卍续藏第 28 册 No. 0593 法华经文句辅正记   法华经文句辅正记目次卷第一释序品第一卷第二释序品之余卷第三释序品之余释方便品第二卷第四释方便品之余卷第五释譬喻品第三卷第六释信解品第四卷第七释药草喻品第五释授记品第六释化城喻品第七释五百弟子授记品第八释人记品第九卷第八释法师品第十释见宝塔品第十一释提婆品第十二释劝持品第十三释安乐行品第十四卷第九释涌出品第十五释寿量品第十六释分别功德品第十七卷第十释随喜功德品第十八释法师功德品第十九释不轻品第二十释神力品第二十一释嘱累品第二十二释药王品第二十三释妙音品第二十四释普门品第二十五释陀罗尼品第二十六释严王品第二十七释普贤品第二十八   法华经文句辅正记目次(终)   No. 593   法华天台文句辅正记卷第一(辅妙乐记)   吴兴永定寺 释沙门 道暹 述   将释疏文略分为四一先略解题目二从佛出世下释章安注文三委释下指广四序者下依文解释初文具如玄文五重略广二释已辨其相余三段如记次第解释可见又今疏文用于玄文广义成今略义是故今文时时引用良由此也。   言为二所依者谓文字为名句所依也故婆娑论云一字为名二字为名身三字已去为众多名身又一句为名二句为句身三句已去为众多句身是则名句为能依文字为所依又毛诗注云宫商角等上下相应谓之文句者曲谓随遂经文曲细分别。   句逗者逗留也说文云逗止也方言逗住也即以句止之处名为逗也。   名诠至差别者若于今经具通别二义始从如是终乎而退同于诸经无不诠于自性及以差别别而言之一一名一一句并异诸经故云已今当说最为第一也。   不论至等体者与论辩异也今意但以句逗分一部经文及随文解释不同诸论或以色为教体或以意地所思行蕴所得为句教体如唯识法相宗具以声名为教体彼论云声属十二处中声所接五蕴之中色蕴所接四辨之中属辞为碍境也名句文十二处中法处所收五蕴之中行蕴所得以名句文是声上屈曲意地所缘故属行蕴及法无碍境今家明教具如玄文今此实相一乘之经诠于所证实相之理永异众典即其相也。   今但以句者对论故云今也又今一部之文分为序正流通名为三句二十八品等名为小句问今文何以不云身等乎答但云其句一部之文任运成身何者但是诸法聚集名之为身以一部经文无非聚集故不别云也。   成若干章者目约序正流通及大小章为若干也。   疏者通意之辞者谓以言辞而通文意也。   亦记也者谓禀受前人记其所受以为疏也又及率己胸襟也。   镂者如檀体虽香必假工人雕刻显出檀之妙像古人亦尔经体虽妙必假巧辞镂出文旨今大小文义有序也。   二难之中者于闻法难中开出传译及自开悟于能听难中开出闻师及一遍记其义相当矣。   正在时会者此叙灵山当机之众故云然等也。   言及以阿难者谓若不因阿难亲承梵音如来灭后处众诵出有可传译此土方闻若不因此像末无犹得闻故别指之。   故经多劫者若以贤劫第九劫内四佛相次而兴不得云多今通望过去三佛及以中间不睹佛兴故云多耳。   闻者尚难者叹此土闻者尚已为难况大师亲自修行复于道场妙悟为众解说章安所记流通后代岂不难耶。   于中初二至斥己者前文通释从此下别释斥者指斥也故三双相望名为一一则六义传传渐渐后挍于前。   辄记者谓谦己专辄一遍记于大师言旨故。   若魔若外者以佛力加于结集之众使魔不得其便千大罗汉皆是无碍解脱降伏外歒则令外道不能得便。   添削者既云记大师之言何故专辄添削耶从添谓下释所以也。   谓斥非以显是者谓章安助破古师以显大师之正也。   破古至我己者明章安破古并用大师义势以破古人非全用已自任胸臆也。   加彼异见者加谓添足即章安更引古人异解之文助成大师也破文。   丹丘者赤城山也在国清南门据时添削处实国清丹丘名佳故以标地今国清寺属丹丘里。   须开三教等者前二教一句须开别教教权理实由存教道是故别教果头之理须废故名开也故玄文云别登地已上须废高归下即其事也。   言大小者通别为大三藏为小也。   初心之人者谓法华前圆修之人在名字位虽信一色一香无非中道而于方等般若座席犹属同听异闻以随喜等位观道未成犹谓偏圆相隔如此之人须闻今教开显之说故净名疏释菩萨品云圆人失意尚须弹片即其相也随喜已去不须云开若入初住已上但论增进故也。   权人至此者谓权到法华一向须闻不论圆也。   疏云经题者题者头也故字从是脚里作页页训头故以经首名之为题若言经第未善字义。   疏云委释者委属也曲也谓属对妙题曲细陈释已如玄文十卷释。   总三法者以题名是总三轨是别故玄记云以总总于别以别别于总此之谓也。   超过诸说者一则超于前十四品二则超于一代教门。   即三之一者谓览体宗用三以立名故本地亦尔。   不与他同者不与他人解释同也。   体非因果者譬如虚空之体非彼非此而游之者还游于非彼非此之虚空因果取体亦如是还依非果非因之体而成从因至果之宗。   若不先了能开者以法华圆乘妙体宗用为能开三粗即妙为所开。   故但分文句者此明单用文句消经不当应须疏中随文解释以显理。   唯谈下明单用玄义不可。   若相带下明全用玄文入疏全用文句入玄相间杂说不可何者则使听者不识经文起尽复令玄文大义不彰故云无归。   寄行约教者迹门约行次第以明五义本门约教次第以明五义玄文第一卷具辩其相又观其文势安乐行经约行等。   固蔽理观者便斥世人不用止观文意消经成无观行所以今家一一文下皆以观心释之。   而但下明世人不肯用玄义消经但用诸论事相而已。   今问弘经者令问弘教人心也。   自行暗于妙宗者约行因果以片故妙宗具足应以三法斥之。   教行至相摄者即以迹中四一自互相收何者由禀开权妙教则成一乘之人行于实相之行以显一乘之理余三例尔又以本中四一摄于迹中四一故也。   不可恒尔者不可句句之下皆列名体宗用衣坐室三也。   广略适时者序品方便品迹门之广余品是略寿量普门是本门中广余品是略何者只是广略释于妙法名体宗用若晓广已略无异途故圆乘大车开权宝所与方便品诸法实相无二无别故云根源等。   今家随释者今师随品解释则成生起故云通有四意等也又慈恩每于一品皆作四释今家不尔须四则四不必一概二十八品一一皆四若一概者未为全当。   释妨者如方便之名与大小乘同故须释出今经即是体内方便不同于权诸皆例尔。   释文者即是正释也。   或释名中即带来意者如释安乐行品具有此相及下流通分中多有此意至文可见。   又释名至互有无者如譬喻化城授记等并于题中俱释其名义皆未备序品方便普门陀罗尼等题中及以品内名义皆足所以疏文而于题中解释名义委悉皆尽以此二类名互相无言义者三车大车皆是名下之义化城中说化及以宝所授记中别劫国并是名下之义余品准此。   或于义前别释者如释序品先约字训次释字义方便品约方法释名则先从字训门及秘妙方便名从义譬喻化城等皆有先释其名次方释义。   或带名以释义者如序品云序者即是其名阶位等则是其义方便品普门品陀罗尼等品于题中解释悉之故云带名以释义也。   此彼淆混者若不晓今家释意还成将于昔教以混法华故也。   复似从义者只阶位等言似从义也。   学舍养宫者礼记王制云夏后氏养国老于东庠养庶老于西庠此以国家东西两学为庠序今此品于正宗如东西之学故言序也。   别内外者此指东西厢为墙对于堂屋以别内外也。   此可借用者疏中既无异内外之言故今申于文意亦可借用别内外之言以消二序故也。   又庠者详也谓之谛审序者叙也舒也于正宗前所列由致皆谛并审方叙而舒之。   通序异外者此借下文对治悉中阿沤二字对破外道不同别序专异诸经。   亦可兼用者谓通序非但异外正是序于圆妙故得同而别序方异诸经即是别于内外之相也。   亦二序共有者只是通序亦具阶位安庠之义若从义立通序亦具申述二义何者如因阿泥楼豆令阿难问佛如来灭后一切经初安何等言佛答皆安如是等五因此五事得为别序作由义当由序也述者阿难述佛灭后经初先安如是等五义当述序也是则二序皆具三义也。   必先证信等者此从现文以说诸经皆尔。   必先发起等者此从佛在世当时以说佛在世时但有别序如来灭后方有通序故也。   二序各有前后者谓二序各具五义自为前后又前云必先证信亦是各有前后也。   即宾主者若以文殊是游方大士则弥勒是旧住为主文殊为宾若据发问则弥勒为宾文殊为主矣。   冠即是首者不同余文冠与身异今文冠全是首故云即也。   瑞疑由也等者谓由光所见故疑问述昔所闻故述答也。   疏云胤者继也谓众物之子如乌养子羽翊方成母以低飞而哢之意在令成而峻飞教飞助以飞兴喻于述。   序义可知者谓觉正体以之为序即当序中唱于异名之意故云哢亦得名引。   故字义则通者谓序品义则通下诸品题称序品此则从别。   故出其人者先出佛及以译人则是能聚之人若言聚者谓物体已聚名之为聚可去声呼今文即以上声呼之。   如心地品者梵网经有六十品心地等二品是佛自唱如云持戒心地法门而去故云佛自唱余皆译人及结集者所置。   人如楼那者以人类等非一故皆云如也。   以无闻品益故者此有文外之疑疑云既云诸品皆结集所置何故无结闻品得益人耶答只是阙略益人非无如三周得记其数非一人何须置疑二者以无闻品益故品后无结耳。   以通从别者品是通序名从别品从序皆具四释下二十七品皆以方便等名从别品一字是通通别相从皆具四释下去准此故不重述。   或阙于一两者迹门约教定不可阙本门谈远亦不可阙因缘观心或存或没亦无大妨也。   通皆除疑者但见无阿伛二字即知是佛经故云除疑。   余三及别序者此明妙经通序即约教也久远今日即本迹也五义悉具观心释也别序具四例此可见。   得失者处中方名为得。   至安公来者自安公高悟料节或兴悬符地论之文佛地论科判佛地经云要唯三分初教起因缘分此与安公序分同二圣教所说分与正说分同三依教奉行分与流通分同。   疏云案说传之者谓结集之家结散为长行结贯为偈颂以传像末故云也。   总别起尽者亦可云大章为总小章为别也。   阿难说经者佛去世后阿难登高座诵出亦得名为说经。   契经者契理契机名为契贯穿缝缀名经佛地论云贯穿摄持所应说义。   长多璎珞者经中广破外道竟说多譬喻庄严佛法故云也。   疏云增一者以一加故云增一累法增之故也言明人天因果者从多分说但云明其苦集非不说于道灭今从略边故但云耳破邪亦尔二中阿含者准祗律说谓阿难诵取文中之义故即是专明道灭矣三杂阿含者或文义杂或句义杂根力觉道皆说故即是明世间禅无色定等四长阿含者谓明扩劫长远之事见论云集众法之最长者故名长含肇法师长含序云所以通称阿含者此译为法归谓万善之渊府总持之围苑众法之所归故云也。   疏云律开五部者内善调伏名律外禁身口名戒举果望因名婆罗提木叉此翻处处解脱。   五部者大经云佛告憍陈如我涅槃后有诸弟子颠倒解义宣说名昙摩鞠多(此云法上)为合法相易凡所说法先果后因故云颠倒一昙无德部法名四分二萨婆多部法名十诵三弥沙塞部法名五分四婆粗富罗部律本未来五迦叶遗部法名解脱僧祗为本部分出余五八十诵等者优婆离一夏八十度升座诵之故得名也。   文中自引阿含六度者谓毗昙是通名文中正引六度为分章也。   逮度无极者古翻经论六度一一皆云度无极也。   镜中者戒檀严也。   未必全然者记家意云镜中亦不须此破以广摄略有何不可。   根大见杂者根谓根性大谓四大又加空识二大成六大见谓见惑杂谓七种之余名为杂。   佛在无出者谓佛在出诸法法具足无有失灭以佛入灭法皆随去恐法失灭故会论师结集诸法。   一者序成就者从如是我闻至崛山是论自释云如王城耆山胜余一切城山故。   二者众成就者从与大比丘至供养恭敬尊重赞叹是第三成就如记四从佛说是经已论释云依何等说法依三种法者一者三昧即初文是二者器世间即雨华动地是三者众生世间即尔时会中已下文是。   依止说因者谓依中道智光令见他土说论释云大众见异相不可思议事如来应为我说渴仰欲闻名依止说(云云)。   六大众欲闻法者从尔时于弥勒菩萨作是念已下文是以现瑞故是说妙经由故以问现瑞由为欲闻法成就七尔时文殊师利语弥勒已下文是。   一叹法胜妙分者论云一者示现所说法因果相谓佛曾亲近诸佛尽行道法为因相成就甚深未曾有法等为果相此经说佛所得之法故以佛因果相为所说法。   二叹法师功德分者论云二者示现如来法师功德成就谓能种种方便引导众生知见深远禅定解脱巧说诸法悦可众心等为功德。   三智众定疑分者论云三者依三种义示现一者决定义有诸声闻方便得证作决定心如经我等亦得此法到于涅槃等二者疑义谓诸声闻辟支佛所不能知是故生疑如经而今不知是义所趣三依何事疑义谓如来数数说甚深境界而前后不同是故生疑如经尔时舍利弗知四众心疑等从尔时大众中有诸声闻已下是。   四定记分者从尔时世尊告舍利弗汝已殷勤已下是论云四者示现依四事说一者决定心已生惊怖者令不惊怖故如来有决定心故二者因受记如经尔时佛告舍利弗止止不须复说等以说妙法必令二乘得受记故因欲说此而先止之令生尊重故名因受记三者取受记如经汝已殷勤三请岂得不说等此谓因舍利弗等靳固欲闻故佛许说即以欲闻名取受记四者与受记如经舍利弗如是妙法诸佛如来时乃说之等谓决定为诸声闻等开权显实五佛咸尔故云定记。   五断疑分者论云示现断四种疑一者何时说诸佛于何时等起种种方便说法为断此疑故如经舍利弗出于五浊恶世等二者云何知增上慢如来不为彼人说法云何知彼是增上慢为断此疑故如经若有比丘实得阿罗汉不信此法无有是处等三者云何堪说从佛闻法而起谤心云何如来不成不堪说法人为断此疑如经除佛灭度后等四者不成妄语如来先说法异今说法异云何如来不成妄语为断此疑故如经舍利弗汝等当一心信解受持佛语诸佛如来言无虚妄无有余乘等。   疏云其余品各有处分者论云法力者五种法门示现一证二信三供养四闻法五读诵持说三法如弥勒品示现(分别功德品也)闻法如随喜品说读诵如常精进菩萨品示现(法师功德品是)说力者有三种法门神力品中示现一出广长舌二謦欬声三弹指苦行力者药王菩萨品示现教化众生行苦行者妙音菩萨品示现凡此等是唯以者以对他故余人非不亦美唯光宅最得独擅之名故云唯也。   吾钻仰者东安钻仰也。   逵者九达曰逵。   进退俱失者进如光宅退如古师。   疏云二十七品者达多品未入也。   疏云理一说三者谓于一佛乘分别三故。   但依权实本迹者权实即迹门本迹谓本门也。   果在本门者今家若以本迹二门相对则迹门因正而果傍本门果正而因傍若不相对各有因果不同古人二门偏立所以破之良由此也。   但合二三为正者于四段中合二三两段为正与今家从前三段消经其意不别故云甚符经文。   以气为臭者西方以气为香故云等香不等香平等香此土易云其不得意者其臭如兰故也。   天台名如止观记等者古老所传以其山绝岭之形似三台星布列之状因号天台有云本名天梯谓其高可登而升天也后人讹转为台字耳智者因为晋王授菩萨戒王曰大师传佛法灯当加尊号故称智者举处显人故云天台。   天台分文为三者若但为三段分节消经则通别二序俱通本迹故于序中二文义皆具四释若本迹各分三段序中只得密有本迹之意所以疏中或时但约体用本迹消文良由此也。   疏云约本开权显实者谓权迹实本久近虽殊开显同故故云不思议一也若分二别者本门约身迹门约法权实之称唯在迹门。   问后何妨者此助申问词意文中既存两节分文但后段分文问起亦应无妨。   不专后释者申于疏中何不依第二节分文消经由本门正说之前立于流通非须大途且是一往从前三段消经不从于后。   处会如释签者旧经七处八会新经更加普光明殿一会一摩竭提阿兰若菩提场会旧经云寂灭道场二摩竭凞连河曲普光明殿会旧经云普光明法堂三忉利天四夜摩天五兜率天六他化自在天七重会普光明殿八三会普光明殿九逝多林会。   住处庄严者彼经每一会处皆先说于住处庄严以为序分方始王说然须至之妨者应先出妨云阿含同一经何故多通序从阿含兼别下释阿含妨也。   疏云今怙文者怙谓消怙也此之四意是消经之方轨也。   尚异诸见者明今师通途消一切经尚异诸师之见。   预为四重等者谓例数等四也消释四意者以四重消释因缘等四也。   疏云而今略书者书者记也意云大师释经一一皆具四释章安存略故云而今也。   答中一文者我今处中说是也。   一者总明四义所以者只此四义正是处中故也。   不失不差者四释无过名为不失皆契机理名为不差。   疏云广则令智退者则令中下退耳。   如十妙等者引例也彼具十妙尚得名中何况今四而非处中故彼一妙皆具四释谓先分别次判三开四观心。   亦入四者谓不思议因缘所显之妙境一乘能诠之妙境久远所证之妙境一心三观所契之妙境余九入四准此可知。   尚不殊外计者意云若无三藏因缘尚不异于外计况圆妙四悉永异诸经故云尚也。   中间顿渐者谓十法界皆须顿渐之化故云佛慧等也。   人理至准说者依一乘教行成一乘行成一乘人显一乘理故云可知。   以此至始末者因缘具四为始乃至观心具四为末。   约教等三者开显之教一道无外开显感应非余四悉开显之本诸经所无开显之观一观遍收。   所谈身土者如寿量品云我净土不毁及常在灵鹫山等文。   信宿者二宿也。   先愚密教者谓迷于显密之密犹为权覆故名为愚。   守株尚昧者若更守于法华前教则昧今经本迹二门今弘教者多有此执。   能诠教功者约教也。   久成行本者本迹也。   小及钝根者两教二乘名小三教菩萨名钝也。   理是而迷者众生阴界入全是真如实相故云也又理是近而迷故。   慈亘始末者下种为始得脱为末也。   事理不同者众生在理诸佛在事感应未交故名为远。   无谋而会者非但诸佛无谋而会众生修行亦是无谋而会也。   浅深差别者权浅实深故也若兼谓华严若独谓三藏盈即方等缩谓般若也。   明时不差者谓契教行根理也。   相通事别者以无缘神通遍被一切故名相通机缘不等故名事别。   如止观第六者彼明中观修无缘慈不住法相及众生相乃至十二因缘七觉八正道十力无畏诸佛神通无不皆以慈为根本非诸声闻缘觉所知又如提婆达多教阿阇王杀害如来我于王舍大城乞食时王即放护财醉象令害于我及诸弟子尔时蹈杀无量众生象闻血气狂醉倍常见我翼从被服赤色谓呼是血而复奔趣我弟子中未离欲者四散驰走王舍城中一切人民同时举声号哭流泪作如是言怪哉如来今日终没如何正定一旦散怀是时调达心生欢喜我于尔时为降伏故即入慈定舒手示之即于五指出师子是象见已其心怖畏举身投地敬礼我足我时手指实无师子乃是慈善根力令彼调伏乃至举石空中力士惊怖现作庄严降诸外道令狂女人见如己子患疮女人得药平复一切善法慈为根本一切应现皆慈所为慈即如来慈即佛性慈即三宝普遍诸法无非是慈(云云)。   九界等者等取七方便故又复让佛界为尊故但云九耳。   故事广等者神通之事则广神通之体是中故也。   通于地住者依璎珞华严二经判位也。   义非广略者中道神通非广非略只此双非体本中故。   疏若十方至广者应例余三皆对十方为广何者是略耶答若娑婆土中不及此不思议妙感应四悉不及此声教乃至观心者皆名为略若及此者则名处中是故四义广略处中悉皆备足。   权实理定者偏圆之理也定不可互为故也。   浅深义通者圆则行位阶降不同权则诸教不等故云义通。   若以信行为乘下举解迹问也。   及知下举解本门也。   华严经偈者彼经云譬如贫穷人日夜数他宝自无半钱分多闻亦如是譬如盲瞽人本习故能𦘕悦彼不自见多闻亦如是彼为斥偏闻之人亦与今意不别。   以理摄故者谓若以心性真如实相之理遍摄一切则达心性万法具足无非法界故名为迹也。   观成入位者别入初住通具六即以论其入。   后后为中者因缘事广遍彼十方妙教方中唯在声故教被仍广但点久成余皆迹化方名中本高迹广寻者疲劳但观己心方名中耳故云扣无穷之圣应也。   后后转入前前者由观心故见久远本由证久本能施妙教由禀妙教得妙四益故云后后转入前前也。   犹覆久成者法华迹门尚覆久成何况前教。   况复一一至摄者若非开显大观何能证于本若非证得久本岂能设在开显妙教若非禀于妙教为感不思议应余三相摄亦复如是又但本一法即摄余三亦应可见。   从机则机亲者谓若机亲名为感应若应亲名为应机。   正为显实者纵未知本由自了耳。   既得云大等者大只是广深只是高。   诸教果德者三教果位为果德即约行也。   权实者三教为权别妙觉别理为实以约教道故云皆为筌蹄即约教也大经中阇王说偈云诸佛常软语为众故说粗粗说及软言皆归第一义。   下文显己者若显本已方得方便品文显露证于久本。   事论只是至义当者然文相但约事而说故今先约事论后方詑成观相。   境本至施开者谓由境发观名为垂迹由观显本又境发观名为施迹由观契本名为会本又境即观故观即境故名为开迹显本(云云)。   唯约今经者其意如何即是示今经不思议开权圆妙因缘开权显实之教相专示久成之本迹圆妙之观心。   但文势者示后人消释之势不必一向尽用四释(云云)。   又序中约教者如消如是等文或直约于圆或对诸教以辩(云云)。   但点远本者借使本时用于三教助显于实以是本成无非真实故也。   三段大文者序正流通。   过未因果者过去为因现在为果现在为因未来为果。   闻无所从者若不约于序等三段以明其益汝于何处得此种熟脱。   别序通过现者说法瑞谢在过去又序灯明五瑞等故云说是经已入定等五在于现也。   如说无量至等三者闻于从一出多之经密得从多归一之益法。   诸教因缘长短者唯圆实益为长余三教因缘皆短故今文但久远蒙佛善巧乃至未来永永等。   近从七地者七地以前但是自行七地已后方乃与物结缘修净土因又无未来之化故云短也。   此文四节者专为众生作长远之益三世不穷故云有以也。   今不云是者唯地涌菩萨云是本眷属耳。   若未得佛智者若未闻开近显远之说则未能知久种若闻已则知如来久远为我作种熟脱三也。   今出其意耳者此明疏文为后人略出开权显实开近显远种熟脱三意耳。   本因果种者此即如来行菩萨道时为化下种证果之时复为下种故名本因果种。   果后方熟者成果已第一番施化名为果后。   取化仪意者约一代化仪皆先权后实故尔。   次约三世九世者华严第三十一云佛子有十种三世谓过去说过去过去说未来过去说现在未来说过去未来说现在未来说无尽现在说过去现在说未来现在说平等现在说三世平等彼经为成十句故于九外更加平等又大璎珞俱翼天子问佛三世皆有诸佛不佛言汝问何等三世过去耶现在耶未来耶故今通约三世九世明种熟脱。   念念三世九者于一念中互相形待以为三九何者如一念为现在复是过去之未来又是未来之过去是则九世但在一念心中任运为未来过去过去为过去过去为未来未来等又如来有不可思议延促之力三段等法在一刹那中(云云)。   念念逆顺者序等三段益物为顺示九界身说所宜法为逆又示秽土同事之身为逆。   大体三世者谓一期三世也会会者今经总有三会或三周亦名三会。   言世世者既成味味则有三世之化故世世又味者于念念中得五味益此即约行论五味。   又通五和合者五义俱时故云和合又人法相应乃至众相应故云也。   末法至冥利者谓至末法时显益虽无冥利则有也。   今教别有至功者迹门显实为相本门显本为相也。   且通作一种三段者只是且约一部大为三段示种等相耳。   况观心至因缘者即是因缘家之教相本迹观心也。   令远见故者意云光虽不及于远而能远见于中。   期心远故者地前虽不及登地圣明而亦期心于果。   不能起住等者经云善男子云何名为婴儿行善男子不能起住来去语言是名婴儿不起譬常不起边中诸法之相不住譬净不着生死涅槃不来譬我不从浅至深动摇彼此不语譬乐寂灭涅槃不可言说此圆婴儿从初发心常观涅槃四德行道故言不能起住来去语言。   又婴儿者能说大字如来亦尔说于大字所谓婆和和者有为婆者无为是名婴儿又和者名为无常婆者名为有常如来说常众生闻已为常法故断于无常是名婴儿行彼疏释云正取和字而为大字即是六度菩萨婴儿此菩萨三僧祇劫百劫种相志求作佛此佛是有为半字无常之佛故知是和字婴儿又婴儿者不知苦乐昼夜父母无苦乐是不取舍无昼夜是无憎爱是通教菩萨婴儿达愿化相苦乐平等恐亲不二又婴儿不能造作大小诸事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不造生死作业心菩萨终不退菩提心而作声闻辟支佛乘彼疏云无五逆二乘心即是非生死非涅槃行于中道菩萨之行即别教婴儿也又婴儿者如彼婴儿啼哭之时父母即以杨树黄叶而语之言莫啼莫啼我与汝金婴儿见已生真金想便止不啼然此黄叶实非金也木牛木马木男木女婴儿见已生男女等想即止不啼如来亦尔若有众生欲造众恶如来为说三十三天常乐我净端正自姿于妙宫殿受欲乐六根所对无非是乐众生闻有如是乐故心生贪乐止不为恶勋作三十三天善业实是生死无常无乐无我无净为度众生方便说言常乐我净彼疏释云扬树譬妄常黄叶譬妄净木牛木马譬妄乐木男木女譬妄我此人天婴儿也又婴儿者若有众生厌生死时如来则为说于二乘然实无有二乘之实以二乘故知生死过见涅槃乐以是见故则能自知有断不断有真不真有修不修有得不得如彼婴儿于非金中而生金想如来亦尔于不净中而说为净等彼疏释云知生死过是识苦集见涅槃乐是识道灭有断不断此约集谛正使有断习气无断有真不真此约苦谛生死中无涅槃则不真离生死有涅槃此则有真有修不修此约道谛四倒惑等是不修四念处等是修有得不得此约灭谛利使钝使名不得见道修道名得此名欣厌婴儿也。   故圆因位者等觉已下俱名小善以让佛故也。   而无邪法者无横计自他共无因法。   依义不依语者但依字之义不依字之语也。   故下三文者从中间行行已下乃至未来永永文皆以初文为本。   今欲论诸佛者意云我论于最初为得不耶。   若许有穷等者今非有穷故无斯过何者释尊非不禀先佛教今日受化且穷释尊增其观解为获实利有何过耶。   内薰自悟者意云有教外薰胜于内薰故。   斥有教之日何得守迷者斥今人也何不禀教求真而云自思悟耶。   嗅香者具如净名食此饭者得心解脱等觉触者以天衣触身皆能悟理也瞪视者普贤世界直视一物以为所观即得悟入也。   行必先戒等者戒者慎也以防非为义心源本净性离着非等即戒义定者安也寂也止也以不动为义心性本寂不可动摇即定义慧者解也才智也以了别为义心性之体寂而常照了因即慧性也故遗教经云依因此戒生诸禅定及灭苦智慧。   单白已前皆方便者如律中八种调理九种往来等。   准部至义立者若于迹门释义若不义立久远本迹须义立体用本迹以消迹门。   随喜不轻等者随喜初心信一念之心横竖该深等即是观境不轻等例然。   三昧所依者药王妙音也。   诸行所陀者观音下诸品也。   化功若成者此约新入初住人受二种称若化功未成但名当机而已若自行分满成分证观能十界化故云化功若成等文语稍倒耳。   睹异文识一观者今经一部文异以一开权显实圆妙大观观之无不必契。   亦识至观异者如云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即观异之相也。   及文观俱异者禀于经修观各异故也。   亦识当教者四教文观自同也此中四句唯初句属今经后三句属昔教也。   分今昔者且如今经三车叙昔大车唯今化城宝所三草二木一地一雨等准例可知。   亦可云通诸部者约味判也问经与教何别答成部帙者名之为经经中被机多小不等名为教又亦是二名互立其义大同也。   而谈律颂者文中则说禅师之德颂中乃谈律师之德也。   通序无起由阿泥楼逗者大经云佛告阿难汝当精勤以善教诫诸眷属世间苦痛早求出离一失人身难可追复毕此一形常须惊觉无常大鬼难求难脱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三世因果循环不失此生空过后悔无追涅槃时至示教如是阿难闻已深没忧海投如来前犹如死人阿泥楼逗安慰阿难轻其愁心而语之言如来涅槃时至汝依我语咨启如来灭后六群比丘行污他寂恶性车匿云何共住而用得教示世尊灭后以何为师依何而住结集法藏一切经初安何等语阿难具陈上问而以白佛佛告阿难善哉善哉汝致四问为最后问能大利益一切世间车匿比丘其性制恶我弟难陀具极重欲如来为说十二因缘弥满三千大千苦根本汝当依我教法正观教示六群车匿深心依此不久自当得证上果尸波罗戒是汝大师依之修行能得出世甚深定慧依四念处严心而住一切经初当安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某方某处与诸四众而说是经既云一切经初当安故名通序虽通而别如文具简(云云)。   疏云能持之人者谓闻通而持别故加能持以简异于伴也。   纵有兼释等者意云通释义已显著下去广释但是附傍通释而已。   言兼释者只是兼于四教释耳虽兼四释须附略文。   义通两句者非但阿难得和合称由众机会复名和合故云由机也。   疏云不与世诤者大经云我终不与世间共诤世间智者所谓诸佛菩萨一切圣人世智所说五阴无常苦空无我我亦如是世智所说五阴无有常乐我净我亦如是诤论不与古今同喜故属世界又应知此世不同世间之世若未开权则名为诤若开显已方名无诤又应更云开近显远方名不诤。   以异显同者诸佛虽异如是皆同故引诸佛显于今佛如是道同。   阿沤者百论云外道谓梵王昔以七十二字教化世间梵王后时贪吝情起退失神通是故世间敬心微薄梵王忿恨还取七十二字吞之唯阿沤两字从口两边遗落世人收得将为字王故以阿字置广主经初沤字置四围陀经首詺此为吉汝今先恶止恶在初故云不吉。   以汝吉法无自等者此即但点能破观法所计自祛故论云诸法从缘生尚不可等故但云无自等也。   有无中摄者只是计有为自然计无为自然耳。   但四计义通者外人则依正起计佛弟子则于境智起计如止观第三破境不自境中说。   或且通方者但是前三悉相即名第一义也。   晋王者别传中云晋王者疏请大师著净名疏云先已戒定今欲伏膺智断王意云若得此法增智断烦恼故也。   四教通塞者以此四八如是用则为通[门@庵]而不用为塞如华严用二乃至般若用三等即其相也。   权实远近者昔教权实相带为近今经明于久远权实为远。   具知进否者一时四八为进不尽用者为否。   安得以诸师至众户者今家则先以八匙开于八户次以一匙而荡众教咸同一实。   初立法通者只是且通途立一能诠所诠之法也。   疏云二文不异者只是一文由有能传故得二文之号。   二如是下者只应合云佛及阿难二如下所诠为是今能所双举以成文势故云如是。   于所闻时具能所者以初闻时具闻能所是故今文约于观谛以释法体。   疏云动俗入如者约真俗二谛辩也。   疏云动如入如者别人破空入中文中语略应云破空入假破假入中圆人即次第而不次第故云对所诠三谛也。   以四例四者谓顿等四例约教四亦具能所故也。   故彼文理相称之法者以阿难传佛文理相称之法故云彼也。   应更以是对向四文者应云文中但云动俗入如未云动俗入如不异为是故须更以四是对于四如以释其相。   故秘密所用者明四教若在于佛所用则成秘密若阿难传所用秘密则成显露又秘密教者如法华玄文第一云如来于法得最自在三密四门无妨之用或此说渐则彼说顿与不定或彼说渐则此说顿与不定而互不相知名秘密不定十方齐说等(云云)不定教者通约法华前四时座席说教之时或正说大而有闻小获小益者或正说小而有闻大获大益者故大般若经云佛在鹿野转四谛法轮无量众生发声闻心无量众生发缘觉心无量菩萨行六度行无量菩萨得无生法忍住于初地乃至十地无量一生补处菩萨一时成佛约教互相知故名不定教广如玄文记。   天人机具众教者天人是受教之器须以四八而熟脱之故云漉至究竟涅槃三途非器故不论之。   义各含四者但举不定等即摄藏等四也。   证信义通至前说者如前释五义中云余皆义立文是。   各具诸义者前三释中四悉八教体用等总入一心而为观境故云等取。   第一义虽理者意云虽以契理为第一义由属因缘故名为事。   便成四释者谓因缘观约教观本迹观故上句云咸成境故。   且判属通者一者属于通教二者属于通途之通今言且者通属通教也。   空假成别者一者别在地前与诸教共二者别在当教为入地方便。   亦通亦别者亦具两句故云九通前教圣局证中专在于别。   空假至所照者以空假是中道所非所照故也。   对他通别者空假通他故名为通中对空假故中名别是故两句皆两句释。   觉心如应者夫观心义皆于自一念心中以论机应更不他求但信心成则见自心觉智明净义当于应。   则妙教为迹等者且约体用本迹。   一切声闻咸然者今论权示故云一切此则权中一切也。   我闻下我闻离释者我谓宰主闻谓所闻故以离释。   即阙空缘者耳具四缘不假于明眼一具五疏中但三根尘识故若大乘宗耳等具七缘眼具九缘(云云)。   经初尽合改闻者斥世人也以世人不许色为教体但云色是体家之用若如此者一切经初应合改云如是我思思属行蕴故如天台涅槃疏记约诸行无常四字辩其教体如云初说诸字率尔耳识同时率尔意识但闻诸声声薰识成种寻求心中缘声字名三相声薰识成种名等假故不薰成种闻余字亦尔通前十二相若不散乱决定心生方能解义四率尔四寻求并决定心九心四声四字四名一句一义为十四相总九心十四相是无记若不散乱染净心生方成教体。   见身箧者如来以四大为四蛇以见四大生灭无常互相残害故舍入涅槃也。   诸灭结众者诸阿罗汉三界结尽名灭结众。   虽非外计者钝使凡夫但计己身以立宰主不同邪见外道故也。   思惟未尽者阿难是三果人由断欲惑未尽并伏上二界修惑故云未尽。   凡圣共者如一物实青众共云黄共有此说故不为过实长言短方圆等一切皆然故名世流布也。   自然能解了者此文即是双非常无常以显中道常乐我净无我等亦尔。   不二登地者登地为能双非故。   疏云知我无我而不二 无我等即为所非也双照亦尔。   以胜摄劣者疏云以自在音声传权传实既云自在即是以实而摄于权也。   以大拟小者大对小小既具四大岂不然。   故名为杂者一入空二出假被接故也。   不云空王劫数者只是体用本迹耳。   已当约教者既云观因缘所生即空等故当约教也。   真妙望余者余谓三教皆属迹故。   檀行十事者言是法师清净佛德行一谓足食已舍威仪不作余食法得二相妙食食二足食已不作余食法往村中间得食三在寺内得别众羯磨四得在界内别众羯磨已听可五此事已言是本来所作(不依经论律作而言有教)六足食已舍威仪得以苏油蜜生苏石蜜酪和一处得食七得共宿盐着中食八得饮阇楼罗酒(根子等乐酒)九得畜不割截坐具十得受金银于布萨日檀越布施金银而共分之。   新旧两闻者重闻二十年前为新二十年后为旧何者以侍佛时所闻之法谢在前故也。   问于释种被杀者唯除见流离太子杀诸释氏坏迦毗罗城来至佛所作如是言我与如来俱生此城同一释种我今亲戚悉皆殒灭云何如来颜色光显佛言汝见城有我修空定故乃如是(云云)问五百释种何因缘故被杀佛广答如经说。   六知佛所入定者人问佛入何定阿难皆知所入也。   疏云况余处者应是从华严至方等诸时为余处也。   然大经显圆者大经中四句专明自行智断及化他能所唯在于圆又彼经中生不生句在初显自行智德不生不生句在第二显自行智断满也不生生句在第三显自行断德也又是化他能生生句在第四显化他所也闻闻等四亦尔。   不同余文者余文前三悉先寄昔教后方论开今文乃是大机运动与显实时会合矣。   寄示相者今经二悉应生理善破理恶今且寄论示二悉之相。   假时实时者大论中有一外道问佛真谛无时何故判时佛因辩云从明相现已后至于前为实时从此已去至明相未现前为假时又钞中引毗罗三昧经平旦诸天食午时诸佛食午后食生食夜鬼食故须破邪者内弟子非不无时但不如外人计时为因是故须破也假时破外者若说实时增彼邪见故说假时以破其恶。   所发善根等者今经则发一乘开显圆妙之善也。   权人理等者等取权行权教人理等并须开显也。   疏云若见谛已上至初住者此且约位当于初住须约六即明其浅深。   化他不定等者此约大分而说若于方便等净土施化亦不必尽用八也。   记一末七日月年止者人寿三十饥馑经七年二十岁疾经七月十岁刀经七日也。   保乐保常者以乐定故保乐以寿定故保常也。   六四二者拘留孙等三佛次第配之并在第九减劫中出也。   截指为刑者阇王得罪人但截其指祖王得贼以灰围之为狱父王得罪人但驱出国(或本云云)。   此前皆谓实动者得三悉益人皆谓佛有动出故云则前二教等也。   觉他通初后者始从初心讫至后心皆化他故。   疏云总别相者于世间苦集通途总作无常之观别作四念处观等出世间总者悉是无常苦空无我故别则修四念处观乃至道亦别别而观故。   三界系者思惑也。   四圣谛者四谛智即别别皆作身受心法观也。   从后异故者后老异初少故。   断伏不同具如止观第三等者婆娑论明三藏菩萨因时已断下八地修惑唯非想一地修惑在所以但用九无碍九解脱断此一地惑耳大论文意既未断见有漏心断但名为伏故云不断所以坐道场时通用一九断三界修惑良由此也。   第十地者通教第十地也。   染污无知者八智随诸烦恼唯起烦恼此智更不能了于烦恼名为染污无智非谓全无智也。   不染污无智者即罗汉心中世俗智以不了八种境故名劣也一味者约舌根所取五味甜苦等又大小乘法义味也二势者上如天子有大势力亦如宰相乃至下类皆有势力不同又如诸药各有治病势分也三熟者不知众生及无情等善恶熟也四德者以三界内物各自有一种德故五数者八万劫下至三二一千岁数故六时者不知何时成何时坏等七量者即器量等有多种释欠一境。   具如玄文者彼释虽广亦不出于四种修证故指因果二妙中明。   不出二教者他人释佛亦云断习气故属通佛也若夺而言之只得三藏佛耳。   三世诸佛皆色究竟者起信疏问他受用身何故在色究竟天耶答一显十王寄别十地故以十地菩萨摄报果当彼天故华严疏云初地菩萨作阎浮提王乃至第四禅中色究竟天对第十地菩萨矣二余义别说者为引二乘人彼小乘不信界外有佛故指在彼天是实报佛令知王宫菩提树下成道是化接引门中且作是说若一乘宗佛身周遍法界乃至微尘毛端重重无尽非一方化报。   四阶成道者婆娑云第一阶三祇修四波罗蜜除禅及智第二阶百劫修相好第三阶从兜率下最后身出家用六行断惑第四阶菩提树三十四心断结。   故开权显本者开权在迹门显本在本门也。   亦无印述者菩萨与佛身土皆融所说理等又被佛加故不须印述也。   大论所破者行三教为能破藏为所破也。   不许他经者讲唯识人云涅槃经中明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者不了教耳。   他受用报者唯识宗中即以平等性智示现微妙净功德身由昔所引修利他功德居纯净土为化十地菩萨神通说法令彼受用大乘法乐其身大小不定大圆镜智亦此身所摄合二种名他受用身此则正当别教义也。   具如玄文至科简者玄第七卷明本十妙对迹判释总有六重谓事理理教教行体用权实已今体谓圆教法身用即报应二身及于三教将久本望今迹门迹门权示体用俱迹最初实成体用俱本广如彼释。   疏云唯本地四佛者一佛为本三佛为迹俱久成故。   若望前三者览前三释对于观心即因缘义。   疏云住者者初约佛身住土从十善道下约佛心住法以释。   持戒善心者十善戒也注云前从果者从入三三昧下从果布施下约修因也。   从广之狭者始忍土终楞严也。   所灭不异者断见思尽得有余断苦果得无余。   若约理判如向者如前约涅槃文说也。   即应入灭者三藏佛三十四心断结已即应入灭住世五十年者由慈悲故。   此佛报生者只名父母生身以为报生。   此从因说者以通菩萨不即取果誓抉余习为菩萨身利益故也。   于理实无者非但实理无住亦真谛理亦无有住何以故由俗生灭真亦无住。   便成绝待者开显入圆无能无所皆法界故。   疏云讹言者讹谬言义当戏言耳。   能兼诸国者兼只是并诸国耳。   食肉余习者贤愚经第十一云佛告王曰善听过去久远阿僧祇劫此阎浮提有一大国名波罗捺于时国王名波罗摩达尔时国王将四种兵入山林中行獦戏王到泽上驰遂禽将单侯一乘独到深林王时疲极下马小伏尔时林中有[马*字]师子怀欲心盛行求其偶困不能得值于林间见王独坐淫意转隆思欲从至近到其边举尾背住王知其意而自思惟此是独𤞲力能杀我若不从意傥见危害王以怖故即从师子成欲事已师子还去诸兵群从已复王即还宫尔时师子从是怀胎日月满足便生一子形尽似人唯足班驳师子忆识知是王有便衔来著于王前王亦思惟自忆前事知是己儿即收养之渐大雄戈志猛父王崩已班足继治王有二夫人一王者种二婆罗门种时驳足王一日出城游观敕二夫人随我后往谁先到者当与一日极相娱乐其随后者吾不见之其二夫人庄饰驾乘一时俱往到于道中见于天祠梵志种者下车作礼犹此后至使王见薄于是夫人令人打坏天祠令平如地宋天祠神悲苦懊恼往至宫中欲思伤害王宫天神遮不听入有一仙人住仙山中时驳足王恒常供养日月食时飞来入宫不食肴馔粗食粗供偶值一日仙人不来天神知之化作其形欲来入宫宫神犹识不听前入白王永通王闻仙人在外敕令听入入已坐于仙人常坐之处办如常食以用供养时化仙人不肯就食即语王言此食粗恶又无肉鱼云何可食王白大仙自来恒食清素故合不办化仙人告自今已后莫办粗供明日旧仙飞来设种种鱼肉仙人嗔恚怨责于王王言大仙昨日敕如是作仙人言昨日有患断食一日不来是谁语故相轻诫合王是后十二年中食人肉作是语已飞还山中后厨监妄不办肉临时无计出外不见肉见死小儿肥自在地念且死急劫头足至厨中加诸美药作食与王等如疏乃至由仙人立誓十二年满更不啖人故具经文合疏文可解四非常偈者大论中名须陀王仁王名普明王经云为班足王而捉将去从其乞愿一日行施饭食沙门顶礼三宝班足许已还国依七佛法请百法师一日二时讲仁王般若第一法师为王说偈言。  劫烧终讫  乾坤洞燃  须弥巨海  都为灰飏  天龙福尽  于中凋丧  二义尚尔  国有何常  神识无主  假乘四蛇  无眼保养  以为乐事  神无常主  形无常家  形神尚离  岂有国耶  有本自无  因缘成诸  盛者必衰  实者必虚  众生蠢蠢  都如幻居  三界皆尔  国土亦如  生老病死  轮转无际  事与愿违  忧悲为害  欲深祸重  疮疣无外  三界皆尔  国有何赖   偈意劝王舍国及身。   小即初果者通教声闻若通菩萨于干慧地即得空平等之名。   与大教梵行意同者彼梵行文末云菩萨舍心时则得空平等地如须菩提菩萨住于是地不见父母兄弟姊妹亲怨中人乃至阴界诸入众生寿命如彼虚空。   疏崛山者大宝积经云其山高峻严洒可视众华卉木悉皆茂盛夜夜兴云轻雷细雨水陆兼备天龙八部常在游止复有异类诸兽师子虎狼熊罴之属复有百千众鸟孔雀鹦鹉鸟鹰鸳鸯是诸众类以佛威力不为贪欲嗔痴所恼不相食啖而共亲爱。   疏云总有三事者文中三又是二鹫一灵也。   广普山者能容诸佛菩萨罗汉支佛鬼神及尸陀林故。   负重山者诸重德人居故。   仙人崛山者佛是大仙故。   令此土净者只无支佛即是土净。   十乘十境者止观十卷前四卷教人生解第五卷去明于正行约阴入烦恼病患业相魔事禅定诸见增上慢二乘菩萨十境之上一一用十观观之一观不思议境二发菩提心三巧安止观四破法遍五识通塞六知道品七对治助开八识次位九能安忍十无法爱十法之观观一一境令成大乘譬于大车法华圆观若得彼意方了此文故指彼也。   疏云因灭是色等者大经云佛告憍陈如色是无常因灭是色获得解脱常住之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色是苦因灭是色获得解脱安乐之色四阴亦然色是无我因灭是色获得解脱真我四阴亦然色是不净因灭是色获得解脱清净之色四阴亦然。   疏云三阴如鹫者则来去不绝以喻三阴取境不绝也。   方便正修者方便以偏圆解导二十五法为正修前方便如止观第四卷广明正修者依于妙解以立正行谓端坐观阴界入等如止观第五去广明。   简境者谓先简思议不思议境。   心者谓一心异心以为能观并如止观第五初广明云。   升中天等者为生人善故居天上及以人间。   中夜入灭者众生不能生难想之想故以中夜入灭而对治之。   具二中者即空断中常在前二教即中实相中在后二教。   纯无杂故者纯大无小虽有诸阿神等皆是入地菩萨。   疏云遂形迹者迹谓事迹也。   疏云处季孟之间者孟长也季小也仲中也菩萨居二众之间类于四时之仲月也。   疏者破恶者示诸恶身令当众恶破。   既似三谛者人天俗二乘真菩萨中即三谛也。   唯诣实理者一各诣当教理二四教菩萨无不皆诣圆实之理此约施开以说。   注家云者彼云声闻之学于理犹疏故敦之于内菩萨之位于道已亲故忘之于外既察敦忘之旨故立先后之次意云疏者常令随逐世尊。   此但得事者于四悉中似得对治悉。   堪通别记者通记如法师不轻等别记如三周也。   语通者谓内秘外现及萨埵语通通于人天二乘杂众。   意兼者只是内秘外现及以萨埵互相兼耳。   菩萨滥本者意云举菩萨之名已近于本是故文中不云菩萨皆大萨埵故不论也。   除尊贵慢者阿阇世王是国之尊除王慢故故在前列又王非得法究竟故。   第二义入余七者如云一为显亲闻回心入大故下六若在法华一一皆令回心入大是故全成今文八义。   欲别记故者此约人。   别开权故者约教约行等。   不殊昔教者以今三意形于论文则使七意全同昔教唯第二意与今不殊。   又异前后者方等般若异前乳酪异后法华等得醍醐故一男尊女卑故前僧后尼二僧先入道尼后入道三僧为和上尼为弟子四僧能传持法藏二十四人皆是僧故尼则不能五僧能结集大小三藏尼则不能六僧与佛同住尼与佛异住七僧众多尼众少问尼何故少答大论云女人知短涅槃难见故八僧得佛称叹尼则不然大论云若赞比丘尼外道讥谤故。   后文全无者后文全无众所知识之言耳。   五字者与大比丘众五字字虽有五义但有四以比丘二合释也。   岂唯异于下众者意云岂唯异于尼众在前列耶。   三脱者慧俱无碍三也又是于门门中空无相无愿三也。   通智者通谓目连智即身子辩即楼那空即须菩提。   若准前三者只是前三教也。   七名一一者只是七同在一人身上耳。   同得究竟戒者第十究竟戒也。   实者得记知有所从者明实人得记知从小乘中来是故仍本而叹也。   须通始终者始鹿苑中应一味终即法华也。   或是转入者三教传传入也。   同为一例者文中但云二七不云兼于别圆故。   准通含别者若准通教含中则别教亦有声闻当别自位无含别者则别接通人也。   二种声闻者藏通二乘也难转藏也易转通二乘也。   疏云真明两意者只是藏通七中分为三异四同故云两也。   别教同异者别教约次第三谛三谛皆须辩四同三异及以不异。   及在后故者后于涅槃会中及四依边得记故。   远近相望者远即方便云得近即现世得。   住果变异者论中名为别异善根有于二种谓发心已更退大取小住于小果又于此果变为通教二乘故。   云应化从身者同于二乘身故。   化为余三者应为前三身引实三故。   后二教七一观者以证同故且共为一观。   贵人非论者只是贵人非非谓论非地地者别教地位住住者圆教住也以此位皆能起应同前二教引实行者又行向之言通于别圆若属别教行向但能起神通示同藏通二乘不得云应也圆人从初住已上俱名应化。   上慢所滥者地住已上示同上慢引前二教中凡夫为上慢之人故云复同前教也。   开合者但在三藏声闻开即出于通教声闻也应化佛道亦尔。   应共人七者有七之人也。   义兼时等者取余六一也。   疏云九十五种外道者准九十六道经九十六中一是佛道余皆外道摩腾对咨录云西域梵志泛同此土道士而实其专修行者多有现复成仙及当来得生三界诸天则胜于此土虽九十五种其稍增胜者但唯八道一者博通外典事魔醯首罗天以为天尊求生空处乃至非非想处二者事大梵王以为天尊求生诸禅三者事忉利天以为天尊求生欲界诸天四者奉事六师以为尊师求冯空灭绝于有无五者志于仙学善于禁咒事阿私陀仙以为仙尊求五神丹服之若得仙道会假风角之力得升霄汉六者志在医学善于符事阿罗陀仙以为仙尊求五芝草服之若得仙道会修禹步力得阴形影七者事吉波头仙以为仙尊求入火聚火不能损八者事夷刹罗水仙以为仙尊求入江海水不能溺此八种道常修清净之行其不修者或事日月神社稷神仙神火神江神海神等不能备述。   义兼能所者阿难为能兴万二千为所与。   大字唯在所者以万二千是阿难所与之大人也。   大即世界者对小明大即是大小异故云世界。   应具明三念至所以者具如疏中以释相状三种念处大论二十一三十七广明性谓破爱见四倒名性念处共谓事理俱得事谓灭尽定理谓无漏缘理断惑缘谓当教四门文字教法皆以所诠为境境即所念之处谓身受心法故云境法通教则以自他等四句观破爱见四倒皆如幻化名性念亦以九想等一切事禅名共见生无生等四谛一切佛法名缘别教别则十住为性十行名共十向名缘通则位位具三登地三种分分而发性显法身共显般若缘显解脱圆教性谓观十界色一色一切色一切色一色了达色中非净非不净性余三亦然观十界色非垢非净双照净不净其性不二不二之性即是实性余三亦尔名共念观身受心法起无缘慈悲寂而常照不动而运普覆法界名缘念三念不一心中具以智慧观名性定慧均等名共所有慈悲缘九念处名缘念藏三人谛缘度异为三通三人同观幻化为一别人十住入空用折体三十行入假用无量一登地真实为一圆人始终唯用一。   一切智外道者彼之外道各于所计生一种见解心明利将此智通一切法名一切智如黄头外道造僧佉论计一为宗如下释。   二神通外道者彼诸外道散得五通能变城为卤转释为羊停河在耳扪摸日月等如涅槃经说。   三韦陀外道者韦陀即是外人典籍外道仙名曰白净造四韦陀一名赞诵二名祭祀三名歌咏四名攘灾一一韦陀各四万偈偈有三十二字如后释。   昔则从初者藏通为教首也。   咨者嗟也说文云谋事也谋度也谓上欲叹下皆先谋而后叹故云嗟也。   空假各三者毕竟空体具含一切名大一空一切空名多过诸偏小为胜假三者不思议假其性广博苞含一切名大广知药病等为多胜出偏假为胜也。   三千总别者一者一念为总三千为别二者于三千中但举一法为总余二千九百九十九法为别三千互举总别皆然文意正在一念为总三千为别。   在净名疏者名注净名经为疏耳疏云释论者大论又有三义一比名怖丘名魔能怖魔王及魔人故又比名破丘名烦恼能破烦恼故又比名乞丘名士常能乞食清净活命故。   今之学者者意云怖魔不通初心但在后心者今时学人安能即令魔怖得出魔境耶是故怖魔应通初后。   五系者大经四依品云四依菩萨驱遂魔云天魔波旬若更来者当以五系系缚于汝章安云系有二种一者五尸系二者系五处五尸者谓狗蛇猪人四尸狗头狗骨为五如不净观治于爱魔五尸俱得名为不净五处者谓缚其头及二手二足如理治于见魔观五处空故云如理故首楞严云世尊放眉间光见一切魔皆被五系身子白佛是谁所作佛言是首楞严三昧之力但有说是三昧之处魔欲为障自见五系佛灭度后说三昧处亦复如是。   怖魔即世界者此持戒彼魔怖故属世界又以魔怖令一切人欢喜故属世界。   义必通初者声闻怖魔破恶乞士等义须通初心若为当教证信必在极果罗汉若为今经证信从得记已方堪为同闻人不同藏通必在后心故也。   疏云八魔者大论第六问何处说阴为魔答佛在莫𤘽罗山教罗陀云色是魔乃至识是魔二烦恼三死病是死因四魔事即天子欲界主也无常等四倒即界外烦恼魔即有无等等色即界外阴魔阴魔即有变易生死赤色三昧未究竟名天子此并义立常乐等四倒即属界内烦恼魔依涅槃经第二十文也华严新经离世间品云菩萨摩诃萨有十种魔一阴魔生诸取故二烦恼魔生杂染故三业魔能障碍故四心魔起憍慢故五死魔舍生处故六天魔自慢纵故七善根魔恒执取故八三昧魔久耽味故九善知识魔起着心故十菩提法智魔常不舍故初一五六属界内三魔二三四合为界内烦恼魔余四通界内外也。   疏云观五住烦恼者胜鬘经云谓见住地(即三界见惑也)欲爱住地色爱住地有爱住地(已上即三界思惑也)无明住地(前四是人执后一是法执四中前一名分别惑后三名俱生惑此五并以现行依于种子云住种子生于现行云地)诸阿罗汉及辟支佛能断前三四种烦恼不断无明无明住地其力最大亦令前四而得久住佛菩提智之所能断令云观五住者不同胜鬘次第之惑即达同体五住即是菩提故也。   疏云法和无别理者问今时初心即得名与法和为后心方得耶答初心念念唯为解脱即得名与法和降此之外皆未可见须约四教谛理以明和也。   僧界法者谓羯磨等法也。   三明至第七者婆娑中问云六通之中何故余三不立明名答身通但是巧而已天耳但是声闻而已他心缘他别想而已是故不立余三立者宿命知过去苦生大厌离天眼知未来苦生大厌离漏尽能作正观断诸烦恼一切罗汉皆悉得之大论中问通明何别答直知过去名通知过去因缘行业名明直见未来死此生彼名通知因缘际会差别名明直知漏尽名通知漏尽不复生名明大罗汉所得广知当教文字四门之法故名无碍解脱也。   净命者正命也起四邪等名破正命故大论云舍利弗乞食有一女人问舍利弗汝方口食耶乃至下口食耶舍利弗皆言不也女云于何食舍利弗次第解释四种食竟我唯乞食自活。   四邪者一方邪谓通国使命二维邪谓医方卜相三仰邪谓仰观星宿四下邪谓种植根裁五谷等。   五邪者一为利养现奇特相二为利养自说功德三卜相吉凶为人说法四高声现威令人畏敬五说所得供养以动人心此等皆是高流上辈所慎。   具如玄文七重二谛者如玄第三约别圆接通及圆接别并四教各有权实即七重二谛一一复约随情随智及随上智二十一番三谛以明若教若味出其教意教意所谓为实施权开权显实又明诸声闻等至方等时转成通人至般若会又成别人及以当方等般若座席时得藏通益即闻弹呵即闻淘汰等即是明其教意历前二谛等者二谛前事法和文是十戒前释论明四种僧是约四教即前约教文是。   疏云即前两僧者谓前二教未见中理皆名破戒等。   闻数生善者此从结集已后云闻耳若在佛边只万二千自生己善兼生他善不得云闻。   教殊者藏人观虽和合次第生灭通人观数和合如幻别人观此和合次第且恒沙佛法圆人无非法界。   若过等者咸五千皆存五千大数故若准论意今经亦合云万二千分矣。   均用四义者谓一一尊者皆作四释遍明权实本迹也若已入圆者一于法华前已得无生忍者及闻法华得无生忍者。   [火*句]然有本 次降斯下约通途释并取发心已后名为有本三从元 住小者下约佛化意释只此小法本是于大是故指此名之为本具众多义故须约本迹释。   又将数入理者观万二千即空假中无非一念心性故成于境即是理也。   明位以成初教者只揽因缘即藏通之义不复别出约教之文。   三义如后释者无著不生应供从无明下次第释也。   所从是对治者破因破果故也因果即烦恼五阴身也。   疏云以果对因者令获下果也前即因文不贼不杀者实是不贼即不杀也。   疏云不贼者涅槃是者小乘涅槃也。   不生于生者应云非但不生于生亦不生不生不生于生三界生也亦不生不生变易生也非但不生分段亦不生变易故云无漏是不生。   供应者阿含中有譬喻经云昔波罗奈去城五十里山中有比丘居平旦入城乞食中后还山日暮及至疲极不堪安禅历年如此劳而无获佛化为一道人往至其所而安慰之答曰四大之身去城道远有何乐耶止念毕命而已化沙门言夫道者以戒为本摄心为行贱形贵道朽弃躯命食以支形守意正定内学止观意得道养身纵情何得免苦愿诸道人明莫乞食吾当供养一日之粮明佛送食五人食果得罗汉食为道缘此之谓也即供应义。   能杀法异者折体智异也。   不贼亦殊者别人次第破不贼圆人一心中破前三教能所也。   有翻家以三为名者但云无著不生应供不云三德也。   叹本据后者谓虽本是别圆地住已上菩萨尔前由为迹覆是故今从得记以叹故云据后也。   寄迹名者不生等三名从小乘已立也。   申本者从本得等三是也。   申迹者从方便度下是。   本名以通至迹者本是法身等是本名三句皆云迹示也。   故明名通义别者欲令无生杀贼应供三名通至于大故以名通义别者小名三义大名三德故云义别也。   从用以明体者不生等三为用以有用故必具三德之体故本得不受等。   从体以立用者体即三德不生等三用。   四俱申迹者四教俱是迹又是判名义体用四。   义可通观者谓若约性德俱是境若约修德则法身是境般若解脱是观故云通。   引方等如止观第二记者方者广也等者平也谓实理也修此理故心有阶降若能修行得全分宝但能读诵得中分宝种种供养得下分宝若人积宝满四天下上至梵天供养于我不如与持经者一食充躯命实相观即当持义故别供养显观功能叹德。   上上起门至前者论云诸漏已尽故名为罗汉以心得自在故名诸漏已尽以无烦恼故名心得自在已得善心解脱善得慧解脱故名心得自在论虽不次第配应须第五释第四第四释第三第三释第二第二释第一。   二总别门者论云皆是阿罗汉等十六句初句总余句别故。   皆是阿罗汉者彼罗汉有十五种义应知一一句释出罗汉十五种义然不配经。   但依妙经五句者正法华句数复与论句不同故标妙经。   摄取事者此十五句摄取十种功德示现可说果不可说果(云云)。   从初别者以诸声闻既从小乘中来是故叹德且依于昔故云从初也。   一律者十诵律也。   失道等三者谓由失道故造业故漏落生死故云相由。   失道者失无漏菩提道也。   无明流者欲界五部下皆以痴是无明当体三界则有十五无明也。   缠八无惭愧等皆是十恶为根本则是无明支流也。   无惭愧者若有德人无惭愧从贪起若博地无惭愧从无明起余九随类对贪嗔痴可见忿覆者小烦恼地法有十一忿二覆也。   五盖者一贪欲二嗔恚三睡眠四掉悔五疑盖覆缠绵心神昏睡定慧不发。   非今所叹者有尽之人生界外故今不叹。   边际定者第四禅定也四禅之极即色究竟天定也此斥新疏彼将边际四禅天定持于分段报身而入变易破十二品无明舍变易身即成妙觉(云云)。   四大罗汉等者四大如第二记引。   十六罗汉者难提记云第一宾度罗䟦罗堕阇与眷属一千罗汉多分住于西瞿陀洲二迦诺代蹉此名金撌子与眷属五百罗汉多分住于此方迦湿弥国旧云罽宾三迦诺迦跂梨此名妙种多分住于东胜身洲与自眷属六百罗汉四者苏频陀此云善明与自眷属七百罗汉多分住于北俱卢洲五诺矩罗汉此名鼠即与眷属八百罗汉多分住于南瞻部洲六䟦罗此云贤善与自眷属九百罗汉多分住于耽没罗传云师子国七迦理迦此名振旦与眷属一千罗汉多分住于僧伽荼正是师子国八我阇罗弗多此名金刚子与自眷属一千一百罗汉多分住于钵利拏此名恭敬九成博迦此名纯熟与眷属九百罗汉多分住于香醉山十半詑迦此名为疏与眷属一千三百罗汉多分住于三十三天十一罗怙罗此名执捉与眷属一千一百罗汉多分住于毕利飏瞿此名栗谷十二那伽犀那此名多龙阐与眷属一千二百罗汉多分住于半度波山此在南印度界十三因揭罗陀此云机点与自眷属一千三百罗汉多分住于广胁山旧名毗富罗山十四伐婆斯此名住林与自眷属一千四百罗汉多分住于可住山传云在蜀地十五阿伐多此名无胜与自眷属一千五百罗汉多分住在灵鹫山第十六注荼半詑迦此云小路与自眷属一千六百罗汉多分住在持轴山梵云游乾陀山若此国国王乃至人民发心设会度经像等上妙卧具奉施众僧十六罗汉及诸眷属分散往赴同常凡众密受供养令诸施主得上妙果报至南洲人寿减十岁刀兵劫起佛法暂灭从此渐增至百岁时人厌刀兵复乐修善十六罗汉还来人中显扬正法度人出家小增至六万岁时正法流行炽燃无息增至七万岁时正法永灭十六罗汉与诸眷属集会此洲以神通力造七宝塔释迦贵身皆集塔内十六罗汉与诸眷属供养绕旋百千币已俱升虚空向塔说偈敬礼等正觉受教持正法利益于人天法藏已没缘既周今辞释尊归灭度说已俱入无余涅槃定愿力火起焚身骸骨无遗宝塔入地住金刚际释尊之法于兹永灭七万独觉一时出世人寿八万独觉又灭弥勒方兴自尔已前法住于世并是十六大罗汉所持力也。   法只是一者只是无生一法。   指二乘五句等者以此五句若在二乘即是迹也。   上二句虽总等者前文已将不生不生名大涅槃二句已对不生德竟只前涅槃即是法身等故云涅槃是己之利。   过患即贼等三者谓未是不生杀贼应供皆是过患以玄文四义与今德义同故引之也。   八自在我者大论名八神变一能小令自他身及世界极如微尘二能大三能轻四能自在谓大小长短五能有主现为大人心无所下六能远至有四一飞到二此没彼出三不往而到四一念遍到十方七能地动六动及十八动谓动遍动等遍动直动为动四天下动为遍动大千动为等遍动八能谓随意所作一身多身□壁直过腹水火蹈虚空四大互为等大经二十云一者能示一身多数如微尘二以微尘身满大千空界三以大千身轻举远到四现无量类常居一国土五诸根互用六得一切法而无法想七说一偈经无量劫八身如虚空存没随宜不可穷核今从开显已说。   疏云虽有烦恼者引涅槃经意体达烦恼即是菩提故云如无不断烦恼即引净名经意亦是圆人初心体断故。   疏云从德立号者名以召体为切响须人天曰号今释名皆谈其德既名由得布释名叙德理无不通。   为调伏故者为调伏外道故耳。   为导者示为同行也为主者示为师也。   (一陈如)破暗因灭者以烦恼因果灭后智断三德成也。   疏云了本见者见本真谛知即智知真也。   疏云前者太子者谓牒于宿缘所以故。   云前者云何此法自知证者问云如法云何知汝所证法也四智具足者我生已尽等四。   二仙已终者只是先总标二人亦无别意。   卿欲坐者五语佛也。   及知说法不空者知佛三转法轮不空转也。   疏云初见佛道相者灭谛前相初闻法鼓者道谛前相也欲令闻名者。   阿若是名也识行者阿若以无生为行也。   列人知心者阿若以无生智为心余二十尊者皆尔如和合成业者由身口助意方成于业故云合也。   不见如不取者观见无常生灭故云不见不取。   疏云若闭眼如盲者应云若闭眼对镜如盲但文略耳。   义带总别者谓由五阴别别居初复当于别五皆不净等复名为总。   此中想行等者应云想行乃至识色受受应乃于想行识色识应乃于色受至于想行也。   本在衍门者婆娑譬喻师幻化譬通于三藏用又镜譬虽同镜中之像譬于十界及六道别故通四教今且在藏故云通用如止观第五。   因缘各从因缘生故者如现世无明为因父母为缘又由过去贪爱为因造业为缘又现在不取境起贪恚痴为因造业为缘如此因缘并皆是实尚不可得况幻因缘耶。   如巾如药等者谓巾药于㝹巾药名实兔于巾药兔如于幻此但名举一边谓实因实缘尚不可得况幻因缘宁有实耶。   镜像亦然者以镜像合巾药者镜及六分为实像如兔矣。   具有二空者如列文云幻师自也幻物他也余句可知四句求性不可得即往空四句求名不可得即相空止观文中又约三假等复惟重责自他等不生即破因成非灭生无生等即破相续性本无生无横竖待即破相待假等。   推三世者如文云烦恼业苦即以三道为三世也即十二支者并前文无明体性即无明支故成十二。   十住未免者此但通举别教十住位耳以别七住已过分段故。   疏云一一不实者金光明经云从诸因缘和合而有无明竖实妄相故起业力机关假为空聚地水火风合集成立随时增长共相残害等。   明镜体量者以真如为体覆理无明为九界因出生九界名为量也。   通以迷悟者迷即六界悟即四圣。   事理者界内外各有事理又佛界为理九法界为事又四圣法界为理次第证三谛理故六法界为事全在迷故。   始末者无明为始佛界为末又地狱界为末。   自他者别人自行论竖化他在十行论横也。   真如在迷者如起信云真如不守自性忽然念起名为无明乃至六尘以为能迷也。   缘了具足者别人地前但名缘了之因至初地时方乃分受缘了之称至等觉方名具足。   疏云一因果生者破九界因果显妙觉佛界因果也。   故自他断者自行化他皆先断九界因果耳以九界皆属因缘所生故须断也。   别修缘了者皆先修空假以显法身故。   能覆所覆者别人以九为能覆但理为所覆先却能覆入初地时所覆方显圆人即能覆无能无所唯一法界依此分别二教自殊也。   俱名无住者别人由无明无住所能覆佛法界出生九法界真如无住处犹了真如故能破九界显一佛法界此即别教无住之相圆人以无明住处全法性是理性三德具足故法性无住处全无明是以同体变造十法界生死具足故。   镜内外一者像内外又修性一也。   离于三教者只三教是分别是情想耳。   双非像无像者像即三千无像即毕竟空以中道法界不当空假故也。   疏云观烦恼业生者若不将生字为苦道即见苦字也。   于中初总明立观者对下阴入故云总也。   故妙体灭等者体谓体达即用妙观体阴入界其性本虚只虚名灭灭即法界何除之有又体达一念三千即空假中名总体达先达苦即法身次达烦恼即般若次达业即解脱为别体达也。   复疏总结者只是结成三谛复疏上三德耳从是三下三谛次第复疏可见。   今仍约底下三道者十界各具三道不无优劣地狱最劣故云底下。   应约诸三法者道识性般若涅槃三宝等十具如玄文。   若于阿若至不迷者为众生下种为始引至法华为终又复诸圣若是权人则先实后权何者以先自禀实教后方示同权故若是实人先权后实何者须先禀权教后方入圆即法华入者是。   若显若晦者显谓实行在小在外之人又至法华得记为显晦者权人示为恶身乃在小故。   为主为伴者如身子四大弟子是主余皆是伴又自化为主辅佛为伴又佛为主陈如为伴又陈如为主所化为伴。   示讷者如槃特等。   示辩者如楼那等。   有屈有申者被诃为屈得叹为申又能呵为申。   忻内者先入鹿苑为内也。   背大向小者本是于大示入于小而成就之。   先后悟入者至法华会由有三周本迹流通悟入不同也。   皆成化仪者谓成约教本迹二释。   悉可为观者即观心释。   闻名起行者即今家观心释意也禀教即约教释意也思迹等即本迹释意也寻其因缘即因缘释也知其经历得益不同。   可以为上求境者阿若已成法身法门具足若闻阿若一句故可堪为上求之境。   行等理殊者无生行同四教理别故。   一事者诸佛化迹也。   比而思之者以彼比此彼虽以香为佛事若思香时则成化仪先大后小先小后大八教具足无不入实又净土之中教亦增减不一或用三教或唯用圆故也。   (二摩诃迦叶)疏云父母树神者付法藏传云摩竭国中有婆罗门名尼俱律陀高才博达巨富无量此摩竭王千倍为胜而无子息于其舍侧有树林神彼婆罗门为求子故即往所请经历岁年了无微应时俱律陀大生嗔忿语树神曰我事汝来已经年岁都无福应今当七日志心事汝若复无验必相烧剪树神愁怖向四天王具陈上事四王与之往白帝释帝释往白梵王时有梵天临当命终梵王告曰汝宜生彼婆罗门家吾相拥护梵天曰诺于是帝释即报树神树神寻诣其家语婆罗门却后七日当满卿愿至七日已妇便有娠足满十月生一男子颜貌端正身真金色光明赫奕照一由旬。   䟦耆子生聚落至为号有十二字应移看释受大文中。   疏云畏胜王者传云时瓶沙王金犁千具彼婆罗门恐与王齐招诸罪咎乃少其一。   疏云约金色妇者传云迦叶年十五父母欲为娉妻白父母言若能为我得金色女恣容超世乃当纳之父母即召诸婆罗门游诸聚落遍而求之时有一女颜容镶㻲身紫金色即是往日金珠女色诸婆罗门即为娉之遂相然可许其成婚虽为夫妻了无欲意共立要曰今此室中唯有一床我若眠息汝当经行汝若睡卧我当经行后于中夜其妻眠垂手床前时有毒蛇欲螫其手迦叶以衣裹手举置床上妻寻惊觉而责之曰本共立誓要不相近今复何缘窃举我手迦叶具陈上事仍以蛇示之妻意仍悟也。   疏云佛弟子中多名迦叶至故标大迦叶也有三十二字应移向后位大者下即是次也。   故今约教极在涅槃者四教皆以涅槃为极。   疏云宗极等者明真理绝于言教贤圣下明圣人证于谛理虚融寂然也玄指下明施三觉意。   疏云而迦叶稳密者传云迦叶将入涅槃即飞虚空到于大海娑伽罗宫礼敬佛至于忉利天礼如来发释提桓因自取佛发敬授迦叶迦叶受已志心礼敬牛头栴檀以用供养供养已语诸天曰如疏。   头陀既尔者头陀胜行尚生诸使况余劣行而不生使耶。   疏云我能乞食等者如论中释五利者身见谓有我者计我如麻豆及母指或计遍身计我不妄名我见计我断常名边见用计断常不信因果复计此我以为自然冥初世性即二十五谛计从父母微尘梵天等皆名邪见执邪为道名非因非因名戒取因此见通至非想信此非余名为见取苦谛依身此见依身故名身见依身见而起边见余三非身故无此见戒取依苦多计行苦行望实因故集灭如道不生戒取集灭无身见又戒取在苦道者本是内道见苦能断本外道者见道能断故唯在二今文十使约乞食而出其相。   修得亦然者依性而修故云亦然。   (三三迦叶)疏迦叶如前释者族姓如大迦叶中释也。   佛入迦叶窟者初欲降迦叶先就彼不见于住处迦叶即安置佛于龙窟中(云云)。   夜有光明者四天王身光也。   疏云汝非罗汉者以外道亦自谓于己为罗汉故佛非之。   汝是盲等者谓汝不识世出世因果不见无漏涅槃故云无所睹。   一转法轮者降迦叶时已是转法轮竟。   疏云委业领教者委业在般若领教在法华也。   疏林即般若者般若以分别为义如众树成林虽是众树只是一林虽遍分别只一种智耳。   水即解脱者水能注下如解脱之现说法下被众机(云云)。   (六舍利弗)疏云胎者者舍利弗在胎时也。   疏云自身知陈故者国师自思惟言我今年朽虽国师所学不广或复痴妄故。   疏云兼则相不详者国师出城往论义所众见二牛斗指一为彼指一为自自果不如余相亦尔。   疏云尽堕诸幢者以论宗为幢也。   疏云于道见頞鞞者大论云身子因见頞鞞威仪庠序就问之汝师是谁答曰悉达太子舍生老病死出家修道得三菩提是吾师也身子乃问师说何法答我年尚幼稚学戒日初浅岂能宣至真广说如来义身子曰请略说之頞鞞即为说诸法从缘生等但说三而不说道以根利故若广说者返增邪见然其闻果必由于因因果忘者复由于道故但说三。   疏云又云十五日后者此是引大论文。   疏云身子至母者身子为五百说法五百归伏如所生目连手擎将还佛所叹如所养。   疏云身子问贤乃至如是者此即通途问答也从又问为戒下一一历别问亦一一历别答也从又问向言如是下却牒通答以难别答也。   答为无余者答意云为无余涅槃故修戒等非专为求戒求定等名修梵行若只为求此七但名有余耳由此答通从又问下更别别问起。   疏云此喻问可知者由七车故至婆鸡帝非七车即是亦不离七车即是戒净等亦尔由七净和合方至无余涅槃非七净即是也。   疏云得甘露幢者灭理涅槃胜出生死故名幢也。   疏云与转法轮等者如下文佛说一句为本等即是其相故云复也。   疏云衣绳者裙要中绳也。   六界法者地水火风空识此六法名狭体广摄十八界由长空界也识摄七识半地水火风四摄十色半矣。   法华天台文句辅正记卷第一 卍续藏第 28 册 No. 0593 法华经文句辅正记   法华天台文句辅正记卷第二(辅妙乐记)   吴兴永定寺 释沙门 道暹 述   (七目连)如来语密者远听如近故云语密也。   疏云师子父者吉占是父子是子也。   二土音者勿伽罗目伽路号度二音也。   仿佯者上步光反仿偟也下似羊反也。   存本俗业者虽复出家不舍本算法也文豪谓豪使即雄攀也言其雄攀之状明着也。   有殊者以得神通为艺得韦陀为智也。   六艺者礼乐书算射御也。   通因定生者由佛具足定慧悲智等故用具智定弟子以为左右侍者也。   成破法轮者俱舍颂云初后疱双前佛灭末结界于如是六位无破法轮僧释曰初者佛初成道转法轮未久以一切人皆欲亲近于佛故无破心后者佛临涅槃时一切众生皆生恋慕以初后二时僧一味故不可破坏疱者疮疣生时于正戒上邪戒为疱于正见上邪见为疱疱未起时名疱前要二疱生方可破故又若未有调达亦无人破双者目连止第一也舍利子观第一也名第一双未有止观第一双时名为双前要彼和僧法尔由彼速还合故佛灭者佛灭度后无真大师为敌对故但名破羯磨僧不名破转法轮僧未结界者无一界中僧分二分夫破法轮要依大结界未结大界不名破僧于如是六位无破法轮僧离此六时则成破也言前者二人未出之前不成破若有二人则成于破虽要以二人能合。   阳候者海神也。   疏云目连变砂者是匿王宫上事疏中阙略与记文共成一意也。   固心勿乱者诫令勿离定心以罗汉出定则同凡夫故。   四生龙中无出家者者龙得通智能知也。   为优婆塞者以受五戒八戒竟故得此名也。   三白佛者初令千释出家时。   心意识轻重者心意识向上则轻向下则重知四大亦尔。   自在三昧者令来往广狭长短等。   勇猛三昧者威伏一切超过物表故。   心意三昧者能知他心故。   自识三昧者自识宿命等事也。   舍罗等如止观记者彼止观第一引大论释教王杀父而为新王我当害佛以为新佛为诱王故化为小儿坐王膝上王因以唾饴其口从佛索众世尊呵之我尚不以众付身子及目连等况汝痴人因兹结恨构五法以诱佛众五法者正理论云一不受五味二断肉三断盐四不受割截衣五不居聚落边等又婆娑云一粪扫衣二常乞食三一坐食四常露坐五不受盐及五味佛在王舍有因缘集僧调达从坐起行五法舍罗云忍此五事者是毗尼时有五百新学无智投筹调达便将往伽耶山共作羯磨身子目连为此事故乃往伽耶调达慰曰善来弟子先虽不忍今者忍耶虽后亦善如詑引五法是邪戒也八圣非道邪见也。   上太子膝上者阿阇世是频婆娑罗王太子调达化小儿坐太子膝上太子以唾饴其口等。   遂入阿鼻者僧传有三处陷入地狱(云云)。   八十年七六四者此三皆加十年字即是七十六十四十年。   疏云固活者坚固不死是目连弟子。   帝释与修罗战具如止观第五记者长阿含云天帝与修罗战胜更造一堂名为最胜东西百由旬南北六十由旬堂有百间间有七支露台一一台上有七玉女一一王女有七使人皆是帝释优给衣食庄严之具千世界中此堂无比故名最胜。   佛梵声深远如止观第一记者彼明报身相好梵天不见其顶目连不穷其声大论云佛在灵鹫目连自念欲知佛声所至远近即从座起住须弥顶闻如来声如在目前自以神力往大千边大铁围顶故闻无异承佛神力去至西方九十九恒河沙佛土国名光明幡佛号光明王故闻佛声犹如对面彼佛身长四十里菩萨身长二十里钵高一里目连于彼钵缘上行彼菩萨见而白佛言此是何虫着沙门服佛言莫轻此贤名大目连释尊第一神通弟子乃告目连此土菩萨及声闻众见卿身小生轻慢心当现神力目连便即踊身虚空高百亿仞化床而坐种种光明珍宝璎珞以自庄严彼菩萨等怪未曾有佛告目连卿大误也假使过于恒沙劫行亦不能知佛声远近目连投彼佛足悔过佛告之曰汝到此者乃是释尊之力若欲还彼假使卿身一劫亦不至目连白佛我令迷惑不知所向佛言在于东方目连叉手说偈自归唯愿天人尊冀垂力愍念愿显其国土令我得回还尔时如来于光照之目连乘光还到本国。   佛求侍者如止观第二记者大经云佛于一时在王舍城告诸比丘谁能为我受持十二部经供养给便左右所须之事亦使不失自身利益憍陈如白佛我能为之佛言汝已衰迈当须使人云何方欲为我给使乃至五百比丘皆悉如是时大目连即便入定观见如来心在阿难如日初出光照西壁语阿难言我入定观见如来意欲令汝作阿难闻已长跪合掌作如是言若有是事如来世尊与我三愿我当给事如来左右一者如来设以故衣施我听我不受二者如来设受别请听我不往三者听出入无有时节五百比丘具白世尊佛言善哉阿难比丘具足智慧预见讥嫌何以故当有人言汝为衣食奉给如来是故先求不受故衣不随别请若哀出入有时则不能得广利四部之众是故先求出入无时我为阿难闻是三事随其意愿即其相也。   疏云依四禅十四变化者初禅二变化谓初禅初禅化初禅欲界化二禅三变化三禅四变化四禅五变化皆如初禅而数先约自地次兼下地故后后增前。   观禅者十二门禅六妙门通明禅十六特胜九想十想八背舍八胜处十一切处等修假实观名为观禅并是世间禅故名事禅也九次第定智慧深利善能次第入于诸禅乃至灭受想定无复异念而相间杂练前观禅令调柔纯熟名为练禅师子奋迅三昧奋诸尘土能除障定微细无知又能以无漏心入出诸禅捷疾无间资董前法益令熟净故名薰禅超越三昧能超过诸地自在出入虽经散心不妨诸定于诸禅中最得自在故名修禅此四是出世间方名无漏。   十一切处者谓青黄赤白四大空识观青等十皆悉普遍而复相入不相妨碍是故此十皆名一切此即重释前事禅也。   十八变化者一右胁出水二左胁出火三左出水四右出火身上下互出水火为四并前为八九履水如地十履地如水十一从空中没而复现地十二地没而现空中十三十四十五十六行住坐卧十七或现大身满虚空中而复现小十八小复现大又。   十八变者如瑜伽四十七云佛菩萨神境智通有二一能变通二能他通化云何能变谓十八变振动者乃至无量无数三千大千世界皆能动。   炽然者从其身上散猛𦦨火于其身下注清冷水身下及上入火界定举身洞然出种种色𦦨青黄赤白乃至颇胝迦色。   流布者流布光明无数世界无不充满。   示现者悉令现见诸恶趣上诸人天诸余佛土及彼土中佛名如来等。   转变者地令成水火风亦尔好色有情令成恶色恶色变如此。   往来者墙壁山石纵身往来或远令近等。   卷舒者能卷雪山王等如一极微等。   众像身者一切色像内己身中令诸大众各各自知入其身内。   往同趣者或能往趣刹帝利同其色类如彼形量似彼言音彼以召如是义亦即以此召如是义然后为其演说正法。   隐显者于大众前隐没自身复令显现。   自在者普于一切诸有情界自在转令去即去令住即住令来即来令语。   制他者普能制伏一切具神通者。   施辨者若诸有情辨才穷尽能与辨才。   忆念者于法失念能与忆念。   施安者令听法时身心轻安令离诸盖专心听法故。   放光者或有一光往十方面令恶趣等息彼众苦能作无量利益之事又璎珞经云神名天心通名慧性天然定慧彻照无碍故名神通。   通属智性者应云因定发通今云通属智性者约果满用智简择以现于通故属智性。   疏云不以二相者前三教皆名二相何者如藏依事禅发真等是也。   别地前助者别地前修空假观助于登地即是缘修显真修也。   圆任运者一教始终俱任运故。   前二名通名化者即变化也。   后二名密者密即三密也。   前二可破坏者以未得中为后教所破故。   前二身通者如意身通也。   前二圣位方修者专语无漏通也凡位非不得五。   后二凡位俱修通者谓常观涅槃行道故。   前二随依者依事禅及无漏故。   后二者有胜依者依相故。   (八迦旃延)疏云迦旃延者什公云姓也。   如折阙缘之木者阙于钻绳人工等终不得。   缘既阙已者如贝声欲绝时反转求于贝声终不可得此约欲绝时为答也。   普义堂者论义堂也。   更引喻汝者更立难云汝也。   不如实知者谓不审实知今世后世善恶因果故不见得也。   手障形者什云以形触故若手障者不堪投食故不许也。   两臂中间者二人两臂中间也。   二人中间者二人前后为中间也。   二餐一咽者不许一餐再咽故。   疏答不依五阴法者外人计五阴为实佛法则观五阴无常生灭名不依也。   不以不行者便斥失者于佛教中不用不行为德也。   四辩者一义谓显了诸法之义法谓能说法之名字辞谓能说名之语言乐谓说前三也于一法中说一切法于一字中说一切字于一语中说一切语皆入实相。   别教先破界内断常者先破凡夫外道时所计也。   次破空有者有即缘生之假空即所证之真破缘生时真为能破非空出假俗智为能破空为所破也后破空假中为能破也。   疏云本住福德等者大经云佛告师子吼菩萨善男子若有人能为法咨启当知是则具二庄严何等为二一者福德二者智慧汝以具足二庄严故前能问甚深之义我亦具足二庄严故是以能答。   (九阿㝹楼驮)疏云劫初大水等者成劫之初下有微风之起渐渐增盛坚如金刚形如槃缘阔等大千厚六十亿由旬此名风轮光音天下金藏云而遍覆之降大雨于其中滴如车轴其水下成水轮厚八亿由旬上凝为金刚轮厚三亿六万由旬注雨于轮上其水高至欲界之顶次有大风吹击此水清者从上次第结成天宫及妙高山等浊者作余山地器界既成二禅福尽而来生此光音即二禅天。   具如律中者若准四分律至伽㝹友识是轮王尔前有三十三王皆是粟散伽㝹友后复隔五粟散王有一轮王名多楼毗复隔五王有一轮王名阿湿卑复隔七王有一轮王名乾陀罗复隔八王有一轮王名伽陵迦复隔九王有一轮王名瞻鞞罗复隔十四王有一轮王名物罗婆复隔三十一王有一轮王名般阇罗复隔三十二王有一轮王名弥悉梨又隔八万四千王有一轮王名懿师摩懿师摩复至悦头檀王凡七代皆粟散王都合八万四千一十八王悦头檀王即今文中净饭王是懿师摩王今文中懿摩王是也准佛谱云始从民主迄至善思父子想继三十二主自尔之后有十族转轮第一伽㝹乃至第十懿摩总有八万四千二百一十圣王并是十族兄弟子胤圣贤递兴懿摩之子乌头罗乌头罗有子名䟦婆罗䟦婆罗有子名尼休罗尼休罗即生师子颊师子颊有子名净饭净饭有子名悉达悉达名子名罗睺罗悉达若不出家当为转轮圣王。   今言四世是铁轮者净饭王已前鸟头罗等四王是也。   金轮相继迄至善思者谓从懿摩已前金轮相继至于善思既八万四千二百一十王是然今疏文专依佛谱列数也。   疏云木贯者贯木刹头以箭射之。   疏云此瞿昙若诚心者若实不盗他物血当变也。   疏云舍夷者平也静也体性寂静也。   疏云当宝如来者然准俱舍论文此贤劫中至第九减六万岁时拘留孙佛最初兴世也今云劫初当宝如来出世者谓贤劫之初留孙佛出即拘留孙是也。   四子被猜者五分律云佛在王舍告诸比丘过去有王名曰郁摩即今文懿摩是有四子一名照目二名聪目三名调伏家四名尼楼聪明神武有大威德准佛本行经是第二夫人之子第一夫人子名长生顽薄丑陋众人所贱夫人念言我子虽长才不及物而彼四子并有威德当没何方固子基业即便白王王之四子并有威德我子虽长才不及物承孙大业必为陵夺若王摈斥我清乃安四子孝友于国无德今云何摈夫人及又言王白此四子并有威德必相弥灭大国之祚王即呼子来令出国四子奉命而去猜疑也恨也王被才或疑之恨之其母及同生姊妹咸求同去一切人民多乐随从王悉听之到雪山北营建城邑数年之间父王思之问子何许答言在雪山北近舍夷林是释迦树异名筑城管邑人民炽盛地沃野丰衣食无乏王闻三叹我子有能从此遂号释迦种。   疏云从懿摩下面光等四为横乌头等三为竖三饭又是横也。   疏云故周公叹者昔周公封鲁而身相成王令子伯禽归鲁而诫之曰汝无以鲁国之富公候之贵而轻于人吾为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尚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祗敬于人犹恐天下之人谓苦有憍据矣。   文现史记文云昔周公一沐三握一饭三吐哺以楼白屈之士一日所见七十余人门不停宾古之贵也失教之家阍寺无礼或以主君[穴/侵]食嗔怒拒客矣。   疏云贤愚经云弗沙佛下此段文应移向前故名无贫文下。   疏云九十一劫者人中天上也。   眠是眼食者增一云佛在给孤独为多人说法那律独睡佛以偈呵咄咄何为睡螺蛳蚌蛤类问曰汝畏王贼而出家耶答曰不也厌生老病死故求出家佛言既信心贤固而出家者佛躬说法而眠睡耶即起白佛自今已后形融体烂终不于佛前眠睡因达晓不睡眼根便失佛言眼以眠为食乃至意以法为食涅槃以不放逸为食劝令[穴/侵]息那律云不敢违愿所以佛令修于天眼发得半头良有以也。   系念在缘者缘谓明相也谓缘星月日火等光明渐渐大初禅净色入欲界色半头而发等迦絺那衣广如律中。   修成虽少不等者此即与而为言故前二教修成与发得大体亦复无别也。   疏云无漏发诸行者即事禅正是天眼因。   疏云依空修肉眼天眼者以依空故肉眼遍见粗色如瓶衣柱地等又唯见障内天眼则遍见大千细色如微尘等又能见障外慧眼见粗细色空法佛二眼如大品云随信随法三空五眼此业此果受其力生其处其菩萨退不退得记不得记等皆名法眼入金刚三昧得一切种智成熟力无所畏十八不共知一切法名佛眼也然彼止观中引大论通释五眼修证之相者若至今经皆佛五眼故云开显等(云云)。   望后故论次第者将藏通望后别圆别圆复论次不次也。   疏观因缘生善心者修戒善及多闻皆是肉眼因也以修肉眼令见不到凡夫报得所见皆到。   (十劫宾那)宿复不定者此方宿者总二十八西方有七奎娄胃昴毕觜参南方七者井鬼柳星张翼轸东方七者角亢氐房心尾箕北方七者斗牛女虚危室壁。   若西方者经中所列后昴至柳乃至从虚至胃如是递迁一方各七应是地异故星移三座。   疏云分别十法界至悉得见佛者别人期心果头真如为佛法界为惑所覆故先却六界次破后三界方得见佛故云悉也。   (十一憍梵波提)疏云昔五百雁者四分律云佛与五百比丘游苏罗婆国至毗兰若曼陀罗树下宿时毗兰若婆罗门即今文阿耆达王是往世尊所佛为说法得欢喜已即白佛言唯愿哀愍当受我请佛及比丘僧三月安居尔时世尊及比丘僧默然受请时毗兰若婆罗门为魔所惑虽请佛僧都不供养时有婆罗国贩马人驱吾返马住毗兰若夏九十日时诸比丘从毗兰若乞食不得往贩马人所乞食时贩马人曰施比丘马麦五升世尊一斗阿难使人磨作干饭奉佛佛食干饭比丘各各得煮麦而食又百缘经云如来过去作五百婆罗门主见迦叶佛众人供养发如是言好食运供养我此沙门等应与马麦故致斯报呵者(书之反牛喉也)。   疏云四无所畏者一切智无畏者备知四种苦谛为他分别明示过患决定师子吼无微畏相无能难言是法非法障道无畏者四种集谛障四道灭决定师子吼无微畏相无能难言此非障道尽苦道无畏者四种道谛能行是道得尽苦出间决定师子吼无微畏相无漏无畏者四种灭谛各有所证各有所灭决定师子吼无微畏相。   (十二离婆多)疏云或室宿者往昔曾证他人偷牛来因染袈裟他人失牛寻迹至此见染汁为血等被投送官置狱中经十二年如僧自镜录中说故云有口失缘。   二鬼争尸缘在止观第七记者大论云如人适远独宿空亭有鬼担尸来着其前复有一鬼随后而来嗔骂前鬼云是我尸前鬼复云本是我物我自担来二鬼各以一手中争之前鬼语云可问此人后鬼即问是谁死人谁担将来其人思惟此之二鬼悉有大力设依理等如疏乃至答言前鬼将来后鬼大嗔拔其手足著于地上小鬼等如疏。   又非已有至前两者前二教佛为当教之有别教等觉已下皆名他有俱属缘修成故。   (十三毕陵伽)疏云咄小婢者大论云其以宿命智力知彼河神曾为己家之婢故尔。   广明慢缘者彼此大同。   疏云实无高心下佛问河神汝见毕陵合掌忏未答曰具见佛言忏竟无慢而有此言者是人于五百世中作婆罗门性多慢故。   忏悔具二悉者忏悔治他嗔令他善心生故云也。   三观总别者一心三观为总次第三观为别此二咸至于极故云俱归第一义。   (十四薄拘罗)疏云后母置熬盘者就母索饼母即投拘罗掷置熬上釜中煮肉就索内置沸釜中等付法藏经云毗婆尸佛入涅槃后有一比丘其患头痛拘罗尔时作一贫人见病比丘便持一呵梨勒欢喜奉施比丘眼病即除愈(云云)。   五大染色者青黄赤紫黑又更四大色红黄紫也。   (十五拘絺罗)初舍利子问者既是舍利弗母与弟论只应云舍利子姊问是以子显母耳。   贪等者等取嗔痴谓三不善根也。   (十六难陀)为说十一事者一解色二相应三摩刷四覆疮五放烟火六简茂草七令牛群安稳八知度处九知时宜十留𤛓余十一将护于大牛彼乃合云比丘亦如是一知四大造色二善别愚智相三摩刷六情根四善覆十善相五传所诵为烟六四意止茂草七七十二分安处八八圣支度处九莫受轻贱请名知时宜十知足为留余十一敬护是将护佛说偈云牧牛无放逸其主获其福六牛经六年展转六十牛比丘戒成就于禅得自在六根而寂静六年成六通闻皆得果成第一义。   (十七孙陀罗难陀)地狱天堂者佛唤还已却将出城鹿母园佛问汝曾见香醉山不答未见佛令投衣角飞须㬰见山山有果树树下有猕猴无一目被烧竟佛问何如孙陀利答何得比此又问汝曾见天不答未见又令捉衣角寻至三十三天佛令游观至欢喜园及交合园见诸天女种种音声有一处天女无夫问天天答佛弟难陀持戒生此当为我夫佛问难陀天女何如孙陀利答天比孙陀利如以孙陀利比瞎猕猴佛言汝今持戒当生此天时佛共还逝多林难陀慕天宫而修梵行佛又同汝见捺落迦未答未见又令投衣角寻便见诸狱皆悉治人有一处无人因问狱率狱答言佛弟难陀为生天故修行暂在天上不久还来此中受苦难陀惧之泪下如雨佛与还游多林广说胎相难陀因而发心为解脱故修持禁戒得罗汉广如入胎经中。   疏云俗谛有法喜者以受为俗谛故云俗有。   (十八富楼那)疏云欲还本国者增一云其成道已欲还本国利益村人(中间如疏)乃至佛言若能如是乃得利益可还本国。   疏云正直江满者亦云满江亦云江满即名也。   疏云殷勤折法者如上若毁辱我我当自幸等即是殷勤之相也。   疏云所作已办者罗汉四智中一智也。   疏云人行理等善知识观者大品云佛菩萨罗汉即外护知识人也亦名僧宝六波罗蜜三十七品即同行知识行也亦名佛宝法性实际诸佛所师即教授知识理也亦名法宝又一知识各具三义一如佛威神覆护即外护二诸佛圣人亦脱璎珞着蔽垢衣执除粪器和光利物同行三诸菩萨一音演说法开发化导各令得解教授也六度道品三者助道名护助助道发正道即外护正助合行即同行也依此正助不失规矩通入三解脱门即教授义法性三者境是所师冥薰密益即外护义境智相应即同行义未见理时如盲谛法显时如智智用无僻即教授义并约四悉合有三十六番善知识。   (十七须菩提)疏云占者依报之空能表正报当会空理理具一切法故故俱吉。   疏云善业者此则常修无漏善业。   疏云嫌行等者大经云须菩提者住虚空地凡欲入城要先观入若有于己生嫌嫉者则止不行乃至极饥犹不行乞何以故是须菩提常作是念我忆往昔于福田所生一念恶由是因缘入大地狱受诸苦恼复作是念若有众生嫌我立者我当终日端坐不起嫌我坐者我当终日立不移处行卧亦尔。   疏云佛忉利下大论云佛在忉利一夏安居毕乃下行阎浮提四众云集人天相见众会庄严先未曾有时须菩提端居石室作是思惟佛常说法若以智力观佛法身名见佛中最又思惟言今此大众虽复殊特皆归无常势不长久一切诸法空无有实作是观时即得道证于时大会一切皆欲先见如来礼拜供养时有莲华色比丘尼欲除女名之恶便自化身为轮王七宝千子导从而至众咸避之因先见佛便复比丘尼形头面礼足佛告之曰非汝先礼唯须菩提最先礼我所以者何须菩提者观诸法空先见法身得真供养。   非独此中者此必云法身者且从初说但是五分法身若从得记后应云三德法身非独此尔余文例然。   (二十阿难)疏云宗社者谓宗庙社稷也宗尊也庙貌也谓尊貌所居社谓后土土者吐也土之所生如口吐物物即地神也土地广不可尽敬故对之为社稷谓五谷总名即五谷神也故天子所居左宗庙右社稷布列四时五行故云霸其等。   疏云阿夷等者瑞应经云王语夫人国有道人年百余岁耆旧多识可相子乎夫人曰善乃令相之阿夷既相寻白王言敢贺大王生此神人如我相法太子在家当为转轮圣王主四天下若不乐居家当为自然佛度脱万姓。   疏瑞相等者经又云四月八日交明星出时从母右胁而生天降大瑞三十有二谓地大动伏藏显明月神珠悬于空中梵天宝盖弥覆空上等言相者经又云太子身有三十二相谓身金色顶肉髻眉间毫相顶出光等今既云死则阿夷之言瑞相之表有何微哉。   疏云有一女人者女人说偈云。  欲云何所欲  贪视不知足  染欲贪爱心  误我儿遭来   又云。  欲云何所欲  皆从思觉生  贪欲若不起  欲心则不生   将儿置井中竟即说此偈。   疏云住恐离车等者阿难将欲入则灭往别阇王会王昼寝乃留言于门者竖而便往毗舍离王寻梦盖茎折而自惊悟门人即以上事白王王严四兵至恒河侧而请阿难住其国界以入涅槃离车又请是以去留俱有怨也。   疏云能接持法身者能持佛法身以法为身故云也法灯下叹能化也。   (二十一罗睺罗)疏云塞鼠穴者耶输宿世使儿塞穴六日鼠死此罪余报六年妊娠(云云)。   多是为人等者此八种障不纯能障不纯所障及除后二障故云多也。   疏云真谛至本名修罗者此释不当从佛言我法下今家附彼文释障义非全用彼意也。   宝女者瞿夷也。   法显传者高僧传中法显比丘别传中说此缘法显是神意僧。   疏云冀神宝至者大经云若刹王于十五日处在高楼沐浴爱受齐即于是日七宝相次而来应者即当得作转轮圣王主四天下一金轮宝千辐不灭谷辋具足不由工匠自然成就二象宝状貌端美如白莲华一日之中周行八万尽大海际三马宝其色绀艳毛尾金色亦于一日周行八万四女宝形容端正身诸毛孔出栴檀香目能远视见一由旬耳鼻亦尔舌能覆面形色细薄如赤铜鍱有大智慧常以软语手触王衣即知王身安乐病患亦知王心所缘之处五摩尼珠宝纯青琉璃大如车谷能于暗中照一由旬若天雨时是珠势力能为大盖覆一由旬六主藏臣宝无量库藏皆悉盈溢能见地中所有伏藏随王所念皆能办之七主兵臣宝勇健猛略荣谋第一善知四兵若任斗者则现圣王若不任者退不令现未摧伏者能令摧伏已摧伏者力能令守护(云云)。   观于彼净等者不净谓妄语净即不妄语善不亦尔。   当作者谓未作者更不可作。   准宝云经者是大乘经亦敕十六令持佛法不得入灭况小乘耶。   所障之惑至思议者异心中破一心中破不同。   (列少知识)疏云亦不分别多识等者意云不以凡能分别圣之多少良由圣应多小凡致有多识少识不等耳。   而别有理本者约体用本迹也。   疏云十八学人等者中阿含云长者问佛福田有几佛言学人有十八无学有九学人十八者谓信行法行信解见得身证家家一种子向初果初果向二果二果向三果三果无及五种那含谓中生行不行上流九无学者谓思进退不退不动住护慧俱又俱舍云谓退护住思死不退慧俱不坏法人。   后约独菩萨位者此专约十地边始终别为菩萨立忍位以释则是彼别圆接菩萨也。   初入无功用者初住为无学住前名为学学人得二句无学得二句五品为非学句成五句。   义属前句者属学句也。   阙第三句者无学学句也别圆准通佛住于善法善法者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等以化众生则成有于第三句故云准通可知。   则后三教并有两节者通教七八地为无功用亦以九十为具足别圆如记。   即第二节者此专约具足句判也。   大经中举因六人者迦叶以头陀庄严阿难以多闻庄严(此即学入)阿那律以天眼庄严舍利弗须菩提目揵连广如彼经。   二而不二者此迷诸声闻今日垂迹示为枯荣名之为二亦证中道名为不二故云同于如来也又如来本实久已不二慈悲垂迹示于而二中间入般涅槃是则声闻二而不二如来即是不二而二也。   疏云不缘至中间者中间俱不可得也。   不缘而缘者三德涅槃理不当于缘故云不缘虽不当缘而常缘之此即于本文初句上加而缘二字矣。   常如是观者只此一句义兼前两句若渐进边名为学当分住边名学无学所以不云缘而不缘名学无学者为须本文第二句具于两句义故不侯着也。   三观各为五句者空称藏通五句假称别教五句中观称圆五句矣。   若百如中等者则百界如亦万如也又应知千如从理通具故千界从义数义齐故。   故前二文者因缘约教二文也若欲下略辨前二文相也。   释妨如前者如前令欲功用四义文是。   数无约教者如少知识观心文末说家云若欲义立闻数欢喜乃至对数解异即其相也。   义通初后者初谓观行六根后谓登住已上。   (耶输陀罗)疏云温良恭俭者敦美润泽谓之温行不犯物谓之良和从不逆谓之恭去奢从约谓之俭推人后己谓之让文中阙让一德。   初二句总明者从上当分至总论也。   疏云显善权者别述二句也。   约教理应互通者只是约教通于主伴耳。   无始终故者以菩萨形无定准法不常规[彳*(ㄆ/黑)]来忽往杂众则存没无恒故。   始终亲疏者始从外道已来终法华也。   主伴者或时佛为伴弟子为主如须达家老婢佛化不得阿难化得等(云云)。   显密者从初至后为声闻像者为显示同余身者为密又权示者为密。   事理等者如来化事也如来所证理也人法则诸弟子所行法也。   善恶者善如诸弟子恶则调达也。   且舍中间等者且不论中间之迹及以华严寂场直论伽耶故云近也。   疏云法身菩萨者已舍生身生实报土得无生忍为法身如华严中乘栴檀楼与大菩萨共詑摩耶此乃法界为胎胎外无别法也。   疏云弃国捐王者太子本起经云太子年至十四请出游观王令左右百官道从出城东门天帝化为病人身小腹大倚门啼息太子问曰此为何人其仆答曰病人也何谓为病对曰四大互乖或热或冷饮食不节卧起无恒故得斯病太子曰一何苦哉吾当有之与此何异乃回车而还忧不能食王问其故从者对曰道见病人以此不悦王乃增之五百妓女昼夜娱乐数年小差复请出游王敕国中无令病人在于道侧太子驾乘出城南门天帝化为老人杖柱羸步太子问曰此为何人其仆答曰老人也何谓为老对曰年耆根熟形变色衰气力虚劣余命无几故谓之老太子曰日月流迈时变岁移有何乐哉回车而还又忧不食王又增五百妓女而娱乐之既而小差复请出游王敕国中无令老病在于道侧太子驾乘出城西门天帝化为死人家室男女啼号送之太子问曰此为何人其仆从答曰死人也何谓为死对曰气绝魂逝无所复知永弃亲戚长埋旷野谓之为死太子曰痛矣剧矣往来五道劳我精神回车而还忧不能食王又增五百伎女娱乐之久而小差又请出游王敕国中无令老病并及死人至其道侧太子驾乘出城北门天帝化为作沙门法执持应器祖地而行太子问曰此为何人其仆答曰沙门也何为沙门对曰舍弃妻子守戒无为声色不能污劳位不能屈难动如地存亡自在谓之沙门太子曰善哉唯此为彼回车而还见诸伎女犹如枯骨所有宫殿冢墓无异厌恶在家念清净道至年十九四月八日夜天于空中叉手白言时可去矣太子曰碍其守者天厌其妻及诸伎女皆令睡卧太子即呼车匿徐令彼马天使鬼神捧马足并接车匿逾出宫城远至贝多树下念欲剃发天奉剃刀发堕天受而去即于树下舍蒿为座端坐六年日食一麻一米(经云天奉美食不肯受之天乃化为自然麻米生其左右者也)具修道品及三脱门降魔成佛。   先与者先与世法故。   及忘四天下者忘即舍也谓舍四大众及轮王位也。   分庭抗礼者谓既内外殊途如主客齐肩分庭上下故云抗礼又若兼解者如人对拜者是。   亦对也者以师弟未相巨顺二彼相拒故曰对也。   疏云初历色心等者大品经云菩萨得菩提时为众生说色趣空乃至(其间广历众多法也)一切种智等之所空空也色等假也非趣非不趣中也广如后释。   从始至终者专在般若一部自论始终也。   偏圆者偏通前三圆唯第四故指玄文也。   疏云会天性者论语云父母之道天性也。   孤调者灰身故无身灭智故无智唯一解脱故云孤调名为独灭。   岂留多人者便破慈恩他云但是定性悉皆入灭并不得度。   疏云赎命重宝者大经扶律显常律譬能赎之宝命等常慧命久住世间而无有反故大经云如人七宝不出外用名之为藏善男子是人所以藏积此物为未来事所谓谷贵贼来侵国值遇恶王为用赎命道路涩难知贼难得时乃当出如来秘藏亦复如是为未来世诸恶比丘畜不净财为四众说如来毕竟入于涅槃读诵世典不敬佛经为欲灭除如是诸恶令得远离邪命利养等(云云)。   理同往见者以迦叶佛出其土犹净同于文殊引灯明佛于法华而入涅槃故云同也。   月上即维摩诘女无垢施即阇世王女等。   良恒娥上女贱即车匿等畜者如太子马马名揵陟亦如龙女也亲谓内眷属疏即外眷属慢如毕陵嗔即身子。   (总明观心)疏云似盲执烛者诸圣因缘教相本迹如烛也。   通至善所者明下文通大地十今文且置通恶边专从于善所也。   忍许者只是信顺三宝可依故。   念谓忆持者以忆念故对境能持也。   猗(于宜反吴也大也)又猗者倚善离恶。   声闻定慧亦深浅者通界内外故。   乃至未受化者意云若有一分声闻根性一代已来未受小化者亦为今日行人恶心所摄皆令改恶从善入于法华也。   次第相生者以心无并虑前心起已后心方生故如色阴居先余阴次第二起也。   非王非数者若契理已王不当于王数故云非也。   须辨同异者谓须辨四教能观不同其如身子将善心所教化人令恶心成于身子王所传引至于法华故。   指余恶者只是不行诸恶心所故云心心数法不行也。   因心所尽者尘劳之心是因心所尽之法若至果时皆名常乐我净故云果心无尽也。   如五阴因果者为上文举例也阴名虽同凡圣永异佛阴名为四云德岂同凡下阴耶。   至王数者令通四教辨于王数能所不同也。   (列菩萨众)能忍成道事者忍谓忍可以菩萨尚能舍身为道况世间违顺耶故云也。   不断者发心已后中间菩提心更不间断。   不破者彼不为小乘所坏菩提心故。   应约三教以释答文者释答一切诸佛法下文也大品通以三教斥小故成四教也。   答云通虽如此者意云若通而言之有菩萨堕四众中则菩萨属四众接亦有四众堕菩萨中则四众属菩萨接若别而言之如今经菩萨别列也。   今经列众之意者唯在圆妙之众。   非关至合者或四众接菩萨别列菩萨或有或无即其相也。   金光明大小俱无者彼经初文不列众直以慧眼菩萨问起为别序耳。   言通意别者通于四教菩萨皆求作佛俱得名菩萨众今唯在于开显之众故云意别。   大等三者谓大多胜三约于四教则使教教皆具道智用三也又玄文止观中广约四教辨四弘誓愿上求下化四相不同是故指彼第一卷释。   疏云六度等者大论广说其相今略叙之初檀满相者释迦菩萨本作国王名曰尸毗得归命救护陀罗尼视诸众生如母爱子是时天帝知命将终求佛问疑遍求不得却还天宫愁忧苦恼时天巧师名毗首羯磨问天主言何以愁恼答言我求一切智人而不能得毗首羯磨言有大菩萨满足六度不久成佛天主偈答菩萨发大心鱼子庵罗华三事因时多成果时甚少毗首答言优尸那种六度满足不久成佛帝释言当往试之是菩萨不汝作鸽我作鹰汝便作怖入王腋下毗首言是大菩萨云何以是事恼之释云我亦无恶心如真金须试即如所说变入王腋举身战惧动目促声众人皆言是王大仁慈一切宜救护如是鸽小鸟归之如入舍菩萨相如是作佛必不久是时鹰在近树而语王言还我鸽来王言我前受之我昔愿若有众生来归我者我皆救护鹰曰我亦众生何见夺我食王问汝须何食鹰云我食新肉及以热血王云无不由杀得之云何杀一与一思惟心定而说偈言。  是我此肉身  恒受老病死  不久当臭烂  彼须我当与  持刀自割股  肉而授与之   鹰言须遂道理令轻重等勿见欺也王言持秤来秤鸽如言秤之鸽身转重王身转轻乃至身尽(云云)王以血涂手攀秤欲上尽对于鸽鹰言何用如此以鸽还我王言丧身无量今是求易佛道时肉尽筋断故上而堕乃自责言汝须坚固勿得迷闷众生堕忧海鹰须救护之何为懈怠尚不及地狱之苦十六分一我持戒精进犹患此苦况地狱中无有智慧者时诸天赞言为小鸟能尔时天地六动海水扬波枯木生华天雨香水诸佛来赞必成佛也鹰语鸽言是真菩萨(云云)帝释语王言心不恼耶王言我心欢喜不恼不没释云谁当信汝王言若一心不恼以求佛道者我平复如故语已平复人天见之皆大悲喜叹未曾有必当作佛我当供养。   尸满相者如须陀摩王是王精进常依实语欲入园游戏始出城门有一婆罗门来从我乞云王是福德人愍我贫穷王言须待我还适至园中鹿足鸟王从空飞来捉将王去须陀摩王泪零如雨鹿足问言人生有死如何啼泣犹如小儿王言我不畏死但恨生来实语如今乖信许婆罗门行施事负宿心自招欺罪是故啼耳鹿足言还去七日施竟便来就死若不来者我有力取王还恣心布施立太子为王大会人民(云云)王说偈言。  实语第一戒  实语升天梯  实语生人天  亡语入地狱  我今守实语  宁失身寿命   于是发去至鹿足所见来欢喜汝实语人不失信要脱竟还来汝是大人王广赞实语呵责妄语鹿足闻之信心清净(云云)。   忍成相者如羼提仙人在于林间修行忍辱时诃梨王将诸彩女入园游戏饮食讫已王少睡息诸女采华于其林间见此仙人供敬礼拜在一面立尔时仙人为诸女人赞叹慈忍其言美妙久而忘去王觉不见拔釰遂踪见女在于仙人前立嫉妒降盛恚目奋釰而拟仙人汝作何事仙言我修慈忍王言我今当以利釰斩汝手足截汝耳鼻若不嗔者乃知修忍仙言任意王即拔釰斩其手足等而问言汝心动不仙言不也王言汝无势力为我所因虽云不动谁当信汝仙言若我实是修慈忍者血当为乳言讫血便成乳王大惊走将诸彩女而去林中龙神为此仙人雨雷电霹雳致王毒害遂不还宫。   精进满相者如好施太子求如意珠得珠坠海正使筋骨枯尽不懈废誓得如意以给众生齐其身苦诸天问之答曰生生不休诸天见此精进助其杼海海水减半诸龙见海水半恐海干竭送珠与之。   禅满相者如螺发仙人名尚阇梨得第四禅出入息断坐一树下兀然不动鸟见不动谓之为木即于仙人发中生卵仙人定起觉其顶上有于鸟卵即自思惟我若起行鸟母永不复来鸟卵必坏即入禅至鸟子飞去尔乃起行。   般若满相者如劬嫔大臣分阎浮提地以为七分城邑聚落皆使均者为息诤故此明事度约世俗智(云云)。   四三必殊者四教皆有四弘及道知用三不同是故皆云一一也。   善法体相者心性内外体相也。   义当于酪者此明四教接于五味菩萨既以别接二苏圆接醍醐即三藏菩萨当乳酪若在乳时由居内外凡位转成酪时仍在方等前鹿苑之末若据观转即当通教。   进退者进即俱在般若退则生在方等盈在般若也。   借本迹中意者凡约教中只应判出四教不应约五味以论调熟调熟之言皆在本迹中说今约教中用者但是借此助成约教耳。   今皆相指者为明今经菩萨故约五味四教及以开等简之所以文中在于四种菩萨今经唯一圆妙岂有四耶故云疑网皆除也。   疏云如善财入法界者有人云准华严经见文殊时无如此事应是误今谓此引旧经未可云误若复于菩提场中见普贤菩萨于如来前坐莲华上智慧境界无量无边难测难量一一毛孔出一切世界微尘光明云香焰云杂华云等是一一云悉遍法界虚空一切世界又见一一身分一一毛孔悉有一切佛刹一切众生一切如来出现所转法轮一切菩萨所成诸行。   疏云本邻诸佛者中间迹耳。   五住对三者三观观三惑惑即五住也于一心异心中破故有次不次也。   不涉权下者三教俱名为权下之一字专在三藏菩萨。   此明数至因缘者如闻数解异即世界闻数生善破恶入真即具四悉。   各有八万者以能从所亦具八万良由能所不二故。   六境初四菩提者以十如文略且十二因缘境为初也谓观十二因缘有四种观谓上中下上上也。   必治无明者无明之言通于界内外俱名无明故。   横得三不退者至第三祇一时俱得故名为横故离五障者大论云远离五事得五功德五事者一三恶趣二贫贱家三根缺四女身五喜忘五功德者一常得人天身二生富贵家三诸根完具四恒为男子五常识宿命。   位义不彰者具如净名经中云虽成佛道转法轮而入涅槃不舍菩萨之道是菩萨行则是入住之文亦不始末彰灼明于地位之相故诸经不彰其例亦尔。   地前伏惑者伏于别惑正当别义唯识宗地前伏于通惑耳。   初后不二者法华随喜第五十人为初华严初住为后后由于初圆体本一故云不二。   迹居诸经之首者意云地亦不知诸菩萨迹居何经之首矣。   只此一谬者只是但作一权教叹耳。   疏云今取至两意者若不得三不退下十三句皆不成要由得三不退方能具三陀罗尼等是故今师此句两向释之。   疏云而德居于初者只此分文已成不当何者既云诸句皆悉叹德如何下诸句云叹行等耶。   为初为后者以别圆皆有初后故用二教初后责之。   本即是体者体即三德宗即诸位始终悉具因果。   一者寄本者以诸菩萨从渐中来至今经故且寄别十地以叹即指别地为本。   三者顺论者论依次第故。   七地恐起二乘心者大品中明菩萨至七地时若起二乘心则堕二乘地恐堕此地名为起二乘心。   此是别教教道者若依璎珞初地念念入法流心心趣解脱正当别位若言十地始入无功用则成教道之上复更教道。   圆发三智圆明者此二句对第三地圆转等已下八句对八地配之可见。   疏云𦦨地者此具烧照二义𦦨如照炷如烧也。   疏云正智不动等者明此菩萨正智之体常冥寂光无有出动不曾出三界但以慈薰身不动真际遍入五道耳。   疏云而今出没者若地地皆具十三句名出但一句对一地为没又依圆为出依别为没。   疏云初发心住者华严旧译云初发心菩萨即是佛悉与三世诸如来等亦与三世佛境界等又与三世佛正法等得如来一身无量身三世诸佛平等智慧所化众生皆悉同等悉能严净一切世界悉能一切界示现成佛等。   疏云论其实处者初住分证三德名为实处三德体遍故云无量无边也。   疏云初阿字门者南岳大师有两卷释一一相接故表用圆四十二位其理不二。   言字等者谓菩萨摩衍所谓字等语等诸字入门云何名字等如法慧菩萨说十住十方一切诸佛皆字法慧名字等云何名语等十方一切诸佛说十住与法慧菩萨说等无差名语等功德亦无差名功德等复次如功德林菩萨说十行十方一切诸佛皆字功德林名字等十方一切诸佛说十行与功德林菩萨说无二名语等复次如金刚幢菩萨说十回向十方一切诸佛皆字金刚幢名字等十方一切诸佛说十回向与金刚幢菩萨说无二名语等复次如金刚藏菩萨说十地十方一切诸佛皆字云金刚藏名字等十方一切诸佛说十地与金刚藏菩萨说无二名语等复字平等如无垢地诸菩萨以金刚慧于重玄门平等三昧觉了四十二地四十二地中住一切地从夫至妙觉地等无二止是一如来藏一切字皆是无字能入一字能作一切字是名字等发言无二是名语等云何名诸字入门谓菩萨善解一切诸法从初不曾生何者是诸无明诸行诸结烦恼无初念不曾生无后念不曾灭无中念不曾有住故经说一切法不生(云云)初住具足四十二地为众生差别说如言不退曰住利物曰行悲曰回向堪忍曰地等照曰觉本净曰妙广如彼释(云云)。   故亡迹者亡昔权教今唯在圆故云本也。   去初而取后者初即昔三后即今圆也。   一者接取妙法者并初总句故成四句今家将四种方便偏于十三句上今横竖二释地地悉具方便故下三方便如记中具录论文次第配诸句竟。   论中复有接取事门者文相同前故云非要论示现诸地接取胜明功德不同二乘功德故八地无功用智不同下上故不同下者下功用行不能动故不同上者上无功用行不动自然而行故于九地中得精进陀罗尼得具足四无碍自在故于十地中不退转法轮得受佛位如转轮子故以得接功德成就者示现依何处依何心依何智依何境界依何等能辨故依何处者依善知识故依何心者我依众生心教化毕竟利益一切众生故依何智者依三种智一授记密智二者诸通智三者真实智依何等境界依何等能辨者即三种智接应知即诸地功用者为八相九界身化物故。   言八地者更重释前七地恐起二乘心文及八地始入无功用者名此为更一重教道通且依一家承用者今家专依璎珞经以判地位不依论文。   今文二释至观者横竖义当约教观心自当约观。   言义当者今唯在圆复寄于别观亦如是今正在圆复寄次第故云义当也。   百句只是一句者论中十种示现一一皆十即成百句今观亦尔一一具十旋转无穷。   疏云三谛理和至僧者应更云智与谛和名供养僧。   疏云空观入通佛慧等者圆心具三佛慧故应约诸句。   自在说之者句句互通圆融旋转而复偏通四教偏圆相显施开废会横竖无穷故。   或隐者隐在小等或真即出家菩萨或俗即在家菩萨如䟦陀婆和等。   或主或伴者为主导为伴随也。   不同声闻显著者从渐至顿经历诸味事迹次第复不改身故云显著也。   疏濡音软。   疏云不起法至相者不起二边而行中道之行也。   疏云愿取妙土者亦可云寂光为妙土也。   釜物事广者所化众生皆于十方先成正觉故云广也。   所化位高者我之国土皆一生菩萨。   观音中思益即为人者生善中最莫过菩提也。   例前拟后者依前声闻拟杂众也。   疏云一切见爱者动即破也见爱通界内外外即同体也。   无间趣入者合字释也若分字释者无间曰精趣入为进。   长时无废者先合字释次分字释者长时名不休无废名不息。   疏云宝掌者堪能掌护世出世宝故。   俎败者俎[贝*殳]也有本作[公*且]字非。   疏云令释大乘者是佛令菩萨为人说大乘法也。   不志二乘者以二乘人不能说于大乘所以梦中亦不令至于珍宝心等者以世宝显出世宝出世宝者即三德为珍宝也以自证故还将此宝以利于他故云无所贪惜出世尚尔况世宝耶。   故此两宝必具四悉者两宝异即世界为人讲说即为人心无惜即对治掌即法身第一义(云云)。   简法宝滥者二乘亦证五分法宝德恐滥大乘三德法宝故。   药王中三缘者供养起塔为一劫尽至救为二大医王为三。   世尊往昔者应云世尊慈氏往昔云何发此慈心更捡。   未济跛㝹者大论二十六云因地为鹿所居之处被野火烧避火而走值于水沟有多少兽不能得度鹿以身为桥度诸兽置于彼岸众兽践脊皮穿余命无几跛㝹最在后至跛㝹终过鹿身自陷水而终(云云)。   具名之外者释六如是下结文也。   唯除一人者经中亦不云千人中除其佛等但云除一人耳应是除观世音菩萨以观音是补处故。   (列杂众)疏云方等经亦列地狱者如婆薮外道示生杀羊示报堕狱领地狱众听方等经为引乘急戒缓实人闻法得道戒缓故堕狱乘急故值佛闻经(云云)。   故可见有对如前者如前声闻菩萨二乘及欲色二界是有对可见故。   臭毛鬼者即释上有对中不可见句也。   疏云果报与形服杂者后二教界外形服也。   疏云沤和者出假智也宗本论云适化众生谓众生谓之沤和。   傍出十六千等者下竖首级广十六由旬余八四二次第持鬘等三级谓下阔上渐渐狭也。   四角有四峰者山顶四峰也。   疏云高广三百三十六万里者依阿叉末经由阿叉末菩萨问佛有此答。   疏云三十三观门者以三观观三十故成三十三观以中观为主也。   (三光天子)疏云或云是三光者日月星也星以水精为城七宝为宫悬在空中天风持之犹如浮云随日运行其城大者一百二十里中者八十里小者四十里修下下品十善施灯明等而生其中月去地八十四万里其城纵广二千里白银琉璃二宝合成从初一日白银面转渐渐向人至十五日正向故见圆满从十六日已去琉璃面渐转向人至三十日正向故名黑月宫中亦有男女一日一夜当人间五十年寿二百五十岁身长十里修中品十善并施灯明等净物故生其中日去地八十四万里以火精为内城黄金外城纵广二千四十里亦有男女寿命身量与月同也唯日天主自知游行行有三道秋从中向南正当于冰山之上故秋温而冬寒春从中向北正北当于三百三十六万里莲华之上莲华助日之转故春温而夏热大北见近则长南见远则短秋春正中故等修上品十善施灯明等则生其中。   境别智别者次不次不同也。   言生子者境发智智是子也。   疏云增长者能令众生增长诸善灭离诸恶故云勉离也。   疏云四王护持佛法者大经云善男子东方双者破于无常获得于常乃至北方双者破于不净而得于净此中众生为双树故护沙罗林不令外人取其枝叶斫截破坏我亦如是为四法故令诸弟子护持佛法(云云)。   不许偏取者谓二乘菩萨皆不得中各自偏取须知常即无常无常即常等。   若偏取者则同外人故云成邪若全取者须知枯荣皆非枯非荣。   若双执者不会不二之理故云须知其理又复须知一一皆具四德(云云)。   疏云枝干者坚实可喻于常其华柔软卷舒自在喻于我乐中之最不过极果故以果喻乐以大小叶互相间铺无有污染故喻于净。   若从后说者从圆说也。   各破爱见者后二教除同体爱见。   疏云自在即第五者自化自用而得自在第六大自在佗化自用而得自在对上二天故自在(云云)。   三肘半四肘者肘长尺八准姬同尺为定东天丈六西三丈二北六丈四故云倍倍增如次南寿一百二十持下品五戒得从人至天东寿二百五十持中品五戒得生其中西寿五百持上品五戒得生于彼北寿千岁持上上品五戒得生于彼。   欲天俱卢舍四分一一增者依论中二里俱卢舍分四一分半里第一为四天王天身长半里寿五百岁一日一夜当人中五十年去地四万逾缮那去忉利天亦尔下去倍倍不委书之谓修中下品十善而生其中第二忉利天此云三十三天身长一里居须弥顶寿命千岁一日一夜当人中百年修中中品十善得生于彼第三夜摩天处于空中身长一里半以宝为地寿二千岁一日一夜当人中二百年修中上品十善得生于彼第四兜率陀天名为知足心无放逸常有一生菩萨于中说法身长二里寿四千岁一日一夜当人中四百岁修上下品十善得生于彼第五化乐天身长二里半寿八千岁一日一夜当人中八百年修上中品十善得生于彼第六他化自在天身长三里寿一万六千岁一日一夜当人中一千六百年修上上品十善得生于彼。   色天逾缮那等者从此向上无女形身要修禅定兼于十善不同欲六但修十善故此去色名为净色身长半由旬即半逾缮那也寿命半劫修下品初禅得生于彼次梵辅天身长一由旬寿命一劫修中品初禅得生于彼次大梵天身长一由旬半寿命一劫半修上品初禅得生于彼第二禅有三天初少光天身长二由旬寿命二劫修下品二禅得生其中次无量光天身长四由旬寿命四劫修中品二禅得生于彼三光音天身长八由旬寿命八劫修上品二禅得生于彼第三禅有三天初少净天身长十六由旬寿命十六劫修下品三禅得生于彼二无量净天身长三十二由旬寿命三十二劫修中品三禅得生彼三遍净天身长六十四由旬寿命六十四劫修上品三禅得生于彼第四禅有九天初无云亦名无挂碍身长一百二十五由旬寿一百二十五劫望前遍净天寿一倍增之合一百二十八今但云一百二十五即是减三劫寿也是故记云唯无云减三减三者婆娑中有二解初解云三禅已下名变易受四禅名不变易受亦名舍受从变易受入无变易受难故减三劫之寿又一解云火水风灾坏一二三禅已后世界成时无云福生广果三天即下生彼若不减三则世界已成无人生于下界(云云)次福爱亦名福密身长二百五十由旬寿二百五十劫三广果身长五百由旬寿五百劫四无想修无心定亦身长五百由旬寿五百劫此是凡夫外道天自此之后名五净居天并修薰禅得生于彼即那含人依处初无烦身长一千由旬寿一千劫二无热身长二千由旬寿二千劫三善见身长四千由旬寿四千劫四善现身长八千由旬寿八千劫五色究竟身长一万六千由旬寿一万六千劫。   无色有四天 一空处虽无形色而有四心寿二万劫二识处寿四万劫三不用处寿六万劫四非非想处寿八万劫。   上来并约坏劫火水风时如一火一水以为一劫是故经八七火一七水一个风灾何故尔耶火至初禅水至二禅风至三禅二禅坏时初禅必坏三禅时初二必坏是故劫劫皆坏初禅为顺初禅一劫寿故又经七火次一水灾方坏二禅为顺二禅八劫寿故又经八七火一七水则成六十三劫方风灾始到三禅为顺三禅六十四劫寿故此等诸天若下听法化为人像四空处天名为难天不得闻法。   色无昼夜殊者彼无日月但用身光故故无明暗则以华开华合表于昼夜龙眠龙起以表春秋。   少光上下天者初禅三天在少光下天也大梵一全一半梵辅一全梵臣一半若少光已上诸天如前已列劫数等可见。   次更重明经论所出色界诸天多少不同及释诸天之相依萨婆多宗列一十六天若经部宗色界有十七天大梵与梵辅虽同居而其形量寿命不等故别立也依上座部立十八天开四禅中别出无想谓与广果因果别故若经部师宗以无想天与广果天身寿一等所以无想接入广果故但十七天处后五天名净居天唯圣人居无生异生杂故名净居也。   疏云九道者九为所化境佛为能化主也。   疏云梵者者杂阿含说百亿梵王又云尸弃是初禅梵王大论云梵王是千世界主十地经云八地菩萨化千世界九地二千十地三千仁王经云七地初禅王八地二禅九地三禅十地四禅华严云八地菩萨毗昙云四禅无语法也。   疏云初禅梵众者大梵之众也梵辅者辅侍梵王大梵者广善所生故名为梵此梵天即大故名大梵得中间定最初而生最后而没威德等胜等胜故名大梵少光者于二禅中光最少故无量光者光明增故光音者亦云极光净光明胜前偏照自他也少净者意地受乐故名为净于三禅中净最少故无量净者此净转胜遍净者净周普故第四禅八天一无云地无密云二福生异生胜福方可往生三广果色界异生中最胜故四无烦烦谓烦杂于无杂中最初故五无热已得杂修上中品善能伏上中品障意乐调柔离诸热恼六善现已得上品杂修禅定果位易彰故名善现七善见已得上胜杂修静虑定障至微见理清彻故名善见八色究竟于色天中无有处过于此者故。   疏云免二死之热沙者胜鬘经云何谓二死一分段生死二不思议变易生死分段死者为众生变易死者谓阿罗汉及辟支佛大力菩萨即通指方便实报二土菩萨。   如舞戏者被动不安名为舞戏。   非本心者迦叶本在于小而不测本故。   十宝山者广如华严一雪山王二香山王三轲梨罗山王四仙圣山王五由乾陀山王六马耳山王七尼民山王八斫迦罗山王九宿慧山王十须弥山王(云云)。   理应法身记者即授妙觉佛记也八相记在于初住已上由属于权故云在迹。   疏云采华者西国不用曲但用恒已华为酵耳。   疏云质谅者道行般若经云此神谄曲为立此名令其归信。   疏云五处被缚者臭烂死狗穿腹破胸裹魔王头以死狗头盖魔顶上狗口虫脓流出随魔额汗流下入鼻口死狗前脚抱魔额死狗后脚抱魔颈臭蛇绕颈编胸以为璎珞绕臂至手似如环钏死人绕腰死猪系脚以喻被外道爱惑缚。   疏云五恶物者如上以喻为见惑缚破二缚死离二惑也。   五性宗者一人天种性设勤行精进但以人天果报而成熟之由无本无漏种子及烦恼所知二障俱不可害二定性声闻三定性缘觉此二有生空慧种子烦恼障可害四不定种性从渐至大五菩萨种性烦恼所知二俱可害也。   五住为二死作因者出正法念。   或是非情者有情诧非情而入胎故。   疏云观天女天园林等者罗睺身丑常乐来着天女及园林等人中有供养沙门及孝养父母有福资于天是故天女等能上空而雨刀等。   兼胎藏者昔全湿生无有胎藏今湿气入身成胎故云兼也。   疏云胜群辈者属藏教也次大身下通教也次大满下别也次如意下圆教即当约教也睒(失冉反暂视也)慑(之涉反伏亦服)。   疏云不可动者有大力故不可动有大福故不可动。   疏云肉裂火起者嗔盛火起。   疏云普超经云阿阇世从文殊忏悔者涅槃经云从佛忏悔是则普超从伴涅槃从主也。   令住法界者分住空观耳故云闻已得柔顺忍也。   家兄耆婆者是频婆娑罗王庶妻子耆域是无畏太子即频婆娑罗王孙母名大示女。   引楞伽者楞伽第三云杀无明父害贪爱母断随眠怨坏阴和合断七识身此逆即顺圆观心也。   疏云见佛有权实者藏权衍实又权实不同也。   疏云依涅槃一句者戒缓乘急一也。   疏云加修禅定者欲界四空天亦须着加修禅定之言如粗细住等即其事也。   大小至渐顿者谓渐中密得顿益顿中密得渐益故。   值佛时处者部会之处也现在得道为促未来当得为奢揣心者诫劝行人当自揣度揣量心行于三品戒乘为与何品相应若上品相应只于序中已获证信之分若不尔者于经何益。   坏惭正宗者意云于序有分至正宗时于三品乘戒为从何品开悟而获记莂此意专令戒乘俱急故以人身见佛闻法而取开悟借使八部身闻终不如人天之身受道。   (从此第三卷别序)释此别序应知无量义与法华前经及以法华有同有异何者先经亦是从一出多昔未显说至无量义佛自彰灼云从一出多故此不同与法华异者无量但云从一出多未语收多归一此异复同何者即一家之无量无量家之一法无别途故复一也。   初云望通得名者自望今经通序得别名也若前通序即以教相对而辨通别故前文云通序通诸教别序别一经。   又若从如来最后下述如来遗属意则令一切经初皆安五义故云唯通。   别序唯别者经经皆尔各自表报事殊云唯别。   从若如来灭后下明结集之家顺于化仪先小后大今昔相对以明二序故云来至今经也。   若直就下傍就昔经以论通别也。   通序文通等者此即文义俱通五时及以部内教多少也。   亦有义通等者其义虽通意别在别别在弹斥淘汰等故别序文别等准通可见。   亦有义别下其义虽别而意则通通诸部诸教何者如方等中正明不思议解脱文中意在以大斥小故以圆斥偏通说四教专明弹斥故余味例然。   又亦可通序下约文通义别以释。   别序文别下约文别义通以释。   入定至合者无量为开义处者合也。   疑念乃双缘者过谓无量义经座席现即余五瑞谓缘过疑今而异于昔缘今疑昔而异于今又于昔复曾都此瑞与今大异故。   犹预于当者不知如来定起为作何事。   众初围绕者谓指围绕已欲说无量义前名为尔时斥其消文者斥其翻覆生起消文也。   表四一当同者序中表报如来定起四一四皆一故故云同也。   理一是第一义者以利人闻名即得体故居第二钝人至四方能见理故至第四良有以也。   答问不引三同者借使昔日是妙德答问亦无三同可引。   由是闻法表一乘人者此指闻无量义经表成今经一乘人也。   况复能知定理者时众虽见如来入定不测如来入定缘义处之理言等者等取雨华等。   尚未名一者三即是一方名为一三外之一故未名一。   预辨能开者开权之圆以为能为开非带偏之圆矣。   五味四味者第五为能开四味为所开又四名施权第五名开权故云也。   以皆表一者谓空假中皆一故。   简余三仪者此明住义又今意明围绕只是前后故不须第二释。   天龙等四者更加人鬼为四也。   梵魔等四者加婆罗门沙门为四也梵即色众魔即欲众也。   不判凡圣者引入凡位名为凡入圣位名为圣即四众义足也逆者严王调达等顺者即诸弟子等权实者示同权同实亦四众义足故此十双一一皆对昔教与今辨异以问古人昔教凡圣与今凡圣何别说即发起嘿即影响又说即三周得记如身子领解嘿即嘿念领解如楼那等。   今昔者今四众异昔四众。   微著者结缘为微当机得记为着又鹿苑为微法华为着又法华中微谓弹指合掌等无非佛因尔前未开故不同也。   共别者藏通大小共别圆独菩萨法为别又别唯在法华前三教皆名共也。   兼独者独即三藏又独即法华独显一圆故此十双九属迹后一属本也。   故外小等四 对内等四则外等四俱有其名而无其义何者外人亦有常乐等名而无其义小即三藏等亦有真如实相常住涅槃之名而无其体权即三教虽当时被物而不至极故名为权也。   人王者即阇王众导机既发者当机众也。   影响扶疏者影响释迦扶疏当机。   应物施设者应更云施已后开来至今经权巧方极。   可生等者已生者令成成即入住未生者发起令生也。   用以释名者击扬之言正是发起之体依体立名故。   先四字正释者击扬发动四也。   次四字者成办利益四也。   又割之令开下四 又约四悉重释发起众也。   义兼能所者只发起二字兼于能所何者发起于他俱属于能所发所起俱属于所故云割之等化功归已为进自行即自也令他至极即化他也。   发时众之一善者今时众当获一乘之妙善也。   动禀益者如身子三业领解即其相也。   至起应地者树不至地象子不饱机亦如之若非法身大士扣如来法身之地从法起应焉能令机至于极耶。   中机可发者中机二字释当可发二字释机俱属于所则是契中机情故。   击动事遂者成于当机方名遂耳。   疏云隐其圆极者古佛隐极法身菩萨隐圆也。   显德者为显法王尊高令众钦渴故。   冥扶者虽无为作而亦以同体大悲冥助法王密通化道故。   影响之仪者仪谓仪式未有影响之用故但云仪也。   俱有权实者权者引实也。   助理者一句圆常之法内薰三德之理也。   助当者助于当来修得三因开发之缘也。   通取六根五品者此即克体简于当机犹未具足真位三德是故住前通名结缘耳又亦可五品为结缘六根为当机又随喜已上为当机五千及一句一偈为结缘故。   得度至通别者别则初住通则通于随喜已上。   结缘位别者别在一句一偈及五千也。   若新入者者专取破一品无明人为当机若超断二三品等则名影响也。   人以为揩者治其无揩之恶故云也。   增进至为动者前三教人须破权执方名为动。   但不别而别者圆理本融但随入者不等得四门名。   以观转至增者以初转故名增又始终渐进为增也。   寄观以论本迹者观色身迹也见法身本也。   疏云皆是供养者恐人但云一身业供养故云皆是。   疏云说七言偈者。   谓。  大哉大悟大圣主  无垢无染无所著  天人象马调御师  道风得香薰一切   等数纸偈。   科简诸位不同者初住已上诸位供养不同。   言通事别者通于无量义别在今经故。   意具斯二者若以始终专注则意业未休若以意随身口则无量中三业俱毕也。   疏云为诸菩萨说大乘经等者无量义经云大庄严菩萨与八万菩萨同声白佛言世尊菩萨摩诃萨欲得疾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当修何行何等法门佛告诸菩萨言善男子有一法门名无量义能令菩萨疾得菩提从此为说无量义经(云云)。   太浅者亦无表报故成浅也。   非唯睹光者六瑞皆令众喜岂独光耶。   一多相即者开权显实即多而一故又能即一而多始终相即故。   共显一致者显于不二因果故云正在因果。   华表真因者约位位断惑边名为真因。   地兼分果者名唯在究竟初住分得故云兼也。   说且显露从多者专从无量义以为所表故云指一说多为今经序若从密意与定不殊故。   疏云瑞只是相者既云瑞只是相亦应云今瑞如本瑞今相如本相也。   定时乃密意从处者时机未堪秘而不说故云密也。   疏云密报为端者冥在佛坏以表于正故云密也。   义同幽者玄亦深远也亦妙也。   而抬掣者昔日偏小大机未发犹如沦堕故令以瑞而抬掣之。   令钦渴等者四悉结成也。   广则无量者若论皆妙则一色一香无非是妙若心若境无非经王故云也。   乃成处中者只是六瑞皆表妙表中矣。   入定表行者入定是行以依理故。   地动表神通妙者神通即果上胜用感应专约称机故有多分之别。   况香风至开合者合则在雨华瑞中。   多番释之者下偈中三行经对般若等五番解释也。   是则大事等者此下诸大但是通途结束出六瑞表报奇特不须别去以配十妙。   经云说大乘经等者问此唱异名与下文殊引灯明佛现相序亦云无量义有何别耶答彼显此密何者今虽唱于异名即入此定时机未测故成密也彼即彰灼引同释疑故不同也又大乘经者十二门论以六义释大一出二乘之上故二诸佛最大是乘能至故三诸佛大人之所乘故四能灭大苦与大乐故五观音弥勒等之所乘故六能尽诸法边底故。   三明菩萨所依者亦云三明因人所依四明果人所护。   净严行者定慧庄严故云行也。   数有大小者但单三祇由约少数属于藏也大乘无量阿僧祇为一阿僧祇等。   故须别释至序文者将于善戒经为开显释以为序表也。   疏云指者不来秦地者嘉祥云今以五义证此无量义经证是法华前无量义经说一处同王城鹫山所说二众数同万二千声闻八万菩萨三时节同二经皆云我成道来四十余年说此法四义同虽未彰言明开三显一而指趣密开一乘五翻经人中天竺沙门云是法华前说。   三者妄破古师者古人实无云大品是法华经序何故防他伏难即引大品非法华序耶则成妄破也。   每临讲肆者名僧传云基公钦竺道生讲善于法华虽有二判无以取决余如记云注无量义已上文是武当山均州属南山道。   略从子者慧表是略从子也国破之日为晋军河澹之所得数岁聪点澹之字曰螟蛉养为假子俄放出家后勤苦求道南北游寻以齐建元三年放寄薮远去岭南于广州如记表乃致请淹经一句仅句一经仅得一本仍还均北齐入武当以永明三年顶戴出山见投弘通奉觌真文忻敬兼诚咏歌不足遂后注解正以空为无量义基览经便谓解与经校合矣。   疏宋者家总六十年宋者惠表至齐年可七十已下耳。   疏云破三与一者破三车与一大车也。   可成此二者法华无二无三及破三与一序耳。   为无二三等序者等取破三与一也。   先破初句者无二无三句。   破其次句者破三与一为异句也。   前破语存略者前立中但云破三与一即其文也。   双牒两难者疏云破二破三即第二难无二无三即初难既其破二破三则无二无三但成于正而无其序失又前从若言万善下难云序正不异则成但有于序而无其正次从若言破二下但有于正而无于序。   若以低头举手者此防光宅伏难云我今万善者但是低头举手等善名为万善非二三等善耶故今难云二三胜善尚无况低头等劣善而不破矣。   殊又表同者无量是即一实家之无量方得为序一即无量家之一作序故云也。   此二既然者此二之外更有解者亦不出此。   疏云法华论列十七等者论消经中说大乘经名无量义教菩萨法佛所护念之如来欲说法时至成就为诸菩萨说大乘经名无量义乃至法门等此大乘修多罗有十七种名显示甚深功德一名无量义二名最胜三名方广四名教菩萨法五名佛所护念乃至十六名妙法莲华十七名法门如玄文第七广释十七名。   重牒其名者只是异名由序中唱故得序名此之异名当体属正故云义兼于正也。   两兼者亦此异名无量具两兼义在序中唱则得序名只此异名全属于正故云双得。   无量至意耳者但是重叙出无量意耳。   疏云三道即三乘者若准玄文所释三乘唯在因位故与四果义别(云云)。   菩萨名通者通四教菩萨也。   生于兼一者生于华严兼带之圆也。   虽举能生者即能生为所生专从所生为序即所生为能生专指能生为正故故云也。   何殊生等者等取观师。   及昔一圆者方等般若中圆也。   还成双失者单存所生与昔三教不别单存能生与昔一圆不别若为今序正必须能所相即是故各存序正不显故成双失。   今家能所相从者明今家能生从所生则指所生为序若所生从于能生则取能生为正是故相即二义俱成矣。   因无量义序异者正为明于无量义为法华作序须异诸经故也。   绝四至深浅者通于四教若望圆极前三展转以后破前故云比之是则前未离非故云深浅也。   所接成处者一一身皆具四土四德能照之智属报所照之境属法身为能依常寂为所以德成故其土必成故云所接成也。   所安立者所依极故名为安立。   尔前理合身常等者将普贤观望法华无量义俱名尔前也。   悉皆有结者菩萨戒结华严仁王结般若像法决疑结方等遗教结涅槃故云如玄文也。   序中能生已明常者他难意者所生容有当与无常能生一向是常与正何别是故专以能生为难。   净名宗体者不思议佛国因果为宗真性解脱为体也。   以空假显中者谓观众生品明一空一切空空即中也佛道品明一假一切假假即中也。   复宗明常者如常擎大众还诣华罗园至如来所印定成经等。   从极理说者部中圆极无非是常部中兼带有常无常故玄文云华严兼等今经则以圆常极理名常故云五时自分也。   常外无余者序中未会则成能外有法正中会所归能故知能外无法故也。   俱序并正者明说定二文俱加义处处即属正无量属序二文咸尔故云并也。   今从经所表边者今从以序表正而说故云今从经所表边。   复以义处叹之者兼于异名也。   约法者约能生法也。   一护念言者若护念无量义则成于序若护念义处则成正故云也。   以未说故护者犹机未堪故且护也。   未畅故念者出世本意唯说一乘则畅佛怀时机未堪但念欲说故云未畅也。   彼如出水者无量义也此即法华也。   理则可见者只是说无量义经已入无量义定为今经序其理可见耳。   各有力用者说时有定用定时有智用故云也。   且覆别从通者别则法华三昧通谓无量义处虽云义处亦不明故云也。   问今佛何不准大通者问意者彼亦说法华此亦说法华彼有王子此佛亦尔二处说法有子既齐此佛何不说后入定与罗云结缘耶答意者结缘与通化仪同但佛在世与灭后虽殊而云通化理亦无妨亦为结缘通化时异故此说后而不入定矣。   二定并得为序者入无量义定为义处定作序入义处定为说法华作序又入无量义定已说无量义经入义处定已即说法华经所以二定俱得为序。   先以色心至表之者此即义处色心不动为说法作序。   相同时异者今经入定与大通入定其相不殊此在说前彼在说后故云时异也。   如云母者出高僧传。   而无理显之者只但云比丘等四有何道理能显得发起等名体相别耶。   四果不实者须陀洹等四也。   具引璎珞者彼经六轮譬别教六位初之四轮与今文同五以摩尼轮譬等觉六以水精轮譬妙觉今用彼譬譬固位也今明因位不论等妙。   三十三天者开十住十行十向为三十十地合为一等觉为一此三十二以譬臣妙觉譬君若臣若君同服第一义天无生甘露故云三十三天也。   如十四般若者亦云十四忍忍因智果若从果立名应没等觉存于妙觉居极果故。   但高下不同者别圣位在初地为高圆在初住为下贤亦准此。   住是贤位者别十住是贤于圆为圣称故名贤圣句圆行向是圣于别是贤故云圣贤句别十地是圣于圆又圣故云圣圣句又别十信是贤圆信又贤故云贤贤句又若不相望立句者圆十信为贤五品为贤贤四十一位为圣妙觉为圣圣别教三十心为贤十地为圣妙觉为圣圣十信为贤贤若作两句圆教住前为贤登住已上为圣别教地前为贤登地已上为圣故云当教名定。   疏云破三藏三乘者破藏成通故今非之悉不当也。   疏云通教约法三人因果同者初观般若后证般若也。   疏云别教至因时等者别教初心即知一切众生悉本有法身后有般若解脱之性在法身上而不相融故名为横先修空次修假向后方中故名纵也。   疏果时者至初地时三德分证得不相冥故成横矣先得法身次得般若后证解脱是名纵又自行竖化他横以顺物机随宜而说耳。   初文似约教等者一者文不次第二者约教因缘文不彰显故云皆似也菩萨生时上天下人所见异名世界余三可知。   未破大无明者对小明大且以破见思为小无明也。   又无明盘礴者一以三惑俱破为盘礴二以无明微细为盘礴。   后六者欠上生都率及下阎浮提。   成道转法轮者今文是转法华轮也。   位之功用者由入地住方能八相故知八相是此位之功用。   劝行释中初句者文云观行动者动六根是也。   次约六根为表者从东涌下也。   疏云余方涌没者南涌北没南方赤主心心主舌北方黑主肾肾主耳表舌根功德生而耳烦恼互灭翻对可知中央涌四边没中黄主脾脾主身四边主识识遍诸根表身根功德生意根烦恼互灭翻对可知。   六根亦似三形者鼻舌身三实三声者眼耳意虚也故俱舍云三根离中品知谓眼耳意根境不至三相违知鼻舌身三与眼等相违至境方知故。   一根各有根识境三者以一根各具等遍等三动但不得离于三动以对根识境三品只是通表净十八界耳。   并阙心境等者只是阙于思议及不思议境及十乘观法耳具如止观不思议十乘观法观阴界入文也。   只一地而已者一无明地也。   疏云感于胜应者中道妙应名为胜应何者以法妙应妙亦由机妙故感妙不同通教胜应及以舍那此之感应显露彰灼由在正宗今仍属密也。   经云优婆塞此翻近事男优婆夷此翻近事女夜叉此翻捷疾鬼亦云勇健摩睺罗伽此云腹行神。   何疑不释者如来定起机感始成大疑方释也。   疏豪中表俱空者其豪内空毫表清净不受尘垢为外空耳。   四皆此经者通序文通诸教是故四悉多分三悉属昔今别序不通于昔是故四悉唯在今经。   表意者望于涅槃犹属现在等。   准诸文说者以放光不同诸部文说也。   一者不制者他云佛常光但能照大千若作意制则得过此也。   别在初住者通具六即别在分真也。   故其文势亦含长短者若就此土应作三节明其长短一极短从尔时佛放眉间白豪相光次长从照东方万八千土靡不周遍次更长从下至阿鼻地狱上至阿迦尼吒天。   记中云终至周偏者从更长说也。   疏中从照东方下属他土文他土准此又他土若进此土须退也。   被物未显者来至法华方名显耳。   始末由之者明六道蒙光之时虽未得其显益还由诸佛之始得至于终而获开悟故得与圣同对又应知他土六瑞人之与法俱通始自华严终至般若须兼无量义以无量义是六瑞之始六瑞即是今同也当同之义起塔表涅槃之终经文自显所以说法一瑞须通至已今二同故也。   七识住者一身异想异四州六欲天是二身异想一初禅梵王住六十劫王身长天子一倍想一者梵王先作念思惟言何处有情众生来生我此同分中即自念言二禅诸天应生此中彼天亦念我应生初禅梵王云由我念故天子生我同分天子亦念云由梵王念我生彼同分三身一想异者二禅身量等想异者新生天子始从初禅来而作生此见火烧初禅怖念云火来火来旧住天子云火仙火仙勿苦恼但至梵天尽其火即灭四身想俱一三禅同一乐故无色下三皆依空识无所有处等住虽无粗色以定果为色也不取非想者以识昧劣故不取四禅者以凡圣共居故不取无想者纯外道居故。   疏云若此土六瑞至自觉等者表睹瑞之后方闻正说已自破惑名为自觉觉他者表诸菩萨闻法华已能于他土流通益物是故光照他土而预表之。   当同仍隐者前四味为己无量义为今法华涅槃俱为当以法华相未彰故云隐也。   都无所作者非谓全不成于化仪但以化仪理合先密后显若光中已见则众疑不生疑念不生如来定起亦无所说被物须教若无教者化仪不成故云也。   其寿若何者意云若于光中亦见他土地涌菩萨之悉释迦所化此土时众亦疑不知释迦寿命几何故云也。   略知定后之相者虽知说法华未知记小故云略也。   而释契别理者只是契中道理耳。   疏云非顿而顿者实相之理不当顿渐顿渐约化仪也。   疏云五百比丘各说身因者大经云五百比丘问舍利弗大德佛说身因何者是耶舍利弗言汝等亦名得正解脱自应知之何缘方乃作如是问有比丘言大德我未获得正解脱时谓无明即是身因作是观时得阿罗汉复有说言我未获得正解脱时谓行或云识或云名色或云六入触受爱取有饮食五欲即是身因作是观时得阿罗汉尔时五百比丘各各自说己所解已共往佛所各以所解向佛说之舍利弗白佛言世尊如是诸人谁是正说谁不正说佛言一一比丘无且非正说然其自是藏教有门之人。   今且从显者从鹿苑显露未转边耳。   仍旧乃成种种者仍初三藏有门故得种种之名通中幻化是一更无种种之别。   问行一者此问意者经文但云种种想貌行菩萨道即行一与经种种信解复何别耶答如记睹外识内故。   名不同者谓三教弘愿不同也。   大术在于世尊者以神力故令于大众一时于横见竖。   事殊理绝者者纯说小者名为事殊纯说大者为理绝既大小不同则非光照之限今光照皆为表同施化不同是故不照也。   远近者见万八千为远此土为近也。   过未亦何隔者远近俱见则知一土之中皆见三世则法华前为过法华为现涅槃为末始则华严末则涅槃也。   加今见者有由佛加也。   凡圣一等者谓凡圣所见无二耳。   法华天台文句辅正记卷第二 卍续藏第 28 册 No. 0593 法华经文句辅正记   法华天台文句辅正记卷第三(辅妙乐记)   吴兴永定寺 释沙门 道暹 述   皆名神变者不出依正一多相即若说若默并神变也故大神变经云佛现十八变竟时商主天子白佛言颇有神变更过此耶佛令文殊广说变化具如净名不思议品文殊白佛如是摧伏恶魔亦令菩提久住于世如是未为殊胜若无名相无声无字无戏论非沙门所知历十八界皆作此说无三脱说三脱乃至六度皆不可得一切众生说无众生佛土佛身亦如是说是名神变商主天子言若如是者一切诸法皆名神变身子问天子曰汝闻此神变不怖耶天子曰我即神变云何怖耶文殊言一切善恶动不动皆神变相不动即法性动即事神变此即止观所引也。   更释功用者即是凡人不知圣等诸位展转功用不同耳。   疏云庸人者谓常人也。   机发故应赴者弥勒及四众机发机发则感如来定起起应也。   信者习定者出家人习定者是。   疏云隐明示暗者隐己智明迹同暗讷令他智明也。   经云现希有事者光照此土他土各见六瑞等故云希有。   自入位来者自得罗汉已名为入位或入贤位等。   但据一事者补处也以彼此俱有三问若权补处居先任运应须发问非谓大众但只二念。   于经生信者寻长行不解或恐经谬见后偈同前方知自惑。   转势说法者其犹将息病人转变食味。   示义无尽者长行已明其一偈颂后显其二。   无方之说者内有无碍之智外有无方之说故能卷舒自在来散适时。   经云悉见彼佛国界庄严者由光暂见金色庄严也。   疏云偈有六十二行者明长行偈颂总为六例一广略或长行广偈颂略或长行略偈颂广或俱广二有无四句三离合四句四前后四句五文质四句六法喻四句并准初四句相可见又偈者西出偈法有其二种一首卢偈二结句偈首卢偈者亦云室卢迦不据长行及以偈颂但满三十二字即名一偈结句偈者即如经中四言等偈偈竭也谓尽其义也。   准义在初二句中者说法入定二瑞应在文殊师利导师何故二句中也。   并有所依者华是所依风地为能依也。   上半译是者文殊师利导师何故二句也。   下半译非者他意云不令着眉间白毫大光普照二句只合云佛在大众入三昧等耳。   放光下文者指他土六瑞初眉间光明文也。   即初一行颂总瑞者即眉间光明下一行也。   所趣诸有者三有也。   圣即是主者欲破他人故先云即也。   主伴之主者如华严中此方为主十方为伴十方为主此方为伴也。   说非决定者无法身本同灰断故。   疏云厌下攀上者且以厌下人间攀于欲天之乐不同色界修于初禅厌下攀上。   疏云三生种福者婆娑论云有三根人下中上下根者谓声闻人极疾三生得阿罗汉果初生起种顺解脱分善持戒布施顺于真谛二十劫次生起种顺决释分善用智决择断烦恼二十劫第三生方得入圣乃至尽诸漏得阿罗汉声闻极迟经六十劫中根谓独觉人极疾四生极迟百劫上根者定满三僧祇也顺解脱分闻思所成唯散地故三业为体殖解脱分唯人三洲三恶趣无无般若故诸天亦无无厌苦故北洲无者以无厌心及般若故又施一食持一戒等深乐解脱回求涅槃愿力所持便名种殖顺解脱分。   须明行相者以十二因缘是支佛修行相也。   缘觉为人者既云志求胜法即生善中最也。   声闻对治者声闻修行专为治三界苦惑也。   下去诸度者方等般若中诸度也。   须兼二苏者以般若通入诸度故。   教多在三者通别圆也。   如前分别者如前第二卷末方等中小同鹿苑等是也。   别圆之前多不云教者意云下者诸度但作别教圆释多不云前藏通何以不云为前文已有鹿苑三乘意故不节节云之或于别圆前但约法及以附事而释耳。   含二意一者只是小教含藏通若作菩萨释亦可云含于别圆及以其意如此消者则顺此文皆归法华醍醐故云意一。   阿耨达池者西域记云瞻部之中池者阿那婆答多(唐云无热恼池)在香山南大雪山北周八百里金银琉璃颇梨等宝饰其池岸焉金沙弥漫清波㬵镜大菩萨以愿力故化为龙王于中潜宅出清冷水给瞻部洲东等如记此河初源广三四里东入海处广十余里水色沧浪波流浩行其味甘美细沙随流。   如止观第二第七者止观第二随自意中广明无作六度宛转相成行于一事无非波罗蜜第七记中委明三藏修事六度之相以为助道(云云)辇(力展反)轭车也古卿大夫乘之自汉已来天子乘之栏(门遮)楯(纵曰槛横曰楯)华盖(古今注云黄帝与蚩尤战常有五色云华盖金[㧞]玉叶正于帝上有华之筋而作华盖焉)。   疏云让后般若者后三行属般若文是以般若遍入诸度则一一法皆名法施故弥勒般若论颂云檀度接于六资生无畏法是中一二三名为修行住谓资生接檀无畏接尸忍法接进禅智名为修行者谓云降伏其心住者谓应云何住。   疏云又约身命财等者等觉菩萨唯最后一分变易生死在故名生死后际若舍此位即入妙觉圆常极果更无变易故云得不坏常住今光中所见菩萨皆能运以圆心遍舍十界依正与等觉齐名为舍身易粗入妙即是舍命正报既转依报国土一切皆转即是舍财自行证得能为他说令他同己故名法施也。   表往非余者出他人释也。   贵在教宗者今家破也若今家解释以教为宗四教甄之则定诸度禀教显理断诸烦恼故云息其烦芿也。   白佛自责者我等邪见不受大王教及知前自述即其相。   所见意者只合明五时教相次第以表于正耳。   行体显教者前二依真后二依实相。   通以三句用释三忍者以一忍具三句故。   释出所以者谓舍亲爱弃荣华坏身相被忍衣持应器为比丘即苦行忍居幽䆳处寥寂节滋味饲耳香守一志即生忍诵大乘薰内慧第一义忍即其所以。   具如止观禅境中明者若达禅心无非实相成出世上上别圆教达生无生即藏通教但名出世。   皆以根本为境者四教并依根本禅而离欲。   疏云背舍亦修不净者只是修背舍亦为离欲修不净观亦离欲也。   但约圆理者以常观行通依六即判故得无漏失以释通也。   疏云又背舍等者文列不次应云背舍八胜处十一切入九次第定以背舍虽能背舍净洁五欲舍离着心而于缘中未能随心转变自在胜处于缘好丑少多则得自在通达无碍心无取舍不起爱憎胜处虽能小观中转变自在而未普遍十一切入并能互入无所不遍已上诸禅犹是观禅九定则能练前观禅令定调柔智慧深利能从欲散而入初禅次第无间复入二禅复入三四乃至灭受想定名无间三昧此四净禅如次增胜故云传传深言一切入等者取薰修二禅望前传深其义可解。   疏云安禅者梵云安檀那此云合掌此即梵汉双举也。   疏云誓愿广大者誓者[这-言+敦]制期心深达也愿者广大也谓余三誓也。   又前八在色者以八色在第四禅中依净背舍而发八色互遍故云亦自得等。   四降魔相者三藏菩萨因时但伏四魔坐道场破烦恼魔得菩提证法性身破阴死二魔于树下得不动三昧破天子魔通教八人见地破烦恼魔六地破阴死二魔八地得不动三昧破天子魔别教十住破界内四魔登地分破界外四魔圆教初住俱破内外八魔。   界外四魔者即无明烦恼为魔变易阴入名阴魔变粗易细名死魔第一义天理未究竟名天死魔八魔十魔如前第一卷引。   亡彼禅者以依中理亡于根本禅也。   初禅修悲易者以梵王是三界主悲愍众生令济地狱故易也二禅喜俱故云喜易三易三禅乐俱慈能与乐故四禅禅舍俱故修舍易故。   婆娑中至通别者通则禅禅皆修四无量心也。   华严具如止观记者华严贤首菩萨说偈云。  菩萨无量无边劫  具修地度诸功德  如是无边大功德  我今于中说少分  有胜三昧名安乐  能普救度诸群生  放大光明不思议  令其见者悉调伏  所放光明名善现  若有众生遇此光  必令获益不唐捐  因是得成无上智  又放光明名照耀  映蔽一切诸天光  所有暗障靡不除  普为众生作饶益   (云云)又华严第十五云又放光明名能舍此光觉悟悭众生令知财宝悉非常又放光明名除热此光能觉毁禁者普使受持清净戒发心愿证无师道又放光明名忍严此光觉悟嗔恚者令其除嗔恚我慢常乐忍辱柔和法又放光明名勇猛此光觉悟懒堕者令彼常于三宝中恭敬供养无疲厌又放光明名寂静此光能觉乱意者令其远离贪恚痴心不动摇而觉悟又放光明名慧严此光觉悟遇迷者令其证谛解缘起诸根智慧悉通达总有四十二光法门如经广说。   地持六度各九者如九种大禅等。   九十日常行者谓九十日夜身常合掌长行旋达心常念于阿弥陀佛无休息口常称名无休息等法门者谓七日夜一心不乱法门也。   十戒名出大论者一不缺若论破初篇如器缺坏无所复用二不破破第二篇如器破烈不全净三不穿破第三篇以下如器穿漏不任受道四不杂谓定共戒定力持心欲心不起五随道随顺谛理能破见惑六无著见真成圣于思惟惑无所染着第二果向以去得之七智所赞八自在谓菩萨化他为佛所赞于世间中而得自在九随定谓随首楞严定不起灭定现诸威仪十具足中道之戒无戒不备故名具足此十戒中前六属藏通中二属别后二属圆若涅槃经中别圆菩萨五行中戒圣行文自行化他不出此十故悉菩萨行合前二忍者合前文中苦行忍生忍为今生忍第一义为今法忍也。   下半用忍意者皆悉能忍即是用忍也以求佛道即用忍意也。   方便正修者此正修止观中用为方便。   何论楞伽前后制者他云楞伽经后方制断肉应知楞伽由带方便大乘顿制如何至法华会由见以肉而供于佛。   疏云不可说而说者真如之理虽不可说有因缘故亦可得说又此三行般若有方等部中通于四教且如三藏中生灭之理虽不可说有小乘因缘故为五比丘说不可观等亦尔余三教准此故云此语复通衍中诸教也。   疏云不可观者真如之理虽不可观禀教修行还用般若而观也。   虽复双泯至而照者寂灭之理虽复亡泯有化他因缘故可说有自行因缘故可照照即观也故云而照又复应云观亦不可得以理无观故。   五随般若者以般若入余五也。   疏云正是历法者对上不可说作观对上不可观而观法相无二对上言语道断也。   不可说而说等者等取不可观而观等二行。   却将初后至中间者只为不观而观是般若体是故合于初后二行归于般若所以第五重释三行俱属般若者是文正意不复重分第三行属法华也。   正指第三行者将第三行经以对般若法华二意虽云从人今文专依般若以释故也又两意者前意唯在第三行第五意尽取三行故云两意也。   又诸经论者引此文者明今光中但见六度不云十者令知六之与十但是开合异耳。   六之与十离合者如禅有愿智开出泥滓波罗蜜有神力开出波罗波罗蜜定守禅度即是定度开二也般若有道种智开出沤和假知方便又有一切种智开出阇那波罗蜜入中智一切智守本即是般若度中开二即十度具足也。   谓财法者此与弥勒论颂不同此中十度一一皆约别教次第三谛以释自行多在十住利他多在十行第一义多在向后亦有地上化用等。   尸三中云自性者不杀盗淫性戒也。   受法者即客戒谓二百五十戒以菩萨持一一戒皆具诸法故。   利生者位在十行即饶益有情戒也。   外恶者生忍也第一义者位在向后也。   进三者初心即发弘誓也进趣从十住已上劝化从十行已去。   乱想不起者位在七地已去已得根本等禅故生功德者从十行已去。   慧三者照有在行照无在住照中在向后心。   愿三者自行从住已上禅通等从行已去。   方便三者住行向及初地已上俱得不舍等名。   智三者无相在住一切种在行种别而智故变化在地上。   疏云正颂上他土者应云正问上他土等。   方坟义立者无有经中翻名方坟者故知方坟之名义立也。   执扇扇佛者据佛是二月十五日般涅槃未令用扇应是彼土热早波利树者经云三十三天有波利质多其根入地深五由延枝叶四布五十由延叶熟则黄诸天见已心生欢喜是叶不久必当堕落其叶既落复生欢喜是枝不久必当变色枝既变色复生欢喜是色不久必当生疱见已复喜是疱不久必当生[口*(隹/乃)]见已复喜是[口*(隹/乃)]不久必当开敷开敷之时香气周遍五十由延光明远照八十由延诸天尔时夏三月中在下受乐我诸弟子亦复如是其叶黄者喻念欲舍家叶落喻剃发已色变喻白四羯磨生疱喻发菩提心[口*(隹/乃)]喻十住菩萨见性开敷喻得阿耨菩提香气喻十方无量众生受持禁戒光喻如来名号周遍夏三月喻三三昧诸天受乐喻于诸佛在大涅槃常乐我净(云云)。   疏云正供养舍利等十字应次上圣耳下。   不必最初者意云不必光在于初名之为本但是因光而见故光为本耳。   若论总别者光瑞为总余五为别也。   正指释迦者此是释迦放光照于他土故须指释迦也。   既殊凡谄者申于弥勒实见未曾有事不同凡谄不实言实也。   事大意远者以瑞大故则知表于开显之深理故云意远也。   强辕者状也尔雅云似牛色青而一角。   行深从支遁买山者亦遁林山在剡川号曰朱仰以慕贤愚思齐买山共止也。   双问意在问于定后者意明弥勒疑瑞由见如来入定及以光中见佛涅槃不见法华座席是故发问正问此土他土者如来定起为说何等是故文殊双答答于此土他土定后皆说法华故云双答此答此土他土问也。   惟忖下当因缘者阙约教观心也。   非通序中至寿量者非谓已有广开寿量之文但是有广开寿量之义耳。   然论有八句者慈恩引论释论云疑者断疑故即欲说大法破光疑住外凡位令进修故已断疑者增长纯熟彼智身故即雨法雨先住内凡而无疑者滋善萌芽令入圣位欲增长善故(初对)论云根热为说二种密境界谓声闻菩萨二密境界二句示现即击大法鼓不断法鼓不断法鼓以远闻故次第配之即明今者闻法性声闻乘为权密境界显今所说者菩萨为实密境界名二密令根熟者舍权取实(第二对)二论云入密境界者令进取上上清净义故即建大法幢建立菩提妙智极高显故犹如于幢由知权实有舍有取行大乘行得菩提智离障净故论云进取上上清净义者进取一切智观见故即燃大法炬既得真智建立菩提照于真境证涅槃故如炬照物(第三对)论云取一切智现者为一切智现为一切法建立闻名字章句义故即吹大法螺既得真境必须为众生说教义论一切法故一切法建立名字等如俗作乐曲终满位吹大螺吼今既得果事事圆满位为他说法亦复如是故涅槃说吹贝知时论云建立名字章句义者令入不可说证智转法轮故即演大法义说于教者令所应度入于证智成转法轮摧于烦恼(第四对)。   两对者他云经但五句是则大法大雨二名为破恶生善即第一对也说法利生即吹螺演义二句是第四对也击大鼓即开权对中半句也是则不断大法鼓建大法幢燃大法炬三句他云阙矣。   鼓体相续者令得法体相续从序至正入于后位及以本门流通等故云也。   法鼓标炽者此序为迹门开权标炽踊出为本门显远标炽。   破暗者表破无明及增道故。   一经之骨目者以惟忖等表于四位即是真因分果是今经之骨目。   义天为能表者证四位理为所表也。   冥表必行者只是表于修行证法华三昧耳。   复为总别者大法是总也以大法句冠下四句所以大法雨大法螺大法鼓大法义故云皆是大法也。   并詑喻从法者詑光喻从我今法也。   先以华瑞至竖总者此明雨华中瑞具于四华故名为横而复对于十住故复名别。   疏云如天非大小等即其横相。   以示竖总者虽将雨华别对十住以一位中皆具四位故名竖总也。   又有超次不同者非但至今法华得入之人有作超次自法华前得入之众亦复如是。   是故略开者只是未入行向等但入于住名略开耳。   若显若密者显即利根菩萨密即钝根菩萨及两教二乘也。   具如玄文利益妙说者谓正中利益流通中利益观心利益七益一二十五有果报益亦名地上清凉益二二十五有因华开敷益亦名小草益三真谛三昧折法中草益四俗谛三昧五通上草益五真谛三昧体法小树益六俗谛三昧六通大树益七中道王三昧一实事益又彼玄文明远益中引第三经宿世因缘吾今当说即指三千尘点已前百千阿僧祇劫从是已来为结缘法大乘之首彼佛八千劫说经十六王子八万四千劫覆讲于时听众或可当坐已悟或可中间化得或可近来化得咸至宝所受法性身名应生眷属内秘外现而作佛事于时听众若得相似利益隔生不忘名字观行隔生即忘等。   今得益者具如彼明当文益中云本是小乘无学益今进破无明本是地上清凉益或进入观行相似分真本是人天因益今进入相似分真等(云云)。   无作一缘者只是但非十三难中一人耳。   佛性之名至义别者谓涅槃经中明佛性之体唯一圆常四教人并知佛性知佛性故而且各自取于诸位之果所以名为须陀洹佛性等。   谈教意者欲令之言正语施权意在显实四十余年方得开显故云咸得即教意也。   意通初后者此记约今经以释初谓五品之初后谓余有一生在。   (十号)应身皆具十者大经梵行品第三云何名如来梵云多陀阿伽度旧但以乘如实道来成正觉一义以释大论四义释如来谓如来如去如解如说依三世佛学十二部经行六波罗蜜修十一空而得成佛故名如来去离生死永免诸恶即是如去如如而解谓如理而解名如如如而说解耳如说谓如理而说名来亦是说我所解名如解我所说名来故名如来也云何名应供梵云阿罗呵谓谷贼不生应供世间之法悉名怨家佛应害故又佛为菩萨时应当远离无量烦恼故名杀贼经云夫四魔者菩萨摩诃萨怨诸如来为菩萨时能为智慧破坏四魔是故名应即是不生经云又复应者一切人天应种种华香璎珞幢幢伎乐而供养之是故名应即应供也云何正遍知梵云三藐三佛陀正者名不颠倒遍知者于四颠倒无不通达又复正者名为苦行遍知者知因苦行定有苦果又复正者名世间中遍知者毕竟知修习中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号佛为正遍知(云云)云何名行足梵云毗侈遮罗那明者名得无量善果行名脚足善果者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脚足者名为戒慧乘戒慧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名为明行足也又明者名咒般若是大明咒因咒得解即解脱也又足者明见佛性以是义故名明行足云何善逝梵名阿耨多罗亦言修伽陀亦言修伽度善者名高逝名不高善男子是名世间义高者名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高者即如来心也谓离出生死而不舍又复善者名好逝者名有善男子是世间义好者名佛性有者名大涅槃诸佛世尊成大涅槃同名善逝云何世间解梵名略伽备世间有三谓五阴众生国土然经中六复次即六世间一五阴二五欲三国土四众生五诸佛为世界六照世名世间经云世间者名为五阴解者名知诸佛世尊善知五阴故名世间解又世间者名为五欲解名不着不着五欲名世间解又世间解东方无量阿僧祇世界诸佛悉见悉解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是故号佛为世间解又世间者一切凡夫解者知诸凡夫善恶因果等余如经广说云何无上士梵云富楼少上士者名之为断无所断者名无上士诸佛世尊无有烦恼固无所断是故号佛为无上士又上士者名为诤诏无上士者无有诤诏是故号佛为无上士乃至上者名新士者名故诸佛世尊体大涅槃无新无古此任运理之体达也释曰过去诸佛已成名故众生是当成名新无新无故即无已当也云何调御丈夫梵云昙藐波罗提先释丈天次释调御自既丈夫复调丈夫善男子如来者实非丈夫非不丈夫因调丈夫因名如来为丈夫也善男子一切男女若具四法则名丈夫一近善知识二能听法三思惟义四如说修行具足四法则名丈夫(云云)次释调御者如御马者凡有四种次即合云如来亦尔以四种法调伏众生一为说生令受佛语如触其毛随御者意二说生老便受佛语如触毛皮随御者意三者说生及老病便受佛语如触毛皮肉随御者意四者说生及老病死便受佛语如触毛皮肉骨随御者意善男子御者调马无有决定如来世尊调伏众生必定不虚是故号佛为调御丈夫云何天人师梵云舍多提婆魔㝹舍喃师有二种一者善教二者恶教诸佛菩萨常以善法教诸众生谓身口意善诸佛菩萨教化众生作如是言善男子汝当远离身不善业何以故以身恶业是可远离得解脱故是故我以法教汝(云云)乃至口意亦尔是故号佛为无上师天者名尽天上尽长夜短是故名天又天名无愁恼常受快乐又天名灯明能破黑暗而为大明又天名吉以吉祥故又天名日日有光明因名日为天以是义故名为天也人者名为能多思义又人者身口柔软又人者名有憍慢又人者能破憍慢乃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号佛为天人师云何名佛梵云陀耶亦云佛陀那此翻觉者亦言觉悟前像觉者同此义涅槃疏善男子譬如有人觉知有贼贼无能为菩萨摩诃萨能觉一切无量烦恼既了已令诸烦恼无所能为是故名佛以是觉故不生不老不病不死是故名佛云何世尊梵云路迦那他此称世尊彼经云梵婆伽婆龙树天亲释婆伽婆为四一能破烦恼二有功德三巧分别四知名声如经广释当知婆伽婆有无量功德功德据内世尊者为世所尊此即据外大经将婆伽婆以代世尊(云云)。   法身望应者应知法身佛十号通于四教前二教乘如实道来成正觉但是乘真谛为如实余九号准此后二教约中道实相不二而释应号即法号乃至第二说者只观法界即见应身十号与法界等即名法身十号也何者乘无二智来契正境故名如来以无二理遍入诸法名为应供了不二智智体无偏名正遍知知无二法互通法界虽无来往遍入三世名明行足无二之法性冥三德名为善逝理遍一切具三世间解此理故名世间解能解此理无惑不断无复过上名无上士解此理故能调难调调十法界名为调御了法界法名为丈夫契此理故一切崇仰过于三教人天之上名天人师觉此理故名之为佛达此理故为三世间之所崇敬名为世尊智契法身具法界号故能垂示应身十号法应十号一体无二是故涅槃经云吾今此身即是法身也。   疏又日月灯是三智者不到而到且顺次第三谛灯真月俗日中有其义又云传灯化他即道种智月喻一切智日表一切种智且从属对体必互融。   涉师云日破闇等者应历教责之为破何暗等。   多为辨异者如华严等经但是当时被物未说施化之意名为辨异耳。   亦乃己他皆入一味者非专为显法同五佛悉令众生至一切智故云入一味也。   不出异意者诸经虽辨其异不云此异皆为令众生至一切种智矣。   疏云其义深远者无边故远无底故深。   疏云若小乘者应以渐中三藏三学为时节善真谛之理凡夫不测为义善会理直说悦小乘心为语善不与凡夫共为独一善明界内半字之法名圆满善无断常瑕秽名调柔善梵行即是众生法缘之二慈名慈善通教类此八音者梵摩经云如来八种音声一极好者其声清雅故二柔软者令人乐闻故三和适者大小得中故四尊慧者三三无战法故五不女者其声雄朗故六不误者定无错谬故七深远者犹如雷电故八不竭者可解梵摩经中二者易了声所有三三说辨了易解无不竭声也。   疏云无二边瑕者二乘及出假菩萨也。   疏云顿教无缘慈者梵行以无缘慈为本也。   疏云且依一途者且依大乘七善耳。   最胜王经者只金光明经耳。   此三如来至说者若初心如来取能说边六根净人若有所说诸佛来听故故云善也。   弥勒问异者今瑞异昔故上文云今者世尊现神变相以何因缘而有此瑞等即其异也。   主伴者文殊弥勒为伴佛为主也。   密设一途者皆为令众生至一切种智故云一途。   闻皆契辙等者迹门开权显实本门开近显远也。   今直论正者十二年中正为二乘菩萨在凡断惑之日即成化主故属傍也。   验旧消文者通斥古人以不作答他土之问消文故。   疏云广引曾见佛总十一字若取文顺应移向即显实之说下即次也。   即表权实满者权即实故名权满实即权故名实满此约十界而说九界为权佛界为实约百界千如一一相即为二万也。   二贱性者一毗舍未见翻应是平民称农贩卖之类二首陀未见翻应是底下容戴担尸之类。   清净易调时者弥勒佛出时婆罗门家生释迦刹利中生也。   疏云更者更曰经也。   此八子名作四对者一大智大悲双二了有了空双三进善退恶双四达伪知真双慈恩释。   疏云表八正道者一正见谓四谛分明也二正思惟谓见谛时思惟动发为令增长入涅槃故三正语以无漏智除四邪命接于口业住正语中四正业以无漏智除身邪业住正业中五正命以无漏智通除三业五种邪命住正命中六正精进以无漏智相应动而精进修涅槃道七正念以无漏智相应令增正道及助道法八正定以无漏慧相应入定故名正定此八不依偏邪但名为正通至涅槃悉称为道此约藏教明义余三教如止观道品中明(云云)。   诸皆不例者意云俱舍论但云轮王不出减劫亦不的判金银等王验知论从权说育王现是铁轮王佛灭后百年方出验此不得一向依论。   疏云一子至清净者以智观境境发于智智名为子故云也。   疏云昔佛他土六瑞者明月灯明佛时欲说法华亦先说无量义已即入定放光光照东方万八千土等如今释迦不异也。   始说法华等者从是时日月灯明从三昧起因妙光菩萨说大乘经已下并是文殊答词。   今昔俱叹弘通者今即指提婆达多品此有菩萨名文殊师利可与论说妙法等。   犹同文殊者与而为言今日药王犹同往日灯明流通之文殊一义故云小也犹阙二因不可类何不云妙光但云文殊者今日文殊即往日妙光将今名以名昔也。   疏时有菩萨下明所因人同者分经文应时有菩萨至因妙光菩萨方显所因之相疏中但至八百弟子耳师云须知此意亦未可说。   故无量序者此文不合在此文殊疏合在前说无量义经为序具其二意今正定起法华同耳。   信六十小劫等者一今家正释六十小劫经文定有要藉佛及加听众忘时二种和合方见即长而短诸家偏释皆不会经。   忘时久耳者释谓如之言也。   玄匠真一之门者此叹如来为玄理之匠证得真一之法为门能通一切即长而短故名门也。   有人立四句者圆镜云问实是六十小劫云何令如食顷耶答长若定长不可促之令短短若定短不可延之令长夫长短量以长短无定所以能将长作短以短为长何者因短故长长名短长由长故短短名长短非短非短短长非长而能长短非长即六十是食顷非短即食顷是六十于佛说法边能以短为长于听法边犹以长为短将知说之与听俱是解脱之力也。   涅槃进不者说涅槃为进也。   带实用权者意云末代无权实则不可是知权有立实之功即是权之力也。   过常未常者法华明过常涅槃明未常。   色身常身者涅槃云吾今此身即是常身法身故知涅槃常身与法华寿量色身无二。   疏云故不发迹者此谓未说授声闻之事迹非本迹之迹也。   推功有归者归佛也。   后分虽有者彼后分经言汝等比丘当观念处及云但观文殊威仪庠序(云云)。   楞伽乃密对菩萨者如止观记引佛语诸菩萨声闻尚发菩提心况汝菩萨而不发心欲取小果等。   方等有记小者多是方等陀罗尼经云声闻若能发菩提心亦得授记但不能发犹如败种(云云)。   方验有所归者只是方验大师释于法华超于诸教之表故云也。   实行虽即曾闻者意云借使昔日禀于实教何妨今日亦疑。   又实位补处等者亦是圆实位人示同于权耳又应知疏文一向从权而释记家则权实两存矣。   显向非疑者向谓惟忖略广三答也。   唯说法适休者此即与而复夺且与说无量义竟为已据众未散复属于今古人如何六但名已。   前昔同下注(云云)者此指前释令得三菩提文末云令佛当与昔同(云云)者是。   疏云颂有四十五行 上有惟忖略广判四答今不颂忖略二答但颂广判二章今初三十一行颂广曾见次我见灯明下四行颂判答疏云决定答是初广曾见中上长行有三今不颂中间引二万佛但颂初一佛及后一佛初二行颂初一佛次三十九行颂后一佛三同今初有二行颂初一佛上长行有三今具颂初我念二句颂时节有佛下第二二句颂佛名世尊下第三一行颂说法次后一佛如疏。   广叹略叹者方便品初一长行偈颂为略叹从尔时世尊告舍利弗三请下广叹。   此土他土者此土即释迦他土即四佛也。   前亦非无者行非长行非无供养但文略耳。   一坐任运者即三藏佛得自然也通教九地已上一念相应方得自然故云不加功力也若别圆地住已上久已证真分得自然亦名本得也。   二处妙觉者别圆极果也。   应具辨等者以小例大无学前三果既未究竟可例地住分真之道并名任运。   家家者欲惑九品润于七生上上一品润二生上中上下中上各润一生中中中下共润一生下之三品共润一生故俱舍颂云断欲三四品三二生家家若一来约于三果向说断七八品余一品在但牵一来人间九品尽即证第三果便生上界不得来此也。   理数然者既有俱下必有俱高等何者初住为二住已上化名本下迹高妙觉为等觉已下化名本高迹下初住为初住化名本迹俱下妙觉为妙觉化名本迹俱高圣化方法通四句果为果化妙觉常仪故云理数初住已上证一分法身并名为本也。   约法须之者须是华严独菩萨人顿部七善也。   然亦不以比丘为菩萨者诸经多尔以今经中既云或有诸比丘故将此一行用对缘觉进退两属亦应无妨。   疏云一行半退颂者长行经弥勒当知乃至所因缘总二行半经上诸佛二序文但为一点耳。   涅槃追分别诸经者彼经将不生不生追泯前诸经生生等三句追分别前经如玄文释。   疏云悲泣如涅槃者彼经云尔时纯陀闻佛语已举声号泣悲咽而言苦哉苦哉世间虚空复白大众我等今者一切当共五体投地同声劝佛莫入涅槃亦是悲法之文。   经云于无漏实相者无漏语通实唯此。   疏云身灭智亡者以身灭故智无所依名为亡也。   经云最后天中天者然天有多种轮王即是飞行皇帝是人中天三界诸天名为生天须陀洹已上名为净天地住已上亦名诸天佛乃降四魔永破无明见佛三菩提已圆满法身常身金刚之身究竟圆满住大涅槃出过诸天之上名为究竟净天故云最后天中天也。   经云佛当雨法雨者法雨既通雨于四位因果必亘于始终故云断疑宗之问也。   疏云即得之于怀者谓疑情顿遣神解豁然知佛定起必闻妙法故云也。   疏云善于问答者前之伏难文殊善问弥勒善答此中则弥勒善问文殊善答。   具二庄严者如前引大经释。   释方便品   方便梵云躯和狗舍罗躯和称为方便舍罗名为胜智谓方便胜智也将释此文略为二意一者初文三释文别而义通方便义通今昔故二者从料简下诸文名通而体别故弘教者皆从佛意以叹方便品故于中先以寺门及殿为喻今三释可解初番释三权如门圆如殿各不相通故次番释知用门通至于殿知门是能通不云即是于所故成舍能取所又但能不即所只缘所诠之圆亦带能诠方便故今须开第三番释达门外即殿何但门耶故云点内衣里无价之殊无二无别等又以王及宰相百姓为喻若得此意其文可消。   正法华题称者名权即实故名善权与今不别。   后二从意义者谓第三释意义在于三权及能通全是于所所外无余指此外之权为今方便品故云秘妙问意义何别答意局而义通如第二释意在三权能通于实名为方便即其义也秘妙准知。   但有能通非能通者能为第二释非能即初释三不为一作能通故。   即不即者前二释不即第三释即能是所故。   法术者今文亦尔如来即是能用大术之人也。   法家之则者用权用圆各称机适宜故云则也又矩是𦘕方之具规是𦘕圆之具老子云工匠有矩规之制权法有权机之能故云也。   置却圆中方法者只是但借第三秘妙之名不自同此圆中方法之语耳。   况所离不同者犹能离智异故所离之惑不同虽能所有殊所出三界不别以三教皆先离三界故。   第二释能通门者更举寺门及寺中三宝为喻从门入者久滞于门以未入实由谓能通不名为所是故尔前不能融即。   疏云方便权略者权即权谋暂用还废略即谋略谋而方当也。   教行人理悉为能诠者以三教传传为谋诠是则真理为中理之能通教行人准此。   不了元是所通者只是不了一色一香等无非中道耳。   今开其偏门者开偏则圆开门即所故也。   达即是开者谁达低头举手等达小乘真谛达次第真俗等即是实相故云开也。   尚无偏门之名者昔日所禀自谓真实尔前未斥方便是故不开其名。   与果智一者衣珠谓闻法了因顶珠即如来本有开竟无二实外无他故云一也又珠在衣内如权覆实默示衣内之珠即王顶珠如开权显实是故作人如权覆实即是真子名为显实故云可知。   疏云唯我知是相等者开权显实唯佛能知事非轻易故且抑之令生钦渴偈云止止不须说。   先结名体者名同是名其义是体也。   若同若异者体外体内但名方便也。   其如理何者谓其如道理何以法华出诸教之上还只作进趣而释与小乘何别。   其如文何者今经如来定起称叹方便甚深无量已今当说及药王中十种叹教皆云此法华经最为第一即其文也。   其如行何者意云其如本师观行亲证何。   若以昔叹今者谓若将昔方便名叹今方便则成昔无方便之法故云又失也应更难云若以昔叹今何不还以昔自叹今(云云)则使下二句合上二句体内合上毁今体外合上又失于昔。   秘堪入妙者只是堪为妙门耳。   他文或以此为三句者如玄文及净名经中具有三句如弟子品即相破句(云云)。   句法常定者虽开四六不同而三对句法常定故也。   相破中文相别者由大小相违所以义分二句相修之文为一句者由大小相顺故相即为一句者大小体合故。   二苏三教者二苏中三教也。   其体常定者意云名虽互执其体本还是如来同体方便故云也。   正本名即者善权之名从实而立故云名即方便之名名由滥昔名虽滥昔其体本即立名虽即不同其未曾有二故云三权即一权等也。   尚非术门三悉方便者只非三悉耳以三悉俱属第一义方便故云非也。   疏云涅槃金刚等者璎珞经云等觉性中有一人名金刚慧幢菩萨住顶寂定以大愿力住寿百劫修千三昧已入金刚三昧是如此师唯取极果释大经常义。   接论理量者如理照实如量照权理量不二双亡双照等之。   疏云乃至半满四宗者半满即菩提流支所立鹿苑三藏为半字教十二年后般若去讫至涅槃明满字教四宗即佛䭾三藏学士光綩所立一因缘宗即指阿毗昙六因四缘二假名宗指成论三假三诳相不真宗指大品三论四常宗指涅槃华严又立五宗加华严法界宗又立六宗加法华为真宗如此等宗咸属于昔宁得判今同体方便故云不攻而败进否者进施之名进不用名否谓行藏得宜也。   何以归心者归心于大师也。   光其后者命成师资之美也。   而迷凡夫未有权名者用二乘实破凡夫凡夫被破方有权名未破则无加得以凡夫为权故不可也。   般若之中中道非一者他亦不知般若之中有别接通圆接别等。   内静双非者他云净名经中观空等为内静毛孔细海流等为外用也。   二教共有者他亦不知别圆二教俱有遮照故也。   次更以此双非等者内静为双非外用为双照也。   小菩萨者古人以三祇为小菩萨也近代云地前名小菩萨也。   结非示过者梯橙于今须开古人何以却用故成过也。   一一用时中横论权实者乳二生四熟三唯三藏中五人等于诸天以之为横耳圆为体三为用即是教教皆有体用多即方等般若少即鹿苑华严随部对之亦应见耳。   疏云又初引生信等者只如人天亦须生信乃至果等何能释于法华方便。   一一时中横竖间杂者五味为竖部内其教多小为横越次相接名之为间又味味中部内皆具秘密不定名之为杂又密入名横显入名竖或横或坚故云间杂。   汝乃废之者只展转相破即当废矣。   又云为对破者他意云由前实破于权故今权实俱为方便。   迷情者只是情谓而已。   身之四句者一以短为方便长为真实二以长短并是方便非长非短为真实三长短为二非长非短为不二二与不二并是方便非二非不二乃名真实四二与不二非二非不二犹是四句皆名方便如来之身四句都亡是非斯遣方是真实生法师云昔晦迹三乘群徒谓是今欲显乎一实而以真正以非明是故标方便以目品。   身沾妙化者意云嘉祥已沾大师之化天台之义早已灌神伏膺之前著文是故今须委破也。   其亦以醍醐者意云大师虽立三味为枝条仍复简其大少又不云法华为归本法论此则是他分非自立。   若其然者则成法华却归华严之本故不可也。   后接归本者谓法华也。   二言相乖者华严本即成末法华末却成本故。   枝本不立者以本不立枝无从生则成法华亦无可接。   接归方一者一即法华也。   一为根本者若法华为根本则华严二名为枝条。   入法华本圆者开华藏别入法华一圆开华藏实入法华远本若尔下判也。   会本归本者会华严本归法华本何者华严中圆既同方等般若此既被会华严岂不然耶。   会枝归枝者此即能破也即纵破也何者即立华严为本则成法华是枝今华严本既同方等般若成枝复许法华名为接末法华名为接末法华既接方等般若之枝华严之枝岂不被接大。   本师所师者涅槃五味判教元是本师所师之法既归心于师先章须改也嘉祥者寺名在会稽王义之舍宅所置名吉藏胡乡所生世称学海心包难伏之慧口写如流之辨著述章疏领徒盛化大师初至陈都有沙弥法盛造席数关法师无对法盛时年十七身小声大法师嘲曰你那不摧声补体法盛应声对曰法师何不削鼻项眸吉藏良久咽更调曰汝好好问阇梨好好为汝答法盛曰野干和上着在经文胡作阇梨出何典据吉藏位谓曰尺水计无文波法盛曰余水虽不能沾于鲸鹢亦足淹于蚁蜂吉藏又问谁为汝师汝谁弟子法盛曰宿王种觉天人众中广说法华是我等师我是弟子讲散乃舍山水纳一领用奉大师遂即伏膺请讲法华身为肉隥用登高座后因借章安义记乃弥达浅深体解口钳身踊心醉废讲散众投足天台餐禀法华誓愿弘演顶戴永永岂生异彻旧章乃有流行者并是其时收不尽者(云云)。   疏云名大巧方便者论自释云依此法门成大菩提已为众生说天人声闻辟支佛等者善法云善巧移二乘小门令入大乘者此属方等则是对菩萨说云二乘尚入于大乘方便菩萨何为不入耶。   有言不出千如百界者亦云有言不出五时八教也又应知说权等四句皆言教故得四句皆以释于方便品矣。   且以入证对说为实者以一一文中皆先举说如初文云如来巧说等不取说边但取入证为第二句耳故知四句一一皆兼于说但得为今方便品也又用此四句通贯下十双使下十文无非三谛三智故也。   尚互接互破者一权一切权等互接也如实云何所不破即互破也以接外无法故余三句亦尔。   况复余法者纵立四句外有法亦为此四接破也。   如此方成今经破立者废权故是今经破开权等是今经立故云一权一切权等。   诸权诸实者只是不识今家四句及以十双权实耳。   互推迷实者如前诸师附傍五时及约谛智以明二慧等但是互相推耳而复自迷其所立之实不知为属何教方便矣。   不思圣化者谓不思实即权不思权即实等而各自保一支一流而已。   佛说之权尚须入实者一为众生入实故说二文字即解脱故解脱即实也。   法遍者以三智三谛遍接偏圆法故由机受成法故云也。   理遍者一理接一切理也。   事遍者谓化仪神通等事故经云诸佛为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即事遍也。   由内三德等者谓三德为所依以三德只是三谛耳三谛满故名为三身。   外用横竖等者华严方等般若二教四教三教八教八教四门四门四悉等横也鹿苑则以显密相对为横经历五味过现当入为竖秘密可知。   为成今经至意者今经用不思议境三智三德三身遍开诸法而为破立也。   以对昔至四句者今立四句具其二意一为破昔四句须立此四二今经方便具四句故故须立之自证。   以对自证实智说之者自证之实为实称实而说被机为权即是今经方便品也。   尚非通方者以四句各在体不相收故非通方也。   随立者随立一句即立诸句也。   随接者一句接诸句也。   随破者一破一切破也既立皆破则能所俱亡。   随亡取舍者立接二句为取破亡二句为舍也。   升出暗滞者文中合字释若更分字释者升出滞故高升出暗故明也。   若作悬字可知者只于一句悬照观察无非法性遍具诸法故云可知。   开施者开谓法华施谓施权出谓方等出四般若出三华严出二鹿苑为没行为盈藏为缩只是用之则行舍之则藏通机称会以赴物宜耳。   若行解兼论者行即自行解即他故云合说也。   以法性至法者以法性体遍故不违诸法在逆在顺而无增减故云一权一切权等。   不受诸法者以法性如虚空故遍一切处无彼此故无能染污故云一实一切实等。   不住诸法者以法性体无住故。   不入诸法者谓无能入无所入又谓法不属诸法故净名云遍入诸方不入诸方即其意也一一名字下揽前诸句以成观心一一名字不出心法心即能观能缘心法即所观所缘之法于念念中成句成偈偈即是教依教立行行名为因因成获果等。   其义可成者如上自在可成今经四句以释方便品也。   若本若末者事理为本乃至悉檀为末也。   各有所归者实即权故归权句权即实故归第二实句。   相即之两亦者只是亦权亦实一句体能相即复能接三方名方便。   接三之两亦者只第三句是能接余三句之两亦耳。   方便之理者双非只是第三句理矣。   理收三句者理具诸法即收初句理体一真实即收第二句理体双照收第三句理理体双亡即收第四句理也。   还以此旨而为观境者还以说默为境。   单浅[住/尺]独者与而为言于今三释但得方法一释而已浅者但在权教不至法华故[住/尺]者于四门中或得一门而已独者或得一教耳。   三说所无者若法华同于诸味已今当说其言徒施故云何在。   不同光宅者上序中光宅以惟忖五句初后二句通于本门是。   复以三种释品者且如事理事属三权理属真实即成方法释也三权为能通真实为所通即成第二释三权即真实则成第三释余九双皆尔。   故论云至因果相者明今经五佛开权皆云种种因缘譬喻皆至一切种智故即其相也。   因义浅狭者但成三教因耳。   果用粗近者三教之用为粗中间今日迹用为近今经本门果用为妙为远。   以教为因者慈恩释方便品初云诸佛智慧等两句为果门其智慧门等两句为因门即属教名之为因即云二深先唱云。   不同他三四者光宅云昔三为权今经四一为实不知今经权实具足是故破之。   疏云从无住本者如文殊问净名云善不善孰为本答曰身为本又问身孰为本答曰欲贪为本又问欲贪孰为本答曰颠倒想为本又问颠倒相孰为本答曰无住为本又问无住孰为本答曰无住即无本从无住本立一切法故今释云无住者理也理无所是不可言其有住有本无所是故云能遍诸法故云一切法也。   疏云体用故有渐顿者体是能生用是所生之事有于胜事方施渐顿之化身。   及以能所者后五是化他能所也。   皆穷至要者以一一双皆穷今经实相以为至要也。   因缘只是往昔方便者于大通佛所十六之子系珠之方便今日但是示以衣珠之方便耳。   一代教门至便识者以一代教门意在显真如之理故云便识。   共成一法者自他因果共显实相一法故。   投足有地者修行有地故。   疏云起净不净者未入不退位或升或沉故。   疏云心意识等者等取余尘及以界入也。   集起名心者谓第八识集诸种子起现行故思量名意谓第七识恒审思量故了别(下列反)名识谓前六识于六别境无粗动间断了别转故故入楞伽经云藏识说名心思量性名意能了诸境相是说名为识准瑜伽论各为通别二释论云集起以解心第八识独名心缘虑以解心八识总名心缘虑以解心八识总名思量以解意第七独名意等无问以解意八识总名意了别(音同上)以解识前六触名识了别(变列反)以解识八识总名识各能了别所缘境故若小乘但于第六识上起事名心思量名意了别名识俱属第六。   彼教为迷者彼教为迷真如之人分别识生死却其覆方现其理耳。   知之者寡者前三教初发心并不即观常住之理别人初心虽知未即观故所以俱属寡知之人。   虽缘净者更属当上大小二乘俱属于事何者小乘六识全属有漏大乘八识虽缘第八识中净分亦属于事以彼教中不可说此净即是性德涅槃。   权实之名非一处得者权实遍于十双故云也。   诠行教小别者由行真似不同令教亦真似不等故云小别教虽诠于真似不等真似之教常定故云自分。   何所证耶者只由如来内证方便故能随机曲巧顺行设教以利于人若不自证无以化他。   尚自违理者何况藏通耶。   遍通一切者始从事理终至悉檀通故。   且约法示相者且借璎珞别教地前二观对于地上以示今经住前住上显实相妙因果也。   此果至之用者文中以体用合举故云住出理而言之只此分果即有百界之用良由入住菩萨能于一界之身复现十界故成百也。   疏云用即立一切者五时八教不同也。   疏云非地无以生者言略应云非地无以生芽非芽无以显地。   自他俱有渐顿者自行用圆教为顿用七方便为渐化他虽用自行法约五味明圆为顿三教人天为渐。   义兼权实者只是文中作渐顿权实二释故云兼也。   又利他权实者圆佛界为实九法界为权权有入妙之功故渐为方便。   不废小故者以不废故名为不合。   疏云常益道长者然一实之位难行虽一生可阶其位长远复难契当如诸声闻大通佛所以结大缘尔后流转今方入实故云也。   今半通后者始从鹿苑方等般若俱属于半以对法华独满故云后也。   疏云亘一切法者教为能诠法为所诠故云同也。   疏云三悉是世间者前教俱属三悉所接故。   未足辨今者只将二乘之如未能得显今经之理故云也。   真俗二理者此即不思议二谛也。   若无性者者若无三乘性者为说人天法也。   以有今昔因缘者昔日四味八教之因缘今经则以实开显之因缘也。   见六道用者四眼所见也。   疏云种种欲者引文略经云种种性种种欲此证世界种种行双证为人对治二悉行能生善又能生善又能破恶种种忆相分别证第一义所发似解未为入真犹属念想之观。   所知所诠者所知即知所诠即教下之理此二对教俱属所诠故云悉名为理也。   故难解字更分属下者前文所牒难解之言俱是叹门深妙所以更分此文属今缚脱双矣。   次所以下释上者经中从所以者何下释上难解难入。   引证教行者是彼释上文耳。   正取成字者既云佛佛即知此果必酬于因故也。   若将此文对下者对下结权实文俱属体内权实也。   与论小别者本论对此十双有小别故论中阙二双复长有五甚深故云小别也。   疏云无上甚深者谓证大菩提论中转释甚深者谓大菩提故大菩提者如来所证阿耨三菩提故又甚深者一切声闻辟支佛所不能知故疏中𠝶无上两字则是论中将大菩提通释五甚深耳不须云用大字释无上矣。   上句证理者诸佛智慧句也下句者其智慧门句也今理通因者今疏释理通因故。   门是教智者教即是门智则属果此即教为果智门。   此正是解脱意者此举声闻不知而显于知知即今经解脱也。   今合论三共为体用者无上甚深入甚深证体快妙事证用。   一者初住成就者论云如经如来成就种种方便故从兜率天退乃至示现入涅槃故二者教化成就者如经种种知见者示现染净诸因故余与论不同者即余功德也论云三者巧德毕竟成就如经种种念观故种种念观者以设彼法成就因缘如是法相应故四者说成就如经种种言词者以四无碍依何等名字章句(云云)。   故二成行者上文亲近及精进二行也。   法身妙境者如来位居极果极果位之中妙境事理具足也。   法无增减者只此十法施亦不增会亦不减耳。   先通后别者从别结者下别释也束通释成别耳。   即自十他十者问只应以前五为自行后五为化他何以自他各具十耶答由自行满有后五用故属于自行亦尔。   表不定故者由来多小不同故。   故自他一或无本数者此明自他合句无有别体何者只是以自十共于他十合为第三一双则此一双更无别法全是单自单他之法耳。   或百六十者一教皆三十双权实言一教三十者一准涅槃经二依道理经既云离本位自他共为一双道理则他中𠝶实自中𠝶权用此权实以为一双由法体定故是则自他合成二十双权实矣兼单自单他成四十约于四教成百六十。   恐一教内者意云束十法为四二四者以法体克定别故不复同前自十他十自他合十恐同彼故故以分于四二四别对于三句良由此也相对为句。   一切不成者此取广释方便品初立四句与今立四句以辨同异何者前立四句四句互接故云一权一切权等今之四句权自是权实自是实等互不相收如何亦云一切法耶若其然者一切不成答意者若未开显则一切不成容可未得为今品目若开显意与前不殊故得借前一切之言成今四句矣。   四句并通诸教者如三藏中自十为实他十为权权实双取即两亦双非即当教理通别亦尔。   初入实本意者明如来自行入实本意故说自证以化众生令他入实则是佛之本意也。   自证望说者意云以有说故得权实名说即权也。   醍醐置之者法华即权而实实外无余故云置也。   疏云圆因即是自行者通于五品六根别则唯在初住名圆因。   圆及所入者前教为所待之分粗圆及所待之妙虽圆及所入名为真实望今法华是兼带故第三释方名秘妙即由此也。   开之与判者若至第三开之与判同在其中以法华具二妙故。   疏云前既通别等者此先与前结权实释品辨异也通即牒前通释别则牒前别释结束即牒上别释对上可见。   明前是教别等者此与通中通辨异也前从若通以十种下及若当分下俱名教别以四教不同故。   法有总别者通释法总不分十为四教当分下法别分十为四二四别故故云法有总别也。   今是教总者通束四教成随情等三故。   而法别者四教各各三十法不同故。   此又三重者初重中阙圆三十种为随自也第二重中既以藏通为他应以别教三十为自他文中亦阙故记云由他不定等即其事也。   仍是别相自他者准诸文只应三教为他圆教为自相对为自他如今第三重耳即是通途三相故前二重自他。   进退不定者由属别相矣。   不无粗妙者前二释圆及所入为妙三权为粗第三秘妙一切俱妙也。   又辨生法不同者法身菩萨道理自知二乘之人本是我子所以不须云未曾向法身菩萨说也。   疏云并酪明苏者以鹿苑三乘人至方等时冥得通益而二乘不知及新得小果者由自保证故云并也明苏者菩萨从鹿苑来显露成通二乘密得生苏之益故云明苏也。   疏云狭生而熟者从方等入般若为熟新得通益者名狭生。   疏云取与者自行为取化他为与出内亦尔。   疏云付以家业等者先所知即家业也授记作佛即定天性也。   通论教等者取时法人也。   教行理三前或以会者始自色心终乎种智融通之教已说行者始自色心终智乎种一一法上皆修十八空观及以性相二空融通自在会理者已说大理小理融通遍入其体无二俱二乘人尔前自执谓己无分故云但不会入矣。   节节无不具有四句者如云中间自有本迹俱本本迹俱迹中间本迹各有本迹俱不思议一也则成中间节节皆具四句。   应云本迹俱本者此约本迹通途相望为四句也最初实证为本从体起用第一番施化为迹故云俱本也从第二番已后讫至今日复有本迹施化俱为迹也本时自有本迹迹中有本迹为第三句俱不思议为第四句又复应知中间今日既开迹已所以四句迹中之本皆指最初之本更无二本之别故云各有本迹也。   即初两句是者如前则本中四句皆本句迹中四句皆迹句也皆本者本时狭少之化迹为妙皆迹者化缘多广亦为粗以近成故也故云具如玄文。   疏云若从引入圆因自行者只是师弟皆用化他权自行实二门引众生入实。   说后四至密者彼解云十波罗蜜中前五波罗蜜因时加行智第六般若波罗蜜为根本智以能观用智断惑证真故后四波罗蜜依体起用名后得智又若只明六波罗蜜根本后得俱在第六般若波罗蜜中。   我今以根本者他人云我也。   若取所依者权依于实故。   况唯说四者说则俱说但说结四故曰无体也。   疏云若不厝者置也。   五瑞等时者除说法也若除入定但有四瑞以从定起即说法故。   经云从三昧安详而起者生公云圣人说轨顺感而起实地而发言言必真常故受者之心自然笃矣此释能彰于四悉所表之相。   或为发起生灭者身子四果已前俱是发起四行四果已后方能起法轮故着或言。   本论者法华论也。   所作事故者四智中之一智也今为开显授以佛说方名已办耳。   三令无怯弱者声闻之人新入佛境若不先恐生怯弱故。   五令不起者不起声闻心即入佛知见也。   谓废会者破三显一正破三情而显一智昔若初赞佛乘众生没在苦不能信是法等诸佛法久后等废三显一此正废教虽破其情若不废教树想还生执教生惑引经正直舍方便等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开三显一正就于理傍得约教约教者昔教明三人入真今教明三人得佛也约理者只是二乘真空自有实相昔方便不深不能妙见今开此空即是实相故言决了声闻法等开方便门等会三显一正就于行汝等所行等低头举手等渐渐修学等住一显一就佛本意本以实智化物佛平等说如一味雨佛自住大乘等虽说种种道等住三显一就佛权智方便化物寻念过去佛所行方便力乃至为五比丘说更以异方便等住非三非一显一或约理或约事约理者是法住法位乃至佛种从缘起无性即非三非一从缘起即三缘显一令会非三非一约事者即是人天乘乘此乘非三非一常以此乘引入于大低头举手等若我遇众生等覆三显一就权巧多端前权前废但除其病不除其法法不除故拟化后缘机息则覆机兴则用若不信此法于余深法中示教利喜住三用一就法身妙应眷属前住三显一是师门今是弟子门如富楼那等实是法身现为声闻示住于三而常显一饶益同梵行者住一用三就本誓愿如华光佛愿说三乘而非恶世今佛亦于宝藏佛所愿于恶世说此三乘。   若尔四悉总释前二者应云无忤故令他欢喜无忤故能生他善无忤故能破他恶无忤故令他入理文中但约自在以明四悉耳是则二名之上有四悉之益也。   疏云不与外道共者以外人或蹲踞等。   疏又能生至道者能生三乘菩提故。   今文分在前在面者论中在面只是一意今则义开耳。   疏云根深等者根深譬竖中有横源远等譬横中有竖。   若智慧即门者谓因智当体是门如上圆因自行入实也此门难解难入故即持业释也。   智慧之门者亦是自行权智为果智之门欲以此法令众生入故先叹之。   言智慧者决断名智简择称慧智慧体是一约义有殊又智慧门者准玄文第二释云诸法者是所照境广也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者明能照智深穷边尽底也其智慧门难解难入者叹境妙也我所得智慧微妙最第一者智与境相称也依主释即是境与能通之门也然疏中释约智有能进趣显理。   以十地为道前者谓第十地已下至初住俱为道前也。   除真如外者初住已上并证真如依真如而修定慧以为庄严皆属于权故也。   疏云难解者约教也难入者约行也。   因位始末者始初住末十地等觉也。   疏云中间难示等者谓初十行难示已示十向难悟已悟。   事用为权者真位事用也。   对闻思修三者难见故无闻难觉故无思难知故无修矣。   疏瞽者只是盲聩者只是聋又不云鹿苑者二乘所知故不云也。   光宅至全然者意云大师破其太甚彼所立门其言由通故须与夺而释。   应广分能所者遍历四教以明能入所入何者前二真为所入后二中为所入教教四门为能入门门方便不同又三教为能入圆为所入若至今经能所唯一知门即名为识以责光宅故云夺也。   进否者称宜得入者为进非宜不得入者为否也。   具如止观门者于圆四门三门置之约空无生门明生无生观故云圆观门也又道智智通行行通理理则遍通并门义也。   故上说圆因者即上因果一双也应总指前五双也。   一者期心有在者初发弘誓期心念念无间专为度生因行证果亦令他人亦得名为精进也。   恐未尽理者若无精进名称岂得普闻亦以普闻用释权智未尽权智之体故须精进以释权智也。   不得以精进释实智者破古也。   化城无实者来至今经方废化城故云无实也。   四意趣者欠别义意趣别义意趣者若但如闻照见了义如来意者婴儿凡夫亦能觉了是故如来意云何谓此觉了非闻得成若人已事恒沙数佛方成就及云解义在地上证法非地前前闻教方觉了是名别义意也。   别时意者如无垢净光经云若有人持此咒若千遍当得须陀洹若千遍得三四果等又念佛人当生净土可释别时也随情所乐名意乐佛性理一名为平等意趣。   不可以他佛替此者不可以释迦之化云是弥陀之迹若言平等意趣只可云十力无畏等同不可云化事同也别时至记者他人云授声闻记正当别时意趣何以知然如记舍利弗汝于未来世过无量劫当得作佛即别时也。   真如真谛者通于四教无生无灭唯衍门义通小理。   地前地上者若地前伏别惑地上断别惑即当别教义若地前伏通惑地上方断通惑即借别名通义地前无伏惑位但列十地即通教义。   法身者通于五分三德二种也。   化身者通四教说后二即无记化化别前由未得无记化化故如前四句中说也。   以因权用权者明叹释结权智三同异也何者前叹释二文皆从因位而释今结文中即从果上用权以释故云称机适会也。   以用权中复通因果者只是因位俱有权用故也。   至双结中至因者于后文也以彼叹释二文皆从果上权实以释结文。   在因者意明三文须通因果俱得权名故尔。   分文前却者用今叹实文为叹权等则成却也。   得本迹至他者斥古也今家叹云有于开合等悉表于同故不同也。   疏云三种化他权实者于自行权实别取于权以化他他及以自他皆取权实以化于他故云三种也。   此譬观俗者观身如芭蕉三如电四如水泡五如空中云等是俗谛观缘于真理即真谛观也。   各立事譬者只是立各事譬及观真谛为譬耳。   玄文亦以至于小者玄文或时约渐教后而为五味从牛出乳对鹿苑三藏从乳出酪对般若从酪出生苏对方等从生苏出熟苏对般若从熟苏出醍醐对法华涅槃为共般若二味俱有故将对于第二酪味。   疏云说静十善者此兼四无量心从十善静十恶故。   事遍理底者应更云自行从因至果故穷理底化他遍逗故彻事边又权即实故到理底实即权故达事遍。   斥彼接法不同者斥彼权教也以权教中不能横周竖穷故对斥彼此约释疑说非开显已更置斯言也今且从自能入约自行从因入边说非谓化他称无量也。   又与一切相即说者此之四辩未云相即验知须通四教以释在今须云开显一一相即旋转无穷方称今意耳。   疏云如甲土方地者大经云尔时世尊取地小土置于爪上告迦叶言是土多耶十方世界地土多耶迦叶答言爪上之土不比十方佛言有舍人身还得人身有三恶而得人身如爪上土其不得者如十方土今借用此通别意亦可知。   亦穷八解之源者只于小乘八解即达实相故云穷源也。   以息此见者疏文述此殷勤息世慢故。   答众心乃以得实为悦者须历五味以简来至今经方名为悦。   今佛化仪者施权为始显实为终终即法华也。   望他仍同者谓诸佛及以释迦虽即先实后权先权后实之异异体本同何者实即权故权即实故故云从实而舒权等不同古人异则定异故云仍同又只是释迦权实虽有先后望于诸佛亦是同。   独为一句者只取要言之一句两句释之前独属实今冠二文也。   言兼二字者只止字是止叹故也。   次释一句以释止意者从设慈悲为说下是。   预分两端者止叹二端对于钦慕五千是。   以初一文者从今明此法深寂乃至止而叹之文是。   修得之言等者始从理境乃至位妙皆名修得即自行因也若自行究竟唯在极果已满化他故云化他今文化他局在果佛故云也。   始终者始即发心终即极果逆即严王调达等须即发人天心已来今文境界唯在果佛境界也。   及诸权者不成就等四是因是权故。   诸教之端首者如文云我若赞佛乘众生没在苦事不获已于一佛乘而施诸教施已即开还归一实故云端首也。   释义之关键者实相如关如键夫释义者若不依理开合无从。   发心之凭枝者以十如是不思议境依境发心若不依此佛道法门断惑利生一切不边。   权谋之用体者若外道世间逆顺二乘菩萨佛等皆依此体而用不同今文即空中为体千如为用故也。   果德之理本者究竟极界亦以此理为根本故。   一化之周穷者此明佛出世意始终最初说离三途之法乃至开显无不皆依此理收接开会成入一如故云周穷。   五时之终卒者虽施五时次第意在归今醍醐故与一化有异也。   真云对等者他人俱作数对解释而已如权实对等。   蹊径者谓理境为诸教所涉所趣之道皆先理具一切故曰条流以自化他若智若断若因若果不出百界千如三千世间空假中等若迷此法如来一化于慈并亡。   五百所集者婆沙论也论中广明三藏三乘三祇菩萨世人全弃何不送还五天之国。   疏云必尔成三者同智内照必成三乘之性也。   各得十界至小分者光宅于十界中但三权一实只成四界北师既云三乘但得三界畅师约佛只得一界光宅三圣但得五如佛但得四北师及畅三乘及佛又不互具不语六道十如故云小分。   光宅虽似者三圣但得五佛但得四故云似也。   十界是所照者理性佛界及初地佛界俱为究竟佛界所照也。   界如之体者空中是也。   体外尚遣九五者光宅若准一乘但亦四如云外又阙于五佛界不接九故云也。   达磨者有二十卷诸经杂集。   疏云开通方便者只是通于初相以至究竟故对本末也。   义兼于离者合必有离离出渐顿合即法华遍会诸法故云义兼也。   三德极理者七方便人自法华前非但不能知他三德亦乃不知己身自具。   诸位法尔者修性三德之位法尔而具也。   若自者自佛界十如故若他者自九界十如故以九望自故得他名若因者始从发心终至等觉俱属因故若果者即极果故。   不可以一说者一即多故谓百界千如等。   不可以多说者唯在一念故。   不可以权说者权中有实故实即佛界也。   不可以实说者实中有权故权即九界也不可以因说者相即在未故不可以果者未即在相故不可以善说者善即三善善中有四恶趣等故不可以恶说者恶中有三善四圣等故不可以二乘空说者六道菩萨佛假中故不可以有说者有具空中故大即菩萨小即二乘皆互具故凡圣亦尔不可以渐说者十界十如只是一心故不以顿说者顿中有渐故以心无并虑必次第开只是百界千如等合只是一念谓不可作合说三千宛然故心者不可作一心说三智三谛无谬故法者境法也不可作境说全所观即能观智故依正互具亦尔。   一多自在者一自在者心同法界故多自在者三千宛然若依若正重重无尽故。   惑果事者意云由理具故故得果时容融法界一多相即并是如来果上之用用果事也世人多迷但高推圣位故今斥之。   反资小脱者唯求小脱而以自资即以下释上。   及因者圆初住真因也。   在迷在因者此通深浅也。   通悟者自发心来皆名为悟亦通深浅通果亦然。   不通因迷者若尔应通悟耶答双迷成悟悟有浅深今唯极果无有悟名故不通。   三德至之说者于流通门不出衣坐室三而求此法也。   法界根性者应云十界根性照之无非三谛法界故易流通。   疏云虽无量一而非一非无量者合而无量者开也。   疏云二乘迷闷者为尘沙无明所覆故。   疏云菩萨则尘抗未明者大经云如持戒比丘观无虫水而见虫相即作是念此中动者为是虫耶是尘土耶久视不已虽知是尘亦明了十住菩萨于己身中见如来性亦复如是不明了。   故以修性对论者与前佛界十如辨异也前佛界十如一一皆具修性如云佛相非相非不相即性德也而名如是相即修得也余九皆尔。   疏云位位皆有者十法界法界皆具三德耳。   为成教相者只是说于修性以成教相耳。   乃以真助至因缘者乃用初住真位缘乃助发于正则成三因具足故云因缘也。   究竟等者彻三德理名为究竟三德体一故名为等。   疏云在恶而不沉者沉谓沉没没即失也谓三德虽在于恶而无失没也。   疏云权实开合者开即九界不同合即唯一佛界狭者彼但约十法界而已。   因必具果者彼在因今通因果因通浅深果在究竟。   论云成就不可说尽者此即预说十如是不可思议之境故云说不可尽。   实相者下释实相也经云下释十如也。   何体法者无二体无二体故故无量乘唯一佛乘无二乘故引论从略耳。   三乘相者只开三乘即实相故。   对六道法者并一实道十界具足。   支佛对余者亦十界足。   八界悉无常故者应云六界悉无常声闻缘觉观破无常故今以界外望之故云悉也。   三相者生住灭三也。   谓可见相者只是前无常有为因缘等法耳。   能取者只是所取谓六道二乘苦集为所取也。   又五阴者六道二乘等皆属苦集菩萨属道谛以观五阴即四念等故。   成初苦集者只成第三重释初何似法句也故知六道三乘不出苦集矣乃至第五句亦尔。   全是定慧者无非道谛也。   明权实至不同者昔权今实故。   以次释既约苦集若集对道者苦集对理性三德道谛对如是力等七如属修故与约位释同。   若其属能者不思议境本体具足不由行有若因行有体不名体故。   疏云名不决定者疏是不可以空假中思只是一念故不可以权思权即实故不可以十界思即百界千如等故不可以迹思迹即本故不可以本思本即迹故等(云云)。   疏云不以败坏色者观色无常名为败坏。   不异亦尔者应云观色不异不异即常常必具四具四只是心故云亦尔。   疏云如彼月光者日夜二空譬无明日月譬法性月譬即法性之无明理性日譬即无明之法性明明也。   方名常在者应知暗全是明明全是暗是故全转闇为明方云常在耳。   疏所尽者谓烦恼所度者谓生死显佛永尽五住之结度二死之海。   教多说故者以诸教中多说佛不可思议故今不更广说又佛或可同前真谛以佛色心俱具理故故可同前。   非小乘所知者验此文佛于阿含中以弹斥小乘但于方等中方始弹斥有义谓道谛有饶益谓灭谛也。   自尔力者只自尔之言即是因缘业力所咸耳。   疏云尔许至出雨者若念恶出雨则粗暴损物念善出雨则和通益物。   疏云人能令火焚薪者非但能于木中出火只于好清水中亦无出火。   疏云表化缘异者只是机宜权实不等故设化不同。   双[住/尺]者长行八双偈中[住/尺]长行则人法俱举故云其智慧门乃至声闻辟支佛等今偈但云诸天及人耳。   被物时异者只是用权实不同耳。   此别仍合者明偈中但云人总未辨偈中权实之法犹别何者以偈中权实之法亦各叹故虽然各据不分于二佛各有叹释结三此别犹名为合。   但对自因名化他者只是自行从因至果之外起用亦是同体之权法也。   疏云但举后者意表唯一心故初后互举。   大妙相望为六句者如此经云佛自住大乘涅槃云大般涅槃微妙经典是初大妙相即为一双大品云色非深非妙此经云无大无小此是第二大妙相破为一双如大罗汉犹修于妙如灭止妙离文修于大即第三相修为一双即六句也。   如意珠者彼文正譬不思议境境即实相实相无漏二文意一故指彼文彼文云如如意珠状如芥粟有大功能称意丰俭降雨攘攘不添不尽乃至具于净妙五欲七宝琳琅非内蓄非外入不谋前后不择多少不作粗妙盖是色法尚能如此况心神灵妙宁不具一切法耶故名不可思议彼记中广合此譬。   经云了达诸义趣者意轮善巧也又能善说法者口轮开道也。   经云一心以妙智者心与智有何差别楞伽经云大慧彼生灭者是识不生灭者是智又观一切法通达自在名慧缚境界为心觉想一字为智也。   疏云即实而权者权即开也。   疏云将非魔作佛者前疑昔因既闻法得果昔应是佛今应是魔矣。   疏云将明二乘之非者谓方是明二乘非也经云当生大信力者劝合于大信。   经云佛说一解脱义下执昔疑今此疑由二量生佛说一解脱义者即是言量我等亦得此法者即是证量此二量故生疑也由佛昔说声闻解脱与我解脱不异故佛命迦叶共坐迦叶不肯佛言吾有四禅等汝亦尔等自以漏尽智证得涅槃即证量也。   已得三德中之一脱者慈恩大般涅槃有其三事摩诃般若解脱法身解脱虽同般若法身即是佛之智慧性相一乘果体彼所未得四众不解所以生疑应引下但离虚妄广破。   疏云三请二止者并前三止四请何者今师与瑶龙意同品初止舍利弗不须复说乃至第一希有难解之法唯佛与佛乃能究尽一止自他求决者经云我自昔来未曾从佛闻如是说今者四众咸皆有疑即是腾众疑请也为惊疑不信者经云一切世间诸天及人皆当惊疑故二止也久殖必解者经云曾见诸佛诸根猛利第二请也必谤堕恶者经云增上慢比丘将坠于火坑即第三止也利根得益者经云世世已曾从佛受化必能敬信多诸饶益即第三请也广开三文初如来诸说舍利弗言唯然世尊愿乐欲闻即第四请也。   今师对三周者初请既陈三乘之疑及欲闻具足道初周法说创施三权之由显一实是致破疑生信故可初请以拟初周次请云智慧明了闻佛所说则能敬信譬说云诸有智者以譬喻得解故可疑第二周第三请世世已曾从佛受化可以拟于宿世思缘周也身子既是应化声闻上辅释尊接道下为实行发起理必备语请首末宁妨三请以表三周之说。   已知显益欲知冥利者于法说上根显益中下冥利耳。   经云为是所行道者疑昔日所得为是因为是果耶。   经云止止者嘉祥云大论明喜之至也重云善哉今止之极也再云止止又二乘解故一止天人不解故再止故云诸天及人皆当惊疑等复次止止法妙下止止理深法妙理深子请难解故再止也又止止俱知下止止佛之知见小智不闻闻即惊疑不须说也。   经云将坠于大坑者三别一谤法邪见坑二谤法恶业坑此二为因三无间坑此一为果如来将说故云将坠也。   经云两足尊者大经云一切众生无足二足四足多足之中佛为最上然但云两足者佛居人间化物唯二足故偏举二足有云定慧足称为两足有云福智具足有云折伏接受具足有云自行化他具足。   经云长子者智慧第一称长子也。   卷第三 卍续藏第 28 册 No. 0593 法华经文句辅正记   法华天台文句辅正记卷第四(辅妙乐记)   吴兴永定寺 释沙门 道暹 述   则知一切广略相者单略说智度为略具说六度为广始自色心终于种智悉皆清净名之为广但云色清净即云乃至受想行等及云乃至种智即是略相。   三种发心者大品中三根人发心不同上圆中别下通经云有菩萨发心与萨婆若相应等是也。   今为评判者先评竟次判也。   拾破者拾古人非来此破也。   须益有无者非但实者获记权者亦乃化功归己故云能引有无也。   欲知冥利者冥只是密不待者即当密益此密即显不同法华前密。   处处至成熟者此取佛意说也中间借使施人天化亦名佛道。   中中上下者中周即以中为正上下为傍下周以下为正中上为傍耳光宅有实亦无大过只偏执至法华由定有实所以为今破耳。   谁论初业能知常者今意正明退大已后现受小乘化者为有声闻谁论初知大耶。   未记则有者此指生灭度者而于彼土方闻开显未得已前则有声闻之号故云有也此即现未为一对又在下今昔为一对以明有无也。   因光横见者如广曾中为求声闻说四谛等是。   佛必三身圆满者举圆佛也。   故称此佛为权者本是圆佛示为三藏佛故云权也。   教权似实者且约同为化主似于从因至果当教位极之佛故云似也据无三身圆满之称则说此佛为权矣。   中途须有者约退大说故云中途。   疏云若依今经应有五者经云思惟是事已乃至法僧差别名依此有决定声闻经云我昔教汝悉愿佛道乃至自谓已得究竟灭度依此有退大经云内秘菩萨行外现是声闻依此有应化经云此辈罪根深重乃至未证谓证依此有上慢大乘如疏引。   疏云大品别异善根者发大心已中间又退大取小异于一向不退大者故称别异也。   指应化为无者意云权人于法华经前示为实小更无应化之称故无也若至法华闻开三竟方受应化之名则无大乘声闻之号。   又云第四第五并名大者若至法华发迹已俱名为大亦无佛道应化之称。   于大乘自立声闻者他人依涅槃经判四依为大乘声闻今家不尔若云大乘声闻者身不从大而得示同于小外现所为名从小得故异他也。   回与未回者即今家立义回心此记未回彼记故云二义也。   疏云或有厚薄者瑶师以理惑教为薄以教惑理为厚。   未辨得失者应责云为失昔所证真理为回遑为复得大理耶为得小理等耶。   理名近大者只是小理名近大理故闻法说即使得悟也。   初果尚非者初果尚已断于见惑何得更有疑惑之名也。   小乘根定者上中下根定耳。   义当断伏者被加说法淘汰之时先断尘沙义当于断而伏无明以尘沙无明俱名无明故也。   过去者由过去薰习令今未悟有前后耳若未薰习者以显薰习今未成根也。   两释不定者文中两或即是更两判根进退不同耳初或即以第三句为中第四句为下次或可中间两句者即以第一句为上根第二第三句为中第四句为下或𠝶下字或将下字属于下根则是两重之相也。   疏云夫众生心神下明转根者过去闻法已成三根今世重闻取悟不等故云转根也。   非不兼法者明文中但云闻法得悟似如专属信行而已闻已即观信法具足故云兼也。   信法等相如止观亦约前世集思集听致使今生得成信法两根种子或集听少思多或听多思少皆以少资多名为相资彼约安心随根四悉止观不同止观四四乃成八番信行一八法行一八信资法一八法资信一八信转为法一八法转为信一八信转为法以信资法一八法转为信以法资信一八彼约凡夫自行一时所宜八八不同故云一生今明三周圣人悟入少分类彼也。   故昔三根不同三周者昔日三根为上中下其根已定今三周闻法转下为中上是故三乘经于三周各有三根悟入故云也。   疏云身子迦叶等是中乘根性者如第一疏释迦叶缘中云佛若不出我当为辟支今已闻教故为声闻身子既是利根为法轮将并同中乘根性。   疏云又四众至缘觉者即是今佛世新发心者也。   疏云有异执者明诸权教菩萨自法华前虽各自求当教极果来至法华此执易破故云终归取佛也。   疏云但是正其观慧者正其偏次之观令成圆妙观也。   仍异于别者圆菩萨位仍异别妙觉位若证道同但异地前应须进退二释也。   故名为小者约藏通二创闻妙乘不敢领解。   悟大语略者意云文中但云菩萨悟大处处有文而不分别三教悟大深浅不等应藏三祇等通干慧等别十住等并是悟大之位不语此者则成略也。   横指法身本者以八相化事望于理本故名横也。   结净土因者出家成道具明劫国供佛数量令其广作利生之因使物钦慕来生其国(云云)。   先入至不同者如惟忖中明法华前显入密入不同。   恐不了前意者惟忖中先入今若法华前及序中已入十住今闻法说则四节增进若今始入十住但三节耳。   疏云一音者圆极一者不同前教又如来常以一音说一切法而能遍同诸音故华严云一切众生言语法一音演说尽无余矣。   长远时所者本门时所也。   密闻大车者即中根人在法说周密闻也仍是中周上根人也下根亦尔。   若尔佛于尔时者此难意者佛既知声闻其根不败何不于彼即与记耶答如文。   余经不说者谓方等等经也。   况通经论者唯识论通方等经经既不说声闻密闻故使论亦不明显密也。   身子权能预谋者身子既是古佛则预知佛三抑表于三周所以殷勤三请故云预谋也。   理须预照者明身子本是法身菩萨故能预照知佛三抑本表三周故云也。   如后释者一障未除机未动二障未除机已动三障已除机已动四障已除机未动并约前教分别如下释。   二痴合明者调熟所证真理之痴与无明之痴共为障也。   不问无明为障所以者责意令知由过去根性利钝不同置令今生为障不障也。   闻法故破破由闻法者即是因缘和合故破也。   未闻法破为前者即是障先除后机动也。   闻法已破者即是先机动后障除句也。   自他无破等者此存第三句因缘合能所以不许自他无因也。   亦前亦后者重复前文成于感应因缘能破文虽前后生灭同时故云暗灭等。   二以不愚等一往斥之者如经云佛语诸比丘汝昔已曾发菩提心今日何故而愚于大而不发心不语昔日时节故与今经有别。   具如止观等第三者彼文释知具二义一约故昔大乘常名知大菩提一约自知小乘常住亦名菩提无此二知所有归戒亦不具足通其两释知与不知彼此非难。   说其元意者以胜鬘经中对诸菩萨说于声闻尚发菩提之心如何菩萨不发无上道心唯此是其究竟之意故举声闻以斥菩萨。   暂时不知者大通佛知缘在王子故佛入定令其结缘佛入定后王子方说故云暂时也。   矛楯者兵器也矛长二丈建于兵车楯谓傍牌楚有卖矛及楯之人有人来买矛而谓买者曰此矛坏千楯其买矛者尚在寻有买楯者复至又谓之曰之楯坏千矛前买矛者乃问之云还以尔之矛坏尔之楯为得几许卖者无对自知负言今意取其二言相违以为兴例。   大经诤论文者彼唯二十一双于二十一双中一双是诤声闻成圣不成圣故今引之。   执者望今成过者在今必成若更执者不成则成过也今虽必成执不逗后又成过矣。   并通三世者且约去华前后相望以为三世余则周会皆得大教在昔亦有开与不开入者名开不入名不开在今亦尔五千未入得名不开未来亦尔教在昔唯大可知至今法华留逗后缘亦名不开未来亦尔。   既俱有过者即涅槃中声闻成圣不成圣佛言二俱有过也授引也护也。   小部不同者如诤立五篇不同者又诤四钱三角五则犯重乃诤有五阴无五阴如是等诤但是随机灼然易殄也。   知不知别者权人了了知权示不知实人初中知不知至今法华方始知。   初不知后知者元禀小也。   如方等至人耶者此问意者缘觉何故不如二乘于三藏断结已即于方等般若受弹斥淘汰益耶答如文也。   疏云问缘觉者梵云辟支佛陀辟支迦此云缘亦云独佛陀云觉。   言出无佛世者增劫减劫俱得有之。   彗星者尔雅云彗星为欃抢亦谓之孛(薄骨反)言其形孛孛犹如扫星乱世则有治世则无方之独觉则可知。   在小等者问意云释迦以大化人缘觉禀小故何徒之。   答为护物机者崛山中有五百支佛住佛欲生此先令告令令其徙去若不去者妨于佛出世时禀教之人故须徙之但护物机亦不护于缘觉也。   知亦何爽者缘觉纵自知之佛亦徙之不护彼意。   疏云不觉徙之者菩萨神力徙之。   二十八者舍人天皆经人天中阴也。   五含中后三者除中生二人也一中者谓欲界后于色中而般涅槃二生般者生色界已而般涅槃三者有行生色界已长时修行方般涅槃但有勤修无速进道四者无行生色界已经久修无功用行而般涅槃勤修速进二道俱无五者上流于色界中要转经于四禅天处方般涅槃。   及无色般者明无色般人生彼垂欲般涅槃闻佛出世亦能起欲界化而来见佛。   彰亦易牵者以同界故故云易见佛。   已义含三者只变化即当应化缘觉含于决定上慢退大三也既例声闻亦应俱四。   所化兼二者此即克体而论所兼得决定退大二人以上慢是傍故且不论耳。   尚从座起者经意云此诸菩萨已曾发心行菩萨行由尚超去况未发心者耶故云尚也。   目连问佛此诸正士者目连于彼中能问诸正士及知正法之藏以有正法藏分亦未证得有悔四故者以菩萨道时长行远故生退心也。   衍门生谤义少者通人干慧性地而由生诱故云少耳。   袁具见修者见即见浊修即烦恼浊五中专由此二也。   疏云言略义隐者但云佛以方便力等是言略但云诸佛法久后要当说真实是义隐也。   疏云既以小自翳者应更云自谓为得名为自翳也。   疏云妨他大光者当机大智欲闻大法说枝叶成碍故云妨也。   执为真极者未得初果等谓得初果等名执真未得罗汉谓得罗汉名执极也。   疏云非徒者徒即空也谓非空靳固。   如喜根等者大论中释巧拙二度拙谓声闻巧即菩萨如文殊白佛过去无量劫有佛号师子音王佛及诸众生寿十万亿那由他岁以三乘化人宝树常出不生不灭之音闻者得道诸菩萨等得无生忍新入道者不可称计佛涅槃后树无音声有二比丘一名喜根二名胜意喜根常说实相弟子聪明乐闻深义乃至淫怒痴相即解脱相闻者无悔得无生忍胜意比丘头陀集禅多生分别因见喜根弟子说实相法不体其理违心起谤至精舍中众集摈弃喜根菩萨喜根菩萨知其当受大罪强为说七十余偈融即法门淫欲之性即解脱等胜意身陷入地狱经百千岁最后因此发菩提心虽复出家诸根暗钝故云远因。   不见如来至功德者应知若据结取后文则应见于劣应今云不见约纯大以说此等须存进退两释。   以声闻人出三界者但是以出三界机耳。   寄于娑婆一期者且约释迦一期设化五时大小不可杂乱故云即当渐初也若论华严十方互为主伴渐顿陈何可简其大小故。   十种大心者一化众生二为灭苦三为余乐四灭无明五与众生发生佛智六供养如来七欲随佛教令佛欢喜八为欲现佛身九欲入佛智十欲显现无畏之力。   则鹿苑至结取者若以法界为言则鹿苑诸教皆结归华严或结归法华也。   故令教主至不一者显露常定秘密非一耳何须更加成谤因意云闻经生谤虽是得度之因不免先堕于苦是故今经威神令去不同喜根为他作生谤因矣。   实可为例者意云佛灭后弘经人为他说一句一偈皆为结缘种也。   亦名章意者如云叹法意令生于尊重说无虚谬意在止其诽谤乃至意在真实等。   大体随时者施开二章不阙。   诣谓所至者今文良以开显为所诣也。   开显二章者开即方便显即真实余四略无此二常用。   三千为表者兼表三观及以三昧亦名表事理即是三昧之观后皆见理也。   释顺释正者反昔反成今顺制昔乖成今正也。   神纵异迹者高僧传中有神异僧纵示为恶必先同后异引令入实终无以恶而监于善引此例者以诫也滥之人。   并越二途者超于或善或恶之二途也。   权名隐实者施前三权此权隐于实也。   潜之与显者潜释上隐即施三故显释上开谓会实故。   未尝增减者施亦不减亦不增也法华之宗致若施若开皆是法华之宗体。   实教之果源由者指权即实故权为实教源由。   释义之旨归者唯至法华说于教意若解释者先腾佛意一代施化咸成会法华若解释诸经但说当部含教多少被物不同未得谈其教意若预说者则探取法华之意而于彼说出佛元意虽施诸教苏息弹斥淘汰不同意在咸归真实故也。   众行之府藏者府聚也史书云藏也修小必须正助合行于助达正无不契实故云众行之时府藏也。   徒施徒运者若不得今师之意如来空以三车等运出火宅于无至道场之期。   意正引彼证此者须入声呼若以此释彼须去声呼。   亦说中道者如佛临涅槃魔蔽阿难说种种法乃至亦说相似次第中道。   但除其魔者此引简文不同一向开说之则但除其人而会其法矣。   疏云父王乃至太子名者大论用此譬伸经屡明般若之意昔有国王久无儿息因出游猎夫人于后诞娩太子诸妃奏报王闻默然如是至三亦皆默然因乃白王以问其故王答曰我欲多闻太子之名遂且不言令汝数数说之无有厌足其一一奏报者宜各赐之百千两金。   但说者受者者说即是教受即是人而于理上加因果则成四一义足。   岂法说初等者开示悟入正是因位不应对果也。   本门𠝶长者此中已是本门则后十四品经便为𠝶出。   疏果门安得如此者只是果门安得在此耳。   疏云开除开出者光宅意方便说三开除五浊显出一乘故也。   疏云菩萨方便与二乘同者通菩萨入空方便与二乘同也。   初句结非佛知见者此示结难文也从若余三慧下文是。   将教及理者如向三慧下文是也。   初易后难者初之一增得八分故后但二二增之故成后难也。   以六七八者一恒皆有二分解则以十二对初地至六地为示十四分对七地至八地为悟十六对九十地为入故。   纵非前之两教者以此二乘未见中道未受三德涅槃之名以将解义简之故知且在别教以别时长次第学故云得不一也治城秀法师今改为弥勒等是。   四依须约四教者三藏贤位为初依须陀洹斯陀含为二依第三果为三依四果为第四余教准此皆是圆人示三教四依也。   安得证通者古人引第五恒等文彼全是别义不可以对通教也叹大谓文殊褒圆即净名。   准圣叹释者圣即如来自于今经叹释大师亦准佛叹释显出诸经之上况复依而修行道场妙悟故云师资可知意令后代展转相承皆成师资之道矣。   疏云华严等者华严但明四十二位摄大乘第七释第四因果胜相中亦名欢喜等十地论亦只释华严十地品璎珞仁王虽明诸位仁王不出等觉十信发心长别三界即是圆义璎珞十信即是别义。   十梵行空者谓身身业口口业意意业及佛法僧戒十种皆空。   疏云开示悟入似有浅深者非竖而竖故云似也。   疏云不见开示悟入之一时者非横而横故云一时非竖而竖开示悟入宛然不失。   四智纵因果相对者意云纵将道慧总对十住道种慧别对十行一切智总对十向一切种智别对十地但成因果各有总别不成开示悟入。   疏云宁是法华一意者不是开佛知见一意也。   观无一异者一谓真异谓俗至此位时双忘入中故云无也。   开等别相者只是不辨开示悟入横竖相别耳。   都不见法华大意者须知法华大意只是体宗用三即三德故开示悟入不出于一故也。   疏云一切智更无余事者只一切智慧是无上义除一切智外更无别法也。   得清净故者用一切智证所入理故也。   疏云与无量智业者证入初住三因显现名为智业也。   初约三乘者意云初番既有两二乘验知须兼藏通菩萨是故疏中云令三乘同得次约菩萨释专在别教菩萨。   知彼义者指所知为彼也。   义不可通者论家但云准如来能证经句句皆云为令众生若非今家四释焉能于众生通入理耶。   不独菩萨者三乘共行菩萨也。   指所知为无上者一切智为能智也。   仍须修行者明此菩萨尔时但修遍行今闻如实须修圆行故也。   或指藏通者别人亦有未发心者故着或言。   多指别者通人亦有发义故且云多。   疏云令外道众生者应知凡夫外道大同小异异者以外人计常故不同凡也此一番约随喜位初已上论开等二乘菩萨案位胜进可知。   异前二释者异前初番及菩萨番也。   人异义同者只是开示悟入同也。   约位通唯在佛界者前约位释十如约位虽通理性三德正意唯在佛界也。   依经者依经句句皆作为令众生开示悟入释也。   顺论者论意皆令三乘同得平等法身故也应知论中者番番竖释皆以第四句为极然论亦不定判其浅深故使今家于一一番上皆为四释则使论文三释横竖具足方知论具深浅矣。   热行得理者谓入观则能知能见此二属行行知于理故云得理也。   若深张地位者他人解此乃至云以地为入等是。   若除二障者烦恼及所知二也亦名人法二执也。   句句横竖者四释之中智位为竖四门是横观心非横非竖故云意在不二也言句句者以一句皆具四释故成句句横竖具足及以不二。   以论废立者不依十妙释义为废依四一释义为立也今右无量法皆一及十妙即今家立也和旧即右也。   语少意含者但云无量是语少皆一是意含也。   心尘行法者心谓刹那之心尘即随心之尘行谓修行之行法谓教法也人谓能修观人理谓能修观所契之理。   虽不消句者意云虽不消经文若对十妙不无其谓也。   问何故经文不依十妙者问意今此经文何不如玄次第以对十妙而后四妙大杂乱耶答如记。   六不可越者经文六义次第灼然耳。   自行化他至事者自因果即前五妙化他后五妙也。   疏云而有差别者四十位即是差别也。   存而用略者文存广中略三义及至解释但用四一消文故云用略矣。   疏云四一者然四并称一者昔未开会人等多途令开会之并唯一也。   虽以果为理者古人虽以是果为理亦一不别出理一之相故云名亦不彰也。   以所依能用者谛境不可知见所依也约于智眼乃能知见即能用也。   左右互摄者且如理一中若取能知见即位一为便若取所知见即理一为便则成以所摄能也教行人亦尔如下自释。   是体非是者破执也一念之心理虽即是事全在迷三惑具足不可不观而但守之即故云非也。   疏云外藉法雨者读诵解说及傍行六度皆名法雨也。   疏云显出真修者证真修又修修常会真即是修于天行故也。   性得者本性得之名为性得。   准义至十住者如前经文内加观行外藉法雨等。   疏云如量至众德者如量属不思议假行所以能持众德德从行立故如理元照理故遮诸惑也。   月爱喻也者月体常圆譬理无增减白黑别譬智断不同。   疏云一道慧见道实性者道为所践清净智为能践。   具如止观第三记者论有多解或因中总名道慧因中别名道种慧果上总名一切智果上别名一切种智论云或言道慧道种慧单明权实一切智一切种智复明权实谓道慧实道种权一切智实一切种权也。   如彼俗境数量者俗即是真之俗真是即俗之真故云如于实理契之。   然一一位各具至入者二智谓理量不二谓双入即双照竖则对四位横则位位具四别教不尔故须辨之如理在住如量在行不二在向双入在地。   专释此四者若但释此四所从则先教次依教修观观成智智则明明则入位故不同此也。   应知位智多约于竖者以竖中有横横中具竖故云多也。   约观乃成非横非竖者亦应云而横而竖何者而横故詑门以义成观而竖故依位以生智也。   并是约非横竖者一一皆依不二理故。   教四者只是圆有等四门相望自有浅深故云似也。   虽对开等者意云今如四门虽对开示悟入但是四门义同开示悟入非谓同于约位浅深故也。   故下更以理性者从通则四下文是也。   且语大略者此中但云一心三谛之理为不思议境未悟十乘观法故云大略。   余三例然者理上既具教人行三是教等三上一一悉具余三矣如云既有于教必有禀教之人人必修行行必热理人理行亦尔如下释云约门释为教观心是人约智是行意位之所阶是理一也。   似借论文者一往观其义热似如借用论文为释义之本故云似也。   准次第论者准声闻次第经历始从鹿苑终至般若皆是自谓故也。   教行准知者由穷子在昔自谓则成权覆于实置令所禀之人教主谓成灭所行之行但趣灰断故令开之无不真实。   非立名者但破其判文非破佗立教一名也。   却指所作者所作属于化主故云教化。   具列良由此者重结束释理一文具于四释所以约位释属理约智释属行约门释属教约观心释属人即是以能而释于所故属理一教行人三须准前理皆具四释可知。   玄文有破者如玄文第二卷初广约光宅义以破光宅以光宅明今昔因果体位用广高长狭下短今昔于四一章安破使今四一不成今昔具四一今昔相对二十四对(云云)。   况今复以菩萨为第三者许光宅以菩萨为第三也。   嘉祥尚然者嘉祥旧疏亦云无于二乘存于菩萨复禀化者宁得异耶故云尚也别教中三乘者菩萨声闻位在十住菩萨支佛位在行向菩萨大乘位在十地。   定慧至尽门者只是中道三昧耳。   二别二合者教一行一别人理合在教行中也。   令理满故者九世属事平等属真令观于事见平等理体遍故云令满也。   刹及众生皆为能说者此明众生身中毗卢遮那为毗卢遮那身中众生说法毗卢遮那身中众生亦向众生身中毗卢遮那佛边听法即是刹中有众生佛佛中有刹众生众生中佛刹中佛皆能说故而不思刹及众生至说者斥读华严之人既有能说必有所被即是生佛身土互为能所道理任运常说只由生佛不出一念故也又复应知由正有说依方有说为有依前说法而正方能说耶何以故良由万法悉属心故尔。   彼此互明者若识今经三世佛同则知与彼大体不别若了彼经融则知与此无二亦是尘刹生佛等互明。   疏云正是化主者只是为现在十方化主释迦是此方化主也。   何况有实者应云何况即实文语从便耳。   应先开章者至三世佛章初应更开章也。   无开权总者明经文阙若更有者经应云舍利弗是诸佛亦以无量无数方便种种因缘等。   总别不便者犹阙开权一文则成不便也何者三世佛章各有权实文是故成别矣所以不于三世佛章初开为总别二章者良由此也。   所著即是根者疏文加根释者为能生成于欲性二事又根以能生为义欲以怖须为义性谓所禀本分根能生欲称过去习欲成性故曰未来然根欲性三无时不有随其义便分对三世非要隔生别别而立。   但恐不了所施之意者施意在显真实耳。   有人云单五三藏等者读天台人作此对。   然单论至小异者单论约显露相入约密故有小异疏云如是者明体相者此文揽相以释体也。   疏云四释结者经从故诸佛以方便力下结文也。   后后增七倍者七极微为一微量天眼轮王之所见矣积七微量成一金尘一解尘向金上住又解尘透金过至下水尘皆有两释也积七金尘成一水尘积七水尘为一㝹毛尘一解㝹毛上住一解量如㝹毛端乃至牛毛皆有两释七㝹毛为一羊毛尘七羊毛为一牛毛尘七牛毛为一隙游尘七游尘为一蚁七蚁为一虱七虱为一穬麦七穬麦为指节三节为一指二十四指节横布为一肘横一指有七分五厘一肘有一尺八寸竖积四肘为一弓谓寻一弓有七尺二寸竖积五百弓为一俱卢舍俱卢舍二里八俱卢舍为一逾缮那逾缮那十六里。   一刹那者依摄论明具有十二一一刹那此翻为一念二怛刹那此为瞬三罗婆俱舍云腊缚此云一息四摩睺罗俱舍云牟呼栗多此云一须臾五一日一夜六半月七一月八一时九一行十一年十一一双十二一劫仁王经云一刹那中有九百生灭即是九百生灭为一念一百念为一瞬六十瞬为一息三十息为一须臾三十须臾为一日一夜十五日为半月三十日为一月三月为一时两时一行即半年也于阎浮洲中日行路有外内极北至极南相去六百九十由旬一百八十日从内至外又经一百八十日从外至内故名行两行为一年二年半为一双双谓润月兼本月为一双也。   劫相者梵云劫波罗此翻为时也亦是有浊之由光音天堕地即是有浊之由若无天下亦无于欲。   次烦恼去复总中者总中别故烦恼是总下三是别言四别者兼烦恼耳。   所通非胜者但至非想故云非想胜以计非想为实故。   十六知见者文在大品大论广释谓一生者见计我能生众生如父母生子二养育见计我能养佗三众数见计我有五阴十二入十八界四人见计我是行人五受者见计我后身当受果报六起者见计我能造后世果报七智者见计我五根能知五尘八见者见计我根尘能见于色及起邪见九我见谓横计五阴名之为我十众生见总揽五阴名为众生十一命者见谓命计连续恐断十二作者见计我能有所作故十三戒取见者禅非出道计为出道故十四使作者见谓驱䇿由我故十五使受者见苦乐由我故十六十使起者见令其还生欲界名起者。   属边见邪见者有无属边见六十属邪见。   若色大我小者计色大我小我在色中我大色小色在我中我即是色离色是我四阴亦然计五阴属身见身即是我故计有我无我即边摄。   本劫本见等者计八万劫初为本八万劫终为末末见四十四本见一十八合六十二不出计神及世间常无常有边无边计从父母衣食长养而生即属邪见以远不达业力因缘故计现在五阴自然而得涅槃等即是戒取摄璎珞等如文。   一一有六十五者以一一界皆具五阴故尔若无余十七界则一界皆不成界故须一一相成所以一界皆具六十五也。   以根对土者亦无别意但是翻到对句耳疏云鸯掘经云舍卫城北有婆罗门女生于一子名一切世间现至年十二人相具足聪明善说时异村中有婆罗门名摩尼䟦陀时世间现从其受学四韦陀典师受王请留世间现守舍而去婆罗门妇见其端正而生染心前执其衣世间言汝是我母岂生不善妇人怀愧以爪自获以绳自缠夫既还已恐世间现露其不善先语夫言汝行之后彼世间现乃于我所有不如事师云是大恶人而语之言汝杀千人取指为鬘冠首可得免罪成婆罗门时世间现便礼师言善哉受教增一云如是次第杀其千人取指为鬘母因送食便自念云我闻师言害母生天便摄母头以手拔剑欲害其母佛寻往彼放光照之彼复念言我亦云若害沙门必得生天放母逐佛佛便除行复道而去鸯掘经云鸯掘奔趁不及乃说偈言住住大沙门净饭王太子我是鸯掘摩今当税一指(凡三十九行)佛以偈答云住住鸯掘摩汝当住净戒我是等正觉轮汝恶釰税(凡一百六十七行)乃至投剑深坑顶礼佛足佛命善来便成沙门得法眼净其后佛为说法得阿罗汉鸯掘经得无生忍障虽不如阇王造逆已成害佛及母方便兼杀九百九十余人如是重遮不障证法良由根利故使尔也。   疏云盘特是者法句经第一云佛在舍卫有比丘名盘特新作出家禀性顽塞佛令五百罗汉日日教之三年始获一偈阿含大论云九十日佛愍伤即呼着前授与偈偈云守口摄意身莫犯如是行者得度世盘特感佛恩深诵得上口佛告盘特汝今年老唯诵一偈人皆知之不可为奇须解其义所谓身三口四意三观其所起察其所灭由之生天由之堕渊由之得道泥洹自然分别乃至无量妙法心开意解得阿罗汉由无遮故其根虽钝易得道果(云云)。   一一门说其所以者随根利钝及以待时不待时等故有二味八门不同故也。   若信进等五者还对上中下根一一根皆具五也。   故云一往者有障不障故云也。   疏云即执非为是者意云佛初即说真常乐等外人便执邪常等而为究竟故云执非为是。   四念处所治者由外人计五阴以为四德故佛出世先令观阴修四念处治于邪常乐。   两医者大经第二云复有明医从远方来晓八种术善疗众病知者方药从远方来是时旧医不知咨受反生贡高轻慢之心彼时明医即便依附请以为师咨受医方秘奥之法语旧医言我今请仁以为师范唯愿为我宣畅解说旧医答言卿今若能为我给使四十八年然后乃当教汝医法(云云)八术者譬于佛能治三教菩萨两教二乘断结外道苦行外道空见外道名善八术四十八年谓是外道修根本四禅四空四无量自行化他赞法赞者四个十二则四十八并不出于界四倒常乐等名同故譬于乳邪正天隔故云好恶(云云)。   烦恼违顺相待者得好即贪得恶即嗔等是。   名通两处者应用树名之下即枝叶为法枝叶名下四大为法以为况喻也。   烦恼通圣者非但圣位能断得善外道亦先断下八地惑故云通也。   增通余圣者支佛轮王也。   又增与灭至无者只于大乘增减俱有或增减俱无如一百八十劫空过无有佛亦是例小乘亦尔。   众生准说者在凡夫数数生灭故长若在圣位浊尽不久故短也。   命是不相应行法者十四不相应行中有命根也带五阴法而论连持长短时也。   时通内外者在小三灾时名内在大三灾时名外又正报在时名内依报在时名外。   随三不同者随火水风三次第上生故云生三禅处也。   乃以大乘密而斥者但云实得阿罗汉不信此法成增上慢但云此法不云大乘故成密斥。   疏云无增上慢即行一者既无谓得之尤必习进求之行。   疏云次释疑为三应先将所以者何下经释上开除之文今成开除之相然后方立疑端疑端如疏从佛灭度至是人难得即生疑之辞也从若遇下释疑左溪文句从若遇头着一默准此应更分为二先疑次释矣。   有于因果至过者若断四住之因只应感得灰断之果若言感得变易常果者则同因是无常而果常之过也。   边际之力者他宗皆云得罗汉已即用此定持父母生身从初地至八地经一阿僧祇劫从八地至等觉又经一劫粗身方尽始入妙觉矣。   有引罗云者他人引传云罗云今现在天竺有长者请僧奉食行乳与罗云罗云断负长者问食不堪任答无但佛去后世与佛在世诸种皆薄今日乳不及佛世水罗云即拨地开圣种在世水与长者长者尝果胜今日之乳以昔好水隐在地中故尔他引此事皆由边际定力所持故不灭耳今亦破之善持至一劫半劫容有此理若生界外必须舍身论有明文引小非例。   故知博地之言者他云生灭度想及于余国值余佛得度者是博地凡夫预生灭度之想此人即横于佗方见佛闻法非罗汉罗汉边际定力不舍此身近代皆同此判也。   而须商议者昔不回他土回敦逼回等。   疏云忽闻异说者他意云余佛语诸声闻云汝等应发菩提心求无上道何容住小等。   信不信意者罗汉执重重难信故须敦逼及他土信凡夫具烦恼无定执心故易信也。   凡夫上慢有五者圆镜云今且依经论增上慢有四差别一者凡夫起五上慢一于四善根二于初果三于二果四于三果五于无学二者须陀洹人起三种慢三者斯陀含人起二种慢四者阿那含人于无学果唯一种增上慢也。   仍从拂席者者意云上慢不尽拂席不拂席者现应得度矣。   名同义异者大论取缺坏不任受用以对根本大经取微有缺损故对不杂故云各有其意。   尚名为漏者意云由无后二故前四名为有漏纵有后二复属四果故知上慢之人律仪不具。   疏云对文者对四果四禅之名以为究竟。   化他权者体外权也。   况指权是权者谓昔无权名今方指昔以为权权非究竟知非究竟即显实也。   经云种种所行道者行七方便之道。   过未仍从现说者九言生欲者皆从当世现在上生必不从现在过未而起故云仍从现说也。   疏云九部十二部者彼依大论等释文相甚广今略出十二部相一修多罗此云法本亦云契经亦云綖经达摩郁多罗云始从如是终讫奉行一切皆名修多罗此总相也于其总中随事分出十二部经余直说法相者是别相修多罗也二祇夜此云重颂重颂上长行者是三和伽罗那此云受记谓记三乘六趣经尔所劫当得作佛或得二乘道或受六道身皆名受记四伽他此云不重颂新译云讽诵不诵长行亦名孤起偈也五优陀那此云无问自说谓妙法甚深无能问者故佛自说又有法非甚深而赴机宜无问自说也六尼陀那此云因缘谓一切佛语缘起事如毗尼中有人犯是事故结戒修多罗中有人问故为说是事七阿波陀那此云譬喻法相微隐要假近以喻远寄况以彰理如中阿含长譬喻长阿含大譬喻等八伊帝曰多伽此云本事或因己事说他事或因现事以说往事如云我昔曾于二万亿佛所为无上道故常教化汝等九阇伽陀此云本生谓本性说自生如云曾为师子受猕获寄二子眽胁肉以𧵍获子于病世作赤目鱼施诸病者等讫詑本生以彰所行名本生经也十毗佛略此云方广语广理广为菩萨故说大乘法是也十一阿浮陀达摩此云未曾有说希奇事由来未有者如佛现种种神力放光动地众生怪未曾有也十二优婆提舍此云论义谓诸部中言义隐覆往复分别得明所显寄论义以明理也此经指九部为入大之本则九部是小方广授记无问自说三部属大如玄文广释或大小各九或大小各十一各十二约四教广辨其相(云云)。   佛慧为理之行者以佛慧为取理之行也经云说佛智慧故者以用三教引导众生令堪闻法华故云说佛智慧故也。   即上句所者无无三句是也。   通真含二者含但不但但名半不但名满故云半满相对也。   由阙别者由经阙圆入别所以疏文引长行经文无有余乘来此释出圆入别之相有人云传写误者殊不体文经云如其所得法者即以自行智契境名为所得法经云定慧力等者定能寂慧能照定能神通慧能说法自严法身又能度物。   疏云口无欺诳者说实相印是也。   疏云今明现在论愿满者圆镜云有人云迷时立愿悟时无愿如弥勒经云久念众生苦欲拔无由脱今日得菩提豁然无所有此现违经事须融会原佛有昔发愿之时亦不定言度众生讫方始成佛但云众生无边誓愿度今成佛道尽未来际度脱众生故不违本愿言满足者四愿之中三愿已满就多为言亦是满足度生一愿此虽未满愿心不舍亦名满足。   疏云总佛门末者虽有一不虚章在前已别三从多名末耳。   疏云五浊障三者三能治浊即是三能障五浊。   初释对他者谓一不名众生以他多故故名众共。   后释即是功能者业力功能能流转故。   疏云静心取戒者谓忆昔由破戒故致令生此或因此念得离轻系地狱等。   疏云静诸根者以饿鬼因多举缘忽能一念静诸根归依三宝即得出离(云云)。   疏云今说五道造业者黑是否色杀盗罪业堕于地狱此业粗恶否相先彰故其人色黑坚贪之业堕于鬼道鸽色黪然悭贪之人护惜己物恐他侵求故恒为鸽色无惭之业堕于畜生彼无惭人凡有所作多负内心故其色苍黄赤是喜色五戒人业持戒之者绝诸忧畏故其色恒喜十善天业行十善者三业俱净故其色白。   入胎经者止观具列三十八七日乃至最后第三十八七日由风力故身转头向产门申臂而出等(云云)。   足明浊意者今文正意由浊有故须施三权即具其意。   俱舍至五位者瑜伽又有八位渐次增长者若已结前肉犹稀时名藉罗蓝(此云类滑亦云和合)若表里如酪来至肉位名遏昙(此云包皮)若已成肉仍极柔软名闭尸(此云耎肉)若已坚厚稍堪摩触名健南(此云坚肉)此肉转长支分分相现名钵逻赊佉(此云支节)从此已后发毛现即名此现位从此已后眼等根生名为根位从此已后彼所依处分明显现名为别位又大经云所有肉色随时而变歌罗罗时异安浮陀时异伽那时异闭首时异诸疱时异差别论云此身初业于初七日成迦罗(大集云如亭历子)二七日成頞浮陀(如小棘)三七日成俾尸(如频婆果)四七日成诃那(如胡桃谷大集以此位在闭尸位前)。   疏云转现腹相者只是五藏相耳。   又作诸异相者腹如白布綖等。   疏云如大品中者但于一世计身五阴我大色小等即名身见已如前引。   后料简中方有者长行文云命短劫长文是。   疏云不虚今更颂者长行劝信与不虚共为一段今离为二故云更也。   疏云过去无数佛者一者过去已开权竟二者若未开权者至今方开故约过去明开。   疏云正因佛性者以修得缘了共取正因方获分果第一义理也。   余文多用者只是余文多以藏独为异方便耳。   七方便名通三味者除于人天此二非方便未修观谛无进趣故以三味中除圆已外方便摄尽。   即是所期者登地已上中理也若顺次第三谛者十住为无相十行出假为相向后为中道也。   在昔闻权者只是闻于开权耳。   往佛亦尔者谓今佛正开于在昔开权之人过去佛正说法时亦如今佛故以引往佛已开显竟而证其同经云若人善软心者以顺中理故也。   疏云造像等者若准优填王造像经云先感人天受诸富乐次生净土远趣菩提疏中约其任运而得彼经约能回向者说童真第八住名。   非深非浅者凡言开权者先了善体全是实相之理不当深浅方可开浅即深故云而深而浅也。   着在于微者菩提果善全在于微故云深即非深也微即是著者只此微善开即佛因故云浅亦非浅也斥二失者横竖二失也。   皆应理释者古人唯约理观以释童真故在初地若如此者散心等皆应理释何独童子耶。   但尚佛道者古人但见皆已成佛道之言则一向从果而释。   疏云应住果报者住人天果报也。   理数咸灭者一毫之善咸趣灭理涅槃。   苟顺凡情者佛且顺凡情也。   善不受报者生公云善法体不受报以其贪壅情畅等。   随生纳福者若未发心已前但由众生随处受福非谓善法不受报矣。   善体无力者若无愿行导之善体终无自至菩提之义故云无力。   体之导之者以一大观体之以一大愿导之。   往已成非者只是未开未成佛因故云非耳。   唯有恶境界性者然准大师金光明疏中释云六根取六尘境名恶境界性今云恶五阴者以所属能名为恶阴亦非恶异体。   俱无果性者俱无极果性也。   互得有无一边者有善者无恶者有恶者无善俱无者善无恶用恶无善用故。   善人常出者有信心故出以习浮故不没俱有者有理性故。   世谛因恶者于此身上而起于恶故名因恶。   世谛果身者并有五阴果身。   具如止观第五记者彼仍多解今但证同故云不暇若约了义二人俱有性德性但无不退性阐提人有修恶性善根人则无善根人有修善性阐提人无即圆四句也。   疏云篑者土笼也论语云譬如为山未成廿一篑止吾止也谓未成而止也孝子云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路始于足下。   并有所资者俱云佛道不云理一者以理一正因为缘了所资故且约于能趣。   以说人事者人天等人也低头举手等事也。   不可存法去人者文中但云开法不云开人然经文且从一边以说小善既开成于大善人亦随法而开故云不可去人也。   疏云后一行至种子者不同唯识立种子名今云种子能生可发故以约此开之经云玫瑰赤色说文云大齐珠一曰石脂美好曰玫圆好曰瑰。   造像者如造像功德经云若人临命终发口造像若金铁僧帛沙土乃至如麦穬大才得人见亦得灭除三世八十亿劫生死之罪。   制诸弟子者如阿含云佛升忉利以神足力制诸弟子不令知处二王忆佛因成大患大臣白王造像供养优填王以栴檀香造波斯匿王以紫磨金造各高五尺初召工人与其重偿无能作者毗首羯磨化为人来为王造像下斧之声上至忉利闻者解脱。   以轻望重者或造者心轻未有报毁者心轻亦尔俱重则有现报。   以毁望成者造既有福毁必获殃。   于五戒上者应云五戒之下有众多失意罪今从语便云上耳。   六齐白者先只有六齐日从唐三藏始加十齐日今从旧说故云六耳。   唯除洗浴者除此一事外余皆应供养法以经卷不可汤浴故。   经云乃以一华者举少况多也。   供养于𦘕像者𦘕像尚尔况真像耶。   经渐见无数佛者尚见无数佛况一佛耶余句经皆是举少况多矣。   善文艺者植每赞佛经辄留连玩以为至道制转诵七声升降屈曲之响世之讽诵成宪章焉曾游渔山闻空梵声清飏哀婉其声动心独听良久而待御莫闻时王深感神理乃取声节像为梵呗撰文制章传为后或。   彼是已为实因者意云彼是圆修之因不须更开今为开㩲故与彼别。   疏云能开㩲薪尽涅槃者意云自成佛道已复能垂应八相成道为他施权然后显实即开他薪尽涅槃也。   一止高树者止高树喻人天止下树喻地狱虽二所不同其影齐到。   一念三千非自他等者彼自行境中一念与三千对推横竖四句皆不可得方具二空。   智论中论等者今家依智论立性相二空依中论立三假四句观法准理者准道理也准义者真如实相之义体具二空。   由谓自他等者此即推理性三千也以无明为他真如为自共无因以成二空也。   晓此性相三假者诫今行人须晓今家明理性本具三假及以二空复了修中三假及以二空。   空与不空者空即空如来藏不空如来藏亦应更云非空非有藏即中道也行即行藏理谓理藏即用行藏达于二空及以理藏方成修性矣。   为在何因成种成性者为用前空藏成种等为用不空成种等耶。   类种者弹指等为缘因闻一句法为了因闻所观真如为正因类种又观于法身即正因类种。   即是说由者由染缘起扣净缘起故有于说即此净缘名为说由。   为其种缘者其谓众生也。   俱性并种者十界皆具性德三千无始不改无始可生故云并也。   疏云欲起佛种者谓为众生起佛种。   十界展转互论者只是界界皆以染中有净净中有染故云互耳。   缘了功能相成者以缘资了还以了了于散心志心因缘之事令成缘因若无了了事事不成于缘因复以二因资于正因故云成也。   疏云一起一切起者一起谓法身显现一切起谓因时观智而成智德因时万行而成福德三德圆成故云一切起。   依正主伴者谓依正主伴俱成身土互见融容相即故云一成一切成又一尘指所观所施之尘咸成缘因。   此为消经者只是不辨其修性融即耳。   具兼修性者彼不思议中具三种境谓理性自行化他也。   性种者结成正因也。   正行为了者彼十乘中唯第七助开为缘因余皆名正行即了因不思议境即正因也。   先推性中至他者即法性之无明为他即无明之法性为自无明法性和合为共法性无明二而不二即是无因也。   方推行他者此约修行中则以性执为他亦以即无明之法性为自二他虽即不同法性一自更无有别故云共推一自也。   泯于修始者初心即亡泯不二也。   雨照同明者于一念中照性照修故云于修照性于性了修即其相也。   双惑者谓理惑事惑即是性中无明行中离着也。   众生正觉重出是法者意云即此众生事法名为是法即是众生住诸佛如中诸佛住众生如中故不异也。   分局定限者真如之外更无别法故云分局也。   此局即通者染净全体是如故也。   局之极也者以真如之外更无有法也。   通之盛也者下至地狱上至于佛无非真如故云盛也。   如布衣登极者布衣譬众生理性也登极譬正觉极也。   相可表炽者以染净二缘起为表炽也。   不碍二途者不碍依正而已故云依中有正正中有依全身是土全土是身(云云)。   咸以人摄者由人禀教行行显理改迷从悟故云也说不可尽者意贵在改迷不可唯约诸经广谈如位。   事理通总者前文但云众生正觉如位犹通遍于事理故云通总。   缘了与六法亦复如是者缘了不即者理未即是须修方显故缘了不离者全性成修故。   大经损象者大经如来性品云譬如有王令一大臣牵一白象示诸盲人象盲各各以手触象王问象盲象为何类其触牙者言象如芽根其触耳者言象如簸其触鼻者言象如杵其触尾者言象如绳其触脚者言象如臼其触脊者言象如床其触腹者言象如瓮次合喻云或有说言色是佛性受想行识及于神我亦复如是各执俱非故今文云不即不离。   行及神我至种者我以自在为义神我于行生计博横计我即成常等故属缘因。   余数及色者以色净故般若净也故属了因。   又行及神我者我于行而生计着同属缘因受想心所了色法性故对了因识即心王故对正因。   对通别者四念处对三德别对也一一德皆具四德即通对也释曰由观色身净德即般若故色对了因观心成常常即法身故识正因观受成乐想行我我乐自在由行断惑兼得神我总此四法而对缘因彼即约于念处此文直对三因故云各有其意。   第四总以人一理一者上现在佛章总结三世佛章经云舍利弗是诸佛但教化菩萨欲以佛之知见示悟众生文是。   经云及诸根利钝者七方便人传传为利钝也。   第三譬去 应云从我始坐道场去即别譬中第二譬名[穴/侵]大施小譬就此又二初六行半[穴/侵]大次十一行施小并显实为四则成六意也。   彼但有二者只有权诱及平等二若总述今别譬以破之则五浊开三并开权一显实一不虚一为六亦得然于今现文终成不便矣。   乃以开权为第一者此文即合对各赐诸子等一大车若将对愿时赐与是第一譬故不便也。   疏云始末言异者始谓诸佛末即释迦他意云诸佛开三与释迦不得说一乘言虽有异只是皆为显于一实耳。   太为疏略者不应信解及宿世故。   又阙五浊者上诸佛章阙五浊及敦信二章也敦信与不虚合说也。   三佛准例者两则指上两则指下故。   疏云畅师六譬者一宅中众灾者从国邑聚落已下文是二觉者唯佛者从长者见是大火已下文是三众生不受者从舍利弗是长者作是思惟已下文是四说三乘乐从尔时长者即作是已下文是五还为说一乘教从尔时长者各赐诸子等一大车已下文是六结不虚者从舍利弗于汝意云何已下文是龙师与此大同。   文广颂略者意云龙赐不闻总譬则成文广但立六譬又成颂文略也。   先分为四者此明今家于别譬中先大分为四章文分为十故云多也。   望今至六义者一五浊二开权三显实四叹法五敦信六不虚此三若合但名不虚也。   合为五者总一别四也。   法中有妨者今家从我见佛子至恭敬心二行颂人一故不可开若离开者人一义不显故不可也。   但成五义者只成同今家总一别四故。   疏云又十譬至参差者先破文相相违失次从又大小下破义势相违失于中又有三失皆由第七譬中明于父喜故有三失应云法说明大因故喜大因文如经云舍利弗当知钝根小智人下一行是。   父喜者今我喜无畏是譬说叙小果故喜大障将倾故喜故记中云由光宅五六七文也。   而章目未稳者只缘离咸以恭敬心一行下譬之本则成未隐。   免难本者意云光宅但合五六依今家大机动为下索车本及第七佛欢喜同今家为下免难作本则无失也第五除免难第七名佛欢喜为免难本即与今同只由光宅第七单云欢喜为欢喜本故被破也。   更进用下句者取于下句以成父喜文也然大机动须取光宅第五譬破之。   疏云大障将倾者即是断不断难何者法说大障将倾即是未断譬说小难已离离即断也今立大机动为索车本异于光宅口虽索三而情在于大已入方等般若故父喜亦尔时法说既入于大因及大障将倾不可譬说见少免难而喜若依光宅故不可也。   久近今昔者今文且明体用本迹不从久近及以今昔判也。   只可为分为二三者二即总别二譬以信解宿世不出相失相见。   三譬者从又一时分为三分是。   但依三节者初总别各一次总六别四为第二节次从细派更开下别譬为十即第三节也从又一时下三节但是更属当上三节耳又是有时成作此分也。   四譬者即指若约广颂更开四意文是。   合五六者合第五叹法第六敦信总为第四不虚譬耳。   疏云为下四譬作本此亦通三周者然下因缘周经文文无不虚从义合有大判耳。   疏云如于诸佛之是者如于诸佛先权后实也。   疏云鉴小机者小唯在藏方便则通通指七方便也。   不须苦论者若广引诸文例令其齐恐失经旨故不可也。   疏云障不获已者已者止也谓事不得止方便施三。   今但颂数等三者上文有体相但有如是二字耳还只览释文以释体相耳。   六必五故者若有六道必有五浊故。   疏云圆照群机者群只是渐顿二机及十界机。   疏云又四眼入佛眼者若约四教者前三教当教横论悉具五眼若竖论者前二但慧眼别地前但名法眼登地方得佛眼故。   不可于此强生分别者斥弘华严人也他云我卢舍那佛说华严汝应身佛说法华是故破之令知法华定是报佛所说二处佛同兼独近远不可得齐。   而辩体用者藏通真谛于四眼别证及圆中道体用加于佛眼也。   三受者此三是般若中明属于通教有见即三受也。   疏云受菩提决者只是不住生死等名为菩提耳六哀者六尘减损六根损耗般涅槃因也。   其业未满者在人中造六道业余未满者未能牵生即彼满者先牵堕狱等狱毕方堕先业而生天等(云云)。   疏云或言卑下者最在六道下故。   有情非情者初能缚来人是有情牛头狱率是非情名为苦具故又无慈心故。   共业者由于罪人一业所感故俱舍论判为非情也疏云顶生者是轮王以十善化世故令善思惟等。   疏云又人能息意者所修善根不住生死能得达分故。   疏云行胜心者菩提心与涅槃界俱。   疏云行鄙心者谓三恶道心也。   疏云又天者天然自然者此五字应恐是重出谓自然而有名为自尔非天然之理也。   或责地论者弘华严人却嗔天亲菩萨判十地次第不许二七日后说华严经也。   显密有殊者若秘密为言可引三七已说法华显露而论终无此事。   当知法华报佛说者应知若开近显远已此他受用报即本地自受用报佛也此答由小云与地论二七三七不同故今伸之令不异又复应知道场疑宜于大即是华严小人一边无机不受不受之相即当不受法华一实譬品信解皆然。   道场在摩竭提国者此是不思议而广而狭摩竭宛然即狭而广一一毛孔重重融即无非法界(云云)。   感恩报德即对治者有恩不报岂非大恶故以报恩洽不报恩恶也。   具如律文等者律三千威仪经云经行有五处一闲处二户前三讲堂前四塔下五阁下四分律云经行有五益一堪远行二能思惟三少病四消食五得定久住。   无明为根者婆娑云过去二支为根现在五支为质现在三支为华未来二支为果有华有果谓凡夫无华有果谓学人无华无果谓无余义推小华有果谓学人无华有果谓有余此乃属藏通二教耳宝性论缘相生坏四事俱无方名永坏缘为根相为质生为华坏为果即界外两种十二缘对别圆也。   细释出至今文者只是今对四教耳前二教真谛为无漏法林二教实相为无漏法林也。   问虽涉五者问意者天中既胜何不于天而转法轮答如文。   称赞业佛因者三十二相中一是称赞师长父母为因。   大神变者如大经云我于尔时为六师故从初一日至十五日现大希有神通之力(云云)。   以示化仪者示己心中化仪也。   虽促者以有宗中所计转法轮即得罗汉故云促也若约跨节者通四如来只一如来即跨节义。   疏云上文兼有其意者只是亦兼有人一耳。   种智等者等取教行理教为能显行为能趣理为所趣。   此应有四句者者为对前文令知今文四句全显法华皆是大机发也。   余文多在至味者只是余三句耳。   非不经时者此人从无量义座席来经于六瑞及弥勒文殊问答时也。   内于中者只是动于中怀情欢彰外耳。   被斥不谤者二乘人在方等中具有三业俱失一不识如来尊特之身及诸菩萨命令登座以辞不堪此将不思议身斥为身失也二不解佛之所说如不思议品说不思议法门身子等不解则是口失也三不解佛之善巧即意失也如方便品淫舍酒家等又不解方便随宜所说即是不解善巧也。   赴亦自分于显密者昔密今显昔生今熟。   问鹿苑至小果者此正问于法说经文也文中得小果已即便显实不经二味故有此问也。   义当出宅者意云法说正与譬喻品中出光宅义同。   开体命者体即方等命般若如信解中体业命和合为一领付譬。   岂与光宅为俦者光宅但云索小车不云口虽索小意在于大故不可得与令为类也。   此中且小者且先与小乘人记耳。   行与者江乡言音。   真虽不殊者此述二乘疑也何者以二乘不知法华前有利根菩萨得记钝同二乘今日方得是故述疑疑于菩萨也。   初后行殊者此述别人教证二行不同也又前二教教证俱权是故别人又不同前二也。   具如释签者彼释名广解谓十界十如权实之法此法即妙故云妙法将妙叹法故云妙法将六万岁俱留孙佛出四万岁俱那含佛出二万岁时迦叶佛出世也。   疏云后半行结弘经体者只是结弘经体广耳。   法华天台文句辅正记卷第四 卍续藏第 28 册 No. 0593 法华经文句辅正记   法华天台文句辅正记卷第五(辅妙乐记)   吴兴永定寺 释沙门 道暹 述   释譬喻品   将释此文先叙题目今品双用权实为名何者以法说周既双明权实是故譬文双譬于法在昔须云鹿苑三车在今须云等与大车所以权实俱名譬喻也。   大九无譬者圆镜云大经云为利根人说大乘九部略于譬喻即其事也。   应有譬成小者便破他也。   有云至多门者圆镜云来意门者此经又虽七轴宗归一乘但入此乘有种种门或从法说门入或从譬喻说门入或从因缘门入即其相也。   若今若昔者今即大车昔即三车也。   以因缘等者等取约教本迹观心三也谓今昔譬喻皆具四释昔则权实相对今则唯圆乘。   玉篇云等者以类比况是能况之事。   晓训者从所晓训也今与玉篇义同也。   佛事迷悟者火宅为迷三车出宅为悟又三车为迷大车为悟后释为正。   唯小对圆者者此则克体明今文正意唯小为迷唯圆是悟。   疏云抱迷者抱于别惑迷理未遣也树扇喻圆教风月喻圆理也。   还待不已悲智者此中结前即绝待意故云上根圆闻获悟也生后即相待意故云大悲不已等。   风月意彰者只是今圆教圆理意显也。   何隐等者意云实相之理不当隐之与显亦不与上根即显于中下则隐且由机缘谓有隐显耳。   如长风靡息者大虚空中风未尝有息而众生谓有谓无月体亦尔虽暂隐须弥而常处于空界次合譬云谓真常性月隐烦恼山圆音教风息化归寂故动树举扇使实理易彰。   尚无庸作之心者应知密遣之时虽未即受亦由昔结大缘致令今日受于庸作由庸作故得委业付财皆由于昔展转相因领财即般若时也。   天性相关者一理性同故为相关二大通佛时结缘为天性相关也。   尔前忧悔者忧悔之言通至法华故云尔前。   大小两乘者三车大车今昔俱喜也。   资具也者谓珍玩之具是世间资生之物也又昔珍玩及以三车皆为今经庄严具度此取意耳。   出世生法者即三乘所证法也。   妙珍玩摄者从开显说也宅内生灭之法由于三车得免难也。   通论于今至除恶者此从开显意说也。   父之本有者非新造作也。   至处不坏者现赐诸子游于四方等。   三悉似寄施权者谓詑于世间及以三车等且寄昔说故云似也开权即妙所何似之。   有遮那始终者此指在法身地常思子机为遮那一音之始今日开显以为其终也。   巧喻兼权者兼三权也。   小车大车火宅父舍者小车火宅在昔大车父舍唯今。   旧纯用一音者古人专用一音判教如玄文破。   疏云二乘以下中者缘觉中声闻下。   疏云涅槃㝹马者永嘉集云夫三兽度河河宁从兽合复何独河非兽合亦乃兽不河分河尚不成三河岂得以河而合兽兽尚不成一兽岂得以兽而成河河非兽而河三兽非河而兽一一河独包三兽而河未曾三三兽共履一河而兽未尝一兽之非一明其足有短长河之不三知其水无深浅水无深浅譬真法无差足有短长类智之明昧如是则法本无三而人自三耳。   疏云涅槃云㝹马者二乘之人虽观因缘又未能度十二缘河犹如㝹马何以故不见佛性故故可喻通乘也。   只应于牛车以简菩萨者只应将菩萨喻牛以对二乘而简出于三菩萨浅深不等耳。   三乘俱异譬之者藏三乘自以羊鹿牛为譬通三乘自有㝹马象为譬故云俱异也。   不异复于不二者生公解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彼将下句复于上句他云是则复疏两端显空色不异。   上根一处者闻略开权时执动也。   中根二处者闻法说略广。   五处者加五佛长行偈颂及身子领解长行偈颂及述成身子文并法说广略文为五也。   下根三处者法说略广加闻譬喻三也。   或云十一处者譬喻长行偈颂二信解二述成二并前五为十一也。   已怀进退者只是进则无后退则无据故云为是极果为何方便即其相也。   为何方便者此述其疑意何者我为是小方便为是大方便若是于大不应被斥若小方便应不证得。   嗅苦卜之流芳者此即赞而挫之何者只知二经但是广略而已未穷兼独之旨归故也。   莲华三譬者为莲故华等三各譬本迹也。   若欲进寄至设教者只是若欲探寄久本初成时亦有三一施化良由本证三一垂于中间今日三一之迹复由今日三一之迹显于久远三一之本开废会等亦复如是。   五百三千者五百本门譬三千迹门譬。   过意所谋者以声闻人本谋罗汉今蒙开显为佛真子故云过意也。   疏云心怀踊跃者踊跃兼身喜。   疏云笼焚烦音系马使不行也。   为别惑所薰者二乘人昔证真谛全是别惑由此所薰今闻大法外被内解开发故使踊跃欢喜也。   广简如释方便品者今正明权实一双也。   表睹他实境者只尊颜为他此即圆满报身体称法界故名为实也。   具述所从所闻者经云今从世尊即所从闻此法音即所闻也。   疏云若日照高山者云若以二苏中显有闻义故云若也。   疏云显如聋如哑者问二乘之人至方等般若时亦未能入何故不名如聋如哑耶答二乘于彼显虽未入而于方等已闻般若能说故无聋哑之称。   疏云思益净名中者思益经云萨婆若者非诸声闻缘觉所及净名云迦叶闻说不思议解脱叹未曾有谓舍利弗一切声闻闻是法门皆应号泣声振三千大千世界等。   佛印迦叶者如迦叶缘中佛分半座命迦叶坐乃云吾有四禅三昧四定等汝亦如是即其事也。   始入圆常者此即辩异也非初即闻圆常入法性也。   心则不死者若于方等般若中但发当教菩提者心二乘心则不死由不发起心则死矣。   佛性论 释所因有三一应得因谓菩提心二加行因谓诸波罗蜜三圆满因谓三德佛果圆满因于加行因加行因于发心不因发心无由加行不因加行无由圆满小乘都无此三虽入佛法因不成就故不得大乘度脱。   方等胜境非一者睹诸菩萨种种不思议事如不思议品说。   般若法相该通者始自色心终乎种智乃至十力四无所畏等皆经二乘心只法门通三教故云通。   不须至三慧者圆镜云从佛口生因闻得解即闻慧也从法化生由理生解即思慧也得佛法分开佛知见即修慧也准玄文大师释云从佛口生者从闻慧开佛知见从法化生者从思慧开佛知见得佛法分者从修慧开佛知见也以三慧在因佛知见在于分果故不可用三慧消经也。   故且一往者且从生事善为为人破理恶为对治也三十二乃至如止观者下提婆品中具释。   八十神者大经云世有众生事八十种神谓十二日十二大天五星北斗马天行道天等为此众生修八十好以自庄严何以故是八十天一切众生之所信伏是故修此八十种好令彼众生随其所信各各而见发菩提心观佛三昧海经云胜诸天故说八十好为诸菩萨说八万四千诸妙相好意云一神只有一好如来一身自具八十以破外人令知神好非真实故。   中道实理为日者即是非生死非涅槃为中理疏文语略应加双非。   或被者般若中加被转教也。   或喜者亦在般若中信小果故喜呵忧并在方等。   自行利物者自断惑自证理为自行为诸菩萨说为利物。   自他少别者菩萨化他二乘自行。   诸味草创者味味皆有草来入者与二乘不同。   疏云从阿毗昙等者谓依有门备历七方便修于事观胜依成实一向观空。   昔闻异本者在方等般若座席被弹呵及淘汰时闻不思议事异本鹿苑所证所以谓佛为魔此即机中冥有此事今方述昔失耳。   觉所误是佛者述昔错解谓佛为魔今方知昔是误除疑者经云疑悔永已尽也。   所证者经云安住实知中。   所成者经云我定当作佛也。   感报者经云为天人所敬。   作用者经云转无上法轮等二句命即利也见即正见也。   即身口意者就律中身和者谓应来人来等口和者应诃人诃等意和者应与来与欲来不应与欲来等谓正命离二边之邪行正见无诸偏小之邪解中道之戒为诸善本定慧由生故菩萨戒云戒如明日月亦如璎珞珠微尘菩萨众由是成正觉况命见俱正十戒无缺则遍收大小行解故称具足无上四辩为智慧无上者欲知智在说又智慧具故辩说无穷六波罗蜜一一皆到彼岸故经云生我法中者名字观行初詑圣胎名生我法中也。   修二谓圣梵证一谓天行二能谓病儿也圣行者圣者正也戒定慧三是圣人所行之法为圣行梵者净也以依三净修七善法及四无量心六念等法从因至果妙觉方极备宜始终无过胜者故云无上三净者净入空也净不净者入假也非净非不净入中也。   疏云阿罗诃者大论云名应受供养佛诸结使除尽得一切智慧应受一切天地众生供养以是佛名阿罗诃。   三藐三佛陀者三藐名正三名遍佛名知是言正遍知一切法也。   疏云若偏前二教若次别教也。   初四对昔者谓昔不记昔教愿今记及愿满也。   第三通当现者现在与物结缘当来成佛处而熟脱之。   第二唯未来者专为勉励中下故。   第四唯过现者昔日发愿今方愿满也。   三如重会者昔结于大今方与记故云重会令云此属述成者经云我今还故令汝等则是重会也。   疏云无虚妄名如来者此约实因实果满名为如来也。   疏云知三聚者善恶无记又邪定不定正定三聚也。   疏云婆伽婆者大论第二云婆伽言德婆言有是名有德又婆伽名分别婆名巧巧分别诸法总相别相故又婆伽名声婆名有是名有名声无有得名声如佛者又婆伽名破婆名能是人能破淫怒痴故称为婆伽婆璎珞经云秦言妙觉。   行因中有供佛修行者经中奉持正法四字两属总得若属供佛须至奉持正法若属修行则云奉持正法等。   众数中有人有行者从彼诸菩萨下至无能知者是人数从若欲行时下明菩萨依报从此诸菩萨下是行。   酬愿说三者但遂本愿非被权机故云即施即废。   虚空藏经者经云身子昔于禅陀罗佛所六十小劫行菩萨道为婆罗门乞眼得已置地蹈之因生悔心谓菩萨道长难忍诸苦愿成佛日等如记。   愿成佛日开三乘法者以一乘难行故愿说三也就经中从如来亦以三乘下是三乘从舍利弗下举悲恶世显出一乘。   得无生等者等取乃至八界发心也。   龙女至方便者先于龙宫已曾习前三教别在地前名方便耳此从实说权则易明。   或疑有过至广者如一吉罪则五百千岁堕泥梨。   小善招功自多者念一称阿弥陀佛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等又如经中云有一贫女以竹蔽帛与比丘覆疮后于天上人中常感宝帐诸宝具足又于此中应四句分别或心境俱胜或心胜境劣境胜心劣心境俱劣等故尔。   菩萨示迹参差者或逆或顺等。   但信教仰理者应更云不笃自勤此是生公之言。   与法身记殊者今文八相与下分别品中法身记不同耳。   疏云又直是时节者意云劫须经若干增灭今明劫者以于神力经于时节小劫之时三灾减外物非以时劫释之经云成佛普智尊者此非别号又非通号但是叹极果之智名智中尊耳。   具足十力因者如华严住前十梵行空为入住菩萨十力因。   疏云初住能百佛世界作佛者旧华严云初地菩萨若出家勤行精进须臾之间须百三昧得见百佛能动百佛世界飞过百佛世界照百佛世界能度百佛世界众生能知过未百劫事能善入百法门能变身为百于一一身能示百菩萨以为眷属后后十倍增之或百倍别地证同是故引之以为况例经云菩萨为大宝者例此土楚夏之朝以名贤为宝。   忘相为法者依于大乘忘相为法若于小乘由是执相又忘小乘相为大法也。   自他悉转者自行入住已亦令他因果依正俱转。   人等四者只是四一皆妙。   境等十者十妙也。   或佛等三者大法只是佛法众生法心法妙即三法妙也。   圆音不当大小者破他应知昔权今实方成称赞法华皆是如来圆音曲巧逗会物机引令入极但云不当大小致令今昔不分故不可也。   经云分别说诸法何者是诸法释云五众之生灭是五众即五阴法故俱舍云蕴是积聚义阴是盖义经云少有能信者举昔少信显今多信。   已获分记至请者自能百界教化众生为他所请故无劝请。   已有所至者已入初住名分所至。   五悔者始自初心终至等觉一一度品无不须之请佛住世转法于人自沾其益随顺中理故得其名一切凡夫并顺中理回因向果如流趣海愿求佛道初住分证。   全住实行者意非但实行获益权行亦乃化功归己又若无权人但任实人何能自至于实。   诸土示疾等者始从同居乃至实报三或对土或尽长短不同示疾示痊不等(云云)。   淮此释前者前授记中第三意云令闻者结缘即修净土行也。   二者入位者由昔已入罗汉之位是故难悟。   前三后一始末根由者始谓火宅轮回及具列三车出宅是始由也兼示索三与一之意即末由也。   疏云无住涅槃者即大涅槃也对小涅槃故云无住。   可云遍喻者依涅槃经喻有八种一者顺喻如天际雨沟渎皆满沟渎皆满故小坑满小坑满故大坑满大坑满故大河满大河满故大海满如来法雨亦尔令诸众生戒满戒满故不悔心满不悔心满故乃至涅槃满二者逆喻大海有本所谓大河大河有本乃至大雨涅槃有本所谓解脱解脱有本乃至具持戒持戒有本所谓法雨三者现喻如经中诸众生心性犹若猕猴舍一取一若色声等无暂住时四者非喻如我昔告波斯匿王有四大山从四方来欲害于人我说四山即是生老病死五者先喻譬如有人贪着妙华采取之时为水所漂众生亦尔贪爱五欲为生老病死之所漂故六者后喻莫轻小罪以为无殃水渧虽微渐盈大器七者先后喻譬如芭蕉生果则死愚人得□亦复如是螺怀妊命不久全八者遍喻如说波利质多罗树叶色黄者喻念出家其叶落者喻剃除须发乃至香喻无量众生持戒光喻如来名号等今言遍喻者界内火宅遍三车遍界外大车遍谓等赐子等是机遍心等是父心遍故当遍喻也。   火宅始终者长行中从唯有一门乃至焚烧舍宅等偈中始从其宅久故乃至蜈蚣等。   及救火者长行中从长者见是大火已下文是偈中从是时宅主在门外立已下文是。   先与后夺者先与三后斥为方便已方与真实即当夺也。   今出所显者今此一门是彼所显佛道故云唯有一门。   各出其能者彼种种法门为能通今一门为能通故云也。   以能对所者上种种法门为能对于所显佛道佛道即实也今以一实教门通于实理二能虽异所通一也。   更互相显者以权名行显实名行也。   疏云旧以十方虚空等者意云寂光是体可是所入不应云是所被故不用也。   横竖相带者同居具四方便三实报二寂光具一皆是竖带横故云寂光如器诸土如饭众机如共食等。   二而不二者只是横竖不出寂光一理。   今从土用者寂光为体三土为用故云遍三土也。   终无行劣者诸三教行也。   疏云邻闾者即里门也合如记。   疏云口无择言者谓身行礼乐口言诗书心则德义之经有何择耶此附俗释也。   疏云洋溢者洋美也盛也溢余也言名行众粲焕然盛美有余合法如记。   说文云以鼠者色黄而大生于胡零丁国外柔而内刚是以赵武灵王改效胡服用其皮以饰。   侍中冠左貂右蝉者从右横蝉彻冠之左以冠于首。   如蝉之清高者古者[住/尺]以蝉翅妆冠表三品清正也弼亦辅也承相左辅右弼于帝者也。   盐梅者尚书云殷高宗聘傅说(悦音)于傅岩之下云若济大川以汝为舟楫若岁大旱以汝为霖雨若作酒醴以汝为麹糵若作和羹以汝为盐梅梅醋也。   阿衡者谓帝者衡而任之令均百姓。   金谷者晋书云石崇家有金谷在洛阳东丰宇(敷容反)此园贵以布金买之又云金华苑亦石崇家所有也。   侈者奢役也细好也言其资蓄丰盛奢侈精好也。   疏云不肃者尔雅云肃进也谓不待诱进而物畏威。   疏云智则胸如武库者晋时人名杜预善住春秋明于军法若出言摩略皆说军法时人号为杜武库智略起自胸襟而作此即智略多也。   疏云苍苍者说文云草白色苍苍也。   棱棱者高峻之貌又威严也谓年尊德高能伏物也疏云十号无极者圆异前三故云无极。   疏云早成正觉者迹门指大通佛时为早成本门指久远为早成。   疏云随智运动无石者随智运动为行无失故对行净也。   疏云具佛威仪者如止观助道中道品摄佛威仪一一皆具四释故云等也。   果分权实者三教果佛十德俱名为权。   所归多小亦别者前三教约于七方便传咸入当教理不等圆则七种方便十界众生皆悉权谓实故云所归。   疏云生在佛家者境生于智智还照境名在佛家。   三观对于四教者空摄藏通别假圆中。   具佛威仪者观心谓摄诸因果威仪十力无畏等法故知一心定慧摄法无外。   称理含藏者境观皆具一切法。   不生法爱者由无法爱得入初住是以七方便人无不入实。   令成今经观心十法者前三十法本为实施况今开显无非大车唯妙十法。   因缘约教观心三者世二释义当因缘权三实一即约教也观心如文。   广略多少者或十四空或七空或二空或一空或二十空乃至无量境皆空等。   出宅之路者若离为譬出宅之路只是于慧若合为譬田及能詑只是定慧为田譬于出宅门譬于慧故云出宅之路。   入宅路门者更作能入释已慧为能趣之行故云十八空等亦可兼定俱为能入。   若依四观者即绝待跨节观也。   僮仆名者说文云男有罪为奴曰僮给使曰仆定慧之余助者三藏为一实定慧之僮仆。   用与权变者用谓能用与谓称机故云和光。   冗冗者(而龙反)亦是不依正道。   若欲出宅唯有一门者佛道为一门。   有邪有正者唯佛道是正余九十五并邪止观中意亦尔。   得能者众者意云有教须行行方契理若只单教故不可也。   义已兼于能所者智取于理犹不云教故为今所破住在何处者应云未被会时住在二味也。   具有二义者宅车二义相待绝待。   三界尚如何别之有者意云所治尚如何况能出三车之法而非真实。   不安稳处亦复如是者不安稳处谓三界对于涅槃法即安稳处也以不安稳对安稳处。   定果心所者以于定中四阴心起于化事之身即是定家之果故云也(更检)。   疏云颓落譬减损者皆论念念减损也下诸文皆尔。   无色非全无色者如大经云无色界色非诸声闻缘觉所知既云有色皆是无常故云与此合也。   以依正合喻者圆镜云一约器世间释堂喻欲界阁喻上二界劫成来久名为朽故如此贤劫八十中劫为一大劫四十九中劫已过余十一中劫即入坏分故言朽故也大千如外墙中千如内壁皆有铁围山围之崩坠不停故言颓落舍以柱为根世界以五轮为根地依水水依火火依风风依空俱舍但言三轮不说火及空劫住已久将入于坏地谄水溢腐败义也梁栋者维持堂阁空地二居高举重叠三禅已下灾变所及曰倾四禅已上无常亦至曰危七日并现大千洞然无处非大故云周匝人焚烧业火之尔故云欻然火起也。   正报因果者因谓烦恼果即五阴故以因果譬于五浊也。   若约小乘者烦恼无始相续名为本有今念念生灭无常名为今无若消今文只应用小教以消其义即是今疏附大乘以释。   涅槃四柱者以四处出如涅槃四柱若释不当则令涅槃室倾。   大理虽同者四释皆不出无明法性故也。   差别无差别义者差别是烦恼无差别是涅槃差即无差谓本有烦恼今无烦恼则是今有涅槃也无差即差别是本有涅槃今无涅槃则是今有烦恼也。   三世有法无有是处者谓烦恼即涅槃涅槃之法不属三世故云无有是处亦是无明涅槃俱不属三世得不得言定不定亦尔。   成论师云金刚心等者如涅槃经疏第六释四出偈中此中释差别无差别义成论师云金刚心未是常后心是常常则等如记章安破云此释正是纯陀之所疑非关偈意又云本有烦恼此昔日之本今无般若即昔日之今也皆是金刚心前本有今无耳。   三世有法无有是处者今据金刚心后常住佛果不属三世故。   地论师云者常法非是始得本来体用俱具足但为妄惑所覆后时方显若尔先隐显已还隐既显已不隐亦应隐而不显章安难也。   三藏云众生至终者谓众生烦恼有可断故有终也。   涅槃无终而有始者有发心之始一得不失故无终也今难之下先难众生句无始之法方乃无终云何而言众生有终也无终之法下难涅槃句谓无终之法必须无始云何涅槃而有始耶若烦恼下更难众生成有始何谓无始而有终也有始有终下双牒众生涅槃俱属缘生也何得涅槃下更双牒众生涅槃既有始终全属烦恼也其实本有下明本有涅槃由烦恼故今无涅槃也理净本无下明本无烦恼今有烦恼故云本无今有也。   小宗若立本无者应云本无烦恼今有烦恼从缘生故本有涅槃今无涅槃从缘灭故涅槃烦恼不属三世故云无有是处。   章安初约三谛者涅槃疏云今则不尔只一句论差无差无差别非无差别即一谛而三谛故言本有即三谛而一谛故云今无即三一而非三一故言三世有法无有是处如是展转不相离乃是差别无差别无差别差别非差别非不差别遣迦叶之难也亦是即无常而常即常而无常即非常非无常释纯陀之难耳就智语亦如是悟一智即三智名本有悟三智即一智名今无悟三智一智非三非一名无有是处此乃遣难释疑耳本有者一有一切有即世界悉檀今无者一无一切无即对治悉檀也合此有无名一切亦有亦无即为人悉檀三世有法无有是处即第一义悉檀此一悉檀却即四悉檀乃遣难释疑本有即有句有门今无即无句无门声闻缘觉亦有差别亦无差别即亦有亦无句即亦有亦无门三世有法无有是处即非有非无句即非有非无门一句即四句乃遣难释疑耳。   且用无常一边者亦得用本有今无唯无明故。   疏云天性相关者一昔结大缘二昔会结小二理性同故俱名天性相关也。   却指前列者指前若十等。   三十别在缘了者昔闻大乘为了因子中间以天人等化为缘因子也。   十智者一法智谓苦法智等四谛智也二比智谓苦比智等四谛智三他心智谓他心心数法若缘他无漏心则用法类道他心智若缘他有满心则用世俗他心智四世智谓世间有漏智亦名等智谓凡圣俱有五苦智谓修苦谛四行观时得无漏智六集智谓修集谛四行观时得无漏智七灭智谓修灭谛四行观时得无漏智八道智谓修道谛四行观时得无漏智九尽智谓我见苦已断集已证灭已修道如是念时证无漏智十无生智谓我见苦已不复更见余三谛准此如是念无漏智也。   一有漏无漏者世智他心属有漏余六属无漏也。   疏云还是释成惊怖者谓广上第二释成第三也。   倒所依者于身起净倒于受起乐倒于心起常倒于法起我倒止观文中广约空假破于凡小四倒次以中道结成秘藏。   入修要二门者修谓修行修五停心观行也要谓修行要门有二门若贪多用不净寻伺多用数息。   如次第者谓先不净次数息。   为通治四贪者一供奉二妙触并显形二为四只用不净观能治此四。   且辩观骨锁广至海者谓先观己身为骨渐渐令至海际。   复略者至海际已复令次第渐减还至最初自身一具骨人。   名初习业位除足至头半者又更令自身骨人还从足下渐渐生肉唯留半头是骨何故留之恐更起贪故留半头至此位时名已熟修。   系心在眉间者又更令前半头尽生肉全成好人唯系心在眉间任运不起于贪则能超于骨人之位显色谓青黄赤白形色谓方圆长短供奉谓一唤百诺以见他高贵心中欲如彼故妙触即上价卧具细软服饰等。   大论六者今形色显色即论中第一色欲今妙触即论中第二形貌纤细欲今供奉即论中第三言语音声欲谓辩捷应意承旨能动人心论中第四细滑欲谓寒时体温热时体凉即今妙触摄论中第五姿态欲谓美容貌善进止即今供奉摄论中第六人相欲谓男女形色谓高眉臎颈丹唇皓齿明眸善膝等或动人心即今形色摄。   大经云于下苦中等者迦叶云若下苦中生乐想者未见有人当受千罚初一下时已生乐想若不生者云何说言于下苦中而生乐想佛告迦叶如是如是如汝所说以是义故无有乐想何以故犹如彼人当受千罚受一下已得脱者是人尔时便生乐想是故当知于无乐中妄生乐想善男子生死之中实有乐受菩萨摩诃萨以苦乐性不相舍离是故说言一切皆受苦又生死中实无有乐诸佛菩萨随顺世间说言有乐。   二至终者胎中成就名为至终也。   五种类者初生出时触冷触热等俱是苦种类。   心病者为世苦逼心中忧恼等是也。   三时节代谢者一代之寿终名为代谢。   外缘(云云)者只是为外水火等所触耳。   修五停已者五停属定与四念对辩也。   一切有为至相者问有为与有漏何别答有为摄法宽能摄得道谛是有为无漏等有漏唯在苦集不摄于余故四念皆属有为等。   苦相者即总相也一切有为下观心无常次一切有漏下观受是苦次及一切下观身不净不净故空自余下观想行即法念处。   谓自他俱者谓先观自次观他观成就时俱观自他身也。   唯法念总者前观身念时纵具于四以由皆约一观常名故名为别至法念时其观成就方名无总耳。   疏四边者此即傍释也文中正在计五阴为四倒即四念处为正又由生老等起于四倒二义同也。   义兼大小者义兼大善如昔闻下即其相也义兼小善中间曾闻于小小善未浓退大流转亡其观解记中但释无大有苦不释无小有苦故今释。   大小应法须释出之者只前大悲小应等文而其意也又初发大心以大应之中间取小以小起之今还说于大小遂其本愿。   佛智之言虽通本实者谓本时实教即迹中权法以本对迹以实对权。   疏云如来至忧火者由众生为忧火所烧故动如来慈悲忧火也。   何殊九十者若人被烧则同外道断见无因果也。   小理不灭者只是真谛之理亦不可灭大教抑之名为灭耳。   疏云所烧之门者只名无常为所烧耳。   疏云大经因无常者彼经陈如品中有婆罗门名阇提首那作如是言瞿昙汝说涅槃是常法耶佛言如是婆罗门言瞿昙常说修无常想获得涅槃因是无常果云何常佛言汝性常不答常佛言是性生于地水火风及五根等常无常耶答我法性常地等无常佛言汝法因常而果无常然我法中因虽无常而果是常有何等过借彼合此如记。   大小色教并皆是常者从开已说但有即不即者在昔不即在今方即。   顺理故无烧者亦是约开已说故不被烧。   余二少别者同在衍门故且名不烧同藏灰断亦名为烧别人地前以未证中由同通教故故云少别。   随处非遍者谓三界九地不同故。   疏云不解火是热法者只是不解火是烧法虽禀于权而不知权如不识火是热也。   迷途方尽者若得灭谛烦恼将尽也。   非初刹那者卒尔取境但名眼识等未名意识今言俱受苦境取成就边同时缘境故简非初。   大理者理即文中法身。   智乘者谓智慧迷于身智而起苦集故云逼也。   四门各二者谓劝诫亦名智断。   各四者门门皆具四悉有二必具四也。   四无畏者记但列名相由不显今具录之。   一切知无畏者即是备知四种苦谛为他分别明示过患决定师子吼无微畏相无能难言是法非法。   障道无畏者四种集谛障四道灭决定师子吼无微畏相无能难言此非障道。   尽苦道无畏者四种道谛能行是道得尽苦出世门决定师子吼无微畏相。   无漏无畏者四种灭谛各有所证各有所灭决定师子吼无微畏相也。   离二为四者二即知见离于知见各具四谛何者种智具三智故佛眼具足五眼故各有四谛故云二俱依谛也。   次十力者一是处非处力道品即是四种四谛智决定因果知生灭之集决定受三界之苦斯有是处生灭之集若至无余涅槃斯无是处若生灭之道能尽苦入涅槃斯有是处生灭之道若至三界斯无是处二业报智力知四种集等三禅定力知四种道谛八定分别深浅照了不误四根力知过去苦集不同名根五欲力知现在苦集乐欲不同六性力知未来苦集得失不同七至处道力知四种道谛所至之处八宿命力照过去一世多世种性好恶寿命长短九天眼力照未来好丑十漏尽力四种灭谛所证无漏心专等解脱圆说一一皆着法界之言。   经云复更思惟者此从佛本意说本意只与一实物机不堪故更思惟。   别约三义者理教行三也。   但守方便者但自守七方便行耳亦应云但守七方便教也由子不入者圆中理教行三七方便子皆不能入。   唯约圆理对教者亦是圆教对圆理耳。   疏云二乘因闻少知出要者亦是抑挫之言耳。   疏云将谈无机者从佛意说尔前但是机中论无至略开时方得彰言而说故云将也。   入地必证者此即始终一教俱名教道。   疏云忆本戏处者谓虽曾发大心今还退转故云忆本云。   疏云堕落三途者应云六道且从重说故云三途。   复令离浊者意云此即施于大化治浊不同小乘治浊。   疏云不知丧失法身者由不能忘于五浊故失五分法身也。   疏云背明向闇者夫立譬皆有其意日在东若向西者名为背明日在西即向东亦尔。   从文从理者从文应身若不时出文也从理谓前法身能于所烧之门得出也。   今谓但得俱出之理者若言感应但得俱出之道理而失若不时出必为所焚之义。   一者厌苦者由厌苦故闻苦能破。   二者是治者即以小法逗彼所宜故云是治。   六心中退者璎珞经云从初一住至第六住若不值诸佛菩萨善知识所护若一劫乃至十劫退菩提心如舍利弗等欲入七住值因缘退入凡夫不善恶中乃至外道邪见无恶不造。   他答有余者答中车是独载之物故言三车城是众居之所故言一城二乘齐教领解故言二使即圆镜文。   但是离合者三车合为一但是一能出之法。   从实义故俱无者至法华开显已故无车城之名。   俱通权实者从权示边则法华前有今从开显故云无。   经云汝若不取至悔者意云若不速取三车出宅而为火宅所烧后当忧悔无益。   疏云思慧方便者只此思心动虑是思慧方便。   三十二谛者忍有三品若下忍位具修三十二行缘于八谛八谛者欲界四谛及上二界共四谛也三十二行者初用四行观欲苦谛谓苦空无常无我如次观之次观上界苦谛准欲界说次以四行观欲界集谓集因缘生如次观之次观上界集准说次以四行观欲界灭谓灭诤妙离如次观之次观上界灭准说次以四行观欲界道谓道如行出如次观之次观上界道准说斯则上下四谛各十六行故成三十二。   疏趣真道者谓见道已去也。   疏后缩观者明中上二忍位凡七周减缘二十四周减行故云缩观上下八谛是所缘境名之为缘三十二行是能缘行名之为行减者从后渐减于中忍初谓先观欲界苦次观上界苦乃至上界道谛即减最后出行名为第一周次还从欲界苦谛为头如是乃至上界道谛减行行为第二周次还从欲界苦谛起乃至上界道谛即减如行为第三周次还从欲界苦谛起乃至上界道谛即减道行与道谛缘同时俱减名为三周减行一周减缘次还以四遍减欲界道谛下四行及道缘亦尔减上界灭谛亦尔次减欲界灭谛亦尔次减上界集谛亦尔次减欲界集谛亦尔次减上界苦谛亦尔次减欲界苦谛下先除无我行次除空行次除无常行留苦谛及苦行谓一行二刹那心名中忍满名为七周减缘二十四周减行次上忍唯观一行一刹那心名上忍满然世第一位亦观一行一刹那心即入苦法忍证无漏十五心名为见道。   随观一行者然世第一位唯苦谛下一行一刹那心即入苦法忍真道文中具举四行故云与四观不别应知从世第一入见道有二种根性不同利是见行见行有二若着我多者留无我行着我所多者即留空行二钝是爱行爱行有二我慢多者留无常行懈怠多者即留苦行故云随观一行也。   境多观少者一尘多尘如香味少不能触境成就故云境多观少。   疏云心王至速疾者心王照境心所即随故云速疾。   欲令成互者意云若据今经但是经文回互非谓其义亦随回互何者若诸声闻来至今经必先除浊大机始发故不成互欲作互义故以华严共法华为先动后除又三藏与大品末共为先除后动以明互义互名虽同而互义与今永异理通初后者此约今经迹本二门初谓法说周天龙八部欢喜是后如分别功德品八世界发心是又通二苏中凡夫众也。   唯第四句非法华中人者五千句也余三句并在法华中得益即是无量义中一句今疏文中二句为三句也。   佛果无二者三十四心成佛已与诸佛道同也故不可更从诸佛索车。   皆未善行者如经云若不能得见闻书持是法华经者当知是人未善行菩萨道。   心净踊跃者应更引下文云我今从佛闻授记庄严事及转次受决身心遍欢喜。   准今经须作四句者经文无四句之相但是从义应四句索车耳。   然机不动者于法华前通途有此句矣。   时节既促者至三十三心时更不出观即断后品故云促也。   进退有妨者且置于权㳖难但从实行以责何者纵有禀教实行之人从因至果还同罗汉何以不索进有妨也若言三十心不须索者则退有妨何者至果上尚须有索何况因耶。   待二不局者藏菩萨待当教二乘即菩萨唯一通菩萨亦自待当教二乘菩萨为唯一别教双待两教二乘别菩萨为唯一。   疏云闇执瓦砾者大经云譬如春时有诸人等乘船入水共失琉璃宝没深水中是时诸人悉共入水求觅是宝竞投瓦石草木砂砾各各自谓得琉璃珠欢喜持出乃知非真是时宝珠犹在水中以珠力故水皆澄清于是大众乃是见宝珠故在水中犹如仰观虚空月形彼喻尚三假谓真谛为实故今引之以为况斥。   夜光者此即随候珠也在夜能照前后十二乘故史记云侯救灵蛇之难获夜光汉武帝昆明池为渔鱼脱钩乃感神珠之报即其事也。   疏云天龙四众至菩萨者此亦约多分说云是菩萨耳。   博附通者但云断正习不列通教地始终故云博附。   离为四句者亦由古人一不索句故今离彼以为四句示索义遍故云离也。   全令堕非者若云法华前三藏菩萨不断不索古人仍得一句来至法华必须索车是则古人全无一句故云无句可得。   故初句中望后三句者今立四句一往且以初句同古后之三句永异古人故云名同意殊。   纵彼斥时亦无可索者三藏菩萨自法华前由未断惑未有果证纵被斥时亦未索车此亦且约显露而说密入非无。   显密不同者前即法华前二乘密入后即法华显入故也。   疏云宏纲等者四句五味为佛教之大都法门之鏂键学者之津要方欲细开且略结耳。   未发非宗者今经正明机动索车是其本意应知未发非宗。   似是从根本者文中但是通途引于四句非专从前第二通教句中离出其相似彼故云似也。   皆以文中四句例诸教上者只是将根本四句遍对四教则令一教皆具四句。   皆以除等对动为言者如三藏菩萨障未除机动缘觉及罗汉位障已除机动二三果人为两亦句当教所证理为非除非不除机动然当教理虽不当除与不除亦须动至圆教实理通别第四句例尔通教七地为已除机动干慧性地为未除机动五六地为两亦句无生理为非除非不除动别教七住已上为已除动四五六住为两亦句外凡伏惑为未除动真理为非除非不除动约十行亦尔向后修中亦成四句索车。   故有当教者以当教各自作四句也且如藏教二乘已发心求当教佛菩提果亦得名发余句准例可见通别当教为四句亦尔。   后教者三藏菩萨未除发即发通教心也二乘已除发二三果为两亦发真理即双非句也是则三教展转皆以前教入后即以通入别别入圆复论显密虽传传入望于法华未名为入唯至法华一切皆入入即极矣记中云当教除不除等可见又文中不单约藏菩萨作四句者以菩萨未断惑故无理可证则阙第二第三第四三句所以亦得与二乘共为四句耳。   菩萨通前者三教菩萨尔前有彰[火*句]索故。   二乘不定者尔前密入显露唯今故云不定。   一切凡夫不断者谓名字随喜位已上凡夫。   五品名断者此依普贤观经判彼经以五信对五品初信已断见惑二信已上断思六信已上名六根清净断思方尽及断尘沙伏无明故对第三句也然五品法虽圆融且约作意名为断耳。   机情可知者口索必具机情故也。   次师似当者但云会三亦不知何教之三不能全破且云似也。   佛菩萨乘离合者离即四佛同来至法华唯一佛乘又自法华前离为四教菩萨不同来至今经合即唯一故名合也。   初后同异者只是初离后合故云会不会也又璎珞离为九乘不同合亦只是三乘而已如第三记引。   皆引证四至具例者佛乘为能出三乘为所出又约开显三乘为能入佛乘为所入故云能所具列。   问车城俱方便者他人问记家为答问若尔下物是记家问答也。   三车容可有上下者古人意云宅内上车宅外下二乘车即索菩萨车会二归一即其事也。   一城何得有出入者他意云若有三城可出二乘城入菩萨城更无三城何故复言出入此最无意。   城亦不曾说有出者既说是化即化当开权何得言出。   据果计因者光宅据果庄严计因。   因乘无体者只是无因乘耳。   果尚须索者以尽无生名在小乘极果既属小果理须会之。   以用为体者只是尽无生智是体但名为用何名为体。   以隔凡下者凡谓凡夫下即等觉已下因位。   不解始终不二者应知始终之不二是宗家之体不二之始终是体家之宗方是其车高广也。   从所尽所无者只是从所尽烦恼边名为尽智从烦恼断无边为无生智也。   疏云盲触象者大经本譬众生不解佛语随闻所说各执色等六法而为佛性今诸师互执与彼略同故引而斥之非粗言也。   通别俱迷者各通而言之具度及体俱名为车别而言之除具度庄狭外独车为体故知古人各互指一边则车义不成所以俱废故云俱迷也。   若他心智缘佗无漏心者即用己法类道智缘他无漏心故得他心名也。   缘他有漏心者还用己世俗智知他有漏心故得他心名以他心一智通漏无漏余六智一向属无漏故若尽无生览因成果是则十智全在于果。   又云果地他心世俗智者即罗汉等用智缘他无漏心若用世智知他瓶衣等名为世俗智也。   从后为名者意云虽从因运至于果要以果地尽无生智运入无余方名好运颁布还反又附文反布也。   释却成妨者只由云用天眼试观等言即成于妨如何天眼能见界外故不可也。   般若淘汰至同者如般若中佛语五百比丘汝能发菩提心我皆随喜声闻既尔八千菩萨亦然故云同也。   广释间出者只是先列广车次释广车次列广子次释广子故云也。   色心者只是阴界入等。   逆顺者除调达外余皆名顺。   行理者行谓七方便行及人天行理谓真俗二理。   因果者因即前三教因位及人天小善因位也果则三教分果等。   自他者三教皆有自行化他之位即止善为自行善为他。   解惑者解即诸教内外凡位已上观解惑即诸教伏惑及惑未尽位并于人天皆具惑也小即两教二乘大即三教菩萨慧即诸教断惑之智福即三祇及二乘人涅槃经云有为有漏名声闻僧即属福也。   遍摄者摄外也只举一如遍摄一切如。   遍具者一一法当体皆具三德故。   遍入者一一法无不悉入于如故更互相融重重自在又此融彼名此入彼开彼即是名彼入此。   待时者法华时也。   待缘者待缘了成也亦是待法华为入如之缘耳。   疏云如来知见深远者见周法界为远竖彻如理为深又照穷法界为远竖达如理为深又一智即三智名为远三智即一智名为深又一眼具五眼为远五眼即佛眼为深。   不二互显者以法界言之三谛无非是横以三谛言之法界无非是竖即互显之相横竖体一故云不二。   疏云四面悬铃者铃有声故喻四辩垂向下故喻下化。   七辩者一捷辩以无蹇故二迅辩如悬河故三应辩不差机故四不谬辩契当理故五无断辩如连珠故六义辩多义理故七最上辩如雷震故今唯开显故不同权也。   三乘不坏法性者分别三乘宛然而三乘不出法性故云口虽说权而心不违实相其义也。   多小广狭者多少约机广狭约土也从能于一字下三句次第对前三句。   二苦等者悲故拔二苦谓苦集也慈故与二乐谓道灭也喜舍为成上慈悲耳又大经云为诸众生除灭利益是名大慈欲与众生无量利乐是名大悲于诸众生心生欢喜是名大喜自舍己乐与他人是名大舍唯四无量能令具足六波罗蜜其余诸行不必能尔是则四等无不最高悉皆普覆。   疏云珍奇等者珍奇真实杂宝故庄严。   四摄者一布施如法求财常思行施二爱语施已安处令住安乐三利行自利利他平等摄取四同事为利益故同其事业又如行而说为布施无染心说名爱语授他无废名利行离过安他名同事前约财后约法。   神通者天眼天耳如意他心宿命漏尽皆以圆心遍知四教等法。   七觉者谓以圆心除身口之粗名除觉分圆舍十界依正名舍觉分法界体寂名定觉分念念趣实名精进觉分择喜觉分正观不二全无念失名念觉分。   疏言妙鬘者大论云无学实此七能到净名云觉意净妙华即其义也。   用时常静者枕用车则静枕闲而车动。   自因之果等者谓即动而静何者称理而修故云自因之果等。   所以如风下譬即静而动万行下释前因果即解脱般若二德也行即理故故云无作般若契理故云莫观上法譬既其体用相即合文亦尔谓即一而三合即静而动即三而一合即动而静故云三德俱不二也。   去住自在者如仁王经云一生有超登十地之义今亦如是得车之者案位胜进故云去住自在。   举事示理者举修得佛果之事示众生理等。   是故理赐者约六即位论赐车也。   疏云又四念处者道品有四一当分二相摄三约位四相生三四二五单七双八是为当分。   相摄者如念处一法皆摄诸品。   三约位者如念处当其位正勤是燸位如意足是顶位五根是忍位五力是世第一位八正道是见谛位七觉是修道位。   相生者如修念处能生正勤正勤发如意足如意足生五根五根生五力五力生七觉七觉入八正是为善巧调适勤观念处名正勤见思本起名已生恶观于即空令已生不生故勤精进尘沙无明名未生恶勤观即假即中令未生不生故勤精进竭力尽诚行四三昧遮此二恶一切智名已生善此善易生故云泥洹道易得道种智一切种智名未生善空智已生勤加增长俗智中智未生令得开发四如意足者欲精进心思惟欲者专向彼法亦发彼法等五根者信进念定慧五力者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慧力七觉者调停心浮动时以除觉分舍定觉分安之若心沉时以精进择觉喜觉分起之念通两处八正者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思惟正定正念正见殖种于地芽[口*(隹/乃)]初开生根下向枝叶上布叶敷荣结果成实法性法界为大地念处观为种子正勤如抽芽五根如生根五力如茎叶增长七觉如开华八正如结果。   修二性一者合性二为正因法身德也。   高广不二者高即白牛广即具度不二即车体也。   四众酬恩者如四众领解中各各脱身所著上衣以供养佛是也。   若广帐行相者明今经文略广显菩萨行愿如华严说广明观法具如大品是故今经粗论十观仍不解释经具十乘观法如止观第七卷末其车高广即妙境幰盖等即发心内枕即安心如风即破遍外枕即通塞白牛即道品偿从即助开取后偈文游于四方即次位等(云云)。   不别解释至无生者意云佛但举大车为喻亦不广解释大车十观之相四大弟子谗闻此说即悟无生。   岂学大观者只是学大乘观者全弃具度而已。   行理穷也者先标福慧二法圆满也福成行下却释二法也。   皆具二德者只于一切法上皆具智断二德。   一切法趣等者大品云一切法趣一法大论两文共释此句初云何菩萨为世间趣故发菩提心菩萨为众生说色趣空乃至种智为众生故说色非趣非不趣乃至种智次文云为众生故说一切法趣空无相无愿是趣不过何以故是空无相中趣不趣不可得故初文以能趣为假具历色心乃至种智故知具一切法即是假也所趣为空非趣非不趣为中次文以能从所为空是趣不过为假趣不趣不可得为中前能所为开次总能所为合。   果极利物者果极故内充利物故外溢。   虽有二释至不殊者一约自行理二约实智是。   但以心释子者应云由父心等故子心等父心等又父之所有即子之所有子之所有即父之所有故云财富及心等也。   疏云富而非子者如华严方等般若中说于圆常之法方诸行愿悉皆具足名之为富不摄二乘及偏菩萨名非子。   疏云是子而贫者说别教时初谈中理禀教之人名之为子发心修行隔历不融财富无量理藏行藏悉皆未具故云而贫所以记云两义尚无。   由财子互阙者只由机生未受于财宝致令父亦隐实而赐权权同乏财非子故也并阙可知藏通阙财阙子故也。   各赐等一者各赐谓开权等一谓显实。   寂光土者今经尚益中下寂光况复同居结缘子耶。   疏云譬上受行悟入者法说经云菩萨闻是法疑网皆已除等。   疏云尽于变易者现且分尽当永尽也。   疏云亦名以重夺轻者意云先但许小今乃与大故成以重夺轻也。   疏云命重身轻者命谓常住慧命身谓五分法身疏家即以五分法身况于大乘慧命故云命重身轻经中但是举于小乘身命而已。   借义互说者借小乘五分法身况于大乘慧命又更借于小乘无漏慧命对于常住法身相况亦应无失故云以为对况。   疏云繁而不会者只是光宅十义中合总譬及火舍机用车不虚等五句为正第五兼第六第八兼第九光十不应三周耳。   自体者无明与法性体同故名自体无明障中理边得缘集名又应知自受用报从智契境缘因究竟满庄严于智为实报复与寂光能所有别今上下诸文皆约他受用报说。   法界缘集者此是𢩁之盛也与自体同而名𢩁。   前二仍旧者谓同居有余仍今家立名。   如像如饭者譬诸机不同。   如镜如器者譬诸土不同故净名云譬如诸天共宝器食随其福德饭色有异等。   𢩁彼大虚者一通漫𢩁二即狭𢩁何者一一阴质一一毛孔皆遍法界由生情谓𢩁在我身名通漫𢩁二者不信诸佛及以众生依土等与己无二但𢩁我身名即狭𢩁。   所离同粗者示同诸子断于通惑名无明永尽能离本是圆教诫门实报寂光所对故云理极。   下过于离界者意云如此者上则不及诸佛下只过于二乘故今不用。   疏云见字乃至之眼者佛眼见实四眼权中智照实二智权故云也。   疏云即是行为门意者以无漏智故则不当理即是行狭少也。   疏云此文无故舍语者放舍即息化也以经中息化之言不彰且云无也。   初后二智者我生已尽是初智不受后有是后智此二尽智摄梵行已立所作已办是中间二智即无生智摄。   言亦非余人作者意云性自具及自业作非关他人。   此即决定答者谓指拣答也指十二因缘本自有之又如问云作善业为得善果为得不善果耶佛则决定答也。   二分别答者如云何由无明故有乃至老死生等亦如为说四谛等此即求问故须分别答也。   三不定答者如云常无常等亦名随问随答也。   四置答者如嘿然是为破执着问故须置答也。   经云求一切智等者谓三十四心断惑及照真理名一切智。   佛智者觉悟世间苦集出世间道灭法名佛智。   自然智者智任运起而常照境名自然智。   无师智者佛名自觉无师悟故又智体不由造成名无师智。   经求此乘故名为摩诃萨者三藏菩萨至百劫时方受此名口虽求昔所许意在今日大车(云云)。   疏云下牒免难者经云见诸子等安稳得出到无畏处即得小涅槃故免难也。   三德具如玄文者玄文第五圆教三法者以真性轨为乘体不伪名真不改名性即正因常住理诸佛所师谓此法也观照轨者只点真性寂而常照更是观照即是第一义空了因佛性明资成轨者只点真性法界含藏诸行无量众具即如来藏缘因佛性显故譬云如点如意珠珠中论光论宝等若真性显名法身观照显名般若资成显名解脱此两即是定慧庄严法身法身是乘体定慧是众具故云其车高广具足庄严高即般若广即解脱高广不二即法身又然经现文高广即当车体属法身具三众宝等总属解脱具三白牛等即般若具三(云云)。   止观第三通德中总二释一约真伊字义释明能诠教云即一而三故不横即三而一故不纵不三而三故不一不一而一故不异故涅槃经云譬如伊字三点不纵不横等二约行因释谓智能导行故譬天日谓身常智圆断具一切皆是佛法无有优劣故不纵三德相冥同一法身故不横能种种建立故不一同归第一义不异故大经云如首罗一面三目等三约理藏释谓摩诃般若解脱法身一德即三德名秘密藏故大经云摩诃般若亦非涅槃解脱法身亦尔三法具足乃名涅槃我今安住如是三德秘藏名入涅槃(云云)彼与今经高广一体无二故指同彼也。   疏云初牒三车诱引者经云舍利弗如彼长者已下文是。   疏云后与大车譬者经云然后但与大车是。   疏云颂家宅兼得一门者宅必有门缘了之子不出五道之内故并云兼。   疏云国邑所崇者文略应云三土所崇也智断内德慈悲外德。   因果相成者由今因成彼果又彼寿尽时任运随此即是相成之相又如四禅比丘报尽时见中阴相即起谤云佛向我说罗汉不受生今那有生即堕地狱即是彼因成此果。   但慢与憍能所别者慢从所慢得名以慢于他憍从自贵得名。   于他等者只是二人德业等而不相尊耳。   余名不同者其义虽同憍慢二名由别。   疏云譬非理生嗔者非世道理及非顺佛法道理也虺许鬼反。   ○蝮苦伏反。   ○蛇黄赤色说文云食鼠。   疏云戏论嗔者只是因世间调戏之事而嗔耳。   疏云譬相应者如𤜴等缘一树至一树与处相应。   疏云或缘三界如交横者地地皆具诸见为横也。   是钝中道理者专以邪计为道理应知此文似于利使由未有宗计但是于六尘上起于推度似于见使所以判属钝中之利。   疏云遍缘五阴四谛下者只由迷五阴故而起于苦既有于苦而生苦因既有苦集而失道灭故云五阴四谛亦是执世间因果拨出世道灭故云也。   水神者魍魉是水神总名。   自部地前生者谓迷解四谛为因而招善恶之果地前生者只因前果后也五部者四谛为四思惟为一。   疏云起见盖者见谓见惑盖即思惑而盖正理亦利中之钝经云扑令失声者以横计故望得涅槃永无于生即是拨无果也。   谤无两因者只是世出世之二因也。   疏云两足为觉观者此即欲界中重觉观不同初禅觉观也。   外人修多在计常者始从初禅节节皆计为常故云乃至悲想。   须顺内故者夫观心义皆约佛弟子修行以释故云也。   疏云叫呼求食者叫呼合上宣说求食合上望得道果即邪涅槃也。   僮仆璎珞窟宅者窟宅是我所居璎珞是我庄严僮仆是我走使。   本劫本见者长阿含十三云佛告善念梵志此本末见不出六十二本劫本见一十八末劫末见四十四合六十二言一十八者有四四句及根本二句初四句者一见二十劫成败二见四十劫三见八十劫四以捷疾智说一一句皆云神及世间常第二四句者一我及世间半常半无常二计由戏笑三计失意生四以捷疾智说广如初句第三四句者一神及世间有边二无边三上下方有边四方无边四以捷疾智说广如初句此三四句初皆云或有沙门婆罗门以种种方便定意观见二十劫等第四四句者一我不知见善恶有报无报耶二我不知见有他世无他世耶三我不知见何者善何者恶耶四愚痴闇钝随他问答此四句头皆云异问异答根本二句者一者定意知众生未来无因缘而有二者捷疾智说次未劫未见四十四句者初四四句中第一有相四句一我此终后生有色有想二生无色有想三生有色无色有想四非有色非无有想广如初句第二四句者以有边无边对有想作四句第三四句者以有乐无乐对有想作四句第四四句者一有想二若干想三小想四无量想第二有二四句初四句者以有色无色对无想作四句如初四句唯以无想替有想次四句者以有边无边对无想作四句如初文中次四句说但改无想以替有想第三有二四句初四句者以有色无色对非有想非无想为四句次四句者以有边无边对非有想非无想为四句此两二四并前四四合三十二复有断见七句一者若沙门婆罗门作是论我身从父母乳哺衣食长养而生终归磨灭二者欲界诸天生具足断灭三者色界诸天生具足断灭四者空处五者识处六者不用处七者非想非非想处广如欲界句说次常见有五句计一切众生现在涅槃一计现在五欲自恣得涅槃二初禅三二禅四三禅五四禅并计得涅槃合十二句前三十二句合四十四句经释甚广数虽六十二不出单四句见也。   以所计为头者非想最高最极所以借为譬。   和窃也者只是邪推不依佛教名为和窃。   或优或劣者国城家传传为优劣又在同居为有漏在方便土为无漏在实报为中道。   一色一香一切皆然者一色一香皆由佛有及以菩萨众生而有咸归于佛又复应知一色一香等无非虚空之影及以影并自身影以合佛及众生己身互入二故也。   疏云令伏五浊者彼时非不全断令从初说故云令伏。   疏云于后便起五浊者初发大心时义当已离二死因果于后流转名为后起此约化义以说。   后文准此中意者只是宿世因缘中起浊舍应及属于一人等意亦同此。   疏云身受心法等者等取四大为四面也。   今当界二势者且约欲界为当界也。   若且指欲界至知者且以欲界为宅五阴为舍。   疏云诸部解义者小乘二十部中分通大乘义者说嗔通三界也。   疏云虽复不及门外者谓得出于色入无色故云门外以离色故名蔽豁耳。   双譬二四者四念四大也。   疏云心生异念者只念此定即名为苦又欲从空处求于识处等者为异念。   疏云行心扰扰者以非想地中具有十种心所烦恼妨乱于定故尔。   疏云闷走者具烦恼故如闷转回不已故如走。   前四第八在果者四谓生老病死及五盛阴属果余三属因。   疏云门外立者正颂上我虽等者上文所烧等语乃是第三惊怖之文今将门外之义同得出故颂上也亦非顿异。   照体是法者道种智依中境而照也。   如佛眼观等者等取余四眼也若取观机专在法眼今体用合说故云佛眼等。   疏云或曾发心至三界者发大小心俱得名出。   虽发大心者理已名为出未破无明为入。   亦具二释者意云应须二释约理释中亦由闻法而知性净故二释相成。   小火之所焚烧者上界但以烟𦦨为火故名小也。   经云将为火害者众生以爱于苦若不设于方便于苦果上更起苦因故云将为。   经云今在门外者得有余无余涅槃俱名门外虽未即是门外已是门外之因故云今也。   经云随意所乐者一随方便化二随三乘根性故云随意。   立者冥利者父虽在门外若于诸子已得大乘冥利。   验知上文是父坐者此明上露地而坐文虽有二释通于子坐此文验之父坐义强。   诸根具一切行者六度行十二因缘行四谛行空行假行中行等。   以行历根者如眼中行六波罗蜜具足大车余根亦尔。   行远根浅者以行导根诸法方显故行远也。   权宜名造者三德本有在理名性称理修成权宜名造行多子多者三乘人天等习性不同故云多也。   以性泯修者以性了修即全修成性又于修照性全性成修故云泯也。   造还本有者修合于性故云本有。   以妙克粗者只于事禅皆见实相故云也。   有异凡小者小乘禅定望于大乘由名垢染达禅实相方名鲜白。   经云寂然闲居者喻佛久住王三昧生死不能喧动故云寂然闲居安处林野者寂而常照恬惔明朗故云安处智德明监喻之如材放瞻萧然同夫曰野。   兼三藏者至第三僧祇方名不退。   免难索车为谤者免难索车其言属权非佛本意故云傍也。   经云以此譬喻者应云三车大车譬喻皆赐一大车。   经云汝等若信受者明有机也一切皆当得成佛道者明其应也即是感应道交故云得成佛道。   经云佛所悦可等者此之妙乘是佛可计可尊之法故须称叹供养。   经云无量亿千者三句经是实法及佛余法同体权法也。   疏云除佛方便至言者谓此座定无三乘除佛于余方施三教化则不在言耳。   疏云佛颂其譬者上长行不虚譬文先佛问次身子答合颂合不虚但合身子答文由长行合文但举佛不虚以合身子答文故今亦只合其标释二文。   经云佛说苦谛真实无异者遗教经云佛说苦谛实不可令乐但有世智者以二乘智望于大乘实智但名世智而已。   次半行显集谛能治者有集故唯道能治此未是道谛。   经云无所依止者着灭苦因苦果则无依止也。   疏云破无作苦集者观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是其相也。   疏云劝信流通者上长行中佛答为三一发起二譬喻三劝信此云劝信流通者二义同故故双举也。   经云阿惟越致者一身子正入初住二通论观行六根皆分得不退也。   经云汝舍利弗等者谓汝上根利智尚须深信方始得入况余中下之流弥深信佛说方能随此经故云况余等非己智分者意云但任诸声闻自智何能得入必佛威力再闻开显方能得入故云非己智分。   疏云必起恶谤者谤即因也因必招界故获恶果。   疏云此取境界性者谓六尘恶境能生烦恼故名境界此即理性了因皆具三因性故云境界性应知一因具三因也。   疏云获恶果报者生公云将欲依经后代使道宣通天下故设得失言轨以诫人也注家云失理卒宗则方福自至矣。   经云其人命终入阿鼻狱者大品云谤大乘者堕阿鼻狱若此劫尽生于他方大地狱中他方劫尽后生佗方如是展转遍十方界他方劫尽还生此间大地狱中地狱罪毕生畜生中亦遍十方畜生罪毕来生人中无佛法处贫穷下贱诸根不具常痴狂骇无所别知。   经云常生难处者永不见佛即佛前佛后难难处谓三涂北州长寿天狂聋即根不具难准阙辨聪难谤经之报要居愚钝即八难足其犹四大损益斯成者谓四大是一有增色力有减色力虽增损不同不得嗔于四大经亦如是犹信犹谤获报不同不得嗔经令尔经生辄聋哑者不生而已生即聋哑等疏云谐和两门者以知起恶获罪而不为说正是通经善须为说则是谐和之相又如胜意等亦是谐和相也经云乃至不受余经者专指三藏为余经如梵网制云而舍七宝不学邪见二乘外道经典等验知经余指三藏也。   法华天台文句辅正记卷第五 卍续藏第 28 册 No. 0593 法华经文句辅正记   法华天台文句辅正记卷第六(辅妙乐记)   吴兴永定寺 释沙门 道暹 述   释信解品   将释此品先对古人以辩同异今家释信解品通权通实通偏通圆通凡通圣通近则领五时通远则探领法身之地先识诸意入文自融。   初四句者此正破题下注四句是慈恩所立。   钝根正见者即盘特也。   利根邪见者如长爪邪见若鹿苑等为外道邪见者此则不可若引涅槃中迦叶自叙我等自此之前皆名邪见稍欲相似除此之外皆不可也三四准知。   若法执者此且纵他释也何者声闻昔已断见修讫若开权己应断法执若断法执应入七地由他释云疑除名信迷破名解除破既深故当今责言法执者一者俱生二分别俱生者无始时来虚妄薰习内因力故恒与身俱不待邪教及邪分别任运而转名曰俱生又有二一常相续在第七识缘第八识起自心相执为实法二有间断在第六识缘所变五取蕴相或总或别起自心相执为实法此二法执细故难断后十地中断数数修习胜法空观方能除灭分别有二一缘邪教所说蕴处界相起自心相分别计度执为实法二缘邪教所说自性中等相起自心相分别计度执为实法此二粗故易断入初地时观一切法法空真如即能除灭他意云声闻人至今法华无此见故即能信解故今破之若无法执应入七地如何始入初信心耶他又云若初心菩萨经已更一阿僧祇行菩萨行二乘不尔发心已后但用边际定力持入变易不同菩萨慈恩又有四句凡夫信而未解十地证而已信地前趣入由信而解一阐提皆不信不解破曰若第三句为今品名二乘回心始在初信尚未入住况复乃至初地九地耶当知即属信而无解何能释成今品目耶又吉藏法师云信解之名有离有合离者有三义一疑除称信执破名解疑是犹预之名信是决定之旨声闻犹预权实踟蹰一三此疑既息故称为信新信三是权信一为实执破名解者解是解悟为义既执三为实有则封一为实无此执既除故称为解解三是无悟一为有余二义广。   一所从异者故圆镜云一生信处异身子从疑生信故云欲以问世尊为失为不失此疑决所以生信中下根人从执生信四十余年执小究竟破故所以生信以身子利根故生疑以余人钝根故有执。   安隔二苏者破意者二乘已经二苏如何身子犹疑迦叶尚执耶此将见思疑执以破。   二广略异者身子述解则略中根陈悟则广谓身子但领法说此中领解五时及探等。   三近远异者身子近序现世迦叶远陈往昔近则鹿苑三教远则昔化已来。   四通别异者身子别序自身迦叶通陈四众。   第五不论者上但序三乘今具述五乘。   六欢喜异者身子昔忧今喜迦叶等昔不怀忧但今非意忽得大宝故喜。   七一四不同者七约人异上根领解唯一中根述悟则四。   有引婆娑者问毗婆娑云一切声闻为三品上根身子中根目连余诸声闻并是下根今此中根何为有四答悟小有三种不得此齐解大何妨四人齐驾。   疏云又人天善为一往者彼以初说提谓经为人天教又转教为一往者彼判般若方等前教以般若为一往十地常教化者彼谓信解之时已入初地故已在十地中所蒙训化悉为随遂金刚心者璎珞经云等觉位中有一人名金刚慧幢行过十地住大寂定一切佛法皆现在前入佛行所坐佛道场。   结僧那者此云弘誓指发心时也。   绮绶者朝服带也[王*坴]圆头玉也璋方玉也。   先标初后者夫一往非本坏是初也毕竟是宗极后也。   第二第三者人天及二乘也。   为何所名者若以转教为一往转教前有四含为名何等。   及悟有浅深者如前菩萨位行深绝诸新小菩萨不敢领解证今文中二乘但齐已自领耳。   疏云如来说法既久者意云昔于鹿苑已证于空在于方等般若闻佛说法令修菩萨行愿心无怖取但念本空故云疲懈等。   此乃通中之别者四悉理合通对信解文中别对为人者但是通中之别耳。   若昔密入者二乘昔若密已入于初住令闻譬喻灼然显入二住已上。   冥成别人者应云至方等时冥成通人言冥成者情中亦未自知唯佛能知。   经云即从座起者谓四大弟子已闻法譬二说开示悟入契于究竟空理空理是座于此空理无所染着故言起也以常安于空理理本无起愍众生故承机利益故云起也又中道本寂非起非不起而能起能不起无起之起起即实相亦起众生实相故云起也此约三谛释从座起也。   整衣服者正助之行常冥中境无二边偏故云整也。   偏袒等者有俗袒道袒权袒实袒俗袒者外国以袒为敬此方以袒为慢然古有儒假先生肉袒谢于张仪露两脾也道袒者弟子事师供役便易也故袒右覆左权袒者权化易行故袒权覆实此释他经今经应言袒实覆权覆权昔二权显今绝待一实常理正当机利物便易得亘故言偏袒右肩右膝着地者日既右转随顺世间以右着地即世界悉日是阳精表智慧导众行即为人悉文殊问经云右是正道左是邪道用正去邪此对治悉膝表于行地表于理以行契理故膝着地即第一义悉此意通解他经今经膝即常行地即常理以常行到常理第一义悉也。   一心合掌者此方以抑手为恭外国以合掌为敬手本二边今合为一表专至一心一心相当以表敬也合法者昔权实不合而今方合权实不二事理契合云一心合掌也。   曲躬恭敬者谓戾曲之身今领同佛法身故云恭敬。   瞻仰尊颜者以下注上谓之仰表万善圆因归万德圆果也。   昔迷义旨者昔迷小乘涅槃之旨谓为究竟真谛。   十六行对三空者俱舍颂云。  空谓空非我  无相谓灭四  无愿谓余十  谛行相相应  此通净无漏  无漏三脱门   释曰空谓空非我者空三摩地谓空非我相应等持空即空我所非我空其我故二行相俱得名空。   无相谓灭四者无相三摩地谓缘灭谛四种行相相应等持涅槃离十相故名无相定缘无相得名无相。   无愿谓余十谛行相相应者无愿三摩地谓缘余谛十种行相相应等持言余十谛者谓余苦谛非常苦相集谛下四集因生缘道谛下四道如行出此名余谛十种行相非常与苦及集谛因此二谛相可厌患故道谛如船筏必应舍故故缘彼谛得愿名不愿乐故名为无愿谓此超过现前所对苦集道谛可厌舍故于苦谛下空非我行相非所厌舍以与涅槃相相似故。   此通净无漏者此等持名通二种谓净及无漏世间出世间别故。   无漏三脱门者唯无漏名三解脱门能与解脱涅槃为入门故依瑜伽论空解恶门八智所接谓法智苦集灭道及出世间尽无生智也无愿解脱门六智所接谓法类苦集尽无生智也无相解脱门五智所尽接法类灭尽无生智也。   疏云咨发者咨谓咨启发谓披解也。   弥陀释迦二佛既殊者问既云十方诸如来同共一法身一身一智慧力无畏亦然今何故云二佛异耶答据彼彼三身体遍实不可分别体等悉圆据从初发心自以慈悲薰于己身法性三身圆满此则不同何者如一室中燃十盏灯若光遍边其体不别若各照边体复不一若其一者一灯灭时余灯应灭余既不灭验知不同亦如十人同起贪心贪于一物据贪心体俱无形相其实是同若一人贪息余人不息则成不同是则同而不同不同而同佛身亦尔常同常异由自薰故致令取土接生各各不同是故不可用平等意趣他佛即是我佛故云殊也。   消经事阙者古人若将弥陀合今长者则成机感不成以经文无弥陀之言。   不动而往者古人迷于舍那不动寂场而游化鹿苑矣。   自矜者自矜曰贤只是彼此未曾自云我能助彼彼能助我称机适会。   疏云非结缘己界者应言非住本结大缘己界也。   尚非己界者以方便土中有破无明入实报土义故云尚非。   思种种门者谓思五乘七方便门不同也。   疏云尚有残福者初发大心时具有福慧犹退大后受人天报贬之言残。   故未复初者只是由保世乐未复初大。   善恶两途者昔大善为善退大已后邪求为恶是则大善冥薰邪恶显被邪求虽恶由击大悲故云薰被。   终于十界至机者今且置通从别别取佛界圆机以消此品。   谛观四方者涅槃疏云于观方人体凡有五人一顶法二忍法三世第一法四苦法忍至十五心人五初果至第十六心以此五人皆观四谛并名观方然前燸法亦观四方且从得住立观方义顶法已上方受其名又师子吼品明恒河生死河中七人以生死河亘于变易唯佛得度余悉河中所以外凡穷恶阐提次将立而故为二人内凡有四方便同为一者虽复优劣俱未发真圣人为四声闻不侵习支佛侵习菩萨侵习后化众生㐼习气本文无尽即是四果为一故观四方以譬四果为四人合支佛菩萨佛为第七人此涅槃河专在分段通于四人即小乘七人也。   有信故出者以发心故名出。   不修故没者退本善心流转故名没也入已没者入即入生死也。   浅处即住者烦恼渐尽名为浅处。   大悲对子更近者且对同居有缘之类故云更近故云至国城等约子所至止国城等约父所住。   经先来者先字去声呼则以今古相望其义则远若平声呼则以前后相望其义则近。   疏云求机不会者才子背父父即思子虽思未会故云不得。   经中止者中字若平声呼者即是居二土之间为中若去声呼者即是住于方便土此所中当思子机今从去声呼也。   同居人类未熟者此明往日大通佛所结缘之人且在同居成熟之人大小二善并皆未熟。   思此同居得子便者一二土邻近故二上化下便故三垂应取机便故居方便土而为中止。   岂不然耶者以诸子退大之后其父亦曾垂形六道调熟其子故云也。   须从胜说者亦从取二乘机说且置于六道机缘又垂于八相亦名胜也。   疏云住此涅槃者住此有余涅槃土有起应又从劣起胜亦名无余涅槃。   问向答问者问意者由前答文将此中城对断恶涅槃将下文舍对慈悲竟至今何以将城对有余涅槃又云处此为家而起于应何以与前不同耶答如记。   二舍者只是家对实境舍对子机名为二舍。   自他中间者实报为自同居为他也。   国为居民者为生取土故云居民长者住此故云安主。   家本养性者一者以慈悲养于自性二者慈悲冥薰众生养众生之性令堪与大所以处此而起两应。   胜兼两处者方便娑婆二处大机所感其身无二故云两处。   劣唯鹿苑者五人生方便土小执虽未全除至彼并发大心所以不假现于劣应。   始末双明者一结大为始小机为末又华严为始鹿苑为末又鹿苑为始法华为末若消疏文初义为正。   多迷其教者破法相宗也又他人判八六四二得须陀洹已更经八万方得罗汉始发大心余三亦尔他人又破今家云此人出界住在何处经尔许劫太是可笑故今破之全迷经旨。   若以四人者只是藏通两教二乘为四人耳此则贬于他人所立以他人不许取三果人断惑尽生界外名为菩萨但取两教二乘及通菩萨为五人耳今意云通菩萨在于界内已睹胜应不假于彼方得菩萨之名若五人生彼对于胜应名菩萨于义则便若云通菩萨者其义不便何者界内已名菩萨至彼理应增进发于别圆菩萨之心岂应更守当教菩萨之道故云岂应守旧。   具足六度者谓一度皆具五度也。   即余助行者谓三教道品助无作道品正行也。   如布衣所使者喻同体权施悉皆一也。   事理不二者自行为理化他为事。   疏云就位为语下约位释也前文是约因缘释也。   望实望正者只此三教全成体内权望同体实助行望于正行权及助行俱名贱役。   疏云即空折空者通教菩萨化遍用体折二观故。   疏云二而不二是入者初从自行因果至入中等也。   约二谛说者真俗合为俗中为真也。   还用向之三二等者化他但须真俗自行则在真中故云也。   对权义立者谓将此二而不二等通于三教以释亦应义通于理无失义已兼接故不分对。   犹资佛本者一化功归佛名资佛本二化功归于菩萨增进后位法身名为资本后释为正。   冥资于正者本结太缘名之为正。   疏云苦境为机者只此苦境在如来大悲之内即是苦机冥扣大悲名为到耳。   并现所居者大小涅槃也。   化物名殊者大小涅槃名殊耳。   二义双成者穷子初得小涅槃后得大涅槃故云收亦先后。   以此为臣佐等者意云如来何故不向臣佐说于僮仆是己子者良由臣佐亦具覆实从权护于僮仆故不说耳。   对此蔽彼者只是此土未堪说诸声闻本是大乘佛子彼土亦未说耳又此未说声闻是佛子彼不说向菩萨小之。   中途调熟者失中途圆乘调熟也。   并对彼此者悔恨二字父子皆具二义。   权实皆然者只是权实俱得记皆为引机。   以现说当者我若得子则现财物当有所付即当也。   举生领熟者谓举昔日之生领委业付财之熟故云我若得子委付财物等。   始末者权始实末。   劣应化道始终者始自道树劣应之始终于胜应付财之终。   自他破已者此中具录被文第二释先立四句破四性已方云不思议感应道交而论发心故。   有三文者上法譬中本有三譬今合三为二者合第三惊入在第二父见子中是故但成二譬而已。   修推理弱者明钝使凡夫但随附理贫等而不推理如此之人亦未成机感。   见生夺钝者明利使凡夫由邪推理修惑不起如此之人得成机感。   从一至一者从一道至一道也又是从一见生一见又从一实而退取于小后释为正故。   有转至之理者谓由世善趣出世圆乘之理。   从退从末者从退故有大机从末故有小机故云双扣。   二边并偏者二乘属左边右边谓三藏菩萨等。   疏云大机始发者谓机道始成冥扣于应故名为发。   二俱未合者以二乘人在华严时大小两机俱未会入。   疏云圆报法身者他受用报也。   尚得名为作师子吼者如佛说一句法身子七日七夜作师子吼说不能尽。   从定名谛者只是从止名谛从观名境境之与谛眼目殊称定之与慧左右异名并约寂照所依体同而作此说故止观第三文也。   从所名能者即是无生境家之定慧又是能发定慧家之无生境也。   疏云刹利对七地已下者古人意云刹利姓从婆罗门中出故以刹利对七地已还。   先譬后法者父子譬也机应法也体用法也着脱譬也。   不晓部类者他人不晓一代兼但对带法华独显。   结会始终者今经专会始归终耳。   疏云即等觉离垢菩萨者璎珞经明此菩萨等觉诸佛二谛界外非有非无常行中道于佛名菩萨于下地诸菩萨名佛何以故是菩萨以大变力住寿万劫化现成佛威仪进止一法同现佛神通似佛非佛常住本境(已上释等觉名)又入金刚三昧一相无相寂灭无为名无垢地。   疏云刹利九地已下者亦以生在佛家而譬刹利不论第十地菩萨者合在等觉位中以其同入大寂忍故同学化同具一切功德悉能一切示一切形相(云云)。   疏云居士富而不贵者准璎珞经十住菩萨常住八万四千般若波罗蜜一切法门皆习受行住空性位心生一切功德尔后诸位展转倍增乃至十向学一切法第一义谛中道无相于一切法皆一相照称之为富然未入地未能绍菩萨位入圣种姓中故云不贵。   依正具如分别功德者一品如终品初长行偈颂乃至品末则为见佛常在耆阇崛山共大菩萨诸声闻众围绕说法等宝塔在空三变土田等神力一品始终品初乃至俱共弹指等并是正报分别功德品云又见此娑婆世界其地琉璃等所散之华从十方来遍覆此间诸佛之上于时十方世界通达无碍如一佛土等即是依报融即之相也。   总如玄文者妙虽有十亦不出于事理依正法也。   此经空无处有者如安乐行品云观一切法空无处有性等是其文也。   算数孔目者此经开权显实以此二法收一切法犹如孔目。   无譬事理者前譬实为理今譬权为事。   外同为显于内者为实施权意在于实也。   如第二释者从亦是定水洒散心地以下是也。   疏云接律仪者璎珞经云律仪戒谓十波罗蜜接善谓八万四千法门接生谓慈悲喜舍化众生及令得安乐又律是遮止仪是形仪能正形止身口诸恶故称为戒又律仪者法戒仪则规矩行人令入圣道大士誓心不过止恶兴善若不动身口即是止恶发戒防动不动即是律仪律仪对断一切恶讫至等觉最后一品无明。   接善法者于律仪上起大菩提心始从弹指乃至等觉最后所得寂照定慧法门皆名善法。   饶益有情者于前善法上起大慈悲喜舍心令一切众生断一切恶得一切善善即佛道果也下化众生修万善法门上归佛果又取荣励众善依六度门称接善法起心兼物依四弘门称接生(云云)首楞严者名健相三昧一切三昧悉入其中。   始末受化者结大缘为始中间小起及今鹿苑施小俱为末又法华为末尔前皆是机中论于相失相见来至鹿苑方乃显露受于小化大机显遂唯在法华。   疏云非人天处及者以小机流转在人天中故云非也。   既入五尘者五尘俱是烦恼及见二浊此二是总接得余三故但云五尘耳。   疏云我常思念者此述施小之意故云常思等。   于劝开诫者譬说劝门中为三譬譬上法说劝门三境还只于此劝门开出诫门三耳。   义当因果者经文但举于因故云称怨大唤疏中加于苦痛苦痛是果谓大唤必苦痛是故疏中作因果两申也。   疏云内既无机者且从退大后说。   令起贪欲者菩萨入假同他示有三毒。   必堕下二释者堕三途及溺无明地二释也。   疏云小去大远者近大在华严极大在法华。   强之言释成前句者不须此人句也。   说有理之教者谓说于诠真理之教也。   疏云开小逗机者只是开大出小以逗小机。   疏云更俟后期者且暂施小终令至于法华大故云后期。   不彰其实者此明随自意开权之实未说也。   二起无别者疏释二起俱从小善生以说也。   纳法既重者已闻法譬二周开权显实俱领在心故云重也。   即之与密者上文即遣傍人忽追将还即显追也今云密遣即当覆实用权也。   虽在小论者婆娑论中但说菩萨百劫修相不云二乘故也。   如诸童子者是释种中童子经中无此语论是佛灭后所集故得云皆是菩萨。   疏云小教明理纡隐者历位次第而入名为纡隐。   且云伏耳者以六行有漏对出世无漏故云且也然欣厌修但断思惑者如来且顺物情而已。   横十七句者彼经始从直心终至十善总有十七净土法门并无浅深故名为横次从随其直心则能发行乃至随其心净则佛土净十三法门由前起后传传相须遍前十七故名为竖也。   非关行具者便斥他人也他云二乘虽得开入初住由行未具故得记已经若干劫方得作佛今意不尔但是与物结缘非谓其行未具。   疏云时二使人等者领火宅中父知诸子先心各有所好等方便品中作是思惟时下六行半明有机。   疏云具陈等者领火宅中而告之言汝等所可玩好希有难得等方便品中思惟是事已下一行半正施方便。   疏云穷子先取等者领上火宅诸子闻父所说珍玩之物等方便品中是名转法轮便有涅槃音下一行受行悟入。   疏云始见因缘者先小后大之因缘也。   疏云日者时也者谓是他时也亦智也者他时用智也依法身下释上也。   依教所有者法说施小譬说三车即己所有也。   探向道树寂场之前者道树为小化始寂场为大化始又应知探领并异相失相见及以傍追二诱三节文意何者相失等三并领胜劣二身施化今之探领专领结缘之后未居中止之前佛则息化归本居寂光土而照子机亦亘脱大著小故云于窗牖中遥见子身等所以今日探领法身之时施化之意故玄文第十判教初大意中云初即顿与乃至拂之以权迹显之以实本如是等意皆法身地寂而常照非始道树逗大逗小佛智照机其来久矣据此而推知探领在三节之前明矣是故记云但指法譬能见之眼即法身也。   言他日者文中有于三他探中二他并是如来同体之权拟于二乘二乘尔时虽禀齐教体外之权不测同体之他故也又齐教中则以二乘所得体外之权为自望于如来法身体内之权二乘名此为他故云非化身用事为他所以三他俱属如来体内权智何者齐中则以二乘不领体内之权此于二乘而得他名探中则以如来用昔同体之权拟于二乘二乘不测则于如来而得他名。   二乘于彼至小化者禀于齐教体外之化名为小化也。   于佛二自者意云于佛二自但是对佛同体之权而得自名故云皆指也此释语隐须依今消即是如来用同体权拟二乘人于其不受故得他名。   他即二乘所用者意云二乘于如未同体之权已得少分故云所用虽得少分不测全是如来同体之权所以于佛名之为他二他不同结上二所三他也于佛用二他为一他齐教望佛得一他为一故但成二。   明处仍狭者明只是偏空以空偏故名之为狭。   琉璃杀释者如来尔时头痛即是恼也。   塞风索衣者大论云冬至前后八夜寒风破竹如来索衣。   即对位者今文非专对位道品文相具相生相接二义。   疏云亦是责数者只是䇿发令进后位耳。   是老死者是计五阴实法谁计宰主假名应云无是老死名法空无谁老死名生空。   疏云虽不丁壮者此即有漏神通亦堪小小助入无漏名为运役。   如大经至用常者彼第一经云其名曰威德无垢称王优婆塞善德优婆塞等而为上首深乐观察诸对治门所谓苦乐常无常净不净我无我实不实乃至增上非增上总有十三双对治法门诸优婆塞所修为入非常非无常不二佛性中道也。   疏云九想者九通名想者能转心转想故名为相所谓能转净颠倒想故一胀想。   ○若观人死尸膀胀如韦囊盛风异于本相是为胀想。   ○二坏想。   ○若观死尸风吹日曝转大裂坏在地是为坏想也。   ○三血涂漫想。   ○若观死尸处处脓血流溢污秽涂漫是为血涂漫想。   ○四脓烂想。   ○若观死尸虫脓流出皮肉坏烂漫施在地是为脓烂想。   ○五青瘀想。   ○若观死尸皮肉黄赤瘀黑青黮是为青瘀想。   ○六啖想。   ○若观死尸虫疽唼食鸟挑其眼狐狗咀嚼虎狼攫裂是为啖想。   ○七散想。   ○若观死尸禽兽分裂身形破散筋断骨离头手交横是为散想。   ○八骨想。   ○若观死尸皮肉已尽但见白骨筋连牙分散狼藉如贝如珂是为骨想。   ○九烧想。   ○若观死尸为火所烧曝裂烟息薪尽形灭同于灰土假令不烧亦归磨灭是为烧想。   ○此观成时名得解脱亦名假想观。   十想者能转计常乐等诸颠倒等者想故前三想为断见谛惑说中四想为断思惟惑说后三想为无学道者说是以坏法人修此十相能断三界结使证无漏圣果一无常想。   ○观一切有为法无常智慧相应名无常想。   ○二苦想。   ○观一切有为苦智慧相应名苦想。   ○三无我想。   ○观一切法无我智慧相应名无我想。   ○四食不净想。   ○观诸饮食不净智慧相应名不净想世间饮食皆从不净因缘有如肉从精血水道中生等也。   ○五世间不可乐想。   ○观一切世间不可乐智慧相应名世间不乐想众生世间国土皆有过惠无可乐。   ○六死想。   ○观死智慧相应名死想若一期果报无常为二种死所逐想出息不保入息。   ○七不净想。   ○观自他身不净智慧相应名不净想若观此身内有三十六物外死恶露常流从生至死终无一净。   ○八断想。   ○观涅槃断烦恼智慧相应名断想行者思惟若涅槃清净无烦恼者当断烦恼证涅槃。   ○九离想。   ○观涅槃生死智慧相应名离想行者思惟若涅槃清净离生死者当离生死证生死证涅槃。   ○十尽想。   ○观涅槃结使及生死尽智慧相应名尽想行者思惟若涅槃清净及生死永尽当尽生死业证涅槃。   ○八背舍等者等取八胜处十一切处已如前释。   疏云未有智断者若入无漏方得智断之名是故忍位未名智断。   从所造论等者诸论主所造自申彼经弘论之人谓为真实故引破之。   进退二释者彼止观中罗汉为死初果已上名死等苦又须陀洹已上皆名为死方便位中名死等苦以二等苦皆可发故故须二释。   疏云又不须至结者意令且发大心然后方断余结也。   或更依权行者实人依权人断结也。   不入方等之文者此明今文合二为一者令应上法譬二文所以合之以彼二文无方等般若之文复令知上譬短合长故须细开应于方等般若为领家业譬故以口索对之者只是对法华口索也。   疏云心相体信领上免难者由于鹿苑已免难故至方等被弹不谤则是体信之相。   疏云并闻大集者言并闻者彼座之中带小闻大故云并也。   疏受折净名者五百八千咸陈被呵皆辞不堪问疾即其事也。   转教般若者如大品中富楼那白佛言世尊使须菩提为诸菩萨说般若波罗蜜等是也。   疏两经义同者以齐探二领领于法譬二为两经也又若闻对者思尽在于法说出宅在于譬周亦是两经二终但共为一者谓齐探二终其义同故共为一终虽为一终义未究竟何者借使二乘经于方等般若但是冥成通别若于显露但断见思故使济探二终皆至法华为一大终也。   始四味者则是今世显露四味也褒扬菩萨贬挫二乘也。   疏云付财与记者付财詑譬与记是法。   己正佗傍者菩萨元求佛道自能进修望于二乘则成傍也。   及己难他易者谓二乘经历四味不入于实菩萨处处开权故也。   约理名别者者此名一乘彼名常住又此经名妙法彼名涅槃。   彼称捃拾者此如大获故有不同。   论意者意恐末代守理而迷事守实而迷权故彼经云汝能问于戒律之义恣汝所问(云云)今经低头举手无非佛因故此不同。   彼无广记者无如今经广明授劫国等相彼但云汝能知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则得无上菩提等。   说时长短者此八年彼从晨朝至于中夜。   谈常过未不同者今经明过去久成尘点彼经明未来常住不灭。   论譬大陈余党者法华大陈已破彼经如余党不难。   现瑞者此经雨华动地表因果六番放光则表从一出多收光则表从多归一彼经面门放光但表大般涅槃之教流至未来永永不绝执破者彼但破三修十仙外道等近执此经破三乘等于迹门令生实信于本门令生远信所破近远二执皆除。   领解者此经远领齐探大小之益彼但通途领于当世近果等。   述成者彼但述成迦叶得因得果不同故(云云)汝等善知常无常及能知如来常存不反甚为希有等今经具述二万佛所常教以大三草二木皆依地雨及大通等事(云云)。   用治者彼但能治一阐提心不死人今经则于心死败种悉皆与记。   付属者此经唯付下方踊出菩萨何故尔由法是久成之法故付久成之人彼但付于此土菩萨如云此大涅槃但付菩萨不付声闻。   余亦不易者是须用法华经意向诸部中辨其同异于理易明若只随彼当部自辨同异其义不显。   疏探领一化者此领今佛一代五味化也。   疏始终次第等者此示后人今将涅槃五味譬文来对今经五时之文文相次第分明莫过于此。   然子体父者谓昔为说小即不虚妄今为菩萨说大亦应非谬此于方等中闻说大而背昔小也。   父体子者谓子昔入小既不违我教今被弹斥体信亦应无违。   疏闻微生信者但是被斥不谤名微生信。   疏大品所明真谛者内外二真谛也界内通理接藏界外别理接圆故云已接余二。   前后二周者前周广后周略也。   意通法华者只是不二之言已当与记故云意通法华。   述佛至此二者先教次理佛出世意不过此也。   经渐已者渐教时终故名渐已睿公生起者今家许此生起次第也。   资产各异者教行法也。   二三小王者二即般若带二三即方等对三当教之理并是王也。   圆极主弱者圆未会权故名为弱。   同沾一化者法华遍开圆无强弱故云同沾。   或归者二乘及钝菩萨尔前密归显无归义。   义可比知者如法华前执小之徒偏小理教昔并随宜今皆开入同体圆常理教无二如民归从王本一綩故云比知。   言华严至玄文者玄文第十云而言华严海空者若作寂灭道场之华严此非次第今依法性论云钝根菩萨三处入法界初则般若次则法华后则涅槃因般若入法界即是华严海空。   知之与见者此中智知佛难思之意以佛眼见尊特之身此本非他故云并是所有。   疏云三藏中本心不求者在鹿苑中唯求罗汉本不求大故也。   归顿不成者即是渐顿归法华转不成。   世出世一双者彼疏云二者然渐教中人天乘为世间从除粪已下到法华出世间。   鹿苑之后说戒善耶者意云既以人天戒善为渐始今问鹿苑之后方等般若之中为亦说戒善不若说何独鹿苑之前为世间耶。   大小一双者三者然出世中雇子除粪是小乘入出无难是大乘。   自他一双者然大乘中付财即化他领业是自利初不得财后必得故故是自利。   自尔已后者只是般若已后未改小途至法华略开方改小志五显密如记但略教字耳谓密教显教也。   三种者三种法轮也彼疏云䇿此五双但为四句一顿而非渐即华严经二渐而非顿谓人天二乘教三亦顿然斩谓方等般若等也教诸菩萨名亦顿于二乘人是入法华方便名然渐四非顿非渐谓法华泯上三门归于一相。   疏云小机似像者由子具于大小二机故更约小乘似大以释。   位浅者未入真位五浊全在故云迷深。   小尚非似位者既云年朽即是已入真位今何故却云似耶。   言三苦者且约十二因缘分三苦者初无明至六入五支是行苦四相迁流义故华严云从痴至六处是行苦次触受二支是苦苦谓五根体是行苦更加触中苦触受中苦受为苦苦故华严云触受苦苦后爱取有生老死五支是坏苦有变坏义故华严云所余是坏苦又宝性论云欲界为苦苦色界为坏苦谓乐生乐住乐坏名坏苦无色界为行苦唯舍受相应故名行苦谓苦受生是苦苦乐受生是坏苦舍受生是行苦又欲界有三种生苦色界有二种生苦除苦受无色界有一种生苦除苦乐二受老死二苦通三受遍三界欲界有发白面皱之老六天及色界此老有改异彩𦘕始则分明久则歇薄无色界果报尽时心有改异昔时定心坚固将终定心劣弱恒欲退堕故三界皆有终寿。   经云受诸热恼者烦煎色心为热迫扰色心为恼杂集论云热恼各三谓贪嗔痴。   无机兼之者由无大机故不拟宜。   兼得余二者叹三车得小拟取价兼得知先心。   经云不为分别宝藏者行藏约修得若理藏约性德小志强大志弱故未为说二藏令其得入而自等者兼得余二者由无布取兼得不舍下劣由受命故渐已通泰。   疏云毁皆小心者如大集经云佛告陀罗尼自在王菩萨言善男子若恒河等世界众生悉住声闻辟支佛乘欲比菩萨初发心业百分千分不可为喻何以故二乘之人自为解脱观烦恼故二乘之业有边际故即是其事。   疏云不颂不求者上法说又二先明昔禀三故不求二明今会一故自得不求中有标有释标有三一居僧首故二俗年迈故三证得故释亦有三今皆不颂。   经云我等今日闻佛音教者法譬二周法也昔日虽闻不能令我究竟断于别惑以今异昔故欢喜也。   非寂光自然者意有余实报皆是修成是故不同寂光自然本有。   即不行也者且止有余之土未进同居故也不可自行至将至者佛久已证常住法身权同二乘不可于佛自唱言死时将至也。   疏云根尘至邑者邑谓同里此则往还之所故以涉入譬之国有对境界畔故以十八界隔譬之。   经佣转者谓小机将生欲以有漏易于无漏故云佣债从一至一故云展转。   入法界品傍论授记者如善财求善知识每至发一城知识语善财言我已先发阿耨菩提心及唯我知此一法门耳汝能如是即时获得是法等则是傍论授记之相。   经强驱使作者谓强令我行菩萨行入生死中不能为此是故驱走。   经嘿而识之者知而不言谓之嘿识。   重牒二门者谓颂上第二劝诫合明放舍文也。   经必当见杀者若相执则大小慧命俱死也。   经何用衣食者何用大乘正助法也。   疏云无非摩诃衍者如大品中始自色心终于种智一一无非摩诃衍以严法身。   疏语者者语只是言教今依教观念处。   疏云上委业有命有受者上长行从世尊尔时长者有疾下第二委以家事为二一命知家事二受命领知初为四一明时节二正命知家事三诫令体我心四敕无令漏失今皆不颂。   经凡我所有者凡诸也如上金银珍宝臣佐吏民僮等悉付与子八句者上文父子相失有八句父子相见有八句只此二句接十六句也。   经以诸因缘者三教因缘故云种种。   内即惑体者惑在于内故内即体也。   经则为已得报佛之恩者只得罗汉则为已报佛恩故不更余法也初不劝进者法华已前皆名初也。   经柔伏其心者于方等般若弹斥淘汰柔岂过于此疏云昔持至共显者七净昔显也。   经云牛头者百缘经云一两直十万钱。   疏云无人受此果报者小乘教中不说更有生处故也。   疏云智愿不失者愿前弘誓也智则前如来行也。   疏云遮丑陋恩者遮偏空之丑也。   尚未敷荣者二乘之人至法华会中道双显如林蓊郁四方敷荣。   物不答施于天地者谓物虽由天地而生而不云报于天地之泽子又如之。   只缘令我报亡者意云只缘如来令声闻等得于亡报之理理谓一大涅槃得此法亡其恩难报虽曰难报报不可亡矣。   经取相凡夫者三乘之人于法华前皆名取相。   法华天台文句辅正记卷第六 卍续藏第 28 册 No. 0593 法华经文句辅正记   法华天台文句辅正记卷第七(辅妙乐记)   吴兴永定寺 释沙门 道暹 述   释药草喻品   将释此品应知从所破以题目何者以从难故开难即是是故从难也。   一颠倒功德者论云颠倒求功德增上慢以世间诸烦恼炽然求人天妙境果释云昔谓五戒十善以为真因谓人天果报以为究竟名为颠倒专以小善而自庄严名颠倒功德由烦恼炽然故求人天果名为上慢意令人天成二乘故说火宅治也二论云应知声闻人一向增上慢谓我乘与如来乘无差别如是颠倒取对治释云以二乘在昔自谓所得为究竟同如来故若同如来何以无多有田宅臣佐史民仓库盈溢等故作穷子譬三论云大乘人一向增上慢无别声闻辟支佛乘颠倒取对治释云论意若从能雨则无差别今从所雨差别则有二乘等何故唯信于大不信有二乘等故说一雨差别譬四论云如记此从今开权边立以对治名故云化城也五论云散乱心实无有定过去有大乘善根力而不觉知彼不求大乘于狭劣心中生虚妄解以为第一乘治如记六论云有功德人说大乘法取非大乘说王解髻中明珠与之譬应知意云昔已结大中妄流转取人天果及以小乘故云取非大乘也七论云无功德人于第一乘不集诸善根说第一乘释云此是未有大功德人何者由父在世不能难遭想故云无功德也所以唱灭方生恋慕始种善根后方得度故设父去留药等譬也。   理似不成者意云今此三品皆云譬喻但作对治从昔立名于经文不合应知论从一边以说故云似也又论中七譬唯有化城髻珠从今立名余五并从昔立名故云不指大车边等是以论中立名有于傍正从权是傍从实是正。   余即可知者以下三从对治为名亦无释矣。   他云唯出生者慈恩云经云是名药草等据此则知皆从一地一雨出生矣今则难之若据是名之言者譬喻信解皆云是名半车等岂独三草二木耶今述其同不可云出也。   药草则二乘不无者在昔在今俱皆有故在昔但是于权药草在今则成显实药草之王故疏云通皆用等。   一不知同者他云不知理同即是不知一地一雨所润也。   二不知异者他云不知教异即是不知草木各有差别而迦叶能知理同教异乃名奇特甚为希有能知如来随宜说法能信能受故举云雨草木述成迦叶领解也。   是瑞非瑞者在昔但成凡草在今并成药王。   生无生慧者此亦一往且置别教从于两教二乘难开者说。   领述边说者从迦叶领如来述俱名药草。   草木兼昔者在昔唯权在今专实故云通皆有用。   疏有漏诸善者小草能治四趣之恶故也。   言通意别者药草之名通于三草二木故云言通题云唯在四大弟子名为药草故云意别。   言别意通者别指无漏为最等名为药草故意通者通七方便俱名药故此二对用消今品并得但是互说耳 疏云蔚于句反亦增盛貌也。   以昔助今者昔结大乘冥薰不失得我今显。   观心至利益者玄文云观于我我所如云如幻即是地上清凉益信敬惭愧诸善心生于空假中意而有勇即是因益念念与即空相应是中上草小树等益念念与即假相应是大树益念念与即中相应是最实事益也。   四药治见者只是四教各治见惑耳。   亦斥古人至遍者若从迦叶领解为言古人亦不知十三偈具领齐探始末况复今从佛述成边通述七方便俱皆入实若依古判则成不遍。   权中小分者七方便俱属于权但述二乘故成小分二他者既云教作即是探中二他也。   天性犹通者通于正因也故云天性结缘别也。   破无小者只是卷初引论云上慢之人谓无二乘文是今文具明权实不可偏存。   前释尚总者前双述下文中但云权实故名为总今对四教是故名别。   则知一摄一切者谓迦叶等当分既入初住则迦叶一身摄进退等法尽故云也。   令知如向所列者应云如上文列横竖等是。   及具有边者只是界界互具耳。   或同或别者谓五乘七善之人或与迦叶同自领或有不及迦叶及以过者自能遍领名为别也。   同以一地至冠之者将一地一雨而观于进退等明无差也。   地譬赖耶者涉法师云大地能生喻阿赖耶识能生五乘善根种子今家通以五阴喻常住理彼论八识从迷而立若偏取第八识则不当也。   对于一实者在昔则名为差相对意也在今唯是无差绝待意也生公曰云为法身法身周密弥满也注经以云譬应身应身则殊形并现顺机不偏此则弥布遍覆之义。   何通俗哉者叹注家得旨也亦如净名虽为白衣居士道理胜于出家之人。   疏云如龙等者华严经云种种云电及雷雨龙王自在悉能作而身不动无分别无分别即心不动。   初是因缘释者文中无四悉语虽无其语既云权实则是感应道交故云因缘也凡诸文中若无四悉之言但点感应之名则四悉义足。   横竖例知者应于亦横亦竖及进退句上为三谛义谓即空故亦横亦竖及以进退差即无差即假故横竖等宛然无差即差故即中故非亦横非亦竖等皆非差非不差也。   能知如来功德者能知如来随宜说法等即是功德也疏法王亦尔下合夫人王文也众恶已尽合外无所畏也发言诚谛合内不二言也。   经如来是诸法之王者说权实法自在无碍同夫统御王之义也一法体虚通名自在二化用无边名自在也。   疏由二教显二智者谓由如来二教显佛二智亦是众生二智又由如来证得二智能为众生说二教也。   欲知智在说者说教既遍彼智必无偏矣。   横竖无遗者若于如来非但横竖无遗亦非横非竖也。   始终一者施人天教为始悉令同至智地为终也。   共显不二者权即实故实即权故故不二也。   此从境说者从境发智说。   大事大乘者事属因果所显乘属所乘实相实相即地也。   疏此举智释教者由前教故有智亦由智故了教故得互相显也。   而同照之者应知照有通别通则通照七方便人别但照二乘及以菩萨同入一实虽分二别佛意恒通。   能有所趣者权皆趣于实故。   关中唯远者善不受报阙于当分增长各有归趣也。   疏念处道品等者等取十二因缘以开念处出十二因缘为支佛观境故。   福德庄严者未破无明所有智慧俱属福德由开境得庄严名自法华前终无此事。   一者善体者一毫之善无非法界与无上菩提等故云善体。   二从本期者发大心时期极果故。   还通二途者还通顺机从体二也。   体性俱存者开化城入宝所已化城体性即宝所体性故云终途始詑于初步即至化城是宝所之三百故云俱存。   取意实释者只是于权文中取意从于实智以释也。   疏四到三道 人天所执六蔽六度菩萨所执四住二乘所执五住是通别所执故云各对诸乘又四到是声闻所执三道对缘觉观因缘因缘束成苦业烦恼六蔽对六度菩萨四住通菩萨五住别圆此约于理起计名细于事生十恶名粗故云所执不等于二释中初释为正后释亦通。   疏此智照此药者须约四教四教四门互为彼此若当分自照他境不照他境名不照彼等。   应非但照一切而已者只于一时遍照一切亦未名为究竟须于一药即见一切药方名一切谓睹一见心即识一切见心悉皆具足方名一切也。   真法本无下合上权实差无差等真法本无差由心有数无差即差。   全心是法下即非差非无差句也。   复宗者问何故不叹迦叶探领耶答若叹齐教即是叹探领以法同故故不别叹耳。   如后所开者应云如今所开以望于前云如后耳。   疏云若究竟其根荣者地生其根雨资其荣。   义兼众生心地者谓非但佛心地为能生众生心地亦是能生故云也。   习因报果者今家以山川等譬五阴报果古人以山川等譬习因故云不同。   二种世间假实者五阴是实众生是假又阴是假一一阴皆由四大和合而成成已方名实法亦如山川溪谷为三千大千世界所成故得互论假实也。   ○㶚水名在京兆。   ○浐水名在京兆。   ○滴水名在京兆。   ○澧音丰在西京感阳县今文正是丰字若卢启反水名在武陵。   ○涝力刀反水名在京兆。   ○潏水名在京兆。   习因开为缘了者以五乘俱譬习因也则以人天为缘因二乘等为了因全阴是五乘习因增长如草木坚性与地坚性更无有异故云不离。   阴习者合前阴入习因法性三法也。   疏云如善法者有通有别通则七方便皆名善法别则别在三乘。   从发大心者三藏菩萨四弘六度为先名发大心得名上草未断惑故不能治惑未名为药。   若从修习者辩七善与七方便小异从修习及以当体名七善从进趣功能名七方便。   质大者譬一实之应质微喻赴偏小之机实应无外云密偏小近应人法不融故言疏。   凡云三密等者便破他人约自受用报论三密化他圆境云先明形益遍示法身如大云起谓佛身密生法师云法身弥伦慈荫若云下经亦云微妙净法身具相三十二以大音声举佛口密以合云声云声则雷也破如记(云云)。   以心所当之者用通大地中定慧二心所当之也然阙天乘即以欲界求定慧对之。   略述诸论者且如成论空宗经部所明习因习果若在前世通名报因能牵来果以报因之名名为报因所牵之报名为果报谓后受五道身方名报果此乃三义在前世一义在今若毗昙数论有宗所明习多欲为习因堪感于报因为报因后受鸽雀身是报果于果报身中多欲是习果习果酬过去习因报果酬过去报因今家前后多用成论此中文意同于毗昙。   华果敷实者此依毗昙法华经前既未敷实名习因报因后乃闻经即名习果报果如证初住为报果中道遮照为习果又因习得果名为习果酬往报因名为报果又从二住去位位皆具因果(云云)。   疏虽一地者牒前差别也虽皆一地所生而生不自知皆依于地故云虽也又应云虽一雨所润以冠二句又虽言通昔故云虽也。   名有通别者别则初住已上至等觉皆名道中住前为道前又等觉为道中妙觉证后为道后等觉已前至薄地为道前也。   然皆能生者若初住已上能自生复能令他生也。   非谓五乘至如者只是理同未是证得故云也。   终无定五者终无定住五乘不进至极也。   须名四味者对于华严通名四味据熟二乘但用三味耳。   应以差别对润同者谓能润云雨喻无差别所润所生即差别也。   疏合云有声者即是上文雷声远震也。   疏三十子别禀声益者通彼人天今从别说故云也疏云合上世界者亦只是山川等和合成于世界耳。   经而唱是言者以号令天下知是佛出世异九十六师也谓佛初生已发斯唱故大经云佛于林微尼园生生已东行七步唱如是言我于人天最尊最上如是身者即是法身非是肉血所成随顺世间法故示为婴儿南行七步示现欲为无量众生作上福由如世尚亩能生百谷西行七步示现生尽永断老死是最后身如日西没北行七步示现已度诸有生死如夜无明东行七步示为众生而作导首如东为诸方首喻佛为天人尊也四维七步示现断灭种种烦恼四魔种性成于如来应正遍知上行七步示现不为不净物之染污犹如虚空下行七步示现法雨灭地狱火令诸彼众生受安隐乐。   本业至四谛者与此经对四弘同也谓未度苦海者愿令度之众生为集业烦恼缚今愿令解之未安道谛者令安道谛未住灭者令住灭谛灭前二则是大悲愿后两即是大慈愿大悲谓拔苦果及断苦因大慈谓与乐因及与乐果。   经今世后世者今世谓漏尽明后世谓天眼明兼得过去宿命明通达不谬故云如实知之。   经我是一切智者谓一空一切空谓一切智知一假一切假谓道种智知一中一切中谓一切种智知故云一切知也。   疏云三业共智慧行者大集经云身口意业从智慧生一切所作无不随智所得身形殊胜微妙离诸身过拥护正法有大神力无所畏力以是力故于诸佛土普示其身放大光明照无量界众生遇者离烦恼热受大快乐是名身业随智慧行今经云开道者。   ○远离六十四种恶口之业谓粗语妄语等经中具列。   ○凡有所说说实说真说利众生说随众生心实不说众乐闻说令众生永离烦恼是名口业随智慧行今经云说道者。   ○能知一切众生心又知一切众魔及声闻缘觉心缘处了一切法通达无碍是名意业随智慧行今经云知道者。   经云知道者者道通邪正善恶在心曰知也开邪正路门开示通塞为说也。   经尔时无数者四味众生皆来入实也。   疏云如上说者文中虽总举十法界正是合上七方便人各有五阴是故记云四趣无增长义。   通三四味者若取华严则为四味置于华严但成三味。   如说般若者大品云如来放光照诸地狱入大地狱时以三事教化一者神通二知他心三者说法以神通力令火灭汤冷知他心以慈悲喜舍随意说法是诸众生于菩萨所生清净心从地狱出而得解脱渐以三乘之法得尽苦际。   说方等经者方等陀罗尼经第一卷云尔时婆薮从地狱出将九十二亿诸罪人辈来诣娑婆世界十方亦然尔时文殊语舍利弗此诸罪人佛未出时造不善行经历地狱因于华聚放大光明承光从于阿鼻狱出听方等经而得解脱。   且指地前者将地前唯住前也别地前亦名生身菩萨定无一生得入净满世界以其地前动经恒沙劫修行方得入地故尔。   且指三藏菩萨者亦应云通菩萨乘出不知衍门无生之法及不能留惑润生出假之苦别菩萨乘出不能广学恒沙法门及不知中道之苦。   约义仍有者诸经论中八重之外犹有如此开合之义。   疏佛名非断非不断乘者已断尽竟得双非名。   疏非凡非圣者菩萨佛不同凡夫及小乘贤圣也。   但是凡圣俱合者合人天入二乘为一缘觉为一菩萨佛为一故云三也。   但以名狭者若但以三乘其名则狭摄五乘不遍复不可以二乘摄于人天乘故云不得。   正出注雨相者今正合上第二注雨譬上六章门是法雨之相状也今文仍阙提譬帖合上第三山川溪谷譬今应合入卉木譬中以卉木等必须有所依故也。   即行相者谓一实行对七方便行也又以一实教对七方便教也(云云)。   对理德之相者三道即是理性三德之相故。   性本无名者不一曰诸即是性中具于缘了之名修中具于三德之名。   思之照之者请读者思之行者照之方晓修性体一始终无二。   疏缘生中道之行者只是缘于性德之境而修三因之行亦是性德为修得缘故云佛种从缘记即其义也。   行即因也者应云缘了二行对中道境为三因也。   开合多少者开九为多合三为少三唯是一一亦无一复云非多非少也。   寄修以释者性不自离故寄修释若不寄修无由识性故寄修得释于性德。   理则性德缘了者性即无住本也缘了即立一切法也。   事则修得三因者性德实相是无住本也缘了修得三因即立一切法也。   迷则三道者流转即生一切法也。   悟则果中胜用者由果满故起一切用即立一切法也是则第一第三二句并由迷中道故即法性之无明成染缘生一切法也第二第四二句并从即无明之实相净缘生一切法也如是四重下结束前四句也以染净二缘俱由在迷实相而立释签第七所释虽广大体亦不逾此。   故无明至无住者谓无明不住无明即真如是为果中胜用生一切法也实相不住实相即无明是即成流转生一切法也又无明即实相净缘生一切法谓修得三因是又实相即无明染缘生一切法即性德缘了是合前四重其义雅当也。   随缘不变者真如随无明缘上至等觉俱名随染缘生一切法又四圣名随净缘起生一切法六法界名随染缘起生一切法也又实相随净缘起于种种胜用名生一切法也对今四重者随缘即是立一切法不变即无住本也此则傍消诸经论中义矣一一合今差则无差无差即差也。   起住二门者此用华严经意成今净缘生一切法差无差也从三昧起即立一切法住正受即无住本唯在于净不通于染也。   染净二类者此用十门中染净不二及因果不二门意释此文也。   疏例一相可解者亦应云诠行之教诠理之教解脱下释出例前相也。   尚须识权者令禀权教人须当教权也。   对此终穷者意令须知一切权法悉以开入一实故也。   双结所归者只是双结二边归于一相一味故云所归也。   前六科等者明前六章并是如来果位法门故也。   今咸辩者如来能知七方便人种相体性当分增长及咸归趣实也。   又前乃唯约于能者前唯在如来果法故云唯约能也今明如来能知故云咸辩所知之人法也。   疏功德即增长者一从被机即当分增长二从化意终令至于究竟智地也。   疏法谓闻一音之法者一从被机自法华前而七方便自谓为极二从化意始终唯是一法终归究竟也。   生时此种者即指发心修行之始为生时也。   且从当体者言且者以一中皆三因今从歒对当体相对故云且也。   事理等者一诸佛在事众生在理又初住三因虽名一分理显即众生在事也又三能在佛名果名悟名脱在众生理性名迷名缚名因也。   缚脱等者等取释方便品十门中余六门也。   波是水种者水水重然不得意波字加为喻可喻理性中无明及以法性如对论种也波水为喻喻于种类中三因之性故不同也。   合彼性三者合于性三为今类中法身也。   此三从别者修二性一故云此三一又具三故云各异也。   相对离合者若性中离三法身亦只指苦道是法身德若合性三为一法身以对于修亦只指此苦身为法身德若类中离三即指此苦心夫有身者本性清净为法身德不论于苦即是理心净与果净体同即是类义故与翻对有异又离谓修性各三合谓修二性一又只语通夫有心者之言即是法身类种此释甚妙。   即是理净与事净为类者理谓众生理事谓果佛即是众生理性三身与果地三身为俦类也。   诸界广说者须约十法界对于四教以明种类具具等。   别教唯有种类者别人以地前从空入假显于法身为登地已上二身种类也。   唯不从覆者别人却覆苦道法身方显圆人覆即是故云不从也。   达分者先用智权达三界生死烦恼方得三脱。   隐显并别者别人法身显在初地已上地前隐又初心法身隐缘了显并别如别序中已引。   取极下界者专约底下三道以论种等。   不必一念者此专约十界受果报已定者而明相性体三不同以显差即无差等不得一念心中互具十界而辩则指九法界为差佛法界为无差也。   或对三谛者二谛是差中道无差又次第三谛名差圆融三谛为无差。   三慧者作意守境为念闻慧厝心思惟即思慧深入是修慧也。   向之四说者种相体性四也。   境多少者界外二教为多界内二教为少外增内减也又十法界传论多少增减人天对四趣为增等观体巧拙准此。   举事显慧者事谓三慧境法谓为作四谛之念为作缘度等念故举所取境显慧有能取境用。   所取能取者能取是慧所取是境合二为因闻法为缘故云也。   且先标者谓三慧取境是先标文。   更须闻法者谓虽有能念所念而成于慧要须闻法为缘薰修令慧成就至极故云须缘也。   虽三而二者谓前所取境及念体不出于心为因必假第三闻法为缘故但成二。   重释因缘者此唯缘境智自论因缘不对闻法也。   防自他计者第一境属他第二慧体属自恐于此二起其四计故用第三闻法为缘前二为因则是因缘和合感应道交而生于慧防于计自他故云因缘和合也。   及立更互者亦恐于前境智互计因缘如云境为因智为缘智为因境为缘防此计故故用第三闻法为缘境智为因二义则定不可互立。   合大开小者合佛及三菩萨为一开二乘出缘觉为二。   三乘通四界者开菩萨出佛乘也。   离七准释者开五乘为七方便生公云众生所念不同或施或戒故云念何事也思修亦尔。   生公至诸度者为以三乘因念檀耶思修亦尔生公云以期三乘果念檀耶以期人天报念檀耶思修亦尔。   然六度至三乘者意云若约六度上以明三乘三慧则成六度通漫不能分得三乘之别若将三乘三慧则能摄得六度。   准此可知者既一解脱而立多名虽名无量无量唯一故云准此。   离着入寂者明二乘当分自具二脱离着即有余入寂即入无余也。   疏既结前诸句者结前解脱相离相等句也常寂灭相下结前亦尔。   佛世尚然者涅槃扶律明常名为郑重等。   光宅至辨异者未能异于二乘及以前师矣。   前叹释迦者指如来复有无量功德文也。   疏亦是引发下根者谓称叹迦叶横竖同照而能遍领智与如来更无有别令于下根䇿发慕仰同其悟解也。   而亦经涉五时者述于迦叶领解之相经涉五时竖领。   义含一切者横领也即是迦叶横竖进退等悉领也。   疏佛恩普被者佛恩普被犹如大云靡所不覆犹如大雨靡所不润也。   疏靡不生成者生即当分增长成即至后增长也。   疏云知遮丑者耻小慕大谓六度菩萨及通菩萨慈悲益物遮于沉空滞寂乃以尘沙之丑。   疏述其庄严之恩者别菩萨果体未显先修二因至初地时定慧方一分满以严法身今蒙开显悉入圆常是故述领庄严之恩。   迦叶童子者年十二时自叙文也。   尚非自报等者新经既云法身及自受用报并不说法乃将遮那为他受用报则成法身说法何故乃云法身不说耶又新云遮那者只是他用报异名耳如云释迦牟尼。   安弃丈六者既云三身相即何名毗卢遮那即是其外不即丈六为报身而偏云即遮那是报身矣故云偏尊相海。   如空为华者空喻法身华喻报应也。   经云电光晃耀者云将降雨晃耀电光也。   疏云九十五种邪光者今经应蔽三教邪光也。   经叆叇垂布者叆味也叇重黑色也大慈深厚所现之力犹如叆叇俯就于物为垂随形而见为布。   疏云有心往取实不可得者举应持菩萨竹杖量佛以释。   经其雨普等者表法无偏也遍益为普无私称等四方俱下者表法遍故从四等心益四类生也流注无量者表法无竭也谓智慧无碍辩才无滞也率土充洽者表机遍益也如龙降雨普润大千佛降甘露雨无机不益也。   疏此则成上者取能雨遍则成于上也。   疏又成下山川者取所被益边则成山川譬也。   酒防意地者只是十善五戒俱须断酒以防意地既防意地则意三不起身又开三口更开四则成十善五戒通名十善是故人乘亦具十善也。   疏譬如文者只是下一譬如文耳。   疏次便举譬帖者只是下两句与譬帖合文是。   出世即无上士者世界是士人所居故也。   来善者乘中道而入三有故名来善息化入秘密藏故云去善。   七善无不皆归一乘者谓七方便无不归也。   经解脱涅槃者此举涅槃通号今经即三德秘藏大涅槃为解脱也。   经如为一人者为实施权亦不偏为一人开权亦不偏为一人。   疏无机为彼者皆须约昔以明无机今方始有。   经贵贱等者谓三乘为贵人天为贱菩萨为上二乘为下菩萨为持戒声闻已下为破戒二乘依教不犯为威仪具足菩萨或道或俗形服不定为不具足发菩萨心为正见发二乘心为邪见终不及约七方便人传传判也。   三皆未称者古三师皆未称经文耳。   无禀承者但禀承不正是故非之。   人见大草等者通斥疏中三师解也此斥意者三师既以俱约一教地位而释验三菩萨通皆求世尊处且成通后余二通前通后例然。   精进为最者通前导后故。   通进遍入五中者通教非但进遍入五一一皆遍互相入故异三祇也。   不可二木唯在三祇者他人不立于四教以辩菩萨岂可二木唯属三藏菩萨耶。   岂得名为如是菩萨者若非别念不退位岂得如是菩萨之名夫转法轮皆在八相佛故。   疏高广为胜者别人自行竖入为高化他用十六门横被为广。   疏三菩萨各作三树者初祇为小树二祇为中树三祇为大树通别依七八九三十心次第配三树也。   或不经生而成正觉者只是成通教正觉也。   论主意未必然者论主未必判大乘用小乘边际定持至等觉但恐长行注解人不当耳以唯识论但有十师长行注解故云但恐论释义不正也。   已有彰灼明文者自法华前皆云菩萨发菩萨心故。   一切皆尔者二乘两释者执重从难菩萨易入故但一解故云皆尔。   今昔之意者昔但当位增长今则至后增长也。   说虽地雨居后者至今法华方云三草二木皆依一地一雨所生也。   长必始在者施人天教皆由地雨而立也。   亦应委说至之意者为实施权即当位增长开权显实化意增长。   二种云雨者谓随分一音及果地一音随分在因故云诸教因果也。   即酬答也者应契于机故云酬答也。   五百罗汉者共结集婆娑论也。   七菩萨者华严经中文殊普贤善才法慧等四为七。   经润于人华者用一乘教如来种智心开于五乘七善之因华令至一切智地之果故云成实也。   无复二三者谓二乘三乘。   释授记品   业似先迷者彼意云二乘昔日行业似迷于实也。   心府后顺者至今法华方顺入实。   既拂殊音者佛昔权音今与一实也。   今云事似先迷者破云业即是心如何业即云迷心即云顺又须责于心府后顺之言为大通结缘之后顺为退大之后顺耶为至法华方名顺耶法华即是不应云顺。   心机本顺者今意云由大通结缘之后大机本顺也。   须除通释者先迷后顺之言人天菩萨昔日通有今明别记二乘劫国故须除此。   疏今经云何者问今经何故授记耶。   疏云答若见有记记人者谓计有我是能授人等。   一破方便教者如别序中放光记入地狱中乃至二乘菩萨等如此近记今与八相远记故破此近也。   二破始记者今经中通途记者未有劫国浅位之人多生染着故与二乘劫国破其染心也。   三为显衍门者今经是衍门之极所入实者分到寂光虽有劫国但为诱物故云无记相。   四为未合记者但堪通途未宜劫国闻于行因等事长远其心则息。   五为宜闻破著者以二乘昔日乐着授记来至今经与其记已着心即破获开佛知见等益。   略同二谛者三悉属俗第一义属真也。   疏云若通途记者法师品初云药王汝见是大众中无量诸天龙夜叉乾闼婆等八部四众三乘如是等类感于佛前闻一偈一句乃至一念随喜者我皆与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云云)。   疏如常不轻者下经云我深敬汝等不敢轻慢所以者何汝等皆行菩萨道当得作佛(云云)。   疏若缘因记者如华香璎珞等十种供养并是行收故属缘因。   或迟如声闻者望前不与今方与记而复三周不同又复劫国长远故云迟此释为正也。   疏云未来者经云尔时所化恒河沙等众生者汝等诸比丘及我灭度后未来世中声闻弟子是等即现在及未来弟子也。   疏未得善权者未得入假智故。   化道同者取意以说既与十方化道同是前权后实此据授补处记十方亦非不觉也。   初三二句者是后四句中初句及第三句耳。   疏未能演说贤圣行者应在外凡位也。   疏柔顺菩萨者位在内凡也。   有人救云决定亦记者圆镜云今经为对二乘人不自信作佛及小菩萨为声闻人不得成佛亦欲破彼不了义经云有定性趣寂及无性人不得作佛故与授记。   论云不记定性者由是不了义说若依今经须与记也。   此亦不然者今破也若依今须在有余土始与记于今不可尽得也。   他计者此是近代不了论意云未者不也之计人耳然引之不足者为引未极令极也。   非修行具者若依论意但是授八相记非谓修行满足授妙觉记也。   疏无生现前者皆约破无明位也。   疏见佛性者入初住时三性一分开显也。   疏见佛法者开一切权法即实法故云见佛法也。   疏记是记事者即是授国净庄严等事也。   疏决是决定者定经若干劫当得八相于其国作佛决不虚也。   疏授记亦且用譬喻者若无上三段此亦应约譬以明授记今文无譬谕也。   经尔时世尊说是偈已者只是说药草喻偈已耳。   经广宣诸佛无量大法者此中以供佛及说法为行因须菩提即以供佛为行因迦旃延亦以供佛及供养舍利为行因目连亦尔经悚栗者悚谓愧悚栗谓惊栗前蒙总记千二百人皆当作佛愧佛此言而我滥与迦叶同解已蒙佛记莂我未论惭而且惊故云悚栗又喜其决至其惧于未堪喜惧交集所以悚栗。   经除热得清凉者非除烦恼为清凉但是得记为除热也。   经常处虚空者刘虬云诸佛应世所唯顺机在天而天乘空而空处地而地唯感所适岂有定处应知亦可表佛化意长在第一义空也。   经渐具大道者即以八相为大道余文皆尔。   经云阎浮那提金光者阎浮树名那提河名此树生于河测而其有金光彻水上绝胜余金为万国之所重故以为名也。   释化城喻品   应先知述化城之意今日说于昔日小乘涅槃是化说化即开。   疏神力所为者此化城也此喻亦从佛施设取机得名二乘但是禀教证入不从二乘得名故云神力所为也。   以大涅槃非化作者与小涅槃辩异以大涅槃体遍法界故小乘涅槃是化作故。   理性即故者谓生死即涅槃烦恼即菩提无见思可防也。   具众德故者性中缘了具故。   疏云权假施设者权假故如化施设故如城。   非宽者思惑也。   敌急者见惑也亲障初果故云见急也。   思不障果者借使得断下八地思惑亦不得果要先断见方能得果故云思不障果。   是教道故者此明五时次第化导引入非谓别教教道也。   若通方义立者未分四悉故名通方也。   得入苏息者证真理为生善以第一义位在极果故疏生安隐想者取小证故。   疏生灭度想者谓究竟故。   不证有余等者誓扶习气而生三界八相度人不于生身灭惑取证故云一脚不入若断正使舍报出界义同故云一脚入。   久发心至如妻者妻者齐也明所化机与菩萨昔日齐发心故云久也。   通教以二乘为恶道者以通菩萨至七地时畏堕二乘地犹如畏三恶道。   疏用城防险者别人所断三惑见思最险也。   圆教非极是化者初句非极同别是化意别此对小立名也。   亦可是极是化者谓人天小善尚是宝所之路况二乘三百由旬而非是耶既得是极即是真化故也。   又亦可是极非化者谓发足已步于修途一善成归于真实即是从初发心常观涅槃行道涅槃二惑体同当体即是岂可更立化城之称耶。   疏观心不起者一心三观皆如幻化故大品云幻空幻假幻中今唯在圆也。   题通意别者譬喻题通大小意在大车信解之名通于大小别在天性付财也。   药草化城者题别者别在二乘中草及以二乘涅槃意别者别在地雨及以宝所故云化城。   但叙城后即向宝所者若入城已后则令经于二味导师云汝等去来之言当于二味时也。   经如来无碍智者地持论云佛有三智一第一义清净智谓断惑空智也二一切智知有法也三无碍智于上中下法欲则知无有障碍今以二智释经知无量劫即一切智犹若今日即无碍智究而论之唯用一心三智以释经也。   不可苦引此土小教者彼时具有大小教是不可纯用小乘法相以消此文。   疏云弥勒即出家日得道者弥勒成佛经云坐龙华菩提树下即以出家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经敷师子座者表众行休息当成果也雨华表万因归实现修因也生座明人能修因至果也击鼓表功成果遂无向自说也。   经于无量亿岁者若据佛法不现前但经十劫今云无量者序从因以至果经尔许时耳。   经善哉吉无上者赞佛能善来三界教化众生等。   经世雄无等伦下三句叹佛后请佛度脱。   经为分别显示者谓云何能得无等伦能得百福自庄严及无上智诸佛为分别显示。   经若我等得佛等者若我等得佛则能展转教化令他得佛故云亦然。   经头面礼佛足者阿含经云礼佛一拜有五功德一所生端正二财富具足三得梵音声四人中天上常得尊贵五得生净土。   经其所散华如须弥山者问座高一由旬树高十由旬华如须弥山华高座下宁不碍耶答佛自在力能令小容大大小不相碍净名尚云须弥纳芥子况佛神力而不能令座高华下耶然经但云其所散华如须弥山不云高如须弥须弥四宝所成故华如四宝色耳此亦是一见终不如不思议之力也佛本行集经云初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此诸世界悉皆大明幽暗之中日月光明所不至处而皆大明其中众生各得相见乃至诸天音乐雨种种华香满一由旬华香积至胜彼雨华例亦应然圆镜作此消也。   经舍深禅定者以诸梵法尔常在定起于欲界身来供养佛故云也。   疏初十六子请转满教者经云世尊悉知已当转无上轮是东东南二方请转半教者请辞云度脱众生开涅槃道乃至度苦恼众生是东南方请云度苦恼众生令得大欢喜是七方请转对半明满者请云唯愿天人尊转无上等轮等然方等部中虽具大小题名皆从部主以题也。   上方请带半明满者请云世尊转法轮二行偈先小次一行大。   疏云后十六子请废半明满者从经云俱白佛言世尊是诸无量千万亿大德声闻皆已成就已下是。   疏云今古节目者谓今佛与古佛皆先渐后顿悉同也。   经云色力及智慧斯等皆减少者五浊增即众生依正二报渐少如罗云尊者语婆罗门云今时乳味不及佛在时水。   经云失乐及乐想者既无善因必受恶果若生鬼畜中谓失乐犹有乐想生地狱中乐想俱失。   经云住于邪见法者明失善因也大经云五事没三恶道中一常说无善恶果报二杀发菩提心众生三喜说法师过失四法说非法非法说法五为求过而听受。   经云无量劫习法者摩诃衍门始自色身终乎种智从因至果报也。   疏云应说三乘如序品者应如别序中云为求声闻人说应四谛法等。   示其相状者三苦八苦是苦相状八十八使九十八使是集相状三十七品是道相状解脱涅槃是灭相状又华严十地品云菩萨摩诃萨无尽慧藏此菩萨如实知色苦如实知色集如实知色灭如实知色道受想行识亦然引大经释成于小也。   疏云教即劝转者示等非不因教但从强而对之。   疏云大论至此说者大论为对小乘亦明三转法轮故也。   疏云问初为五人者谓转四谛陈如先得初果阿湿卑摩诃男二人又闻法方乃得之婆提婆数二人第三方得此谓三根也。   色无色般者生彼界已法尔有三根但非闻法而成三根如迸火星为喻也。   疏云眼智明觉者眼总知三世智知过去明照未来觉能知现在即三明异名也。   度入彼心者谓入彼心中生于眼智等即名为行也能转名狭体宽者四谛等法但是如来一权智耳。   体宽者体含十二教故故云十二四谛是教法轮也。   所转名宽体狭者谓十二教是名宽虽有十二名亦只是一权智被机之法而已名体狭也。   行是所诠者若行望理教行俱属能也。   宽狭则异者教体则狭十二定故行虽十二若约四谛分一谛之下皆生眼等四则有十六三转成四十八故行宽也。   数同名异者谓将示教利喜约四谛以论三转皆生眼智明觉则成十二行也示教利喜与劝等二名虽异而能所皆具十二其数同也。   或三人各闻三转者一人各闻一转共成三也。   疏云沙门不闻者瑜伽论云一者胜道沙门谓已证得贪嗔痴等无余永尽故二者说道沙门为调伏贪嗔痴等宣说正法三者治道沙门为调伏贪嗔痴等勤行四正四者坏道沙门犯尸罗行诸恶法婆罗门有三一者种姓婆罗门生彼家父母圆备二者名相婆罗门诸世间由相等想假名言说三者正行婆罗门所作事决定究竟已能驱摈恶不善法故。   疏云支佛虽悟口不能说者为不禀教无师徒训诲故。   七重二谛者如玄文第三卷中明开论四教及以别接通圆接通圆接别成七重今文中阙五重二谛卷归无谛故名为合。   疏云小乘四谛至为体者应更云别教以无量四谛为体圆教以无作四谛为体故云如玄文等。   疏云十二因缘至四谛者华严十地品云菩萨如实知无明苦知无明集知无明灭知无明道等又云无明有二种一者缘中痴二者为行作因行亦二一者生未来世果报二者与识作因识亦二一者能受生二者与名色作因名色亦二一者令诸趣相续二者与六入作因六入亦二一者能缘六尘二者能与触作因触亦二一者能触所缘二者能与受作因受亦二一者觉憎爱二者与爱作因爱亦二一者于可染中生贪二者与取作因取亦二一者能增长烦恼二者与有作因有亦二一者能于六道生二者与生作因生亦二一者能起五阴二者与老作因老亦二一者令诸根熟二者与死作因死亦二一者坏五阴身二者以不见知故而令相续不绝又无明缘行者无明令行不断助成行故行缘识等例尔今引大以示昔小乘观相若开显己与彼圆乘无二经云无明缘行者过去一切烦恼俱为智障通称无明为行之缘故云缘行行缘识等准此行谓作业即过去所成之业也行缘识者识谓现在初受胎时一念之顷染污心识名为识支酬行而然故云行缘识识缘名色者由识詑胎方具五蕴色蕴曰色余四属心曰名心法阴昧而名能诠之故通曰称名色名色缘六入者身意二入在名色支时己分有之但未圆满余四全无然因名色而有余四及令身意二入圆满是则名色能为六入生及圆满二种之因故云缘六入也六入缘触者六入谓六根也由根对境发识三法和合名之为触谓以尘触根也触缘受者受谓领纳故俱舍云受领纳随触既生触已随彼所触生苦乐等受。   受缘爱者由乐受故起贪爱由苦受故起舍爱由不苦不乐受故起无明爱。   爱缘取者谓取上所爱之尘又婆娑云初爱名爱爱增长名取。   取缘有者由取成业能招来果谓之为有。   有缘生者随其结业而于来世六道受生生故老死大经云既生不可不老既老不可不死斯之谓也以老死故则忧悲等此约三世明十二因缘也。   玄文云十二时者无明是过去诸结时行是过去诸行时识者是相续心及眷属时眷属谓三阴也。   名色者已受生相续未生四种色根但有身意未有眼耳鼻舌身者肉抟是也六入未具一歌罗罗二阿浮陀三卑尸四伽那五波罗奢呵如是时名名色六入已生四种色根则是六根都具故言六入从此已去有粗细相生若细相生即是胎内识心未有想受若粗相生即是初出胎时未能投火触毒如一两月小儿此诸根已能为触作所依未别苦乐不能避危害投火触毒把刃不净是时名触若细相生是胎内想心未知苦乐若粗相生即一两岁已能投火触毒而未有所知手中有物未辩贵贱能分别苦乐避危害等能生贪爱不起淫欲于一切不生染着是时名受若细相生即胎内受心于一乐缘而生想着若粗相生即三四岁但知贪爱未知五欲具上三受是时名爱苦细相生即胎内行心行心有三初名爱中名取后名有若粗相生而八九岁稍知欲爱以贪境故四方追求是时为取即十余岁稍后长大转能贪求行中稍增追求之时起身口意是时名有即十余岁身成长大尽属百年如现在识在于未来是时名生即未来果之初还同现在识支时节即初诧胎一念如现在名色六入触受于未来是时名老死还同现在名色之时即未来老死支识名色六入等是并未来未来二果还是现在识名色六入等转名名之若大经明果报一念二种十二因缘果报即二世因缘谓现在未来于父生爱于母生嗔名为无明父遗体时谓是己有名之为行从识支去至老死支与三世同刹那十二因缘者约一刹那心作业成就名刹那十二因缘也若以贪心致杀生彼相应愚是无明相应思是行相应心是识起有作业必有名色起有作业必有六入彼相应触是触彼相应受生是受贪即是爱彼相应缠是取彼身口作业是有如此诸法生是生此诸法变是老此诸法坏是死中论云为钝根弟子说十二因缘生灭相即此因缘也中论又云为利根弟子说十二不生不灭了痴如虚空乃至老死如虚空无明如幻化不可得乃至老死如幻化不可得金光明云无明体相本自不有妄想因缘和合而有不善思惟心行所造以通教人于前生灭十二支一一皆以三假四句推捡达是无生若别教明十二因缘者华严云心如工𦘕师作种种五阴一切世间中莫不从心造𦘕师即无明心也一切世间即是十法界假实国土等也如宝性论云罗汉支佛空智于如来身本所不见二乘虽有无常等四对治依如来法身复是颠倒颠倒故即是无明住无漏界中有四种障谓缘相生坏缘者谓无明住地与行作缘相者谓无明共行为因也生者谓无明住地共无漏业因生三种意生身坏者谓三种意生身缘不可思议变易生死也即无明支也相即行支也生即识等五支也爱取有三支同前无明行也坏即生老死支也以缘烦恼道故不得大净以相业道故不得八自在我以生苦道故不得大乐以坏老死故不得不变易常者由不思议生灭十二因缘也若圆教人即事显理如大经云十二因缘名为佛性谓无明爱取既是烦恼道烦恼即是菩提菩提通达无复烦恼烦恼既无即究竟清净了因佛性也行有是业道业即是解脱解脱自在缘因佛性也识名色老死是苦道苦即法身法身无苦无乐是名大乐不生不死是常正因佛性也故云无明与爱是二中间即是中道无明是过去爱是现在若边若中无非佛性并是常乐我净是名不思议十二因缘也此即略辩四教十二因缘相广如玄文即是记中所指之文也。   具如玄文以辩兴废者兴即为实施权传生四味三教因缘痴则卷权归实唯一无作因缘也。   不云凡夫者凡夫同二乘有彼岸义但过四趣为彼岸虽同彼岸近远天隔也。   引小证通者此证通途之通耳宝云亦尔。   引事证通者戒属于事例同彼岸故云通也。   具明所以者谓凡夫但过四趣为彼岸二乘以过人天为彼岸菩萨过二乘为彼岸。   疏初少后多者彼佛初四会说小乘度人则初少后多义当序于方等般若之会故云从是已后也。   叙初显后者已脱子缚当脱果缚故也。   对三念处者慧解脱缘理即性念处俱解脱兼得事禅即共念处无碍解脱加四门教法即缘念处也。   具足事定者得灭受想定耳。   疏第二重请满字者一据现文最初已请说大竟二依五时大体前四时后得重请之名。   疏云诸子大乘功德者闻华严得真似竟分证三身四德故云功德也。   疏声闻皆已成就者一已得罗汉究竟名成就二专取大乘机动为成就也。   经尔时转轮圣王至出家者此与王子同时出家今更重序以为近由耳。   疏十六沙弥者此云息恶谓以能息恶行慈故。   疏正是结缘之近由者前佛许说法得为近由今由佛入定而得结缘更成一重近由也。   疏更相值遇者中间或王子先遇诸结缘众或诸结缘众先值王子故云更相也。   经为四部众广说分别妙法华者佛说法时人根利不须广说佛入定后人根钝浊重故须广说也。   经示教利喜者大论云示者示其善恶教者令舍恶从善利者未得法味者心生退没为说胜果使修善因令入法味为利喜者随其所行而称叹之令其欢喜。   注令入其中者令入开权种智中也。   经若声闻至及诸菩萨者验知彼佛亦会三归一近代之人如何读经不熟耶。   中间之言自望元初者谓中间之名从于元初结大缘已后中间取小者得名不从中间元为说小者得名也。   便即流转者应云本是流转文从语便耳。   南岳至意者彼经但云一生得六根清净故南岳取彼经意以说极迟三生耳。   仍少余者少今三悉也若指他佛为平等者他人云大通佛与众生结缘即是释迦结缘也如此说者不及今家用四悉意随众生乐闻长短等大通佛及以释迦互成就互益皆是四悉因缘胜以平等意趣消文也。   诸大乘经无量劫者正当别教也。   经所以者何至难解者释何故用七方便法教化众生耶释云由如来智慧难信难解故用也。   经汝等诸比丘者应云汝等诸比丘是也文略用次文弟子是也成此文也。   经当入涅槃者得有余竟无余当得故云也他云生灭度想是凡夫用此文破之。   疏教道将毕者教因机阐道谓化道化事方周机谢教息斯在不远故云将毕。   论云经说者彼疏云经说证净总有四种一于佛证净二于法证净三于僧证净四圣戒证净见三得法戒者且见道位见前三谛于一一谛各得法戒二种证净证三谛法缘彼起信有法证净。   见道兼佛僧者道即道谛也见道谛位兼得佛僧兼言谓显亦得于法及戒证净佛无学法是道谛接缘彼起信名佛证净成声闻僧学无学法亦道谛接缘彼起信名僧证净。   法谓三谛全菩萨独觉道者此所信法也谓苦集灭三谛全名法也于道谛中菩萨及独觉名法以菩萨与独觉唯有一人不成僧义名为法也。   信戒二为体者由所信别故名有四实体唯二三宝证净以信为体圣戒证净以戒为体故唯有二。   四皆唯无漏者四种证净唯无漏法有漏法非证净故又证四谛理故名为证正信三宝及妙尸罗故名为净离不信垢离破戒垢名为净又信佛如良医信法如良药信僧如看病者由信心净故发圣戒。   此鹿苑对涅槃时者谓涅槃时对即法华也。   前释应方便品者从众又清净文是复次下第二释也。   但自谓耳者近代人云生灭度想者但是凡夫自谓耳。   须已入不退位者初住三不退位也。   今此迹事已周者谓三周由显化仪之事已毕也。   疏五百由旬者此一经之刚骨故须广叙古非显今是(云云)。   疏七地所断习气者小乘习气即大乘别惑言习气者如身子示嗔难陀示欲毕陵示慢等是其相也。   论云初地见道者唯识论也。   岂有大乘回向者以世人破论太甚故今为申令知大乘不得一向同于小乘四善根位故云岂有也。   安能法界回向者将大例难小也第十法界回向能遍法界回向一切小乘忍位但不出观即入见道岂与回向齐耶。   以消凡文者令消经文将三十心位消诸教内凡位岂与小乘同耶。   伏断义殊者别教地前断通惑伏别惑小乘内凡唯伏通惑而已故云也。   论中破外等者唯识论正破外令入正破小令入大也。   焉存定性等者今申意正为破小入大终不令小永住涅槃论中说有永不入大之者但是且覆实从权而已。   有定不定者谓彼明有定性无定性耳。   接论七种生者是弘论师傍论立七种论中亦不的出七种也若如圆镜引云依接大乘论三界外有四种生死初二三地名方便生死四五六七地名因缘生死八九十地名有有生死金刚心一刹那名无有生死论举喻云方便生死如无明生行因缘生死如行生识有有生死者有生有死无有生死者但有一刹那生死更无有生故。   疏但取三种开为五百者开分段为三谓三界果报也变易为一中间为二都成五也。   疏反源之始者应云二流来谓迷真之初亦名有后之初三反出谓背妄之始亦名反源之始反真源也四方便谓入灭二乘亦名中间五因缘谓初地已上名变易有后无后如圆镜引地师意以迷真与背妄反同故合为一故止观斥云割二死于荒外则成宝所之外更有后无后二生死也。   具如止观中破者彼引大论竟后五因例二果因既不别为不加二果据何更立流来及中间等故云无据。   四住未尽通名肉身者应云四住未尽及尽者俱名生身也又云分段生身得忍菩萨者且对分段变易二身也。   非论常身者此专明界外二土俱有生死非谓方便土中法性身及实报土中常身也。   疏二国中间者谓分段变易二国也若离分段方入变易当于七地以菩萨到六地时多堕此地若过六地必至七地故云也。   去住不同者二乘住空菩萨出假等。   声闻极久六十劫等者婆娑云声闻之人极疾三生极迟六十劫至罗汉果初生种解脱分善持戒布施顺于真谛极迟二十劫次生种决择分善用智决择断烦恼极迟二十劫第三生得尽诸漏极迟二十劫利者但三生钝者六十劫独觉观其因缘极疾四生极迟一百劫至果。   似别接通者接入别教十行更无量劫学恒沙佛法经时更长何啻二十二僧祗耶。   疏七住及二乘为四百者此师附璎珞经意立其阶位彼经释第七住云入无生毕竟空界心心常行于无愿名不退住故彼师得此住与二乘人共为四百彼经次释第八住云不生颠倒不起邪见不破菩提心名童真住故对五百也。   疏如大经云初果八万劫者第十卷末出约至无学位方始灰身入寂故彼经云有五种人于大乘典有病行处非如来也一断三结得须陀洹果不堕地狱等人天七反永断诸苦入于涅槃是名第一人有病行处于未来世过八万劫当得阿耨菩提。   二人者断五下结薄贪恚痴得斯陀含果名一往来永断诸苦入于涅槃是名第二人有病行处非如来也未来过六万劫当得菩提。   第三人者断五下结得阿那含果更不来此永断诸苦乃至未来过四万劫当得菩提。   第四人者永断贪欲嗔恚愚痴得罗汉果入于涅槃亦非骐驎独一之行是名第四人有病行处非如来过二万劫已当得菩提第五人者永断贪欲嗔恚愚痴得辟支佛入于涅槃真是骐驎独一之行未来过十千劫当得菩提是名第五人有病行处非如来也泽妙解云一约厌心种子强故名钝根经多劫方发菩提心也若厌心种子弱故经劫少名利根速能发菩提心言厌心者从初忻乐无深心重故令根钝由如是利钝根别故始自八万至十千也今家判意由在界内经生多少方得无学故使出界利钝不同。   此师迷次位者全迷大小次位今唯在圆八六等由在于小故不应例齐也。   得记之位者记二乘入于初住位也。   若挫若引者挫则云住界外经八万劫引则许其界外发菩提心不必须经如许劫也。   令其獘远者谓大经云八六四二万发菩提心者为时众况此长远逼令于现世即发大心故也。   疏失化城譬意者非今化城譬意也过二障等者亦对出以初句为三百次句为四百如云凡夫为三百二乘涅槃为四百过此二方至宝所故云并至五百也。   疏又是福智者二乘福菩萨智。   又不能自行者三藏菩萨不能自行二乘不能化他。   疏大品明四百等者大品云四百二乘彼约钝根未见中道菩萨故指三乘共得解脱名为涅槃涅槃即城城即四百故云合也。   显实语通者明般若中于菩萨人非不显实但未开于二乘所以不得开权显实之名也。   疏无悲者应云有悲无悲缘觉有少悲如鹿也。   疏有相无相者声闻多从有门起观即是有相缘觉多从空门起观即无相也。   疏观略广者声闻但观四谛为略缘觉观十二因缘为广。   疏不能说法等者支佛根利只经四生燸观成时即得罗汉果则超二乘六十劫也又支佛钝者经百劫方得不论生数也。   疏顿证渐证者缘觉观华飞叶落便悟支佛声闻根钝次第证四果名为渐证也。   二百但是二乘者至化城已但须度二百即至宝所故但云进不须云废也。   若法若众者牟尼说法蕴乃至陀罗尼等是法也四十二位是众也。   疏未度犹多者意云界内虽断三百但是见思一惑故云少界外虽二百在尘沙无明品帙则多也。   何故尘沙实小而言多者界外但二百在何故而云未度犹多界内已断三百何故而云所度犹少。   非约地近远者界外为远经于二土故云虽多为易进界内为近但离分段土故。   初亦同凡夫者谓十信初心元期于五百也。   圆人初发心至宝所者圆人初心即观涅槃行道以为初心涅槃与究竟等须以六即甄之。   论入不入者五千及灭想余国方入也。   疏即双知因果者意云若非一心三观焉能过于险恶道耶。   疏一旷绝者旷大也疏也久远也今明生死烦恼虽深旷大久远为涅槃菩提可依等。   即藏通二乘者通教二乘由在衍门据观胜边名为有依据同藏人俱行旷路俱入灰断虽有可依所期无别故云藏通二乘也。   疏药中无病者药即不净观等病即贪嗔等。   若论诸方佛者将释迦对余方十五王子昔日同在诸方作佛故云诸也。   通指今昔者为王子时等觉已下皆名分得六根今日唯在极果六根也。   所将之言至宽者非结缘者尚得将况结缘者故云宽也。   第一通因果者初住已上为因位及究竟果位并以慈悲得导众生也。   第二唯在因者专在为王子真因位时他亦在因为其结缘也。   三四唯在果者权实只是果上用也。   通他人者无缘尚度何况结缘子耶。   示城之日者昔日示令入城以为苏息今日示城是化令出向宝所也。   非冥非显应者玄文中第四句也。   疏无明所翳者为内外二无明所翳也。   疏不令顿还本处者退大流转即是本处也。   疏亦有进义者若受小化已是进义也。   经导师多诸方便者施七方便法故云多诸方便也疏赞城安稳者我已自证安稳汝亦应知我证也。   约共菩萨者约彼别接者云前进也。   疏若发大乘求佛者应破云在于昔时或有此言若今一代自法华前秘密容有显露定无故未可也。   似同别教者应更云从空入假传入明前进也。   借二乘判别位者以涅槃中次第五行如云须陀洹如酪乃至支佛如醍醐寄此次第渐入判别教故云也。   疏更复前进者二乘及钝菩萨自法华前密有前进显定无也。   大品中明三种菩萨者玄文明引经云有菩萨从初发心与萨婆若相应正当通义次云有菩萨从初发心当观涅槃行道即当圆接别及通义净名亦云有菩萨从初发心游戏神通净佛国土即当别接通义大品第二菩萨亦尔又玄文七重二谛中引经云初人闻非漏非无漏但作无漏解即当通义第二人闻作别解第三人闻作圆解则是圆接通义也。   不次第密者味味亦得密入圆者名不次第也又圆人五品六根亦能密入也。   疏若论宿世者初发大心时或有此言也。   疏生已度想至生智者约次第证属慧解脱人生安隐想即得俱解脱人也。   疏三界二乘若过者他意云二乘若过三界即至宝所此解最为无理也。   其意大同者八六等同也准大经凡有四文第十卷云断于三结得须陀洹是人未来过八万劫便当得阿耨菩提乃至辟支佛道十千劫如前引第十九云善男子何因缘故名不至至不至者大涅槃何义故至永断贪嗔痴不谤方等不作阐提五逆等故须陀洹者八万劫至乃至辟支佛者十千劫至第二十卷云佛子过八六等劫得菩提心第二十一云声闻缘觉八万六万四万二万经处名为涅槃无上法主圣王住处名大涅槃(云云)。   疏涅槃门者谓空无相无愿三门也即以此三为入极果之门谗入此门即至果也。   疏具说始终者判三文也初一始后二终也。   岂可因果至耶者经虽云因菩提果菩提出经八六四二据理不必要经八六四二万至菩提涅槃若言出经八六四二者是一往从权说耳。   若教仍权者以八六四二之名从权为得若发菩提心要入圆家初住故云但至初住也。   纵至极果者纵破四十二品无明入圆家妙觉位八六四二其名亦是从权为得。   得忍为妨者金光明中有菩萨从初发心一生尚有超登十地之义岂有出界要经八六四二耶。   然须依理者须依一圆教道理也。   虽有二意者虽有二在因佛道在果今且从因释于宝所之义。   以文狭故者今文无方等般若机情之文准彼须具。   前三人者三果也此人在界内时得须陀洹果已住此果位任运经于七返方得罗汉故今根钝余四人界内各住当位经生随位多少准上。   疏三藏至少时者佛在世时禀小教者尚不须经于四十余年即得入大岂生界外要八六等耶。   若除佛灭后者谓佛灭后借使实得罗汉不信此经弘教之人为说亦得成种也佛在世时闻佛说首楞严三昧生谤堕于地狱于彼思惟云由我谤法致处此若作是思惟时即得出离远闻此法而得楞严三昧(云云)。   但非故恼者此即诫于后人须善机缘令进退得所若弘教者不为利益前人但欲恶心相恼则不成种若强毒之亦非全不成种矣。   疏渐入佛慧者出化城向宝所故云渐入不云城中经诸味者明经文狭不云二乘住城经于方等般若故。   疏旧问车城等者出约譬上为问事。   由对车至有隔者意云隔则俱隔回则俱回。   疏执三教取理者应破云为执三教取大理为取小理将理取教亦作此破。   既难法喻者古人先约喻释次理教约法释故今难破二俱不成也。   岂有执教取理者云教既有三理岂容一则令有三理也。   执理取教者理既唯一教岂容三即教成无也。   尽无生智至为理者反斥也既约理教以释如何乃至尽无生智及习有尽不尽是故破云智不名理等。   疏有傍得知见者菩萨与二乘同断见修二乘住空菩萨出假傍觉尽通八门法用发尽无生智也。   果车践城路者谓果车亦由因城之所至也。   一者本有者此取上法说文意释出有无也上中间相遇有三类人第一不用化城譬第二中途取小及中间元受小化结缘之人须化城譬若于此二人车城则有也。   俱是化他故无者但是如来权施不实故云无也。   元小者此约全未曾受大化者元是禀小之人耳。   故二教中等者今昔为二教通今昔之相如但昔下释所以也。   疏实智照城为三者即权而实故实具一切法何独小乘故云如来藏也。   疏不的去取者上二周则废三入一药草喻中但述七方便差即无差无差即差如来能知莫非地雨即是不专废七方便取一地一雨也。   疏无一有一者实即权故不说无一权即实故不说有一则是七方便对地雨以明有无也。   疏云亦是通前通后者在昔通七方便在今唯是一地一雨故云知不知明权实也。   经云长远者始从发心讫行菩萨行经路经五百由旬故名长远。   经云应去者令欲过险道始是三百由旬应须前进故云去也。   应度者令至珍宝处是五百方至佛道故云应度如来善知故云应也。   疏不欲见佛至不受诫劝者谓不欲见佛合不受诫门不欲闻法合不受劝门也。   空有等者惑尽即空未破即有有谓出假等也破即是共谓通教三乘也未破不苦谓别菩萨也破是真谛未破是俗权小之惑尽实大之惑未除并是两盈之义对此二边以显中道也。   令引文耳者令引上开譬文也上接退文从导师多诸方便乃至化作一城是也灭化譬者上文即灭化城语众人言乃至为止息耳文是。   疏云眷属申供养者上文具约三业到已礼足身业也一心瞻仰意业也说偈赞叹口业也请法必具于礼足及申供养故云兼也。   疏云颂威光动摇者上文光照及因光相见等今加世尊甚难值及震动等。   疏此中三行颂东方者上文有七今初一行一句颂初睹瑞次一句颂第四寻光见佛次二句颂第五供养次二句颂第六请法次二句颂嘿许阙颂第二惊骇第三相问决次二行总颂九方者于上七文但颂其二谓供养及请法也经大慈悲者佛初发心即以拔苦与乐为怀谓之为大引为请词也。   经云皆从生缘有者生缘谓能生之缘如过去五果为过去无明生缘无明为行生缘行为识生缘余支准此经如是众过患下颂上因缘传灭知过必悟非常也。   经云垓者字林云数名也亦作此奒风俗通云十经曰奒上长行中云六百万亿那由他人那由他数名也亦作此云百万亿那由他那由他此云无量谓十亿为兆十兆为经十经为奒也然经中云皆成阿罗汉者法轮既谛缘得道必兼支佛也。   经云营从谓八万亿人也营卫也部也慧眼者佛慧眼具五眼故云愿世尊也。   经云知佛禅未出者谓知佛尔后未出定故得八万四千举覆讲也。   经云常与师俱生者王子于八方佛所皆为菩萨而熟众生也。   疏今初三行至现在师弟者上文经云诸比丘我今语汝彼佛下第三明今日还说法华复二先会古今后明还说法先会古今复二一结师之古今二会弟子古今初师十六沙弥是古八方作佛是今诸比丘我等为沙弥各各下次会弟子复二一会现在二会未来现在复四一不退者住三菩提二此诸众生退转今住声闻三所以者何下释退位意四尔时所化无量下正结古今也及我灭度未来下会未来弟子复二一正会二我灭度后复有下释疑今初一行结会于师从尔时闻法者下会现在弟子中退转者耳。   经云渐教以佛道者用七方便法而渐引之。   经云次是本因缘者曾结法华缘已竟今还重说遂其本心故云也。   疏略不颂第二释开三意者上经云比丘当知如来方便深入众生之性知其志乐小法乃至则便信受。   经云迥绝多毒兽者能害人喻于二种生死五住烦恼亲为菩提涅槃之妨害也故称为多也水草能资于牛致其乳酪乃至醍醐醍醐即譬菩提涅槃之果牛食水草事譬于行行即因也唯有生死烦恼无菩提修得因故云无水草等。   疏不颂第四者上文经云欲过此道至珍宝处是也。   疏今略不颂第一中路者上文有三初中路懈退明无机二白导师不受大拟宜三不能复进息大化今不颂第一及第三文也。   经云化作大城郭者城在于内喻二涅槃郭在城外郭邑通喻无学果位诸功德也。   诸空观境者上文云宅可栖身喻十八空境也今偏从二乘所观得名也园林者阿含经云慈悲喜舍为四园林者无漏染法林能遮爱见之恶持无漏之善也渠流者九次第定更相灌注调柔无间也浴池者阿含经云以四禅为四池净名经云八解之浴池定水湛然满浴此无垢人也。   疏善法圆足者中道正观无善不含故云圆足毕竟空者此明向来观家之境圆融三谛语空即具假中异于权小之空也。   疏次即作是化已至说作者上长行有二一正化作经云作是念已以方便力于险道中过三百由旬化作一城二正说化经云告众人言汝等勿怖至亦可得去颂中初三句颂上拟劝转后一句颂拟示转阙颂证转。   疏一行颂第四入城者上长行经云是时疲极之众心大欢喜等上文具闻慧及燸顶忍见谛无学今初二句颂见谛后二句颂无学皆生安稳想证无生智也自谓已得度证尽智也。   疏颂第三灭化至宝所者上具譬免难机发此但颂免难次正颂灭化中上具有灭化劝进提废权譬帖今颂初劝进此是下提废权譬帖显实也。   疏上合五百又有四者五百是一五百外更有四譬今总颂者譬虽开五主在导师故此半行导师约称总颂。   疏今初一行合中路懈退者上初中路懈退明无机二白导师明不受大拟宜三不能复进息大化今初二句颂合无机次二句颂合息化但阙第二不受诫劝拟宜耳。   记云又无余二者从不分息化说也。   疏次一行颂合接退作化者上但合拟宜有机设化阙合一人城今颂合中初半行颂设化后半行颂入城上譬约行者修证故先入化城生已度想等今约如来师可故云言汝等灭等。   疏不纵不横者即一而三故不纵即三而一故不横不三而三故不一不一而一故不异如前第五卷中已释。   疏一行颂帖合者上文具牒譬帖合今但牒二法初半行颂牒开三后半行颂牒显一前文总以五行颂合灭化又分一行颂帖合意通两向故也。   释五百弟子授记品   疏二千者指授学无学人记品是第二段也。   疏如来三达者指化城品初知见久远文。   疏止斋八万者阿婆檀那经云佛在祇洹时有一鸽为鹰所逐飞来佛边佛时经行影至鸽身安稳怖畏即除及舍利弗影覆于鸽鸽还战怖身子问佛佛言由汝三毒习气未尽是以然也汝当观鸽宿世因缘为从几世而受此身身子入宿命智三昧见其从鸽中来八万大劫常作鸽身过是已往不能复知佛言汝观此鸽未来几世当脱此身身子即入愿智三昧观见此鸽八万大劫犹未得脱过是已后亦不能知。   疏诸大弟子者弟子之名从昔得即领权也今皆开显授菩提记故云实也。   疏宿世因缘者昔亦说实今亦说实故云显实也。   经云复开诸佛者诸佛皆尔化道同故举诸正显释迦也。   又云有大自在神通力者化城正是神力所为故云领权也。   疏若约本迹至耳者本属因缘释四悉义立唯阙约教今则在圆待于昔三四教义足庆诸实行者权行久证实兼之。   三品异故者谓三根异。   疏避物讥嫌者亦如世人有少艺能若自说之人皆嫌之楼那亦尔若发言今求于显本则众有疑谓彼贪求显己之德怨涉自伏又招讥嫌是故嘿念。   生大善故者自生已善令他生大善。   疏又权实者权迹实本也。   疏上来口陈领解者叙上二周意也。   疏于下不便者良由下根未宜显本则成不便也。   经世尊甚奇特者叹世尊于上二周已能为五弟子开权显实授记述成等即是奇特之相也。   中止方便者中字平声呼即是领方便土中父思子机起劣应意也。   疏云亦是念所不及者夫发言于中而作形于外既言之不异必念之不违矣。   疏就释迦世行因发迹者谓现在行因正为发迹由有久本故名发迹也约过去世行因显本者谓昔日行因正为显本也。   经汝等见是不者惊觉时众也。   疏本地福慧者本时所得缘了内则庄严法身外则能为众示教利喜也。   疏何但迹为二乘者何但迹为二乘而已亦为余九法界化。   疏上总本中者举本显迹良以本地功德弘多故能迹中助宣五味具足。   岂无余途者谓岂无单半单满也单半即下品秽土之助宣也单满即纯净土之助宣也。   疏远本冥邈者或是尘点之本故也。   疏明六波罗蜜等者只是互严如施无戒当报四趣无忍当报卑陋无进当报尪羸无禅便成散善无智当报余五用五亦复如是如戒无施感报卑贱乃至念具足六度非但相称一一果报融法界之舍然具诸法一心三智无度不收具如彼止观广明如大品经富楼那白佛我今欲说菩萨之行佛言随汝意说乃至广说六度更互相显更互相资以施为名说诸波罗蜜乃至以般若为名说诸波罗蜜(云云)所以然者虽以六度而为言端意明一法具一切法也。   疏一明因圆者或住前行行得入初住一分真因圆也二从初住已上去至等觉方名因圆须存二释方称意。   疏明法住太久者既不分其正像应是正像俱太久也。   闻法欢喜者若准涅槃经中法喜属智禅悦属禅亦不分于正闻及闻已之别刘虬云食养生死之身道续智慧之命故以法喜禅悦而代食也。   疏不盗至为事决断者盗是危害惧他之法故不盗之报获其决断及无难碍又余报必恒贫陋故不盗之善为净土因不淫至染仪者淫是秽染迷乱之法故不淫之报诸根任运合于律仪等不妄至信其言者妄是欺伪污浊之法故不妄之善及为净土因等不两舌者两舌是离坏亲之法故不两舌之报自身及以眷属悉不可坏不恶口者恶口是粗强之言故不恶口之报得柔软语及法音声充满不绮语者所言浮杂说不称境应软即粗应粗而软其不绮语者与言契当故获天人敬厚之报言无浮杂所以强记不贪者贪是损他资己之法故不贪之报获身根无缺故净名云众魔者乐生死外道者乐法见斯出贪着之类不嗔者是嗔动之法故不嗔之言善为净土因人得三昧由无粗动不邪见者邪见是坚滞僻执之心故不邪见之报心性柔软而皆正信也。   皆具四法者所谓自行化他赞法赞者方成净土之因斯之谓也上来并且从其因果相当而说若权方利物屈曲随机如今释迦牟尼世尊为度下劣之人示居众恶不净土耳。   经云实自净佛土者谓为自满已极果法身而修净土之行也。   身子示嗔者大经云罗云从佛经行佛问罗云何为羸瘦罗云以偈答佛若人食油则得力若食苏者得好色食麻泽菜无色力大德世尊自应知佛言众中谁为上座答云和上舍利弗佛言舍利弗食不净食时舍利弗转闻此语便吐出食作是誓言我从今后不复受请时波斯匿王顶达多等诣身子所作如是言尊者今不受请我等云何得清净信力身子述佛所诃语王王白佛佛来令受请犹故不受佛言是人心坚不可复转昔曾为蛇螫于国王医人收来令自[口*(专-寸+(犮-、))*ㄆ]毒若不[口*(专-寸+(犮-、))*ㄆ]者即须入火寻自思惟我毒已放云何更[口*(专-寸+(犮-、))*ㄆ]便即入火而死难陀调达如前第二已引。   令具引事列行者如第一第三卷中通梦空室寄辩等事陈如修无生等行。   偏示者如神通头陀辩才三昧智慧空生等各掌一职为引偏好耳。   经云若我具足说者或示作男作女作道作俗若逆若顺国师道士儒林之宗猿猴鹿马等。   经云心即怀疑惑者不识楼那本者则怀疑惑也。   疏初五行颂过去本者初文颂上助宣酪味亦是通明宣扬佛所说法护持佛所说法故云宣护诸佛法等从未曾半行助宣方等示受弹呵无所厌悔名无疲惓意在引令耻小忻大故云助佛事也已度下半行助宣般若上文云得四无碍智及具足菩萨神通之力也神通满足名为已度也知诸根下一行半助宣法华彼时亦有上中下根故云诸根也常说清净法者开权显实纯一佛乘无形待故。   疏云第二二行颂三世者上文别举贤劫千佛及通指未来多佛颂中从略但述未来通收之也。   经云护持法宝藏者此明楼那在大小修因皆为护持佛之正法宝也。   疏半行颂果满者上文有成佛久近及以十号。   疏五行三句颂国土广净者初二行一句颂上第四菩萨声闻数多次一行半颂上第三人天福慧上有神通飞行光明金色等次半行颂上第二纯是善道次一行半颂上第五总结。   两初不同者序中犹是小乘僧首今即下根悟大为首既大小僧首不同理合在此与记又引物不同故在大小不等耳。   经迦留陀夷者迦留此云时陀夷此云起谓悉达太子在宫时教射师也优陀夷此云出现亦云乌陀夷本行集云大臣子聪明多艺时净饭王来令与悉达作友周陀此云不乐又云畏贼具足应言周利特伽佛法中闇钝莎伽陀此云善来号曰普明注云内成无违曰普理无豪医曰明。   疏初九行半颂记陈如等者于中初六行颂陈如后三行半颂五百初陈如中上文但明因圆果满今具六初半行明行因次半行明果满三一行半释立名所以四二行半明土净举人彰德显土净也五一句明寿量六三句明正像久近法灭天人忧者举失显得正像住时人天预其益也。   三节开文者上方便品释迦章偈中点出譬本三节分文为二周之本谓总六别四次广颂开十如经云今我亦如是等两行总明开三显一次我以佛眼观下别明开三显一三明不虚故上文云此通三周等。   尔时犹大者谓至亲友家时犹是大机但是小机当起故名小乘人耳。   疏以无明重故者以无明为酒昏覆心神名醉卧大经云唯愿如来施我法药令我还吐烦恼恶酒斯之谓也。   肴膳食已便消者法华教兴权教则废故云消也。   经至亲友家者昔于王子座下听法华经故云至同有佛性同禀大通为出世眷属故名亲同志菩提共出生死故云友家者生法师云大乘之教五百人等原昔虽闇质是系丝有分趣深义故曰至友家。   教中诠理下至智宝者约能说人释此教是果智之用用能显理故云教是智家之宝也。   约受化者下约所受化人释由教生智教是智宝是故结云俱是智家之宝(云云)。   似内衣亦无者据信乐心息故云似无也。   但是衣蔽者种随流转及随七方便人故云也。   无衣系身等者借使无有惭愧及以信乐但闻法多亦得成种义如系身也。   疏醉卧不觉者注家云执空迷极是谓醉卧不能亡空有以居中作觉知之义此解太深不称经旨不任承用。   疏善根欲发者大善欲发是故厌苦受于小化也。   经云勤力求索者于小精进而怖其果故云勤力求索用无当苦空等观折色折心故云甚大艰难居木土者寂光为本土也。   经于后亲友会遇见者起应降于娑婆取机时也。   经云以求自活者退大已后但求七方便法而自资也。   疏呵责至生疑者呵责其为于他国求食动执令其勿滞小乘也。   以种易现者现即行行也。   而[卯/贝]一行一切行者[卯/贝]换也谓从解以生于行亦即令解而成于行亦是以解而导于行使成于极果故云贸易如华严云具足十事加治除垢始放光雨宝等一出大海中二巧匠加治三转精妙四除垢五火炼六庄严七贯以宝缕八置琉璃柱上九光明四照十随主意雨宝今以圆行如治摩尼放光如解生雨宝如行备受远故云解行相称方堪佛记。   彼此不穷者自行化他无穷也。   疏三车一车者以三车引入一车即是示珠也。   疏善听即是呵责者诫令善听意兼责其于上周不能善听致未悟入覆讲至示珠者覆讲虽是昔日系珠约今日说即是示珠也。   彼亦未论尘点者应云未论化城之墨点亦只磨尘为墨但互举耳。   经具设诸饰膳者圆镜云六度慈悲诸功德故注经云六度为一乘之饰慈悲为六度之膳问亲友何故先设饰膳后方系珠答亲友相见必具二事一者饮食二者珍财财益其一日菩萨亲友亦复同之先说施戒名相是有用利凡身次说理智动寂一如冀资圣体注云有为外衣但空为内衣昔染大通三乘之化但能亡有未能解空沙弥菩萨摄说法华但得染真好空之请故曰系着内衣里此解今不用。   释人记品   初疏文为四初消品题名次是二千下释立品意三此品下示章指的四就此下分文别解并如文可解。   通序中释者如彼五句也五品为非学非无学十信为学初住已上为无学于初住已上进修入后位为无学于十信位中当位分极不进后信名学无学。   又约观心为五句者法性之理非学非无学以智研境名为学当知是观名学无学智冥中道名无学智称中而观双亡正入复能双照心心寂照自然流入名无学此即观心五句也。   疏已同上流者但指满愿等居下之言唯指此品内也。   疏罗云弟子位者是舍利弗弟子为让师故不在上周而同下根别索记也。   疏阿难记中一长行者其文有七初明果满次当供养下明因圆三教化下明所化之众四国名下明劫国名及以土净五其佛下明寿住也六正法住下明正像久近七阿难下明十方佛赞次偈中五行亦具七初颂因圆次然后下三句颂果满三其国下半行颂土净及国名四教化下半行颂所化众五佛有下半行颂十方佛赞由佛赞故名闻满也六寿命下半行颂寿量七正法下一行半颂正像久近长久蒙益之众。   经云新发意菩萨者诸教方便位中菩萨来法华贤位名新发意也。   经云其本愿如是者从而阿难护持我法下总有三愿并是初心即发此愿故云本愿如是历劫既多今方获记此正酬其声闻今日发心而蒙佛记之疑念也。   疏五阿难显本述叹者又二初经家叙述次阿难说偈初又二先叙得记欢喜次即时下述其忆识本迹初言所愿具足者谓蒙记则请记之愿满也次述忆本迹中初文忆迹亦识下识本次记罗云中有长行偈颂长行有四一果满次当供养下明因圆三是蹈下指同四亦为下明成道久近次偈中极略唯颂行因行因则备彰现未及以显密既云唯我能知即降佛已还皆无测者此亦约于密行之本而发迹也第二记二千中又二初与记次尔时学无学下获记欢喜初又二谓长行偈颂初长行可见偈中初一行明其堪记次二句颂修因三一行半颂得果四国土下三句颂国土及以正像五咸以下一行颂长出住世利益及以入灭言渐入涅槃者成道度物之后方及入灭故云渐也次获记中云甘露等者甘露是诸天不死之药甘露若灌能令不死是二千等既获分除变易之死故引甘露而自譬也。   法华天台文句辅正记卷第七 卍续藏第 28 册 No. 0593 法华经文句辅正记   法华天台文句辅正记卷第八(辅妙乐记)   吴兴永定寺 释沙门 道暹 述   释法师品   疏云宣传者依文宣传未能广解义理。   若多若少者经论五六不同故又从咸数下约四法乃至一法明法师即是多少之相。   未有一文者无有经论次第具列五种名为法师在于一处也多少者只是五六不同耳。   三流传者令他书写受持读诵故。   七广说者若流通其文不名为广敷义弘理乃名为广。   单云忆持者意云先受后方慞持不得单云慞持应云受持也。   元是别义此是大经中次第之义即当别教。   大经九品者从第四恒已上俱能化他以证今文五法师也。   疏前四人无解者彼经云佛告迦叶若有众生于熙连河沙佛所发菩提心乃能于恶世中受于是经不生诽谤次于一恒沙佛所发心加能爱乐余与上同次于二恒沙佛所发心又加能正信解及读诵次于三恒佛所发心又加书写经卷虽为他说未解深义是故四人俱为弟子之位。   疏束五为四者以五法师对三业安乐行加誓愿安乐行三业皆具慈悲所以通名化他也。   疏身意是自行者其身若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今以身正故故是身业法师也意业能善筹量契当实境界不励而正即意业法师也。   已有前后者前则指五法师今从通义故名法师品文是后者则东西为三文是并是后从通以结品名若以四安乐行例结品者若从别论三业安乐行是自行是慈悲誓愿是化他又别论身意慈悲即自行口业慈悲即化他又通论自轨四法故通称弟子即自行之法师四种教诏即化他故通称法师今从通四故名法师品是故云若欲知者下即示四安乐行相也。   疏即福德门者五法在昔未名为门今经五法以自薰修即是缘因故名门也余二品尔。   疏读诵书写是外行者衣能蔽身故属外由读诵等外遮诸恶故名外行。   受持是内行者座为安身以身安故内思空理即内座也。   疏障己丑者由读诵等内安寂理能障三惑之丑也。   疏涉有者但以入恶弘经名为涉有用中道寂忍为本也。   疏济他以忘我者不同俱舍等教中忘人忘法为忘我今缘中道毕竟空理十法界我任运自忘。   通论互通者谓自行之法通堪化他化他之法通堪自行即是化功归己也。   疏三界者谓三善道也。   疏坐蕴一切相者亦是蕴一切生善灭恶等相也。   所依具二者所依即法身也法身具福慧二严也。   疏所谓六度者度虽有智为对五眼故度属福。   疏空座胜折体者彼未能处第一义空座故。   释出其意者界内界外各具四魔名同体别界外以细易粗为死魔变易无漏阴名阴魔别惑障于中理名烦恼魔中道赤色三昧未究竟名天子魔界内四魔如前已引。   明具二严者慈悲覆一切故能问空智通达故能答又定心通达故能问慈忍无拥故能答善于问答名二庄严疏慈忍故能种下释慈忍有三用空慧下释慧有三用此即约譬以明二种庄严下种故名种生长故名立横资法身故名资又由下种故须耘之有立故须破有横资故须智导令至竖极也大论云一人能耘一人能种种喻于缘耘喻于了此即圆教二严之因种佛具二严之果。   约体用者即体起用也体即涅槃一法而具衣座室三三有离于三惑二死之用也。   疏出三谛者圆融三谛遍摄诸法过于次第三谛故云出也。   疏包含普接者若分句解者包含故名大普接故名乘。   忍衣三昧者王三昧一切三昧悉入其中是故此三昧如王即当空座也。   疏忍辱第一者忍衣也无相最上者空座也。   圆五行者行虽有五不出三梵行即如来室室亦具三谓净即空也不净即假也非净非不净即中也谓依于三净起无缘慈悲修于七善及四无量心并六念法从始至终当以三谛无缘慈悲薰修故名梵行天行即如来座座亦具三依天然三谛之理而遍修也圣行婴儿及病行即如来衣衣亦具三谓戒定慧此三谓是圣法依而行之故名圣行是故此三即彼止观一心三观衣即中室即假座即空。   十乘十境者以一心三观修于十乘而为能观阴入等十境以为所观一一观一一境当体遍接诸法为横优劣相望为竖。   破遍者如破遍中横约诸门竖约三观(云云)及方便者二十五法悉具横竖。   四种三昧者常坐常行半行半坐非行非座等若教若行意在一实正修故云只是一行。   事理二三者谓事三理三也。   疏约结业起惑者谓漏无漏非漏非无漏业起惑也。   即向第三者指前三约谛理起惑文是谛理之言具三谛故。   多种三法者如玄文中明十种三法谓道识性般若菩提大乘身涅槃三宝三德并与衣座室三义同如苦道即法身可对忍衣烦恼道即般若可对空座业道即解脱解脱故利生对慈悲室余九例然。   疏法者轨则者前文释五种也故今云法也。   疏皆以妙法为师者谓受持等五法一一皆是开权之法故云妙法也。   疏法师宝塔至福重者一约现未二约自行化他因果以劝流通故云深重也。   唯有退没一分者今家约远而论近门可是接退流通余约近等二门及以梦入铜轮等并是始行修观自益之相何必皆是退耶故不依古也。   疏见声闻畏惮者如持品初尔时众中五百罗汉及八千人乃至此娑婆国中人多蔽恶故云畏惮。   被众摈弃者若不依四行入浊弘经涉于声色为他摈弃如持品末偈即其事也。   疏初因药王至得福之人者应云佛世弟子为二初经家叙出所因人次佛世下正示佛世弟子之相。   然晓其经旨者意云只晓得迹门开权显实本门开近显远久近虽殊不出权实不二之法故玄文序云文心莫过本迹如此缘者与始末不殊也。   当得同者闻一句一偈之人咸皆与记虽无劫国之别与记四大弟子未来当得作佛道理必同。   容用别时意趣者虽云容用今经圆乘种强是故称叹及以与记等不可全同余经别时意趣。   内观具足者谓外加法雨则读诵妙经内加观行即是位位十法故知始从初品终至妙觉十法究竟转名十大具如止观第五以去至第七广明也。   疏见实三昧经者是大乘经彼至兼带故不及今经遍开显耳。   疏我有四句所谓谛者如金刚疏引云一名显理周圆偈但举一字诠义无缺者名为显理周圆也二集法满足偈通举一部等皆名集法满足也彼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为一四句偈也。   大师诵经观法者别有一少卷诵经观法流行于世其文虽略十乘观法具足观诵经心性文字听众具百界三千为假能诵所诵体不可得为空无非法界为中。   指一心法名为一念者即指心性实相之体名为一念也。   疏事理者双照则权实俱立称之为事双亡则权实寂然称之为理亡时即照照时则亡不二而二而二不二故曰圆融。   望于余心者亦不出余九界心也。   亦名小解多闻者但是翻倒上句谓解一义应一切能诠。   音乐如前者如第四卷末引阿含经也。   经是大菩萨者圆菩萨也望偏为大矣。   愿兼于业者今弘经之人业兼于愿故云舍于清净土而生此国也。   疏但竖得其意者但能解权解实对不能为他广说故名竖也圆镜云今谓此人出处有异窃为一人是所化少唯说一句是所说法少于大众中是所化人多广为人说是所说法多约能广略分为上下不是法师为胜劣可寻经自因见意经说佛在世明上品法师愍众生故生于恶世广演此经即接次云若是善男子善女人我灭度后能为一人说法华经乃至一句明知只是佛在世上品为他窃说非谓有慧无闻不能处众与他广说为下品也经明灭后自分上下何得佛世释故今不用。   四法师者彼评第二法师偈云广学多闻智慧讷口拙言无巧便不能显发法宝藏譬如无雷而小雨偈意闻慧譬雨。   反论至理者反以庄儒仁义自然齐于法界常住故云反也。   经以不善心等者以三业俱骂而经一劫若以一恶言去只一口业而以经时极但其罪甚多也。   疏岂能障碍者若毁持经人则障他菩提之路若毁于佛则不能障碍佛菩提何以故佛菩提以满故。   疏修非权非实法身体者当冥至理义如在背当照权实义如在肩故云修非权等也。   须废事释者若无理观不称此经开显权实以世人散心多故须简事专存于理也。   经舍于清净土者此上品师位在内凡下品师位在外凡。   疏亦格量叹者谓已今当最为第一也。   疏已得会同者古人意云由法华已会同竟是故涅槃易得会同也。   疏会三之始归一之初者但是绮文互说其义一矣古人又名涅槃为会三之始如后破。   疏大品已上渐顿者顿谓华严渐即鹿苑等三味须简渐中有顿顿中有渐于诸部中借使不信于大小亦易信。   疏论人则师弟本迹者迹门以大通佛所第十六王子为本今日说法华前十四品为迹诸声闻等于彼初发大心为弟子本于今有住声闻地者等为迹本门亦尔师弟皆论久成故也。   嘉祥犹然者彼云法华前教为已说法华经为今说涅槃之流为当说三说之中法华最为难信难解所以者何法华之前大小分流其言易解法华已后三一已会亦非难解此经开方便门示真实相会三之始归一之初乖于昔执故成难信难解犹然者嘉祥禀大师之教尚然况于近代耶。   具足四法者谓佛法僧戒四也。   若不尔者者须如前荷负中约理观释不可从事而说故云于理何益也疏又信力修毕竟空下约三法以释初从又信下先说意次从此人下正对三法信力对忍衣愿力解脱善力般若合此三德以为自行而为机感故云权实也。   疏法轮正体者此法华经总为前经法轮之体方名正也。   疏大涅槃窟者窟只是秘藏即所依也。   具如止观者彼约十二因缘束为三德作大车观具用今经下文四法生处得道即法身德转于法轮即般若德入于涅槃即解脱德三德秘藏佛住其中即是塔义故云此经是法身生处等。   八相者初从兜率天下生二詑胎三出胎四出家五降魔六成道七转法轮八入涅槃。   向以人为鱼㝹者指前长行偈颂约人叹经功深喻之鱼㝹记中引彼文由欠二文结句前文云故曰不论供养佛也结后句云故曰不须复安舍利。   与舍利等妙者明此长行偈颂约法以叹处只与丈六舍利等妙故今破之令同小教何名妙耶。   巧拙二度者大论云声闻化人苦行头陀初中后夜勤心坐禅观苦而行道名为拙度菩萨化人观诸法实相无缚无解心得清净名为巧度断释如记。   经皆近者上声呼去声前通不及于上也。   疏安乐行中名为近处者彼经云安住一相是名近处一相即是实相也今文明佛知见处为体体是理故引用也。   约真之缘了者以住前依真如修故云约也。   即真之缘了者初住一分缘了开发当体即是故云即也又是全性为修故名即也。   与前小异者此正消文与前诸文稍别也。   疏初观实相名因者通于二义发心为因初住为因。   疏观竟名果者通于分果及极果也。   经云譬如有人渴乏须水者生死八苦烦恼灾煎如渴乏发心悕果如须水。   初家弃初及三者弃华严及方等故此从今家立五时次第以破也。   疏未能如闻而解者意云虽复诵持未得闻第一而为未闻。   疏能解为至泥者具约三慧方名至泥。   理不全尔者应知三乘是所开故须对权以明干湿等悉须开显如何纯约法华以判但云三乘于一乘难信由如高厚故未可也。   皆有小失者不云华严及鹿苑般若复不云法华即清水但云如泥故成失也如前判中阙二阙三等是。   今师二义者约观教皆约教味以判故也。   三教为粗者以法华为泥水即相待意也。   须臾唯约法华中圆释者即绝待义也应知前三师相待不成何者法华体遍唯一妙乘对昔未说故昔为粗古人但是相对以说故相待不成也注家唯约法华绝待不显何者不开前三即是圆妙故绝无体绝不成绝也。   教虽已转者却明般若中意彼教虽融人行未妙故今法华开彼人行汝等所行及皆吾子为是义故须第五味远近二释良由此也五品位修观为远六根为近也。   亦应具问远近二意者此述上问但问于近也。   大旨同前者同前答云未开权求佛人未决等。   疏夫般若实慧方便者实慧是实方便是权故云二慧也。   新发心菩萨者钝根菩萨初心与二乘同学无生具烦恼故名病人也。   疏雨健扶者用前同体二慧密而开之令至极果菩提取佛意说故云扶也。   经闻解者此二字属闻思修可见。   依前以为二释者如前譬中约观约教二释也。   经今佛教化成就菩萨者开权教菩萨入于真实即是成就也。   开义不成者凡言开者点权即是方名真实如何废除以释开显若尔今亦云废与彼何殊答今家意者开已即废时无异途权称永绝名之为废不同光宅以除释废也。   开二种之方便者只是开显二乘也。   令开义善成者他意将为开义巧成不意且成会二不免违经之过。   疏八万焕然者大小八万具足故云焕然矣萨婆多论云佛一座说法为一藏如是至八万名八万藏有云且举大数具足应云八万四千也。   未有所通者只观俗法得俗谛三昧未通于中故云也。   算砂者彼经云善财南行至名闻国于自在主知识所得算砂法门自在主言我已先于文殊师利童子所得此法门常与十千童子在河渚上而共围绕聚砂为戏因此得知一切法等婆陀罗于城门卧海岸上住百千商人及余无量大众围绕说大海法方便开示佛功德海乃至语善财言善男子我以好船诸商人众行安稳道复为说法令其欢喜引至宝洲与诸珍宝咸使充足然后将欲还阎浮提若有众生得见我身闻我法者令其永不悕生死海必得入一切智海此并别教恒沙法门故引证成方便当体门也。   疏昔不言三是方便者即当体为门也今说三是方便者即能通门也真实亦尔。   然但说三为方便者意云若说三是方便则是开权故论云一是真实也。   如赦体遍元者喻当体虚通是门。   罪无不释者喻能通方便归实为门也。   疏言非三则方便之门得开者会三为一故曰非三方便之门即一实也语三三唯一斯乃点示三之本性故云可示意泛泛隐也。   第三准例者应云如三一为二非三非一为不二二不二为非二非不二之门由达二不二通至双非即以二不二为双非门由双非故起于二不二故非二非不二为二不二门也。   但定三通一句者阙于一通三句也。   次半者以委破前方便为实作门意未破实为方便作门以易破故云不能也。   更立二句者章安前以方便为实作门及实为方便作门竟从问方便真实下更立二句并前为四句以立今义故云得作余二句不也。   后之二句理无别趣者以方便名趣方便义实名义亦尔故也。   三如名下次引例者只如名之言即是引例也。   先示非者良由三不能相显故从破此病下明今昔互相显相即也。   言三一既不相异者判其三一本来相即故云不异因缘之义下结也应知开昔一外之三即是今经同体之权故成以三显三也次以因缘三下自约今经修性相显即是依教而修由修照理故得更互相显发也。   为一施三之一三者约佛意说也。   何者已开者列诸门者论知从实立名者不论更开若从权立者并须开之仍须体即开无异途方名开相也。   具如随文解释者者如今家随一部文释门义是。   亦应破之者今正明方便须开但列诸门故成不当余亦准此。   岂得云为实作门者然今正明权教智如何以同体之智为实作门释也。   疏法华论同者论云以阿含言教为门此释亦未全当今家约行约理俱得为门也。   不专在教者上文云今取理为教所诠即是理教共为门也。   但云从限域出者破云限域为大乘为小乘为是理为是教等。   破亦同前者同限域也。   并不相应者与前三车在门外及父在门外立二文大同破云此二文所喻永别如何得同也。   从初说故有门非门者谓约施权及所开边有于三乘五乘及资生等今皆真实岂更名门。   疏昔说二为方便者约渐三观璎珞经云因是二观为方便道得入中道第一义观即其文也。   无非通途者只是无通入一实也。   疏药王若有菩萨下简非者非类在昔于今定无不信之众故云也。   疏身座冥称者夫解脱者谓内智冥境外则和光利物名为解脱。   经虽在异国者或寂光或实报或方便土为异国也。   经欲舍诸懈怠者专依今经三德秘密藏衣座室三方能舍于偏小懈怠也。   经念佛故应忍者衣座室是三佛也。   经清净光明身者即法身也。   经若人具是德者具衣座室三也。   疏八部下(云云)者应广明在在处处有弘法之处所听之众若权若实皆圣所遣如高僧传中有冥告云一切如法讲处自人头向上并是冥力。   释见宝塔品   翻名有无者谓有舍利无舍利等不同也僧祇律云无舍利名支提有舍利名塔。   说菩萨因果者意云彼经中虽说普贤融门因圆果满亦只是明菩萨因果与遮那等不说遮那远因果矣。   道非存亡古今一揆者道谓多宝释迦所证之道二体无二故云一揆揆则也谓释迦道非存以现佛入古佛塔故多宝道非亡虽久灭度今出证经故云非存亡也。   交莚接影者意云分身是释迦俦辈召集使莚相次而身相接者密显释迦远寿令知丈六非生也。   实道不生者意明今古同证一显实之道故以入塔表之。   乃显舍那非成者谓今集分身召地涌本为显寿量而非生故也。   约譬类者圆镜云塔是所见大众是能见此事为是根见为是识见为是塔色发眼使见若根见者根无知故若色发者色不见知故若识见者识无见故二一既无见和合亦无见如一砂无油和合既有见一一亦有见如一麻有油多亦有油又为到故见不到故见若到故见之见水眼应湿见火眼应烧以眼到故又若到故见则眼去眼去故面上应无眼眼既不无明知不到若不到而能见者是亦不然若眼不到塔而能见塔如斧不到柴而能破柴如盐不到则咸火不到烧杖不到痛虽有此破更无决断。   若无通见者谓有通识也若无通途之见名无通识之人意今消经须与观行有别若不甄简二途不分。   有人问者圆镜云分身数多宝塔唯一答法华论云存略故存谓多身略谓一塔也。   宝塔不多者如经云我灭度后欲供养我全身者应起一大塔也。   合多宝愿者如经云其有欲以我身示四众者彼佛分身诸佛在于十方世界乃至尽还集一处等。   故今经文如四支徴者神力品若经卷所住之处皆应起塔供养所以者何当知是处即是道场即如观经佛三种身从此经生诸佛于此得三菩提诸佛于此转于法轮诸佛于此而般涅槃故云如四支徴。   疏萨云分陀利者武兵道亮云更有萨云分陀利本既存方世乃成三存如提婆达多中引萨云分陀利者古译法华仍存梵名萨云此言妙法分陀利此言莲华。   疏此塔正为证前等者非但破于他师谬解得对治名又证前故破于执迹之疑起后故破于迷本之疑故属对治。   尚非应身者谓多宝但是化身证经若是应身须具八相成道所以只可表于法身非即是法身故云必不可也。   疏未尽其体者经从所表不从理具正明多宝以表法身及具三身不得云只是法身以现塔处处证经故。   能表三中各三者一身各具三身故云不一也。   所表三中皆一者三佛各表一德故云皆一德虽有三而体是一故不异也。   共成此故不异者共成释迦化道开三显一及以起后故。   明示四相者谓四悉也。   在空以表二意者塔闭以表证前开塔以表起后也所非必多者八非并是所非中道实相为能非也。   疏分座共坐示不生者示释迦不生也何者若是于生不应坐灭佛之座。   疏入塔示不常者示常释迦不应入古佛塔也。   疏现塔示不断者仍于现塔故云示不断分身示不一可解。   疏全身示不异者多宝全身不散故也。   疏让座示不来者虽来而让座以示不来。   疏示不出者定出不应入塔坐出只是去耳又以生同灭故示不出故止观中引论释相大略同此故不重引。   疏八不显然者能表之事既且显然所表之法必实。   以现未师弟等者现未师弟是法师前长行意因果等是后长行意。   引达多往等者达多往日弘经释迦获益今日释迦弘经授达多天王佛记也。   未关地涌者圆镜云将明远寿之果故先辩远寿之因则四行是也。   种智前已具释者如前诸文释也。   妙法之言一分通智者以妙法不出境智既云真实能所咸然故知约能观边与般若无二又妙法则三德具足以般若德与智体同故云一分通智。   对迹明本者只是对此迹门以明于是本门故也。   略举经题者下经云以大音声普告四众谁能于此娑婆国土广说妙法华经。   以此起彼者谓寿量品也。   如明起由者如先明所起之由下文是。   盘桓经思者谓每于观心之文皆经游心思使观道相应矣。   疏如塔来证经者塔如境经如观智即是境发智故云来也经五千栏楯下圆镜云列庄严文中七科法门初总持门栏楯有防遮之力故表总持陀罗尼有遮三惑防二死因果之力有持因中万行万善果中万德之力故云总持龛室下明三昧门无数幢下明神通门垂宝下明四接门宝铃下明四辩门四辩八音诠辩无量四面下明四弘门其诸幡下明无量心门释相可知。   疏幢幡是神通者依于不动而动动而不动也。   疏而且遍者内充而外遍也。   疏如前高广义者此是高家之大故用高释广也。   疏中观横竖平等者只是不耳。   疏一如法相是者如法相解内称理解方有于说。   揽因成果者谓佛修戒定慧圣行时亦无别法但以大涅槃心导于二乘等法至初地时揽于因行而成果德名圣行满尔时后转名梵行慈悲喜三心满住一子地舍心满住空平等地若于圆人入于初住等广如彼释。   无说欲辞者经中但云彼某甲佛与欲开此宝塔即是欲辞更无别辞。   破大憍慢者破诸住权教自谓为极慢也。   疏华严亦说等者如前明字等语等法等已引即是其相。   大品亦云千佛者彼经无作品中释提桓因难问须菩提般若义尔时四天王及释梵诸王乃至诸净居天佛神力故悉见东方千佛说法亦如是名字说如是般若波罗蜜诸比丘皆字须菩提难问者皆字释提桓因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尔。   疏却障机动者若表前者权障已却大机已动意若起后者表执近之情将却须远之机将动也。   问凡云本迹至劣者恐人悟解见下寿量释迦显本竟依旧犹见丈六之身犹谓释迦不及华严舍那此将舍那亦问释迦本也。   自望本时遮那者将华严舍那自望彼遮那但是体用本迹也。   望迹成妙者释迦开已望舍那迹释迦成妙也。   迹妙犹粗者意云舍那虽即巍巍堂堂不显久本望于释迦任运成粗也。   本门十妙者一本因妙二本果妙三本国土妙四本感应妙五本神通妙六本说法妙七本眷属妙八本涅槃妙九本寿命妙十本利益妙彼判云迹中若待粗妙若开粗妙不异本妙而言始得始得为粗本中先成若粗若妙若开粗妙亦不异迹妙而是先得先得称妙又云不以广狭及权实而判粗妙但以久近而判本迹粗妙。   经我为听是经故者为㢡劝诸菩萨多宝岂用听经耶。   经广说妙法者劝弘通时亦如今佛三周说法等故云广说也。   二万在持品之首者亦应云如尔时世尊视八十万亿那由他诸菩萨今但略指二万也。   疏初有三行半颂多宝灭度者上长行有六今但略颂第六佛答上佛答又三今亦略今偈中加入灭久近诫劝持众及听法难遇等。   经虽久灭度者意云虽灭而实不灭故云虽也。   经以难遇故者多宝何故处处听法以法华经开权显实开近显远虽值遇故。   经各舍妙土等者诸分身一佛只各赍一侍者余皆舍矣。   经众生蒙薰者时众蒙光及香薰也。   经以是方便者分身远集以为流通方便故云令法即是久住也。   经而师子吼者颂上多宝赞言善哉善哉皆是真实决定不虚也。   疏供养三佛等者亲供养自身三佛则见三佛及闻三佛教也。   疏初一行诫劝者经云诸善男子各谛思惟诫也此为难事下二句劝也经诸余经典下正举难劝持文为六初明说经难大力诸天二乘菩萨掷山动地岂得言难具传说经此为难也诸余经典者别则唯指三藏为余通则三教皆名余也假使有人下明书持难空无像不可执捉假令把得亦不为难如无垢称接取妙喜不以为难凡夫书持实为难也若以大地下三明暂读难假使劫烧下四明说法难若持八万下五明听受难。   引俱舍等者俱舍唯少报恩两兼并是易持对辩难也。   十二通大小者解九本通大小但广问记故名不至至不至者大涅槃何义故至永断贪欲嗔恚愚痴不谤方等不作阐提五逆等故何因缘记三云唯在大今约小理即是方广如成论中以空为实自唱善哉即无问自说也如阿含经中授记弥勒即授记经也但小乘灰断无真常理说必假缘非天鼓任鸣记作佛少云无授记等玄文广说是故指之若人说法下六明奉持难。   经我为佛道者若约自行应云为若约化他应云我为佛道为训作作佛道以流通也。   经行头陀者者此经既已以圆诠三德故用衣食处三表于三德为持经人所依斗薮三惑是真行头陀人也。   疏贤劫者劫有千佛谓之为贤而具五浊八苦又称恐畏也。   释提婆品   逆顺定故者前三教破逆会真故云定也。   同于如来者此经尚为如来师何况同耶。   全似什公文体者只是真谛重译达多品文言体势与妙经前后文体全同验知此是先有也。   百论之流者百论梵文有二十品此土但传十品后十品与此无缘故故略不传此土。   大康元年者西晋惠帝时也草堂寺在长安矣。   昏圣相扣[彳*育*亍]者谓佛在灵山时说一乘先且放光照于东方万八千土尔时十方六道众生尽得相见以表至道灵通先拥无滞大众既睹嘉瑞皆同不测所由弥勒缘众生有机推请文殊为决斯乃四众为昏文殊为圣。   涉教归真者谓方便品三归于真即开示悟入是也。   兴类潜彰者谓比兴也以长者比如来引经大富长者即是如来乃以火宅喻三界三车喻三乘潜者阴也借喻也彰也显也谓显幽玄之理也。   述穷道昔者谓昔迷流道背曩缘于彼转四生受于人天二乘大乘解广称为巨富弃大学小为穷子今述昔迷故云通昔也。   彰因进悟者谓于大通佛所得记为因尔来无量何不进悟此城非实即是彰因宝所在近是进悟也。   赞扬行理者谓如来通法为事若人善宝所在近亦即修行此经即是如来使命名行如来事则如来广赞理行之人也。   六本迹如记不思议一者二人相对为不思议一也。   举因徴果者者谓弥勒不识地踊菩萨即执释迦近成之因徴于久远之果佛即说寿量辩因果所由伽耶道树始尔久远若斯故能成就如是大菩萨众假使尘点狭量方能测量佛寿极果也。   称扬远济者称谓称叹扬谓赞扬赞扬六根清净乃至称叹普贤菩萨守护赞扬六根令人乐净叹诸菩萨令人进行又赞六根令人修自行赞诸菩萨令人赞佗行修经之理能为苦海之业目之为济法王启运非直利于当时亦乃远传来业故云远也。   二十八品生起者未见睿公生起注家生起大理亦同故今录之夫昏圣相扣必有感异之瑞焉故首之以序品随机筌极涉教成权故受之以方便方便之奥兴类乃彰故受之以譬喻餐喻不猜因象能照故受之以信解纳其解心又以象告故受之以药草兴喻既明许以体极故受之以授记而下象须系众譬宜广故受之以化城钝浅又启取含亦同故受之以五百授记取含之中复有未悟故受之以授学无学记利钝俱朗化道须弘故受之以法师弘经通极必以证瑞故受之以见宝塔塔踊瑞炳幽显乐宣故受之以劝持宣故受之以劝持有范者患在律故受之以安乐引请规嘉躅潜有其人故受之以踊出人广德懿功似非始故受之以寿量知宗悟常浅深不一故受之以分别功德闻此功德欣以相传故受之以随喜随喜则四众竟修六根必净故受之以法师功德根净则含柔忘我现为前范故受之以常不轻法极人高通之有本故受之以神力神奇既发对印已周故受之以属累崇法寿命晖光住世故受之以药王本事负荷之懿十地同风故受之以妙音功玄应转万品感赖故受之以观音凡四弘修必人鬼争护故受之以陀罗尼执一所转严父移心故受之以庄严王本事化传遐劫福彰来𧜟故受之以普贤劝发终焉。   ○懿己利反训美。   但品旨未彰者今家解释品意难明须开章门别解品意显者但直释名而已若但生起故品意未彰但云因果语通何教无之故但云举因徴果何能显于发迹显本也。   疏满法师者宋齐录云上定林寺释法献方于圆国得梵本来有此一品瓦官释法意齐永明八年十二月译出仍自别何未安部内至梁初有满法师如疏今引此文者恐云长安宫人请此品淹留未为隐便耳。   天下大同者当时秦晋根阻车书未同乃至大隋方获宁一故曰混和即大同也。   约处人除北等者谓北州人及黄门不能造逆故除之。   疏捧华色比丘尼死者摩耶经云提婆达多既至摩竭国语守门者汝入白王道我在即入白王此时守门人即入白王王大嗔忿而作是言乃至不欲闻其名字何况而应眼见之耶敕守门者勿听其前提婆达多心大苦恼举手扣头切齿骂詈时郁波罗比丘尼此云莲华色从王宫出见提婆达多即呵之言汝今释种不得炽盛于佛法中作大障碍提婆达多闻此语已极大忿恚即以手拳而打其头比丘尼寻便命终即其事也。   四身者谓四属身业。   一语业者破僧属口业也从三杀下更一节分三杀谓父母罗汉三也。   一虚诳者出血属方便与破僧加行同。   增苦增者五逆罪五倍增也。   八比丘分二者谓调达四为能破四清净僧为所破即羯摩僧也若调达为佛及四比丘破清净四九人名破法轮僧佛在四清净比丘内矣。   破出杀者破僧出血杀莲华尼三也污母污无学尼是杀母同类。   杀住定菩萨者百劫修相好菩萨是杀父母同类杀有学圣人是杀罗汉同类。   嘉祥三意者前三意度量之无品只是故不可也。   经于多劫中至国王者人中尊位奢促之极而能发愿求法无退也。   疏一明欲满檀那者经中无余五度相以檀度接于六耳。   经委政太子者简异余王子以付储君也。   疏次虽作下至正求法者上文总三此但颂其最为满般若阿私仙此云无比亦云端正。   始从十五终二十一者尽十五尽二十一卷并明六度也。   文相显著者文相兼含者今亦不录也。   体相可识者体谓体状相谓行相也。   疏防止七支者小乘之戒防禁身口故但云七。   疏四禅八定者于四禅上更加四空名为八定耳。   疏不杀至是檀者不杀即是无畏施也不盗即是施他财也不淫即是有礼正当施礼也不妄语即是施于诚实之语也不两舌是尸者戒谓慎也两舌能成自他之恶为过处甚故对于戒不绮语是进者绮语一法人多喜犯此失难防故对精进不贪是禅者禅防意地之非则调直故得名禅般若是正信因果故能除邪见也。   疏一对治谓悭等者如净名经云以布施接悭贪以持戒接毁禁以忍辱接嗔恚以精进接懈怠以禅定接乱意以智慧接愚痴即接持义成对治义。   疏根调知法界者知五阴十二入十八界界分不同故即第六识辩了三法名为般若。   疏寿安者禅报在长寿诸天而乐。   疏辩者欲知智在说也。   疏乃至诣道场者一一文中更有众多赞叹之词故云乃至。   疏不乏信财者以信成就名为不乏即七圣财也故云信为道源功德母一切善法由兹生也。   疏他不能折伏者有行解故。   疏随食能消者得法喜食能消一切恶也。   疏如优钵华者只是善根念念增长如优钵罗华矣。   疏行慈境界者夫修慈皆依禅而发以九种大禅是慈境也。   疏离身心精进者若身行精进而心滞者不名精进身心俱运乃名精进耳。   疏禅无所住者菩萨虽行禅定而不随禅生也。   疏灭恶戒者灭外道恶众戒名灭恶戒也。   疏能坏烦恼者即烦恼障也。   疏及智障者偏真之智为中智障也。   疏造一切福者是檀若修身是戒忍进修心是禅修慧是般若以第一义薰修者谓以实相心于四威仪中行一一度互相融即百界三千体唯法界方名圆舍不犯二偏乃名尸等是故记云无非十度也。   疏不生疮疣者于念念中不见能忍所忍故。   疏不舍于离者谓常观无念曰精念念趣入曰进故云也。   疏于事中不放逸者谓于事即理名不放逸。   疏于阴不炽然者谓常观法性不令于阴而增诸恶故也。   疏于界不扰浊者根境识三互相涉入动乱于心名为扰浊达界三谛不名扰浊。   疏于界舍因缘者如眼见色眼为因空明为缘若因若缘无非中道名之为忍。   六之与十开合不同者开禅出愿力开般若出方便及智智谓中智方便出假智。   疏三十二相者且依婆娑一百七十七云问相是何义答标炽义是相义殊胜是相义祥瑞义是相义一足善住相足下平满不凹不凸于践蹑时等柔触地其迹分明恶心欲灭终不能灭二千辐轮相佛双足下有文如轮千辐具足毂辋圆满分明巧妙三指纤长佣而渐锐节不粗现并时无隙安布得中先后圆满四足跟圆长端严广直五手足细濡如妒罗绵六手足网缦指间皆有网缦犹如鹅王指若合时网即不现而无皱缓开时便现而无率急七足趺圆厚向指写庸两边圆直如红莲华八佛𨄔胫圆直渐下佣细如翳耶鹿王𨄔九势峰藏密犹如马王若尔云何所化得见有说世尊愍所化故方便示之十身分圆满如诺瞿陀树十一同十二身诸毛孔一一毛生如绀青色螺文右旋十三佛身诸毛孔各生一毛如吠琉璃其色绀润宛转右旋毛端上靡十四身真金色映夺世间一切金光令不复现十五常光一寻周匝常有光明四方各一寻昼夜恒照十六皮肤细滑尘水不着如吠琉璃及莲华叶十七同十八佛身广洪直不偃不偻亦不傍佞歌端雅充实十九佛胸臆分齐方广威肃如师子王二十佛肩[骨*专]圆满非诸捔力妹状力士能及二十一佛平立舒持摩自膝轮二十二佛颔轮广好如师子王骨圆如轮二十三四十齿齐二十四齿齐平密二十五牙齿鲜白有光明四十齿悉齐平中间无隙如毛发许光明皎映如雪山王二十六得最上味舌根净故令所食变成上味有说佛咽喉中有二乳泉若饮食时其乳流出杂诸饮食变成上味不正分耳二十七舌薄濡广长出时覆面至耳发际若还入口而于中无所妨碍二十八眼目修广其色绀净如苏圆多青莲华叶二十九佛眼睫安布善巧犹如牛王三十同三十一眉毫间长半寻右旋转光明清彻三十二佛于唯藏中有妙大种能发悦意和雅梵音如频迦鸟如帝释鼓如是音声具八功德一深远二和雅三分明四悦耳五入心六发喜七易了八无厌。   不须各修者明圆人从初发心常观涅槃行道至初住时三十二相任运自发不同权教别而修也。   已略辨之者法身之相为诸相本境智相称具三十二又如华严一一相好与虚空等修发互融不得各论。   相体多同者藏通以真为体别圆以实相为体。   疏足跟者足后也。   疏梵身圆等相者如来报得圆回身等观目四面皆睹故云等相。   疏慈等心者等取悲喜舍也。   疏成梵音声者随机屈曲巧取众生处处调熟皆令入实故知梵声诸相中最妙也。   疏道种智是别者地前缘修至十行中用于假智遍学诸法故以道种智为本也。   疏奇中三处好者两𦝣中间有骨名奇骨即背下分是。   疏臗凡者应云尻恐字误。   经十八不共者大论二十六云佛于无量阿僧祇劫来持戒清净故身口业无失三佛一切意业随智慧行故全无失四无异相者佛于一切众生无分别无远近异想是贵可为说是贱不可为说如日出普照万物佛大悲光明一切怜愍等度五无不定心者定名一心不乱乱心中不能得见实事佛于诸法实相中定不退不失是名无不定心六无不知已舍者众生有三种受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苦受生嗔乐受生爱不苦不乐受生愚痴是三种受苦受生苦住苦灭乐乐受生乐住乐灭苦不苦不乐受不知为苦不知为乐余人钝根故多觉苦受乐受于不苦不乐受中不觉不知而有舍心是为痴使所使佛于不苦不乐受中知觉生时觉住时灭时以是故言佛无不知以舍心七欲无减者佛知善法思故常欲集诸善法故欲无减修习诸善法心无厌足故说无减八精进无减者欲义即是精进欲为初行欲增长名精进如佛说一切法欲为根本欲属意业精进属三业欲为内精进为外九念无减者于三世诸法一切智慧相应故念满足无减又失念名威仪俯仰如来法中失念无减名住禅定神通念过去现在世通达无碍十慧无减者佛得一切智慧故慧无减三世智慧无碍故慧无减十一解脱无减者解脱有二种有为解脱无为解脱有为解脱名无漏智慧相应解脱无为解脱为一切烦恼习都尽无余佛于二解脱无减十二解脱知见无减者佛于诸解脱中智慧无量无边清净故名解脱知见无减十三十四十五一切身业一切口业一切意业随智慧行者佛一切身口意业先知然后随智慧行诸佛身口意业一切行无不利益众生故名先知然后随智慧行若先不筹量而起身口意业则有失佛先以智慧起身口意业故无失复次佛成就三种净业三种寂静业三不护业十六佛以智慧知过去十七知未来十八知现在通达无碍谓过去已过去等立通四教准前今唯在圆也。   经号曰天王者大论云食不用钵不被袈裟如王治也故曰天王也因即返当合道果乃失类同真故曰天王如来也。   经广为众生说于妙法者通指一代俱名妙法此文具五时教意故也。   疏第三劝修如文者前分文云佛告下明劝信今云劝修者劝信本令修行其言虽异其义则同也。   疏处华台久者此例如人中处胎十二月者为久以莲华生者有上中下。   故在父膝等者等取在梵王口生脐生也。   安置一切于菩提心者令住三德涅槃故从别圆以释应通前二教也。   亦可释妨者妨云净土既云莲华为父母何故鼓音王经云弥陀佛父名月上母名殊胜妙类释曰经言他土有父母净土则无又经云有者说因位时云有言化生者说成佛已后云无父母故不为妨。   经云若生人天至妙乐者于人天中得一实益方名胜妙乐矣。   来时大利方生者意云去时机缘未有大益故无白去之辞。   菩萨赞词者以文殊海出例地涌菩萨出已赞佛经文今文但云从莲华下至于佛前头面敬礼等其词甚略引此例者用释他疑令知经文存略故耳。   从所移处来者文殊纵从四百那由他外来复有何远故云应无也。   二者众海纵移者意云海众无缘者被移龙宫有缘者不动也。   后变而不变处来者只是从龙宫谓不动处来名为不变处来。   非谓改体者谓净秽土体本来相即故不可改如净名中梵王见净身子见秽即其例也。   此乃有往来者佛彰灼三变而移之众故见有往来之想也。   化事成规者谓成于化仪也。   经本声闻人等者住在今会空中述海化意故云本也。   经今皆修行大乘者此叙于海中已修行法华圆乘己意非谓至今释迦会中方始修行也。   经文殊师利至宣说者应知文殊先亦非不施权今述化意故云唯常宣说等。   经善知众生诸根行业者明龙女已得相似观机三昧故能善知陀罗尼者得相似三陀罗尼等。   下去诸文者妙音观音等皆不出此三也。   经于须臾顷者玉篇云俄顷也明时极促也。   经深达罪福者问此是赞佛为自赞耶答观经及疏是赞自身所证以释智积之疑又疏中但叹法应二身应以境智不二消释若无能契之智焉有所起之应得妙法身复有能契之智方有妙应疏虽云二身经意乃三身具足。   经经无量劫者即三祇行行验身子是执三藏教意难也。   权实义等者有权则有实故云等也。   从六根净得无生者据前长行文殊答智积云智慧利根等文则是先以禀于诸部中圆得六根净今闻圆经即入初住从六根位即往南方名起神通若从初住已上即名起应矣又若一向从权释者即深位菩萨权引实行示同即成亦应无失此中不云别教地前菩萨者以别地前皆是法性身菩萨无有于父母生身得入初往故不论也从实得说者只是从父母生身得为实得耳。   何妨舍此往彼者若八相成佛要须舍身故云也。   释劝持品   疏二万菩萨奉命弘经者若云弘持即属化他若云受持即属自行。   不及从初者若题云劝持即失持若单题于持即收二意以持文在前故。   八十似对治者佛但眼视而不发言告者将护声闻他方疑故云也。   经于异国土者他方净土也经憍昙是姓弥犹女也亦云憍答摩亦瞿昙梵音奢切耳此云满生或云泥土又翻甘蔗种亦云日炙种以其逆贼中与灭暴释氏唯除一娠孕者仙人观知乃诣娠妇之所先言求其所孕之子后果遂之方至髻年释星便现其后贼王知在山中候仙不在察令擒捉既获而长竿穿之仙还寻得知命难济乃降微雨令少苏醒化现一女劝其交通遗体染泥仙乃收之以牛粪裹置甘蔗园有日使照满足十月乃变成男又复为王继释种因得甘蔗及以日炙泥土之称。   经皆是阿惟越致者亦云阿鞞䟦致大品云不退不转故名阿鞞䟦致弥勒问论云云何名不退转答此诸菩萨证得初地必定之因依般若生在佛家大悲为体善住菩萨正修行处入于平等真如法中究竟心证涅槃道故彼论约别今经在圆。   ○即初住已上位也。   经作师子吼者作字去声呼训为若入声呼训起也。   疏引证分明者以引达多及龙女明功深福重竟故也。   疏又将护声闻者此诸声闻以入初住不须将护正为护于机缘耳。   空生之德者须菩提若人嫌行即坐嫌坐即行等皆护物机不令起与。   七年失国者如四分律云𤘽睒弥国忧陀延王是宾头卢亲厚知识王朝哺常往问讯受恶人语云贱人见王不起王乃报言明旦更往若故不起当夺其命如言而往宾头卢念言王恶心来我若不起当断我命悟王坠狱我今若起七年失位作是思惟以轻易重宁使失国即起迎王乃问之今何故起前不起耶答言起与不起悉皆为王王问云何为我具述前意王问几日当失答言却后七日王便还国修治城堑贮备军仪至第七日云沙门语虚与诸彩女入恒水中乘般游戏时愍禅国七年不雨波罗殊提王往摩竭国诣于瓶沙求出水珠不获却还闻彼水中忧陀延王彩女误乐密放白象入水引之忧陀延王谓为野象善其调法诵术弹琴向前取之为彼得便锁脚还国经于七年教儿调象教女弹琴后因私逸惧王罪之彼罗王子感以师德听自庄严疾行捊象与女逃还食顷而到。   进否为王者即北齐少林寺稠禅师也为齐王所重亲体所居为护王寿不起迎送王密怨内心明重试之故不起当断其命预知其念断命罪重宁使失寿便起迎送王亦问之昨何不起今何起耶答云不起与起悉皆为王王问知已克时而卒。   而为正则者则即式也若以此名而均下出正式意意云若以小乘分之若融于大名方应今经出家之戒。   二脱者解脱解脱知见二也大乘则双脱二死方名二脱并于三学名五分法身也。   疏余四亦如是者无有能将妙定来必由自修正而所得余三亦尔。   疏既自无香者譬上于戒不乐行亦不自闻者譬其既不乐行则无自利。   疏心不定者者若心不定由具烦恼我心已定烦恼已尽入无学位如何说骂故也。   疏如折角牛者喻断正使已尽如牛无角也。   疏如残童子者残疾也喻正使尽犹有余习虽有余习而不恼人。   疏置之日中者日譬喻无漏也谓于无漏日中当自观察有余起阴虽无烦恼而于此身未免违顺等。   恶边定无单双者以此二句俱但须互举则成单双之相不须更立故云定无也如云口善则身意恶身善则口意恶是也。   疏常念境界者上单善双恶等境也。   三合声者阿字合拘卢奢三字为三合也。   世人执览者览前就后故成骂也。   声界有八者如下法师功德品中引。   大种为因者谓四大种如下释。   观我既是所骂之境者彼为能骂今反观于能骂以为观境皆不可得由如幻化等。   形显受者谓骂形不骂显骂显不骂形受想行识亦如是。   此观因缘者观因成假也。   过于异生者罗汉身中有怖畏尚过于凡夫也。   未得乐受者欲得故受也。   已得乐受者得以保护不令失故也。   已生苦受者得已欲离故生苦受。   未生苦受者只是欲得不生故苦。   疏于不苦不乐不痴者慈悲为他故也。   经恶鬼入其身者谓三惑重以为鬼也又惑被外恶鬼人也。   疏僧即事理俱和者智契于境为理和由理和故方令事和故云佛即僧也。   经诸聚落下一行入室弘经者悉体性而为说法斯慈悲慧之至也。   经愿佛安稳住者谓此经若住世则是三佛住世住世即坐座也。   释安乐行品   应委腾前四品者今腾法师品初大分四段文也。   文起尽耳者只依四品生起次第亦未显于品中正意正意者何谓诸品文心即衣座室是。   冥资显益者未得度者但为冥益以示入品故又为如来冥资显被因益也。   上方者方便实报土弘经也。   进否者能于此土他土弘经为进但能他土弘经为否。   准而则之者令以修而则于性使全性成修修性则于三德无非着衣坐座入室等皆不逾三德故。   在今同异者同只是秘藏三德耳异者转名赴物不同从所以法师下其异相也又法说名实相譬说名大车信解名付财药草名地雨化城名宝所等又名五行三道三因等品品随机立名不等然其理体不出三德秘藏故云无非一乘也。   多宝衣者多宝久已契寂故对衣也。   分身室者若非大慈悲故无以处处利生令入大慈之内故表室也。   次变表破无知者法眼若显遍识法门应病授药即入室义。   五波罗蜜衣者一一无非法界以庄严故故对忍衣也。   疏此附上品文者若准今品上宝塔达多二品皆须先附法师品释次方依当品意以法师品衣座室三为弘经之轨故须先附彼品。   疏不受三昧广大之用者大品中有不受三昧得此三昧遍法界用而体不受此用复能遍破一切空有故云不受凡夫等。   不受亦不受者能受亦不可得也。   疏生见者谓凡有见皆不受耳。   疏今更广事解者前附事释即是约俗谛以释今约因果以释也。   疏即是体法身行者谓之正宗自当体法身行也体字训礼礼者履也谓履法身行则法身安故云着衣也余二亦体。   疏因名至恩德者上叹佛恩下化众生俱名恩德。   三喻具如玄文者然大经中佛为调伏匿王诸妃后等说是偈云一切江河必有回曲一切藂林必有树木一切女人必怀谄曲文殊难曰是义有余𤘽耶尼州有河端直名娑婆耶犹如直绳入于西海。   ○疏云金沙文出大论种种金银琉璃宝树是亦名林亦有女人善持禁戒功德成就有大慈悲此三喻皆非尽理故名有余。   疏彼呼为无余义者彼经三喻接一切法门尽此外若更有法者皆名有余之说。   疏此呼为无上道者经云昼夜常说无上道教也。   疏大经明亲附国王等者诸优婆塞等不受五戒不修威仪应持刀箭摧伏恶人护说法者等(云云)。   圣行座者有慧故对座也。   或出或没者或但用折或但用摄故耳。   二释并三皆四悉者广略二释不出三德四悉故云三法异即世界复以三德离对三悉故云皆四也。   疏一绪者应作此叙叙谓次第也此绪训于丝端亦无大失若取训业训事训余并非文意。   疏一假实二空者假即生空实即法空也。   而滥向三行者不知为是何等慈悲为身为口意耶故云也。   疏恩德者法身德也无缘普覆故得其名。   疏资成者即是法身资发智德也。   疏何能宣说是经者为用何方法而流通此经也。   疏三总明行成之相者此指四行文后偈颂之文从我灭度后求佛道者已下文是。   经当安住四法者但总标四行而不别出四相便即先释身行处矣。   疏或云内凡初行者从十住初心已去也。   疏若久习纯熟者位在回向后心也。   疏引前品近果之行者法师品云闻已谛思惟当知此人等近于佛智慧文是也。   疏七住已上者瑶师案璎珞经云入无生毕竟空界心心当行无相无愿名不退住即第七住也。   疏行始者虽过分段未侵变易俱名行始并是别教内凡初心也。   疏或云行处约因者因应通等觉约果应在妙觉如此判者凡夫绝分故不用也。   后释通因果者次家约智约境之言通于因果亦不知为是何教因果故不可依也。   行近两处俱得名行者俱有进趣渐近于理之能故云也。   立理破者立道理破也。   并深俱浅等者初家及第二家行处俱浅近处俱深瑶师则行深而近浅故云互也。   而永异古师者今家行近虽俱在浅二行同时及通于后故不同古分于行近深浅放不等故及以定判也。   其意则别者以浅通深不同古人浅定局浅深定局深故云意别下去约二忍四忍释即当约位也。   疏内怀至理者接起理行也。   附事必依理者揽事以彻理观理以达事又经由也达也故云事理不可条然也。   非无所诣者说真之时亦诣于理说俗之时亦诣于理真俗不二诣理是同。   约行准说者说既真俗相即行必事理无偏。   通遍前导者谓慈悲通身口意复以慈悲导身口意上止观令入深位止观从浅至深皆是慈悲之力。   正当于身者应知身业之文具于口意何者不与小女处女共语口意业也柔和善顺亦口业也心亦不惊及所畏心不悕望等意业也虽此互兼而各一业为主余之二业但为资成而已。   以能从所者中道三智从于所观境故但云一法也。   总释功德所由者得中道地故所以在刚能柔能顺能治能安故也。   见诸法实者经中但云如实相者始行未证但得云而观诸法如实相即是因缘法如果地之法今言见者约所证说。   疏人法二空者大论问曰小乘但得人空何得具于二空答曰如来灭后四百年内诸师说小具二空四百年外诸师所说乃云小乘但得人空无法空耳此违阿含经彼云小乘具二空。   疏约真俗假实者真俗约谛是所诠故假实约所破是故不同。   为对所破者性相是所破也。   名同义异者通教以真为体圆教以中道实相为体故云也。   若更开为四十二忍者前开为四五六则通别教从若作四十二忍者唯在于圆但从无生寂灭二忍开故增减可知者若作四忍伏顺在住前若作五忍三忍在住前如信忍故若作六忍在住前加和从忍故云增减也。   为二者生法二忍也。   二复为一者前约一法即一实谛忍辱地是。   仍离二空者生空为伏顺法空为无生寂灭也。   则经中二句者从住忍辱地至不惊为初句从又复下为次句也。   初地依法得忍者依真如法得忍也。   疏后心亦穷二空理者后心二空理方穷也。   疏大经云发心至不别者指名字位为初发心也亦通于五品初心也。   善消柔和至竟者意云前文释文释柔和善顺对当二忍已通初后则是生忍竟即知不率暴等亦是生忍行相功德而已由得地故故有此德。   前则准知者只是亦可互为其德故前柔和等准不率暴等其相可见何者由得忍辱地故柔和由得忍辱地善顺即知柔和等是不率不惊等德故云也。   疏闻佛常与无常者是大小相对二乘作佛等即偏圆相对生死涅槃即真俗相对佛道长等谓实长实难权短权易此即从事故分约理不二故云非长等。   疏观行即非行非不行者以般若荡二边之相故也。   疏合上衣座室者止行合衣法身德观行合座般若德慈悲行合室解脱德今明能行对所离法者三行是能行能离之法十恼乱等是所离之法也。   所附为助者以三学通附此三浅法助于正观深法故云助也。   须指梵网者以菩萨轻重等持一支一境无非法界方称具足戒也。   三行兼理者戒等三行皆悉正助合行故云兼理于三门中非远非近以观诸法空等而复最得兼名故云对事设观以助照理之正观也。   向云助真似者此取意通问耳以前正观文通深浅以释故今以约真似问之。   不同古德者如前三师释行处文是。   疏修定心者经云修摄其心修定处者经云在于闲处修定门者经云常好坐禅。   经云国王者小者曰邦大者曰国王者以一贯三三表三才一表三通三才谓天地人故易云天得一以清地得一宁君王得一以治天下君国之王故云国王王之所生故云王子臣中大者名曰大臣官长谓五等诸侯也。   经及造世俗文笔等者即勒沙婆外道所造经名其经有十万偈颂路伽耶陀者正梵音云路伽也氏迦此云顺世外道之论。   梵志者事于梵天志在梵天故云也。   设筋力戏者令他设此戏也。   经诸恶律仪者如大经明十六恶律仪如造一恶时皆有无表恶起即是恶法则也。   不男坏乱菩提志者不男无志以自无志坏人志故。   疏九远讥嫌者大宝积经云若诸女人减二十众不为说法余有男女终不往诣比丘尼僧论法会处不应也。   此当因缘约教者附事当因缘诸教俱离则成约教今弘圆经须属圆教。   欲想者止观第八中明一念欲觉初起甚微不即遮止遂渐增长为欲事故贪引无道乃至四重五逆乃至因欲生十法界亦如偈中记引薄拘罗缘并是明其欲想之相。   何所可离者十恼即法界故无可离即空也。   何所不离者以法界体遍离一切即假也双非即中也。   一切俗境者于俗谛境不可药病等名为讥嫌。   远离魔外者畜养者如净名用魔为侍也。   如病将身者大论问云菩萨以度人为事云何深山自静弃舍众生远于慈悲利他之行答云如众药将身体康修业身虽远离心不远离准此今令住闲处之意也。   随要列二者五缘中闲居静处一调五事中调心一故云二也。   结成智境者只经中一空字对二法者表智境不二也。   空字随位判者须约六即判也。   疏二边三谛者中对二边故名三谛也。   疏非七方便者谓非此等人所观之境也。   即表中道者无常等四二乘四倒常乐等四菩萨四倒如来证中入秘密藏故以双非枯荣以表之。   若不立双非者若不对出假菩萨更立双非者常乐我净四德皆是双非中道四德故所以界外但有无常等四倒远于八倒即毕竟空故。   应约真妄者真如为自无明为他等。   今真如理正当无因者此即立也故异外人横计无因也。   又云十境者谓阴入等十境耳。   疏非解非惑者亦是重举中境即是而解而惑故云而从惑因缘生等。   腾以因缘一句者只是前于因缘一句开为涅槃生死二境也。   颠倒即是说由者由颠倒说生死由颠倒说涅槃也。   常乐无别释者无如前因缘颠倒二句作二边等二重释也。   由本有境说上诸观者上经云观一切法空如实相是境也。   亦由第二说用观者上经从不颠倒下诸句是第三从但以因缘有下是结文也。   初释由颠倒故说者从非解非惑下文是以解惑因缘皆由颠倒所以偏受颠倒之名即结前妙境一切法空文也。   次释由二边者从又因缘有下文是即结前第二用观文也。   第三释由不思议者从又但以因缘有从颠倒已下文是。   通上下文者上谓如实相句下谓从以因缘下有二句经是并于中间成十九句也。   观方有体者能观观以实相空为体也。   无出是不出者法体不属三世所以不从现出堕于过去故云不出出只是入耳。   只是一大空者谓十八空不出能观一毕竟空名为大空也。   故次文云中道正慧者应云最后文云中道正慧今从语便但云次耳。   如不无断者此十八句能破不出此四字即举诸句初如字也余三字在经可见。   及以离合者彼止观记中问云前六空已明二空何须更说次空耶答以向性相重历诸法故更明七问内空至毕竟破诸法尽何须后五答大论云十三破尽后五重说耳是则从一大空离为性相二空及大论十八空大经十一空楞伽七空等合成一不思议圆妙境也。   疏不颠倒即内空者须约八倒以释我我所及六尘等皆须三惑二边以释也。   疏即内外空者内根外境俱空也。   疏诸法是所破者二边之法名诸法也。   疏执方计破者执空为有有即属方破之执故故云计破。   疏无名出离法空者谓无为是小乘法空中道无名出离于此故云也。   疏无名性空可解者无四性执故名性空。   大乘进退者劝弘经者观于前机宜大须大不宜于大而为说小以助于大。   结成大车者十乘是法大车约譬也。   一切破遍者观一切法空而已。   十八道品者中道双非以修念处由念处生正勤等故以十八空对于道品也。   表后三者梦入诸位即第八知次第九安忍从五品䇿入六根十无法爱即从十信离相似三法入于初住位即如品末经文说也。   四总十别者须以四行总于十法则使一一行皆具十乘复以十乘别于四行令一一乘皆具四行故也。   俱通横竖者十乘为竖四行为横四行入十乘无横而不竖十乘入四行无竖而不横则成横竖皆至于极也。   十法导理者理谓不思议境境为十法所依所以十乘得能导名。   以广显略者近三助行行略近广也。   各遍消故者今腾上行处三释一一皆遍消行处经文也。   人空行处者只是颂上戒门合行处中生空意也。   颂双标行近者意云偈后既结行近所应双标二章也。   亦当生空柔和等者应云十恼乱与行处柔和等俱是生空故亦云当也。   经云无怖畏心者申依行近二法故无怖畏也。   疏初应入行下十四行者就此为九初颂离憍慢缘次凶险下颂上第三离散乱缘三旃陀罗下颂上第四离恶业缘四外道梵志下颂上第二离邪见缘五亦不亲近下颂上第五离小乘缘六寡女下颂上第六欲想第七不男无志操缘七亦莫亲近下重颂上第四八凶险下重颂第三九诸淫女下颂上第九远讥谦兼得八远危害十远畜养也。   疏一阴谋王命者谓比丘教诏故。   疏三典藏亡宝者谓比丘通引故。   疏即谤法者比丘是行法人谓佛命尔耶。   疏摩橙加经者彼经上卷云有旃陀罗名帝胜伽求婆罗门女以为子妇诸婆罗门悉皆毁呰旃陀罗姓帝胜伽言汝婆罗门姓若因韦陀名婆罗门者如昔梵天修学禅道有大智见造韦陀论流布教化其后有仙名曰白净造四韦陀如疏一一韦陀各四万偈偈各有三十二字言各三十二万偈者恐误次拂沙等如疏当知韦陀分散之时婆罗门种亦应分散若韦陀坏时婆罗门不散坏者如何得言婆罗门种因于韦陀。   疏赞诵韦陀者如此土文选之类。   疏并诸杂语者只是诸赞诵等耳。   疏优留僧佉者此云鸺鹠仙其人昼藏山谷以造经书夜则游行说法教化此伏夜游行如彼鸟因得此名在佛前八百年出世说最胜论有十万偈以六谛为宗一陀骠谛此云主谛谓五大及时方神意此九法为万物所依故名为主二求那谛此云依谛谓色等五尘一异离合数量好丑愚智爱憎苦乐勤堕此二十一依前九法故名为依三羯磨谛此云作谛谓俯仰屈伸出入去来故名为作四摩若谛此云总相谛谓总取万法为一大有故名总想五毗尸沙谛此云别想谛谓森罗万像各各不同故名别想六摩婆夜谛此云不与计尘成执不相妨碍故名不与计恒水灭罪故须三洗又曰尔供养火谓火为天口天因此食雨时烧香苏等令气上天以为供养谓能灭罪及生福利。   疏迦毗罗者以其头如金色因此立名得神通前后各知八万劫事造无顶论十万偈明因中有果计一为宗用二十五谛一者从冥初生觉过八万前冥然不知但见最初中阴初起以宿命力恒忆想之名为冥谛亦云世性谓世间众生由冥初而有即世间本性也亦曰自然无所从故从此生觉亦名为大即是中阴识也次从觉生我心者此是我慢之我非神我也即第三谛从我心生色声香味触从五尘生五大谓四大及空尘细大粗合尘成大故云从尘生大从五大生十一根谓眼等根能觉知故故名为根名五知根手足口大小遗根能有用故名五业根心平等根合十一根心能遍缘名平等根此二十四谛即是我所皆依神我名为主谛。   经破戒比丘者大经云不与犯重禁同共一处住呵谤方等者得生不动国波罗夷此云退没堕落无道果分也。   经名字罗汉者但有罗汉名字无罗汉义如金刚三昧经云有名菩萨有义菩萨今亦尔虽口自云我是罗汉其实未杀烦恼等实是罗汉尚不亲近况名字者耶。   更有别事何不问耶者意云有解脱涅槃何以不问而问此鄙恶事耶。   经求现灭度者所著既深随之而死不能舍离故云现灭。   经小女者十五已下处女者十五已上未嫡者。   疏第二八行颂非远非近理远近者非远非近专明以观契理得名然此八行今应先分二行半颂上又复于法无所行等文初颂非行次不得下颂非不行与长行雅合从一切诸法下正颂非远非近初一行半颂上观一切法空如实相是总句也。   经不得诸法者不得二边法也。   经不知不见者应以中道佛眼见佛智知不堕二边知见也从颠倒下颂前中八句余十句阙初二行颂不颠倒之相在于下正约止行颂不颠倒观一切下半行颂无所有性句犹如下半行颂如虚空一句不生下半行颂不生等四句常住一相颂实相句。   疏得人无我者人谓数趣也起惑造业类取五趣之果谓之为人而于其问执有生宰自在之用谓之为我安乐行人随于行近以正忆念中道之观而观实相之法故能止于二边过恶也。   疏得法无我者于二边法中执有胜实自性自在之用谓之法我安乐行人了达偏小之法即是实相故离二边之取着也。   疏文殊下第三一行一句总结成者上长行身安乐行初开章为二一释行方法二结成结成即指此文也今应云大段第二一行一句总结成身安乐行也第二口安乐行亦具三业以口为主余二业助以油涂身等身业也除懒墯意等意业也。   问经赞小善者大经云见人小善便赞叹之。   如涅槃中二乘者先取小果助于圆极也。   尚不令顺法而违物情者若顺大法而违物机尚不可也。   疏行门也者若不栖心至境则安乐之旨未明故云观诸法空等。   疏王者语者自在如王使他从己不顺而罚故云诛之第三意安乐行亦以余二业助意。   经亦勿轻骂学佛道者等口业也恭敬礼拜等身业也。   经于诸如来起慈父想者以覆阴长养菩提心故起大师亦尔。   疏理论三乘等者约化意说约开权说故云汝等所行是菩萨道即其义也。   经得好同学者五种法师也。   故各释妨者只拔苦必与乐与乐必拔苦也疏此等亦须与乐但其下释不堪意。   疏降伏诸国者今用小教破所化阴入即是涅槃故。   疏是三毒至四千者是佛所对治法谓贪嗔等十种随眠只是十使随逐有情眠伏不起名为随眠若约起边名十思惟此十随眠一一皆余有九随眠为其方便足成一百前分一百谓过去也后分谓未起也并现在一百合成三百置本一百就前后分二百之中一一皆以九为方便足成二千并本一百成二千一百起及未起各有二千一百足成四千二百约多贪多嗔多痴着我思觉此之五人一一各有四千二百合成二万一千更就三毒及以等分四人分之一一各有二万一千遂成八万四千此是小乘论一数若依玄文第一所引即约大乘中数也。   疏衣服即惭忍善法者始从五停终至罗汉位皆具惭忍庄严也。   经得法国土者谓寂光土也从法身地起应三界故云王也。   经引导其心等者说化意也。   然有坏义者意云发心即坏天子魔故也。   尔后时长者在方等时被弹不退故欢喜在般若时被加故欢喜故云通也。   疏兼得人一者行从人立既其有行岂可无人故经云能令众生至一切智也。   疏上总明行成者上长行有总有别前总中皆有行成及无过失今但颂行成不颂其无过失。   疏初三行颂不与珠者上文有六合但颂三初半行颂第一轮王譬次一句颂第四有功欢喜譬三两行一句颂第五随功赏赐譬次合不与珠譬中但颂其四初一行半颂合第一轮王譬次半行颂合第二小王不顺譬三半行超颂合第四有功欢喜譬四一行追颂合第三起兵往罚譬。   经以大方便者用同体之权说法名大方便。   疏三行颂合与珠者初半行颂合大功勋譬次二行半颂合正与珠譬。   经于家出家者于家出颂上慈境及非菩萨颂上悲境也。   经如法化世者只是先权后实耳。   疏其中细开者上合与珠文具四一今颂亦四既知众生二句颂人一末后乃为下二句颂教一如王解髻下二句颂理一此经下一行半颂行一故云细开也。   疏得现生后胜报者现谓现在受报生当生而受后谓隔跨当来一生二生无量生而方受也。   与初地等者亦是且借别地对住也。   疏正见无痴者正见无见惑无痴无思惑也。   疏信根者等者应约圆释即无作道品以消经中深入佛道等文也。   疏定根得四禅者得四如意足定也。   疏是沙门道者因也。   疏是沙门法者修行法也。   疏是沙门义者沙门此云勤息息谓息诸烦恼今云烦恼尽即息义无嗔即慈悲义也。   疏又是所更者更谓经也。   疏答此非愿智等者谓愿智顶禅能知三世之事经既但明梦之所见不论禅之所见故云非也。   疏佛起现前者起谓觉也佛常以觉智现前故。   法华天台文句辅正记卷第八 卍续藏第 28 册 No. 0593 法华经文句辅正记   法华天台文句辅正记卷第九(辅妙乐记)   吴兴永定寺 释沙门 道暹 述   释涌出品   四悉通释者用下品意共成四悉故。   疏师严道尊者谓化道在师云道也故化道尊高也疏四方奔踊者只是三千大千内四方也。   此命犹通者命深位菩萨此土弘经新入声闻他土弘经及远表寿量故云通也。   下三共成初感应者今品正是感应道交生物欢喜故引下三悉助成世界意也又此感应具足其二义一地涌为感如来为应二师弟俱为应机缘为感也。   疏惠利无疆者谓犹师久证实故故化道无疆也。   三世益物者皆为众生作种熟脱也。   冥显如来至量者此但是密显本不可量耳。   理无早晚者谓理虽无早晚约事非无之本师弟居下虚空为早今日师弟住于虚空为晚也师弟皆得早晚名也。   本迹尚迷者今日弟子之本迹尚迷况复能知如未久成之理也。   今空者始从宝塔踊空者皆是今之师弟所住也。   疏咸令得知者谓示众令知释迦及以涌出俱有远本耳。   舍那始成者不云鹿苑者此取大机始终所见也。   第二意兼后品者谓召过以示现成今世界弘经以益当属于后品闻寿量已方弘经故。   世界即是三悉之由者由涌出现后方善生疑破入理是故世界为三悉由也。   十六品半者此举迹本二门流通总有一十六品半经明流通力大也。   举法举人者即法师举人举法以劝流通也。   引今引往者达多品仙人弘经释迦获益等东方妙音西方观音若显四圣若秘谓八部六道身又解现作声闻为显四秘菩萨行为秘亦是显益亦是密益也总身即初住八相佛化也别身谓现三十三身等或逆如调达严王等顺如余弟子往佛如威音王佛日月净明德多宝佛等今佛谓净华宿王智佛宝威德上王佛等自微自着如不轻中但宣二十四字皆当作佛等为微现获六根清净及现生后报等为着也又辅佛行化有始有终故云自微自着也。   现益者如诸品结得道人并当益者如五千及不轻品经云彼时四众乃至二百亿劫常不值佛千劫堕狱后方得菩提等八部中有龙有鸟即畜益。   女益者如药王品中云若有女人闻是法华经后不复受女身及生阿弥陀佛国等。   亲益者谓一云波阇比丘尼等。   疏益者自眷属外俱为疏也。   事益者得三悉益名缘因益及住前五品六根也。   理益者谓了因劫国记及正因记也。   称之不已者以流通功德深故称叹无已。   又半品四信至不定者南岳及天台大师判下四信文属流通北地师分为正说故云不定。   二处流通意别者本门双流通迹门单流通也。   无二世利者由无过去善根并无现未益矣。   无始法尔者只是从发心已来至于今日皆随有缘故耳。   平等意趣如前者如信解中破他云不可用平等意趣释文是。   但在世界为人者此文三意但当前释品文四悉中二悉意耳何者至正说中迹疑方除久本方显是故今文但得二悉之益。   经先尽者若尔今古相望应去声呼若前后相望即平声呼今从去声。   经虚空者华严云佛子如依虚空起四风轮水轮一名安住二名常住三名空竟四名坚固此四能风轮持大地令不散坏是故说地依水水依风风依虚空空无所依能令世界而安也。   下方者生公云住在理也注云众生佛不以结成为碍故曰空中住也。   重重事等者于华台上八相成佛华叶上千释迹一时成佛身土示现重重无尽为事也。   为未了者者谓身土互融作用无碍。   重重相入者施此化仪为未了者令视事用即见其理方能称理而有事用也。   约一论遍者谓一尘一刹一身多身等皆不出法性故。   亦曾有迹者谓中间亦曾垂迹耳。   于理未彰者以时机未堪彰灼不显久本也。   以彼表无者意云夫色法者眼见之处云名为有下方眼既不见故可表无也。   非上界者在空中但齐四天空故上属界也。   疏四即四谛者合戒定慧只是道谛道谛所治四谛义是。   六全是万者约刹那心论六度故使尔耳。   不通迷故者此初住已上所用之法不通住前迷故。   疏五十小劫者慈恩云此经所说劫者或昼夜月时年此以昼夜合数不废二十五日成五十小劫或复五十日五十月及以时年赞德逾深时长可悉受赞神力亦等赞时神力变其本心圣通延促光景众生爱法以是忘疲况圣冥加辄生劳厌故诸四众谓如食顷法食资持神通制御故经多劫年命不亏今家意者若尔经何不只云五十昼夜或时年等谓如食顷有何不可何须云劫以乱大劫又何不直云经五十劫而云小耶是则应云小夜时月年等若尔者何以为大昼大夜时年月耶小本对大大即八十小一增减故知定经五十增减谓如食顷矣。   即八自在中一者四能自在谓大小长短等。   今昔之力者久证菩萨即狭而见广即短而见长谓昔也今日三周菩萨但于即长而见短焉又由昔有善根今日成熟不如前释。   故且抑其一分者文但云借其力令狭见广不云借其力令于短见长但云隐长而见短且举一边故云抑也。   经有四导师者亦表四德上行表我无边表常净行表净安立表乐有时一人具此四义出二死之表名上行逾断常之际称无边行超五住之垢累故名净行道树德圆故曰安立行也。   经世尊少病等者应知今日佛身胜故无病恼等者昔日佛身既劣应有小病等又大论云身病为病心病为恼众生病故诸佛则病众生病愈诸佛乃愈将问众生受化之难易故先问诸佛病恼之多少也生疲劳者明镜尚不以频照为疲如来岂以数应为劳斯乃附世相之仪寄劳疲之言伸令问之致耳。   以酪等三至薄者彼大经中先用无常无我等治于邪常等四名之为涂邪常等四病除得无常等益得此益已即于方等弹斥般若淘汰名之为熨至法华涅槃开渐即顿名洗乳令服今文亦以三藏为涂乳也。   二苏时异佛慧必同者意云二苏佛慧尚同何况华严法华佛慧有二耶。   开亦不偏者彼但开出一别菩萨合亦只合一大机。   尚存权迹者纵合别教亦不同寂场始成故权迹也。   不用六方便者七方便中但用于别教也。   身土四句者谓一一身中一切土一一土中一切身一一土中一切土也。   处处得入名竖广者此约开权而说自此以前若显若密无非法华之力显密在机若据佛意无非实本迹二门专约今经以论横广竖广也。   若本若迹皆论久远者迹门以大通为久远本门则以久成为久远也。   三节等者是三周各有正说述成与记而已。   义含横广者彼经显虽横挍密无不同故云义含也。   除序文殊释疑者应知序中弥勒但是随见而问不名为说文殊答问即当于说虽即是说不由佛加故不同彼。   寂光所对等者此经是即秽而净同居即寂光故华严是即净而秽华藏世界同居宛然故。   此中横对四土者如下分别功德品中见此娑婆纯诸声闻共为僧等四土具足。   还以彼多者还以彼实报土处对此法华寂光寂光理通多即一故。   仍须委明至之意者以机未堪故未显说耳。   一约权教者三教为权。   二约实道者始终禀圆教补所人也由是后番入实补处所以不知前番等觉菩萨矣。   用前二义通者以向一约权教已下文是。   即不识病者以地涌菩萨本时横遍法界识病逗药竖穷三世重重不绝是故弥勒不识故无对治益。   非十住所见者生公意云十住住是所依应是十地也。   佛答其由者如下经云告弥勒菩萨我今于此大众宣告汝等文是。   故远近二由者佛召净出现为远由疑念为近由也。   此难彼易者自法华前未曾说过去常唯今经说故云难也。   经谁为其说法等者问其中间从谁教等流。   疏初两句结叹者如是诸菩萨结也神通大智力叹也谓叹其福智也。   经本末之因缘者以发心为本今目涌出身相福慧为末也。   释出请意者上已述众多疑疑于地涌菩萨悉皆不测必有胜师故请为决。   经佛今答之者答在不久寿量方显也。   疏抑待弥勒者意云我为开塔故来非为证寿量故集故不答耳。   事迹不轻者弥勒本问诸菩萨从何所来何因缘涌出从谁发心从谁教化修行何法如来成道久近若何等故云不轻也。   疏先述赞者善哉善哉即述也乃能问佛等赞也。   奋迅者奋振也扬也迅疾也。   四德非前非后者过去为前未来为后谓四德不当三世也。   不别而别者不别只是不思议四德故而别从义对三世故。   一切万德者谓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等也。   况四既非四者只是常住法身耳。   三亦非三者过去不可得未来不可得现在无住故。   三四名相者一德皆具四德一一并有三世之相今离于四以对三世且从别耳。   疏云以深胜者深故释底胜故非非相最胜也。   疏不答何因缘集者若答集之因缘即是显久远本弥勒岂更疑佛得道甚近所成就甚多耶。   经以佛功德者只指伽耶始成为功德耳。   仍以胜表本者仍用地涌胜身表知是本成眷属也。   假即空故者谓自行化他皆具三意空假约观权实约教自行契理故云冥也化他三意如文。   空即假故者以慈悲垂应故如是初心下明中道药也以由证不二之理能施横竖之药也。   以治病故者明诸菩萨自行也。   以延寿故者中道常寿故。   经云为佛道故勤行精进者明诸菩萨具足福慧也精进是智三昧是福。   疏入重玄门者等觉证极玄理究竟名为一玄从等觉位劫渐次向于下位次第修集药法广逗众病又名一玄欲受妙觉佛职理非容易令观智深细故须却入倒修于凡事广如璎珞中明此顺仁王不立等觉故云十地也。   疏今日世尊下请答者若准前白佛下分文从今日下请答是故记文云从白佛下应更分为二前但名腾疑从此下名致请也。   经然诸新发意菩萨者贤位中菩萨也。   释寿量品   初文所以不明四悉者前品初已说竟故今不明也。   纵诸师以破光宅者诸师由有一分同今故云纵诸师光宅全失故云以破光宅。   疏云不足以异其体者意云虽分身无数法身本来不动矣。   而以理况事者意云法身之理非寿量及以分身能显故也。   常寿作寿者他意云今寿量是法身寿量也。   疏普贤显其无成者谓普贤入于初住时已是于圣今由居于贤位验知圣亦不名为圣故可表于伽耶成亦非成矣。   但似不答所问者只缘直以法身非寿而答弥勒则与今家不同今家直云报身长寿以答弥勒则知地涌菩萨所化已文结后方可以理融之弥勒本不疑于法身故不可专约理释。   长寿之由其唯法报者谓由契法身故有报应之用矣。   法华论意者示现三种佛菩提故一者应化佛菩提随所应现而为示现故如经皆谓如来出释氏宫去伽耶城不远坐于道场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二者报佛菩提十地行满足得常涅槃证故如经善男子我成佛以来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那由他劫故三者法佛菩提谓如来藏性净涅槃常恒清净不变故如经如来如实知见三界之相乃至不如三界见于三界等故彼此虽俱约三身以释皆指过去报寿为长题今寿量品目也。   等是至为乘始者且以在初为始折之若据部中融通复何始之有。   说大经时者如大经三十六四十文广明也。   乘妙中说者即位妙所乘也乘有教行证五品乘教至十信十信乘行至十住十住乘证至妙觉妙觉即乘终十住真位谓乘始五品六根似位亦乘始也。   此违论文者论具明三身以释今品也。   疏竺道生者圆镜引云夫色身佛者皆应现而有无定实形形尚不实岂有寿哉此约化身明寿不实也然则万形同致古今为一古亦今今亦古矣无时不有。   ○三世时也。   ○无所不在。   ○十方处也。   ○若有时不有有处不在者于物然尔圣不尔也△此法身无生灭众生见生灭也。   ○是以极谈长寿言伽耶是也△此牒长短也。   ○伽耶是者非复伽耶△此用长寿破伽耶伽耶四十年长寿无量劫不离伽耶有长寿伽耶亦是无量劫也△伽耶既非彼长何独是乎△此用伽耶破长寿不离伽耶之短别有无量劫长伽耶既非长远寿量岂独劫也△意云法身非长短矣长短斯非△以伽耶之短为久远之长则非远指久远之长即伽耶之短则非短故言长短斯非此双忘△长短存焉△即短是长化诸菩萨即长是短为化凡夫体非存忘而修短兼故云长短存焉此双照也△虽此注释不及记家一一对消故今不用此释但述令知同异耳。   故说佛慧彼此悉同者华严方等般若圆与今同也此亦未暇简于兼带也。   引春秋事者在六国时谓韩齐楚魏燕赵并秦以为七雄赵将伐燕苏代为燕语赵王曰臣从外来小蚌出曝而鹬啄之蚌合狡其[口*(隹/乃)]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必得蚌晡蚌亦云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必见死鹬乃并为渔父所得今赵代燕久以相蔽臣恐强秦为鱼父也愿王熟计之赵王乃止彼以暗散与止观相扼如赵伐燕任之无益须更别教破其暗散如苏说赵故云但借相扼之言耳。   使常无常家者前三师明常后二家明无常也。   疏云弥陀是也者阿弥陀此云无量寿彼是胜应之身机息应谢以观音为补所耳即是实有量言无量也。   乃感四佛者四方佛也。   水山斤者能知水计解数山知起斤数知地尘数空界知其大尺数量也。   还揽此三分为四句者于一身上皆具四句只更加一亦常亦无常句耳。   晓长本已者长本是事了此事已则识远本法性之理平等无二故无复长短。   疏云法华略明常者且约迹门开权为正故言略耳。   名异义同而为多并者涅槃明佛性佛性得称常法华明一乘一乘岂非常涅槃明三德三德故是常法华衣坐室三法岂非常。   疏云为一明一者为一圆机明三外一圆乘耳。   一乘共别者胜鬘一乘共部属方等故法华一乘别部属醍醐故余味亦尔。   疏云华严寂灭道场者经云佛在摩竭提国阿兰若菩提场中始成正觉旧经称菩提场为寂灭道场大经云佛告迦叶菩萨我于往昔作婆罗门修菩萨行住在雪山唯食诸果食已系心思惟坐禅时有一仙天子谓帝世有大士为众生故修诸苦行设见珍宝满此大地不生贪着亦不愿求生于天上唯愿一切得受快乐清净无染志求佛道释提桓因语言大仙菩提之心难发易坏我今要当自往试之即自往身作罗刹像去其不远而便立住所现形人甚可怖畏宣说过去佛所说半偈诸行无常是生灭法我闻是已心生欢喜如渴乏人遇清冷水即便前至是罗刹所作如是言善哉大士汝于何所得是半偈是半偈义乃是三世诸佛之正道也然汝所说名字不终义亦未尽汝今为我说此偈竟我当终身为汝弟子罗刹答言我今定为饥苦所逼实定不能说我即问言汝所食者为是何物罗刹答言我所食者唯人暖肉我所饮者唯人热血我复语言汝但为我说是半偈当以此身奉施供养罗刹答言谁当信汝我即答言梵释四王诸佛菩萨能证是事罗刹复言汝若如是当为汝说我时即脱所著尘皮为此罗刹敷置法座白言愿坐此坐乃于其前叉手长跪而作是言唯愿和上善为我说罗刹说言生灭灭已寂灭为乐我于尔时深思此义然后所所若石若壁若树若道书写此偈即上高树自投树下尔时罗刹还复释形顶礼我足忏悔罪咎善男子我于往昔为半偈故舍弃此身以是因缘便得超越是十二劫在弥勒前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疏云大经超九劫者应误超九劫如婆娑所叙释迦为菩萨时遇底沙入火光三昧翘一足忘下说。  天地此界多闻室  逝宫天处十方无  丈夫牛王大沙门  寻地山林偏无等   说偈赞叹经七日七夜由是得超弥勒九劫。   更令短促者亦应更云已闻开权显实竟纵更有一机宜闻说于三岂可令前会不成耶显远亦尔虽不轻说迹但叙往昔通经不可更令释迦远寿而同于短此答无方之问应知迹本二门无有不会也。   故云前诸义坏者亦应更云非但道同义坏亦乃会三显远其义不成何者亦应犹佛道不同置令二义不立故云诸义坏也。   疏云是我方便者意云会三归一开近显远皆是方便以为物机诸佛咸尔非独释迦故云也。   不必长短悉斋者如玄文云一切诸佛不必要如释迦过五百尘点明其寿量或过或减或有全无者但云近成只指开权显实为本显本是同寿不必要须齐等。   约近迹应等者只是本时初一番体用俱名远迹中间体用俱名近迹长短随机不可一例。   亦有本近迹远者此约体用说者也何者说证法身其义未久名为本近说应经历则是迹远。   诠教也者谓能诠教也宗谓所诠宗旨也。   问桥者方等陀罗尼经云我于往昔作一比丘时有居士设大施会施于一切所须珍宝衣服饮食我时贫穷故诣会所而于中路见有大桥于其桥上见众多人匆匆来往时诸人中有智者我以愚意问彼人言是桥何人之所造作此木何林所生何人所斫何象所载此木为是青松白松如是次第设于八千八百问已尔时智者便语我言咄痴沙门居士请汝但涉路去至于会所可得悦意汝今徒问如是等事于身无益今且速去还当语汝我时闻此便往会中食已荡尽财物无余见已懊恼结恨唤叫是何苦哉是何苦哉无获如失旨执教如问桥故云无益也。   疏云不以过去久成至其文则少者彼经云如来正觉久已成佛今方示现成佛道者为欲度脱诸众生故作是示现又云众人皆谓我始于道场菩提树下降伏魔宫然已非无量劫中久降伏也斯例则多故云其文则少。   疏云普贤观者彼经云释迦牟尼名毗卢舍那遍一切处其佛住处名常寂光净波罗蜜灭有相所乐波罗蜜不住身心相处四德皆常常即究竟故云波罗蜜。   ○常我一德如疏引。   疏本佛迹佛功德者功德谓报应也又诠量者平量也。   法报非迹者以未开迹法报乃是应化家体用本若开显已此之法报方知是迹故云也。   本迹各三者本地三佛俱本迹中三佛俱迹也。   四身者谓法报应化也。   十身者如华严中明十身卢舍那谓于众生身作已身二国土身三业报身四声闻身五支佛身六菩萨身七佛身八智身九法身十虚空身。   三十三身者如下妙音观音所现也。   化应一往者从兜率天下至八十入灭有始有终名应无而歘有为化从应有化名为体用。   故不应云业报等者明华严十身但得名身不得云如来故不可云业报如来也。   又言法身者即十力四无所畏等法为法身以虚空身为平等法身也。   化身接于业报者业报之身无而欻有故属化接。   或己或他者现胜应身为己现劣应为他示正报为己示依报为他说法亦尔如下释真即法报二身。   二身合者即自受用报也。   疏云乘是法如如智者此即举所如如于能如也。   疏云实是法如如境者此即举能如如于所如也。   疏云尽源为果者尽无明源穷法性源也。   此用金光明意者彼经一时列四如字谓二如属智三如属境今文离彼四如故也。   疏云相解者解字上声呼。   论文一句者谓如法相说也。   不动而至者凡其法身如来者理体始终无动无动而至还由智照自因之果境体满足得如来名。   云以如者以由用也故下云用此境智也。   亦得名报者有说名应酬因曰报疏云水银譬报真金譬法能涂诸色譬声闻应也次功德和下令功德即报身亦是缘了庄严法身故能起种种应。   疏此翻净满者净名在因满即果也。   三二莫辨者华严新经中但明二身以法为报故不可辨其三二之别也。   报通二义者自受用报他受用报二也。   若其相即俱说者法即报应故报应即法故俱不说应身不说者如云本为众生求菩提若得菩提果时豁然无所有即其相也。   情通妙契者情通于智妙契于境也。   义意撮要者经意显现可经本结本经耳。   台叶互为主伴者应叙世界海世界种族等消此语。   华台华业本迹之殊者应知梵网中虽云别为一缘但云华台为本华业为迹本迹彼此恒同则以千释迦为迹一华百亿国一国一释迦为迹中迹复须与彼重重无尽相即也。   疏三佛非一异者一只是一异也。   还分远近者昔修得为远今始得为近也。   疏应如来同缘理为命者应身缘理本随物机机尽归寂能缘亦绝即命断。   迹能双用者只胜劣为迹中用也。   有含藏用者谓有含应化之用也。   所藏之物者以应化为所藏由有所藏方能垂于十界之化故云外资也。   疏云云自彼者即指众生虚妄名为云云长短由机故云自彼应体本常有何长短故云应即体也。   金刚前未名报者且置因位耳。   其实更须分别者始从初住已上惑分分灭智分分生名为无常不同凡夫故云也。   凡夫得为三身之本者因凡夫三身修得极果故云也。   两谤者光宅义也。   疏但取正智圆满至为报身者不取智与境合为常者以法身理与众生共故不取也。   疏三佛各一句者法身双非句与报身常句应身两句凡夫及金刚前共为无常句。   须简八倒体者凡夫以横计常乐我净为体二乘以无常等四为体若对双非出假菩萨以爱见大悲即常乐我净为倒也。   疏出过二乘者且约偏理以对实理云过二乘具足应过三教也。   相照四句者谓智照境境照智境照于境智照于智也。   疏两存者但是约机说常即同常宜说无常即同无常也。   疏凡夫通途四句者以理性三佛为三句凡夫体是无常为一句也。   名通者通偏圆四句故。   义通者三身之义通于偏圆故。   理通者始从凡夫二乘乃至极果体无二故。   法通者谓修行法故云修途必詑于初步是知发足即践宝所之路矣。   方释妨者不同古人三身定计先识通已方显今别三身互融。   疏大经举三譬等者彼经长寿品云譬如一切诸常法中虚空第一如来亦尔于诸常中最为第一二譬如四河者彼品又云如八大河一名恒河△流入东海。   ○二名阎摩罗三名萨罗四名阿夷罗五名跛提△已上四河虽亦称大望余四河但成小河并是恒河眷属俱入东海疏中具四河不云八者意以四正河接眷属。   ○六名辛头△流入南海。   ○七名博叉△流入西海。   ○八名悉陀△流入北海已上注解并旧婆娑论。   ○是八大河及诸小河悉入大海一切人中天上地及虚空寿命大河悉入如来寿命海中是故如来寿命无量。   三阿耨达池者彼品又云譬如阿耨达池出四大河如来亦尔出一切命。   ○四河如前列四正河是。   疏迹本深广者谓俗谛理极名为深具恒河沙三昧为广也。   且约次不次者即总而别故有前文寄次第三谛以明本迹即别而总故有后文一心双非双照不次以明本迹。   即总而别者由于最初证得三身为总从实成后垂三身化故云即总而别来至今经开迹显本复云即别而总也言总者只是一心中具三身耳。   胜翻成劣者他人但以法身为今释迦本者则今释迦久成之胜同众经之劣何者以众经皆说法身故也。   指注雨譬者示现种子无上说雨譬喻汝等所行是菩萨道者谓发菩提心退已还发前所修行善根不灭同后得果无上岂过此也。   指大通事者论云说大通智胜如来本事等释曰由大通佛所闻法发弘誓愿行一乘行由此行故今日得至宝所矣。   指化城譬者论云三者增长力无上故说商主譬喻释曰由于化城接引至宝所增长力无上岂过此也。   指系珠譬者论云令解无上说系宝珠譬喻释曰亲友今日还示昔珠故云无上。   指多宝现者论云示现诸佛实境界种种宝间错庄严塔者示现如来舍利住持故无量者方便示现一切诸佛国土清净出世间无上善根所生等。   指髻珠譬者论云示现无上故说髻中明珠譬喻释曰如经此法华经能令众生至一切智先所未说而今说之等无上岂过此也。   七者示现教化众生无上故地中踊出无量菩萨摩诃萨故释曰如经阿逸汝当知是诸大菩萨乃至悉是我所化等。   八成道无上者三菩提如前引论。   九涅槃无上者谓父去还来表灭非灭即是涅槃无上。   十胜妙力无上者以经力大能令众生皆得入实故。   即正经之残者慈恩至此或将寿量为流通或不属流通即名为义残分别去为文残广破之。   疏佛旨论诫者说章意也旨谓意旨也。   疏奇特大事者大论云为尊重法故殷勤至三今佛诫有五请者至七若非奇特之事岂能殷重顿越常仪。   疏非告诚实者佛昔于七方便人言虚意实且从言虚边云非告耳。   若对果门者此中应具辨三语以本实为自意今迹门为随他本迹相望为自他若约迹门为自三教为他相望为自他也。   疏不知过去无央者应云不知过去益物久久远远不绝现在遍满法界未来永永不穷等。   疏秘密者注家云无始之寿晦而未彰故曰秘密也(云云)藏法师云实长现短目为神通亦反本还源称之为力也。   疏一身即三身者即一身即三身法华之前未曾说故名为秘三身即一身以本证得众所不知故名为密也。   疏三身之用者以本地三身为体迹门三身是用也。   疏通是无壅者由中道实慧称法界之境故无壅也。   疏于诸教中者诸教通前四味也。   更约今昔简者昔谓本地三身今则迹中三身也。   及以渐教者方等般若也今正明本地三身故不得用此三释渐教中三身也。   法忍菩萨尚自须闻者疏中云他方菩萨已得无生忍者自应得闻记意云今经明常与余经异于此菩萨亦有此谓此土历五味来者亦有此谓也唯除地涌菩萨。   后果得之者后于一部法华经中有此四字也。   非寂光外别有娑婆者问娑婆世界即是寂光何不直云常在寂光而云常在娑婆耶答娑婆者以因时于此所行因成果只于处垂应众生但始终不离娑婆故示众生迹垂之所不云寂光耳。   疏知其始末者谓发心为始得一切种智果为末。   非无近果者谓七方便人俱有果报故今望圆佛始从人天乃至圆人等觉已还俱名华报唯妙觉佛为果报也。   其土既尔者除寂光法身之外余三土等皆名业报。   人天乘通名缘因者人天中虽有通大地中慧数未能破惑但属缘因耳。   疏二佛现寿者劣应有量胜应无量也。   释签者彼明发菩提心名为佛界破戒堕狱于彼感佛则是地狱有佛界机良由近发佛心强故又如地狱强名地狱界乘宿称一句了因感于圣应即地狱界有佛界机互有余八广如玄文第六卷初明之。   则可引类而已者意云若指往昔燃灯亦有生法名字不同今日释迦亦有生法名字不同可相类而论于竖不得即指燃灯为释迦身也。   种种食者资身具也。   种种形者十法界不同也。   种种相者端丑不同也。   种种修短者如为瞿师罗长者现三身等。   种种根者利钝不同也。   种种生者果报不同也。   种种业者因不同也。   大经佛性有五名者师子吼亦名般若此二属慧亦名首楞严金刚三昧此二属定佛性通定慧。   望自身寿即横者以分身在十方皆现寿命不同如应持菩萨往东方问彼佛寿彼佛令还问释迦阿难解云如我解佛所说彼佛即是释迦文是也。   彼玄文寿命妙中者彼文云迹不同者三藏佛父母生身八十二尽身灰智灭毕竟不生通教佛弘誓之身化缘若讫亦归灰断灭已不生此两佛但齐业齐缘不得非长非短之慧命不能作长短大小之寿命也别教登地破无明得如来一身无量身一身湛然安住无量身百界作佛亦示九界身得论年纪大小大即大乘常寿小即小乘无常之寿也圆教登住亦如是此等皆因中菩萨非常非无常能作常无常大小之寿况后心乎况妙觉乎。   自以三身而优劣者法身为大般若为次小解脱为最小以随机所现也。   今师三释者一约理藏释二约行因释三约真伊字义释也。   以今准昔亦复如是者中间皆已开迹竟方得云双林是示现灭度为益物故尔。   疏清净等者谓根熟者为清净未熟者为不清净也。   疏悉入法律者谓大乘教法诠量轻童令众生入依而行之。   疏转无上轮者即醍醐法轮也。   疏性行合空者合于毕竟空也。   疏令他得入至要者唯圆实道为至要也。   疏彼将坠恶道者一退堕凡夫三界为恶道二堕二乘地为恶道又但是未破无明俱名恶道也。   但引因类本者此由疏中只是引彼地前乐小久行因位类今本门乐小非即是今本门乐小之人。   疏下文云诸子幼稚者恐误此是上迹门譬说之文或当指于不肯服药之人为幼稚耳。   圆人贤位者从五品已上俱名贤位也。   经云我少者少字去声呼但云十九出家三十成道等不说尔前故云我少。   疏如迦旃延子者大论云彼迦旃延子所说菩萨观知净饭王后能怀菩萨从兜率下不失正慧入于母胎△从于中阴将入胎时知是父母不生嗔恚爱知依父母生身得道位之正慧也。   ○及出胎已行于七步口言是我末后之身相师占之曰太子具足之三十二相在家当得转轮圣王出家当得成佛渐渐长大见老病死苦厌患心生夜半出家六年苦行。   疏如华严大经等者华严云在母胎中常演说法十方世界诸大菩萨释梵四王皆来集会悉令获得无量神通无边智慧菩萨处胎成就如是辩等胜用大经云阎浮提林微尼园示现从母摩耶而生生已即能东行七步唱如是言我于人天阿修罗中最尊最上南行七步示现欲为众生作上福田西行七步示现生尽是最后身北行七步示现已度诸有生死四维七步示现灭四魔而成正觉上行七步示现不为不净物之所染污犹如虚空下行七步示现法雨灭地狱苦令彼众生得安乐然华严亦行七步大经亦尔入胎恐繁不录。   疏万德种智圆明者万德缘因满种智了因满也。   大小仍存者如方等中一边斥夺于小一边复有新得小益者俱得大小之益故云大小仍存。   五分法身义同生身者以五分身者生灭身上同生身灭也胜应则生身同法身不灭也。   如今之说弥陀等者由释迦说有弥陀众生则念故成释迦之事。   及弥陀事者由生念故即是显弥陀之弘誓念念者生彼故成弥陀事也故云说兼自他矣。   如一众会者或集十方佛共熟一机或一佛熟多机等往十方等亦尔。   非直现土者谓一一土中一切身一一身中一切土一一土中一切土一一身中一切身重重互具而相融入所谓刹说尘说大小无碍(云云)。   疏示己他者文中阙释示己他身应云现胜劣应是示己身现余九界之像名示他身。   通别二人至一实者通别俱堪接入后教中道故云一实。   当机为实者在法华为当机也法华前未名当机也。   于踊出众非虚非实者久已证故不同今日之虚实也。   自欲得故者如神力品初我等亦自欲得是真净大法受持读诵而供养之等。   此虚彼实者我于余国作佛得闻是经即是彼实也。   于有退者如法师品闻一句一偈皆与授记当得菩提是。   影向至有实者只是影向前机同虚同实耳。   于迷教者者斥弘经法华人也若迷今迹本二门大旨作余解释故无前品重之益矣。   以横例竖者以藏通二人俱入真谛为横举此二教入真例于初入次入等只成横例于竖。   疏六句显应身至法身者从如来如实知见至如来明见等此是应身如来即是久成法身故此六句皆云如实知见等即是于应不离法也。   非实等四者从非虚非实非如非异至如斯之事四句其义则同下二句论云不如三界见于三界者如来能见能证真如法身凡夫不见故经云如来明见无有错谬故。   无非法界者寂光土也。   法身常住者常身所依故云如实也。   中境不出三界者应云不出二种三界且从重说。   别指二土者同居方便也变易且在方便实报已破无明为五住退出故且论。   故一切见唯结成有者诸外计四句等俱属有句。   但成别俗者今此有无成别出假俗谛之句故云幻有幻有即空皆名俗也。   空无所起者即色是空故无所起也。   况复单复具足者单四见者谓有见无见亦有亦无见非有非无见复四见者谓有有有无见无有无无见亦有亦无有亦有亦无无见非有非无有非有非无无见具足四见者有有有无有亦有亦无有非有非无见无有无无亦有亦无无非有非无见亦有亦无有亦有亦无无非有非无见非有非无有非有非无无非有非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非有非无见其单四见中两亦双非二见准上诸教句中结入二边两亦双非尚堕二边余二单句任运自堕其复四见与具足四见凡属有见及两亦句悉入有边凡属无见及双非句悉入空边此三种四见既俱堕二边今皆非之。   四教四门者此示单四句相门门四门此示具足四句相也。   一一悉中复有四悉者如世界具四者释论云阴入隔别是世界因缘和合故有人是为人正世界破邪界即对治闻正世界得悟于理即第一义为人中四者杂业因缘得杂触杂受即世界于一事中或听即为人或不听即对治无人得触无人得受即第一义。   对治中四者药病异故即世界所治之人即为人能治人药是对治实性则无能所治即第一义。   第一义中四者四句皆实不同即世界佛得理善即为人第一义能通即对治言语道断即第一义三教各四并皆是权。   故别具足更须非之圆门等者一切诸见总结成有故云圆等况别教存复具耶。   初明机相等者以四悉檀接八万四千法藏今文明久远四悉接本迹二门八万四千法藏也。   一一悉中能所皆足者只是感应具足耳。   疏各得增诸善根者如药草喻中二乘增长有二今亦准彼一当位增诸善根二远趣佛果增长也。   疏因缘譬喻者前三后一因缘也。   消经而已者今依圆教四悉消今经而已。   要因烦恼而得有身者且约由烦恼感得此身以答究而言之亦由于身而有烦恼但是随前机宜作此说即是无前后之前后也。   广如玄文料简者为人对治各具二悉傍正之殊故分两别何者以生善中生善为正治恶为傍对治中破现恶为正生宿善为傍(云云)。   疏忆想者谓有观慧依理名为忆未见中理但名为想四悉皆云种种者权实双明故云种种。   第一义通初者以第一义治惑落边而生于解讫至等觉犹名忆想若别而言之入真已去任运流入不复更受忆想之名今文须具通别二意也。   且约大同者证真同故观苦忍故故云且约也。   疏我坐道场等者大论云我为众生求菩提时了无一法实意正云不得一法。   而皆入实者以实外无法故云不虚也大论云如佛所说我坐道场时智慧不可得空拳诳小儿诱度于一切(云云)。   经我本行菩萨道者法华论云以本愿故众生界未尽愿非究竟故云未满非谓菩提不满足故。   复倍上数者论云示现如来常命方便显多数过上数量不可数知故亦不云是因以况果故须用今意以消经也。   名藏义通者旃延所说本在于藏彼大士结满于通故云义通也。   是灭生之灭者意云唱此寂灭令众生灭于烦恼方称寂灭故云也。   即生之灭者意云若云即简生灭。   还指于生者若已了者即生是寂灭众生闻此即不修道故须唱灭此简异前也不须唱言灭也。   以寂照为妙觉者彼经云如来无色无心而寂照一切法自佛已下一切菩萨照寂。   以通初后者今借照寂寂照之名通于六即位也。   此约事理者离非生非灭是理也亦有生灭及迷解等约事也。   大经师子吼难等者难言至他耶者问意云慧能断惑何须用定举偏别之难以研圆融之说何者惑者咸谓烦恼与智慧其犹水火怨贼须修智慧故破烦恼自别教已还莫不如此故师子吼狭此设难研于异闻即消疏中智慧能破佛已圆破何者智慧何者烦恼盖是法界之解惑解惑同体无二无别若惑时举体是惑惑外无智慧何所论破故云谁有智慧若解时举体是解解外无烦恼复何所破故云谁有烦恼经言烦恼即菩提菩提即烦恼出法界外更无有法出外有非法界故举明时无暗暗时无明喻此圆法此即消疏中为到故破已下文也。   凡夫能破者佛意正言凡夫智慧全与惑俱即是常倒烦恼也。   若不倒破初念应破者起修之始智名未到等。   定慧共别者谓定慧共能破为共定慧各能破为别此中不须立无因句又四句皆约定慧以明不到耳。   应法恒尔者以法报为应体也以法报偏故应体亦偏故云恒尔故举喻云如刀有能研之切刀与研法常存无改。   具身多少者约四教五味明三身有灭不灭多少不同且如别教次第具三身余则准知。   具如止观等者若从益物约行四益圆融非无次第必已生善恶居先未生善恶居次皆先灭恶次明生善故于四念勒而观之粗惑浮疏细惑沉隐故分已生未生之别先以三观勒观已生令速不生又更勒令未生不生是以粗惑任运先除且得名为已生不生入六根净进修三观复伏细惑名为除断粗惑前去真谛先成即名真谛为已生善未得假中名未生故勒精进竭力尽诚令未生善速得开发(云云)。   但除现计者阴是现生除计名灭故云可知。   中灭变易者中道灭变易二土烦恼假观接在此中也。   常无常等者谓用常治无常无常治常令于常及以无常皆达非常非无常之正理故云不近余乐等句准此可知。   疏应身非灭现灭易解者应依于法故非灭不生难遭故现灭即是其相。   疏是故如来至唱灭有益者应云先叹佛难值次从斯众生下正明有益初又二初叹难值次释难值。   疏灭于见思者此应具明五住之惑而但云见思者略耳。   疏种善根者具含真中二种善根方得见于三佛也。   经云皆实不虚者一三世益物不虚二非生现生非灭现灭益物不虚故云皆。   疏上未来文少者以未来文少将常住不灭四字释现在文故不别出第三段上分文则云三世益物释中但释过现二世未来四字则在现在非灭现灭段中耳。   疏云过去文为二者上本为二初出执近之情二废近显远今不譬执近情上废近显远又二如疏引。   疏今具譬之者上机感又二先机次应今如有良医下先譬应也。   前之三种者前一属断见外道后二属常见外道也。   若释大经晓八术者彼经云复有明医晓八种术善疗众病知诸药从远方来△此譬佛应世也法身地起应义同远方而来佛非三界之徒所以称容也。   ○是时旧医不知咨受及生贡高轻慢之心八术者只是先用无常等四治于凡夫外道邪常等四次用常乐等四治二乘无常等四之病耳广如大经中明。   无明本有等者此是即法性之无明损于三身由被损故名为不复今还令见即无明之法性方名复本也。   三明居极者宿命天眼漏尽究竟之三故云居极。   疏深知二谛者双遮双照故云深也。   疏聪达者叹良医德智慧在耳曰聪在心曰达喻佛一心三智天耳佛眼也。   疏如明练方药者更助一释方谓佛教药喻谛理识教达理称为明练应机设教皆令悟理如善治众病也。   恶复别属者意云恶属底下恶众生不通于善所以专恶不得入于正因若语十通心所即接恶也。   为让前后者只是缘因居中让于正了是故十信具足三因但名缘耳。   以正从傍者性中三因缘了为傍缘中正了为傍了中正缘为傍也。   为欲望昔等者谓由昔闻一句法以为了因由此之力得至今日此因开发名为了因也。   修性不二者以修了性以性发修修无所移性常寂尔等(云云)。   闻众怪说者谓闻他说二乘不作佛无情无佛性等如此说者皆不当理故名为怪也。   法数增减等者应一切法上论其增减具如玄文十妙及以境智离合不同以论增减今文且约三因在性在修显在以论也。   与夺他释者与而而言之则前三教名同体异夺而言之但有其名无二因之体也。   疏入十善法者仁王经意也。   疏以有事缘至应化等者第二譬施化所宜上所宜本又二初施化所宜二得益欢喜今但譬所宜不譬欢喜上所宜又二初非生现生二非灭现灭今但譬非灭现灭以有事缘远至他国即非灭现灭。   疏诸子于后至现在益物又二者譬上第二现在益物上本二初明机感二明应化今此亦二初诸子饮毒譬譬上机感上本二初应次机今饮毒等即但譬上机饮毒譬上德薄垢重。   宛转于地者退大轮回如宛转堕在三界名于地也又准譬喻品中亦应宛转见思无明二地今且宛转见思地也。   疏是时其父下第二譬上第二应化上又二初非生现生二非灭现灭今具譬之今初譬非生现生上本二初现生二得益今具譬之诸子饮毒下第二譬现生得益即是从如来所演经典下是也上本二初现形声二得益不虚今此亦二初饮毒下譬形声二得益不失心下譬得益不虚今初饮毒下譬形声二得益为二初譬上形益。   大小二初者从大通佛所本结大后退取小以小接之为一初中间唯为结小缘为一初成熟咸在法华故云一也。   疏云为是人非灭唱灭者过去唱灭也。   疏云见闻佛出皆有喜敬者如大集经云首陀婆天唱如是言是劫当有六万佛出众生闻者心皆欢喜及此经明大通佛出诸梵天王及十六王子请皆是喜敬事也。   经善安稳归者大论云佛从安稳道来名如来今云善安稳归归即来也。   二通三别者如七重二谛通于四教五重三谛唯在别圆不论藏通故成通别。   疏父见子等下二譬声益为二初依诸经方譬受请而作是言下一譬说法此有劝诫初而作是言下劝门。   从人从时者明今师判五味教一从声闻人渐次经历而得五味之名在华严时全生如乳等从时可知。   香不可见者非眼所得故又定属福故云功德即是道香德风薰一切也。   疏中观如合者证中时三观具足如合也。   故举共别者共谓共二乘为渐别谓不共独在菩萨及以佛乘即顿速除苦恼下二是诫门也。   疏其诸子至不失心下第三譬上得益不虚本有三初标不虚二释不虚及结今但譬不虚。   疏上现灭中有二者今初譬非灭现灭上本二初明本实不灭二明非灭唱灭无有唱灭之由由但在第二唱灭利益章中今譬先明唱灭之由不譬第一本实不灭今初从余失心下譬唱灭之由即第二章中广释有便起憍恣。   如付法藏者只是四依展转付属流通未来也。   或取大声者彼经云以佛神力出大音声其声遍满乃至有顶随其类音普告众生大觉世尊将欲涅槃等。   或用神通者亦如大经中明金棺乘空徐徐而行于俱尸那城出入四门绕城七币普示一切令增哀慕等。   疏明合譬者上开譬有二初良医治子譬譬上三世应化二治子实益譬譬三世利益不虚今具合上二譬今初合三世应化上文有三今但合过现从亦无有能下二合上第二治子实益譬不虚已上并是依左溪科文具录也。   疏如优婆笈多者笈多即鞠多是付法藏传云佛在舍卫给孤独园时有尼干名曰萨遮。   ○此鞠多前身也。   ○佛记之曰我灭度后满一百年此人尔时得阿罗汉三明六通具八解脱慧灯独照广化众生及佛灭后其反生长者家在俗得三界出家进具羯磨竟得第四果商那和修临涅槃时告鞠多言佛以正法付大迦叶大迦叶付吾师阿难阿难以法付累于我我当灭度以法付汝汝可精勤拥护世眼鞠多受教于摩[穴/友]罗国云集众会而为说法波旬念言鞠多教人出吾境界我今当往坏其众意乃雨金宝及以华璎又作白像七宝严饰及为女人端正奇特举众观视无听法心三七日之中乃至无有一人得道鞠多入定观魔便以真珠华璎着其顶上鞠多观知是魔所作及知佛心令其调伏化三尸谓人蛇狗而为华鬘谓波旬曰汝与我鬘深成原施今还以用相酬报魔大欢喜舒颈而受至其颈上乃是死尸臭烂难近魔尽神力莫能去之乃上求诸天及以梵王梵王谓曰十力弟子所作神变吾今凡陋何能解之汝应却还求彼尊者方遂脱免尔时波旬至鞠多所五体投地白言大德我娆世间不可称数然佛未会以恶言轻辱于我汝今云何于天人前而见陆毁尊者语言汝大愚痴而将声闻用比于佛何殊芥子以等须弥魔言今我由汝故起信心作大饶益今可为我解是三尸尊者答言汝于正法更莫娆害当为汝解魔言依教即为解之魔还天宫明日复下以大音声普告一切汝诸仁者欲得富乐生人天中及求涅槃第一安稳当诣鞠多听受妙法时突罗城男女大小闻尊者摧伏恶魔百千万人皆共云集优婆鞠多上师子座随其所应说种种法百千众生得须陀洹万千人得阿罗汉从是已后所化无量。   如遗教者彼经云汝等比丘莫坏忧恼若我久住更无所益应可度者若天上人间皆悉已度其未度者皆亦已作得度因缘因缘即当来成佛机也。   经云亿载阿僧祇者准此土算经黄帝为法数有十等谓亿兆京垓梓壤沟涧正载此十各各立上中下下数十万为亿中数百万为亿上数万万为亿下数十亿为兆中数百亿为兆上数亿亿为兆余八例知今经略举十中初后耳。   经余国有众生者横通十方为余国也。   疏上但寄常住不灭者上四字在现在文后故云寄也即本时他者即本时他受用土也。   疏天人充满者且寄别教位以明今须在圆。   疏贤圣位者具如序中天雨四华表四十二位真因极果破惑证真故云而散佛上及诸大众等名虽借别义必在圆。   若净若秽者非谓但唯在方便土亦乃通于净秽故云也。   经我智力如是者明智体也慧光照无量者显智用也。   经云如医善方便者方便语通通三世故今且让为治狂子为现在故对过去也。   释分别功德品   余二傍来者法力在随喜品已下故云也。   疏四闻法如随喜品者论云如随喜品说应知一切法门。   疏五读诵等者论云读诵持说书写等得六根清净故即偏引六根经证(云云)。   疏持者追指法师等者论云持者有三门示现如法师安乐行劝持品等广说法力应力应知其心决定知水必近者受持此经得佛性水成阿耨菩提故。   说者论云说力者有三种法门神力品中示现一者广长舌令忆念故二者謦欬声者说偈令闻声已如实修行不放逸故三弹指令觉悟者修行觉悟故。   疏苦行如药王者论云行苦行力者药王菩萨品。   疏教化如妙音者论云示现教化众生行苦者妙音菩萨品。   疏欢难如观音等者论云示现教化众生护众诸难者观世音陀罗尼品。   疏示功德如妙庄严者论云示现功德胜力者妙庄严品示现依过去功德彼童子有如是力故护法可知。   一证者如经我说是如来寿命长远时六百八十万亿那由他乃至得无生法忍余如疏及记。   婆娑一十六字者俱舍疏云见道已前此世俗智常有非得名法前非得三类智后常有得起更无非得也及入无余最后心者谓未来有一类异熟威仪心作入涅槃心此心未起常有非得非得此心名法前非得此心起已必入涅槃便同非情故无法后非得无所依故又无生智未起已前常有非得名法前非得此智起已必定不退故无法后非得也非无始来恒成熟彼未舍必起彼类尽故者此十六字为遮非想见惑难故谓唐三藏译婆娑了有人颂疏以非想见惑难三藏言合唯有法后非得其难意者非想见惑无始来无法前非得见道断已毕竟不退于过去见惑理应合有唯法后非得何故无耶故三藏于婆娑加一十六字为通此难其十六字意者谓非想见惑未断已前名为未舍于未舍位必无有人起未来悲想见惑入过去尽以未来见惑种类无边起不尽故及入见道断见惑时于未来悲想见惑即有法前非得故过去悲想见惑约种类说不可唯有法后非得也。   疏若智若断者出大品经如前释璎珞经云初地菩萨入无生中道第一义谛观乃得无生忍也。   地前至初地成别者谓外凡闻经入内凡内凡闻经入初地为无生忍故当别义也。   许属别接者此且与而言之故云许也。   况复无文至上下者一等分于上下何不依仁王经一位分为三品耶。   只是外凡作初地者应云外凡闻经作内凡内凡闻经作初地耳。   不杀盗者专不杀等但是人天因不可与十信同矣。   不可将判住行向者圆住已上皆断别惑故不可以十信判住上等位别地前三十心又无断惑之义别住前十信又未断故不可也。   语因而失果者但云损生不云增道故失果也。   疏约法身论生者皆以法身一番增损为一生。   得一生实相者得入住故也。   扶律明一乘常住者彼正是扶今经中常住也。   起平等见者依今经起观常照一切教法若大若小无非平等法界为观境也。   而常分别诸佛化仪者于平等见中而复常了诸佛化仪一一无非先顿后渐会渐归顿等。   前分别门者意云从佛说是诸菩萨前名授记段从此下名领解段何者若约闻说得益酬思义边应在授记段接故为授记段内第三文若从所表义边则属领解既涉二途故云亦是。   薄修行愿者明诸声闻三周及闻本门已亦修净土之行故云薄也。   别立品目者始从无生忍乃至八世界诸位不同故以次第及番番等而以喻之故云分别功德品也。   疏初二行颂时众得解者此是讽颂之偈非重颂于上文但是通述领解耳次九行亦是颂上分别耳后八行亦尔。   经昔所未曾闻者只今迹门亦未曾闻何况已前也。   无领记后犹属正者者意云若准迹门三周正说及授记已前所有闻经无不皆属流通故也今品亦尔所以弥勒领解偈后尽属流通也。   疏因功得微密者随喜但在内解互用未彰于外故云微密也。   疏复须外护者严王为二子为外护普贤专自为外护三七日行法华三昧人也。   疏一念信解者谓信即实而权即权而实即非权非实又信内心外色若依若正心佛众生皆无差别无非法界故名一念信解也。   疏又信佛法等者初是俗谛不得下真谛而见一切法下中谛即一下融通疏亦是行于非道下亦先明三谛次无所有下结意融通。   言行于非道通达佛道者谓观九界令趣佛法界也。   行于佛道通达一切道者只于佛界通达一切界佛外无法故达即妙用也。   疏不得佛道等者法界无名故。   疏凡有所对悉亦如是者大体只令达今不异昔昔不异今权不异实实不异权何以故不出一念故。   实位弥下者以易得故尔以第七信铁轮正位。   此中则局者知远本故显实理故故得为能狭之本。   中证不殊者明别教竖论般若向后方修登地乃证已同圆故非所狭之限故今除耳。   具在玄文等者玄文云若实过释迦寿者即过释迦尘点为喻若实成者即以四百三百二百一百尘点为喻广说如彼说。   直谓始终一揆者谓因果无二故云一揆也经解其言趣者言谓言教趣谓三身三谛之理也。   疏今品具之者经文既互解其趣即是善其方言若通即能敷说故云具之。   纵有气分者别人至回向时方有中观气分故云不顺中理也。   方便观成者别人空假二观为入中方便至回向时二观方成也。   后心能见帝网之土者别人回向后心中观成时方能见耳。   是则一心一切心等者具足应云于一心中见一切土一切土中见一切心全心是土全土是心心土不二心土宛然又于一身中见一切心于一切心见一切身身全是心心全是身身心不二身心宛然常空假中又一心即法界一土即寂光由得理谛故能互具。   十方诸佛身中现者此属于自遍见属他即是自身佛现故也。   不了此境自尚成他者若称今所立不思议始终唯一佛法界以违真如故只成六道之心故成他也。   复了宗旨者今文以圆融三谛为所观境一乘妙观观于久成身土不二为宗也。   众别两行者谓四重十三篇也众行从三十下在是众行法也前云下篇三品者是五篇中三十波逸提下三篇耳。   尚事理双美者十种戒中前四属事后六属理也。   但此土器劣者如梵网经本有六十品什公尽将来此土大乘机劣将置舫上舫渐重欲没上除即轻唯诵得心地一品而已。   开遮轻重者如十重四不同若大乘妄犯济物一向则开又如大开坏生等于小则遮两舌赞毁小轻大重。   缘体者小乘受戒须具十六缘方得受戒如年满二十结界如法等大乘只以有心者为缘体者小乘以非色非心为戒体大乘以心为戒体心无尽故戒亦无尽。   制缘者小乘因事渐制初如须提那子等大乘护心顿制也。   舍义有无者小乘行许七遍大乘唯有受法无舍法也。   坐次分者在大乘小乘各有坐次如在大布萨坐依菩萨律仪在小依小法事等及开小忧小等。   忏法天隔者小乘犯四重但许孚悔罪仍彰果小忏五篇不等大乘许悔重见光见华罪便得灭又大乘四十八轻对首一同。   七众同否者如大师菩萨戒疏每一条皆云大小乘俱制七众同犯亦有不共制有不同犯等(云云)。   而迷观道者意云执小教人而迷大乘观道也。   次以位行验者为是实得为是上慢等。   鸟鼠者出百喻缘经即蝙蝠是谓鼠又能飞空言鸟复能潜穴彼譬毁禁之者身挂方外之服如道心游四趣之穴如俗道俗俱非类如鸟鼠今借比丘称大乘者趣无归执小教者暗于大小观相。   疏都是十信位前者此依今经现文以判若据对三慧则五品兼于十信以诸文中五品对闻慧属外凡今应存于进退两释。   经多罗树者声论云梵音多罗馥力多罗此云重馥力此云树树高七尺叶似芭蕉正法华中亦云七多罗树皆云四十九尺此声论古人相传云高七仞其实高者七八丈形似棕榈华如黄米子大如针人取食之应依论文有据为胜。   经云须曼者具存梵音名苏末那此云善称意华。   经云瞻卜者具存梵音名瞻博迦此云黄华西域多林华小而香。   龙䑛者因龙舐而得华故名龙舐在香山无热池侧。   经云薰油者薰谓香草然彼土多取诸杂香华及诸香草和苣藤为油名为薰油苣藤为麻也。   法华天台文句辅正记卷第九 卍续藏第 28 册 No. 0593 法华经文句辅正记   法华天台文句辅正记卷第十(辅妙乐记)   吴兴永定寺 释沙门 道暹 述   释随喜功德品   双消二意者双消本迹二意也。   今昔二门者昔是本门今是迹门也。   及随喜后位者如前已对灭后五品与现在四信位齐应云及随喜等位今云后者指余四品也。   答后未说故者迹门但单流通权实未云久远者以本门未说故尔。   了此权实者今了己权实全是佛权实佛权实全是己权实故云无二也。   疏云庆人有慈悲者只是有慈悲故故能庆人也。   具于悲智者悲只是前权实耳。   理有事者谓实中有权由自解理故能庆人达事即理故能自庆也。   又不二而二者己他为二也。   行愿俱时者行只是智愿谓慈悲也。   疏深远深远者实证尚过尘点故云深远深远又深者指迹门实理也远者本成时远也。   于理闻久者谓信于开权显实理闻说久远之本故无疑也。   化久等者既事理并具本迹故以久本为竖中间节节广遍为迹为横又亦可以事为迹以理为本本迹中三世相望名竖当世广被为横故下文云即广事等。   通约本迹者释二也。   别对多境者释别也谓本多境迹中多境不同境谓十界恒沙之法及以四门四悉等。   皆以三千者本迹标二三千标别若二若别双遮二边无非实相故名收入而复双照宛然故名妙事也。   非至今经不会方便者迹门意也。   无以显本者述本门也。   唯佛知者佛种智知也。   唯佛见者佛眼见也。   通叹横竖者别论无崖曰广无底曰深谓法界之量深广无崖底也。   好坚迦陵者大论云譬如有树名为好坚在于地中时经百岁枝叶具足出生一日便高百丈佛亦如是无量阿僧祇劫在菩萨地一日菩提树下实知诸法而成佛道今譬圆人初品之初也。   疏频伽在㲉者大论又云此鸟㲉中未出之时其声已胜诸鸟菩萨摩诃萨亦尔未出无明㲉法音超二乘论文乃通今则别如疏。   疏轻疑者轻谓轻弱之想疑谓不了之心此二减遣故云释然。   未即观故者别人初心虽知中修行之时先用折体及以无量至回向后心方始造境修中行次第故偏不即故拙故非所叹也。   不共不别者意云彼不共般若与今圆不别也。   承机扣佛者机如捶佛如鼓由机扣故佛出妙声。   经得几所福者但一念随喜未有修行观慧故属福也。   经及余智者者从于方便教中来名为余智人也。   疏格后况初者明今师不同古人判五十人者但取第五十人闻法最薄以况于初不须云展转劣乎胜也又今复约前三教判五十人者为圆人所教令得展转开显也。   一七而止者只是大七即当七七四十九人也。   如前破古师中者今意亦与古师展转劣同。   经湿生化生者以飞鹅等生从湿气是名湿生如诸天子等诸根顿具无而歘有是名化生。   经无形者圆镜解云欲界具有色心淫食色界除二但有色心无色界中唯一心又欲界色劣欲胜故名欲色界色胜欲劣故名色无色界中色欲俱劣心是无形故云无色界又无形者鬼神也。   经有想无想者圆镜云有想谓有心而粗无想谓无心而寂非有想悲无想谓虽有心非粗非寂非粗故异有想非寂故异无想十地论云六趣者苦乐差别四生依止为别谓依业故有形无形者色无色差别有想无想者粗细差别有足无足者形想差别也。   望上属福者上谓证中未证中俱名为福也。   疏云非实者约法非圆但成三教也。   经云何况一心听等者听字指上往诣僧坊听受之人说字指上初随喜品人彼品多人皆能展转为他说故读诵指第二品而于大众为人分别指第三品如说修行指后二品人其能兼行正行六度故云如说修行也。   疏前是相似位等者指前四品也今则指今随喜品也。   释法师功德品   亦以五种为法师者谓受持等五是法师所行之法故指前法师品释也。   是随喜果者应云随喜等五品俱是此品因功德今但云随喜者且一往举初耳。   法师唯二三者五种法师各对五品弟子位只有读说二师名通当今第二三品故也。   义亦兼后二者傍行正行二品也。   纵以五品在六根外者即依今经文也。   前云以五品入六根者即依普贤观经判位也。   一向未入凡位者以未修观行且判在五品初未入五品位故。   五师五品真似者此作相生以释五师成五品五品成六根六根成分真故成世界义。   以随喜始者应云显六根终言显妙觉终大深悬解下释第一义相也。   疏三品分之者光宅意云一人皆作三品分之则成三四一十二所以一师皆得一千二百是则五师成六千矣。   是散善耳者如何闻法华经但生十善夫十善者皆属散心所指故不可用也。   二二分对者既云下品八百等则成分于六根二为下品二为中品二为上品故有八百一千千二不同也。   经八百眼功德者注云眼为形面之标处众根之上故先叙其眼也夫眼者通光照色在守形器文字而已故其功八百耳者通神纳声善恶众声呼一听于宣受功博其报亦优故千二百鼻者知香身止觉触于助道义轻故报同于眼舌则宣畅万教意则研了众法于通化用深故功齐于耳次辨根者眼根重果如丸而住体清彻故知如颇胝迦不相鄣碍耳根居耳穴内旋环而住如卷桦皮鼻根居鼻頞内背上而下如双爪甲舌根极微布有舌上形如半月身根极微遍住身分分如身形量意无质碍不可辨形量又引萨婆多俱舍明六根离合三根离中知谓眼耳意三根合中知故论颂云眼耳意根境不至三相违谓鼻舌身三与眼等相违至境方知故。   对三千尘者如经见于三千大千世界等故一一根皆悉对三千大千世界以明其尘也。   色二十者俱舍颂云色有二种一显二形或开二十显色十二谓青黄赤白影光明闇云烟尘雾形色八谓长短方圆高下正不正释云日𦦨名光月星火药诸𦦨名明余色可见名影翻此为闇形平等曰正不平等为不正。   声八者俱舍云一有执受大种为因有情名可意声即众生善言名句可诠表故二有执受大种为因有情名不可意声即众生恶言诠表恶故声有三有执受大种为因非有情名可意声即弹指等无名句诠表也四有执受大种为因非有情名不可意声即指平等声不能诠表故五无执受大种为因有情名可意声即化人善语虽无执受名句诠表故六无执受大种为因有情名不可意声即化人恶言亦有诠表故七无执受大种为因非有情名可意声即山林河等善声无诠表故八无执受大种为因非有情名不可意声即风林河等所发恶声亦无诠表有情身中所发音声名有执受语业能诠表故风林河等所发音声名无执受无执受中有情名者谓化人语声此化人身虽无执受能诠表故称有情也。   疏以是功德至同者既云庄严则何优劣故与正经各一千同问此中三业即是六根者应云既将三业以对六根何以不对六根但云三业耶故不下即是答出不更对六根所以也。   疏即成六千者室亦具自行化他二千也衣坐亦尔故成六千故言一一善皆具十如以十善不出因界十如亦尔所以一一善皆具十如也。   璎珞经中具列六轮者十住为铜轮王十行为银轮十向为金轮十地琉璃轮等妙为摩尼轮十信为铁轮俱舍所列即云金银铜铁轮是也。   唯璎珞始终者是两卷菩萨璎珞经也。   但断不断异者若圆住不断即别地方断矣。   信通进别者信通余九进局第二今释六根故寄精进菩萨以明其相也菩萨戒疏列常精进在第二。   又五与十者应云今品一根具五根相为华严一根共九种用但是离此为彼十千。   不以鼻舌为通者但取天眼天耳身如意三为通。   于意离三者漏尽他心宿命三世也。   只是傍小者谓大乘附傍小乘立六通名而复以大六通斥小六通如净名阿那律天眼即其相也。   至边乃为风轮所隔者明梵王若在三千大千界边但见三千大千界内一半而已大千界外为风轮所隔故不见他界也。   疏云支佛见百佛世界者纵见百佛世界亦未信有佛教化以小乘不信有他佛故。   经弥楼山者此云梵山亦云殊特言内外者此山有五一大四小大者在中小者在边四面而住在阎浮提西隅大海在目真邻陀山南。   经云命命鸟者亦名共命之鸟命共形殊以命从形故云命命。   经云须曼那者此云妙意阇提此云生华亦云宝华亦云金钱末利此云奇妙瞻卜此云黄树华婆罗罗此云重华平华多伽罗是草香无名可翻沉水香者华严云阿那婆达多池边出沉水香名莲华藏其香一丸如麻子大若烧香气普薰阎浮提界众生闻者离一切罪戒品清净也涂香者华严云海中有香名无胜若以涂鼓及诸螺贝其声发胜时一切敌辈皆自退散也。   经在胜殿上者正法念云善见城中有十千大殿毗琉璃宝或阎浮檀金或白银因陀喜宝及余七宝间错庄严又婆沙云善见城中有殊胜殿种种妙宝具足庄严蔽诸天宫故号殊胜面各二百五十周千逾缮那。   疏有八触者谓从未到定渐觉身心虚寂内不见身外不见物或经一日乃至月岁定心不坏于此定中即觉身心微微然运运而动或发痒轻重冷暖涩滑谓动轻是风大痒暖是火大冷滑是水大重涩是地大体用相添则有八触也。   经大小转轮王者楼炭经云转轮圣王城东西长四百八十里南北广二百八十里诸天为王化作宫殿城壁七重七重栏楯七重交露七重行树及金殿银门银壁金门王有四德一大富二端正三无病疾四长寿也。   疏云皆于身中现者谓诸佛示为肉身于己身中现故。   疏四月者以西方但立三时无秋时故云一岁即十二月也。   释不轻品   可以证因者明不轻品中双证因果也。   四明众生唯一乘者彼云欲说众生悉有佛性成一乘义故说此品一切众生唯有佛性无余性故虽有一乘无有余乘也。   上明劝福者他云上来一品广明持经之福劝物修行今欲广叙谤法毁人之罪为诫未来勿作斯业故说此品也。   七者引事者他云近从法师品来上虽言持经之人得六根清净未有其事今引释迦本生亲自验证佛灭后持经人得六根净劝未来众生令持经也。   随喜容下者且约展转至第五十人第五十人在五品初且属下耳。   弘宣一句者皆当作佛一句也。   以生后见者意云今通述彼令修行者于今经文而生正见矣。   上全弘经文者五种法师受持读诵等以为流通也今略弘经意者但宣汝等皆当作佛即是经意也。   未为二因者自法华前小典但趣于真未趣于中以未开故缘了不成也。   逆化通理者明今品非但弘于一乘之教正令众生当得至于实故也。   迹尚不周者未开权故有兼带故。   末代弘者迷津者此斥弘唯识人谈一切众生全无佛性也若唯识是则不轻非若不轻是则唯识非此纵横破也。   各得教旨者唯识只可申于方等则不违彼经之大旨故法华论自申今经则得今经二门大旨也。   以解贯四者即内怀不轻之解由有解故则能外敬不轻之境等。   而不先责不轻者意云不轻既谬授记佛何以不先责不轻失。   疏通亘本当者无始本有究竟至于无上菩提无有改易。   疏云种子本有者此不同法相宗中立种子义以业惑为缘了种子故。   疏云将解以历人者将法华之解以历他人。   以对新熏者谓外言教及以善知识助于修行即名修得也。   初二世界者谓内怀外敬故属世界身立不轻行正当生善宣教属对治人作不轻目当第一义故云汝等皆当作佛此亦不全同序文所对彼以理一属第一义故。   疏于其则非圣者必见诸佛即是众生故云于其则非圣如大经中六师之徒谓佛年少学业夫浅等是。   彼则化佛至空身者此从未说遂于语便且云化佛此即报身故上经云复次菩萨摩诃萨观一切法空如实相等即表法身故云虚空身也。   此乃虚空身者经云于虚空中具闻威音王佛先所说法华等即以虚空表法身也。   诠于化事者只闻说法华经即是化仪之事也。   彼则列胜行法者只四安乐行是。   经究竟佛慧者准序中究竟佛慧在于开显也。   不过实相者实对不虚也常住故对不改也又对无常住对流通动也。   或杂助门者且如藏须以事六度助通须藏助别于住中须用折体二门为助圆用前三以为扶助即其相也。   或抑者以大教抑小。   或覆者谓覆菩萨实用权掩于实随机设教故云文宽渐顿化仪或兼或带故云事广。   但宣二十四字者经从我深敬汝等至轻慢九字标也所以者何下汝等皆行菩萨道当得作佛一十五字释也。   具述因果者汝等皆行菩萨道述因也当得作佛述果也。   四一一一只是三故者人一必具三因故教一必诠三性故行一行三因行故理一本理具故又为前三所依故。   俱获大功者现得六根清净以为大功也。   令合此文者文旨唯一大涅槃耳。   不独五种法师者或法师行等。   或冥者谓毁者但得冥益耳。   或显者信者现得六根清净报故。   或广者具足受持故。   或略者但闻作佛一句故。   不专对专者既是不专读诵只道专行礼拜又圆镜中问云不轻于时何故但行敬叹二事弘一乘耶答不轻弘经凡有二种但行敬叹即是密说得六根清净具足神通即是顿说所以前密后顿者末世之时增上慢人恶强善弱不可顿说故须渐也如此释者与今文殊经旨安显。   广略准知者广为他说或但说一句一偈而已。   大经中礼知法者者圆镜引大经云有知法者若老若少皆应恭敬。   已获重恩者彼经那律章中净名为二比丘忏罪灭已得无生证故云重恩也。   忘犯设敬者经云时二比丘稽首礼维摩诘足等。   不为宣通大小非教者意云若为宣通法华礼俗乃可违于律文及以梵网所制若不尔者必不可违故小乘中上座不礼下座况于俗人今不轻为弘法华故礼非为弘宣不听礼俗之经。   今礼四众等者斥古人也他云菩萨要须礼俗今问要须一切菩萨悉皆礼俗而复济众何罪耶。   礼尚不受者更反斥他也今不轻礼四众尚被四众打掷不受他既不受济义不成。   初正约三四者谓依三而行四行也。   疏云不受理一者不轻以一理而毒之无智不受故无理一也。   疏云比丘即不受人一者不受彼比丘即无人一也行一者一等可知。   疏本已有善者本有大善也疏从比丘临欲下第三双明信毁果报又二先明信者果报次明毁者果报初信者又二如疏。   经即得如上眼根清净者如上法师功德品说也。   广对一切者应对十种三法如玄文得大势于意下第二结会又二初结会若我于宿下举己昔信佛得益以劝今持也。   尚犹堕苦者谓即虽随从以信薄故宁免堕苦也。   击信毁之二鼓者信即天鼓以生善故毁即毒鼓作远因故。   为生后之两因者毁为生因故堕地狱信为后报之因故毕是罪已复遇常不轻等此是二因之相也。   经䟦陀婆罗等者圆镜云䟦陀婆罗是菩萨名师子月比丘名尼思佛是优婆塞名举菩萨则摄声闻举僧则兼尼举近事男则兼女也千佛因缘经云思佛等千优婆塞得无生忍郁多罗母善贤比丘尼等五百比丘尼不受诸漏心得解脱彼经既无师子月等五百比丘尼具秀公以读。   疏举逆以显顺者此重举前逆顺文意成今劝持上是总说今文大意耳谓举彼时四众比丘比丘尼等以嗔恚意之逆也毕是罪已至得三菩提等为顺应知此一段文唯有劝持遮毁之相耳。   次其罪下十行明信毁果报者初三行颂现报次不轻命下半行颂生报三说是下一行颂后报从我于前世下二行追颂举信劝顺意。   疏如牛皮等者大论云龙鬓缚身入水渐急牛皮系体向日弥坚初损戒皮次损定肉后损慧骨戒定慧如身如体有相心修如缚如系受人天果如入水向日今由四执失于正法亦复如是。   释神力品   此品初应具四悉内外力用异即世界都此力用善生惑灭入中四悉义足也。   神在于内即体宗者神是能取之智智即因果体是所趣之境体是宗家之体宗是体家之宗方有胜用从始至终宗体具足。   今复身轮现此胜用者唯独今经开权显实开近显远诸经所无故云胜也。   疏体深等者坚穷故体深横广故力大也。   疏分身等国者等取横遍十方菩萨国土也。   应非四众八部者谓旧住菩萨即是本时所化应非迹中经文所列四众八部也。   疏出过凡圣者福人凡也三藏佛等圣也且以梵净而为所表故云极净也。   经出广长舌者注家云言满三界无以过故舌至梵世行满十方无怨恶故光遍此界身分亦尔者明五阴虽分一极莫二故神力所显常为影响也今谓十种所表过诸教上但云言行满故使尔者佛何常不言行满耶。   疏三藏佛舌至发际者时有婆罗门偈呵佛曰。  汝是日炙种刹利  姓净饭国王太子  而以食故大妄语  如此臭食报何重   佛即出舌覆面至发际曰汝见经中有此舌人作妄语不(云云)。   疏智境罄者罄犹竭也谓智穷境过横竖周照故云也疏今明复动下表流通未来一切令净六根也。   疏云而今而后者而今表现而后表流通也。   宗虽近远同名因果者本门之宗名远因果中间因果今日因果名近因果俱今经宗也。   疏余悉如文者生处通三得道之场既是法身生处转法轮即般若生处入涅槃即解脱生处。   而总于三者以名下具体宗用故。   满理释权疑者迹门入实三德究竟无复权执迹力用也地涌品初唱云我娑婆世界自有六万恒河沙等菩萨能于我灭后护持读诵广说此经因即地烈本属涌现由兹问答方袪近疑本力用也。   释嘱累品   安国者涉法师。   不越先规者秀公不违于什师也彼先立问云依于梵本及法华论并正法华并诸经皆安嘱累品在末何故此经安嘱累品在神力后耶答生法师云前说因之时亦并已付属义既未周则不别立品今明因果俱竟理说都毕斯则如来大慧于兹显然今持此经摩顶付嘱理深事大必须殷勤为是义故别立品也又引藏法师云罗什法师善解秦言妙得经旨安嘱累品在神力后者必有深致若在经末犹是净土妙音来时何事被诫于此国土勿生下劣想等难词甚广(云云)。   今攒旧闻者即记主思述也昔自左溪尊宿云此八相违七并据现文是则易破唯有多宝还本未见有现文稍为难破后因捡藏见南山内典录云崛多檀移嘱累见此文已破为不难故今攒旧闻及后见他章疏所立义旨也。   总别救者护持人意而不云破耳救即破也。   无出塔处者从法座起即出塔时处也。   师弟参杂者意云良由如来付嘱已竟诸菩萨发誓弘经若移在后则成弟子有擅弘之失及以师弟杂乱不别。   正本既其居先者谓正经在添品前译也。   梵音错者者谓须凭梵本以正之。   秦言谬者者以字义正之也。   即而书之者只是不可翻者依梵音耳例嘱累亦尔彼本在此故不可移也。   此亦是一见者今家亦未依此以判何者但依什帅二十八品次第大理略足不须云经度未尽以论及正经并随喜译者所见不可依也。   二事乖角者正云唱散是一去住相违故云也。   安可议耶者便破意云冥加已逐者受持读诵皆有应验只可仰信安可商议在前后耶。   一乘四德为小义者他解此一乘四德之文乃云料申小义如此说者则成形今圆经同于小典故云形斯为小也。   表现表当者谓分为二分施二佛者只是表正说及流通二意耳又施释迦表现以正说故施多宝表当以发誓处处听经便当当不绝故。   更加宝印首者只是离于宝掌菩萨出于宝印首菩萨耳。   以大梵冠首者如云大梵自在天子也。   大梵字不尽者以译大梵字不尽也。   纵是什公所移者且顺自古相传之什公移嘱累品在神力品后深为得旨理契真源词含玉调光前绝后千古共现尚欲垢之强增瑕砾哉如前引藏法师文是。   连及也者是佛弟子继嗣传灯何辞连及也。   疏三千三百者如上宝塔品中三变净土八方各变四百万亿那由他土且如一变八方各更四百万亿那由他皆令清净即是四八三十二并本净娑婆一千则成三千三百也此亦且语其一变耳。   有人引大经等者圆镜引也。   疏云若根深智利者至法华中根深智利若法华前须以余深助耳。   经云为令其人者良以专弘佛慧故能令他得佛慧益也。   受大施主者若非无缘大慈悲安得称大施主也有人云设殊不体文只于结文亦具衣等三法故今领上义意周遍也。   释药王品   而成四悉者从此文下是生善从轻生重法是对治治其不轻之恶从命殒道存即第一义宝云经说菩萨有名大药树譬如药树名曰善见众生有得根者有得茎枝叶华果见色闻香得味得触等而皆治病菩萨亦尔众生有种种病有依施治者依戒依精进定智见色闻声依利行同事得治事具此十事名菩萨为大药树准此一切菩萨皆是药王今别举喜见以标品目圆镜行云观经云日光。   疏云闻说佛慧者佛慧是同故得引用也。   疏云号曰药王者以因世药成出世心故号药王也疏所以竭其神力者经云以神通愿力而燃身也。   尽其形命者经云其身火燃千二百岁过是已后其身乃尽也。   疏云志犹未已者谓当当不已也。   疏我传尔明者谓药王传明与于弟子弟子又传明与他故云也。   疏勖者勉也又勖者诫勖也即劝勉诫勖也。   疏他方大士者只是西方东方二菩萨等。   疏云形无定准者意云位取法正何择其形焉。   真如实相是所乘体者如来所说妙法为体也。   是乘乘之缘者只为机缘不等且令能乘乘不同矣。   以依一实立因果者明药王等自入住已方乃随缘立行遂物所宜故云也。   疏于化他流通者文略应云化他自行以普贤属自行流通也。   经及此声闻众者仍本为名非谓今经有新得小者。   意在苦行者明药王虽有百千万亿难行之行今经弘法最逗物所宜专在苦行也。   经彼国无有女人者女人则开四恶趣门既无女人则无四趣也。   经一箭道者百二十步也。   疏若行又二者上分文云二修供养者只以苦行供养故不相违也。   经不如以身供养者此菩萨入初住已故能舍父母生身长时供养也。   既即实相者实相之体具法空也。   所以投岩等者总举胜热及善财事以显邪正良由胜热投岩有于正法所以不为华严中众说为外道之行不为佛法内众所讥。   故胜热至疑者善财南行有聚落名伊沙那有婆罗门名胜热修于苦行四面火聚犹如大山中有刀山高峻无极登彼山上投身火中善财见之云我已先发菩提心婆罗门言汝若能尔诸菩萨行悉皆清净善财言人身难得乃至受如法教难得正命此非魔耶诸梵空中散华供养告善财言勿疑圣者今此圣者得金刚炎三昧光明法门广度众生善财闻已于婆罗门起真实想投身未至得善住三昧触火得寂静三昧婆罗门言以解脱火烧诸众生见惑无余必不退转获益欢喜何况息疑疑由解生可引用也。   尼乾者为王广说名国法及呵斥于生身有过悉赞叹如来触无其过因生正信并内解力。   智邪事邪者智即心也事即行也必以正智而导于行故云智不可亡。   岂独令俗等者此斥圆镜也他答云此或可是在家之人不在犯戒之例故今非之先小后大下简小大忧次谓须开小忧以成大忧是故在小则依小次在大则依大次大在于小须依小次而坐故也先大后小下简受大后受小但为增其小乘身口律仪及入小乘坐次故受不可令其戒体更发先小后大下简开遮若后受大已小遮须开不可遮依小制不得烧身等先大后小下简小不能遮通大须依大制不同依小一界之内下简二众同住通局进否若大乘布萨须简小乘若小乘布萨大人须集一身之中下简二戒体应知先小后大则一切但开咸成大乘无作若先大后小则小无作不复更发但增身口律仪同己大乘于小下简大人为他受小须依小教以立心境不得为说大三聚净戒立于心境而相混滥小诵于大下简得诵不得诵应知未受大戒不得诵大乘戒本。   并出开制之方者此明制之方但为地前菩萨须依开制地住已上菩萨并出开制之外故云出也。   经命终之后等者明喜见此国没生此国王家没生王家故云也。   经八百千万亿等者藏法师云此文有二数一者八百千万亿盖是此土之数次从那由他已下是外国数按新华严六十五云一百落叉为一俱低俱胝俱低为一阿庾多阿庾多阿庾多为一那由他那由他那由他为一频婆罗频婆罗频婆罗为一矜羯罗乃至僧祗僧祗为一趣一趣一趣为一至一至一至为一阿僧祗阿僧祗阿僧祗为一阿僧祗转阿僧祗转阿僧祗转为无量如是乃至不可说不可说为不可说转总有一百二十倍此则文类相似故知是外国数名也。   他人疑云者圆镜引大论云大爱道及五百比丘尼入涅槃诸得三道优婆塞举五百床四天王举佛乳母佛自在前擎香炉烧香供养佛语比丘汝等助我供养乳母诸阿罗汉比丘各以神足到摩梨山取牛头栴檀香作藉而焚烧之爱道是生身乳母佛尚焚之况佛是法身之父而喜见不尔也。   经高三世界者只是高出欲色无色三界外耳。   此中须在极果者此是究竟极位胜应八相也。   此即始终者位位并具能所生即世界长养生善即为人惑尽果圆为对治应依于理即第一义即始终之相也。   疏无量义云四水者彼经云譬如水能洗垢秽若井若池若江若河溪渠大海悉皆能洗诸有垢秽其法水者亦复如是能洗众生诸烦恼垢有人云四水者误今疏引彼四对今经四非误也。   十宝山名出华严者谓雪山集一切药二香山集一切香三轲梨罗山集一切华四仙圣山集于五通五由乾陀罗山集于夜叉六马耳山集于妙果七尼民陀罗山集于一切龙八斫迦罗山(此云轮围)集诸大力九宿慧山(十地论云众相山)集诸修罗十须弥山集诸天子。   苏迷卢四宝者东金西银南琉璃北颇梨彼经以十山次第配十地也俱舍云前七金所成颂云苏迷卢处中次逾健达罗(此云持双山顶有二持双迹)伊沙䭾罗山(此云持轴山峰上如车轴)竭地洛迦山苏达梨舍那(此云善见)頞湿缚羯拏(此云马耳)毗那坦迦山(此云象鼻)尼民达罗山(此是乌也)又俱舍云海有八别在九山间妙高为初铁轮围为后中间八海前七名内第八名外前七中皆具八功德水一甘二冷三燸四轻五清净六不臭七饮时不损喉亦云饮时调适八饮已不坏腹如是八海初广八万余七半半狭。   疏十地等者十地约通教干慧地属外凡性地属内凡别三十心属贤十地属圣若纯约别教释者或凡谓十信外凡或贤谓三十心属内凡或圣即十地也以对所依次第三谛最顺。   疏或俗真等者次第三谛也。   疏云亏盈者盈实亏权也相指者只是即权而实即实而权耳。   不及此经说施权意者谓于一佛乘分别说三即是说意何者昔所不说今方说之为破权疑说于施意意在实故。   疏余经说三谛等者此即别教次第三谛三昧也。   疏实相入真等者入只是开也。   应具简车体者谓真诠实理为车体故云其车高广道品为白牛即能契之智也幰盖等并庄严具四十二位无功用道任运趣极如顺流扬帆故云其疾如风。   经此经能大饶益至其愿者此句为总余句是别以总冠别故也。   安乐行是同居至分者以四行是净土之行故。   释妙音品   音乐世界者乐是世间之法令人生于乐欲心故。   自随为人者自生己善复生他善故。   奉钵对治者奉钵治于不施之恼故属对治也器表中道即第一义。   此从自行者为对普门且云自行从名而说名为妙音宜从自立名为普门可从化他宜从他立故尔。   又如常不轻者引同也明不轻品是从名而释故云即名以显本事如经云有比丘名常不轻意合应知诸品人法俱等自行化他咸同虽乃从名偏立人法必无二矣。   普门居中者从药王下五品则普门居中以普门中人法俱普故得俱通余品也。   单消其名者什意云此五品经文其名虽异而体必同不出人法俱普故云义亦无[夕*牙]也。   疏但甘其味者但取其法耳。   不思议相海者以小乘中但有相好之名无有相海之称故偏小相好皆从一圆相好流出也。   顺于师长者谓白毫从敬顺师长而得名从小教而立且寄于小用表大教。   因果相召者明佛由顺师长之因感得白毫之果以白毫之果光召于妙音之因人妙音若来如佛昔顺师长之因而感白毫之果。   实因所感者缘中道实相以之为因光为能表法为所表改云令弘此法也。   以撮初依相海者此问意者初既云大人相者大相海也则是三十二相无非相海何故复约事校量云展转有优劣耶。   任运接照者任运摄得照于中间令修行成就耳。   疏净名云日月等者彼经言菩萨如是虽生不净佛土为化众生不与愚闇而共合也但灭众生烦恼闇耳。   经得妙幢相三昧者谓竖极实相之顶名为妙胜出诸偏三昧之上喻之如幢。   法华三昧者摄一切法归一实相故名法华。   净德三昧者谓三障即三德故云净德也。   宿王戏三昧者宿即是主主即王也得此三昧遍游法界故云戏。   无缘三昧者谓法界为所缘三昧为能缘缘所相称无思无念而常遍摄故云无缘也。   智印三昧者智与境合故名智印此从照而常寂得名也。   解一切众生语言三昧者中道三昧诸法具足殊方异类无不解了皆归实也。   集一切功德三昧者三德秘藏恒河沙万德悉集其中矣。   清净三昧者三德毕竟无染故云清净也。   神通游戏三昧者不起灭定现诸威仪也。   慧炬三昧者三智朗三惑此从即寂而照得名。   庄严王三昧者不思议慧即照而寂庄严法身。   净光明三昧者实相之光无二边染故。   净藏三昧者调达三道即三德故云净藏也。   不共三昧者楞严三昧不与三教共也。   日旋三昧者如普贤三陀罗尼即其相也。   岂同世有者谓不同世间之福也。   规谓规模者以妙音所将有未断惑之众故诫妙音为未达者之模谐也。   而耐其拙者用权为拙耳。   以中空等者中空释座慈悲释室庄严释衣。   疏虽同一位至终者仁王经叹菩萨三十生功德一地有三生谓入分为初生住分为中生满分为终生故今推彼而论高下耳。   经甄叔迦宝者注家云此宝似鹦鹉[口*(隹/乃)]边赤或云色缘。   经云如那罗延者天帝第二大臣名其身坚刚研刺不入菩萨以色身现世故以世中极坚牢身而况类之。   经世事可忍不者问意云内四大既其调和外诸违情境复可忍不故云世事也。   经无不孝父母等者此下总有五句皆以无字着句头不字着句末如云无不孝父母不无不敬沙门不无有邪见不无不善心不无不摄五情不经中存略说者应知。   疏云种何善根者属智以神力属福也。   疏体一而用异者同以不二实相为体也。   故得互用者三昧从定陀罗尼从慧以名异体一名为互耳。   疏又舌根清净名陀罗尼者取其音声之用便故。   释普门品   将释此文大分为四先明得名之由次释题目三十双者下广释经题四依经解释。   初文者是故娑婆世界受无畏之名宝藏佛所禀观音之目已成种觉号正法明次当补处称为普光功德其本迹若此宁可测知方便随缘趣举一名耳。   次略题者观世音者西土正音名阿那波娄吉低输此言观世音能所圆融有无兼畅照穷正性察其本末故称观也音者是所观之境也万像流动隔别不同类音殊唱俱蒙离苦菩萨弘慈一时普救皆令解脱故曰观世音此即境智双举能所合标经者由圣人心口故文理表发织成行者心故称曰经普门者普是遍义门曰能通用一实相开十普门无所障碍故称普门品者类也义类相从故名为品。   三广释初不云因缘者文虽不显其义已彰人法异即世界闻能生善即为人闻能灭恶即对治闻即见理第一义也。   疏人有多种等者人即假名所成之人法即五阴能成之法此之人法通于九圣若色受想行识是凡鄙法揽此法能成生死之人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是出世法揽此法成出世圣人上中下恶即成三途人法上中下善即成三善道人法故六道阶差及四教人法不等故云多种广如彼玄文释。   疏二慈悲者悲名愍伤慈名爱念愍故拔苦念故与乐菩萨若但起慈悲心不牢固故须发弘誓加持使期心有克也谓四教菩萨皆发此心也。   三福慧者亦名定慧定名静爱慧名观䇿大论云定爱慧䇿寂照之智无幽不朗如明镜高堂福德禅定纯厚资发如明灯净油亦称为目足备故入清凉池池即涅槃涅槃称为二种庄严庄严法身也亦有四教不同也。   福能转寿者转分段短寿成常住慧命四真应者真名不伪不动应名称适根缘集藏名身若契实相不伪不动之理即能称机而应始从外道终至圆极比决不同唯有别圆任运能现(云云)。   五药珠二身者药王疗治苦患出奈女经珠是如意之宝如华严云有一上药树其根深入枝叶四布根茎枝叶皆能愈病闻香触身无不得益菩萨亦如是大悲薰身形声利物名大药王身又如如意珠能雨大千七宝琳琅降雨攘攘随意而雨不穷不尽菩萨大慈薰身与众生乐名如意珠王身此亦约六即判位就前问答遍救幽厄苦难得药王身若从后问答称适所求雨实相雨得涅槃乐得如意珠王身名。   六冥显两益者冥是冥密显是彰露大圣恒以二利益安一切众生及以下地日用不知譬如日月照世盲虽不见实荷深恩此亦约六即判位就前问答不见形声密荷深祐从后问答亲睹色身得闻说法视听彰灼法利显然(云云)。   七权实者权是暂用实非暂用一自行论权实自观中道为实二观为权二化他论权实他则根性不同或说权为实说实为权不可定判但约他意以明权实三自行化他合明若自观三谛有权有实皆名为实化他随缘亦有权有实皆名为权用此三义历四教今就自行权实明六即判位依前问答从自行化他实智益物依后问答从自行化他之权智以益物(云云)。   八本迹者本名实得迹名应现始坐道场及初住所得法身即是其本迹为上地佛及作上地菩萨悉名为迹就前问答不可说示但冥祐前人从本地得名依后问答珠形异状应现度脱从迹得名六即(云云)。   九缘了者了是显发缘是资助于了显发法身了者即是般若观智亦名慧行正道智慧庄严缘者即是解脱之行行助道福德庄严大论云一人能耘一人能种种喻于缘耘喻于了通论教教皆具缘了义今明圆教二种庄严之因佛具二严之果原此因果根本即是性得缘了也即是性得为修得种子也(云云)。   十智断者普贤观云大乘因者诸法实相大乘果者亦诸法实相智德既满湛然常照随机即应一时解脱断德既满处处调伏皆令得度前问答从智德分满受名故云如十四夜月光后问答从断德分满受名故云如二十九夜月邪辉将尽。   疏别释五只者观世音普门五字也还将此别一一冠前五只。   疏今简三观者且约相待而云简耳疏云音者机也者谓观其音知机差别不同也。   疏一切法邪等者心邪则法邪心正则法正也。   疏慈悲普者由慈悲具方能起四弘誓四弘誓有悲故众生无边誓愿度此依苦谛境烦恼无边誓愿断此依集谛境此二俱名下化也有慈故法门无尽誓愿学此依道谛境佛道无上誓愿成此依灭谛境此二即上求也。   疏云未值定光佛等者瑞应经云至于昔者定光佛时我为菩萨名曰儒童买华奉佛散华供养华住空中佛知其志而赞叹言汝无数劫所学清净自是已后九十一劫劫号为贤汝当作佛名释迦文获记之时得无生忍方与理合也。   疏理智历法者谓智与境令遍历一切无非实相依此修行方名行普。   疏断惑普者释论云无碍道中行名菩萨解脱道中行名佛此究竟为悟佛证三菩提名解脱道也然修行是方便道断惑是无碍道入法门是解脱道此约自行次第也。   疏道前名修方便道者此则住前及初住俱为道前初住已上为道后从此已去任运分普今不论道中妙觉证后为道后也。   疏相似神通如上说者如法师功德品六根清净也。   疏况真神通者若欲化他他示三密神通是示色身方便是示意同情说法是示口随其类音此即化他。   疏二种道前方便者进行方便是道前方便即以空假二观也地前所用为入住方便名修行中摄。   疏如入法门中说者入初住证一分实法为体即是入法门如前入法门普中云道后所入名法门是也。   疏化用如今说者今观音正是真道方便化用也。   如释签者伯益造井货狄造舟容成造历岐伯造医蒙恬造笔荼伦造纸等。   疏农尝者只是尝五谷而已。   疏空通而假壅者谓偏行偏用不能一时双照何者初但住空不能用假故云假壅。   假通而空壅者出假之时偏用于假而息于空故云而空壅也第二明体者以灵智合法身为体也第二明宗以感应为宗十界之机感于寂照之智致有前后感应之益不取因果为宗(云云)第四慈悲利物为用第五教相即开权显实之教令冥显两益被于将来以十法界身圆应一切使得解脱圆人秉于圆法流通此圆教五味之中即流通醍醐味也。   疏次说西方菩萨时者此释品初尔时相对以为四悉即是说东方妙音弘经已讫次说西方观音弘经之时故云尔时下三悉一一皆结云尔时也。   二处皆有初闻名时者前品初闻名云尔时一切净光庄严国中有一菩萨名曰妙音等是此品从佛告无尽意菩萨下至闻是观音菩萨一心称名是。   皆有随应为说者即是各有现身说法是。   皆有问答得三昧由者初品经云文殊师利白佛言乃至行何三昧次华德菩萨问种何善根修何功德乃至住何三昧等是此品皆是无尽意菩萨问佛答断疑。   疏大品明空则无尽者经云即色是空非色灭空空故无尽也。   大集明八十无尽门者彼经云身子问谁为汝作字名无尽意答云一切诸法因缘果报无尽一切诸法不可尽初发无上菩提心已不可尽譬如虚空不可穷尽为一切智发菩提心岂可尽乎诸佛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十力无畏等无尽因如是等发心故不可尽众生性无尽教化众生无尽知一切法性无尽菩萨发心无尽又檀波罗蜜无尽乃至方便无尽九八十无尽八十无尽悉能含受一切佛法从是得名名无尽也。   皆无自性者以境不自境赖智故智不自智赖境故如此云者则成他性等今文正在和合能所皆空方无自性等过。   经云即从座起者礼云请益起请业起菩萨于佛备其二仪故言起观解者菩萨常远离行故言起亦是契诸法空空即是座于此空无所染着故言起又菩萨安于空理理本无起愍众生故承机利益故言起又中道本寂非起非不起而能起能不起无起之起起即实相亦起众生实相故言起此约三观释起也。   偏袒右肩者外国以袒为敬露右肩者示执奉为便表弟子事师充役之仪是故以袒为恭也此方以袒为慢然古有须贾先生肉袒谢于张仪露两脾也观解者覆露表空假二谛又表权实实不可说如覆左表有冥益权于化便如露右表有显益也。   合掌者此方以捧手为恭外国合掌为敬专至一心一心相当以表敬也观解者权实不合而今得合向佛者表万善之因向万德之界也。   经云善男子者圆镜云子有绍继之能男有刚干之用行有自利利他府理清升感乐之义称之为善也。   况二菩萨乃至俱从慧立者佛从觉菩萨从观故俱属慧也。   经云以何因缘者若就众生则以善恶两机为因圣人灵智慈悲为缘若就圣人观智慈悲为因众生机感为缘名观世音也。   经云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者闻是闻慧心无所依无住无著即思慧一心称名即修慧也一心称名者若用心存念念念相续余心不间名事一心又如请观音中系念数息十息不乱名一心念或无量息不杂异想心想虽长亦名一心一心归凭更无二意名事一心理一心者达此心自他共无因不可得无心无念空慧相应假慧相应中慧相应即理一心也。   亦不须足者何以知之上既云闻是观世音又云一心称名口称名意足安下明其应相也。   由过现缘差者只是缘不等耳。   亦有人云三灾等者圆镜云无情有三火水风有情亦三身命财无情三次第有二一从急至纵二从小至大三灾小大也有情难次第亦二一从重至轻故前命次身后财二从难至易以命难难勉乃至财难易脱也(云云)。   自身出火者如大论云医师儿爱公主于天祠中欲火从口出烧于天祠也。   木火自出者虽云久旱亦由树枝相磨而出也。   释水则无七相者圆镜云复次水有内外外可知内复二种一成身水以湿浊为性和接为业众生身由此和接故二违身水与身为病故但有二相而已。   疏火难为四者一持名是善为机二遭苦即是恶为机三应四结如文释诸难例为三意一帖文二引事证三观行解释帖文者口为诵持心为秉持秉持为理不失以火难卒暴须预忆持忆持必无难设脱有者皆是放舍所持背善从恶称之为设经云若有设有复有皆是不定挑脱之辞也次引证者晋世谢敷作观音应验传齐陆杲又续之其传云竺长舒晋元康中于洛阳为延火所及草屋下风岂有勉理一心称名风回火转除舍而灭乡里浅见谓为自尔因风𤍜日掷火烧之三掷三灭即叩头忏谢法力于鲁郡起精舍上谷乞得一车麻于空野遇火法力小卧比觉火势已及因举声称观未得称世音应声火灭(云云)三观行者果报火难者从地狱有上至初禅皆有火难如何鼻隔子八万四千内外洞彻上下夹炎饿鬼支节烟起举体燋热畜生燠煮汤炭修罗亦有火难人中焚烧现见故若至劫尽须弥洞燋诸天宫殿廓都皆都尽初禅已下无勉火灾凡十五有众生百千万亿诸业苦恼持是观世音名者火不能烧次恶业火者随有改恶修善之处若五戒十善多为恶业所难故经云烧诸善根无过嗔恚虽生有顶头上火燃请观音经云破梵行人作十恶业荡除粪秽令得清净由斯菩萨威神力也三明烦恼火若声闻人厌患生死见三界因果犹如火宅四倒结业烟炎俱起轮回堕落为火所烧生死蔓莚昼夜不息勤求方便竞共推排诤出火宅称观世音机成感应乘于羊车速出火宅入有余无余涅槃即得解脱次明支佛次明六度菩萨次通教别教圆教及变易土钝根人变易土利根凡有九番行人修道之时并为五住烦恼惑火所烧害各修方便方便未成火难恒逼称观世音方便即成便得解脱(云云)。   第二水难者亦为三意一帖文二引证三观释帖文为三一遭水是有苦二称名是善三得浅处是应二引证传云海盐有溺水同伴皆沉此人称观世音偶得一石困倦如眠梦见两人乘船唤入开眼果见有船人送达岸不复见人船此人为沙门大精进(云云)三观解者果报水至二禅恶业水通三界烦恼水通大小乘如地狱镬汤沸尿屎咸海灰河流漂没溺饿鬼道中亦有填河塞海畜生淹没衡没波致患修罗亦有水难人中可知水灾及二禅沉漾无崖是时若不称名尚不致浅处何况永勉次恶业水者波浪爱欲因缘之所毁坏澍入三恶道中忘失正念放舍浮囊见思罗刹退善入恶即是水漂何必洪涛巨浪若能一心称名即得浅处三烦恼水者经云烦恼大河能漂香象缘觉爱欲之水增长二十五有稠林老水波荡恼乱我心暴风巨浪有河浀复没众生无明所盲不能出涅槃彼岸何由可登二乘人修三十七品运手动足截流而去三果名浅处无学为彼岸支佛通别各有浅处及彼岸圆人得六根净为浅处入初住为彼岸变易中分分是浅处无明究竟尽方彼岸(云云)。   第三罗刹难为三一帖文二引证三观释帖文又二一明难二结名难中为五一举数二明遇难之由三遭苦四明机五明应初人数者举百千总数不定判多小以入海求珍结伴无定数虽不定数终不可独往故举百千贤愚经云田殖百倍商估千倍仕官万倍入海吉还得无量倍故入海也次遭风是难由楼炭云巨海有七种似宝一百二十种真珠宝黑风者请观音云黑风洄波仁王般若云有六色风黑赤青天地火也受阴身经明五风阿含亦云有黑风风加以黑怖之甚也罗刹是食人鬼人尸若臭能咒养之令鲜复有啖精气鬼又人心中有七渧甜水和养精神鬼啖一渧令头痛三渧闷绝七渧尽即死一人称名余者悉得脱者同舟忧感体否是共散口不同唱心助觅福故俱获济是均二引证者传云外国百余人从师子国泛海向扶南忽遇恶风堕鬼国便欲尽食一船众人怖称观音中有一小乘沙门不信观音不肯称名鬼索此沙门沙门狼狈学称亦得勉脱三观释者华严云嫌恨猛风吹罪心火常令炽然吹诸行商人堕落恶道失人道善宝及无漏圣财从地狱上至三禅皆有果报风难若风灾起时诸山击搏上至三禅宫殿碎为微小土当知此时谁能救济唯一心称观世音菩萨以王三昧力或以手障或以口及无量方便令得解脱次明若修诸善恶业风吹坏五戒十善船舫堕三涂鬼国及爱见境中次明二乘人采圣财宝为烦恼风吹慧行船行行舫堕见爱境为见爱罗刹所害若能称观世音得脱见爱二轮永勉二十五有黑业次明支佛六度行通别圆变易等入烦恼海采一切智宝八倒暴风所吹飘诸行船堕二边鬼国用正观心体达诸法不生不灭入实际中即得解脱(云云)。   第四明刀杖难亦为三一帖文二引证三观释帖文为三一遭难是苦二称名是善三应也今言刀杖段段坏者由人执杀具一折一来随来随断弥显力大二引证者传云晋太元中彭城有一人被狂为贼本供养观音金像带在髻中后伏法刀下但闻金声刀三折三斫头终无异解看像有三痕由是得放又晋太元高勾策阳京人犯法临刑一心归命铒锁不复见处下刀刀折绞之寸断遂卖妻子及自身起五层塔在京县(云云)三明观释者非但世间杀具名刀杖恶业亦能伤善业身命烦恼六尘三毒等皆名刀箭地狱即有刀山挂骨釰树伤身锯解屠鲙等饿鬼更相斩刺互相残害畜生则鱼鳞相顺强者伏弱牙角相触修罗昼夜征战人中前履白刃冲刀东市等地天共修罗斗时五情失守怖畏失命之苦若能称观世音若应刑所寻断断坏次明修诸善因为三毒刀箭恶业破坏善心割断戒皮定肉慧骨微妙心髓法身慧命退失堕落失人天道乃至正命若能称观世音即蒙救护三毒不伤清升受乐次声闻人厌患生死观三界见思剧于刀箭(云云)次支佛六度行通别圆变易等五住刀箭伤法身损慧命若能称名即蒙圣应(云云)。   第五鬼难为三一帖文二引证三观释帖文为四一标处所二遭难是苦三称名是善四应三千大千满中者假设辞也若言满中复更从何处来今言欲来者知是假设也鬼所以畏者观音有威有恩若非怀恩则是畏威所以闻名尚不能加于恶眼岂容兴害心害心恶眼二俱歇也次引证无文三观解者果报鬼难者地狱道有蔽恶大力鬼恼诸罪人鬼道中力大者恼小鬼畜生道鬼亦啖畜生人中可知如阿含中云有大力鬼忽坐帝释床帝释大嗔鬼光明转盛释还发慈心鬼光灭即去天主既为鬼所恼何况四王(云云)次修因者如阿含中云淫欲破梵行嗔破慈悲贪鬼恼不盗戒嗜酒鬼恼不饮酒戒乃至十善诸禅亦如是为业恶鬼毁损人天动不动业若能称名即不加害次明烦恼鬼者见心为男鬼爱心为女鬼历三界合有九十八岂不遍满恼二乘人乃至六度通别圆等行人若称名诵念观智成就能令见爱尘劳随意所转不能为害(云云)。   第六枷锁难为三一帖文二引证三观释帖文为四一标有罪无罪二遭难三称名四应帖文者上临当被害此定入死自此明有罪无罪或是推捡未定或可判入徒流若判未判俱被捡节圣心平等本救其囚执不论其罪有无也在手名扭在脚名械在颈名枷连身名锁系名系碍捡是封捡系未必捡捡必被系系而具捡忧怖亦深若能称观世音者重关自开铁木断坏次引证者传云盖护山阳人系狱应死三日三夜心无间息即眼见观音放光照之锁脱门开寻光而去行二十里光方息(云云)三观解释者地狱体是囹圄鬼及畜生龙槛系闭等修罗亦被五缚无勉幽厄若能称名皆得断坏也次明修因者故经云妻子以为锁械钱财以为牢狱王法以为狼𤢎遮碍行人不得修道望现在是果报缚望过去是业若声闻人者凡夫乃三果是有罪罗汉是无罪虽有罪无罪同在三界狱中五阴绳所缚三相无常捡覆权实上惑名杻定慧上惑名𢬿中道上惑名枷法身上惑名锁如是等束缚行人不能得脱称名系念必蒙灵应若发定慧及发权实法身显现无明永破即是杻械枷锁断入无余涅槃也支佛六度行通别圆起无缘慈悲薰诸众生十法界有机即能一切一时而得解脱也。   第七怨贼难为三一帖文二引证三观释帖文为四一标难处二标遭难人三明有机四明应难处即是大千国土次明难即满中怨贼满者假设也国旷贼多圣力能救显功之至也怨者此难重也贼本求财怨本夺命今怨为贼必财命两图若过去流血名为怨现在夺财名贼如此怨贼遍满大千尚能攘之轻者岂不能救也二遭难人即商主也又为四一明主二有徒三坏宝四涉险商者训量此人精识贵贱善解财利商量得宜堪为商人之主既有商主即有将领诸商人既涉远所赍者必是难得之货故言重宝也险路或可旷绝幽隘名险或值怨贼冲出处名险路也三有机者亦四先明一人安慰二劝称名三叹德四众人俱称所以安慰者止其恐怖也所以劝称名者设其上䇿也所以叹德者奘令定瞻也若不安慰则怖遽障惶虽安慰止怖若不设计唐慰何益故劝称名虽劝称名若不叹德设计则心不定瞻亦不勇所以叹德故知此菩萨决定能施无畏决果依凭三义既足俱时称唱机成获应即得解脱也南无云归命亦称为救我次结口机也显观音势力既大加护亦广岂止七难而已当知遍法界皆能救护故言巍巍巍巍者重明高累之辞也明观音力出分段外竖应二土故言重明再沐神应故言高累以是义故故言巍巍二引证者传云慧达以晋隆安二年北陇上堀甘草于时羌饿捕人食之达为羌所得闭在栅中择肥者先食达急一心称名诵经食余人尽唯达并一少儿次拟明日达竟夜诵犹冀一感向晓羌来取之忽见一虎从草透出咆吼诸羌散走虎因吃栅作一穿而去达将小儿走叛得勉道明住俓过贼难等三观释者若果报怨贼者从地狱至第六天皆有斗诤如阿含云忉利战不如修罗索援至第六天如此怨会称名得解脱次修善时恶色是怨犹如水灰称名恶退善业成就如闇灭明生次明烦恼怨贼者一切烦恼是出世法怨商主是三师羯磨受戒人是商人无作戒是重宝五尘是怨贼或法是商主商人是徒众理教是重宝两遇魔事是怨贼或心王是商主心数是商人正观之智是重宝觉观为怨贼或般若是商主五度万行是商人法性实相是重宝六蔽是怨贼称名即解脱也(云云)。   第二明意机为二初帖文二观解帖文为二初明意机次结意机意机约三毒为三章章各有三一明有苦二嘿念此两明机三明离是应也通称毒者侵害行人喻之如毒又久滞为淫悕为欲嗔恚多者今世后世人不喜见遗教云劫功德贼无过嗔恚华严云一念嗔恚起障百法明门又嗔则在声恚则居心愚痴者邪起诸见拨抚因果谤毁大乘又愚谓迷境痴谓障智二观解者大经云一切善法欲为其本二乘欲乐涅槃名贪厌生死名嗔不达此理名痴开三毒即有八万四千具足又未断别惑菩萨贪求佛法于恒沙劫未曾暂舍即是贪相恶贼二乘不喜闻其名如大树折枝之喻岂非嗔相无明重数甚多佛菩提智之所能断佛性理未了未了者是痴相欲除此三烦恼故常念观音随机应赴即得永离(云云)。   第三明身业为机为三一帖文二引证三观解帖文为二一二求愿满二结叹求又二一求男二求女文云女人求男若是无子则绝嗣有子则父母俱欣云何独标女人求男耶解云女人以无子为苦夫之所弃并妇所轻傍人所㗛又妇有七失六犹可忍无子最剧容恶性妒不能事公姑贪食无子拙无子既苦故标女人求男也德业者明士有百行智居其首若但智而无福则位卑而财贫触途墂坎智与福合弥相扶显福则财位高升慧则名闻博远故云便生等也求女业者端正七德之初但端正无相者或卑孤少寡相貌不佳今明貌与相相扶弥显其德端正则招宠爱相则招于福敬故云众人爱敬(云云)次引证者传有人姓鬲四月八日生月氏国痴人三观解者果报求男女者如阿含中地狱已上乃至欲天皆有无子之苦礼拜求愿亦能满心次明修因者先辨法门次明与愿法门者无明为父贪爱为母六根男六尘女识为媒嫁生出无量烦恼之子孙此男女不劳愿求任运成眷属也又善权方便父智度菩萨母一切诸导师无不由是生又慈悲为女善心为男等(云云)次应机愿满者若就修五戒而论不杀是仁不盗是廉属女表定法不妄语是质直不淫是贞良不饮酒是离邪昏此属男表慧法若不得此五戒男女则失人天道孤独堕在三途归命求救五戒完全即男女愿满十善例然修禅时方便修慧精进等三方便为男念一心为女觉观喜为男乐一心为女(云云)次声闻五停心观治嗔用慈治散用息此二为女治贪用不净治痴用因缘治障道用念佛此三属男(云云)次支佛者缘方便道起慈悲观名女慧观名男若发真缘里名男出观缘慈名女(云云)六度菩萨有慈悲不断惑在生死利物名女行六度方便智慧名为男(云云)次通教菩萨既断烦恼则有智断缘谛理之慧为男慈悲扶余习入三界名女(云云)次别教十信菩萨修五波罗蜜福德庄严为女智波罗蜜为男三十心名男女诧圣胎初地中道正智开发名男生无缘慈悲心发名女生(云云)次圆教以无缘慈悲种三十二相业名女此女端正有相以中道智慧为男六根清净名处胎初住慈智男女双生(云云)。   第三劝受持者分文如疏疏上述胜名美德等者此述从品初来但叹持观音名及感威神之力故云美德未辩其现身说法故今劝持名二格量为四一格量本二问三答四正格量格量本者六十二亿举福田多尽形寿举时节多四事具足举种子多今持名号多凡举四多为格量本也次问答如文四正格量者还举四少(云云)格四多功德正等持名少田少时少种子少问何意以少歒多答佛眼称量不增不减四多重倍功德正齐(云云)三结成一时称名福不可尽大品云一华散空乃至毕告其福不尽如文。   有人云佛法二门者圆镜云一平等门者如妙音得普现色身三昧八万四千菩萨共得此定也二不等门者六十二亿实与观音等欲令人尊重观音故于等作不等说例如称扬诸佛经说礼宝明佛正灭十二劫生死罪礼拘留孙佛灭无量劫罪也。   亦未申难者今文正明六十二亿菩萨不及观音应先明数量如何俱云等不等耶。   两俱句边者今经即是心境俱妙六十二亿即是心境俱粗。   若二交互句者若境妙心粗则境随心转若境粗心妙则境随心妙也。   有云论误者他意云论与经不同故云论误耳。   但念果德者他人但云唯念观音果德之身今破意者若唯念果德则不识法身之理应先念应身则于应身即见法报之身则见三身一体于与诸佛等也。   若以念法身者意云若念观音即应报之法身故与十方佛等又今文中从论云受持观音下乃至功德无差具足无引论一段文卷。   疏第二番问者前何缘得名佛答众生三业显机为境法身灵智冥应境智因缘名观世音此义已竟今问云何游此娑婆世界佛答以普门示现三业显应应众生冥机(云云)。   疏此圣人三密等者亦名三不护三不护者明观音住不思议圆普法门实不作意计校筹量不次第经营方施此应即无分别亦无前后任运成就譬如明镜随对即现一时等应故言三业不护亦名三无失众生根机不同深浅有异观音虽不作念逗机逗机无失契当前人冥会事理故言不失三轮不思议化若示为佛心佛口乃至示执金刚神身亦示金刚心口虽普现色身屈曲利物于法身智慧无所损减净名云若能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不动而动此乃不思议化也问意业云何示答圣意无能测者若欲示之乃至昆虫亦能得知也。   疏应以者答方便力者何以故意地观机见其所宜宜示何身宜说何法随而化之故知应以是答意也现身是答身业说法是答口业故知具答三问也。   疏凡有三十三身等者束为十法界身文阙二界者指上品云菩萨身或言翻者脱落或依古本正法华文或言观音即是菩萨身何须更现今依古本为明菩萨义故本体菩萨一界或权或实种种应化义不可阙又无地狱界身今明别判虽无总答中有文云以种种形游诸国土何得言无释论云菩萨化地狱多作佛身狱卒见不故遮以此而推应有地狱界身说法也今通约十身四句料简自有一界身度一界自有十界身度十界自有一界身度十界十界身度一界也若妙觉法身应实报土为舍那佛受化之人纯诸菩萨皆求佛道更无异身此一界度一界也若方便土五人同生皆求大乘上文云而于彼土求佛智慧亦是一界度一界也(云云)若寂灭道场禀教之徒诸界不同或人或天龙神鬼等又根性圆别两异虽诸界不同同见一佛身而为说法者即是一界度多界也若有一界之身但见一界身现不得度则示种种身眷属围绕供逗一缘是名多界身度一界也若佛身菩萨身遍作十法界身遍入诸道各令得见同其形像而为说法此是多界度多界也用此四句历五味时现身皆如此约说法多少者如善财从百一十知识闻诸法门则多人多法为一人说也如净名云为声闻说四谛为缘觉说十二因缘乃至为梵王说胜慧为帝释说无常此一人用一法为一人说若如通教说般若三乘人同禀此则一法为多人说若是一切无碍人一道出生死开佛知见此则多法为多人说(云云)今明三十三身又为八番一圣身二天身三人身四四众身五妇女身六童男女身七八部身八金刚身一明圣人先明佛身为是应佛为是化佛但圣人逗物具有二义若一时歘有名为化应同始终名为应若寻此文明于应义今文不明真佛妙觉法身究竟极地毗卢遮那乃名真佛真佛渊远不可说示云何能解(云云)次明应以菩萨得度者或上地下地三藏通别圆等辅佛不同若佛于实报作佛观音即为实报菩萨形或作方便土菩萨形或作同居土菩萨形赴利钝两缘赴利缘者如华严中法慧功德林金刚幢金刚藏等赴钝缘者如弥勒等若佛转五味法门法门兴废辅佛菩萨亦节节兴废若权若实广利众生(云云)次明应以支佛者如文殊二万亿劫作支佛化众生现身说法次明应以声闻身者或作三藏或作通教声闻或作随五味转声闻内秘外现庄严四枯四荣导利众生二明梵身者梵即色天主此名尸弃亦云顶髻璎珞明四禅皆有王此言梵者应是初禅顶犹有觉观语法得为大千界主也观音修白色三昧不取不舍不取故不随禅生不舍故应为梵王说出欲论四句现身以权引实应以帝释身者此地居天主也具云释迦提桓因陀罗释迦言能提桓只是提婆提婆即是天因陀罗名主能作天主菩萨修难伏三昧不取不舍说种种胜论四句现身以权引实自在天是欲界顶具云婆舍䟦提此云他化自在假他所作以成己乐即是魔王也净名云多是不思议解脱菩萨住赤色三昧不取不舍应为魔王令诸魔界即是佛界四句现身以权引实大自在即色界顶魔醯首罗也楼炭称为阿迦尼吒华严称为色究竟(云云)天大将军者如金光明即以散脂为大将大经云八建提是天中力士(云云)小王身者或云天王为大人王为小人王中四种转轮王自有大小非四种轮王者名粟散王自有大小中国名大附庸名小传传相望今言小尚为王何况其大(云云)长者者有长人之德内合法门十德如譬喻释居士者多积贿货居业丰盈以此为名也宰官者宰主义官是工能义谓三台以工能辅政于主故云宰官郡县亦称为宰宰政民下也婆罗门者称为净行劫初种族山野自闲人以称之次列四众释如前次妇女者不明小王妇女者王家禁固不得游散化物为难故不作若如妙音即云于王后宫变为女像也童男女者取妙庄严二子释之华严童子弄砂嬉戏七明八部者上列大威德天今更举二十八天等龙有四种一守天宫殿持令不落人间屋上作龙象之耳二兴云致雨益人间者三地龙决江开渎四伏藏守转轮王大福人藏夜叉此云捷疾此有三处海岛空中天上传传相持不得食人乾闼婆此云香阴帝释乐神在须弥南金刚窟住天欲作乐其心动什师云在宝山中住身有异相即上天奏乐阿修罗千头二千手万头二万手或三头六手此云无酒持一不饮酒戒男丑女端在众相山中住或言居海底掌搏须弥须弥为之坡峨入海齐腰(云云)迦楼罗者此云金翅翅头金色因以名之此鸟与龙约汝绕须弥令断我搏海见泥我不如输子为汝给使汝不如输子与我啖天力持须弥不断故龙输子卵鸟食卵龙不能食三湿生食二胎生食三化生食四云紧那罗者天帝系竹乐神小不如乾闼婆形似人而头有角亦呼为疑神亦为人非人今不取人非人释紧那罗此乃是结八部数耳摩睺罗者什师云是地龙肇师云是大蟒腹行也八部皆能变本形在座听法也金刚非八部数手执此宝护持佛法或言在欲色天中教化诸天即大权神也。   经云以种种形游诸国土者诸名不一横则遍周十方竖则冠通三土随机二变现何止三十三身任化逐缘岂局在娑婆世界以种种形总明示现身广游诸国土者总明所化处广度脱众生总明得益功广言虽略上义极广前故称总答。   疏三劝供养者佛答前问先总后别未劝受持佛答后问前别后总未劝供养众生既荷显益见色闻声故劝供养而总别前后者互举耳。   疏初劝者又二先称美功德如文二从是故下出供养意正由能施众生无畏从德受名众生于畏得脱为作此名德既无量名亦应多不可说不可说也。   疏奉命者众宝间珠共为严饰也若依璎珞经初住铜宝璎珞乃至等觉摩尼宝璎珞今无尽意位高那忽止直百千两金答此略言百民万姓耳实不啻堪此也观解者以事表理颈者表中道一实之理以众多无著法门庄严宝相如璎珞在颈解者表菩萨为常舍行故一切愿行功德乃至佛智菩提涅槃亦不住不着无依无猗故言解也大集云戒定慧陀罗尼以为璎珞庄严法身也百千是十万此表一地有万功德即十万也法施者旧云如法施重法施求法施学法施皆名法施无尽意重法故施也今明如法施也正以财通于法名财即是法财即因缘生法即空即假即中三谛一心一切具足于法平等于财亦等如此施者即是法施不肯受者事解无尽意奉命供养我未奉命那忽辄受亦是事须逊让观解者不受三昧广大之用故无所受重曰愍我等者或可请上愍下或可地位相齐故相愍或可我为四众故施仁愍四众故受以无所受而受诸受佛劝愍者即是愍一切众生及四众也正以菩萨为物故施为物故受二分者表事理二因奉二佛者将二因趣二果也理圆即法佛事圆即报佛二佛表二果也。   经观音偈者圆镜云罗什本经元无此偈以嘱累品后亦无偈故梵本之中具有此偈按续高僧传云隋时阇那堀多于益州龙泉寺为谯王宇文德译诸德制疏并不释偈今因讲次但加文句矣文二先问具足下答答文三先诫听二答问三举二菩萨德齐假使下二正答问有三一先明冥益次从具足下明显益三从诤讼下重明冥益又就第二显益文又三先明化他次真观下二叹自德无垢下三重明化他也妙音下第三举二菩萨德齐文又三先举胜人是故须常下二劝念观世音净圣下三劝礼劝礼又三先以无救具一切下二明能度是故须顶礼下三结。   经慈音妙大云者字误也梵云梅怛利末那三藏翻为慈意妙大云秀亲问今时解梵语僧云慈意妙大云此翻最胜当用之今师于偈颂大分为五初一行颂上无尽意问次三行颂上佛答三十三行颂上七难四三行颂上结别开总等文五七行颂上持名劝供养结名等文依今分文甚与上长行文合矣。   经还著于本人者问何故咒咀毒药还着本人答凡咒杀人皆属鬼神部若杀人不得必却杀咒师如譬喻经中田家本持五戒有渴梵志诣于田家乞饮田家缘事不暇与饮梵志置恨使鬼敕之彼人辱我往彼杀之有罗汉闻之往语田家今夜明灯勤三自归诵守口摄意身莫犯如是行者得度世之偈慈念众生必得安乐田家如教鬼不得便却拟害彼其法尔故以罗汉力蔽梵志身令鬼不见于是田家悟道梵志得活即是其事。   经真观者空观也清净观者入假无染即假观也广大智慧即中观也谓中体无边故云广大也。   经海潮音者若有念者菩萨即应而不过时如潮不过限也。   经胜彼世间音者如上释名中云胜有为世间无为二边生死世间方称观音之德。   疏闻品功德者文云闻是观世音者是闻上冥益一段问答也普门品者是闻显益一段问答也自在业者若是凡夫之业为爱所润有漏因缘不得自在观音为调伏十法界示此三业慈悲力润随感受生不为烦恼所累故言自在业为中道第一义谛所摄于二谛中得自在。   经云皆发无等等至心者然发心有三一名字发即五品弟子二相似发是六根清净三真发心即初住已上此发心是真发心也故大经云发心毕竟二不别如是二心前心难今发初心等于后心初心难发心故言无等等于后心名无等等。   宝云经云菩萨有十法者一者如地广大无量无边菩萨亦尔二者如地为众生依止所欲称意菩萨亦尔三者如地无好无恶不忻不恨菩萨亦尔四者如地受大雨菩萨亦尔而受诸佛法雨五者生草木为众生所依菩萨亦尔一切众生修行皆悉依之六者一切种子依之而生菩萨亦尔生一切法七者能生众宝菩萨亦尔能生众德八者出生众药菩萨亦尔能出法药九者大风不动众生莫亏菩萨亦尔诸缘不能动十者师子等吼而不能惊菩萨亦尔诸外道等而不能惊非不一途而阙约教。   须辨其旨者教虽不传闻法不无秘密得益若方等下出其旨相也。   或品似大者此约共部说如方等般若中即色是空空即是色似相融相入不可思议而犹有得小益者文云似也。   或品似小者指方等中多有此相也或兼大小等者此约共教说也。   以向来三义者从以部共故下文是谓皆具显密及不定意也。   以成大车者空为高尔白牛假为广智具度高广不二即是中道以为车体也。   次约初心缘毕竟理者初心浅而理深故云竖也。   释陀罗尼品   疏此翻总持者应用总持二字通冠四悉无非总持又初世界文总持二字总持遮恶总持众善故属世界也。   生云近识者生云其因缘历数符若影响吉凶祸福岂可避哉但云言理说妙绝群庶致令近识受持心薄故寄之咒术以敦时情也注云幽显等者注云夫凭理虚心则三界非染虎经通化则百神可彰既幽显协赞故曰陀罗尼品幽谓鬼神等显谓药王等。   本不合翻者意云咒但须念持亦不为专缘文义念若有功则有感验所以不翻。   若全不可翻者许与复斥翻既无益何故翻之今家不翻良由此也。   疏众经开遮下亦具四悉随相配之以释前四言开遮者用不等耳。   疏那达居士下未见所出方等陀罗尼经云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佛去世后若比丘比丘尼若菩萨若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毁犯诸戒云何当灭如是等过佛言善哉当为汝说四番陀罗尼一一悉明灭罪法度(云云)请观音经云毗舍离国一切人民遇大恶病一者眼赤如血二者两耳出脓三者鼻中流血四者舌噤无声五者所食化为粗涩尔时世尊令月盖长者等请弥陀佛观音势至于是彼佛及二菩萨受其请故到毗舍离住立门阃放大光明观世音菩萨为说救护众生陀罗尼毗舍离人平复如本于时世尊又谓说消伏毒害陀罗尼观音受请说已作如是言一切毒害一切恶鬼及虎狼等闻此咒时不能为害破梵行人作十恶业闻此咒时不能为害还得清净尔时世尊为拥护受持此经及观世音菩萨名者故自说灌顶言祥陀罗尼。   疏大明等者大品既云般若是大明等即是别叹三智一切智知空空体明净法界遍朗故曰大明道种智知假遍知法界世出世法恒沙种类不差不满了了别知无能逾胜故曰无上一切种智知中中理无等种智与之相应故曰无等等也又此三咒名三般若实相般若与诸佛同体名一切种智观照般若与诸佛同意名一切智文字般若与诸佛同事名道种智此既叹说三智三般若不同上来别有所主故云非治病等咒者属对也以秘妙之言相属成文故也。   总用总持等者将此总用等四次第以对四悉释大明咒等。   别对三教者以般若部通三教故大明属通无上属别无等等属圆亦是三观般若则通三今唯开显一实故也。   复名为通者亦是通三教耳。   增益等者诵增益差根增益寿命等。   摄召者摄召鬼神也。   疏勿乖于教者意今是治病者须依治病等今经专为护法也。   疏如王索先陀婆者一名四实行时索给马食时索给盐饮时索给水洗时索奉器譬咒智臣譬诸菩萨无识譬凡夫。   疏下例有三如文者勇施沙门持国三无佛印可虽无佛彰言印定应是嘿印矣蓝婆(云结缚)毗蓝婆(云离结)曲齿(云施积)华齿(云施华)黑齿(云施黑)多发(云被发)无厌足(云无普)持璎珞(云持华)皋谛(云何所)又曲齿等亦是从相及所执为名。   疏震铭其背者此土人被霹雳死背上云市中用小斗五字皆不着中央直书此土无人识者西国婆罗门来见即识着中央一直书则成五字矣。   释严王品   疏云出佗经者谓药藏菩萨经彼经翻译甚质今疏取意调彼经文以出求法之相非全录彼经文。   疏甘露未沾者未得法华教下谛理之旨沾心也。   疏云晷刻者日影也刻者周礼有挈壶氏掌漏刻悬一壶而成水下安示水器壶有小孔漏滴其水于下器中器内有竖木刻为百刻水浮竖木其刻渐出竟一日夜百刻方尽仍于木上为二兽形以正十二时也今国家用之。   疏云一餐喀喀者列子曰东方有人焉曰爰旌目将有适也而饿于道狐父之盗曰丘见而下壶餐以铺之三铺而后视曰子何为者也曰我狐父之人丘爰旌目嘻汝非盗耶吾义不食子之食也两手据地而呕之不出喀喀而死亦云出十六国春秋云爰旌目长路而行质粮乏绝困饿委地遇胡盗文与之食良久精目方能视人乃见盗父问曰君是何人答云故丘之盗也精目遂手据地吐其食曰吾终不食不义食也。   疏十旬九饭者鲁有子思孔仲尼之孙也博学精敏英明美才高蹈全德安食不仕乃十旬唯九饭事现史记其乐于道安于贫不以轩冕为心则云霄之志屈矣(里巷之门)。   疏愠(于问反怒也惠也怨也)。   疏无忘者不遗也。   疏苟者且也意云我等非其求法人乎。   地非其处乎者古人修道皆择地而居则使安神进行矣愀(子小反隘)。   疏其诚者诚约信也亦立也谓得其道立也。   疏功由此王者此从后说故云此王若从初说应云功由此人也。   疏云而复邪见者应是推理之邪若是钝使邪见未必易悟。   疏紫台者前品经云入七宝台七宝之中金居其首即紫磨真金也。   得圣前却者三人前得一人后得耳。   又利物多端下约本迹释。   邪正异辙者二子及母以正化严化也。   今从示迹者若从示迹本是大权若从得道已说则成两量重得四圣名也。   王及能化者三人为能化王为所化王于宫人王为能化也。   有称归心者是何𡡤国王也胜鬘夫人是末利夫人女嫁有称王其母送书与女具说佛相好等女得书读竟即说偈云如来妙色身等说已佛即于空中现等夫人教国中女人七岁已上发菩提心王教国中男子七岁已上皆发菩提心等(云云)。   疏六度四弘者文误应云四等经云慈悲喜舍是也余经指此为十波罗蜜未如未曾有因缘经中先说六度次说四无量心次第说竟又总释云众生无量故慈悲喜舍皆悉无量远前六度名十波罗蜜总称一切菩萨行愿也。   余三合在七度内者智在般若力愿合在禅度内也。   疏今经指十度为正者经云久修菩萨所行之道所谓檀等。   疏常宣正法者说前四味于王缘弱为正法也。   疏论议者谓共母论量商度此事也。   疏子白母时至者说法华经是五时毕故云时至也磓砧者二子如磓母如砧父王如器皿又二如磓王如砧宫中八万等如器皿也。   经我等是法王子者已得无生忍竟故云也。   经或听者言或者亦且进退恐化不得故云或也。   疏狭而且陋者不具十八名狭但是邪变名陋十八变阙二应云在地而灭及忽然在空。   经我等为父已作佛事者父心已转菩提心已发信受妙法华经故云佛事。   疏归一实相如前者如三周开显是。   疏即秘密藏者三德秘藏三世诸佛皆集其中也。   经云四柱宝台者表王等当证开示悟入常乐我净之果也床是所依表毕竟空理以为所依所依即座也天衣表寂忍称理柔和忍辱衣其上有佛表大慈悲之室良由境智相称故能应现无穷。   经放大光明者复表一实智光照破诸愚闇也。   经成就第一微妙之色者以供养是色故表以色微妙。   经云精勤修习助佛道法者上二子既修正道已次方云乃至三十七品等今父王为偏着依正而复邪见是故先修无作道品以为助行何但修于无作道品亦兼修余三教以为助治所以三十七品之初念处之观先破四倒破邪见等并亡助治力大疾得菩提所以先修方修于法华三昧及十度等正行(云云)。   疏善知识者有善法故何等善法所作之事不求自乐常为众生而求于乐见他有过不说其短口常宣说纯善之事以是义故名善知识。   疏实际者大品云法性实际是善知识。   疏若贞良妻者谓内肃礼仪外无誉毁营估家事以给所须即外护也。   疏如宗亲财者亲能成我财能资我常相随逐即同行义。   疏如商主导者主达通塞宝所可期即教授义。   疏如子卧父怀者约理也境发于智即如子智还契境如卧父怀此则借小名而成开显之义。   经云今佛前光照庄严相菩萨者妙音品初云释迦牟尼佛光照其身等是则指释迦名今佛也此品望上上名为前庄严相者上云是菩萨目如广大乃至身真金色无量百千功德庄严威德炽盛光明照曜诸相具足即其相也是故疏云妇者妙音是也。   经一切世间诸天人民亦应礼拜者令一切天人礼拜识二菩萨名字人也。   经云得法眼净者准度无极集经云有求声闻乘心开意解有志求大乘得法眼净又大庄严论云见道所断烦恼菩萨尔时远尘离垢得法眼净今闻开显分粗惑先除例同彼论释。   释普贤品   疏遍吉者遍故名普吉故名贤也。   问华严至如如若彼经云普贤身相犹如虚空依于如如不依佛土大论亦云是遍吉菩萨一一毛孔出诸佛土及菩萨遍满十方以化众生无的处所矣。   疏才仅也。   疏几(巨衣反近也)亦有机音亦有纪音。   疏自在理一者约所证边属理一也。   疏神通者行一者修行以神通为本又神通动作皆修行之相。   疏威德者我也者以得理故威德则盛也。   疏名闻者净者以行净故名闻遍于法界。   疏言说如此者意云说时如上次第对于四德应知即一具四故云自在等。   随去者皆云随者圆四德力不谋而运故谓之随。   疏流起者任运水流云起也。   此是心力者谓龙心力也。   法力者法尔力也。   众生力者谓众生机感力耳。   不思议力者得一实不思议理故有难思之用也普贤亦尔具四德力故来劝发也。   疏光光无极者谓明明无极也。   疏佛护念者昔护今开也。   疏殖众德本至入正定者众善得理而能生成无德不备故云德本亦是正定聚者即照而寂安王三昧称为正定一切三昧悉入其中谓之为聚即双照意也。   疏不乱不味者约于定智用论于双非不乱不味二是定用不取不舍二是智用论解脱力也。   疏又佛护念是开佛知见者中道初开为佛所护示本了因故般若对示真道回向极果必能广利群生故大慈名悟佛之知见即正定聚况一俱云入名义最便。   疏入正定聚至如来衣者寂灭忍衣方名正定体遍法界为佛所护念即从所覆为衣也。   疏殖众德本是坐如来座者毕竟空知是众德本若非久殖德无由生。   疏发救众生是誓愿安乐行者上文云其人虽不问不信是经我得阿耨菩提时随在何地引之令得住是法中(云云)。   疏入正定聚是意安乐者上文云嫉恚违慈悲之心非化他之法谄狂乖智慧之道非自行之法乖心成心成恼心安空理破偏执诤故意安也。   疏殖众德本是口安乐行者文云观诸法空是众德本所取着心苟执不逆人意不违法相则不说小乘法答但以大乘而为解说也。   疏护念是身安乐者上文云蒙佛护念身无危险故安心无忧恼故乐身安心乐故能进行又上文云身体及手足静然安不动其心常恬怕未曾有散乱等(云云)。   则以空座为般若者此取能空为般若也广如法师品末云修如来室是大慈悲若就同体即法身也若被众生即是解脱能令众生会于体即是般若修如来衣者若就所覆即法身也若就能覆严身即寂灭忍也若就和光利物即解脱也若就能坐即般若也若就所坐即法身也身座冥称即解脱也。   体宗用者衣体座宗室用也。   经云即得三昧者按普贤观经所谓诸佛现前三昧得是三昧见十方佛及妙国土了了分别(云云)。   疏旋假入空等者专约体法相似入于圆妙之空入假准此言。   疏二为方便等者明法音方便陀罗尼在于似位双用空假为入中道法音之方便也而云得入中道者显此方便是中道因非谓已入故玄文云经明三陀罗尼但名似道未是真道(云云)又复应知衣座室三以为能弘之方法开示悟入以为所依之法也。   疏常手得是经者他意云能行四法则经卷常在心手也。   开示等四句而为四释者述于方便品中开示悟入而为四释谓约位乃至观心也。   有人至此等者圆镜引云依普贤观经行法有五列五法竟结云此由罪有轻重根有利钝故今言三七谓上根人后加四例通于中下由此得知普贤观经同于劝发品也。   经正忆念如说修行者如上五种法师及三七日等是修行之相也。   疏述成意足者若将此文述前第三覆以神力其文则足看其文势只似先叙示身教法意耳又与上文不多相称则成欠其一文左溪文句亦云今不述覆以神通力也。   非玄文等者玄谈教旨无非妙心即导义也止观乃依经修观轨则行人分到宝所故名达也此疏即分节文句轨范弘赞观诵合理方得名持虽三不同意存修入故云非一家无以进也。   法华天台文句辅正记卷第十(终)