在者。前后皆通利钝故也。   二是半惑者。谓通教菩萨但能断界内四住。未断界外。故云半也。   杨叶譬妄常者。扬多年故。故云常也。   梵行中九品者。即怨亲中人各开三教也。   显余可解者。藏通二乘偏行菩萨等悉皆破也。举劣况胜。可以意知也。   近远互现者。谓远中论近且云初地。远到涅槃即具初地也。   涅槃经疏私记卷第八 卍续藏第 37 册 No. 0660 涅槃经疏私记   涅槃经疏私记卷第九   ○释高贵德王品   广前三行主对相应者。此释与前但增减有异。语势相似。今谓不然。何者五行约修。十功约证。何得相应。故云全不相应略破也。   光宅云同是因善者。为是何教因善。为复二乘因菩萨因。今以大涅槃修证得之果。何故名因也。   感后习果者。究竟涅槃即是报果。现世酬因名为习果报。论隔世义不相关故也。   第六功德以金心为体者。谓取金刚三昧为体。若尔若论分体何不取初功德为体。若取金心何不至第十功德而云第六耶。五行是涅槃因。犹有少理。仍不明结分果故也。   乃菩萨之位不关佛乘者。别教菩萨证道犹同佛乘。佛乘即是报果故也。   㢡劝则通者。前诸文中处处有劝。何独十德始云劝耶。   研其遗文者。谓古人所释多分疏失。故云不与经会也。   前三行乃至其文则少等者。且约三之与十。多少而论。互有修证。约其功德。同是初地故也。   后十功德非不明修者。此之功德从初地去地地明修。今且从证说。故云功德也。   一佛明十功德者。此之功德皆约佛说。唯有少多问答。约菩萨明耳。   高贵是法身者。出九界之上。故云高。为七方便人之所敬。故言贵也。   解脱摄法故如王者。分身百界散影垂形。为主为导。示善示恶。转变自在义之如王也。   经云修行如是大涅槃经者。则指上文五行也。   得十事者。得只是证耳。   直唱十数不别列名者。此约证说初地功德。皆具诸地。故不可定列十名。随有功德而立名字。名之为十也。   钝根少智者。钝根约菩萨。小智约二乘。通别菩萨未入圆常皆约钝说。利根犹有接义。亦节节得入故也深无底故惊者。于一一法皆彻实相之极。名之为深。横周法界。名为广也。   分别智所知非难者。此约菩萨不思议出假之智。二乘以之为难。菩萨以知。故云非难也。   泥涅智所不洎者。二乘之智望菩萨为不及。即不思议分别智也。今双非之。故云非易等也。   无色故非相者。非俗谛也。   无心故非非相者。非真也。   无去来今故非世法者。非谓菩提有去来今。但以世俗文字说去来今耳。   无边无中者。今既双非显于中道云何无。谓即边而中中边双寂。故云无也。   绝四离百者。约圆不思议为离也。   初功德不闻而闻等者。谓地前为不闻最浅。初地已去为闻。故云至深。今谓不尔。不闻约证。而闻二地已去乃至十地。具诸功德也。   第七第八为二周者。谓始发心为浅故也。   谓从善友生者。复为浅也。即是第九等为一周也。   今之功德名义永异者。略斥古人立周说故。失言。周者一体之上从始至终以为一周。如法华中为三根人三度而说。岂同十德。名义各别。故云异也。   经云所不闻者而能得闻者。即是初地已上二地功德为得闻也。   初一闻慧者。他人意意见有闻字便作闻思释之。今约证说。更作三慧释之。如下广破也。   中间二是闻思功用者。谓见有能断慧心之言。故云用也。   初一是本者。意谓一切功德皆从闻得。故云本也。   尚不得以别真道释者。意斥他人且作与夺。夺而言之。别教初地犹名功用。不与圆同与而言之。证道同耳。故云不得真道释也。   文明证得而作修解等者。今引十文。广破他释。作闻思修等。浅深不同故也。   而作共解者。闻思等三共三乘故。   从他闻解者。谓从地前方便位闻故也。   作思议解者。谓从地前偏真而说也。   作显露解者。地前闻思说皆显露故也。   作寻常解者。闻思等语小乘常谈也。   作差别解者。不闻闻等差别不故也。   作边穷解者。前方便教。皆约二边而有穷尽故也。   若依文者者。文谓现文五事之说。自免诸过也。   私咨下是先师重述经恐学者。逐语生迷故以出其文旨。犹参因相正在证位。以因闻故文犹监因。若知果上修因于理无失故也。   初既多立果名者。第一功德五名同是证得。故云果也。   章安置多少之言者。如前料简五行证少十德证多五行约修故云果少。十功约证故果多。二文中皆有修证。故以多少言之。故云意亦如是也。   细寻九句之文者。下九功德皆约修证也。   若寻文取义等者。文若是证义。须依文义。若是圆文随义释。故云判文也。   细像者。不实之貌也。   妙悟发解者。即是证初地。后功德自然而发。不由他悟名之为妙。法界依正尘刹互冥。菩萨于兹得自在用也。   若从他闻下。略斥他人所解也。   三谛三法等者。谛谓谛境。法是境上。所观之法也。   亦不证俗者。此不思议俗二乘不知故也。   不知真之秘藏者。此真全是毕竟空体。故名为密也。   正叹于此者。叹此界闻闻等。具于三体五法也。   经云三宝性相者。三宝之性即是一体三宝之相。即是别体。故云性相也。   如来涅槃者。如来约来即不来而来。涅槃约去即不去而去。来无其始。去无其终。故云常住无变也。   经云非有非无等者。此约真俗释双非显于中道也。   非有为无为下约二谛释。   非有漏无漏下约四谛释。   非色不色下约五阴释。不色是心即是四阴也。   非名不名下约假实释也。   非相非不相下约四相释。不为四相所迁。故言非也。   有非不有下约三有释。亦是二十五有不同也。   非物非不物下约空有释。非物即空物谓诸尘是有也。   非因非果下约世出世释。因即世间果即出世间也。   非待非不待下终相待释。以俗待真双非即是绝待也。   非明非闇下约愚智释。   非出非不出下约三界释。   非常非不常下约凡圣释。凡夫谓无常圣人是常也。   非断非不断下约凡小释。   非始非终下约生死释。   非过去下约三世释。乃至十二日缘等。皆约中道。深观三道。即是三德故也。   余亦如是者。不闻闻一句既二十句释。无非中道下之四法。乃至九种功德。皆是中道故也。   经云如是等经者。一切外道经书来至。今经皆是秘密之义也。   经云除毗佛略者。真谛小乘除方广大乘故也。   非是思慧之益者。略斥他人三慧消文。故云非也。   先提缘由者。听受为缘。真为由故也。   经具知一切乃至甚深义味者。谓开权显实世间文字无不甚深也。   假智照事者。化他之行如炬照物自了了他。功归于己。亦复如是也。   令人易解者。大论云。三智实在一心中得令易解。故分对三人耳。   是广明利益者。以明四法望前为广。今此四法有其二种四法。先约四法。后将四法转释。还成于四故也。   经二乘人远见佛道。谓开权显实汝等所行是菩萨道等也。   疑是外论者。论谓往复折微令疑得断。断即是离故云离也。   明生闇灭者。前约明生。后约闇灭。亦是智断。前后互论故也。   将三单对一双者。谓常无常为一双。三单即是乐净我等。具足应云无乐不净无我等三即成八倒。故云文略也。   涅槃四倒总别之殊者。前明定涅槃不此是总名。后云是常住不别名四倒故也。   今但互现者。如经但云。众生有佛性不云三乘。三乘佛与众生同。故云互耳。   经云若命非命等者。约十六知见命。即是见我人众生寿者等也。   十二因缘轮转无际者。谓过去无明。复由未来现在。故云无际也。   无明一念者。故起信论云。一念无明迷真之始。故云其始也。   即便得离者。谓离界内外之疑也。   经云一切众生悉有佛性者。从此已下不简阐提。但令回心皆得菩提。有佛性故也。   寄无而言有者。一切诸法犹如幻化。但有其名而无有实。由如病者见于空华。但除其病不用除华。故云无也。   寄有而言无者。虽诸法皆从缘生而无实体。善恶之业亦不败亡。故云有也。   寄非有非无而言有无等者。重释上二约有约无皆具三谛。不思议之有无也。   不可思议不可思议复不可思议玄而复玄等者。一不思议约上来不闻闻等。言语道断名为一玄。二不可思议约其五法心行处灭。三复不可思议约于现方而四论秘密。故云复玄。重重三谛重重涅槃重重依正皆不可说故着。复言若非一圆家用义消文。十德之证还同他见耳。   初领旨抑非者。谓领不闻闻等义名之为旨。其义未了故以立非难。亦是为末代示同不解也。   初文夺分便成两者。如经法若有者即是其闻法。若无者即是不闻。世尊何故说闻不闻也。   遮生灭不得作一者。恐转无是有转有是无只是一体。故以遮之也。   结定不应一者。如经闻所不闻正是二云何是一也。   至是住相者。转释闻即是住。去既未到者。转释不闻生已是生故。故不更生等者。唯至不至转释闻所不闻也。   譬中无不一譬者。谓至不至等。今但合为一。三譬不同合中。闻已不闻不闻不闻等。故云开合互现也。   一纵徴者。如经云。何复言等。意难纵云。众生未见菩萨云见。云何未了既是未了。即同不见不见即是不闻。云何说言闻所不闻也。   经云如来往昔从谁得闻者。既有于闻。闻必有师。故云谁也。   经云于阿含等者。反徴无师。既云无师。云何复言闻不闻也。   细不可见者。如极微色神鬼等色。故不可见也。   质柱一边见者。如人柱东西则不见故也。   声亦类尔者。大声远则不闻。小乘及近亦不得闻也。   经云闻已声灭者。夫言闻者皆约句义可诠表故。一字不成闻。若唤后字前字已灭故。故云何得闻也。   是为叹答者。先叹后答。如经善知一切诸法如幻等。不闻闻等岂有定耶。   非青见青等乃至瑞答者。皆是不定之相。不来而来显于中道。不闻闻涅槃之相。故云瑞也。   凡此三答三根释然者。初明叹答从此更有二答。故云三也。   答别答者。即是见光琉璃之问等兼答前闻。故云别也。   是光体者。即是中道之光为体也。   是光用者。谓非青见青等答前德王之问。闻所不闻等得益之用也。   一显诸法无言者。此光是理体之本。故四菩萨展转无言。如净名杜口等。皆显不思议也。   二寄言明本者。前第一义谛故以无言。此世俗文字故言也。   经云光明者即是念佛者。此是一体三宝。故云常住也。   经云亦有因缘者即不思议感应之因缘。涅槃之体宝不可说。为众生故。亦可得说也。   是破是立者。谓遍破遍立也。   彼菩萨是佛者。此师意如文殊等皆是古佛。示为菩萨辅佛行化。故云有光也。或云初住菩萨分证法身。亦有常光之本也。   不佛道同者。即四悉意彼此土别即世界也。但生此正善为人灭此土恶对治。令见性得道第一义也。   此佛举彼菩萨者。如经是大众中有此光明等。问此光明。即是举彼也。   迦叶亦尔者。谓亦逗常机为其生善入第一义。不说对治扶律之当耳。   上文对佛者。谓纯陀对佛与文殊论也。   而法不傍者。纯陀约无为法正论常住也。   有去来故来者。约俗谛来也。   无去来故来者。约真谛来也。   经云诸行若常者。谓理无去来。若无常者。念念生灭亦无去来也。   后八番者。一约众生即有去来。二约憍慢。三约取着。四约如来涅槃。五约见性。六约二乘涅槃。七约声闻四德。八约如来四德也。   兼答高贵不闻而闻者。谓本即不闻迹而闻。即迹而本即不闻。不闻即本而迹。即是同同不来而来。利后如是。即迹而本来即不来。即本而迹。不来而来。迷悟准此故也。   经云既蒙听许兼被诫敕者。此是经家叙意诫文。犹在下答文之中也。   一德王问广者。如上有夺纵等三双也。   二德王问证者。不闻闻等不闻是证也。   琉光问修者。既云问所不闻闻即是修也。琉光在本。本谓本土。问彼佛不闻闻等义也。   众既问广等者。有其二义故略。一者此中大众已闻德王问竟流光故略。二者随流光来大众彼已闻竟。故但略闻也。   天行任运增明者。初证住后。念念入法流。故增明也。   似如六度者。佛法幽微何能测度。今但比似约六度释之也。   此约精进许者。如经。汝今欲尽如是大乘等。即是精进也。   经云大涅槃海者。涅槃之体深而后广喻之如海。大乘即是能乘之人。从因至果。名大涅槃也。   经云正复值我能善解说者。自此之前非不善解。此约流光机未会故时未至。故今机已会。说时已至。是名善解也。   经云汝今所有疑网者。自此经前权实皆疑法华。虽破犹有未了。我今为拔文执之毒出权疑也。   经云汝于佛性犹未明了者。初地分破于究竟性犹未了也。   经云汝今欲度生死大河者。即是度于二死之河。我能作于究竟船师也。   经云汝于我所生父母想者。为是正因之子。天性相关由如父母。亦是中间处处结缘为缘因。故我于汝生赤子心也。   经云值我多有能相慧施者。此之法实由如金藏。还是子有我以施汝。故云能相。多有者如法华云。我以七宝大车其数无量等赐诸子。诸子不一车亦无量。故云多有也。又由大涅槃海故能断疑网。由疑断故见于佛性。由见性故能度二死之河得本父母。由得父母作大船师。由得父母能示正法得大实车。得大车故游于四方。从因至果直至道场。若不得车即随处而住也。   即广佛性者。谓三佛性也。   悟解一句半句得见佛性者。即约缘了二因同资正因。故云见性也。三句云何不徴起不闻不闻等三句也。   不闻闻是了因者。重释约其四句。论于三因五种佛性等。不闻是智德。故云了因。   闻不闻是缘因者。此约修德。由闻故为缘。同资正因。不闻不闻等也。   闻闻是境界性者。谓是生死恶五阴也。   又是因性者。境界性通于善恶因性也。   闻不闻是因因性者。约闻为缘因。不闻为了因。故云因因性。亦应云果性果果性等。不闻是果性不闻。果不闻果性也。   例来不来生不生至不至等者。取得不得皆约闻不闻。四句对于三因及五种佛性释之故也。   作船师此约忍度者。若不能安忍违顺二边。何能作于种智。船师化他度于二死之河也。   此约禅度者。即是首楞严定。种种示现作主作道等。观众生如赤子也。   慧施此约檀度许者。谓无作六度具足檀波罗蜜也。   谛听令不覆等者。约闻思修三慧为诫。闻若不谛由如覆器。法水不立故也。闻若不思犹如漏器。水则不住也。闻思不修犹如污器。不堪受用。故以试之。广如前引大论释之故也。   经云先自度身者。四弘释若无四弘不能化他。若生憍慢漏落生死。故以诫也。   若作别体即不能尊师者。今约一体以法为师。师即是佛法僧具也。   凡行十法结是至心者。先覆中有三。次漏中后二污中有五。故云十法也。   南方旧解者。即是南朝齐梁之时。盛弘此经也。   后两四句是譬说者。即是至不至不生生等四句。今意总是法说。夫言譬者为法作譬。何得将法譬法。故不用之也。   初四句是教相者。谓不闻不闻即是教也。   次二是证相者。此语犹略。应云行证何者不至至即是约行。不生生即是约证。以对教行证三也。   为逗三根者。此解与今家意同也。   经于见闻者。但云真谛何教中真此约中道之理。故云不闻不闻也。   摄应还真者。谓闻是应不问还真也。   闻闻应迹者。闻见常应众生也。   若能修道则闻不闻者。谓生死纷纠为闻。能断生死则是不闻也。   常是闻闻者。谓俗谛生死是常故也。   不生生是涅槃无始而始者。谓不生是无始生即是始。故云而始也。   生不生是涅槃无终而终者。谓不生即无终生即有终。故云而终也。   次约生死上云不生生是无始而始者。无明无始全是法性名为不生。还约法性而生无明。故云而始无终而终。准释可解也。   靡不该通者。始自阿鼻终乎等觉。皆有不闻闻等四句之分。取其正因皆有可生之义。非之佛性也。   安得漏作若教行证等者。总斥前诸师约法譬等说也。   非但方不会圆者。方犹法也。诸师各作一法。方则定方仍犹会得。今家三谛不思议圆理也。   兼复屠割伤体者。如前分于教证法譬等说。皆伤涅槃常住中道正体也。   又一师依于一谛以释四句者。单约真释也。   弥益疏远者。理逾远义之如疏复不摄俗。名之为远也。又如来常依二谛说法。故云疏远也。   况作二谛疣累转多者。谓汝依教二谛。今以七重二谛依经解释。故云转多也。   况作生生等三句者。如前将生生转释闻闻。但约生死涅槃无始无终。非今无生之理皆不可说。故云深也。   况作互无者。如前涅槃中无生死。生死中无涅槃。将不闻闻判于始终无始终等也。   小乘少分意耳者。但得藏教偏真涅槃。犹不得通中即空之义。故云少也。   又此十事者。谓十功德也。   而同问证者。德王从证发闻。故云不闻闻等。琉光从修入证。故云闻所不闻等证义是同故。故问证也。   千途万辙者。十事功德由如千途。咸会一证由如万辙故也。   蓬飞野外萍流海表者。谓前诸师各随已释去。理逾远俞之如蓬分飞不息云野外也。但作二边之解。喻之萍遂生死流。故云海远也。   意在通修者。谓通于地前次第之行及知常住小果之人也。   修道忽谢无所可有者。从于地前证于初地一念相应。名之为忽。证得法身。故云无所可有也。   证起惑灭者。惑即是闻。灭即不闻。故云闻不闻也。   名曰闻闻者。上闻字是常照。下闻字是随扣机生则应。故云常也。   初句明证智者。谓不生生即诸法。不生而般若生。故云智也。   次句明证理者。理谓不生。不生名大涅槃也。   第三明证断者。谓生不生。不生即是断也。   第四明证应者。谓生生。生即是应故也。   四句皆云证者。转前不闻闻等四。故引佛解兼他释以为明证也。   若事若理智断自他等者。事即是应化他为事。理是涅槃自行之果。智断一双是果家之用也。   于初证中约初功德不生生等四句。自行化他因果具足。故云无缺也。   尽涅槃海者。三德遍收也。   释二人疑者。德王流光六只一只之问。飒然自启也。   复次不闻闻是证圣行者。上释圣行皆约初地。故云不闻闻也。   闻不闻证梵行者。梵以慈悲约事。故云闻。同证初地。故云不闻也。证天行约理不闻。不闻易知也。   证婴儿病行者。谓从理起用。故云闻闻也。   闻闻是证境界者。此之境界与前稍别。前约因论。此约证论。是所观境故也。   复次不闻闻是证圆净者。约三涅槃证。初地能诤一切。故云圆也。   闻不闻闻闻等者。皆约化他应用。故云方便也。   若得此意者。若得今家不闻闻等四句。约证之意遍通自行化他之说。故云应广也。云何名如是不异意释同也。谓与不闻闻等四句。同证一理。故云彼此不可异也。   通于本有今无雪山割肉等偈者。雪山与割肉二偈前后不同。如下文云如来证涅槃等。是割肉偈与皇此释犹通今家存用也。   不生生是本今有者。谓本无烦恼故云不生。今有涅槃故云生也。   不生是本今无者。谓本无涅槃今无烦恼。故云不生也。   生不生是诸行无常者。谓生即诸行不生即无常也。   不生生是是生灭法者。谓烦恼灭智慧生也。   生生即是生灭灭已者。谓智断二生皆不能生。故云生灭已已。此约说说故也。   不生生是如来证涅槃者。不生是涅槃生即如来证得也。   生死即是生生者。此约化他能人生死故云生生也。   不生生是诸善奉行者。诸善是止善故云不生。奉行是行善故云也。   若了不闻等者。约上根之人。已入位者。即不重研。不生生等今为未了中下之流。故重研耳。   托圣胎者。初从兜率下圣人示入。故云圣胎也。   修习方便者。观行五品名为方便。相似位中通。或不生名为安住。初托圣胎初住出胎。故云闻也。   亦是涅槃无始而言于始者。已初证得义之如始也。   亦是生死无终而终者。生已尽故。名之为终也。   他有六住义者。即是十地经或云地持论。地前为四住。登地已上在二住。故云六住四住。与今意同也。   未之与不各随义便者。内约烦恼。名之为本。外约种子等。名之为末。故云便也。   于三四中者。谓三种四句不闻闻等。但难第二四句第四句生生句也。   广解诸句者。谓余三句及二四句。皆以生生遍在诸句也。   为常故生者。应一一句皆云生生也。   生若是常者。谓是真常也。   生若无常者。生相灭故。应是常者。此意云有漏是所生生是能能。生既无常所生是常也。   望自俱他者。望能生自以漏无漏俱他也。则皆不可说也。此之六句皆约理。以证得故。故云不可说也。   故言不生不生不可说者。一不生字非能生他。一不生字非于无漏。俱不可说也。   本有之难者。生无生性故也。   本无之难者。虚空不能生故也。   有因缘故亦可得说者。约不思议感应之因缘也。   事相乖者。生乖于不生。不生乖生。故不可说也。   生若无常则生复生生者。无常是灭。灭已复生。故云生生也。   复为灭者。为灭相之所灭也。   举体皆灭者。能灭所灭皆不生故也。   生不自生本取生死者。从烦恼故云生不自生。烦恼取于生生死灭故。故云不生也。   此生即常者。涅槃真常不同有漏自性常也。   经云以修道得故者。结二不生。一谓涅槃本自不生。二修道得故不生。亦智断二不生也。   未生已是有者。生尚无有自性况未生耶。故不可说也。   而复有于可得之事者。以假因缘还有于生可不无生之。故不可说。   前十为生而作因缘者。此之十因是所化之境。生机之处。除后二支者未来未起故。何者过去无明润行成业。此或业体通于四句。若是生灭之机宜作生生等。说无生无量无作等。例之可知也。   止观中释四句稍广者。彼约无生观门。大师先释佛经。后自解佛经义与经合。故云广也。   咸契涅槃无生之门者。今约四门皆是无生。故四句皆不可说也。   不解空定者。空定约理故云不解也。   具于一句作四句者。前约琉光。所问四句中问于生生一句。为难何生者。生名同故。如来释六句非之。皆不可说。今约不生生一句具于四句。不可作生生而说。乃至不生不生不可说后之三句。亦复如是也。   何可偏作一二三说者。不可单约生不生生不生生不生等。说一句即四句。故云不可说也。   若知如来常不说法是名多闻者。若具足论说十二部未为多闻。于十二部中说方等典乃至不闻闻等。诸句亦未是多闻。何者多闻即是常。嘿理含一切故。故不可说。于一念中具足三千。不可定作空假中说。亦名多闻也。   一往而言非无此义者。与而言之证义是同故也。   似如单复别通惑解者。今对他释未为定准。故是似。谓通惑别惑通解别解。约四句配之。   不生生是别或单者。约迷理无明为单也。   生生是通惑复者。具于界内外见思无明通别二。或名之为复也。   生不生是通解单者。即是界内二十五有不生。名之为解也。   不生不生是别解复者。一约见思不生。二约无明不生。具二不生。故云复也。   如此单复惑解皆不可说者。惑即三道解即三德。今观三道即三德故不可说。又约思议。通惑即界内思议之惑。别惑即界外不思议惑。通解即界内思议之解。别解即界外不思议解。故生句即结思议不思议惑。不生句结思议不思议解。不可定作思议说不思议说。故皆不可说也。   经云善男子有为之法生亦是常者。谓本于常何故无常。四相所迁故。何者以住住生。如经以住无常生亦无常也。   经云住亦无常者。住合是常独有生来异住。如经以生生故住亦无常。   经云异亦无常者。由生住法异异即无常。   经云坏无常者。谓本无坏名今有坏名。即是生生即无常亦名为灭。灭约灭尽。坏约散坏如物被坏。亦云怪。音用功之时名之为怪。用了之时。名之为坏也(丁泪反)。   其分部者。四相名常名之为分。生即常故。故云自性。如世人各自五十百年等分。名之为常。被往来迁。即是无常四相之中。皆约常无常也。   本有今无复是无常者。本有于坏今生灭坏。故云无常也。   本有生理者。谓理是可生之性犹未足。故云今方方犹当也。   兼答第六者。即是本无如经未生之时。即是无生不同虚空。虚空本无生性不得有生。今难未有生故也。   兼答两意者。谓能生他生自二意也。   各有其性者。如火有热性眼有见性。皆须遇缘火。须人绳以之为缘。眼须色识分别以之为故。得可见可生。即是破性义。意先约六难之中破其自他。共无因性。四执已竟。然举譬立。其能生故也。   是则无爽者。如前六先破皆不可说。后立因缘亦可得说。若于诸句随生着。是则有过。今已破于自他四性之过。故云无爽也。   初经家叙相。如经踊在虚空者。表证法身不着由如虚空也。   经云如来殷勤教诲者。如前说不闻闻及不生生等。六重解释广论破立。故云殷勤也。   经云始得悟解闻所不闻者。即是不闻不闻闻不闻不闻闻等故也。   陈其得解之门者。谓不生生等皆是无生之理。故云得解门。谓能通从因至果。证初住位。分得名解也。   只为不至至四句有未解者。谓中根之人犹未解也。   经云我今已解断诸疑网者。由见佛性。名之已解。故以疑网皆除。如法华。去菩萨闻具法疑网皆已除也。   次同彼利根者。合具论三根不同。今论利者。即是上根也。   此两相成者。此修净土同无畏问故令修净土。彼菩萨复同此土得闻。故能知彼土利也。   土菩萨互有胜负者。思益经云。诸余净土菩萨百千万劫持于净戒。不如此土。从且至食无嗔碍心即此土胜。又如香积世界诸菩萨等。在香树下各各获得德藏三昧。即净土为胜。若入实净土胜者。如香积各在香树下闻香得道也。若入权秽土胜者。如香世界诸菩萨等。此举双流行故云胜也。   兼遣后问者。若能行此止行二善。于彼圆即得利根开大涅槃。故云兼答第二问也。   初十行是止善者。具对十恶。止恶即善。经中身三口四意三次第对之也。判后十一行明行善中。约约施忍戒精进等四度如经可见也。   经见他得利者。即是止贪次止瞋。如经不恼众生等。三可见等也。   乃是总别不异者。总谓菩提心。上求佛道化众生不出四弘。名之为总。别者如今品中诸行不同。于一一上皆具以四弘。故不异也。   上中已解为未悟者者。上根于不闻闻已悟竟故无畏。更问净土之行。中根以解今为下根。德王更请问至不至。令下根得悟。遍被三根。故有斯请也。   有三种六种者。上约三双六双之问纵夺不同。故云三六种也。   佛说六喻者。如下文善知一切诸法。如幻𦦨如乾闼婆城等。   及光瑞答者。非青见青等也。   前后间出者。上约列不至至句在不生生前。今在后释。故云问耳。法无浅深也。   答为缘单复者。此约下根凡夫至于生死。若能修道至于涅槃但单耳。前约上根名不生不生。二约智断为不生不生。故云复也。   不至至于生死互举一边者。前约智生此约不至生死。意云生死之处即有于智犹能观故。不至生死约智之处亦有生死。是所断故。故云互耳。   至不至乃至亦是互举者。前生不生约无生死。此论至生死。如经云现在中亦名为至。亦是有生死即不生死。故云互也。   经云阿那含烦恼因缘故名至至者。谓烦恼未尽犹同凡夫未离二十五有。故云至至也。   他人别分教行证浅深之异者。谓不闻闻是教。不生生是行。至不至等是证。故云之异也。   只是缘宜宜作三说者。约上中下三根。宜闻不同。故作三说也。   于第三问中复作四章者。从四闻可见故。无常下乃有名字。故无常为四章也。   不者直作七问者。通前三问为七也。   略问者。如经。云何复言常乐我净。此问从前。答文所谓常乐等。生既云不闻。复云何闻也。   即兼余四者。谓四者谓四问皆作无常之难。今举五因。复简生因。同于了因。故外无常也。   似四缘三因者。与成论六因四缘有同有异。名之为似。此之名数复不相当也。   善恶自然相似者。谓与心相应似同类因也。   但无次第缘者。及等无简缘同也。   先六度即是问因者。犹前佛答布施是涅槃因。外大涅槃因。故有此问也。   经云不闻布施下乃至不见大涅槃者。此是圆修之人始从名字观行相似已来皆悉不着。以无相心修也。经又从知见法界解了实去。即初住菩萨之位也。   经云唯闻十二部经名字不闻其义者。谓二乘之人初但闻涅槃之名。而不得三德佛性之义故也。   不生不生故为深䆳者。谓深之极故名之为邃。前方便教但论其深而不言邃。此经深而复邃物莫能随也。   亦是即有不有者。前方便教不有而有。此经即有而不有。即非有非不有三谛具足。即空不空例之故也。   ○释德王品之二   佛性不持者。意难若有佛性不合作恶堕狱。今既退落则无佛性。佛性无力也。   云何复无常乐我净者。佛性具四德。一切众生总有之也。   云何复言常我乐净者。谓阐提若断佛性。云何起修之时复得常乐我净。今意但断出世之善。佛性不断。是故当得也。   佛无四德者。同凡夫故。阐提亦无成佛之义者。佛性既是不定阐提。当来亦不发心也。   难一切人悉令皆转者。谓未得令得得者令退。若论佛退示入三途似有斯义。必定不作五逆凡夫也。   一叹现德者。为令现发心菩萨令其增长故也。   经云一切世间若天若人乃至无有能咨问者。此之佛性是出世深甚之法。非世间人天能咨问也。   本取断已名一阐提者。谓断已还生也。   既非定有者。现善未生不能遮也。   若非定有者。未有四德也。   今性非已得亦遣第四问者。前问不断佛性不名阐提。今答性虽不断亦名阐提。何者断已得善故也。   即恶人不定也者。如经终不能得菩提故。今能得菩提。故名不定也。   色与色相者。相谓青黄赤白等长短之相。色谓可见也。   无定之中亦有定相者。一切诸法皆悉不定。如来不定即是于定。故云有也。   方便道中者。约于示迹权说入于涅槃等。名为不定也。   经儭身者。儭(且厷左又觐二反)儭至也。亦近也。   此二不灭者。本地譬法身在外譬无常。无常即常。故二不灭也。   还是定义者。谓法身自是法身。应自是应不相即故。故云定也。   今明鬼即非鬼亦即非鬼非非鬼者。约三谛相即释。即是所非鬼之一字三谛具足。何者鬼即俗谛。非鬼即真谛。亦即非鬼非非鬼即是中道。三谛是能非也。   经云为瞿师长者示三尺身者。谓长者机熟如来欲度为现子身令知此身。非是己有能得道果也。   非漏非无漏是第十二章者。即依前列双非文当十二文。今解即是第十六章门。故云最在后释也。   前两是漏体者。见思二惑是烦恼体也。   后五是漏缘者。以外缘助内烦恼即成于漏。如律中之由如痴人开诸漏门等。是也。   应具十使者。苦下具一切等也。   但疑见相关者。由疑心不了。复起见执。故云相闻耳。   一于假我计有真我者。趣横计我也。   此苦最通。谓通凡圣故也。   不得为一者。即是三苦八苦不同也。   油譬戒者。戒以色心为体。如器中盛油也。   拔刀在后譬于无常者。谓念念不住故也。   从治道名离者。谓与注家释名同也。   即生生不堕者。释妨也。   止得少益者。且约缘因种子云七劫耳。前约了因。故云生生也。   有人评之此大近𢩁者。谓同凡夫世间之乐果也。   但此一句亦得两望者。一体三宝具足也。何者至期何处即是求佛。佛之所师所谓法。能求之人即是于僧也。常得无量乐即是苦谛。达此苦故全是法身。故云乐也。   永断下即解脱德者。既能断于二死离九界身。故云永也。   至心听般若德者。由有智故。即能至心。故云般若。即种智相应也。   更须一一释之者。次引诸文释也。   今明人法皆常者。谓是常人证得常法师弟皆常。亦是其义也。   无我谁听者。谁谓宰主若无真我宰主亦无。故云谁也。   今不复释注(云云)者。此略对之。如来证涅槃即不生不生。永断于生死即生不生。若能至心听即不生生。诸法不生而般若生。故常得无量乐。即是生生应用无尽故也。   文小加须善分别者。将彼下半释此上半。其中互无。故云交加也。   有时说涅槃为第一义者。即大论中文意也。   若能至心听即是世界者。谓能所不同心即五阴差别。故云我无我等也。   各各为人者。谓四悉中各得生善究竟之乐也。   论中云一法分为两种说之者。亦是对治为人之意证。此对治中亦有生善之意也。   若非因缘即成性义者。谓涅槃之体离于四性非自他共等故也。   若有假我者。以名假我从名得为假也。   岂因因者。十二因缘烦恼为因。能观此烦恼复是于因。故云因因也。   聊尔思惟者。聊谓略也。意云略尔而述。文不厝言。十义说深。名之为大。是知其理无量。岂与他释同乎耶。   旧解云只是浅深(云云)者。谓前梵行文中女人施实供病。此比丘其境劣。故令受苦痛。此偈是如来因地为供养涅槃经。故境胜不令受苦。其福又深。故云浅深也。   敬言言拆遇者。道书云。重门系拆。以待暴客人也。谓打更唱号之流也。   谓恶象恶马诸恶兽者。如如金光明中十地菩萨父母生身。犹不免虎狼师子之难。故佛说十番陀罗尼护之。彼经一生有超登十地之义。故云生身也。   觉即受也者。谓三受也。   ○释德王品之三   行心邪念者。余之四心非不造漏。以行心细故。名之为念。能造诸漏也。   经云作种种恶者。谓起十恶业道也。   经云趣向善道者。即是菩萨怖于生死。能修八正道也。   初六譬道缘。谓为修道之强缘。观于四大五阴等。以为空聚为被末代。从于凡夫修于事观。皆以涅槃心修二鸟双游。能知常无常理。故云缘也。   次一譬修道者。以无作四十七品依之而得。以为其因因能趣果。故云到岸也。   无明能构众生者。谓无明为王。四大喻四蛇也。   品有轻重者。或破初戒为重。余三为轻。四重为重。已下为轻等也。   若得真解者。初住之位也。   经瓨器瓨字(下江反)说文似罂长颈受十升也。   安心空境者。用四念处观也。   今初伏惑故言逃走者。善根微弱烦恼惑强。喻之如逃也。   厌生死为回顾者。非谓境本生死为回。以怖故回。回而复顾也。   藏刀者。谓藏正慧之刀。说于邪我。故云覆于无我。无我即空慧也。   五根即是识所栖托者。以清净四大为识所托也。   六贼譬于六尘者。六尘非贼。迪内六根。六尘得入。名之为贼也。   经云复舍而去者。恐为六尘所染。即修八正。故云而去也。   能劫善财者。世出世之善财也。   经云路值一河者。以惑多故常在生死。今修八正被生死碍。故云值也。   运手动足譬道用者。以戒定慧等正是修观功能。名之为用也。   经云无有般筏者。筏字(𥄑目反)论语乘桴浮于海马。融曰桴编竹木也。大者曰筏。小者曰桴。桴音(返于反)江南名潬(文佳反)。经文从木𪲘作非体也。   筏不可依者。正修道品未到彼岸。犹在中流。恐不得过也。   两手譬权实二智者。以俗谛为权智。真谛为实智。即是圆一体权实也。   但前三心者。色等粗故未能生染行。心细故念念生着。名之为爱也。   比至进不见都不见有者。谓观慧故也。   六根亦名六情等者。此且一往通论。若依法相。根约能生。情约染着。识约了别。故是不同也。   经云涉路而去者。譬修八正从因至果到于彼岸也。   生三种法者。谓四事五事六事等法也。   名为四微者。约能生得名也。   所生者粗故名四大者。此言应到能告粗也。   四大各四亦不具四者。如风大无色及触等二。又约强弱论四三二等也。   五事者足一声尘者。前四微成五事也。   但此开二河者。即是烦恼生死二河相关也。   六河不暇并述者。文中具列五河。生死涅槃烦恼等三。各有所出也。   经云驶河者。驶字(山家反)三苍古文使字苍颉篇驶疾也。字从吏经文作史作駃(古穴反)驶騠骏马也。列女传曰。生三日超其母。是駃非字义也。   譬常乐涅槃者。譬别圆四德也。   心不成漏者。以心无漏也。   故知是二十五有境为名者。即是如来权应入二十五有生死。示作有漏故也。   乃明如来无复诸漏者。此通论前后诸文明无漏也。   何曾云是有漏有漏者。责前数论二师各执有无也。   既经长时者。文中述意时亦不长。只是一问答耳。因中隔越两卷经文义为长也。   多有所含者。不出权实因果事理之说故叹能持也。   毕陵伽等注(云云)者。广释如法华中疏。各出经缘起故也。   与其常净者。约真谛之理为常净也。   大城等也者。等取大地。如经。住处处即是地也。   经云以多因缘之所得故故名为大者。上文中举于种大以对于小。故云多也。   一云前开宗广明常竟者。意指纯陀品广明常也。   涅槃是常故者。此师意以明常竟不得更明无常也。   无喧无诤静者。谓无凡夫六道之喧。无二乘真谛之静。名大寂静也。   经云名为迦迦罗者。迦字(脚法反)是乌声。迦迦此云乌。究究罗者。究字(居求反)此是鸡声。鸠鸠吒此云鸡。呾咀罗者。咀字(都达反)此是雉声。或言鹆也。   天台涅槃疏私记卷第九(三末)   于双溪道场夏五月五日抄毕   满记 卍续藏第 37 册 No. 0660 涅槃经疏私记   天台涅槃疏私记卷第十(四本)   天台沙门 行满 集   ○释德王品之四   随事分别种种不同者。谓十功德不同也。   皆约无分别者。此之五通初地已上证得此通。故无分别也。   若十善五者。十谓华严十种六根。五即五通也。   此中直说者。直约五通也。   何浅之有末。略斥他释。此明四句也。   此乃一往者。且约菩萨因人五通。二往菩萨分证漏尽通也。   不如小乘十八变化之神通者。如者同也。谓不同小乘也。   天然之慧者。第一义天不思议慧也。   指此而为无漏通也者。此之无漏为本能生于五也。   是故对地亦应无失者。十德对地不同他释浅深。故云无失也。   一一皆挟十地带圆法门者。且作次第约别为言。若作不次第。圆须依六即判位。如前圣行文中皆约地前次第。登地同圆。故云带耳。此之带义不同前之两教。前教谓带人法隔。此之带法人同。何者皆知常住故。以大真以修。于中且取小果。仍不证于果头。即是带圆修偏也。   此则与经部会者。经谓今经。皆知圆常。次不次别部。即醍醐无非常住也。   五时会者。同于法华开前四味。同成醍醐也。   与诸教会者。此经即具四机皆知常住。故通诸教也。   与逗机会者。逗渐圆机皆同一实也。又前未会者。来至今经。皆悉会之故也。   此列六名者。经文具五。约开合说。故云六也。即开不知。而令知为他心。宿命为二故也。   缘宜不同者。随逐文便取意释也。   即标神通者。谓神通语通。此即通中之别。以神通为总也。   故简凡小者。凡谓外道五通。小即二乘不同也。   故知漏尽方名神通者。斥他何得。以浅深判之。今是分得初地无作道品。无漏通也。   转修即大涅槃心者。简异小乘不自在也。   不同外道陀骠求那者。此之外道以计定心所修而得也。   经云因无常故果亦无常者。从缘生法皆悉无常也。   源由恶心不关恶声者。谓由心起恶令堕三途。不关恶声令堕。今以大涅槃修声为法界。岂令堕恶虽耶。   经云昔所不闻而今得闻。问意声既不定。云何而今得闻也。   次答者。如经。声无定相。只缘无定。能令恶声。即是善声。故云得闻也。   经云珠火之明者。菩萨初修之时。附事修相观一室之明。乃至一国十方以为其相也。   经云不修天眼见妙色耳者。约证初地能发得故。故云不修也。   经云不作众生为以物相者。物是依报修毕竟空依正不二。故云不作也。   乃借天眼者。意云此菩萨分得慧眼。未有真天。故借小乘天眼。助释于见。故与小乘共也。   次知佛性下(云云)者。意明菩萨能知阐提有佛性故。后方发心与一切同也。   先横知六道者。菩萨于一心中。具知十法界心。先约六道。次竖对二乘故也。   欲知第三心乃见十六心者。声闻根钝欲观他入无漏心。从初心欲知他第三心为速疾故。已至十六心始知前十五心。犹不知也。何故观第三心为入见道速疾临观不着。所以从第三观也。   欲知第三乃见第七心者。支佛根利观他第三已至第七心。即知七心之前及七心后。欲知更须入观故。不同菩萨备知也。   成上梵行品(云云)者。广破如前。何者修证不同故也。   举一知三者。谓今但论一圆慈。以具余三故也。   初约二谛者。如经。舍世谛慈得第一义慈。第一义慈初地已上任运而得。故云不从缘得也。   经云名凡夫慈者。菩萨之慈乃是证得。不同世间四无量心作意而修也。   经云舍一阐提慈者。谓阐提虽无现世之善有。怜妻爱子之慈也。   经又犯重禁慈乃至作五逆慈者。皆是所作恶境。于境生着。名之为慈。非谓善心之慈也。   又怜愍慈者。即世间慈也。   经云舍黄门慈者。以无至故。随境生慈也。   女人之慈者。多生爱染。以之为慈。又畜养等诸恶之慈。皆约恶境。爱着以之为慈耳。   入初依亦是法空者。今略斥此临证得功德。云何更取具烦恼性。生法二空来释功德没。是何教生法二空。故不用也。   即初地檀满者。意对十地明十波罗蜜。故云初地。今十事皆是初地。何用分张故也。   以初捡心者。菩萨摩诃萨以初发心。常观涅槃行道。名之为舍也。   具此两意者。谓通别不放逸之意也。   经云谓信根等者。以信为本。能生余九故也。   验三亦然者。谓根本深根广等。皆具多义也。   余四皆十三者。谓除根长余根本广深胜等四也。十是物对。十三遍对。根本等五。皆具十三譬也。   即三菩提器者。初地菩萨能受中道。乃至妙觉究竟菩提。名之为器也。   若论受果者。谓报身果也。   求慈慈于无者。谓无缘慈与乐也。   求悲悲于有者。拔九界苦也。   持戒比丘伏欲界恶者。据修善边为伏。其实未能伏也。   以无施无报者。以无相檀大涅槃心。泯之俱净报也报例如上答无畏之问者。此之十善业以菩提为本。亦以止行二善为因得生净土。广如净名所释。为化众生。而取佛土凡修一戒一施。皆须回向一切众生作净土因。后成佛时同生其国也。   明相以因得相似果者。亦名同类因等流果。何者布施为因。后成佛时能舍众生。来生其国。即感果也。   义势相关者。为烦恼余报及余业缘。以有烦恼。即有所润之业也。   烦恼余报者。即现世造业未来受报。后世犹有余烦恼在。故云余报即是顺后受业也。   习因为烦恼者。谓习因果也。   今分习报之异者。习约现在报约隔世。故云异也。   总明凡夫者。谓二十五有业受报不同也。   即十四有者。约人间天上往反各经一。中阴成二十八有。今明离数。且约人天。仍合中阴也。   只是互现者。约离中有合。合中有离。前后不同耳。   乐论义者生五净居者。只是乐修慧故也。   生无色者。乐修定故。禅相从来耳。即是遍没那含也。   于中复三谓超半超遍没超者。从初禅超第四禅等。半超者或超二三禅等。遍没者从初禅至色究竟。遍历诸禅也。   中生不生者。中谓中阴。般生谓生槃。不生谓不生色界。即名中般那含也。   不云受无色业者。以菩萨为化众生。约有形闻法修行。不云无色也。此果得除灰身故除也。   亦非圆意者。略斥上来。谓释皆未与圆相应。今云转者。若论今经罗汉支佛二果。即是菩萨之道。名开为转耳。如法华中随其所习各道本愿也。   先明相业次明好业等者。相约粗好约细。若无此业菩提不显故也。   经云十二大天者。此天之名不出欲色二界马天等。即欲界天梵天。即色界鬼子母天。即是欲界天也。   文举四譬者。如经譬如有人欲请大王等。乃至素白之衣是也。   或当主此(云云)者。文中不定对之。若欲对者。初即世界王即五阴不同故。甘露生善。能生理善故宝器除秽。即对治意。素白易染疾得菩提。即第一义故也。   不见色相是行支者。谓行能造作身口等药。名之为相也。   不见色缘是无明灭者。无明润业为行。作缘以相灭故。无明亦灭也。   不见色生者。生即是因。因既不生。果亦随灭。故云色灭也。   不见十二因空者。观此三道。即是三德是毕竟空。故云不见等也。   亦不见中者。双照真俗即中而边也。   次五住者者。是次第意。第五住菩萨断界内通惑尽。能伏界外。出假化物用烦恼润生。能入生死不以为怨令他得离烦恼故也。或作不次第。菩萨即是断第五住。或从法身地能入生死。用烦恼润生教化众生也。   涅槃魔下(云云)者。今意不依他人以判八魔。菩萨为众生。故能破界内四魔界外四魔也。   因果二法者。谓烦恼为因。二十五有生处为果。故云二法也。   私谓破二十五有中三种惑者。谓无明见思为三也。约界内见思为有边。破二十五有生处。得二十五三昧为空边。能断一品界外无明证于中道。故云离也。又云有三种业方会。今经意即是谓界内有漏业。界外无漏业。中道非有漏非无漏业。即会圆意也。   直以界内下。略斥他解不得圆也。   例一切法有无常断垢净等者。谓界内为有。界外为无。界内为断。界外为常。界内为垢。界外为净。传脱例之准。今意皆须双非双用方会经意也。   经云不修净土者。意难如来若修净土。即不合来秽土受生。如前文无畏问净业则生不动国等。故合不修也。   众圣亦然者。意云非但我因中独修净土。十方诸佛因中皆修。故以为证也。   呵其所问者。如经诸佛世尊于中出者无有是处。如净名中。身子见秽。梵王见净为欲度斯下劣人。故云现秽耳。众生烦恼是故不见也。   经云慈氏菩萨以誓愿故者。重引未来证此秽即净。由有愿故我令秽耳。   信首诸根者。信等五根也。   乃是离断离常者。复是何教断常。若约界内未远也。   是证道意者。又不云与圆同仍未会今经功德也。   经云二者不生边地者。此之五事皆约初地已上证得功德。离于二死之地。名之为边。得五功德离五怖畏故也。   后一是习果者。约现发得此宿命也。   经云其义各异者。或因布施得五功德。或因涅槃得五功德。故云异。   异是中道不共者。异于二边不共二乘故也。   无分无果者。不同布施修因当有感果故果世间。名为无果等也。   将来学者者。略劝人师莫生他见也。   若论十地是最后终心者。此不立等觉十地。是等觉之位。故云终也。   若论三忍者。古人判初地为下忍。十地为中。等觉为上忍也。   故知等觉断惑尽者。今意不尔。何者且如四十二品无明之惑。约圆位判。如从初住终乎等觉犹有一品在。至于妙觉前名为尽故。大论云。有所断者有上士。无所断者名无上士。即妙觉佛云何言尽也。   金心有解乃满空解未足者。此是今家正释无明为有。无明尽为空解。故云未足也。   但使与三昧相应者。此是今意。金刚三昧通证前后。初地之时亦名金心。故云相应也。   何异金刚般若者。谓降伏其心。亦通前后也。   举体定如三昧者。即是首楞严定。亦云健相三昧也。   但烧草存山者。草喻烦恼。山喻初地法身功德也。   七日初出先照由乾者。日喻于智得此三昧。一心三智由如于日即证初地。故出先照无明分破。名之为烧故也。   经安住是中者。论证初地时地为所依。故云安住也。   悉能破坏一切诸法者。所有偏渐诸权法等悉皆破也。   经云乃至不见一众生实为众生者。行无相檀。能化所化。无非法界故也。   后七譬称叹者。叹其能断也。   ○释德王品之五   初闻正法于位则浅者。见初闻之言谓之为浅。今论功德乃至等觉亦须闻故。故非浅也。   明义深极者。他谓深。从浅至深为一用。今意不尔。慧即真空理为体故深。今闻正法亦显中道。同是所获功德故也。   洞识涅槃近因者。犹闻正法能如说行。以之为近也。   寄事表于理者。求善知识名之为事。证初地时名之为理也。   例如净名等者。谓方丈托疾世尊大慈等。名之为念。文殊承旨十方诸佛皆来说法等。为真善知识何得为浅相耶。   经云作是思惟者。即初地菩萨作是观时。有四种法也。   要须慧品为正者。即是真了因以为慧品证住。即是如说修行。余行即善友听法等为缘因。同资于正也。   先总释者。一一释中皆具四法。名之为总。   别释者。四法一一别释故也。   诸佛起发者。如华严中菩萨住空。诸佛语言莫起二乘心等。即是善知识意也。   经云身遇众病者。即是无始已来具足烦恼。故云众病。病多不出十使故也。   熟譬爱者。由如热病能起狂念爱。即是贪如火烧薪等也。   冷譬痴者。由如冷病解境不知也。   劳譬慢者。劳病长时而起于慢。   下譬嗔者。下病滑利触境生嗔也。   疟譬疑者。此病寒热以不定故。名之为疑也。   寄通指别者。别谓别惑。此之利钝名通。界外见思从别。故云寄也。   名同体异者。广如净名疏。净妙五尘以为思或等。即同体见思也。   经云先王旧法者。即是过去诸佛常乐我净之法故也。   人中信者者。即是为大涅槃。故修行之人亦得为善知识也。   经云自能修行信惑施等者。自既得于七圣财亦令他得。故云人信戒等也。   未必须尔者。或丁人中皆五也。   经云戒定慧解脱等者。此之五分即大乘戒定五分。不同于小也。   而实已润者。谓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为得益缘也。   似如一化者。文不的配。谓十二部经且约小乘。若从佛出十二部经等即非小乘。以华严为初。故阿含摄入方等般若之流。大乘即是今经大涅槃教也。   经云夫听法者名初发心者。失者通于一切。弹指合掌无非佛因。谓大小诸乘皆令得此涅槃。十一空解即是开显之意故也。   经云知阴界入真实之相者。谓三科法门皆是实相故也。   经云不病不死等者。常故不死。乐故不谒。我故不恼。净故不没也。   人略而文广者。上略说中明其五人。此中但云菩萨诸佛。故云人略也。   经云真善知识者。谓证实相者名之为真。除此之外皆非真实也。   即便双用者。宜令生善破恶故。用软语呵责亦是观诫二门。即四悉檀随机皆令入道。三种之语皆是涅槃之法。故文云。粗言及软语皆归第一义也。   或前喻或后喻者。唯明菩萨佛等前后不同。初文即前举。次文即后举也。   初果无两智者。今略破旧解。尽知无生皆是无碍。解脱罗汉所得。何以初果释之也。   此出阿含者。河西所解脱有文证。今且依用智解。只是初果断惑耳。   一目谓法眼者。且约能分别边。故云法也。   二目谓法慧者。且约真俗二眼也。   上果不伏听下果法者。意引此文。亲近听法。应须简师故也。   五解常法者。谓信佛法僧一体三宝。名之为常也。   经云至须陀洹生大苦恼者。即是界内外二种八苦也。   二明空无常解。然于止行善上达空即常无常等双流行也。   尽谓一切烦恼尽者。即三感俱尽也。   善性谓如来所作者。即善之极。遍于依正也。   即有善性者。用世智断惑。名之为善。计非想为涅槃。名之为性也。   经云以还起故者。外道断惑。世医所治虽差还复生。故云起也。   六小见者。谓等觉菩萨犹有一品无明。名之为少。故云后身也。   第六可见者。九住菩萨谓住为地。地为所依与等觉近。故云可见当得究竟见也。   今此所明皆非佛佛性心义异故者。非佛谓非究竟妙觉果地之性心。即菩萨因心。烦恼未尽。故云义异也。   今此文不约位者。今正释意。谓一地功德即具诸地。故不可分别。以配诸地。四者八住下至六住有五事。除一常性余与九住同也。   善与不善异耳者。谓与八住名同。但四善上加不善耳。此意与下文并同异。谓知佛性也。   次言示道可见者。由有相故。名之为见。即是有道之相。名为别体也。   后无常等即别体者。此之无常相带而释。更不别开也。   经云师非师者。师是一体之法。诸师所师所谓法也。非师即别体法也。   遍通诸果皆有异义者。谓常无常等七种知见不同。故云诸果皆约非因非果而论因果。约体论用。用即双流差别。故云异义体即无差。同虚空性也。   此前未说而有行结之言者。谓别诸释中未法虚空。今实相文后以虚空结之。虚空犹当第七。故云行结衡音故也。   又唯有二空者。约真俗说涅槃。第一义中道空也。   此见无见者。即是真空之性见而不见。如真天眼。不以二相。见诸佛土等。虽有肉眼又摄入天眼之中。故云无见也。   经云无法可见故名为见者。不见而见为众生故。如法华中。愿得如世尊慧眼第一净等。故名为见也。   经云若是无总名虚空者。此不名真空是所计空。空即无常亦无我净等也。   经云众生之性与虚空性俱无实性者。世间之法皆假因缘性不可得。故云无实也。   经又善男子如世间人下说言虚空无色者。即外人所计之空。正约事以辨也。   经又善男子而是下虚空实无有性者。结别真空性不可得也。   以光明故者。即是空之体用因有光明。得空名一体之性实不可得。为众生故说于别体。犹如光明得见空虚之性故也。   若但空者者。外所计空也。   若因空故得见色者。即是别体之色。因真空故令众生见。   若有障碍者。即是烦恼由如虚空碍。故不见也。   导生行心方得见空者。意云真空不可见光者。如为说于别体依之修行为色。所导令得见空也。   简别四种者。别文有七虚空。总结前六合六为四。故云四文也。   是别德者。涅槃对四名之为别。即别而总具四德故也。   人总于法者。如来是人。真是谓将人对法。故有二乐。寂灭即涅槃之法。觉知即如来之人。人法和合名之为僧。即合上二文也。   经云一者受乐者。实相之体遍受一切。名之为乐。故云受也。   实相既通故有三乐者。能通涅槃如来故。对三乐也。   当来可见者。即约众生正因之性虽有缘了。在众生时同成正因约修而说。故云可见也。   及云却后三月是涅槃者者。探取下文共为前难故也。   三月是殷家时者。即是诸家立年不同。月有增减故用三月。即用十一月为年。故云却后三月。若依佛出世。即是周家周昭王时生。到周穆王时入灭。后至汉时方始佛法至此。若取周时。应云四月。以十一月为年故也。   二云不尔者。今依后释十一月中魔催为定。即是二月涅槃也。   经云云何发是虚妄之言者。意结如来何故。或云却后三月入于涅槃。或云中夜或时待有多闻弟子等。虚妄不定耶。   佛随其情者。谓随魔意未有多闻弟子等耳。   菩萨即无者。谓菩萨与佛差别不同。故如经不说佛法。众僧无差别相等。菩萨同僧故云众僧。即是三宝差别。云何难同如来涅槃也。   后两亦尔者。如经中后两善男。是佛亦不说。佛及佛性者。菩萨犹同因性果未具。故云何得同真也。   经云我初不见弟子之中者。即是初于菩提道场之时。何故来至鹿苑。方云嘿然也。   经云譬如明灯有人覆之者。谓涅槃之灯为烦恼覆。汝言涅槃实非涅槃也。   经云槃者言织不织之义者。此之涅槃皆大小相对。织是烦恼。断烦恼尽方名涅槃。大乘涅槃本无烦恼故云不织。乃至十一复次苦具二义故也。   织识二字经本不同者。有本作识字以识不识者。识者以了别为义也。   而复不为阴之所盖者。证得初地。不为界内外阴身之所盖也。   一根有三者。谓三受也。故成十八善。不善各具十八。故云三十六也。   经云防护不近者。见从身起。云何不近今论不着。名为不近耳。   各有即离四见为二十者。谓即阴是我。离阴是我。我大色小色住我中。色大我少我住色中等。余四阴亦尔。故云二十也。   色界亦尔者。即是各计得禅。以之为我也。   约三世辨者。此计现在不同。或常无常等。四句为二十也。   中论观涅槃品者。皆约过去涅槃。是常为是无常。如去不如去等。故不论现在也。   后是般若者。谓楞严是般若之异名也。   以有觉观故者。觉只是知。故云知定也。   无乐定即四禅者。以有舍友故。故云无也。   乃至地前者。若约圆修以六即判之。始从名字乃至相似分得此定。故云地前也。   经云为众生故分之为三者。故法华云。于一佛乘分别说三也。   余二则非真者。一实之外皆名为余故也。   无复无知是慧解脱者。无知谓尘沙烦恼。亦云是所知障也。   经云是义不然者。谓心性无传无解故也。   若心本有烦恼此亦不可等者。谓有无定作有定无皆不可也。何者本性净故。本自无缚。云何言解也。   有九世尊者。难文唯八并前作非。故云九也。   经云如人构角本无乳相者。喻心性无贪也。   经今云何有者。如角本无于乳也。   前四明无所缚者。谓本性无所缚之体也。   后一无能缚者。谓无能缚贪心也。   经云何故不拔虚空判者。谓心性如空本无贪缚。犹如虚空无判。云何可拔何故不拔。反无难有也。   二明无得解者者。谓三世求心皆不可得。谁受于解。故云无也。   三明无得解道者。道者因也。如经灯本无明闇三世求灭既不可得。灭即是因本自不然。今则无灭也。   心应常贪者。何故还令得解脱也。   先据正义者。但非耶执名之为正。正义只是中道不有不无之意也。   经云善男子心亦不为贪结所系者。真如之体本性清净。如水为水湿性不改。故云亦非不系等。又云非是解脱非不解脱者。为众生说心解解性本非脱也。   经又云一切诸法无自性故者。夫有心者皆从缘生故无自性。因缘和合心得解脱也。   非贪非不贪者。无自性故。非贪缘生故。非不贪为犹中道也。   经云如尼拘陀子者。谓计因中有果。若无有果。不应生于五丈之质故也。   乳有醍醐等。亦复如是也。   尼拘陀树者。此云杨树也。   经云一者微细二者粗大者。谓计微尘是常身是无常。从微细因下破因既无常果亦无常何得言无也。   经云以时节故则生贪者。谓外计时中有贪。广如百论时来众生就时者。则催促也。   经云以不知心因缘者。即是全迷心性。如水成冰。执迷为有不免轮回。若远缘生。皆无自性即不随也。   经云善男子譬如枷犬下。下有两重譬前譬。一切凡夫。次譬断结外道故也。   经云如人涉路值空旷处者。喻断欲界烦恼尽。名之为空。   而复还来者。虽至非想。还生欲界。故云来也。   经云即是贪起于贪爱。名为爱人不能知贪从缘生。故各作定执。即非佛弟子也。   经云诸佛菩萨经云中道者。佛能体远贪爱之心皆是中道。何者以四句推之皆无自性。无自性故非有。从缘生故非无。以双非故经于中道也。   经云修习贪心者。是即未有观行。凡夫起贪起灭也。   经云以是义故者。以是上来如是义故。皆约因缘说心解脱也。   又云心性本净本不者。谓为或所覆。此据方便教有一机缘宜作此说。若论圆教本性清净。犹如静水为风所动。水即成波。波之与水其体不变也。   经云日月之性终不与彼五翳和合者。即喻佛性不与五住。烦恼相合虽有无明而不能合也。   经云若是贪心即是贪性者。谓全贪是性。冰即水故全性是贪。水即冰故达此贪性。毕竟清净故无和合也。   譬难行苦行者。谓修八正道之苦行也。   释得解境即四念处者。明一色三心合为色心。即此色心即具四德。故云解境也。   一起倒故缚者。谓四倒八倒等。广如经文也。   经云非我见乘乘见非乘者。人天之乘计为一乘。一乘三乘见于非乘也。   经云有总别定相者。总即是心。别即心心所法也。   经云畜二沙弥者。昔有沙弥。同共被贱死入铁被地狱。亦由师不能训致此堕苦。若依之修行不结其过也。   ○释德王品之六   始于信心至三十七品者。古释见此信心谓之为浅。今约初地证信之信此亦不浅也。   乍浅乍深者。谓圣行为浅。梵行为深。此亦非今意。故云不然也。   证中功德浅深非一者。初地已上位位之中皆有浅深故也。   答亦有此义者。一往望之似前深后浅。若论证位道品亦深即圆无作。故云超施也。   信由内发得见圣性者。内谓证得名之为发。慧眼明了故云见性也。   直起中怀等者。心从理解不假外缘。名之为直也。   戒是性戒者。具是大乘也。   全具菩提者。能成正觉也。   闻于不说者。究竟之理具足多闻也。   一信三宝者。谓分得一体三宝也。   二信因果者。证五事果。亦是非因非果之因果也。   三信二谛者。第一义谛以之为真。界内真俗以之为俗也。   四信一乘者。涅槃之体是所证。是乘高广具足无有余乘也。   五信三谛者。不思议境即一而三。即三而一之三谛也。   只是一体隐显为异者。谓法身为隐。应身为显也。   准此一条例通四法。一乘既通极位四法无非真实。故云亦尔也。   到于彼岸无施无受者。即是具足檀波罗蜜二施。果报等无差别故也。   此信坚固者。谓四不坏信也。   弥着弥亡者。着即是广。亡即是深。穷于法界之边名之为着。证于究竟之底名之为亡。即竖而横。即横而竖。亦即非横非竖。而论横竖。故云般忽云浅也。   以解因缘故不谄者。谓缘生之法无自性故。故云不谄也。   左右解之者。谓善恶之性只是一体。或见其恶。或生少善。故左右耳。   初中第二者。谓初双中第二双也。   经云优陀延山日从中出者。谓日实不从山出。今借山为喻。日喻佛性。在烦恼山起善之时。名之为出。至于南方者。正犹行因也。我不至西者。即是果满。故不还东也。   第二知恩报恩者。谓有惭愧人有恩不报。岂成人也。   口辨通敏者。敏犹达也。谓才智过人也。   今推前知六双制后五句者。如经转于无上法轮等文。如下次第释之也。   不生生是新者。般若生也。世谛死时此故新德灭也。   以新破新者。以智德新破。破爱取有之新也。   以故破故者。断德之故破无明故也。   作恩为他舟航者。令他度生死大海也。   无复可畏者。菩萨至初地时能离五种怖畏故也。   此明其始者。谓初接下断结之时也。   此明其终者。谓成佛后过诸魔界。今约菩萨地前能破四魔。登地分破八魔。故云胜也。   提名不具者。不具信等五根也。   佛性非信者。谓性德中道非修德信等五根也。   经众生非具者。众生即是阐提。故云非具也。   言极恶欲之边者。以恶极故更无过者。故云为边也。   一生得善者。如人生来不信戒。施常自悭贪。藉过去微善。故云生已得善等也。   二方便善者。即修德之善也。   而有是理故非无者。谓有当得之理也。   计性义与外道同者。即是计因中有果义故也。   兼答第五难善即足者。难善即是难其佛性。佛性不定须具众善。即兼十二部经也。   经云非佛法僧我所作也者。若云是佛法僧非是我作。即是阐提邪见之人非直心也。   并取其相者。谓取现牛拘行等为戒也。   死后生天者。复报得天也。   经云不作难戒者。即十三已下九十等戒。名之为杂也。   经云不生憍慢者。即是菩萨轻重等持若生憍慢。即是阐提非持戒也。   经云叹说善道不说恶道者。道是因义。唯说善因。不说恶因也。   数义者。即是数论有部说也。   今见佛力发昔修定者。谓过去曾修此定见佛即发宿习。故云得生也。   既未识机者。如教二弟子数息不净等观。皆有差机之失。如来知机即得罗汉也。   浣人厌秽者。是彼论文先修不净。后作背舍等也。   前一就文言后四就义理者。文言即是十二部经。通于大小名为多闻义。理谓方广大乘修寂嘿理也。   而义要者。谓诠理之义也。   但贵其理以为多闻者。若知如来常不说法。以为多闻者。谓理摄十二部故也。   经云难忍能忍者。约所忍之境。为大涅槃也。   经又难施能施者。妻子是外身。头目是内身。能以内外依正不二。布施为大涅槃。名之为难也。   经修空三昧故者。即是毕竟空也。   初举凡夫者。如经。以相似相续故。五阴之法本性自空。凡夫横计色等为常。名为相似。计有一期念念生灭。名为相续。不知空性。故云失也。   经云菩萨具足五事者。即是具足五阴。能了此法。性本空寂也。   经云当知是人非是沙门等者。即是地狱之人。与而言之。且云是魔眷属也。   当知本空具有者。若无空性修亦不得。故云本空也举内法为譬者。谓生住灭灭还自灭。故云内也。   若无可见不应言见者。言见即倒也。   只灭其谓情者。众生情谓一切不空。今灭其情见。故云不空作空也。   当知为缘者。为众生说有为贤圣。故说无为缘不定。皆悉空也。   今明不尔等者。谓无作道品能摄六度。具如止观道品相摄文中广明也。   经云若不信者轮回生死者。谓四果支佛及方便位菩萨不修大般涅槃。犹有界外生死。故云轮回也。   始终不异者。举初功德即具于后。后亦具前功德。故云不异也。   此解大失已如前难者。功德约证从初。皆以涅槃常住为体。何得最后第十功德始云具体。故云大失也。   经云五种盐者。谓印盐赤绿白等不同故也。   涅槃经疏私记卷第十 卍续藏第 37 册 No. 0660 涅槃经疏私记   涅槃经疏私记卷第十一   ○释师子吼品   不一向然者。他人意谓单于能闻非无此意。今由问故即有能答。二义相成。故云不一向也。   足满三年则能哮吼者。谓师子子成师子王譬菩萨说法。与佛相似。故云吼也。哮字孝音。   能吼无量师子吼者。即能说偏圆顿渐一切法门也。   二种双明者。谓佛菩萨各具二义说无差别。古人何独单据能问也。   广能兼略者。经文广辨。能兼略题故也。   吼通两处者。佛及菩萨皆能问能答得名也。   又师𠂤边安匝者。即六书中会意字谓其事已。而名之为师。自行化他一切皆满也。𠂤字(已音学)。   又师字训帅帅师也者。帅字(卒音)说文云。佩巾曰率即是率化之主。五旅曰师师即众也。旅谓军名也。   通有六位(云云)者。即是六即之位。一切众生即理性师子从于名字。乃至分真究竟位。即是如师子王。决定说于佛性也。   口密通六此是世界者。谓通自通他。师第为六不同。故云世界悉也。   单约子者此从为人者。即是菩萨能问佛性。能生自他之善故也。   单约吼此从对治者。吼者决定说于佛性。能破前方便教中不决定说也。   单约师者从第一义者。佛法为师。即是佛性中道。故名第一义也。   故题具多意者。略斥他人单论能问今家。故以师弟各具六意四悉不同。大小法门无不摄尽也。   若是入证入证则无说者。意斥他人。此是菩萨问于佛性正当于说云何言说。故云无说也。   安乐性问为是谁问者。前迦叶问。既以答竟不令此中更答也。   诸说乖各者。此是师子吼问如来答。故问者乖各义不相关。故云皆不用也。   前章皆称涅槃者。谓前之三章也。   涅槃只是佛性佛性只是涅槃者。佛性约因涅槃。是果能从因至果。性通因果故也。   总摄于别者。佛性名别今从总说。故云涅槃义也。   由佛性故中当通达者。此约四文次第生起。佛性为本。从本起行得中道。名中字者声呼。达者通也。   不识故缚者。未见佛性名为不识。若见佛性名之为解。解由于修故也。   经云一切大众诸善男子者。如来通告机在师子菩萨能问诸法也。   有乘无乘是举了因者。经中诸法相从而说。如有实无实。只取于实。有乘无乘只取于乘。乘者能从此之彼。即是了因也。   万善一乘皆属了因者。万善是缘因云何言了。今明以了缘。了缘能资了。若从善说即为缘。因一切诸法皆须能了因资于正也。   有性无性是举果性果果性者。今皆一边菩提为果性。涅槃为果果也。   举正因性者。始自阿鼻。终乎等觉。皆名众生。皆有正因之性也。   有有无有乃至有真举境界性者。有即二十五有生处。有真即是真谛之善。善恶五阴以为境界性也。   境又生智者。谓智能缘境。境发于智。名之为生。是所观境为境界也。   业非照恼是善恶业者。谓业为烦恼所润。名之为业。润业成报。故云业果也。   上两句明出世因果者。如经有因无因等也。   下三句明世间因果者。谓有作无作等三句也。   有佛即世谛者。谓佛出世同于五浊。名为世谛也。   无佛即真谛者。谓但有名字。名字即空。名为真谛也。   复次依三宝下乃至何义故名佛性者。正当问佛性义。今采取下文释成诸法也。   佛有十八条劝菩萨者。谓三宝为三。四谛为四。实谛为一。四德为四。五佛性为五。因果为一。故云十八条也。   起六种问同异若此者。略斥他释。不见此文六种之意六种如前对。对所意问佛性名之为同。六种之别名之为异也。   故佛别劝而设总问者。佛举六种。十八不同名之为别。专问佛性之义名之为总。总中含别。故云深得佛旨也。   敦劝者。如经。举众不能来问。唯汝能问。即是敦逼之辞也。   令众得益者。谓生善见性四悉之益。   亦为检字者。谓三业恭谨以检为胜也。   次正发言者。如经。白佛言三字由是经家叙意。今借成句故属下文耳。   初劝供养者。由此有过现之德。于大众中作决定说。故以劝也。   经云今于我前欲师子吼者。师子吼者名决定说。即是定能问于佛性之义故也。   经云如师王者。所说如王与佛相似故也。   身即六度者。谓无作满足。即是法身也。   牙齿即智慧者。一切种智也。   地即尸罗者。实相大乘以之为本。犹戒净故证得此定安固不动。名之为地。地是所依能生诸法也。   穴即禅定境者。诸首楞严定是为所安。安心于境如身在空也。   譬三行者。谓圣梵天等三行也。   晨朝出穴者。正譬机感之时也。   备合十一事者。从为众生下次第合之。望前可知也。   合初小不次第者。合第应身譬仍合初法身一句。又合十一事为第一。晨朝之前也。   经云而亦不能作师子吼者。二乘之人自法华前。未能作师子吼也。   今将后人来问前法者。谓有法法人也。亦应更云。将前法问后人。即有人之法也。意无单法人别也。   初问理佛性者。即问一切众佛性也。   次问分佛性义者。菩提分得佛性也。   后问究竟佛性者。约来如证得此果性名也。   中间则略者。如经乃至能知十住等。越其中间一切众生不见。及住何等法不了了见。故云略也。   真言般若者。谓是定边故属福德。   若识波罗蜜者。谓是智边故属空慧也。后以果地为智慧。因中为福德。即有漏之法行于五度。故名福德。果即无漏。故云智慧也。   若此土则福胜慧者。谓福强智劣。福故有所修习。智劣故不修心见理也。   但企尚智慧者。谓望果地智也。   十住菩萨与佛同为智慧者。谓古人名地为住地。为所依。住是能依。即通教十地也。   例余亦尔者。通别二教亦须进退。二释有被接者。有今得故也。   但差别不定者。如上约三教。分别缘宜不同不可定执也。   汝之与我各具二严者。非但汝之能问亦复能答。我今能答亦复能问。故云各具也。   似约圆教者。犹问答各别对前他解。故不定判也。   以问答非二严者。意云如此问答皆约言说。是凡夫法非涅槃也。若各具足慧我则不应问。如来不应答也。   无有一种二种者。一谓能问。二谓能答。故云一种二种等也。   非是一二于一二者。不作定执一二也。   乃是无一二之一二者。谓双亡双照故也。   亦是言于无言者。如净名中。诸菩萨各说入不二法门。言于无言净名杜。口以不言证言也。   番其前难(云云)。将菩萨番于凡夫。将涅槃番生死。犹涅槃故能具二严。故云结同凡夫也。   此之一二非凡夫相者。如下文正释。谓是二乘涅槃。未除无明生死之二。故凡夫相也。   一云正须此语者。谓生死即涅槃。涅槃即生死。故云此语也。   无一二过则非凡夫者。菩萨能知二乘之二涅槃不二。皆缘中道。故无二过也。   佛还以圆教双照答之者。师子吼即照而寂无三而为难。佛即寂而照具二严而为答。   故以双亡一二者。即是能问也。   双照一二者。即是能答也。   佛性名第一义空者。谓正因阴界入即第一义空理也。   即三而一即一而三等者。佛性空故即三而一。即智慧故即一而三。皆缘中道故。非三非一以双照故而三而一也。   贵在得意不可言尽者。不可定一。不可定三。何者一谛即三谛故不可定一。三谛即一谛故不可定三。非三非一故言语道断。而三而一故不可言尽也。   对非显是者。名谓对二边之非显。四德不空之是也。   以随情故者。意云菩萨能见。今对佛随智边。故云不可见耳。   将后验前前是将中道见者。如经见中道者凡有三种。即其文也。   而因苦果苦者。谓诸外道修鸡狗等戒无益。苦行感得苦果也。   化他边劣者。以沈空故。不能化他也。   定苦乐行者。谓修苦行。得涅槃乐也。   与上名相违者。谓与上佛性中道相违。凡夫外横计。二乘偏空。菩萨著有。故云无圆遍之义。佛性中道。名之为遍也。   义者名之所以者。即是问佛性有何所以。今云圆故遍故即是所以。名为佛性义也。   经云中道种子者。不同他人所计。第八识中新薰种子。今依净名烦恼之祷为如来种。三道为三德种。众生正有因本种子也。   性是圆法者。法谓三德涅槃。名之为法也。   又一切诸佛是圆人者。佛性语通通诸佛故。故云圆人。菩提是圆果者。菩提是性。性能成果及果果等也。   即知此果从因因生者。菩提涅槃从于境智二因所成。故云因因生也。   中道者非因非因因非果非果果者。正因之体。全是中道不当因果故也。   悉由佛性为种子故者。能生两因两果令显现故也。   此两因果又是种子者。三因即三道种子。三道即三德。故云能显中道也。   即是更互以为种子者。谓正因为三道种子。三道又为三因种子。皆缘中道。更互得名也。   问佛性既为四种种子者。谓是因性因因性果性果果等。为四也。   答特是略出又是傍正者。若具言之。皆是四性种子。略云菩提果性种子为正。余三是傍。又中道种子为正。余亦是傍故也。   譬如胡瓜正非发热者。取其文意缘即是傍也。例如正因为正缘了是傍也。   此四是中论八不者不上不下者。不上是不出不下是不来也。   余两可知者。不生不灭。意对生死及断常。故云八也。   诸佛体之不上不下者。能达此颠倒即不上下。即是中道也。   是二中间者。过现中间识等五支即是苦道。达此苦道。全是法身。故云不见生死等。即是中道也。   汝问何义其义如是者。如前四种解释。即是佛性之义也。   经云何以故即是上故者。此之中道不同。梵天之下不取二乘之上不着二边。名之为中。中即上故也。   如理而见者。此是依毕竟空理为第一义也。   经云生死本际者。谓无始无明名之为本。苦果邻于未来名为际也。   两因夹一果一果居中者。无明是过去因。爱取是现在因。名为两因。识名色等是一果。果居其中名为中道。佛性全是法身。故云妙中也。   如此论中者。略斥他解也。   今作易解者。令知三道即三德也。   故无生死故破生死者。全生死是涅槃。约无论破耳。   经云譬如贫人者。谓二十五有生死之人。未有三德涅槃法宝。故云贫也。   中间明是者。不云菩萨如经无常无断。乃名中道等。故云是也。   菩萨观境生智者。深契此境。境能发智。境智不二名为合取。故云中道也。   不得以因家之因为因因者。十二因缘是智家之因。不得为重因。是单因故。不得以果家之果为果果者。菩提是果不得为涅槃重果。是单果故。得以因家之果为因因者。观智是十二因缘家果。得为重因也。得以果家之果为果果者。涅槃是菩提家果。得为重果也。单因单果俱不得为重因。重果家之因果故也。   观智从因至于因者。刹那前后观因也。   涅槃从果至于果者。从菩提果至涅槃果也。   是则不然者。不同于法也。   不从因至于因者。但是单因以之为境。不得为观智也。   不从果至于果者。但是单果不同涅槃。从果至何者。譬中单因单果。皆以两句用之不得重因。故与法中不同果少分耳。   例二果亦尔者。菩萨当体是果。复为观智。家果亦名果果。涅槃当体是果。复为菩提家作果故也。   是因非果即境界性者。开善明五佛性。成于四句故也。   是因即了因者。今与菩提因果同为第三句也。   缘性则二者。即是缘了。名之为二也。   二是因果者。谓缘因为因。了因为果也。   合二为一者。合果为因。只是十二因缘为缘因。故云合缘为正。   正无复数者。正尚无数。况复有三及十二愿。   经云其义甚深者。谓境智冥不可思议三谛之理也。   经云不常不断而得果报者。十二因缘三世不住。名为不常轮转无已。名为不断。感三世因名为果报。今观即是中道之果报也。   经云无有虑知和合而有者。从痴有爱名为和合。无有虑知即不生。和合而有即不灭。不生不灭名为中道也。   经云与十二因缘共行者。凡夫之人常被十二因所转。义之如行三世不从。如从火轮。故无始终也。   今互显没者。如来见始没终。十住见终没始。名之为互。取其少分各见始终也。   始则杳然故言不见者。谓无始已来于真起妄。名之为始。故云杳然也。   十住破元品无明者。等觉唯断最后一品。名之为元也。   当果者。谓变易苦果不起也。   自性无所有为易者。意云十住能达自性微细。无明皆无所有。名之为修。故云易也。   因缘所起者。谓迷真之时。于真起妄即是其始。故云难也。   私谓下文释初住所断其始。故云见始也。   初住智浅但见终末者。谓无明之末。起智之初。即是烦恼之终也。   未有治于元品之智者。即等觉一品初起之始一品未断。故云不见。亦是前烦恼之终为见。后终反迷之始为未见也。   经云犹如拍鞠者。谓十二因缘轮转生死。喻之如鞠。往来不停也。   经云即是见法者。法即一体三宝。名为佛性故也。   经又云一切诸佛以此为性者。谓诸佛皆观十二因缘。十二因缘即是佛性故也。   可将此义类前定乐行等三皆不见者。前文之中定苦行者。谓诸凡夫定乐行者是出假菩萨。苦乐行者即是二乘等。皆不见于乐行中彼约出假。故云不见。此约未破无明。故不了了也。   此是别接通义者。通教九地断见思尽。下根之人接入别教初地故也。   结因性者。即是境界性也。   结因因性者。了因性也。   此之第一义空不同十八空中第一义空。何者彼约所空为空。此约能空之体。即毕竟空也。   此结甚妙者。即是一切众生全是第一义空。菩提涅槃也。   初似是一问者。一问无差别。二问何用修道。准佛答则成两问。故云似也。   用未具足故须庄严者。谓众生是因。诸佛是果。未有果用故须修三十二相。以为二庄严也。   如盲触象者。不得正体也。   若见此意者。虽因中无差而籍修道无差。即差无现用故也。   非问者。如经。是义不然。谓不应作如是问。何者因果别故。无差即差故也。   约缘成异者。佛是已成众生约因。初修观智故异也。   事用未足者。未有三十二相化他之用故也。   非谓悉无者。理中具有也。   经云一切众生真实未有三十二相等者。意云众生理性具有三十二相如来之身。结跏趺坐若修即得。故云未有也。   经云凡有三种者。具条三世之有。只是偈中本有今有。未来当得菩提。即是未来有。   经云一切众生现在悉有烦恼等。若即是偈中今无本无。今无约现在烦恼。本无约过去烦恼故也。   久已成佛者。非谓如法华。约于本成之时。名为久已。且约断烦恼边。名之为久也。   悉束为有者。谓上半同为有也。   又即本有是今无下重释上半。   不离有而论无者。谓生死之有。即是涅槃之无。即是本无今有也。   不离无而论有者。谓本无涅槃。今有涅槃也。   是一句是无差别者。双非有无故无差也。   自有两本两末者。谓生死涅槃。各有本有末故也。   二河相望互作始终者。以生死河为终。涅槃河为始。以涅槃为终。生死为始。以涅槃之始与生死始。俱为本。以生死之终与涅槃终。俱为末也。   本而不末者。谓涅槃之本。非生死之末也。   末本非本者。谓生死之末。非涅槃之本。   本末非末者。生死之本。非涅槃之末也。   非本非末。谓双非涅槃生死。显于中道佛性。非三世摄也。   不即心为佛性者。谓现在菩提心。为果佛性也。   心不即为佛性者。谓果佛心不得为因性也。   他云一乘是万善者。万善是缘。因弹指合掌皆为万善所摄。当同佛性中道为一乘也。   六度与一乘更无别体者。谓无作六度能严一乘。若约方便教六度为扶车。具度耳。   但随义异释者。约理为一乘。约修为六度。故云异也。   二释名如经处处得名者。首楞严约行。般若约智金刚约断。师子吼约说。佛性约因。故云处处得名也。   不共者。不定共烦恼寻伺等起也。   秽污者。有覆无记起五见等也。   成论云法起十数者。谓受想思解欲等十也。   或云欲界十居者。亦云十众生居。谓三途为三。人为一。六天为六。故云十也。   一明洗浴者。如来智机。应从现身诸飞鸟等。睹之得度也。   经云佛性者岂非我耶者。如来知诸外道执有不乐于断。故为说。我为佛性。今得发心也。   酬其修道之问者。谓不应定执佛性无差。为众生故说有差别。如说有我也。   或以我为无我等者。谓我无我体被机说异。四悉檀故也。   长有金刚力士说者。上问中无此说也。   如初日月乃至渐渐可见者。众生为烦恼所覆。故不可见佛性。如月初日不可言。无未显现故也。渐渐可见者。即是修道至初住时。如月显现。名为渐见也。   佛性非一二三等者。如前诸师各执不同。各得一门之意故也。   欲使因四悟于不四者。门者能通从门入理即是因。四理无四名。故云不四。若各报门即不入理。如人问桥终日何益也。   如不见象者。谓今家所释四门入理俱得象体。诸师偏执如盲解身也。生异见也。   断二国中间烦恼者。断习气也。   断习气无明者。谓别接通意也。   乖较者较(音角古乐反)。应如释论三观治三种病者。此是他解亦未为当彼论。但治贪嗔等病用慈心不净。未为相应也。   又世谛破性病真谛破假病者。此是中论师解。谓执性计者俗谛破之。但立假有者用真空破之。得性相二空即破见思也。   除性假二病名断烦恼者。即破无明烦恼也。   若见性者无有此义者。谓无有声闻得见佛性也。   与经相违者。经云破三惑得见佛性不云二也。   宁得相应者。谓三种俱破俱得见性。始与经相应也。   以别接通是一种破烦恼得见佛性者。通教中根至七地接入初地。破一品无明见佛性也。   前三种破惑等者。约次第意。   后三种观者。约不次第意故也。   前譬就外者。谓前诸譬中各就外境。犹如拍鞠等也。   例如十二因缘支支别辨者。谓十二支中支支具有十二。大分且约三世。佛性亦遍十二支中。故以例之也。   百界依正因缘者。即三千世间十二因缘。亦具三千也。   内外之言意兼多义者。今家所释不同。他人唯约色心以为内外。即是百界千如依之与正皆是内外。故云多义也。   是故不取者。不取前果。以酬前生因故也。   一云初受胎七日为识者。此释未当。今云识者取最初一念。其色犹在中阴揽他遗体入赤白二谛之中。名之为识。非但七日始名识也。   只此色与众生之名者。谓众生是假名。色者名色。故云名色也。   若细相生即胎内识心者。此即将胎外粗相例。胎内细相具有相生等相也。   未有总受者。总受者粗相也。   初就行心者。谓正造业之时。能生爱取等。成未来果也。   为内外事者。耳口等药名之为外。起相分别名之为内也。   但转名名之者。转现在五。为未来生老死也。   不具苦受者。但有乐受及舍也。   歌罗逻死者。即是具于四支也。   往还三界终具十二者。谓虽则未具十二因缘。种子不断还生欲界皆具十二。故喻于佛性。虽具不具。终归有之也。   经云十二部中虽不闻有者。约未开还。涅槃已前方等般若未闻佛性。如前释五法多闻展转为胜也。   长出三事非章所列合三十六句者。唯文合有九句。于非苦非乐中但一。云何仍少二句。应云云何为苦为乐。云何非非苦非非乐等。即成三十六句也。   经云思惟解了者。如前三十六句之义无非佛性。大涅槃经三谛之法。如来境界等也。   经云烦恼火灭则得闻见者。亦应云。火灭之时则得闻见。何者铁赤之时。即是佛性众生得见也。   后两化他者。如经赞叹解脱及教化众生。即是化他也。   今明以大涅槃心修者。谓演小令大在大则大也。   以义相带者。只缘少欲即是知足。知足故能少欲也。   此明涅槃与解脱异者。谓涅槃是梵语。解脱者唐言。故异也。   开善又云解脱书无累者。此释不可解。脱非西音何得有翻。解脱是无累之义故也。   应是戒乐者。持戒之人知当来果报不怖生死。故戒经云能得三种乐。故云戒乐也。   今寄一并者。文非正释。故云寄也。以难他解定体不成也。   以理为本者。意以涅槃为体也。   私云皆不尔(云云)者。今以涅槃心修何定慧为体也。   经云毳衣者。毳字(天铙反)三苍羊细毛也。说文兽细毛也。周礼祀四望山川则毳之郑。疏曰罽毳衣也。   第十住亦闻见亦眼见者。此佛为闻。此九住为眼也。   余位不得者。若约别教地前诸位皆即未见。今住地证闻闻得见闻也(四本毕)。   ○释师子吼品之二(四末初)   若欲闻见眼见应当受持者。此约以涅槃心。修大乘十二部经。成就五种法。师能见如来一体常住佛性也。   取闻见得道力强者。谓闻说法见应身也。   见色身则弱者。如小般若云。若以色见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故云解也。   知是方便者。谓从真起应。吾今此身即是法身。故云见佛也。   初身口二业者。若见如来三十二相八十种。即是眼见也。   若闻如来所说十二部经皆是大乘。即是闻见也。   经云为谁受身为谁说法等者。谓无宰主。即知如来为机受身为机说法。是闻见也。   相成是别教者。谓约地前用二观为方便。异时相望得入初地名平等观。能成法身。名为中道故也。   经云依是二种因缘者。如上闻见眼见思惟观察也。   即四依人问者。明四依出世有内生外熟。与凡圣相览故问也。   行是外迹者。迹谓化迹。   诈现好恶等也者。已难知者。谓生就难分也。   云何依此二事者。眼见色身闻说法等。得如是魔非幻也。   经云若为正法者。以大涅槃心修习持究竟戒。即得见闻也。   经云一根深难拔者。根即信根由有信故能修三空。是故难拔也。   若心不悔持戒不浅者。皆为涅槃心。修所受之戒法。尔而得见于佛性不用要求。若生要期持。亦不能见性故也。   后偏结一边者。谓偏结涅槃无常边也。   经云于如燃灯者。意云以假于因念念无常也。   善得时长释迦日短者者。时长谓三亿岁日短从于晨朝至半夜入灭。故引法华为例。谓如食顷等短。亦非短皆是为缘也。   遮恐无穷之难者。如取十三句展转为因是则无穷。故今意云信心听法。互为因果故也。   瓶由拒立拒籍瓶成古释互为因果者。今意不然。如经云。拒举瓶不应共瓶互为因果。何者为三木。为拒少一不成。如是展转皆互相因。一木为因二木为果。二木为因。一木为果。即是互为因果。亦名㧦虞(上音笋下音巨)尔雅竖曰㧦横曰虞此非今意。   经云立拒者。拒字(其吕反)此外道瓶圆如瓠无足以三杖。交之举于瓶。诸经中或言执三奇立拒。或言三丈立拒皆是也。   梁武引拒者。今之渴鸟老此犹未当。只得上下互作因果。不得展转。亦因亦因因。亦果亦果果等也。   若克定三世者。谓过为因。现在为果等。因则定不得互为果也。   轮回不穷者。如无明为因。行为果。行为因。无明为果。行为因。识为果等也。   经云生能生法者。谓大生能生小生。不能自生者大生之体。故由生生者即小生复生大生。大生不自生赖生故。生者即大能生小。小能生大。更互相生也。   借譬何爽者。借小乘毗昙。同时大小八相不失也。文且举生亦应住异灭同也。   是绝待果故言破烦恼者。烦恼生死二边俱不生故。名之为绝也。   烦恼名过过者。谓烦恼名过。烦恼体上复生于过。故云过过。如先是恶人更复作恶。亦名过过也。   无相待因者。谓绝待也。如经无始终故始即是因。既无于始亦无于终。故云绝待也。   但是语势者。谓涅槃是毕竟。无与诸无相从而来非非。正难意故如来答犹五存一。谓涅槃是毕竟无无我无我所等也。   如日月之笼散者。谓云笼则无月。云散则有难意。不一向无也。   有小分是者。谓毕竟无但同无因。故云小分。若约有果。即是全分也。   经云世法涅槃者。谓涅槃是出世之法。何以将世间六无对之故。   经云众生父母是名了因者。父母是能了。众生是所了也。   略须分别者。约无分别中而略分别。故名不思议也。   后横竖相对(云云)者。谓以正当体相望为横。信心约初为竖也。   而义说生因了因者。涅槃之体实无生了。如世间之物生而生之。而能□□故也。   世人谓屈此并者。意云涅槃之法不应作生了。二果常无常并之。故约不思议以释之。   且用首楞严通者。谓首楞严三昧方便不现。常即无常二鸟双游。世人。   何故谓生定作生说而作并耶。   得财物已而复还生者意。引此譬世间之述死尚非死。恐出世法生即非生。何得云屈也。   一常二无常者。谓非生现生也。   悉开两意者。开常无常色无色。名有可见不可见。约众生菩萨所见所闻不同。故云二意也。观师解云。既云亦非是众生身。外者。佛性为世何处若非内外。即是无性也。   如鸟除二翅者。意斥观师免难内外。如鸟无翅不能有用也。   此法即假者。谓五阴之法从缘生故假也。   不俱在二谛者。谓即边而中二谛俱。是故云不独中道遍于真俗也。   此法不思议者。即一而三。即三而一故也。   只以即空非外不世俗谛者。此不思议俗即一而论三。三不定三故非内非外。而破诸师也。   此还成上意者。谓三谛不思议双照故不失双非。故不坏也。   而复双照故言不失者。既非内外而内而外。名不失坏也。   假名为有者。谓依众生。故云有也。   佛性中道悉皆可解者。既破内外名为中道。佛性边一切处即是而内而外。故云可解也。   乳即空者。无自性故。空从缘生。故假乳既从缘酪亦是空二俱缘生。故但有假名耳。   待时而生者。意云定有但待人功为缘耳。   初作即空夺者。乳若有酪即有生酥五味具足。今既无酪五味亦无也。   经云二种名字者。若乳中有酪。名者众生佛性即有如来二种名字也。   经云众生亦谓是酪者。即是果也。   经云乳中而有酪性者。性谓酪因。非谓酪果。须具缘而得酪也。   此举非因作难者。谓乳既非是酪因。角亦非酪因。若二俱无因。众生亦无得果之义。若能生者谓角能生酪也。   佛一往纵答角亦生酪者。此是无方之答。若定说者角即无酪。何者如乳从因。角非酪因故也。   角是缘因者。非亲能生故。故不无也。   经云二俱无故者。谓既无酪树亦本无等。是无因何不生树。树若不生亦不生酪也。   复有几因者。为是正因。为是缘因。为因几因也。   正谓众生缘谓六度者。众生理性具此二因。犹修得见佛性也。   明假名是正因佛性者。取众生边此未为当。五阴是正因。而取假名为正也。   复有境界及道品等者。谓境界是正因而却云缘因。亦不全当也。   而有六度生其阴驱者。六度即缘因。阴驱即正因。以缘资正得见佛性。故云不失不坏也。   还是向义者。谓非内非外不失不坏等。三谛具足也如人求面而取于刀者。有见缘乳有酪缘。水无酪缘也。   何故不见驴马等面者。谓乳不有如刀见面亦不定。故自他求面既不可得。乳亦无酪也。   仍并通佛并者。通刀有面像。乳中有酪也。   经云近远一时俱得见故者。汝云由光到故。远者不到何得见能。近有物隔何得不到故以破之。恐有伏难。故云有物也。   不应见水精中物者。以有隔故何得能到也。   应责酪直者。谓若不责直明知无酪也。   并是兄弟者。以同一腹故虽具子孙。只是兄弟也。   今已患臭者。古人亦谓以香为臭。   今已饱餐者。餐字(于据反亦云沷音)。   初譬中示于无性者。即是无于果性。一切诸法皆藉缘而成也。   本有应常有等者。若是当有不合从缘而生。从因缘而灭。今既生灭即是本无也。   下二句相仍而来者。未知深意。若准释文即是释前二句。师子吼执不定定有而难。如来约不定而答。既其有不定有无不定无。即是三世有法无有是处也。   经云一切众生有虚空界者。如云窍隙之所有是中语言生隙。谓间隙空处名之为界。即是血脉所通之处同虚空名佛性。喻同身中空遍一切处也。   经云如金刚珠者。即喻佛性不可破坏也。   名为第一义空者。谓一空一切空也。   空名智慧者。谓一假一切假也。   佛性遍一切处者。一中一切中也。   了本了其令出者。外缘了其性因令出也。   欲明酪暖能两了者。即是能了于正复自了缘。谓自了了他也。缘既有二正亦有二自正正他。故云能作两正等也。   他亦如是自了了他者。即是七人望己为自。余亦成他也。   自不能自数数他者。世间色法自是烦恼顽碍之色。何能了他也。   别有一法者。谓修智性然后数他也。   经云有佛性性者。谓有缘因。故云性性也。   藉缘能有者。如经从师受已渐渐增益等也。   经云以当见故者。谓众生虽有佛性要须待缘。方始得道果。乳有酪性亦谓假缘故也。   今若用之者。不计定性随世假名得用之也。   今时此橘初酢后甜者。谓随其土风者。与经说异也。   经云尼拘陀子乃至不得称为法陀罗子等者。谓尼拘陀性既非佉陀罗性。何得不生尼拘陀树。乳能生酪也。   经云如云表星者。表只是边星在云边。故不可见也。   若言细部者。破其转计。故云总非也。   夫树相甚粗者。谓子中以有粗相。应可得见也。   经云当有何咎者。意云尼拘陀子既不可见今见有树。如乳无酪因缘而有。我有何咎也。   了因无正云何无耶者。既了从正生何故难云。子无于树以能子故也。   文举一切法生灭一时者。凡所有法皆为四相所迁。先生后灭也。   尼拘陀子生灭一时者。即是子即五丈根茎华果。既是一时不应先生后灭。今既生灭即是无性也。   草木中无佛性者。顺权教说无于果佛性也。   既非外义者。此之破报皆为末代众生。计有无因果之报。别计因中有果多同外人。后破因中无果。谓非外计但一番问答也。   但以业缘而得成佛者。意云菩萨皆由修六度道品。而得定无佛性也。   若无常者则无佛性者。无常之上复立无常佛性即常也。   不应毗䟦致只应阿毗䟦致者。毗䟦明退阿毗不退。阿之言无即是无退。若佛性本有不应有退也。   修身行者知无佛性者。意难由如生酥须具众缘。始成如无佛性须修万行。若有佛性即如乳成酪。不假众缘也。   止有八字具答问意者。如经一切众生悉有佛性是也。具答问意者。意为众生而兴此问答众生有。故云问意也。   致有往反者。谓从天傍人人复往天等。何关佛性也。   经云以迟得故者。即虽未得久久当得名之为迟。非是于退也。   经云炉治者。治字(余者反)说文治销也。字体从台教耳。汉书巧治铸干将之璞是遭热即流。遇冷即合与水同意。故字从水也。   经云五缘成于生酥者。如前文人功水瓶攒绳等五也。   经十二因缘亦有佛性者。于一一支皆是佛性故。何者如风激水水即成波。风息之时波还成水。如无明束诸佛性性成无明。若达无明即还成佛性也。   又僧者诸佛和合者。谓诸佛即是佛性同一佛性故。故名和合也。   经云一者不生信者。以信为首。既不生信任运须退。二不作心者若无于心故退。三者疑心者若生疑心不知有菩提。无菩萨疑即是退诸心。例之乃至十三。不乐进趣者。虽有前之十二。若无进趣。亦名为退也。   经云自轻己身者。谓自绝分高推圣忆。不肯修行也。   真修之皆名为治者。如法华云。除诸法实相余皆魔事也。   臧文仲有三不仁者。身为蔡太夫。一使妻编蒲摩为他所机。二知柳下慧有贤不举夫子责之非大夫之德。三事星神等(云云)。   坐驰五尘者。借庄子中意坐驰无益。今为世务也。   若能无念者。起信论云。若人观无念也。   一心中觉方非世务者。能体远所求之念。即无念非谓都无。名为无念。三谛具足方得契此无念。念理免于世务也。   经云不能恭敬尊重三宝者。如前从十二法至于二法从广已狭。皆能退。故不依诸法。恭敬身中一体三宝。是故退菩提心也。   缘于法法为心师者。以三德之理为心所缘。佛性之法为师夫。言师者。能成弟子能全悉得不退菩提也。经者。即便庄严涉路而去譬更发心也。   今趣举三十二相业约求佛心便者。即是三藏菩萨于三僧祇外百劫种相好也。若依为大涅槃心修诸相。于一一相无非法界之体故也。   此就相似因果为语者。随多少业得多少果。义类相似也。   诸佛境界是境界性者。谓诸佛同有阴身。故云境界。亦是所观之境故也。   不可以定相取者。谓一一性无非三谛不可思议故也。   望上两番破义者。如前执因中有果。因中无果二番也。   文理抗行者。谓内外为别也。   只詺此为常者。犹以覆故。名之为常也。   问果果了因万善如何是常者。果果在常了因。约观智万善。是缘因也。   皆不可思议不可思议故常者。谓能了即所了。所了即能了。因即是果。果即是因。因果即非因非果。而因而果。名大涅槃。故云常也。   涅槃经疏私记卷第十一 卍续藏第 37 册 No. 0660 涅槃经疏私记   涅槃经疏私记卷第十二   ○释师子吼品之三   第三明缚解者。由前一切众生悉有佛性。所以第二广破邪执。师子吼为众生故执因中有无因果。已问答竟。众生何故不见。由有缚故。所以不见。若能解缚则令得见。故有此文文来也。   经云以是二因应无缚解者。意难如来既立二因。能因无缚。正因无解。若正即是佛性者。正因无缚。缘因无解。众生何故不见也。   经云五阴念念生灭者。谓即此生阴即是正性。即无有生。若无有生即无缘修而令得解。故无缚解也。   经云此阴自灭不至彼阴者。谓阴是烦恼既生已即灭。不更受后阴生阴。何能缚也。   经云如因子生芽者。子喻五阴芽。喻中阴虽能生芽其子不至芽如阴灭。已约识有生识何能缚。此约理体以之为难也。   虽残光东照终不归东者。光喻余气临尽之时。名之为残。随处而灭更不归东。如经理无西逝。逝犹往也。终不从西往东也。   经云如烧生暗灭者。生喻中阴。灭喻死阴。   灯灭暗生者。中阴身灭后阴生也。   经云如蜡印印泥者。谓泥里蜡印。名为印泥也。   文非泥出者。谓假印而成也。   又非无因者。由印与泥和合能生。故云不余处来也。   责定行决者。谓大理是断狱之官判其是非。故云行决也。   中阴受身或云七日或四十九日者。谓此亦长短不定。或值父母缘阙未受会时。亦经多时。或即得生处故也。   经云得善觉观者。谓善恶受身随其业缘。父母交会之时。起于嗔爱之想也。   此是我见者。谓是己有于我起也。   第二明解又四者。谓只是涅槃四法。一者亲近善友如经释出也。   空中无刺者。谓刺喻烦恼五阴。今五阴既灭。犹如于空。云何可缚也。   经云阴无系者者。谓宰主阴既生灭。云何能缚也。   系缚等三者。谓如屋如拳合掌等。三合即是生散即是灭合。是缚散即是解也。   还是名色缚于名色者。以众生与名同故也。   子烂故无缚者。约断名之为烂。烂只是坏耳。   报在故有缚者。且约父母生身未入无余。名之为缚也。   经不悔心满者。为大涅槃心修。名为不悔。此之八喻皆有法合令其修习。即是缚也。   非者都非其类者。有四大山。后四方来者。世间都无此事。故云非类。令王观密故也。   上看下为养者。养字平声呼如母养子等。   下看上为样者。如子侍样父母等也。   尽其始末者。从初发心终至涅槃。亦是遍喻大小也。   善法五阴相续者。亦是无漏五阴以未全断。故云善法五阴也。   善阴恶阴由业所得者。现在恶阴由过去业力生于恶国。非谓现在之力。此是后之余报也。   香山譬初身者。谓初果身也。   此关习报两因之义者。习因由现在修因善法名为习因。至初果时即是习果报因。由过去造业现在受果酬过去因也。   见谛无漏而不现前者。入观则有出观则无也。   今取此人尚不可得者。即取下上之人为度众生故。能持戒等也。   水中丈夫者。谓世界初制犹未有地。故云水中也。   三有二十五有者。只是开合之异耳。   一念三相者。既具三相。生不定生。亦有终灭也。   经云佛性之性不生涅槃者。但了烦恼名为涅槃。非谓涅槃从生因得也。   涅槃有因而非果者。有了因故。非生因之果也。   又复是果而非所得者。是了因为了之果。非生因之所得也。   又佛性为涅槃因者。谓了因也。   复不能生涅槃之果者。谓非是生因所得果。乃是了因之所显也。   经云众生佛性不一不二者。谓修道不同名为不一。同虚空性即是不二也。   一切众生同梨耶识者。地人计一为遍。今难若已是遍不须修道。若已得果等。是于遍前之七识何故不遍要待梨耶。妄性是一真性则异。故云亦一亦二。何故云一也。   应多人得者。谓共过也。   正当此难者。谓今难意也。   我解彼解等者。约人明异戒体是同。故不异也。   众生等有者。谓等有正因之性。故不异也。   五种不同岂可一者。随人证得差别不同。故不一世人。只知于同而不知其异。由如于火家。家有之用之。名异也。   发境之智既无亦无观境等者。谓无因性因因性也。   云何非因非果者。谓亦无正因之性也。   必当得故者。约正因性也。   从观故者。谓从观智明有因性。因因性。果性果果性。五种佛性也。   经云雪山有草名曰忍辱牛若食之则成醍醐等者。雪山喻正因佛性。草喻八正道。牛者喻修行众生。食喻观智。谓有因性因因性等。成醍醐者成于果性果果性也。   众生下合之可知也。   经云亦不得名萨婆若智者。谓道是一又是因义不得名果也。   经云十二因缘一切平等者。平等即是佛性十二因缘。即是三道。三道是三因。一切众生皆共有之。故云平等也。   经文云诸界有道等者。界即三界十八界等。有谓二十五有。道即三道。以为所观。能证果智故也。   桥等亦然者。桥喻佛性。不妨多人也。   置毒乳中随其五味者。谓无始时来清净之乳有了因之毒。名之为置。在此佛性乳中虽流转五道人天不同。能解二死之人故也。   一明处缘者。谓俱尸那城娑罗双树间也。   二明时缘者。即二月十五日。   三明人缘者谓是六人能庄严双树。即六大弟子及如来等。此之时处皆为机缘。所以最后就俱尸那城而般涅槃也。   非善知识皆不能得者。若无纯陀迦叶文殊师子吼等诸大知识亦不得识也。   侍伴等者。谓五十二众诸菩萨等以为良伴也。   佛所居处不应言小者。凡谓隘陋如来所见三德之城妙庄严处。初是生善之缘。后举三辟如贱人舍下。是灭恶之缘故也。   君子所居何陋之有者。谓所居则他也。   一报发心者。谓报发十善之心也。   经云四法者名为三昧者。即无缘慈入首楞严定。经八万岁度众生也。   三报弘誓者。已酬昔愿今得成佛也。   经云成就忍心者。即是信忍似道之法耳。   诿引众生者。谓诸外道皆是大权身。同堕恶引于实人待机成熟未复拘尸。皆能发心也。   及通慧二人者。舍利弗智慧第一。目连神通第一。故云通慧也。   六大居士者。须达即是六大国长者之一数。   闻则衣毛遍竖者。谓机动之相也。   经云至王舍城者。然须知来意。今约驱逐外道者。皆是引昔初成道时一为机缘未熟。未向俱尸二为众生着。于邪见故。以往化六师。皆是大权身。同未受也。   孟浪飘瞥者。瞥字(芳灭反)谓不审贞之貌也。   ○释师子吼品之四   亦是却夺他家父母者。既不许妻娶。即是却他儿女之父母也。   其外道师犹未信伏者。谓受他之徒见佛归心。已获道果。六师大推遍至六城。为众生故如来知时机未成就。周遍随逐于双树间入于涅槃也。   救无量人令出耶济者。如来若不驱遂即令无量人堕于邪法。故以度之也。   种种说法者。谓说于放逸之行。名为种种也。   亦云传参国事者。谓诸离车传知大国。余为边地主也。   瓶沙王夫人者。谓是频婆娑罗王之异名耳。   经云虽于空所多有所说者。自法华之前说般若时。为诸菩萨大集空谛于欲色二界中间说摩诃炫。名为空处。虽是未尽之辞。故云不得名为师子吼也。   其上举向为譬今还难之者。向是临之异名。亦云六扄。是外道所问由如弥猴遍游六扄见于外色。我亦如是。在于眼中。能见外色。若准破意。凡所见处须遍六根。只是一识能有六用。汝所计者如猴所见一扄之色不见条扄。遍历六处如向中见。不能遍也。今不如是识能遍缘六根内外俱见也。   不及少者者。根见劣故。故知无我也。   我在眼中何不见内者。何不见根内事。故知不齐也。   经云谁能见邪者。谁者谓无宰主既无我者。故云谁见也。   但横见言有者。谓实无有我。但是横计耳。   其即更问者。今文无难意。故如来取意答等也。   云何利钝遇智不等者。异则不遍。故知无我也。   业既狭小我则不遍者。谓六道善恶不同。各从一业。故云狭小也。   无常之我亦应在于常我之中者。若互在其中我则不遍也。   外更请问者。心欲调伏故。以重请问也。   经云所说之法则非空也者。谓是真我。故不空也。   趣取一事者。此意随四双之中。但举一双表于四德。   河西云二株枯干表应化身灭者。谓表非灭现灭故也。   菩提树亦一觚生一觚枯者。谓亦表如来成道非生现生也。觚字([口*(隹/乃)]音)树之初生曰觚。亦云觚者枝也。谓一枝枯等也。   应有所以者。谓表四德破立之意也。   又是出家之处者。谓北天竺人多敬信佛法故。佛在彼以表于净。若约五行北方属水。水即净也。   邵伯坐甘棠树得仙者。谓是世法犹有是德。况出世邪。故书云。存以甘棠去而益咏也。   经云百兽孚乳者。去声呼之。鸟生曰孚。兽生曰孚。喻如众生得大涅槃。饮此法味获得常乐也。   破着悟道者。谓破于邪当及无常等。今悟常非常非无常等。理亦是生善破恶入理之意也。   金光明云若二二说足满六时者。即是二月为一时。六时谓十二月也。今取前二月之时也。   二法身者即是真应者。真即常住法身。应即五分法身。故云二身也。   河西云常身无常身者。与真应意同也。   亦是如来身密自在者。谓三轮不思议化。于身轮中而得自在宜也。   八日与十五日随机不同也。   经云无有亏盈者。谓众生机息不入涅槃。名之为盈。化缘未毕而入涅槃。名之为亏。今化缘已周同入圆常。常住妙本。即非亏盈也。   言庄严者。此但能见佛性具于四德。即是庄严故也堪可依凭者。此之弟子皆是四依出世。能与世间而作依也。   经云从佛所闻者。即是阿难多闻士知常与无常自然能解了。是名具足多闻也。   经云天眼见于三千大千世界者。初名半头。天眼来至会。即真天眼能见佛性也。   又云善修少愿知足者。今依三谛具足杵薮五住一切烦恼。故云善修也。   又云圣行空行等者。谓令依第一义空而修三昧也。   又云一念之中能作种种神通者。依首楞严种种示现。依正不同故也。   又云善修大智等者。谓一心三智称实相境无非法界。故云心无差别也。   或是略说者。于此六人取其德行具之。故云六耳。自法华未开权解实。千二百人皆能庄严双树故也。   对上六师故举六耳者。亦是为对外道。今知邪常解非常非无常等(云云)。   又此比丘即是菩萨者。今从昔说。故云比丘法华开犹皆名菩萨也。   虽非正难亦得称问者。谓前现明因人因果人意。如经常住于此等。若入涅槃众生无益。即是难也。   经云性无住住者。谓如来之体性同虚空。何有能住及有所住。故云住住也。   经又云凡言住者者。为众生故有烦恼。故名之为住。此约无住而论于住也。   经云夫无住者名曰虚空者。此约体而论无住也。   又云无住者名处非处力者。此约用名为无住也。   又云无住者名檀波罗蜜乃至修四念处者。此约因果论无住也。   道品亦然者。谓无作道品十力无果等。能成因果也。   经云以真女身得菩提者。如法华中。龙女是户推亦须变成男子况是实女现身犹有五障。故云无有是处也。   反以差别简空者。谓虚空之性。差即无差也。   私云恐是六地者。谓是通教菩萨。至六地不退也。   方便道中还归寂定者。谓非灭现灭入大涅槃。名为寂定也。   即四悉意须入寂定者。如经。为欲度脱诸众生下即世界男意。未种善根令种善根下是生前意。未熟今得熟故下第一义意。涯贱善论者。令生尊贵下是对治意也。又从为与文殊师利下世界意。为欲教他下生善。为以圣行等下第一义。为欲可责放逸弟子下对治意也。   经云以是因缘下结上四悉之因缘故也。   非专一品应时时调均者。谓初修定时不宜修定。即须修慧。若修慧不宜即须修舍等。故云时时也。   初本中言皆有者者。谓一切众生皆有初地味禅。若修不修至劫坏时任运而得也。   取造事心专者。谓专修一境不约通大心数定也。   更复缘余者。谓六尘境等也。   如是余缘亦是一境者。以中定缘余六尘等境。皆是法界上定故也。   以定一于一切名一切智者。以心一故一于余境。今诸境一及行论。心皆一故也。   改缘易观者。能以不思议心为大涅槃。而修是实说起于散。此心转也。   令诸行一者。皆是一行三昧故也。   及取善修之定者。谓能观心性名为上。定名为善修。古人何故取大地定。故云通三性也。   乃是禅定门户入住出相者。谓色定能入八定能住能出等。故云善入出住。住即是门户诠次也。   正作静摄不作照知者。谓不能即寂而照即照而寂。皆是偏定慧耳。   故非偏慧者。即双照二谛显于中道。常无常故也。   二法均平故者。谓不迟不疾迟疾得所。故云均平也。   十住进求胜地者。谓是地前入空之时未能定慧均等。故未见性也。   化人智用者。谓十行之时出假化物。偏起俗谛。定慧未均。故不见性也。   空假双亡是平等相者。二观为方便得入中道。第一义谛观。故云别教意未能融通。三谛即三而一也。   乃不迟不疾者。菩萨入真之时。谓一空一切空故。入假之时一假一切假故。入中之时一中一切中故。故云不迟等也。   不诤等者。定慧均调。谓不与空有共诤也。   达分三昧者。若论小乘。即是初果名为达分。今论大乘。谓体达世间出世间一切诸法也。   始终常乐者。亦是因果俱乐也。   经云般若者名一切众生者。谓能分别一切众生非众生等。即是智也。   亦见者。谓智也。   正是智者。谓照也。   今明不尔者。谓总斥前释。不论优劣乃者。一心中行也。   前河西云行人观身内四大者。此释全非。何者今约用观。观一切色。地水风等皆见于地皆是于水等遍一切处。何用将身内涕唾等。以释之也。   ○释师子吼品之五   定慧相资亦相即者。此云相资。意在相即故也。   亦非破问者者。师子吼既依经为问。如来亦不破其问者但为五时之教渐次不同。所以今约别教次第为问耳。   余例可知者。谓前之二教也。   经云是义不然者。意谓今是圆常之教。即定而慧。即慧而定。何得论破。定慧体一。何破之有。   但是治内之流滞等者。此借百论序。肇公之意。非是破外之闲邪。但是治内之流滞。今正教既腾邪风靡息。以之为闲也。今用中意但冶于偏小闲邪相对而来耳。   一论体同者。约不思定慧戒智相即。故云体也。   其犹水火等者。自法华之前方便教中。谓烦恼与菩提为怨。菩提中无烦恼。烦恼无菩提也。   新于异处者。谓离烦恼别求菩提也。   若有智慧无复烦恼者。谓烦恼即法界故。烦恼即是法界。智慧亦是法界。故无明闇也。如人起爱随于一境念念生贪。若能用心观察都无纵迹。未不可得何闇之有也。   不应余解者。谓烦恼与智慧为别等也。   经云谁有智慧等者。谁谓宰主。宰主既无烦恼安有也。   虚己亡物者。自法华前物机犹隔不能毕竟。空理荡之故也。   彼我双存者。二乘治空。菩萨出假。此二皆不能虚亡。故云双存也。   为不到彼所能破者。所谓所证能即智慧约到不到等。若初念不能后亦不能者。初谓能破。后谓所破。既无于能。亦无所破也。   经云若初到便破是则不到者。只到是破。故云不到。不到初后念。初后不二。故云不到也。   是故无所破者。全烦恼是智慧故。无能所也。   若独若伴俱不见色者。八正喻之如伴。前之偏小皆修八正皆破烦恼。未能见于佛性真色也。故云伴亦不能等也。   是缺减故者。非是一心中具也。   智性自断者。谓毕竟空也。   烦恼之性亦自是断者。谓智及惑皆不可得。自性皆空也。   正以生灭夺之者。性即是智。智性自灭。云何灭他也。   二定具世间者。世间即是通大地定。定能持心令不颠堕。若无定持应涉异路也。   此义则疏者。相资犹是定慧二法。故之是疏。相即一体无二故也。   经云菅草执急则断者。执宽则伤手如偏执。定慧皆伤。常住之体不见佛性。定慧体一名之为断。即得见性。此草出浙东山中。叶似甘蔗苗。郭注云。茅属者独以其类耳。   近人以甘为之者。甘谓甘土仰锅包盛物。铸写用之。非是釜器也。   缘一实相者。谓无相之相。名为实相也。   复应巧作化他四悉者。如经。既云自行即具化他。亦约生善灭恶之意故也。   经云复心何缘名为无生等者。问意上文十相名为无相。名涅槃已次竟。复更有十法名为涅槃。为得何法为涅槃也。   经云不入五见故名屋宅者。依身起见名之为着。今观身即常。犹如屋宅。是所依处也。   果果之异耳者。谓是涅槃果上之异名也。   经云一者信心具足者。此之十法与上文修大涅槃。四法同。只是开合之异耳。何者三者亲近诸善知识。即是开初信戒等三也。四者乐于寂静等三即是思惟其义也。八者护法。谓是如法修行。既能修行。盖问正法。九者菩萨见有同觉同戒等者。是开化他并及自行十法具足。得大涅槃也。   经云异法从缘生者。从缘所生之法。名之为异也。   五举况结问者。谓举浅以况深为问也。   一语端者。端谓端首发言之始。亦是问答之由渐也。   经云是义云何者。意问如经中说。若施畜生既得百信。纯陀施佛其义云何。   重明无穷者。如经云。如来纯陀施福必应无尽也。   特是宜尔者。具对机宜。说十力中业最大也。   初开权者。即是施小之开。非是开会之开。为有烦恼者。说业法定也。   第二显实者。谓业涯重。故云不定也。   经云除断如是邪见者。自法华前未入实者谓偏小等。皆名邪见。而得定果。如迦叶菩萨自叙我等。自此之前皆名邪见人也。   一恶业不定者。如殃掘自得于果。何用别求菩提也。   若不晓此一行不成者。谓皆须明了愚智二业轻重能为涅槃。心修于重业中发露忏悔能成圆行也。   唯待缘合者。谓善缘合重业能悔等。即得转受。若恶缘合涯业重受等。一向须受也。   一信心者。谓深信三宝也。二叹喜者。生改悔心也。三发愿者。期心决定也。四供养者。能三业供养三宝。能转于业也。   恶亦例尔者。谓信于恶友无有悔心期心作恶。名之为愿也。   恐物情疑者。如小乘中如来现受九恼等。皆谓定受。若准今文皆悉为众生。故身作此业耳。   经云其因平复者。即是于定业中而论不定也。   次第六度相摄者。谓六度一一相摄。广释如大论也。   且举一端者。谓举忍为法界。余之五度无非法界故也。   无生后报者。谓等觉菩萨唯一品无明故云无也。   则不名现报者。谓犹生于变易故也。   故虽一生乃名现报者。谓一念智断为一生耳。非是更受生也。   一云只法身佛有此现报者。此不应尔。法身究竟何得有报也。   即指应身者。此亦不尔。今此约果佛身作现报以。酬誓愿之力故也。   以此业难成者。经无量劫修行始得故也。   对前可知者。轻重不同。论转不转。故云不定也。   经云眷属多者。谓修三十七品以为眷属也。故云道品善知识。犹是成正觉故也。   经云譬二人一则肥壮等者。谓修道品则有身戒。心慧能出烦恼。渐泥身无道品名之为羸。则堕烦恼无现生后受也。   经云毒不能伤者。犹修无作戒定能严法身。故毒不伤。若无道品良药为无明毒伤于慧命。名之为死也。   经云一则有目等者。谓犹修道品则有智目定足能涉二死之路。若无定慧坠堕三途。则无现生后受也。   经云但共饮酒者。酒喻无明。多食譬修涅槃。观智少者但修人天之善。故云成患。患即无明也。   经云一则铠仗具足等者。谓修定慧能破烦恼怨敌。若无戒定不免怨贼也。   经云一有副轴等者。谓车辐也。若无此辐则不能涉远。辐释为胜也。   经云一有资粮等者。谓戒定慧以为资粮。若不修之不能涉远至于宝所也。   梵行中具三法者。谓戒定慧三品广如上释也。   故名曰边者。边只是邪不正之义。名之为边也。   或言穷恶欲边者。谓阐提断善也。   经云守自境界者。谓观心实相。名之为自。生死为他也。   经云不断我见等者。约见修二道。论身戒心慧也。   经云供给衣食之恩者。谓若身有戒能养法身。若无于戒即无惭愧。虽得衣食不能往恩。皆恩如小儿等等也。   火是天口者。谓外道事火。名为天口。故以敬之也。   经云若一大嗔则能坏身者。由起无明烦恼。能坏常住法身也。   经云生实相则枯者。谓虽有五阴之双。若无身戒心慧受生死苦。喻之如枯也。   ○释师子吼品之六   一领经者。谓领前文三种病人。若无瞻病医药。当得菩提也。   四结难者。谓不修习道佛性力故。当得菩提也。   咸备手足者。谓此七人悉有缘了二因也。   无以取异者。佛性虽同不无深浅。若约此解。则七人不同知七人。若异何得云不须修道也。   善法论至极不至极者。治自内凡。终乎等觉。名之为极也。   恒河譬生死者。谓阴入等身也。   即是求因者。因即是戒。故以净华表之故也。   即是求果者。谓从因以至果。名之为游。华即是因。觉即是果。名为求也。   非迢然别者。谓能体达生死即是涅槃。名出为入也。   现在无信者。信喻习浮故也。   昔日经没者。即约外凡。故没内凡即出也。   不知出处故观方者。谓未入圣位也。   但为自证者。谓修习故也。   从其心边等者。心祈涅槃。名之为去。能入生死。故云浅处也。   经云观贼近远故者。界内为近。界外为远也。   经云五阴者即是名五大者。谓阐提所计。地水火风空等成于五阴者四大只是色阴。犹有四阴。云何计五大为断常邪。   经云有六因缘者。文中有十九事。初六二两后三等。但随起一法。即随阐提拨无因果也。   一云五众者。谓比丘比丘尼等出家之众。除在家二众。故云互说过也。   如来预见此互相是非者。如律中云。不能均融齐一。如折金杖不失金用等也。   如宗轮论广明分部以为二十者。彼有颂文云。十八及本二皆说大乘出。即是二十部意也。   将立而退者。谓得念处观欲入暖位。名之为立。犹遇恶友而失念处。故云退也。   三乘初业不遇于法者。今意未知指何处为初业。若指四念处为初业。即是不迷于小。若取中间大通佛时殖缘为初业。此是不迷于大。若取久远为初业者。复经生死取于小果(云云)。   此文多有所关者。谓五时八教一期化仪又被末代。四教不同。皆知常住佛性。修方便行而取小果等(云云)。   合四为一者。谓声闻人也。   经云即使前进者。犹支佛修习故进也。   既具两文者。谓作通别两教释之也。   且指分段生死为河者。若约通教。即度分段云之河。若约别教。地前亦同度于分段。故云且指。若论登地。即指变易生死之河。若约涅槃。心修圆教说者。山初住时亦指变易生死为河。若准义推。通教为正也。   经云如来常说诸法要义者。要者不出文中。一体三宝常住佛性。谓众生不修也。   自恃有性欲吸取者。谓既有佛性不用修习。由如慈石任运吸取。佛性亦尔。端坐方得者。如河不知慈石有隔即不能吸。佛性由烦恼覆故。未能得菩提也。   井深譬身性理远者。以长时不失故。名之为远也。   此地般若现前者。古人将十波罗蜜对于十地。故云第六对般若也。   不为凡人者。意呵汝何故引将菩萨已对凡夫。凡夫一向不差故也。   经云因非无出者。以从因缘。生出善恶业也。   非此作彼受者。谓非此身作天受也。   有因而无果者。谓有人因无于人果犹天果。故有果无因者。有于无果而无天因。俱是外计也。   彼作彼受同第一句者。此虽有此彼之异。只彼身作业彼自受果。故云非此即是彼也。   时节和合者。谓因缘和合得果也。   合前时节和合而有者。谓要次第一第二。第二待第三等。名为和合而有也。   经云无心业故者。谓无于菩提之心。无有道品之业。故不能得也。   经云犹如猛火不能焚薪者。谓木中虽有猛火之性。未能焚薪。要须待缘而得也。   皆异法出生能随能听等者。谓世法因缘生。异出世法也。   诸法皆为因缘所起者。起只是生。若善法因缘所生。谓常乐我净遇法所生。即有诸烦恼等出生也。   因缘于诸法者。实而论之。只是一因一缘。愚法因缘者。谓无明为因。烦恼等为缘。善法因缘者。谓发心为因。修习道品等以之为缘。皆是异法也。   经云十二因缘不得名常者。谓十二因缘即是佛性。名之为常。经中处处有文。同非一家圆观三道。如何消释此文不得名常之语耶。   如来举显佛性举隐等者。如经法界等。今是法身隐名佛性。显名如来。俱无住处。故净名云。从无住本立一切法也。   经云各不相似者。谓即同而异。四大若异。即有违文。不成于身也。   还用六法存也者。不委他解。是何六法论于存亡耶。   乃是众盲之佛性者。谓各执不同也。   若智臣所见佛性。谓一名四解不失其体也。   或言常遍或言芥子等者。即是所计我大色少。遍于色中。我少色大。犹如芥子等也。   开善假名有用无体者。谓有五阴之假名。有假我之用。而无实体也。   众生亦应得此真我者。若能体此假我即无我。无我即是真我也。   经云如影随形者。谓是众生理性具于四无量心。与果地四心等。故云随形也。   经云名一字地者。由心具四等。能知理性。具足初地功德等。亲众生如罗睺罗也。   第四力者者。力名力用。谓知众生根缘差别不同故也。   一云十二因缘是观智者。他是上文中四智所观。故云观智。不知十二因缘。正是境界性也。   别有所出下注(云云)者。如四教中及净名疏圆观三道三佛性等广释也。   经云顶三昧者。一切三昧之上名之为顶。亦是十住菩萨之上定。故云顶也。   经云粟𢇲者。𢇲字(正攸反)禾穄也。字体作穈[序-予+(黍-禾+林)]二形同。吕氏春秋曰。饭之美者有阳山之穄。高诱曰关也。西谓之穈冀𪸪谓穄。今俗作𢇲。未详所出也。   犹是浅行深行不俟等者。始自内凡至于住前。念不退位。名之为浅。深者自知力大。十行出假。有化他功也。   亦是称叹三宝者。如来即佛宝。涅槃即法宝。菩萨即僧宝也。   俭是僧达之子者。谓是王僧达子。其人博学。故安公得之也。   那作单解者。谓单论于常无双游等义。名之为单也。   犹一种耶者。谓四生中如来。何故但受胎生。不从化生。故云料简也。   次别明不受化生(云云)者。如经说。始自主生终乎涅槃。皆为利益众生。同于世间身有父母眷属。故受胎生也。   天台涅槃疏私记卷第十二(四末毕)   承保四年五月二十四日奉书写已了僧定深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